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轴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2013届)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题目: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院(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李岸雄班级:机制1002班指导教师:熊显文最终评定成绩:摘要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是我对机械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有了一定了解,在设计本课题中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这使得我们对知识进行了巩固与拓展,本课题是与长沙联力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进行的产学研合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集合,使本课题能顺利进行。
.本次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加工工业规程的设计,第二阶段是专用夹具的设计。
通过机械加工工业规程的设计,使我们基本掌握了基准选择、切削用量选择计算、机床的选用等方面的知识,而通过夹具的设计使我们对工件的定位、导向、夹紧有了相当的了解。
关键词:输出轴;加工工艺;夹具目录第1章绪论 (2)第2章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2.1 技术要求分析 (4)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2.3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4)2.3.1选择毛坯 (4)2.3.2毛坯尺寸的确定 (4)2.4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 (5)2.4.1定位基准的选择 (5)2.4.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2.4.3制定艺路线 (7)第3章工序设计 (7)3.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7)3.1.1工序选择机床 (7)3.1.2选用夹具 (8)3.1.3选用刀具 (8)3.2 确定工序尺寸 (8)3.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3.3.1切削用量 (10)3.3.2切削工时 (11)第4章夹具设计 (13)4.1 夹具的作用 (13)4.2 夹具设计要求 (14)4.3 具体的夹具设计过程 (14)第5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7)致谢 (18)第1章绪论本课题是长沙联力机械加工有限公司的产品零件,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本课题只是针对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相关工序夹具设计,对零件的使用情况和相关受力未作具体探讨只要按照产品设计零件图要求进行加工,就能保证产品性能。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工艺规程】一、工艺准备1.确定零件的材料、图纸和工艺要求。
2.对零件的结构、尺寸及加工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和工艺路线。
3.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
4.检查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状态,确保设备和工具能够正常运转。
二、夹具设计1.根据加工工艺和工件的特点,确定夹具的类型和结构。
2.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定位、夹持点和夹紧方式。
3.确定夹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4.绘制夹具的设计图纸,并进行评审。
三、工艺操作1.根据工艺路线,进行工艺操作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工件、校对设备和夹具等。
2.进行工艺操作,包括设备的开启、夹具的安装、工件的定位和夹持、刀具的选择和安装、工件的加工等。
3.对工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处理,确保工件的质量。
四、质量控制1.进行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检测,并与图纸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2.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件的表面光滑度和平整度等要求满足。
3.对工件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硬度、密度等方面的检测。
4.对工艺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五、安全措施1.根据工艺操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做好夹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夹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培训工艺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案:一、夹具类型根据工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包括板式夹具、块式夹具、组合夹具等。
二、夹具结构1.定位方式: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包括基准面、位置销、支撑块等。
2.夹持方式:确定夹具的夹持点和夹持方式,包括卡盘、螺纹刀等。
3.夹紧方式:选用合适的夹紧方式,包括手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4.支撑方式:确定夹具的支撑方式,包括支撑块、支撑杆等。
输出轴夹具课程设计
输出轴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输出轴夹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输出轴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引导学生掌握输出轴夹具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输出轴夹具进行工件加工的能力;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输出轴夹具使用过程中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领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意识;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的实践性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机械加工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输出轴夹具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输出轴夹具的基本概念- 定义及作用- 分类及特点2. 输出轴夹具的工作原理- 夹紧原理- 传动原理3. 输出轴夹具的应用与选型- 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场景- 根据工件特点进行夹具选型4. 输出轴夹具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调试步骤及技巧5. 输出轴夹具的维护与保养-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保养方法及周期6. 输出轴夹具操作实践- 实操演示- 学生分组练习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输出轴夹具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输出轴夹具的工作原理第三课时:输出轴夹具的应用与选型第四课时:输出轴夹具的安装与调试第五课时:输出轴夹具的维护与保养第六课时:输出轴夹具操作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有关输出轴夹具的章节紧密相关,涵盖了教材中关于输出轴夹具的基本理论、应用实例和实践操作等内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1 轴的类型及材料选择1.1轴的类型机械零件中最常见的是轴零件,它主要的作用是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主轴、异形轴和其它轴三类是它的主要功能,主轴包括支持齿轮或皮带轮、离合器,异形轴通过偏心、曲拐和凸轮部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其它轴则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输出轴主要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是输出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
其主要的作用是传递转矩,是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其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倨。
因此该零件需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扭强度根据轴类零件的结构特性,长度大于直径的回转体零件,若长度除以直径小于等于12,通常称刚性轴;长度除以直径大于12称为挠性轴。
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精度要求,应该选择合理的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1.2 轴类零件的材料与毛坯选择1.2.1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介绍轴类零件根据生产类型、使用要求、设备结构及条件,选用铸件、棒料等毛坯。
如果外圆直径相差较小的轴,一般用棒料;而外圆直径相差较大的阶梯轴、重要的轴,一般选用锻件,这样节约材料并减少加工的工作量,还可以改善机械的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毛坯的锻造方式分为模锻和自由锻。
大批大量生产采用模锻,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
1.2.2轴类零件的材料轴类零件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不同的材料和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以获得一定的耐磨性、强度和韧性。
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是45钢,它价格便宜经过或正火后,切削性能比较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韧性和强度,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到45 ~ 52HRC。
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适用于40Cr等合金结构钢,这类钢淬火和调质后,综合机械性能较好。
弹簧钢65Mn和轴承钢GCr15,经表面高频淬火和调质后,表面硬度能达50 ~ 58HRC,并耐疲劳度高和耐磨性好,可造较高精度轴。
38CrMoAIA氮化钢可用于精密机床的主轴。
这种钢经表面氮化和调质后,表面硬度极高,还能保持芯部较软,所以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它的热处理变形小,并且硬度高。
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班级:机电10-1完成日期:2013-07-02一、设计题目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二、设计要求(1) 课程设计题目有指导教师指定(2) 生产纲领:大批生产三、上交材料(1) 绘制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绘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 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张(5) 绘制夹具装配图1张(6) 绘制夹具体零件图1张(7) 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①目录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③零件工艺性分析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⑦体会与展望⑧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
四、进度安排(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8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这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输出轴,包括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工件的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
输出轴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 (2)一、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 (3)二、零件分析 (6)三、定位方案分析 (7)四、定位误差分析 (7)五、夹紧方案的确定 (8)六、夹紧结构设计 (8)七、机床的选择 (9)八、小结 (10)九、参考资料 (11)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充分运用,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如在对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过程中,对于夹具定位方案的分析、夹紧方案的分析,以及对夹具结构的设计都使我们得到了实践的锻炼。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加工要求进行分析,设计了几种方案,其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是否符合基本的定位要求,夹具的结构是否合理,所设计的夹具是否经济等等,带这些问题筛选方案,最终设计了本次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总之这是一次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练习。
在设计过程中或许也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甚至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指正,以便我们得到更好的进步。
一、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在机械制造的各个加工工艺工程中,必须使工件在工艺系统中处于正确的位置,以保证加工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把为了使工件处于正确位置上所使用的各种工艺装备称为夹具,如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正确地安放工件,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
为了保证这个正确位置在加工过程中稳定不变,应该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夹紧力,这个过程称为“夹紧”。
这两个过程总称为“安装”。
在机床上实现安装过程的工艺装备,就是“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是通用夹具,如车床上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和铣床上用的平口虎钳等。
这类夹具的规格尺寸已经标准化,由专业厂家进行生产。
而用于批量生产,专门为工件某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必须由各个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
由于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加工质量、生产率、劳动条件和生产成本,因此,它是各机械制造厂新产品投资、老产品改进和工艺更新中的一项重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也是每一个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输出轴工艺与工装设计
输出轴设计摘要:首先,本人设计的零件为输出轴,它的作用是传动作用,传动力的方向和轴力。
轴的样式很多,应用的也很广泛,不过本人对于自己设计的轴经过了解,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采用多工序,机床加工。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轴要求精度高,工序适当集中,要求光滑,所以选用的工具和尺寸要量得准。
对输出轴的夹具设计也要求也高,因为精度和公差要求高,表面更要采用磨床钻磨。
最后对零件进行校核。
以便达到零件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传动作用、轴力、广泛、工序、磨床、夹具、校核、Output shaft designAbstract : First, I designed components for the output shaft, and its role is to drive, Chuan dynamic direction and axial force. Axis of many forms, the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but I own design for the shaft through understanding, under parts of the shape, dimensional accuracy, cost-effective production areas such a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multi-process, machine processing. Part of the analysis, accuracy of this axis,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processes require smooth, So use the tools and size to measure the potential. On the output shaft fixture design requirements, because accuracy and tolerance, to use more surface grinder drilled. Finally, the parts are check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parts.Keyword : transmission, axle, extensive, processes, machines, fixture, Verification目录前言:---------------5 1、绪言---------------------------------------------------------------------------------------61.1、毕业设计的目的-------------------------------------------------62、毕业设计工艺要求的基本任务和要求---------------------------------6 2.1、基本任务-------------------------------------------------------6、工艺设计的基本任务----------------------------------------------------------------6、夹具设计的基本任务----------------------------------------------------------------6 2.2、设计要求--------------------------------------------------------6、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6、夹具设计的设计要求----------------------------------------------------------------6 3、毕业设计工艺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7 ------------------------------------------7 -----------------------------------------------------------------7 3.3分析零件图-8 --------------------------------------------------------------------------8 ---------------------------------------------------------------9 --------------------------------------------------11 -----------------------------------------------------------11 -------------------------------------------------------------------------12 ------------------------------------------------------------------------12 4、夹具设计----------------------------------------------------------------------------15 ----------------------------------------------------------------15 4.2夹具设计的步骤-------------------------------------------------------------------------15 4.3夹具机构方案----------------------------------------------------------------------------15、导向装置设计------------------------------------------------------------------------15、夹紧力和夹紧装置的计算---------------------------------------------------------16、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的结构---------------------------------------164.4总图设计---------------------------------------------------------------------------------17 4.5精度的校核----------------------------------------------------------------------------18 4.6夹具零件图------------------------------------------------------------------------------2总结:-------------------------------------------------------------------------------------------20致谢:-------------------------------------------------------------------------------------------20参考文献--------------------------------------------------------------------------------------21前言本设计的课题,不仅让我们系统全面的巩固了以前学的理论知识,还让我们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变速器输出轴工艺与铣键槽夹具设计
变速器输出轴工艺与铣键槽夹具设计变速器输出轴是一个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它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汽车的驱动轴上。
为了确保变速器输出轴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合适的工艺制造和设计键槽夹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速器输出轴的工艺以及铣键槽夹具的设计。
首先,我们来讨论变速器输出轴的工艺制造。
变速器输出轴通常由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制作而成。
首先,需要对合金钢进行预处理,包括去毛刺、酸洗和粗磨等工艺。
然后,使用数控机床对输出轴进行车削和车磨,以获得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在车削和车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刀具的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以确保输出轴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接着,进行热处理工艺,这可以提高输出轴的硬度和强度。
最后,进行磨削和抛光工序,以提高输出轴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在设计铣键槽夹具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考虑到载荷和工作环境的因素,夹具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和耐磨损的材料,如优质合金钢。
其次,夹具的结构设计应合理,以确保稳定的固定和定位输出轴。
夹具应具有合适的刚性和刚度,以确保夹具在铣削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形变和振动。
此外,夹具的设计应方便操作,夹具本身应具备易于夹紧和放松输出轴的机构。
最后,为了确保生产效率,夹具设计应尽量减少加工时间,例如使用多刀具切削和并行加工等方法。
为了完善夹具的设计,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
通过CAD软件可以绘制出精确的夹具模型,并进行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以验证夹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然后,将CAD模型导入CAM软件进行程序生成,以实现夹具的数控加工。
通过CAM软件可以优化加工路径和切削条件,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总之,变速器输出轴的工艺制造和铣键槽夹具的设计是两个关键的环节。
合适的工艺制造可以保证输出轴的性能和可靠性,而优秀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并采用现代化的CAD/CAM技术进行辅助设计和制造。
输出轴的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下表选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指定关键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2、设计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自选),独立完成(1)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各一张(3或4号图)(2)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张(4号图)(3)指定工序夹具装配图一张(2或3号图)(4)夹具部分零件图1~2张(图幅自定)(5)设计说明书(一份)(6)夹具3D效果图一张(4号图)以上均需输出,以书面交作业,不收软盘。
3、原始资料:零件图样一张(参见《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Page52~66);生产纲领为6000件/年。
所使用机床等根据需要自选,以通用机床为主。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理论课程之后,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 工艺设计一. 零件图的分析、研究根据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题目,所设计的题目是输出轴的夹具设计,所提供的输出轴的零件图如下:(一) 零件性能、用途、工作条件及所在部件中的作用输出轴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扭矩,把动力源的动力及转矩传递给执行原件或减速机构。
通过 042.0012.080++φmm 孔与动力源配合起定心作用。
用10x 20φmm 孔通过螺栓将动力源的动力传给输出轴,再由023.0003.055++Φmm 处通过键将动力输出。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详细) (1)
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名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完成日期目录1引言 (2)1.1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2 课题背景知识 (2)1.2.1 零件的作用 (2)1.2.2 机械制造工艺相关知识 (2)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7)2.1.1 零件的作用 (7)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8)2.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9)2.2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9)2.2.1 选择毛坯种类 (9)2.2.2 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 (10)2.2.3 绘制毛坯图 (11)2.3 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11)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2.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2)2.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2.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3)2.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13)2.3.6 确定工艺路线 (13)2.3.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4)2.3.8 工序间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5)2.3.9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16)3. 专用夹具设计 (33)3.1 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设计资料 (33)3.2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33)3.2.1 确定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 (33)3.2.2 确定导向装置 (34)3.2.3 确定工件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34)3.2.4 确定夹具总体结构和尺寸 (35)3.2.5 夹具使用说明 (36)参考文献 (37)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说明1引言1.1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在开学的三个星期内完成的。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为我以后的学习起了一个指导性意义。
1.通过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独立调研能力以及专业业务素质。
输出轴夹具设计
前言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课程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此次的设计是对大学期间所学各课程及相关绘图软件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通过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一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主要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输出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二是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故选用45钢作为毛坯的材料,并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使其硬度达到217~255HBS,以增强耐磨性和抗扭强度;三是支传动零部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看,该输出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轴向最大尺寸为244mm,径向最大尺寸为Φ176mm。
零件的主要加工面有Φ55、Φ60、Φ65、Φ75、Φ176五段外圆柱面,φ50、φ80、φ104的内圆柱表面,10个φ20的通孔组成。
粗糙度方面表现在键槽两侧面、10个φ20的通孔内表面﹑φ80内圆柱表面为Ra3.2um,大端端面为Ra3.2um,其余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φ55的外圆柱面、φ80内孔圆柱面对φ75、φ60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 φ20孔的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键槽对φ55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为.0.08mm。
通过分析该零件,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该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及冲击性载荷,因此应该选择锻件。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详细)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题目名称:输出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班级:20 级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目录1引言 (2)1.1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2 课题背景知识 (3)1.2.1 零件的作用 (3)1.2.2 机械制造工艺相关知识 (3)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8)2.1.1 零件的作用 (8)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9)2.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10)2.2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10)2.2.1 选择毛坯种类 (10)2.2.2 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 (11)2.2.3 绘制毛坯图 (12)2.3 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12)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2.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3)2.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13)2.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4)2.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14)2.3.6 确定工艺路线 (14)2.3.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5)2.3.8 工序间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6)2.3.9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19)3. 专用夹具设计 (35)3.1 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设计资料 (35)3.2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35)3.2.1 确定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 (35)3.2.2 确定导向装置 (36)3.2.3 确定工件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36)3.2.4 确定夹具总体结构和尺寸 (37)3.2.5 夹具使用说明 (38)总结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英文摘要 (41)输出轴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摘要:输出轴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零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转矩和动力。
本文以一典型输出轴零件为例讨论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
对于工艺规程设计,在分析了输出轴零件的作用和加工工艺性后,先提出两种工艺方案,再甄选出最佳方案。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轴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轴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以及夹具设计。
下面是关于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的详细介绍。
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1.确定材料:首先要确定轴的材料,包括材料的种类和规格。
根据轴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考虑到强度、韧性、耐磨性等因素。
2.确定工艺路线: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
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工艺环节。
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3.工序划分: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序,并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例如,粗加工阶段可以采用车削、铣削等方法,而精加工阶段可以采用研磨、拉削等方法。
4.工艺参数:确定每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根据材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5.夹具设计: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夹具来固定轴进行加工。
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夹紧力的大小、夹持面的平整度、安全性等因素。
6.设备选择:根据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选择适当的机床和刀具。
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选择适当的车床、铣床、研磨机等设备。
7.加工顺序:根据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确定轴的加工顺序。
尽可能先进行大面积的粗加工,再进行具体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8.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测量检验轴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指标,确保轴的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二、夹具设计夹具在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起到固定工件、定位工件、增加加工精度等作用。
1.夹紧力:夹具的夹紧力要足够大,能够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变形。
夹紧力的大小与轴的材料和尺寸有关。
2.夹持面的平整度:夹具的夹持面要求平整度较高,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夹持面的平整度应符合工件的要求。
3.夹具的易用性和安全性:夹具的设计要尽量简单,操作方便,并确保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CA6140车床输出轴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输出轴夹具设计车床输出轴夹具的设计是为了夹持和固定车床输出轴,确保车床输出轴在车削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CA6140车床输出轴夹具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背景、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
一、设计背景车床输出轴是车床上重要的旋转部件之一,用于传递动力和旋转力矩。
为了保证车床输出轴在车削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设计一个夹具来夹持并固定输出轴。
本文以CA6140车床为例,设计一个适用于该车床输出轴的夹具。
二、设计要求1.夹具要能够牢固地夹持输出轴,不会出现滑动或松动现象。
2.夹具要能够通过一定的调整,适应不同长度的输出轴。
3.夹具的设计要兼顾夹持力和操作的便利性。
4.夹具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削过程中的力矩和振动。
三、设计方案1.夹具结构设计夹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夹持力的均匀分布和夹紧力的调整。
可以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紧机构,通过螺杆与螺母的螺纹配合来实现夹具的夹持和松开,并通过螺杆的旋转来调整夹紧力的大小。
2.材料选择夹具的材料应选用高强度和高刚度的材料,以满足承受车削力矩和振动的要求。
常见的材料有优质钢材、铸铁等。
3.夹具尺寸设计夹具的尺寸设计需要根据CA6140车床的输出轴尺寸和形状进行确定。
夹具的内部形状应与输出轴的外形相匹配,以确保夹具与输出轴的接触面积充分,并防止滑动。
4.夹具的调整装置设计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输出轴,可以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具调整装置。
这个调整装置可以通过螺杆的升降来实现夹具的调整,并通过螺杆的锁定装置来固定夹具的位置。
5.夹具的固定装置设计为了保持夹具的稳定性,可以设计一个夹具的固定装置,将夹具固定在车床上。
这个固定装置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来实现,将夹具和车床结合在一起。
四、设计结果经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和步骤,可以得到一个适用于CA6140车床输出轴的夹具设计。
该夹具具有牢固的夹持力和可调节的夹紧力,并且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输出轴。
输出轴的夹具工艺工装设计
输出轴的夹具工艺工装设计背景在机械制造行业,夹具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夹具通过固定工件,使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精确地加工。
输出轴夹具是其中一种,常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制造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
为了保证输出轴生产过程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需要进行夹具工艺工装设计来确保夹具具备适当的夹紧力和稳定性。
设计过程步骤一:确定要制造的输出轴类型和尺寸在夹具工艺工装设计之前,必须明确要生产的输出轴类型和尺寸。
从制造过程的角度来说,输出轴通常根据其长度、宽度和形状分成不同的类型。
在设计夹具时需要考虑这些尺寸和类型的变化。
步骤二:分析输出轴的加工过程在进行夹具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输出轴的加工过程。
这有助于夹具工艺工装设计人员确定夹具工装的位置和大小,包括夹具工装的长度、宽度、厚度等。
步骤三:设计夹具工艺夹具工艺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因素:•支撑点的规划:支撑点必须固定工件,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承受工件的重量和力度。
•夹具的设计:夹具设计必须确保工件位于正确的位置,此外还要保证夹具对工件施加足够的夹紧力。
•夹具的刚性:夹具必须足够坚固,以避免输出轴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或抖动。
•装配问题:当你设计夹具时一定要保证它是可装配的,并且能够容易地与其他工具连接。
步骤四:夹具工装制造和调整在完成夹具设计后,其工艺工装的制造过程开始。
夹具先据进行制造,之后再进行调整。
制造所需的时间因工具的复杂程度而异。
调整期间要对工装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无论是工艺工装还是夹具。
夹具工艺工装设计对于制造高质量和精确输出轴至关重要,同时他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成功的夹具工艺工装设计需要详细分析输出轴加工过程和对工具的性能要求、对工具材料性能的要求进行应用。
通过完善的夹具设计,可以确保高质量的产出,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最终对提高企业的销售和利润有巨大的帮助。
输出轴夹具设计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夹具设计姓名:学号: 0811111028班级:2008级机械电子1班指导老师:2012 年 1月前言本说明书是编者根据输出轴设计过程所需夹具的设计原理编写的。
主要包括任务介绍、方案选择、定位误差分析等内容。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是我们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参加了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经过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这是我们对以前所学各门课程的一次较为深入的综合总复习,同时还要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查阅和学习,也是一次对我们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练习。
并且,这次课程设计同样也会用到以前的金工实习、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说这是对这几次实习效果的一次检验。
马上就要步入社会,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所以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输出轴钻孔夹具设计。
希望通过对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的熟悉,可以进一步了解专用夹具的设计。
虽然这是大学以来的第三次课程设计,但毕竟还是第一次接触夹具的设计,对知识掌握、熟悉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还会存在问题,因此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或错误的地方,这些也是第一次设计时常见的问题,希望老师多多批评和指正。
目录第一章零件分析 (4)一. 零件图分析 (4)二. 零件加工工序分析 (4)第二章夹具设计 (6)一. 定位方案确定 (6)1.定位方案分析 (6)2.定位误差分析 (7)二. 夹具结构方案确定 (7)1.确定导向装置 (7)2.确定夹紧机构 (7)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8)小结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零件分析一. 零件图分析如图1所示,所加工的工件为一输出轴,主要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输出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
其作用是支撑传动零件并传递转矩。
变速器输出轴制造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目录摘要 (IV)Abstract (II)1.引言 (1)1.1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2变速器2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2.技术背景 (4)2.1轴类零件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4)2.2 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5)2.3零件的相关加工机床 (6)2.4 零件在产样品、厂商 (7)2.5 相关专利解释说明 (8)3.变速器2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9)3.1 零件的作用 (9)3.2 零件的工艺分析 (9)3.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10)3.4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11)3.4.1选择毛坯种类 (11)3.4.2 绘制毛坯图 (12)3.5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12)3.5.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3.5.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3)3.5.3 加工阶段的划分 (13)3.5.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4)3.5.5 工序顺序的安排 (14)3.5.6 确定工艺路线 (14)3.5.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5)3.5.8 工序间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6)3.5.9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16)4.变速器2轴夹具系统设计 (20)4.1手动夹具设计 (20)4.1.1 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设计资料 (20)4.1.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与夹紧 (20)4.1.3定位基准的分析 (21)4.1.4 确定工件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23)4.1.5 确定夹具总体结构和尺寸 (24)4.1.6 夹具使用说明 (26)4.2自动夹具的设计 (26)4.2.3 夹具使用说明 (30)4.3机电控制系统 (31)5. 设计总结 (34)致谢 (36)参考文献 (37)摘要现代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相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动力装置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行业,近十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这一行业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对其动力装置的质量、性能产生了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课程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此次的设计是对大学期间所学各课程及相关绘图软件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通过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一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主要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输出动力的主要零件之一;二是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故选用45钢作为毛坯的材料,并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使其硬度达到217~255HBS,以增强耐磨性和抗扭强度;三是支传动零部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看,该输出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轴向最大尺寸为244mm,径向最大尺寸为Φ176mm。
零件的主要加工面有Φ55、Φ60、Φ65、Φ75、Φ176五段外圆柱面,φ50、φ80、φ104的内圆柱表面,10个φ20的通孔组成。
粗糙度方面表现在键槽两侧面、10个φ20的通孔内表面﹑φ80内圆柱表面为Ra3.2um,大端端面为Ra3.2um,其余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φ55的外圆柱面、φ80内孔圆柱面对φ75、φ60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 φ20孔的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键槽对φ55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为.0.08mm。
通过分析该零件,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该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及冲击性载荷,因此应该选择锻件。
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
自由锻多用于中小批量生产;模锻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且毛坯制造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效率高,可以锻造形状复杂的毛坯。
本零件生产批量为大批量,所以综上所叙选择模锻。
2.2基准选择本零件为带孔的管状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守“基准重合”的原则(1) 精基准的选择以φ55外圆以及其端面为精基准。
(2) 粗基准的选择由于本零件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进行加工,因此应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具体而言,即选φ176外圆及一端面作为粗基准。
2.3.工艺路线拟定及工艺方案分析(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端面,内孔,键槽,小孔等,材料为45钢。
参考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φ176mm外圆面和与水平成30度角斜面:为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Ra12.5只需粗车。
φ75mm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2.5,需粗车,半精车,精车。
φ65mm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2.5,需粗车,半精车,精车。
φ60mm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2.5,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需粗车,半精车。
φ55mm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12.5,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需粗车,半精车,精车。
端面:本零件的端面为回转体端面,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为Ra25及Ra3.2两种要求。
要求Ra3.2的端面需经粗车和半精车,要求Ra25的端面,经粗车即可。
键槽:槽宽和槽深得公差等级分别为IT9,IT12,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3.2和Ra6.3,采用三面刃铣刀,粗铣,半精铣,精铣。
φ20mm孔:公差等级为IT7,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内圆粗糙度为Ra3.2,需钻,扩,铰。
φ104mm内孔:为未注公差尺寸,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Ra3.2,毛坯孔已锻出,需粗镗,半粗镗。
φ80mm内孔: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Ra3.2,需粗镗,半粗镗。
φ50mm内孔:为未注公差尺寸,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Ra3.2需粗镗,半粗镗。
φ20mm孔:为未注公差尺寸,公差等级按IT14,只需钻。
(2) 工艺方案分析与制定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先粗后精,基准统一等原则,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方案一:工序1 粗车圆柱面φ55及端面。
工序2 粗车圆柱面φ176、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3 粗车30度斜面。
工序4 半精车圆柱面φ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5 精车圆柱面φ55、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倒角。
工序6 粗镗内孔φ50、φ80、φ104。
工序7 半精镗内孔φ50、φ80、φ104。
工序8 钻中心孔。
工序9 钻,扩,铰孔10×φ20。
工序10 铣键槽16×10。
工序11 钻斜孔2×φ8。
工序12 去毛刺。
工序13 终检。
方案二:工序1 粗车圆柱面φ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2 粗车圆柱面φ176及端面。
工序3 精车φ176外圆柱面及倒角。
工序4 半精车圆柱面φ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5 精车圆柱面φ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6 倒角。
工序7 粗镗内孔φ50、φ80、φ104。
工序8 精镗内孔φ50、φ80、φ104。
工序9 钻孔10×φ20。
工序10 扩孔10×φ20。
工序11 铰孔10×φ20。
工序12 铣键槽16×10。
工序13 钻斜孔2×φ8。
工序14 去毛刺。
工序15 终检。
经比较,选方案一。
2.4 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及工序尺寸的确定(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钢质模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JB3835-85确定。
根据估算的锻件质量,加工精度及锻件形状复杂系数,由表2.2-25可查得除孔以外各内孔表面的加工余量。
孔的加工余量由表2.2-24查得。
表中余量值为当面余量⒈锻件质量根据零件成品重量10kg估算为13.77kg。
⒉加工精度一般加工精度F1。
⒊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S=m锻件/m外廓包容体锻件最大直径为φ180mm,长250mmm外廓包容体=∏(18/2)×(18/2)×25×7.85g=49.91kgS=13.77kg/49.91kg=0.275按表2.2-10,可定形状复杂系数为S2,属较复杂级别。
(2) 确定毛坯尺寸零件尺寸单面加工余量锻件尺寸Φ55 2.5 60Φ75 2.5 80Φ176 2.5 181Φ104 2.5 9980 2 82197 3 20030 3 3340 4 4410 2 12113 1 14Φ50 2 Φ46Φ80 2 Φ76三、专用夹具的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决定设计第四道工序----钻扩10*φ20mm 的孔。
本夹具将用于立式钻床上。
3.1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钻扩10*φ20mm 孔,且都需要均匀分布。
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3.2夹具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孔φ20对圆孔φ80有位置度要求,所以为了减小定位误差,甚至至于零,其设计基准为孔φ80及直径为φ75的一段轴。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用高速钢刀具对孔进行加工。
(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钻头直径为19.98mm钻孔时轴向力F yF zF F K f d C F 0= (查《切削手册》)公式中F c =600,zF =1 , =yF 0.7 ,F K 是修正系数33.111133.1=⨯⨯⨯=⨯⨯⨯=VBM VBF XM XF F K K K K K所以 )(637633.127.098.196007.010N K f d C F F yF zF F =⨯⨯⨯==(3)定位误差的分析。
定位误差主要取决于作为基准的内孔,以及夹具中钻套轴线与固定夹具中的孔的同轴度。
(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夹具设计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
设计时由于装夹时,可能会出现轴的旋转,因此需要足够的力来使轴固定住,因此在轴跟箱盖之间放一个弹簧来产生力,起到夹紧力的作用。
保证夹具箱盖与轴不产生相应的位置滑动。
夹具底部与钻床进行固定。
四、总结通过这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使我进一步地理解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及具体运用了这些知识。
这次课程设计,也使自己对工艺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会了查图表、资料、手册等工具书。
通过实例对工艺规程的编制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计算等做了一次练习。
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也学会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了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使自己的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有了更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五、主要参考文献[1]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李益民主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简明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1994[3]机床夹具设计集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刘品陈军主编,《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