高中化学必修一优质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优质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优质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化学符号表示法及化学方程式的建立、平衡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编写。
4.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一些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及化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1.化学符号表示法及化学方程式的建立、平衡原理和计算方法。
2.常见化学实验的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报告编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建立和平衡原理。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基础1.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研究内容•化学的研究方法2.化学符号表示法•原子符号•分子式•离子式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组成部分•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4.氧化还原•氧化还原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二章化学实验1.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烧杯/量筒/移液管等2.实验室安全•实验前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实验报告•实验记录的写法•数据处理的方法•实验报告的编写方法第三章化学物质1.元素•常见元素及其性质•周期表的构成和规律2.化合物•化合物的命名•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3.化学现象•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化学反应中常见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价1.考勤占10%2.平时成绩占40%3.期末考试占50%七、教学资源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2.优质化学实验视频资源八、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教学的实施,学生从最基本的化学符号表示法、化学方程式建立和氧化还原等概念入手,逐步了解了化学基础知识。
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学会了使用化学实验仪器的方法和实验报告的编写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本教学模式开展实践能力主导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附1:课堂练习一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__、__、__,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__。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__。
附2:课堂练习二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析出。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__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____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2.碳酸钙3.3 2 1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6.饱和附4:随堂检测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
2.采用__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B.食盐和硝酸钾C.氯化钠和氯化钾D.铜粉和铁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教案2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的内容﹑方法﹑要求。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1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讨论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育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进展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神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讨论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讨论,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纳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2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讨论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沟通。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二章:化学实验第三章:物质的量第四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第五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第六章: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七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八章:化学反应原理第九章:化学与生活【教学过程】一、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基本原理。
2.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教学难点:物质分类的理解化学反应类型的区分4.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讲解:介绍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章:化学实验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2.教学重点: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3.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实验数据的处理4.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演示: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第三章:物质的量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的计算3.教学难点: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4.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讲解:介绍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第四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记忆4.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一、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3、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具体详细知识word 展示(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和方法:实验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P5 阅读1、过滤和蒸发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粗盐的提纯实验1-1 和实验1-2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蒸馏和萃取蒸馏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实验1-3 萃取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结晶、升华、洗气等;P9 最后一自然段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例:C+O2=CO2 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1、物质的量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微粒种类国际规定:0.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 232、阿伏伽德罗常数概念: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N A 数值:6.02*10 23单位mol-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N1/N2=n1/n2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 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练习例题2 0.2mol 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2mol 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0.1mol 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1.204*10 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复习原子结构知识例题3、1mol 钠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尔电子,1mol 钠离子、1mol 氢氧根、1molNH3 又分别是多少例题4 多少摩尔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 1.5 摩尔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相同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其分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多少例5 amol 硫酸分子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知识与技能: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的计算导入:1mol 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质量不同,1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P12观察结论:1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二、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g.mol-1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例:Ar(O)=16 M(O)=16 g.mol -1Mr (CO2)=44 M(CO2)=44 g.mol -1物质的量( n)、质量( m)和摩尔质量( M )的关系n=m/ M 例题1 学与问1.5 摩尔硫酸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1.5 摩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质量为多少0.01 摩尔某物质A,其质量为1.06g,则A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物质微粒数与其质量之间关系N=m N A/M例题2 5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子数为多少?例题3 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例题4 12.4gNa2R 含有Na+0.4mol 则Na2R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多少?5、设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 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B、2g 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C、17gNH3 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D、N A 个氧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16:16、已知8gA 能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质量的D,现将16gA 和70gB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生成2molD 和一定量的C,则D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与技能:物质的分类(分类法简介),两类化学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导入:事物分类介绍(课本)常见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概念、应用范围2、树状分类法概念,应用范围利用该分类法对化学物质、化学概念分类第二课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例:p25 实践活动1、转化关系图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2、各类化学物质通性金属通性(与氧气、酸、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指示剂、较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盐)盐(与酸、碱、盐)第三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知识与技能:分散系分类,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入: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概念2、分类形式(状态、分散质粒子直径)3、胶体的制备、性质、应用制备:原理、操作性质:介稳性、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应用:农业生产(土壤保肥);医疗卫生(血液渗析)等4、溶液、胶体、浊液比较第二节离子反应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电解质、电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导入:离子反应重要性简介导电实验:(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2)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化—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所属: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2、导电原因电解质(水中或熔融电离)——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电场)——定向移动导电例:氯化钠水溶液导电3、电离、电离方程式概念例:NaCl=Na++Cl-盐酸、硫酸、硝酸电离HCl=H++Cl-H2SO4=2H++SO42-HNO3=H++NO3-思考: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1:硫酸钠、氢氧化钙、磷酸、水、盐酸溶液、铁、二氧化碳、甲烷属于电解质的有2、写出硫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钡、氯化铵、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4、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分类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类比酸的定义给出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辨析:酸式盐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导入:P31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实验2-1 现象、理论分析实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可以用这样一个式子表示该过程Ba2++SO42-=BaSO42、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实验2-2 P32 表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由酸电离出来的H+和由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H2O意义:(1)表示出了溶液反应的实质(2)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第三课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导入:一、复习初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金属单质与酸和盐反应——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水、与碱——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碱性氧化物与水、与酸——氧化钙与水、与盐酸酸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盐——盐酸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钙、与硝酸银碱与酸性氧化物、与酸、与盐——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与盐酸、与碳酸钠盐与酸、与碱、与盐——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二、酸、碱、盐溶解性表可溶性酸: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碳酸可溶性碱: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弱碱:一水合氨可溶性盐: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三、离子方程式书写书写步骤:写、拆、删、查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该写方程):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容的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物质——可溶性强酸、强碱、盐不电离或难电离物质: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酸、弱碱等微溶物:生成物不拆,反应物浓度小拆、大不拆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例: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氧化钙与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银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石灰乳与盐酸石灰石与盐酸、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氯化钙、硫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钠与硝酸银练习:P34 第9 题作业:第10 题第四课时复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例:一水合氨与盐酸、与氯化镁,硫酸铵与氢氧化钡醋酸与石灰石氢氧化镁与稀盐酸有反应条件限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物质的剂量限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碱过量,二氧化碳过量离子方程式分别为练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提示:盐酸与碳酸盐反应,先生成碳酸氢盐再生成二氧化碳)反应要求限制(溶液恰好中和、某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溶液恰好成中性、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第五课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及离子共存问题实验2-3一、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二、离子共存问题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类型:生成难溶物、气体或者难电离物质隐含限制条件:溶液颜色、溶液酸碱性(可以推测溶液酸碱性的条件—指示剂、试纸、特征反应等)第六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P331、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的污染物第七课时离子反应知识点提升一、电解质知识点拓展1、电解质按导电环境细分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电解质:酸、碱、盐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影响因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量——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判断依据:方程式书写是否客观,拆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例:铁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石灰乳与硝酸,铜与硝酸银三、离子共存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共存问题多元弱酸酸式离子在酸或碱性条件下下均不能大量存在常见多元弱酸:H2CO3、H3PO4 等常见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PO4 2-、H2PO4-等它们与酸或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四、离子推断问题出发点:常见离子的性质、溶液的电中性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与技能: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对比、信息收集、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入:本章介绍(内容、地位、功能、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物质认识路线(外线: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内线:物质结构——性质——用途)2、金属对比掌握第一课时初中金属知识复习金属元素存在及性质存在形式:100 多种,多数化合,少数游离(单质)地壳中含量(氧、硅、铝、铁⋯.)物理通性: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化学通性:与氧反应,与酸反应、之间在盐溶液之间置换(遵循规则—金属活动顺序表)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1、钠与氧气反应实验3-1 观察、操作、现象、结论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光泽、密度小(保持于煤油),质柔软常温:4Na+02=Na20(白)实验3-2 钠在空气中加热(石棉上、坩埚内(事先加热好))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加热:2Na+02=== Na20 2(淡黄)反应对比分析:反应条件——反应本质——反应现象——产物2、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氧气反应铁——潮湿空气——铁锈4Fe+30 2=2Fe203 铝镁——空气中——氧化铝(镁)氧化膜:氧化铁——疏松多孔——铁易腐蚀氧化铝(镁)——致密——不易腐蚀物理因素氧化铝(镁)熔点高——耐火材料科学探究:铝箔燃烧资料卡片:氧化膜知识拓展归纳总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易失去(还原性)——易被氧化——化学性质活泼其他非金属与氧反应:金属与氯化合——氯化物与硫化合——硫化物作业:P53 1-4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金属与酸和水反应过程与方法:知识整合设计实验(铁与水蒸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实验热情重点:钠与水蒸汽反应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设计导入:金属与酸反应回忆,对比标题及生活中水与金属是否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实验3-3 仪器、操作、现象(钠、水中、外界)注意安全1、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现象及分析:浮、游、熔、响、红;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它的性质非常活泼,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了气体,推动钠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响声;反应放出了热量,钠熔点低,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溶液变红了,生成了碱反应方程式:2Na+2H20==2NaOH+H2应用:钠的保存及失火处理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科学探究:生活中的铁与冷热水均不反应,但我们看过炼铁的淬火现象(白烟)问: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状态(铁粉、水蒸气)能否反应P50教材阅读思考分析:完成实验所需装置: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检验PPT 展示, 图3-8 演示实验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含水的棉花水不能太多,铁粉离棉花近点但不能使水与铁粉接触,导气管用长一点第三课时知识与技能: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重点:铝化学性质的特性难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与总结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3-4 对比实验现象结论:2Al+6HCl=2AlCl 3+3H2 2Al+2NaOH+2H 2O=2NaAlO2+3H2用铝制品应用注意事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总结:通性: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铝特性:铝与碱反应详细分析: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与较活泼金属: 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硫、氯气)反应,与酸和水反应,强弱之间的置换不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惰性知识点拓展:活泼金属与盐反应拓展实验:钠与硫酸铜反应与铁与硫酸铜反应对比理论解释: 钠与硫酸铜溶液体系,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Cu 离子被水合)第四课时知识与技能: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溶度应用于化学定量研究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导入: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实用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初中(物质类别、微粒个数、质量多少)高中:Na+2H2O=2NaOH+2H 微粒扩大NA倍,结论: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可以计量反应中大量粒子集合体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应用:所有关于化学计量学的工具例题一:P52 注意:列式横比、纵比的一一对应性例题二: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500m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 铝粉,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所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例题三:将4.6g 的金属钠投入4 摄氏度,35.6ml 的水中,反应完全后,试计算:(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例题四: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2O ,若有0.5 mol 高锰酸钾参加了反应,试问:(1)参加反应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还原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知识与技能: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过程与方法:实验,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对比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第一课时导入:金属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式——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外线: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的盐内线:物质认识流程结构——性质——性质一、钠的重要化合物P55 页,第一自然段1、氧化钠( Na20)和过氧化钠( Na202)实验3-5物理性质:Na20 Na202 颜色状态白色粉末淡黄色粉末化学性质:Na20 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 2O = 2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 2 = Na 2CO3Na202 过氧化物与水反应 2Na 2O 2+2H 2O====4NaOH+O 2↑ 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 结论:钠的氧化物化学性质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还原性 拓展:除此之外,过氧化钠因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应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 (与其他供氧剂对比)热不稳定 2 NaHCO 3 ==Δ == Na2CO3 + H 2O + CO 2↑与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HCl 、 Ca (OH ) 2、 CaCl 2) 拓展:碳酸盐与碳酸氢盐区别 碳酸氢盐热不稳定,可以与氢氧根反应,与酸反应速率快 应用:制洗衣服、胃药( NaHCO 3)、食品添加剂3、 焰色反应实验 3-6 用于金属元素鉴别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 归纳: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P69第二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钠化合物相关的计算;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1 、 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计算 客观事实: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例: 2mol 过氧化钠与 2mol 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排出气 体物质冷却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变式: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 2 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全 部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多少?2 、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物质的量差)例:加热 50g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直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固体质量变为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标准状况下,将 5.6L 的 CO 2迅速通过过氧化钠固体,得到 4.48L 气体,试计算:这 4.48L 气体的质量。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全套教案教案一:原子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结构组成以及基本粒子;2. 掌握原子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及作用;3. 能够用原子序数和质量数表示元素。
教学内容:1. 原子的结构组成;2.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及作用;3. 使用原子序数和质量数表示元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基本粒子的作用;2.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1. 总复习:回顾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2. 导入新知识:介绍原子的结构组成及基本粒子;3. 学习新知识:分别介绍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和作用;4. 深化理解:让学生自己计算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5. 实践应用:让学生从实验中了解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6.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原子的结构组成及基本粒子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的表示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案二:化学键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2.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3. 能够通过Lewis结构式表示分子的化学键结构。
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2.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3. Lewis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2. Lewis结构式的理解和绘制。
教学过程:1. 总复习:回顾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2. 导入新知识: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及分类;3. 学习新知识:分别介绍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4. 实践应用:让学生通过Lewis结构式表示分子的化学键结构;5. 深化理解:让学生分析不同分子之间的化学键结构;6.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键的概念及分类,通过Lewis结构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的结构。
教师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化学键结构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尊重科 学事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 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健 康。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概述
教学内容
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全部内容,包括化 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等方面。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化学史上的著名实验和理论
介绍一些化学史上的著名实验和理论,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盖斯定律等,让学生了 解化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分享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介绍一些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食品 添加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环境污染与治理
介绍一些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保 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 修一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0
目 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 课外拓展活动安排建议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元 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 操作方法和技能。
方法3
练习巩固法。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 知识点,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 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 忆。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
讲授法
通过系统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原 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掌握 化学基础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 生对化学问题的思考和交流,培 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3篇】-最新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3篇】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小偏整理了2021年Si对比C实验高中化学必修一,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3篇《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
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
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
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
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概念的理解。
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
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
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实 验报告撰写能力。
作业要求
作业需按时完成
保证学习进度的一致性。
作业需认真审题
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作业需独立完成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需规范书写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业评价
完成情况
评价作业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 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会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归纳、演绎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处理信息。
培养实验观察、操作 和思考的能力,能够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 学观念和科学精神。
总结词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分子 、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物 质组成中的作用。
离子反应
总结词
离子反应的本质与条件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条件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 义,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总结词
离子共存的条件与原因
详细描述
学生应了解离子共存的条件和原因, 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特点,能 够判断离子能否共存。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回顾旧知识等方式 ,激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
,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一:人教版化学必修1精品教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情感目标: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教学重点难点: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
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
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问题]一般情况下,怎样取用固体、液体?[学生回答] 固体盖住试管低、液体1~2ml。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学生讨论、回答]仓库、实验室、研究所??等,它们都是安全标志。
[简介]各图标的意义。
[讲解]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学生回答]实验安全注意的问题:??(老师穿插、补充、完善)[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思考]根据初中你做的化学实验,想一下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配合新课标编写)目录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物质的量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节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1、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系统,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进修的基本思想办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大概产生的变化。
本课以图片导入,共有“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转化”两局部内容。
具体来说,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办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继而按照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夹杂物系统的认识,然后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和“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出产糊口实际。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进修,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组成线公道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进修,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方针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尺度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
2、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
3、基于物质类别探究物质转化的规律,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特征。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人教版6篇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案人教版6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实验目的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
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注意]: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2、实验中所取钠块不得超过黄豆粒大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思考]:1、如果将钠与盐酸溶液反应,钠是置换水中的h,还是置换hcl中的h?2、一开始我们发现na用煤油保存,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对钠的性质的研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4、用盐的固体或溶液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何者现象更明显?[布置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并能熟练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4篇)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对!它们都很小!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
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板书课题:物质的量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现在老师的粉笔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买一些。
2024版(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操作指导•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考试评价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内容简介涵盖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核心内容。
知识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应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常见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结构与特点结构安排本教材以“章-节-目”的形式组织内容,各章节之间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特点分析本教材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强调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实验、活动和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分析法引入典型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分析案例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法设计探究性实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化学规律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课件、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应用场景
在化学教学中,对于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案例或实验结 果,可以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注意事项
讨论法需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要确保讨论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
04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业时间与安排
每日作业
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当天完成,并 提交给老师批改。
周作业
每周布置一次周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 并提交给老师批改。
单元测试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以检验学生 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本节课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涵盖了所有需要讲解的内容,是否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反思
是否采用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能够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学生反馈反思
是否及时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教学总结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节课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 知识和技能。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 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实验操作
演示如何使用气体摩尔体 积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气 体的收集、气体的压缩等 。
物质的量浓度
0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解释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单位 ,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02
03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实验操作
介绍如何使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 计算,包括溶液的稀释、混合等 计算方法。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对于教学的课程内容,一定设计过很多教学教案。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4) 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谎,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3.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着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浓硫酸灼伤时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讲]刚才同学们发表了很多关于实验安全应该注意的事项,那么大家还要注意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请见课本P4。
[讲]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成果,我们还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原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过渡]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正确我们学习几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思考与交流]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沙里淘金是从含金量相对较大的沙里淘金。
根据金是游离态存在,密度比沙大的性质,可以用水洗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
如果是沙和铁屑的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取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出来。
) [过]以上我们用的都是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方法。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操作原则:四原则:(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一些安全内容的记录,学生能认识到安全实验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验安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认识各图标的意义。
学生阅读P4注意问题1、2、3,学生回答实验注意问题,教师穿插、补充、完善[投](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投影小结实验]实验1-3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2、在100 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液体,停止加热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淀[思考]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
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4、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投](4)蒸馏的使用范围: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思考与讨论研究,强化蒸馏的操作凝液体时,要用蒸馏)[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
[板书]2、萃取[过]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
[展示仪器]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盖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
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投](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讲解+实验演示]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萃取的定义,我们知道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碘水呈黄棕色。
碘是溶质,水是溶剂。
取10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
接着,按照萃取的定义,我们要用另一种溶剂加把溶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这另外一种溶剂的选择要符合一些条件,[投](2)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讲解+实验演示]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选择了四氯化碳,由于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加入4就可以了,进行振荡。
请大家注意振荡的操作: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注意放气怎么(强调放气的重要性)。
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讲解]静置后,大家发现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
上层溶液颜色变淡了,证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
[引导]大家想想,萃取后,如何分离?比如汤上面的油层是怎样弄走的? (勺子舀,吸管吸,。
)[讲]我们试想一下,可不可以想办法使汤使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
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
[板书]3、分液[讲解+实验演示]最后一步,就是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这就是分液。
首先,打开盖子(塞子),为什么?(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我们已经学习完了第一章的知识,即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那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都掌握了?有没有缺漏,作业是否做对了,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什么困难?你怎么知道你学习的情况呢?通过考试?那考试之前呢?要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要进行归纳总结。
[讲]请同学准备两个本子:一个叫知识归纳总结本,专门用于每章节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另一个是错题本,请记录下你每天做错的题目,并用红笔注明你做错的原因,再在后面附上正确答案。
[板书]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讲述]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投影]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二)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
把6.02 X1023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或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板书]2、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或 m3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3.0℃ 101 , = 22.4 L[板书]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 , 3(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 (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投影][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
)[小结]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点击试题]下列物质中:①24②()2 ③3④⑤3O4⑥H2O ⑦3⑧3⑨H24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 . [过]化学物质世界中,与生活接触最密切的是混合物,象空气、溶液、合金等等。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接触更多的混合物。
今天要与我们见面的是什么样的混合物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25最后一段。
理解分散系的概念。
[板书] 二、分散系( )及其分类1、分散系(1) 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讲]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对悬浊液和乳浊液来说,其中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质,所用的溶剂是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投影]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对比如下:分散分散剂实例质难点制备胶体的实验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胶体( )1、胶体的分类2、胶体的制备:3+3H2()3(胶体) +3四、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2.布朗运动: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3.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4.胶体的聚沉:分散质粒子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