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图纸工艺性审查规定
产品生产工艺评审规范
![产品生产工艺评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f4e5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2.png)
产品生产工艺评审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工艺评审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评审组织管理和评审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工艺评审。
2、基本要求2.1工艺评审是及早发现和纠正工艺设计缺陷。
促进工艺文件完善、成熟的一种工程管理方法,应在产品研制、改进过程中,工艺设计完成之后、付诸实施之前,组织非直接进行本项工艺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艺设计的正确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可检验性进行分析、审查和评议。
2.2工艺评审应在不改变技术责任制的前提下,为批准工艺设计提供决策咨询。
2.3公司应根据产品的功能级别和管理级别以及研制程序规定的阶段,建立分级、分阶段的工艺评审制度,使其制度化、程序化。
2.4工艺评审应在各阶段工艺设计完成之后,付诸实施之前、设置评审点。
评审点应纳入研制计划,标在网络图上,强制执行。
2.5工艺评审应以产品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研制任务书和合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文件等为主要依据。
2.6工艺评审应突出重点.抓住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矛盾,作出客观评价。
评审应以工艺总方案、生产说明书等文件,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文件,特种工艺的工艺文件,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元器件、新装备、新的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等做为重点审查的内容。
对于批量大的产品,其批量生产的工序工程能力也应列入工艺评审重点审查内容。
2.7公司在充分理解工艺评审目的要求的基础上,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产品特点,对本规范规定的工艺评审主要内容进行剪裁。
2.8已纳入研制计划的评审点,未经工艺评审.研制工作不得转入下一阶段,由计划调度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监督。
3、评审主要内容3.1工艺总方案、生产说明书等文件的评审a.对产品的特点、结构、精度要求的工艺分析及说明;b.工艺方案的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可检验性;c.满足产品设计精度要求和保证制造质量稳定的分析和措施计划;d.产品的工艺分工和工艺路线的合理性;e.工艺难点的攻关措施计划;f.工艺装备选择的正确性、合理性及专用工装系数的确定;g.工艺文件、工艺要素、工艺装备、工艺术语、工艺符号标准化程度;h.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确定;i.工艺研制周期与费用的确定和分配;j.工艺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
产品工艺性审查制度
![产品工艺性审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af8d23f111f18583d05a2f.png)
(l)对主要结构的设想在确保新产品所需功能的基础上,按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提出科学的对策
和建议,保证重大的结构工艺性问题得以及早解决,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2)对一些有争议的工艺问题,可由技术总监召集技术部门负责人、工程师、车间技术人员和有
经验的员工共同进行分析与审查。当意见有分歧时,由技术总监裁决。
2、在保证达到性能指标及结构精度具有一定余量的前提下,争取通过改善其工艺性来提高工厂生产活动的经济利益
五、工艺审查的作用
1.及时解决和调整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工艺性方面的问题,纠正不切实际、不必要的过高设计要求。
2.为编制科学、合理的产品工艺方案提供依据。
3.确定必需的工艺装备的数量,提高工艺文件编制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工艺准备的时间。
一十一、进行估算
1.确定新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技术经济指标。
2.估算新产品设计、工艺和生产准备的费用与时间。
3.确定与新产品进行对比的基础产品的结构工艺性的评价指标的具体数位。
第12条进行审查。
1.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阶段的审查
在新产品开始调研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产品主管工艺师就应积极参与调查研究、编制任务书
2、工艺审查是指产品(零件、部件、整件及整机)的结构工艺性分阶段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进行修改并签字的过程。
3、《产品工艺性审查报告》是指在一定的试制或生产条件下,从加工制造方面对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作为产品鉴定定型依据的文件。
四、工艺性审查能性。
4.及早发现新产品投产时所缺少的关键原材料、零部件、测试仪器,以及所需工种。
六、工艺审查项目
1.根据国内外引进的产品样本、样机或专利而测绘、仿制生产的新产品。
工艺管理6.1工艺性审查
![工艺管理6.1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21190a310b4c2e3f5727630b.png)
工艺性审查1 目的在产品开发的技术过程中,工艺性审查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产品从抽象的设计到成为具体的商品,必须经过生产技术系统的变换,生产技术系统的变换过程是实现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耗资源的过程。
产品设计工艺性越好,变换过程就越顺利,资源的消耗就越少,产品的制造质量越容易保证。
设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在确定产品结构形式、零部件的材料、形状、精度时,必然有注重结构功能性而轻视结构工艺性的倾向;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设计人员不可能掌握深厚的工艺专业知识,对工厂技术装备状况和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了解不多。
因此,通过工艺性审查来提高、保证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是必须的。
本文件规定了工艺性审查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和考核,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科学地、有序地进行。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技术中心对新产品和改进商品投入生产线正式生产前的工艺性审查。
3 工艺性审查的部门职责3.1研发中心是工艺性审查的管理部门,负责产品工艺性审查的组织和协调。
3.2生产技术中心是产品工艺性审查的执行部门,实施对产品进行工艺性审查。
4工艺性审查的对象和内容4.1产品工艺性审查对象是设计文件和工作图样。
4.2产品工艺性审查应包含下列内容:4.2.1结构工艺性a、审查骨架结构是否适于现有工艺手段进行加工、装配。
b、审查产品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要求是否。
c、审查产品各部分之间装配关系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便于装配定位;操作空间是否足够;d、审查各调整点、维修点是否便于接近,空间是否足够;须拆卸处是否便于拆卸、安装。
e、审查图样尺寸链,基准标注是否明确、合理、统一,封闭环处误差是否在结构上得到补偿。
f、审查零件形状、选材是否适于用经济的手段加工制作,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技术要求是否齐全适当。
g、审查图样是否完整,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模板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d769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8.png)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模板1. 介绍本规定旨在建立和规范企业对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流程和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合规性。
本规定适用于全部职能部门,包含研发、设计、质量保证等涉及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部门。
2. 审查标准2.1. 产品图样审查标准•图样完整性:确保图样包含全部必需的细节和尺寸规格。
•设计合理性:评估图样的设计是否符合产品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工艺可行性:验证图样的制造工艺性,并确保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产品安全性:审查产品图样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包含料子选择、结构强度、电气安全等。
•可追溯性:确保图样中的零部件和料子能够追溯到供应商和生产批次。
2.2. 技术文件审查标准•文件完整性:确保技术文件包含全部必需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质检要求。
•规范合规性:评估技术文件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物料清单准确性:验证技术文件中的物料清单是否准确无误。
•工艺流程可行性:审查技术文件中的工艺流程是否可行,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质检要求:确保技术文件中的质检要求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审查流程3.1. 图样审查流程1.设计师提交产品图样至职能部门负责人。
2.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图样评审小组,包含设计师、工程师、质量专员等。
3.图样评审小组依据审查标准对图样进行评估和讨论。
4.如有必需,图样评审小组可以要求设计师进行修改和调整,并重新提交图样。
5.审查通过后,职能部门负责人批准图样并将其交至相关部门,如采购、生产等。
3.2. 技术文件审查流程1.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文件并提交至职能部门负责人。
2.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技术文件评审小组,包含技术人员、工艺专员、质检人员等。
3.技术文件评审小组依据审查标准对技术文件进行评估和讨论。
4.如有必需,技术文件评审小组可以要求技术人员进行修改和调整,并重新提交技术文件。
5.审查通过后,职能部门负责人批准技术文件并将其交至相关部门,如生产、质检等。
图纸设计审核细则
![图纸设计审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4a388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f.png)
四、审核流程
1、提交审核
设计单位完成图纸设计后,向审核部门提交设计文件,并附上相关的计算书、说明等资料。
2、初审
审核人员对提交的图纸进行初步审查,检查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如发现文件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通知设计单位补充完善。
3、详细审核
审核人员按照审核内容进行详细的技术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和建议,并填写审核记录。
2、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审核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参数是否准确、合理。
验证设备、材料等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项目需求。
3、结构设计
检查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包括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
审核结构构件的尺寸、连接方式等是否符合规范。
4、施工工艺与方法
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是否便于施工操作。
审查施工方法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图纸设计审核细则
在工程建设、产品制造等众多领域中,图纸设计是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而对图纸设计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则是确保设计质量、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为了规范图纸设计审核工作,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特制定以下细则。
一、审核目的
图纸设计审核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具备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满足项目的功能需求和质量目标。
5、材料选用
确认选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考量材料的供应和成本是否合理。
6、尺寸标注与公差配合
检查图纸中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核公差配合的选择是否恰当。
7、图例与符号
核实图例和符号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规范。Βιβλιοθήκη 确保图例和符号的含义清晰明确。
8、安全与环保
审查设计是否满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7d31b22fb4daa58da0114a16.png)
Q/LG. 8---2001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任务、内容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2引用标准Q/LG. 5—2001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Q/LG. 16—2001 工艺文件完整性3一般要求3.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3.2对外来加工的产品图样,在首次生产前也要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4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任务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
5工艺性分类及其评价形式5.1工艺性分类5.1.1生产工艺性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5.1.2使用工艺性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和修理的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5.2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产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b)产品的产量或生产类型c)现有的生产条件5.3工艺性的评价形式5.3.1定性评价根据经验概括地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给以评价。
5.3.2定量评价根据工艺性主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
6产品结构工艺性的主要指标6.1产品制造劳动量。
6.2单位产品材料用量。
6.3材料利用系数(K m6.46.5产品的工艺成本。
6.6产品的维修劳动量。
6.7加工精度系数(K ac ) K ac =6.8表面粗糙度系数(Kr ) Kr=6.96.106.11 K7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7.1初步设计阶段的审查7.1.1从制造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7.1.2分析结构的继承性。
7.1.3分析结构的标准化与系列化程度。
7.1.4分析产品各组成部分是否便于装配、调整和维修。
7.1.5分析主要材料选用是否合理。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df8b5662a45177232f60a2a9.png)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产品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对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指的是从工艺角度检查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可加工性,以便使所设计的产品符合本企业的制造条件,并力求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4、在本厂现有设备上能否加工制造,有没有条件采用高效率的先进工艺和先进生产组织方式;5、工艺装备系数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艺装备和标准工具。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和程序
(1)基本要求所以新设备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企业对外来产品图样,在首次生产前也需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2)产品结构工艺行审查的任务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作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
(3)工艺分类、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工艺性的评价形式。
(4)产品结构工艺性主要指标项目。
(5)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是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备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6)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单
编号:审查日期:年月日。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24737.3-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24737.3-2009)](https://img.taocdn.com/s3/m/9f38b256011ca300a6c3904c.png)
工艺管理导则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GB/T 24737.3-2009)1 范围GB/T 24737 的本部分规定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对象、目的、任务、内容和程序以及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4737 的本部分。
工艺性审查review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生产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manufacture: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使用工艺性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n use: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产品的易操作性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和保养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3 审查对象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2)外来产品图样,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工艺性审查。
4 审查目的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降低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且便于使用、维修和回收。
5 工艺性分类、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6 审查指标7 审查内容为了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8 审查方式和程序1、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一般采用会审方式进行。
对结构复杂的重要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应从制定设计方案开始就经常参加有关研究该产品设计工作的各种会议和有关活动,以便随时对其结构工艺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产品工作图样的工艺性审查应由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和各专业工艺人员分头进行。
1)进行工艺性审查的产品图样应有设计、审核人员签字。
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
![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4c9c3f9b89680202d825a8.png)
第七条产品工艺性审查内容
本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项目:
1.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企业相关标准。
2.设计图样及技术资料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且由相关人员签章。
3.新产品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否合适。
4.新设计产品的各个零部件或配件尺寸是否与行业同类标准件一致。
3.生产主管副总负责审核与批准工艺性审查结论。
第四条工艺性审查方向
本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结构工艺性,即所设计产品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设计工艺性,即图样设计以及相关功能设计的可实现性。
3.结构继承性,即已有工艺规程、工艺流程在新设计产品生产时能够被直接应用的程度。
第五条审查重点。
产品工艺性审查重点包括产品设计图样以及相关技术资料、产品设计说明书等文件。
第六条产品工艺性审查基本要求
1.产品设计各阶段用于生产的技术文件必须经过工艺管理人员的会签。
2.未经工艺性审查的产品不得投产。
3.工艺管理人员应尽量提参与到产品设计环节。
4.工艺性审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向工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生产新产品的设备或工艺装备是否容易购置或制造。
6.新设计产品是否容易被大批量生产。
7.新设计产品是否能够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生产线制造等。
第八条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制定、解释及修改。
第九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生效。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制度名称
XX公司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验证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87edf401dd88d0d233d46a9e.png)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验证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研制过程中,产品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人员按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产品用途和性能,设计出产品及零件、部件的结构。
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还必须认真进行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与验证,以保证产品结构的工艺性,通常,进行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验证是由工艺技术员完成的,由他们在产品设计定型前对每一张设计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以保证生产和批量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对于所有新设计或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由工艺部门的工艺技术员负责进行工艺性审查。
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的原因产品设计必须由良好的工艺性,才能投入生产,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所谓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包括零部件及整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如生产规模、设备等),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所谓产品良好的工艺性,也就是之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根据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对外协作的条件,便于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法,以求达到最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不同生产规模和生产类型的企业,对产品设计结构的要求不尽相同。
同样的产品结构,对某种生产规模和生产类型的企业是适用的,但不一定适用于另一种生产规模和生产类型的企业。
当制造的产品从单件、小批量生产过度到大量、大批生产是时,产品及其零件结构应该有显著的改变,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如果批量情况发生相反的变化时,产品及其零件结构也应有相应的改变。
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理想的情况是产品设计人员在从事设计工作时,同时考虑到产品结构的工艺性问题。
但是,由于工艺技术的发展,要求产品设计人员同时精通工艺方面的知识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企业就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人员来进行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以确保产品的生产工艺先进合理。
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的目的工艺技术员进行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时,必须确保新设计的产品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符合一定的工艺性要求,尽可能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采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制造出来,并便于检测、使用和维修。
工艺性审图的原则和内容
![工艺性审图的原则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b1c93014a7302768e9939f2.png)
工艺性审图的原则和内容图纸的工艺性审查是保证技术图纸正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产品或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图纸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是企业对新产品设计、老产品改造、测绘设计、三来(来图、来料、来样)加工进行工艺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产品技术图纸进行工艺审查主要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工艺合理性的问题。
审查产品设计结构能不能加工,怎样加工,用什么方法加工,加工成本有多大;能不能装配,采用什么方法装配,装配的难易程度,维修保养方便程度等一系列问题;总之,产品及图纸工艺性审查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一般来说,图纸及其技术条件,是生产制造对象的技术要求。
在技术图纸中应包括:⑴构形要有必要的投影、剖视或剖面等,必须使零件或构件定形。
另外,还须有确定构形大小的全部尺寸。
这里除了要求设计的技术图纸按国家和企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绘制图纸以外,还要求合理地选择视图、投影、剖视、剖面、局部、向视图等手段,清楚明了的表示构形的形状和特征要求。
⑵技术要求有关尺寸、形状和位置关系允许的偏差,表面粗糙度以及某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如重量、动静平衡、音频等)⑶材料有关材料的牌号、毛坯类型、热处理方法及检验等级、表面保护要求和材料的无损探伤等要求。
另外,所有不能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的要求和说明,一般可以用文字写在图纸的技术说明或技术要求栏目中。
在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要求中,应注意企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加工手段和设备条件以及产品生产类型(试制、单件、小批量、大批量)等因素,对图纸中构形的优化,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确定,材料及毛坯的选择进行工艺成本的分析,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设计,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应注意产品加工工艺性的分析。
提高构形的设计工艺性,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加工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简化外形尺寸及加工表面,使各部分形状的统一及标准化,使形状能适应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等,另外,需要提高尺寸及精度方面的设计工艺性。
产品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的工艺性审查](https://img.taocdn.com/s3/m/26eefd15964bcf84b9d57bb5.png)
2 产品的工艺性审查2.1 工艺性审查的内容(1)是否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2)是否有利于减少生产劳动量(3)是否有利于施工方便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4)必须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5)是否有利于节约材料和合理使用材料该产品制造所用材料有Q235-A、Q235B等,在产品的技术要求中,工作压力要求为0.4MP,工作温度在(45~110℃),工作介质是笨和有机物,设计的容器厚度为10mm。
根据查询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上述材料的工作温度在(0~350℃),容器设计压力P≤1.0MP(Q235-A)、P≤1.6MP(Q235-B),抗拉强度为235MP,并且上述材料的焊接性良好,所以选用材料方面是可行的。
2.2 产品结构图样审查(1)绘制的焊接结构图样,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2)图样应当齐全,除焊接结构的装配图外,还应有必要的部件图和零件图;(3)由于焊接结构一般都比较大,结构复杂,所以图样应选用适当的比例,也可在同一图中采用不同的比例绘出;(4)当产品结构较简单时,可在装配图上直接把零件的尺寸标注出来;(5)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制作工艺需要,在图样上应有齐全合理的技术要求,若在图样上不能用图形、符号表示时,应有文字说明。
2.3 产品结构技术要求审查(1)分析产品的结构,了解焊接结构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2)然后必须对焊接结构的技术要求以及所执行的技术标准进行熟悉、消化理解;(3)结合具体的生产条件来考虑整个生产工艺能否适应焊接结构的技术要求,这样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方案,改进生产工艺,使产品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审查完毕后,无修改意见的,审查者应在“工艺”栏内签字,对有较大修改意见的,暂不签字,审查者应填写“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与图样一并交给设计部门。
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工艺未签字的图样返回工艺部门复查签字。
图纸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7f4d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8.png)
图纸会审制度一、图纸内容审核1.核对图纸是否完整,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施工图、材料表等。
2.审查图纸是否清晰、准确,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
3.核实图纸中的尺寸、标高、材料、构造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图纸技术规范性审核1.审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2.核实图纸中的技术参数、材料性能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3.审查图纸中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三、图纸与规范的一致性审核1.核实图纸与相关规范、标准的一致性,避免出现矛盾或冲突。
2.审查图纸中的标注、说明等是否与规范相符,避免出现误导或误解。
四、图纸的可操作性审核1.审查图纸中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核实图纸中的施工顺序、作业步骤等是否符合实际施工需要。
3.审查图纸中的安全措施、环保措施等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五、图纸的经济性审核1.审查图纸中的材料选择、用量等是否经济合理。
2.核实图纸中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等是否能够降低成本。
3.审查图纸中的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业主的经济要求。
六、图纸的完整性审核1.核对图纸中的各个部分是否完整,没有遗漏或缺失。
2.审查图纸中的标注、说明等是否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3.核实图纸中的细节部分是否清晰可见,没有模糊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七、图纸的清晰性审核1.审查图纸中的线条、颜色等是否清晰可见,易于区分和识别。
2.核实图纸中的标注、说明等是否清晰明了,没有歧义或误解。
3.检查图纸的整体视觉效果是否清晰舒适,没有杂乱或混乱的感觉。
八、图纸的合理性审核1.审查图纸中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
2.核实图纸中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等是否合理可行,没有安全隐患或问题。
3.检查图纸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否合理,没有明显的缺陷或不足之处。
九、图纸的合法性审核1.审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核实图纸中的设计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或要求的情况。
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规定
![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baf9ee869dc5022aaea00a8.png)
工艺性分为生产工艺性、使用工艺性两类。
ii.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评定产品结构工艺性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a)产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
b)产品产量或生产类型;
c)现有的生产、使用、维修、回收条件。
iii.评价形式
1.定性评价
根据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
ii.外来产品图样,在试生产前须进行工艺性审查。
d)审查目的
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降低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且便于使用和维修。
e)工艺性分类、评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评价形式
5.审查零部件制造过程可能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或安全隐患,该影响或隐患能否避免或减小。
h)审查方式和程序
i.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一般采用会审方式进行。对结构复杂的重要产品,主管工艺人员应从制定设计方案开始就经常参加有关研究该产品设计工作的各种会议和有关活动,以便随时对其结构工艺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b)术语和定义
i.
工艺性审查
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ii.
生产工艺性
产品结构的生产工艺性是指其制造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2.3
使用工艺性
产品结构的使用工艺性是指产品的易操作性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和保养的可行性、难易程度与经济性。
c)审查对象
i.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4.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对工艺未签字的图样再返回到工艺部门复查签字。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管理制度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3b7b1577232f60ddcca192.png)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管理制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办法规定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职责、审查对象与目的、审查依据与方法、审查内容与程序。
本办法适用于设计开发、改进设计和外来图纸加工的产品。
2 引用文件2.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2.2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审签制度3 职责3.1研发部工艺人员负责对设计全过程产品结构工艺性的审查。
3.2研发部工艺人员在设计决策和初步设计、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审查,主要以参与设计评审形式进行。
3.3研发部设计人员根据审查意见或建议进行修改,并组织有关部门对方案设计阶段进行会议评审,提出评审报告,研发总监批准。
3.4在工艺审查中当设计与工艺意见不统一,出现较大分岐或问题时,由研发总监协调。
4 审查对象与审查目的4.1审查对象4.1.1应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设计开发的新产品。
4.1.2有重大性能、结构、工艺改进的已定型的老产品。
4.1.3旨在扩展多种功能的改型产品。
4.2审查目的4.2.1为保证产品结构符合规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用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环境适应性等的方法进行制造,并且符合六性要求便于使用、维修。
4.2.2及时发现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工艺性问题,防止或减少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编制最佳工艺方案。
4.2.3尽早安排设计或订货主要件、关键件所需的关键设备、特殊设备和通用的工艺装备,缩短工艺准备周期,提高工艺装备的利用率。
5 审查依据与方法5.1审查依据5.1.1产品种类与复杂程度。
5.1.2产品产量与生产类型。
5.1.3据现有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的可能性(包括人员素质、设备和工艺装备水平)。
5.2审查方法5.2.1据经验概括地对产品结构工艺性进行评价、定性审查。
5.2.2根据工艺性主要指标数值进行评价定量审查。
6 审查内容在产品设计各阶段中,应对产品结构制造的难易程度及经济性进行生产工艺性审查,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和维修的难易程度,及经济性进行工艺性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艺性审查的内容
1.1审查产品图样的完整性和配套性
1.1.1铸件图、零件图是否配套完整。
1.1.2产品图样的明细表、图纸目录单、材料清单、技术条件等是否齐全。
1.1.3重要件标记,特殊特性标记是否齐全。
1.1.4产品图样的签署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1.2审查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
1.2.1铸造的可制造性。
1.2.2零件可检测性。
1.2.3尺寸公差及相关标准选用的合理性。
1.3审查产品制造的经济性及产品材料选用的合理性。
2工艺性审查的规定及要求
2.1新产品图纸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进行工艺审查,并尽可能交由车间工艺人员进行审查。
2.2经工艺性审查符合要求的产品图样,工艺审查人员在图样上签名;对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审查人员应在相应位置用铅笔做出标记,并填写《工艺性审查问题登记表》,待问题处理完毕后,再履行签字。
2.3工艺性审查中提出的问题,提请技术质量部部长处理,必要时可请技术质量副总经理处理。
二、质量记录
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期限
AJ7.3-02-03-01
工艺性审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