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教案 中图选修3
全国通用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时优化提分练中图版选修
![全国通用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时优化提分练中图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afa59fa2a26925c52cc5bfff.png)
(全国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3.1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时优化提分练中图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3.1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时优化提分练中图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3.1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时优化提分练中图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一、选择题1.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景区,模仿国内某些景点在山顶修建展览馆、游乐设施以丰富旅游内容,被“黄牌警告",这种做法主要违背了()A。
突出景观特色B。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C.维护生态平衡 D。
最佳综合效益,修建展览馆、游乐设施等人工设施与其自然特色不相符,淡化了风景区的自然特性。
2.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B.旅游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大的效益C.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D。
旅游规划可给旅游管理部门带来巨大收益,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影响很小,实现旅游目的.3。
山西平遥古城是以整座古城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目前人口达45 000多人。
但是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20 000人。
因此有一半以上的人要迁走。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保持原有古城风貌,突出古城特色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C.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D。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中图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8cb8f99caaedd3382c4d34d.png)
第一节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及成为旅行者的基本条件。
理解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掌握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一、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1.旅行规划与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1)旅行规划:是旅行发展的大纲和宏图,它经过旅行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剪发展旅行业,包含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等设备的开发次序、发展规模与水平、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安排,以知足旅行者食、住、行、游、购、娱的多种需求。
(2)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是旅行规划的一部分,主假如为了促使景点旅行价值的合理开发,以及对景区进行综合利用和保护。
2.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1)景区的吸引物:是景区内标记性的赏析物,是旅行景区赖以生计的依赖对象,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行者的招牌,也是景区中最突出、最具特点的景点。
(2)旅行者①地位:在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中,旅行者处于主体地位。
②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必定的空暇时间、适合出游的身体条件、必定的文化素质和旅行动机等。
(3)景区的服务业①含义:旅行景区的服务业就是旅行景区内供应的各样服务,主要包含交通、食宿、娱乐、通讯和购物等。
②特点:旅行服务的供应与花费经常处于同一时间段,所以,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其重要。
(4)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二、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点:在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必定要把突出景观特点放在首要地点,切忌模拟、剽窃。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一致:就是将人工建筑与旅行景区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使旅行者能够感觉到风景和睦一致的境界,达到情形交融的成效。
3.保护生态均衡:旅行景区一旦开发,旅行者和建筑物就有可能损坏本来的生态系统,因此开发时要依据保护生态均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4.最正确综合效益:在开发赏析价值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景点时,应注意充足发挥景点的利用率,并同其余行业联合起来,做到“一点”多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图版选修3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图版选修3旅游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255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7.png)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1. 简介旅游景区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规划设计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定义、原则、步骤入手,详细解读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为旅游地理学相关学习者提供参考。
2.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定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是针对旅游景区建设,通过系统规划和设计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实现旅游目标的方法。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是指在对景区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开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建筑、园林、环境、交通等设计,使之成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观光、学习的需要,同时还要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旅游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指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下,遵循旅游业发展战略和规定的一系列原则。
3.1 确定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使游客能够得到优质的游览体验。
3.2 突出人文特色及历史文化原则景区的规划设计还应该突出景区的人文特色及历史文化,凸显出景区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
3.3 充分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原则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及市场需求,使景区更具竞争力。
3.4 保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原则景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规划设计要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侵蚀,尽可能保持原有山水格局和人文遗产。
4.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步骤4.1 选址和勘察选址和勘察是最基础的步骤,选址应考虑如下几方面因素:直接资源(如山水),旅游交通,政策扶持等。
完成选址后,进行景区的勘察和确定公路铁路交通等,这将有助于根据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合理规划景区。
4.2 立意和规划定位景区的立意与规划定位是一个识别和表达景区个性的重要步骤。
它为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4.3 景区规划设计景区规划设计包括母线路线、道路、建筑、园林、水系、照明系统等,需要遵循上述的规划设计原则,注重景区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及人文氛围。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13cc93f227916888586d709.png)
图 3- 1- 8 庐山脚下 的白鹿洞 书院 图 3- 1- 9 环境优美 的杭州 西湖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旅游景区规划的要素及 意义
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景点时,应注意充分发 利用率 挥景点的___________ ,并同其他行业结合起 “一点”多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 来,做到_______________ 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
(1)含义:指人们对某旅游景区总体的、概括
评价 的认知和__________ 。它综合了旅游景区的
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
景观特色 (2)决定性因素:景区的____________ 是景区 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2.功能分区
(1)含义:是将旅游景区划分为不同的_____, 区域 使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 同心圆式功能分区 (2)常见的功能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式,即将旅游景区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 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 3.空间布局 (1)定义:是对景区的交通线、服务设施等组 选址 成要素进行_________ 和定位。
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 动设计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新课学前导航
情景导入 2012年1月,由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和
新民学会旧址组成的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正
式获得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的授牌。岳麓山— 橘子洲景区位于长沙市核心城区、湘江之畔。
岳麓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是黄兴、蒋翊武、蔡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是旅游规划的一部
合理开发 分,主要是为了促进景点旅游价值的________
及对景区进行综合利用和保护。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教案中图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教案中图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11d66e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3.png)
3.规划核心素养: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规划方法和技巧,如目标设定、资源评估、方案制定和实施等,能够独立完成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修3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这为旅游景区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基础知识支撑。
5.旅游景区旅游活动设计:旅游景区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区旅游活动的设计原则、旅游景区旅游活动的设计方法。
6.旅游景区营销策略:旅游景区营销的概念、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类型、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7.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旅游景区管理的内容、旅游景区管理的方法。
8.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旅游景区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旅游景区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旅游景区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旅游景区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旅游景区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案例分析(20分钟)
3.随堂测试:随堂测试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测试结果总体令人满意。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显示出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应用题上遇到困难,表明他们需要更多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练习。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3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说课稿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3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0deec8b59eef8c75ebfb350.png)
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的第三章第一节。
在前两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部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基础上,讲述了“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与下一章“旅游与区域发展”内容联系紧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课程标准1.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2.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2、教学目标1.通过调研活动,归纳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2.通过阅读教材、图文资料,明确旅游景区设计的基本原则3.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3、教学重难点重点1.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2.旅游景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难点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4、课时安排与教学资源课时安排为2课时。
媒体的选用、网站、资料(以单个文件放在教学资源的文件夹内)ppt课件、图文资料、课前关于旅游活动调查表及情况汇总表二、学情分析本着“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初步学会合理的布局与利用旅游资源,使之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多赢”。
在内容难度、知识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均上了一级台阶,根据学生特点,课内外结合通过调研活动,归纳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精选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合理规划设计的过程,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归纳法1.案例分析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西湖十景探索:西湖旅游资源的开发西湖的开发历史资料1、白居易: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同步备课学案 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同步备课学案 中图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ae65193c281e53a5902ff43.png)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习目标定位] 1.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
2.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一、旅游规划1.地位:是旅游发展的①纲领和蓝图。
2.内容:通过②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
3.目的:为了促进景点③旅游价值的合理开发,以及对景区进行综合利用和保护。
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景区的④吸引物、⑤旅游者、⑥景区的服务业等。
1.景区的吸引物含义旅游景区的吸引物就是景区内⑦标志性的观赏物地位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依附对象,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游者的招牌,也是景区中最突出、最具⑧特色的景点举例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都是以其独特的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如印度的泰姬陵、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等在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中,旅游者处于⑨主体地位。
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是:⑩自由支配的收入、⑪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⑫旅游动机等。
3.景区的服务业含义旅游景区的服务业就是旅游景区内提供的各种服务内容包括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等特点旅游服务的⑬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因此,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为重要4.三要素间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⑭旅游者是主体,影响和制约旅游景区吸引物的⑮开发利用,以及旅游景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旅游景区吸引物是旅游者旅游的前提条件和旅游景区服务业的基础。
旅游景区服务业从⑯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景区吸引物,完善和提高其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色:⑰特色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
旅游景区有了特色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要将⑱人工建筑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3.维护生态平衡:在开发旅游景区时要遵循⑲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件(共43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68296c960590c69fc37612.png)
一、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
• 景区的吸引物 • 旅游者 • 景区的服务业
1.景区的吸引物—标志性观赏物
天坛 ?
颐和园 ?
2.旅游者
• 自由支配的收入 • 一定的闲暇时间 • 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 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3.景区的服务业
• “食、宿”指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是宾馆、饭店,既 是旅游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又是重要的旅游收入来源。
最佳综合效益
最佳综合效益
2009年,“鸟巢” 通过举办意大利超级 杯等大型体育比赛活 动,旅游门票、承办 商业活动、演出以及 销售奥运特许商品, 举办群众参与度较高 的‘冰雪季’等,其 运营收入可以满足日 常开支和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的哪些原则?
西藏布达拉宫在旅 游旺季,每天限量2000 名游客参观。进入布达 拉宫需要安检,像刀具、 指甲钳等小工具都不能 携带进入;所有游客都 需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 宫殿内不能拍照 、不允 许停留。
• “行”指旅游交通,包括景区对外和内部交通设施,
含旅交游通线服路和务交通的工特具,点既是--构--成-供旅游给的基与本消要素 • ( “费旅游常游”指必常对须景有处点“的旅于观”同光)和,一体也验是时,游间除览了观段景光点体,建验设途因之径此外。,,
还服要务建设过好导程游队的伍管。 理很重要
• “购”指旅游商业,包括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 “娱”指娱乐,既有游览中的娱乐穿插,又有留宿时
旅游者
旅游景区 的吸引物
要素
旅游景区 的服务业
突出景观特色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
统一
原
谋求最佳综合效益 则 维护生态平衡
旅游景区
内
规划设计
容
景区形象 空间布局 功能分区
高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教案(中图版,选修3)
![高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教案(中图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a59f6b4aaea998fcd220e1e.png)
教师年级班级日期课题课型 课表要求 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课标解读本“标准”关注综合分析的思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做法。
旅游规划主要是对“旅游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进行规范化的策划和设计。
这六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时应系统选择学习内容。
景区的景点是旅游业的首要生产力,要将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包括设计游览项目(硬件)和游览活动(软件)。
景区内外交通要针对景点规划设计,布设线路,规定道路等级,选择运输工具的种类。
服务设施的建设规划要参照景区的性质、规模和容量,来确定饭店、餐馆、商店、娱乐场所、旅行社的建筑风格、规模和选址等。
教材建议在“分析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设计旅游规划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旅游资源评价”的知识作为铺垫,以“旅游六要素”作为切入点,通过相关图示、案例来引导学生从旅游资源的浏览评价、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学习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向学生阐明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主体不仅要关注自身目的的实现,而且要处理好与旅游客体及其背景环境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旅游规划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两方面来掌握设计的方法。
如: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可从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景观美学价值、环境生态价值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从交通、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对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从旅游者、旅游动机、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旅游活动特点进行分析;从旅游资源、交通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开发潜力进行分析。
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可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景观进行保护系统规划;根据本区景观资源特点和旅游活动行为特征,在游览线、主要景点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游赏系统进行规划;从不同等级的食宿、购物、交通、通讯及娱乐活动设施在景区内的服务范围和分布来引导学生对服务系统进行规划。
中图版地理选修三学案-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含解析
![中图版地理选修三学案-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e84f2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4.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理解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设计内容。
3.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自主预习】一、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1.景区的吸引物决定着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依附对象,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游者的招牌,是景区中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点。
2.旅游者:处于主体地位。
3.景区的服务业: 含义 旅游景区内提供的各种服务 内容 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特点旅游服务的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因此,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为重要4.三要素间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3)维护生态平衡。
(4)最佳综合效益。
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1.景区形象:景区的景观特色是景区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2.功能分区:最常见的是同心圆式功能分区模式(见右图)A.核心保护区;B.游憩缓冲区;C.密集游憩区;D.旅游者的数量;E.对开发的限制。
3.空间布局:项目布局要求交通线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交通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具服务设要与交通线连接,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施【自我小测】1.下列旅游景点或建筑不符合规划原则的是()A.上海建设的“东方明珠塔”B.在香港建设迪士尼乐园吸引游客C.在武陵源风景区建设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宾馆以满足游客需要D.在南京按照《古文观止》中的叙述,仿古兴建“阅江楼”【解析】选C。
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以保护为前提,合理有效地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自然风景区中进行旅游开发,应以自然风貌不被破坏为前提。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38e5ef240c844769eaee9f.png)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第1题【单选题】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底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A、沿河漂流B、生态旅游C、悬崖攀岩或蹦极D、乘游船观湖据图,此旅游景区中哪一个区域所占比重最大( )A、河湖区B、保护区C、服务区D、道路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规划属单项规划,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B、旅游规划目标是保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C、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可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D、旅游规划不包括旅游发展基础分析第3题【综合题】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如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西藏在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青藏铁路开通后,大批游客进藏旅游。
试说明进藏旅游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4题【综合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
游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说明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
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说理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区的意义。
第5题【综合题】按照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要求,至2015年,包括京、津、冀、辽、鲁在内的“环渤海旅游圈”将初具规模,使环渤海5省市每年互送客源达300万人次以上。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环渤海区域旅游觅划皅啙述,错误皅是()A、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需要考虑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B、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是环渤海旅游圈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C、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落后制约着环渤海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D、环渤海旅游圈离东部客源市场较近环渤海区域皅旅游特色或优势丕包括()A、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设施完善,旅游业发展成熟B、有着漫长的海岸线C、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D、少数民族风情吸引海内外的游客第6题【综合题】【旅游地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选修3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
景区的规划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形成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理解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3、掌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教学难点: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假如你是一个旅游景区的负责人,应该怎样规划设计旅游景区?
怎样做才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兴趣?
(一)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
(1)吸引物:旅游景区的吸引物就是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资源的招牌,是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点,它决定着对游客的吸引力。
如:黄山的三奇四绝,印度泰姬陵,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2)旅游者:只有吸引物不能构成旅游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必须有人(旅游者)的参与。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可以这样说:旅游景区不是一幅风景画,也不是一座剧院,而是一部以游客为主角的真实的电影;旅游活动不是看风景,也不是看戏,而是游客真正参与其中,体验到身心愉悦的体验性活动。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旅游者。
旅游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金钱(自由支配的收入):
例如,失业者有很多时间,但是他们不能进行长距离的旅游,因为他们支付不起费用。
②时间(一定的闲暇时间):
为什么我们把五一、十一长假称为黄金周,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闲暇时间可以出游。
实际上金钱、时间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的金钱越多,闲暇时间越长,出游活动就越多。
③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例:黄山、泰山并不是谁都能爬上去的,青藏高原也不是说谁想去就能去的。
④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以上三个因素,即时间、金钱和身体条件,是产生旅游的必要条件。
但是,即使在它们三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不想以旅游这种方式使用他们的时间和金钱的话,旅游也不会产生。
而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越高,人们越容易产生旅游的动机。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旅游景区除了具吸引力的资源外,还应当有较好的服务设施条件,包括: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等。
注意:吸引物、旅游者和服务业是旅游景区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
即旅游者是主体;旅游活动中三要素缺一不可。
2、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
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
例如:中国的一些著名山地旅游景观,都突出各自特色。
如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等。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区内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一些人工建筑,但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景区风格相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而使旅游者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境界。
例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色调与山地景观一致,风格古朴,融汇到庐山自然美当中)
(3)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是基础。
旅游业的开发也要做到维护生态平衡,由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面例子:西湖经过开发,生态环境更加优越。
反例:《黄土高原的旅游规划》——第一反应,不要去发展旅游业,而应当首先去保护生态。
(4)最佳综合效益:
充分发挥现有景点的利用率,做到“一点”多用,这样,就可以取得投资少、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的效果。
例:在景区建防火的瞭望塔,注意其造型和高度,使其不仅可以防火护林,还可以成为旅游者的观光台。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
旅游区选择最能反映自身影响力的特殊形象进行强化,使之成为旅游的主体形象。
例:“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宣传口号,突出的就是旅游形象的个性。
(2)功能分区:
为了追求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旅游利用的最优化,并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来规划景区。
①旅游地常有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服务区:旅游景区内游客的主要活动场所,集中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和娱乐设施。
游览区:一般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限制旅游人数和其他活动。
保护区:通常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进入,是具特殊保护意义的地段。
②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作用有:控制游客数量和限制开发规模,保护景区环境,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空间布局:
探索活动:
图一:将建筑风格明显的酒店或餐馆等服务设施布局在景区核心位置。
图二:酒店、餐馆、商店等服务设施环绕景区核心景点布局。
问题:比较图一和图二的区别与形成原因。
区别:图一服务集中,景区分散;图二景区集中,服务分散。
成因:图一景点组合多;图二单体景点,但其吸引力大。
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包括以下要素的选址和定位:
①交通线选址原则:
A、方便游览各个景区,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B、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
②服务设施选址:
A、与交通线相连,注重交通的便利。
B、尽量在旅游区附近选址。
4、案例研究:德国汉诺威市中心区的游览标志线
“案例研究”是城市旅游规划的一个例子。
汉诺威市是德国九大“梦幻旅游”城市之一,其旅游规划是非常人性化的,充分体现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宗旨。
汉诺威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外来游客短时间(比如一日游)很难全面了解城市风貌和当地历史文化。
但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以满足游客愿望。
规划措施如下:
(1)筛选最能代表城市风貌的建筑和有特色的景点——突出景区特色。
(2)明确展现汉诺威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景区形象
(3)精心设计线路串联各景点,避免重复、让游客走弯路——空间布局
(4)完善导向设施,设置标志牌和导游图,并在地面绘出清晰的标线——景区形象
板书设计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
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通信和购物等。
2.旅游景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1)旅游者影响和制约景区吸引物的开发利用,以及景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景区吸引物是旅游者旅游的前提条件和景区服务业的基础;
(3)景区服务业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合理开发利用景区吸引物,完善和提高其吸引力。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3)维护生态平衡:
(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4.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
(2)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交通线:①便捷、经济、安全、可靠;②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空间布局
服务设施:①与交通线相连;②在旅游区附近选址;③集聚与分散需具
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