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臣墓志铭注释翻译

合集下载

公讳尧臣

公讳尧臣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C. 多格不行格:搁置D. 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析】 A 项中的“著” 为动词,意思是“表述、写成” ,“著令” 的意思是“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解题指南】推断文言文中实词含义的几种方法:1.从字形结构入手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例如:“夫子将焉适?”“适”字的形旁是“辶”,它与“走”“到”“往”有关,联系上下文,可推断为“到”的意思2.从读音入手根据读音,可以发现通假关系,然后根据本义推断通假字的意思例如:“或至涂而反”“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途”的意思是“路途”“道路”,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3.从成语入手学生对成语的意思比较熟悉,借助成语的意思可以帮助推断实词的含义例如:“犹矢之中的”其中的“的”可以根据“有的放矢”中“的”的意思推断为“箭靶”4.从结构位置入手在古代汉语中,大多数词组和句子结构整齐(相似),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推断实词的含义例如:“选置师傅,铨简秀士”这两句结构整齐、对称,“选置”是“选拔”的意思,可以推断“铨简”也是“选拔”的意思5.从语法入手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规则,借助语法,可以迅速地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本题 C 项“诸人咸以君方乐广”中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3 分)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②不宜以小故置之③尤不可深责主将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⑤公执以为不可⑥公为之亦自若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析】“正直”的意思是:心地坦荡,为人处事公平公正①是说王尧臣要求朝廷彻查阎文应嫌疑,体现其不畏权势,公正无私②③是说王尧臣认为朝廷对犯小错误的韩丞相、范仲淹的处置较重,体现王尧臣的实事求是,不逢迎投合当权者的品行④是侧面强调王尧臣的才干,无关正直与否⑤是说明王尧臣不为利益所动,公事公办⑥是体现了王尧臣在诋毁面前镇定自若神态,无关正直与否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明确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 项中的“韩丞相指挥失当导致任福等人战死” 的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可知,任福战死是因为其“违节度”,不是韩丞相指挥失当【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对选项,排除错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常常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放在同一个题目中考查做这类题目要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答案】(1)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译出大意给 2 分,“荒政”“恤”“论”三处,每译出一处给 1 分)(2)(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译出大意给 2 分,“遇”“矫饰”“称” 三处,每译出一处给 1 分)【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析】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第(1)句在翻译时,要注意下面几个点: “荒政”是指救济饥荒的法令;“恤”是体恤的意思;“论” 是论处的意思第(2)句在翻译时,要注意下面几个点: “遇” 是对待的意思;“矫饰”是虚假掩饰的意思;“称”是称誉的意思【解题指南】第一步:将古今汉语义基本一致的字词标示出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无须翻译的地方排除,以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突显出来第二步: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文中去揣测,大致推断出它们的意思第三步: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顺流畅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予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等官职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任光州知州这一年光州出现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打开富民的粮仓(掠夺粮食),有的官吏认为按照法律应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之后就书面地写进了规章制度,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法律郭皇后被废后,居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上很是同情怜悯她郭皇后被废,宦官阎文应于此有很大干系,等皇后生病了,文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皇后将死时,有人怀疑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将此事交付给御史,审问调查事情真伪,来消除了天下的怀疑只是最终没有这样做,这样自此在阎文应当权时,再也没有人敢指手画脚了,后来阎文应突然因为放纵专横的罪名被处死了一千。

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原文

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原文

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原文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原文: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王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与他将作监丞、湖州通判。

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知光州。

这一年光州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掠取百姓的粮仓,按照法律要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

《宋史·王尧臣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宋史·王尧臣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宋史·王尧臣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宋史·王尧臣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

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

会从父冲坐事,出尧臣知光州。

父丧,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右司谏。

郭皇后薨,议者归罪内侍都知阎文应,尧臣请穷治左右侍医者,不报。

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陕西用兵,为体量安抚使。

将行,请曰:“故事,使者所至,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不及于民。

自元昊反,三年于今,关中之民凋弊为甚,请以诏劳来,仍谕以贼平蠲租赋二年。

”仁宗从之。

初,曹玮开山外地,置笼竿等四寨,募弓箭手,给田使耕战自守。

其后将帅失抚御,稍侵夺之,众怨怒,遂劫德胜砦将姚贵,闭城畔。

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

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

以户部郎中权三司使,辟张温之、杜杞等十余人为副使、判官。

时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收民僦舍钱十之三以助军费。

尧臣入对曰:“此衰世之事,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

”度支副使林潍畏永和,附会其说,尧臣奏黜潍,议乃定。

夔州转运使请增盐井岁课十余万缗,尧臣以为上恩未尝及远人,而反牟取厚利,适足以敛怨,罢之。

迁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为群牧使。

丁母丧,服除,转右谏议大夫。

居枢密三年,务裁抑徼幸,于是有镂匿名书以布京城,然仁宗不以为疑也。

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久之,帝欲以为枢密使,而当制学士胡宿固抑之,乃进吏部侍郎。

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安。

尧臣以文学进,典内外制十余年,其为文辞温丽。

执政时,尝与宰相文彦博、富弼、刘沆劝帝早立嗣,且言英宗尝养宫中,宜为后,为诏草挟以进,未果立。

元丰三年,子同老进遗稿论父功,帝以访文彦博,具奏本末,遂加赠太师、中书令,改谥文忠。

(选自《宋史·王尧臣传》)【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

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

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翻译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文章加点字词翻译)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文章加点字词翻译)

五人墓碑记张溥五人者,盖(句首发语词)当(在......时候)蓼洲周公之(取独)被逮(判断句,被动句),激于(被动句)义而死焉(兼词,于之)者也。

至于(到,古今异义词)今,郡之(的)贤士大夫请于(向)当(主持,掌管)道(当权者),(介后)即(就)除(整理)魏阉废祠之(的)址(地基)以(来)葬之(他们);且立石于(在)其墓之门(介后),以(来)旌(表扬,表彰)其所为(所做的事)。

呜呼,亦盛(盛大的事情)矣哉!夫(发语词)五人之(的)死,去(距离)今之(取独)墓(名作动,修墓)而(承接)葬焉(兼词,于之),其为时止(只)十有一月(同“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意气激昂,志得意满)之徒(这类人),其疾病(名作动,患病)而(修饰)死,死而(承接)湮没(埋没)不足道(称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乡间,民间)之(的)无闻者(没有名声的人)欤?独(唯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何也?予犹记周公之(取独)被逮,在丙寅三月之(的)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吾社之行为(品行,成为。

古今异义词)士先者,为(替)之声义(伸张正义),敛(募集)赀(同“资”,钱财)财以(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用手压或握)剑而(修饰)前(名作动,走上前),问:“谁为(替)(之)哀者?”众不能堪(忍受),抶(笞打,鞭打)而(承接)仆(使......倒下)之。

是时以(凭借)大中丞抚(巡抚)吴者为(是)魏之私人(私党,古今词)毛一鹭,公之(取独)(被)逮所由使(主使)也(被动句);吴之民方(正)痛心(痛恨,古今词)焉(他),于是乘其厉声以(修饰)呵,则噪而(修饰)相(代指一方,他)逐。

中丞匿(躲藏)于(到)溷藩(厕所)以(才,承接)免。

既而(不久)以(用)吴民之乱请(申告)于(向)朝(介后),按(追究,查办)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就是)今之傫然(并合在一起的样子)在墓者也(判断句)。

状元王尧臣

状元王尧臣

状元王尧臣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

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

后被召回京应试,改任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

遇上叔父王氵中犯法受牵连,王尧臣被调离京城出任光州知府。

后为父服丧,服丧完毕,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做右司谏。

郭皇后去世,舆论将此归罪到内侍都知阎文应,王尧臣请求将左右侍医药的人都治罪,没有答复。

当时是上元节,有官员张灯结彩,王尧臣等他们乘坐的舆轿出门,便向皇帝说:“皇后已恢复名位,如今还未出殡,不应出来游幸。

”皇帝因此下令撤除张挂的彩灯。

王尧臣后升任知制诰、同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诸司库务,又知审刑院,调入翰林院任学士,又任知审官院。

陕西用兵,他任体量安抚使。

出发前,向皇帝请求说:“按旧例,使者每到一处,都宣读皇帝的诏书,慰问官吏将校,但不关及到普通百姓。

自西夏元昊反叛,至今三年,关中的人民困苦凋敝到了极点,请求让我带诏前往慰劳、安抚他们,并宣布平定叛贼之后蠲免租赋二年。

”仁宗听从了他的请求。

出使回来,又对皇上说:陕西兵力二十万,分别屯守四路,但实际可用来应战的只有十万。

敌军入侵,常数倍于官军。

他们以十战一,我方以一敌十,所以他们三次来犯三次胜,是由于敌我双方兵力众寡太悬殊。

泾原靠近叛军巢穴,最首当其冲,应先作防备。

如今防备敌人秋季入侵已经很迫切,请增派士兵,以二万屯守渭州,作为镇戎山外的援助;以一万人屯守泾州,作为泾原、渭州的声势;以二万兵力屯守环庆,一万人屯守秦州,以牵制敌军的进攻。

而且敌寇进犯边疆,不怕不能进来,只怕不能撤出。

各要塞沿线的地形,虽险易不同,但军队行走都须由大川大河,大川边大多都有寨栅作为控扼要害。

敌寇来犯目的是要掳掠,他们各自奋战,因此所向无敌。

如延州的金明、塞门寨,镇戎的刘..、定川二堡,渭州山外的羊牧隆城、静边寨等,都不能扼制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所以敌人不怕不能攻进来。

进入汉族内陆以后,分途抢攻,俘虏人畜、劫掠财物,兵马都疲困了,然后急忙撤退,再无斗志。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古诗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古诗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古诗文中的含义作者:程立海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9年第03期在古诗文阅读考查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重要的内容,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单个字词的解释、句子翻译中的实词落实,以及内容理解等方面。

题型有填空、选择、简答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

考生应尽可能地做到目标明确,各个击破,不留死角,融会贯通,灵活迁移,达成目标。

为在高考考场上出色发挥,做好充分准备。

一、(《史弼传》)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诏书疾恶党人(2)乃豫敕断绝书属(3)明府摧折虐臣(4)九死不恨解析:本题考查的即是解释常用文言实詞的含义。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调动日常学习的知识积累,联系课文中讲授的相关义项,再结合上下句及语境来判断各个实词的意义,将熟知的义项带入句子,依照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来推断,如果能够解释通顺,则为正确解释。

答案:(1)憎恨。

(2)预先。

(3)打击。

(4)遗憾。

二、(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B. 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 多格不行格:搁置。

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解析:著令,是规章制度之义。

答案:A。

三、(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父不愿其然然:这样B.及即尊位及:等到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解析:“疾满百日当解禄”,意思是,请病假满一百天应当解除俸禄,这本是一项制度,所以“制”,应为“制度、规定”。

答案:C。

【提升攻略】一、“内”“外”迁移法。

就是把课内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灵活地迁移、“套用”到高考文言文语段的阅读与解题中去,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在“乃徙公治之”一句中,要求解释其中的“徙”,就与课文《淮阴侯列传》中“徙齐王信为楚王”一句的“徙”含义一样,都是“调任”、“调职”的意思。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3节 文言文翻译

高三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3节 文言文翻译

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
[教材寻根]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遇:对待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论:判罪
[延伸练习](多学一点,读精练透!)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点评] 注意几个采分点:以,凭借……的身份;直,到; 知,主管、担任知州。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文章助读](如何阅 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时间 天圣五年 皇后被废除

元昊谋反时
官职
光州 知 州
陕西 体 量 安Βιβλιοθήκη 事件减免发民仓廪盗 贼的死罪
王尧臣请求把阎 文应事交御史
①熟悉西边战事 ②替韩丞相、 范文正鸣不平 ③葛怀敏被杀
性格品质 才能
有远见、 有智谋
为人正直
(1)荒政:救济饥荒的法令。恤:体恤。论:判罪。句式: 此饥民求食尔。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
(2)遇:对待。矫饰:虚假掩饰。称:称赞、称誉。善:善 于。
[尝试解答] (1)“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
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
(2)(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
[它山之石] (1)“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荒年应该体恤 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3分)
(2)遇到人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良了解人,常常被人 称赞,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3分)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要求重 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需要注意的采分点有以下几个。
第三节 文言文翻译 ——信达且雅 落到实处
考什么 对于这一考点的考查,考试说明是这样表述的: 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 略和词类活用。 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B

古诗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翻译赏析

古诗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翻译赏析

古诗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翻译赏析文言文《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王氏其先太原人,世久迁徙,而今家抚州之临川。

公讳益,字舜良。

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

时尚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

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

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

以故建安人尤爱之。

尝病,阖县为祠祷。

改临江军判官。

军多诸豪大姓之家,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①无所忌。

公至,以义折正二千石,使不能有所纵,以明惮吏,使不敢动摇。

居顷之,部中肃然。

诸豪大吏见公皆侧目而视,至以鄙言目公曰:“是不可欺也。

”卒不得已,以他计出公。

去,知新繁县。

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以法,其余一以恩信遇之,尝逾月不笞一人。

还知韶州,改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

属县翁源多虎,公教捕之。

令欲媚公,言虎自死者五,舆之致州,为颂以献。

公使归之曰:“政在德不在异。

”州有屯兵五百人,代者久不至,欲谋为变。

事觉,一郡皆骇。

公不为动,独取其首五人,即日断流之。

或请以付狱,公不听。

既而闻其徒曰:“若五人者系狱,当夜劫之。

”然后众乃服。

韶居南方,虽小州,然狱讼最多,号难治。

公既以才能治之有余,遂以无事。

又因民之暇时,为之理营驿,表坊市道巷,使皆可以久远为后利。

归丁父卫尉府君忧,服除2,通判江宁府,改都官员外郎。

宝元元年二月二十三日以疾卒于官,享年四十六。

吾尝闻乡里长老言,公为人倜傥有大志。

在外当事辄可否,矫矫不可挠。

及退归其家,敛色下气,致孝于父母,致爱于族人之间,委曲顺承,一以恩自克。

位不满其志,故在外之所施用者,见于小而已,今吾所书是也,其大可知。

则家行最笃已,先人尝从公游,其言亦然。

而吾又与其子安石友,故得知公事最详。

其将葬也,遂为之铭。

【翻译】王氏的祖先是太原人,家族很早就迁往外地,如今在抚州的临川安家。

公名益,字舜良。

祥符八年王益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起初担任建安主簿一职。

王公当时还年轻,当地人很轻视他,等到看了他做的事,才都十分敬畏佩服。

王尧臣墓志铭 阅读附答案

王尧臣墓志铭 阅读附答案

王尧臣墓志铭阅读附答案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口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

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口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

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口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责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5、(原创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考按虚实按:按照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C、多格不行格:搁置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答案】A【按:调查。

要准确解答本小题,除了要扩大知识面,多阅读理解一些经典文言文外,主要的是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根据句意推测文言实词的含义。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王尧臣、来歙传温习导学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王尧臣、来歙传温习导学案

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王尧臣、来歙传温习导学案第一节文言实词导学案典例赏析部份文言文阅读(19分)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高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实施。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租金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实施之,亦何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传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祭文、墓志铭

祭文、墓志铭

祭文、墓志铭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7年第14期祭文是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祭文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而韵语之中,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祭文出现于汉代。

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即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但多用于哀悼死者。

因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辞,所以应该以真挚的感情与质朴的风格来写作。

祭文是读给人听的,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并要通俗易懂。

旧时写得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多为亡亲亡友而作,念起来如泣如诉。

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分为“志”和“铭”两部分。

“志”用散文形式写,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类似于传记;“铭”用韵文形式写,多为赞颂、悼念死者之词,一般是对前面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

墓志铭最早甚为简略,唐宋以后发展为精心撰作的文章,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重要一支。

这类文字往往由死者的家人或门生故吏请当时的文章名家撰写,唐宋八大家生前多受人之请写作此类文字。

当然,古人也有为自己写墓志铭的,其心态自然非同一般。

这种“自我鉴定”式的文字,多半是抒发愤世嫉俗之情,有的则是为了剖白心迹以免后人歪曲与误解。

从章法上看,墓志铭的志文部分首先叙述死者的世系、爵里,接着叙述死者的一生经历,最后扼要交代死者的后人。

■(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高考文言文:精练文言翻译关键实词译到位

高考文言文:精练文言翻译关键实词译到位

核心题点精练文言文翻译(关键实词译到位)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一、审题要审出主要“分点”——关键实词1.从词性上看,动词,形容词、名词。

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

2.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次常用实词作为“分点”。

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需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

二、四类实词译到位1.古今异义词——区别、拆分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译时要拆分开来翻译。

2.多义词——语境推断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

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字,何时作“治理”,何时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等。

3.活用词——语法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

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

二是译到位。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

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

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王尧臣墓志铭 13辽宁

王尧臣墓志铭 13辽宁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

【文言观止】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①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②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③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④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⑤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⑥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五人墓碑记全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五人墓碑记全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前,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

到了现在,吴郡贤士大夫向有关当局请示,就清理已废的魏阉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啊,也够隆重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在这十一个月当中,那班富贵之士和志得意满。

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人名声皎如白日,是什么缘故呢?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扑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我还记得周先生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我们复社里那些品德可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天地。

阉党抓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大家再也不能忍受,就把他们打倒在地。

这时以大中丞官街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先生被捕是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对他痛恨到极点,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击他。

这巡抚躲到厕所里才逃脱了。

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他们名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王尧臣墓志铭 阅读答案附翻译

王尧臣墓志铭 阅读答案附翻译

王尧臣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王尧臣墓志铭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 多格不行格:搁置。

D. 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②不宜以小故置之③尤不可深责主将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⑤公执以为不可⑥公为之亦自若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

王尧臣墓志铭

王尧臣墓志铭

《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考取)进士第一,为(担任)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皇帝)召试(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以(凭……身份)著作佐郎直(通“值”,当值)集贤院,知(管理)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打开)民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吏法(官府的法令,名作状,“按法令”)当(判定,判处)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之所恤(体恤)也。

”乃请以(用)减死论(判定)。

其后遂以(把)(省略“之”,代举措)著令(写成法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被废除),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哀怜同情)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有功劳),及后疾(名作动,生病),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将)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于)御史,考按(考问查究)虚实,以(来)释(消除)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不实行),然自文应用事(掌权,当权),无敢指言(指摘和议论)者,后文应卒(最终)以(因为)恣横斥死(被贬斥处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宋代行政区划)山川险易(险阻与平坦),还(回来)∕言某路宜益(增加)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应该)∕急为备(做好战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分辨)之,荐其(其中)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因……获罪)主帅失律(出战失利),夺(免去,被削除)招讨副使,知(管理,主持)秦州;范文正公亦以(因为)移书(送公文)元昊不先(事先)闻(使……知道),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于是)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于)夷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东边称夷;北边称狄;南边称蛮;西边称戎),不宜以(因为)小故置(放弃,弃置)之,且任福由(因为,由于)违节度(指挥,调度)以致(招致,导致)败,尤(更,尤其)不可深责(苛责。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8年2月6日碑志类文言文阅读(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3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

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

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王尧臣

王尧臣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 不忘俭约。遇人一以 诚意,无所矫饰,善 知人,多所称,荐士 为时名臣者甚众。有 文集五十卷。将终, 口授其弟纯臣遗奏, 以宗庙至重、储嗣未 立为忧。天子愍然, 临其丧,辍视朝一 日贵显赫时也不忘节俭。王 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 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 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 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有文集 五十卷。在临终前,他口授 他的弟弟要写下了作为忠臣 的最后奏章,奏章中强调要 以宗庙自重,心怀皇嗣未立 的忧患。皇上对此非常哀伤, 等到给王尧臣发丧时,停止 上朝一天,并加赠他为左仆 射,太常又追加谥号为“文 安”。
元昊反,西边用兵, 元昊谋反,朝廷要对西部用兵,授与 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 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探 使。公视四路山川险 易,还言某路宜益兵 察四面的路的山川地势和艰险程度, 回去就说哪一路应该增加多少兵力, 若干,某路贼所不 攻,某路宜急为备, 哪一路贼兵不会攻打,哪一路应该紧 至于诸将材能长短, 急备战。说到诸位将领才能的长短, 尽识之,荐其可用者 全都了解,推荐了20多个可以用得上 二十余人,后皆为名 的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当时, 将。是时,边兵新败 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边关的部队刚好在好水打了败仗,任 福等人战死。当时的韩丞相为主帅,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 律,夺招讨副使,知 因为指挥失当而犯罪被削职,被夺职 秦州;范文正公亦以 位为招讨副使,出知秦州;范文正公 移书元昊不先闻,夺 (范仲淹)也因为不知道元昊的谋反 招讨副使,知耀州。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 事,请收民房钱十之 三以佐国事。下三 司, 永和阴遣人以利动 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 之左右,往往谗其短 者。上一切不问,而 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 不同,必反复切劘, 至于是而后止,不为 独见。在上前,所陈 天下利害甚多,至施 行之,亦未尝自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尧臣墓志铭》欧阳修
公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尧臣,
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考取)进士第一,为.(担任)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皇帝)召试
..(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以.(凭……身份)著作佐郎直.(通“值”,当值)(于)集贤院,知.(管理)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打开)
民仓廪
..(贮藏米谷的仓库),吏法
..(官府的法令,名作状,“按法令”)当.(判定,判处)死,公曰:
“此饥民求食尔,荒政
..(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之所恤.(体恤)也。

”乃请以.(用)减死论.(判定)。

其后遂以.(把)(省略“之”,代
举措)著令
..(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被废除),居(于)瑶华宫,有疾,上颇哀
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
..(有功劳),及后疾.(名作动,生病),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将)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于)御史,
考按
..(追查,核查)虚实,以.(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
..(掌权,当权),..(不实行),然自文应用事
无敢指言
..(指摘和议论)者,后文应卒.(最终)以.(因为)恣横斥(被斥责)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宋代行政区划)山川险易
..(险阻与平坦),还∕言某路宜益.(增加)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
某路∕宜.(应该)∕急为备
..(做好战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分辨)之,荐其.(其中)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
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因……获罪)主帅失律
..(出战失利),夺.(被削除)招讨副使,知.(管理,
主持)秦州;范文正公亦以.(因为)移书
..(送公文)
元昊不先闻.(使……知道),夺.(被削除)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于是)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
其忠义智勇,名∕动(于)夷狄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东边称夷;北边称狄;南边称蛮;西边称戎),不宜以.(因为)小故置.(放弃,弃置)之,且任福
由.(因为,由于)违节度
..(指挥,调度)以致.(招致,导致)败,尤.(更,尤其)不可深责主将。


是忤.(触犯)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被阻碍、搁置)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于)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正是)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才)以.(把)公言为.(当作)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被)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正)用事
..(掌权),请收
民房钱十之三
...(3/10)以佐国事。

(命令)下(于)
三司
..(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永和阴.(暗中)遣人以.(用)利动公,公执.
(坚持)以为
..(认为)不可。

京师数.(多次)为飞语
..(流言),及.(到)上
之左右
..(经常)谗...(在旁侍侯的人,近侍),往往
(诽谤)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
..(处理政
事)亦自若
..(像自己平常一样)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
..[mó](切
磋相正),至于
..(到了)是.(正确)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
未尝自名
..(自称)。

公为人纯质
..(单纯质朴),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
(对待)人一.(全、都)以.(用)诚意,无所矫饰
..(虚假掩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
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
以.(把)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m
..ǐ.n]..然.(怜悯的样子),临.(亲临)其丧,辍.(停止)
视朝
..(临朝听政)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