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79F165应用

SH79F165应用
SH79F165应用

基于SH79F165单片机的工业仪表应用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微控制产品事业部高级工程师曹中信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中颖SH79F165单片机的工业仪表应用与方案构成,特别针对温控器、变送器等工业仪器仪表领域,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构成,并作出详细分析,以及设计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要点。系统采用集成高精度Σ-ΔADC 的SH79F165单片机作主控芯片,外围电路精简,方案成本低廉,且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

关键字:SH79F165 溫控器变送器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

1.引言:

仪器仪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其应用领域主要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文生、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就工业领域方面,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主要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造纸、制药、建材等方面。从信号来源和处理上分类,仪器仪表可分为发信端和收信端。发信端为一次仪表,属现场仪表,是一种将现场采集到的物理信号并通过变送器转换进行上传的设备。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送仪表;收信端为二次仪表,属显示控制仪表,是一种对发信端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后作出相应的调节、控制和显示的设备,主要包括温控器、记录仪、显示仪表等。

2.硬件设计

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本文采用SH79F165单片机作主控芯片,SH79F165内建20位Σ-Δ模数转换器(ADC)、低噪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适合小信号采集应用。其内建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厂家规格所示有效精度达16-bit以上,即60000以上的出码率。完全满足一般工业温控器、变送器、流量计等应用。由于SH79F165内建资源丰富,既能节省外围电路,又方便系统调试,而且也能有效提高系统EMI性能。

2.1主控芯片

SH79F165是上海中颖电子生产的单芯片MCU,是一款集成20位Σ-Δ模数转换器的Soc,其主要应用领域为工业温控器、变送器,以及商业电子秤行业等。内建可编程放大器(PGA)增益范围为12.5~200倍,适用于各种工业热电偶、热电阻信号测量。

SH79F165是一种高速高效率8051兼容单片机。在同样振荡频率下,较之传统的8051芯片它具有运行更快速,性能更优越的特性。SH79F165保留了标准8051芯片的大部分特性。内建资源包括适合于程序和数据的16K字节Flash,512字节RAM和4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UART和外置中断INT0、INT1、INT2。

为了达到高可靠性和低功耗,SH79F165集成了看门狗定时器,具有低电压复位功能,另外还提供了2种低功耗省电模式: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SH79F165内建128KHz RC振荡器和16.6MHz RC振荡器,系统时钟选择128KHz RC振荡器时,系统功耗约30uA;当系统进入掉电模式时,最低系统功耗仅3uA。在掉电模式下,可通过设定定时器3(timer3)来作时钟唤醒,以固定的间隔频率

让系统工作,此应用方式能有效节约系统功耗。因此,SH79F165单片机很适合低功耗系统应用,特别是蓄电池和干电池产品应用。

下图为SH79F165的引脚封装图: (SOP28)

FLT/P0.2 T3/P0.3

P1.7

P2.0P0.1/PWMN P0.0/PWMP

P2.2/AIN2-P2.1/AIN2+ P2.5/AIN0+ P2.6/AIN0-VDDR

C

VDD AGND GND

P2.3/VIN+ P2.4/VIN-

TCK/T2EX/INT0/P1.4

TDI/T2/P1.3 AIN1+/INT1/P1.5

AIN1-/INT2/P1.6P2.7/VREF

TDO/RXD/P1.1

TMS/TXD/P1.2

BUZ/P1.0

XTAL1/T0/P0.5

XTAL2/T1/P0.6

RST/P0.4

(图1)

2.2温控器/变送器应用

温控器是一种通过采样输入信号,经微控制器运算处理后,根据用户设定的特定参数,产生输出控制、报警或显示的仪表设备。

温控器常见输入信号如下:

a.热电偶输入:B、E、J、K、N、R、S、T

b.热电阻输入:Pt100、Pt1000、Cu50、Cu100

c.电流输入(mA):0~20mA,4~20mA

d.电压输入(mA):0~1V,0~5V,0~10V

e.频率信号输入: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温控器常见输出信号如下:

a.继电器输出:多组继电器接点

b.电流输出:4~20mA

c.电压输出:0~1V,0~5V,0~10V

d.报警输出:蜂鸣器报警输出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是需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温度测量中,热电偶的应用极为广泛,其工作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惯性小和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许多优点。另外,由于热电偶是一种有源传感器,测量时不需外加电源,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常被用作测量炉子、管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的温度及固体的表面温度。热电偶根据不同的构成材料可分为:B、E、J、K、N、R、S和T型。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

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热电偶与热电阻都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次仪表。下表为常用热电偶与热电阻的主要规格参数:

序号分度号分辨率℃測量范圍℃傳感器類型

1 B 1 700~1800

鉑銠30-鉑銠6熱電偶

2 S 1 0~1600

鉑銠10-鉑熱電偶

3 R 1 0~1800

鉑銠13-鉑熱電偶

4 K 1 0~1300 镍铬-镍硅熱電偶

5 E 1 0~800 铜-铜镍熱電偶

6 J 1 0~1000 铁-铜镍熱電偶

7 T 1 -200~400

镍铬硅-镍硅热电偶

8 Pt100 0.1 -199.9~600.0

铂热电阻R=100Ω

9 Cu50 0.1 -50.0~150.0

铜热电阻R=50Ω10 Cu100 0.1 -50.0~150.0 铜热电阻R=100Ω

图3为温控器原理图(示意图),SH79F165的AIN0差分端口作热电偶输入,AIN1差分端口作热电阻输入,AIN2差分端口作热敏电阻输入,用于测量室温。SH79F165ADC的参考电压采用外灌方式,由AD431提供稳定的2.5V输出,经电阻分压为0.8V后输入到VREF引脚。VIN+/-引脚为内建PGA输出端口,两引脚之间需接104电容,作用是滤除共模噪声。SH79F165规格书所示PGA模拟输入端共模电平范围为0.4V~2.0V,热电偶是一种有源器件,输入到AIN0时,需要对热电偶提供共模电压,详见应用示意图,本文共模电压从VREF2.5V基准源分压成0.6V提供给热电偶负端,正端接1M电阻到VREF2.5V,用于热电偶的

断路检测。同样考虑到共模电压输入要求,热电阻输入连接方式参考应用示意图(图3)。

由于SH79F165内建互补输出的12位PWM,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频率信号输出,以及电压信号输出。目前工业应用变送器通常采用的是4~20mA电流来传输模拟量,采用电流信号的原因是不容易受到干扰,电流源内阻无穷大,导线电阻串联在回路中不影响精度,在普通双绞线上可传输数百米。上限取20mA是因为防爆的要求,20mA的电流通断引起的火花能量不足以引燃瓦斯。下限没有

取0mA的原因是为了能检测断线,正常工作时不会低于4mA,当传输线因故障断路,环路电流降为0,常取2mA作为断线报警值。采用SH79F165内建12位PWM 作D/A输出电路参考下图(图2),其中PWM输出经RC滤波网络后,再通过运放

做电压跟随器输出,电压跟随器作用是不仅能保证D/A的输出精度,还能提高

D/A的线性度和增强输出驱动能力,a点为0~5V电压输出,b点为经电压/电流(V/I)转换电路输出的4~20mA电流源。

4~20mA output

GND

(图2)

频率信号测量:外部频率信号输入到T2端口,通过SH79F165定时器2的捕获功能检测信号脉宽,即采用定时器2的方式0。

继电器控制输出:本方案提供4路继电器控制输出,单片机I/O端口通过光耦器件与继电器隔离,光耦的作用是电气隔离,避免继电器毛刺影响到数字电路,提高系统稳定性。

LED显示:由于本方案I/O端口占用较多,因此LED显示采用专用显示驱动IC来实现,读者也可直接采用I/O端口动态扫描输出来驱动LED,但考虑到SH79F165单片机最大驱动电流,LED共阳或共阴端口需要接三极管增加驱动能力。单片机最大驱动电流在规格书中有描述。

(图3)

3.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基于中颖SH79F165单片机为核心的温控器、变送器硬件电路设计,整体方案具备电路精简、调试方便、系统集成度高以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具备较高的设计参考价值。由于SH79F165单片机内建高精度Σ-ΔA/D转换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及支持ISP在线烧写功能,特别适合小信号模拟采集应用系统。

指向性传声器应用参考以及区别

指向性传声器 一、 内部电路图: 单指向性MIC 的内部电路与通常的MIC 的内部电路是完全相同的: Term.1 Mic Case Term.2 IC 33 pF 10 pF C1C2GND 2 C=10μF R L =2.2K 1 3.0V Vs +OUTPUT 由于内部采用的是IC ,因此其偏值电压为3.0V , 二、 内部结构图: 2 电 容 F E T P C B 三、关于指向性 一)指向性定义 传声器的指向性又称方向性,是指传声器对不同角度入射的声波的响应,当声波从不同角度入射到传声器振膜时,振膜所受的作用力不同,因此相应的输出也不同,这种因为入射声波的入射角不同而使传声器灵敏度产生变化的特

性,称为传声器指向性。 二)全指向MIC: 全指向传声器只从外壳底部的声孔接收声音,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入射声波都灵敏,具有大体相同的灵敏度,极坐标图为“○”型,主要应用于手机、PDA、电脑、免提耳机和一般的头戴耳机, 三)单指向性MIC 1.概念及工作原理: 单指向性MIC 根据其工作原理又称为压强压差复合式,在工作时必须保证其0度与180度方向上同时接收声波,即除在MIC的外壳底部有声孔外,在其PCB上也有声孔,在接收声波时,0度与180度方向上同时接收声波,0度方向上的声波可以直接到达振膜,但是,由于在MIC内部存在的阻尼具有延迟声波的作用,180度方向上的声波相对于0度的声波到达振膜就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当这个时间差与声波以0度角到达振膜的时间相同,则会出现180度的入射声波被抵消掉,其极坐

标图如下: 2.单指向MIC在手机中应用: 目前,在一些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中开始采用单指向MIC用在摄像时的录音,由于单指向MIC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屏蔽掉目标方向以外的噪音,达到良好的录音效果,单指向MIC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因为根据其工作原理,单指向MIC必须保证其0度与180度方向上同时接收声波形成一定的压强与压差才能工作,所以手机设计时必须保证MIC两端都留有声孔,如下示意图: 摄像头

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班级:10202225 姓名:仇鑫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1.Windows2000或以上版本; 2.SQLServer2000或2005。 二、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特点与适用场合;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不同开发环境与开发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前面实验掌握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实验步骤及参考源代码 题目: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系统开发环境为局域网或广域网网络环境,网络中有一台服务器上安装了SQL Server2005,本子系统采用Java语言设计实现,使用jdk1.6及Eclipse SDK V ersion 3.3.2为开发工具,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7。 2、系统需求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人员信息及相关信息的管理,简化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密码修改、权限设置等。 人事信息管理:包括企业人员基本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人事变动管理:包括企业新进员工登记、离职员工登记、变更记录等。

考勤加班出差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勤加班出差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考核奖惩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核奖惩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员工培训管理:包括员工培训计划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部门信息管理:包括部门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3、功能需求分析 (1)系统功能的描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按如上所设置,管理功能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实现对企业人员、部门的变动、考勤加班出差、考核奖惩、培训等的管理,具体管理功能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系统功能布局见系统功能模块图。 (2)系统功能模块图 “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每一个功能管理项都包括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答案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设计软件结构一般不.确定(D ) A. 模块之间的接口 B.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C.模块的功能 D.模块内的局部数据 2. 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应该力求做到(B ) A. 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B. 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C. 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D. 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3. 两个模块都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A ) A. 公共耦合 B.内容耦合 C.数据耦合 D.控制耦合 4. 划分模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B. 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C.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D.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限制 5. 重用率高的模块在软件结构图中的特征是(B ) A.扇出数大 B.扇入数大 C.扇出数小 D.内聚性高 6. 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三个模型,其中核心的模型是(A ) A.对象模型 B.功能模型 C.逻辑模型 D.动态模型 7. 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几个阶段中,对软件的影响最大是(C )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对UM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 UML统一了Booch方法、OMT方法、OOSE方法的表示方法。 B. UML是—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 C. UML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D. UML仅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不支持其它的软件开发过程。 9?以下哪个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模型( C ) A.瀑布模型 B.增量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10.以下哪一项对模块耦合性没有..影响(D ) A. 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 B. 调用模块的方式 C. 通过接口的信息 D. 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之间的紧密结合程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和应用案例的分析

附录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案例 在本章中将对前面章节介绍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的方法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进行阐述,介绍各种方法在实际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节汇丰集团ERP系统分析案例 省汇丰机械(集团)暨省章丘鼓风机厂,拥有两个中日合资企业,是国家机械工业部风机生产骨干企业,具有三十多年的风机设计、制造技术和经验,是世界最大的罗茨鼓风机生产制造基地。其在2004年国市场占有率达45%以上,包括两个合资企业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公司拥有职工1400名,拥有各种设备800余台,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精大稀设备近百台,可以设计生产适用于多种行业、多种工况、多种介质的各种罗茨鼓风机,产品广泛应用于水泥、石油化工、煤炭、矿山、化肥、钢铁、电力、铸造、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气力输送、制粉、造纸等行业。 作为一家具有雄厚的生产能力和先进技术的企业,汇丰集团领导明白要想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向生产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对各业务和流程的松散性管理,使企业的各部门都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很少,造成了彼此间有用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共享,人为地形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岛,造成了企业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影响了企业决策的速度和效率。 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性,汇丰集团与城通科技公司合作上马实施了城通ERP系统(CTERP)。CTERP系统建立在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运行模式上,从市场预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库存控制延伸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经营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会计核算处理和财务管理活动,为汇丰集团提供先进的管理运行模式和科学规的业务处理流程。该系统克服了汇丰集团传统的面向部门功能处理的结构处理方法,采用面向对象、面向职能处理,集职能、对象处理为一体,集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迅速了解供应部门的进货情况、仓库的库存情况以及销售中心的销售业绩、财务状况等容。 通过公司ERP 系统的实施汇丰集团公司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得到了整合,各种经济数

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

某单位 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某单位计算机软件系统采购、开发、安装、测试和运行维护相关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软件管理范围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第二章软件采购及安装 第三条采购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严禁使用盗版软件。如需采用共享版软件,必须由管理员进行严格测试。 第四条重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必须在安全管理员监督之下进行安装,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需事先经安全管理员审查认可。 第五条软件安装后,须使用可靠检测软件或手段进行安全性测试,了解其脆弱性,并根据脆弱性程度采取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 第六条软件安装后,原件(盘)应进行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 第七条软件安装时,填写《软件安装记录表》。

第八条软件更新后,软件的新旧版本均应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旧版本销毁应经审批登记。 第三章软件使用维护 第九条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负责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理软件,并对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条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的系统补丁。 第十一条及时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进行稽核审计,分析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堵塞安全漏洞。 第十二条软件更新后,须重新审查系统安全状态,必要时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 第四章应用软件开发管理 第十三条联合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应选择有相应软件开发资质的单位,并令其签订安全承诺书。网络信息中心应对具体参与人员登记备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第十四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根据信息安全等级,同步进行相应的安全设计,并制定各阶段安全目标,按目标进行管理和实施。 第十五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有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系统方案与开发进行安全审查和监督,负责系统安全设计和实施。

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

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多媒体应用系统提供大量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供用户快速查询,多媒体应用系统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对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多媒体应用系统工程化设计 1.多媒体软件工程概述 从程序设计角度看,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属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范畴,因此可借鉴软件工程开发方法进行。软件工程是一种用系统的方法来开发、操作、维护及报废软件的过程。这一全过程被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传统的软件生命周期通常也称为瀑布式(Waterfall)生命周期(见下图)。 其优点在于: (1)便于控制开发的复杂性; (2)便于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其缺点在于: (1)太强调规格说明; (2)设计者早期必须设计出每个细节; (3)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编写不仅费力,且一致性、 充分性和完整性不能保证; (4)需增加交互性和互动性。 鉴于瀑布式生命周期的缺点,科学家布恩(Boehm)提出了称为螺旋式生命周期(Spiral LifeCycle Model)的模型和概念,如下图所示。 螺旋式生命周期模型(Spiral Life Cycle Model)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与瀑布模型相比较, 区别是: (1)以演示代替传统说明方式; (2)非常适合逻辑问题与动态展示的多媒体设计; 优点是: (1)开发周期短,效率高; (2)软件产品可重用性、移植性好; (3)版本升级方便。 采用螺旋生命周期再配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方法,是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的主流。 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程序应符合两个条件: (1)对象为包含具有状态(State)与功能(Function) 的集合(类是具有共同属性与方法的对象的封装,是实现对象的模板); (2)对象只有在其功能被激活时才能被处理(对象是类的具体实现)。

软件开发技术复习题

软件开发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及简述: 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及其三要素?P1-3 答: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称为软件。工程是将科学论理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科学。 软件工程是一类求解软件的工程。它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创建软件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指——目标、原则、活动 ①软件工程的目标可概括为“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 ②四条基本原则~⑴选取适宜的开发模型⑵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⑶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⑷重视开发过程的管理 ③软件工程的活动包括~需求、设计、实现、确认和支持。 2、软件开发模型的种类、适用情况、缺点?P5-10 答:①瀑布模型~在支持结构化软件开发、控制软件开发的复杂性、促进软件开发工程化等方面起着显著作用。最为突出的缺点是该模型缺乏灵活性,无法通过开发活动澄清本来不够确切的软件需求,可能导致开发出的软件并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软件,无疑要进行返工或不得不在维护中纠正需求的偏差,为此必须付出高额的代价,为软件开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②演化模型~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但忽略风险分析。 ③螺旋模型~适合于大型软件的开发。使用时需要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如果项目风险较大,又未能及时发现,势必造成重大损失。 ④喷泉模型~主要用于支持面向对象开发过程。软件刻画活动需要多次重复。 ⑤增量模型~广泛地使用开计算机工业中。需不断地进行系统的增量开发。 3、设计的分类?P43 答:软件设计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结构化设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等。 4、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分类及功能?P43、P65 答:结构化设计方法分为~①总体设计。其功能是设计被建系统的模块结构,即系统实现据需要的软件模块-系统中可标识软件成分,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②详细设计。这个阶段的功能是确定怎样具体地实现所需求的系统,即应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将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基本上决定了最终的程序代码的质量。 5、模块及其独立性和相关内容?P56 答:模块是执行一个特殊任务或实现一个特殊的抽象数据类型的一组例程和数据结构。 模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接口,列出可由其他模块或例程访问的对象,如常量、变量、数据类型、函数等;另一部分是实现模块功能的执行机制,包括私有量(只能由本模块自己使用的)及实现模块功能的过程描述或源程序代码。 6、评价软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其相关内容?P56-60 答:基本准则是“高内聚”、“低耦合”。 ⑴耦合是对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 紧密耦合是指两个模块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关系;松散耦合是指两个模块之间存在一些依赖关系,但它们之间的连接比较弱;无耦合是指模块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连接。 耦合的强度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①一个模块对另一个模块的引用②一个模块向另一个模块传递的数据量③一个模块施加到另一个模块的控制的数量④模块之间接口的复杂程度 耦合的类型(从强到弱)~①内容耦合②公共耦合③控制耦合④标记耦合⑤数据耦合 ⑵内聚度量的是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的强度。一个模块内聚程度越高,该模块的内部各成分之间以及同模块所完成的功能之间的关联也就越强。

IT软件系统开发具体方案

软件系统 开发方案 一、软件项目实施方案概述 软件产品用户购买软件产品之后,不能立即进行使用,需要软件公司地技术人员在软件技术、软件功能、软件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调试、软件功能实现、人员培训、软件上线使用、后期维护等一系列地工作,我们将这一系列地工作称为软件项目实施.大量地软件公司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地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地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地质量,软件项目实施地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地情况起到非常重要地影响. 项目实施规范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需求调研确认阶段、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系统培训阶段、系统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总体验收阶段、系统交接阶段等八个阶段工作内容.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项目实施阶段. 二、软件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启动阶段 此阶段处于整个项目实施工作地最前期,由成立项目组、前期调研、编制总体项目计划、启动会四个阶段组成. 阶段主任务

、成立项目组: 部门经理接到实施申请后,任命项目经理,指定项目目标,由部门经理及项目经理一起指定项目组成员及成员任务,并报总经理签署《项目任务书》. 、前期调研: 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员,在商务人员配合下,建立与用户地联系,对合同、用户进行调研.填写《用户及合同信息表》.在项目商务谈判中,商务经理积累了大量地信息,项目组首先应收集商务和合同信息,并与商务经理一起识别哪些个体和组织是项目地干系人,确定他们地需求和期望,以确保项目开发顺利. 、编制《项目总体计划》: 《项目总体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项目描述,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等. 、启动会: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地宣布项目实施正式开始地会议.会程安排如下: 共同组建项目实施组织,实施组织地权利和职责;双方签署《项目实施协议》; 项目组介绍《项目总体计划》和《项目实施协议》,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及计划地职责分配(包括用户地); 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地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地质量如何控制; 项目实施中用户地参与和领导地支持地重要作用; 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二)需求调研确认阶段 此阶段地主要工作是软件公司地项目实施人员向用户调查用户对系统地需求,包括管理流程调研、功能需求调研、报表要求调研、查询需求调研等,实施人员调研完成后,会编写《需求调研分析手册》,并交付用户进行确认,待用户对《需求调研分析手册》上所提到地需求确认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以此为依据进行软件功能地实现.如果用户又提出新地需求,实施人员将分析需求地难度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new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 多媒体包括 (1)文本:由语言文字和符号字符组成的数据文件。 (2)图像:通过描述画面中各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等组成的数据文件。也叫点位图或位图图像。 (3)图形:矢量图形的简称。即生成一幅图形由数学方法组成的数据文件。一般可将图形看作是图像的抽象。 (4)动画:将静态的图像、图形及连环图画等按一定时间顺序显示而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 (5)音频:声音信号,即相应于人类听觉可感知范围内的频率。 (6)视频:可视信号,即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动态信息,如动态图形、动态图像、动画等。而多媒体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了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体信息的能力。 1多媒体技术涉及的内容 多媒体技术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 它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部分: 1.1多媒体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它包括HCI与交互介面设计、多模态转换、压缩与编码和虚拟现实等。 1.2音频信息处理:它包括音乐合成、特定人与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文字——语音的相互转换等。 1.3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它包括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检索等。 1.4多媒体著作工具:它包括多媒体同步、超媒体和超文本等。 1.5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式多媒体:它包括CSCW、会议系统、VOD和系统设计等。 1.6多媒体应用:CAI与远程教学、GIS与数字地球、多媒体远程监控等。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人类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沐浴着它所带来的阳光,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感觉、新体验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 2.1多媒体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和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而数字计算机面临的是数值、文字、语言、音乐、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问题,它承载着由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储和传

最新大客户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一、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企业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正由以企业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大客户是企业的宝贵资源,根据对最近自来水用户用水量的统计表明,月用水量超过1000吨的用户仅占总用户数的0.35%左右,而其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7.8%。为大客户建立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业务需求以及他们对服务的意见建议是我们为大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前提。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就是要将大客户的资料信息化,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分析相关情况,更好的为大客户提供服务。 二、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客户机和服务器计算机的作用如下表: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优点在于: (1)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客户工作站的应用请求被送往数据库服务器,在网络中传送的信号仅限于请求和响应信息,而无须将整个数据库文件在网络上来回传送,从而使网络传送量大大减少。 (2)大量的数据库操作在服务器上执行,DBMS的速度不受客户机速度的限制,客户机只需运行前端应用软件,因而降低了对客户机硬件要求。 (3)客户机及前端应用具有无关性。这种结构允许用户把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协议和终端用户工具组合在一起高效地使用。 (4)数据库具有完整性。服务器上的DBMS要求客户必须经过DBMS访问数据库,同时服务器DBMS能跟踪数据的修改。并在数据库崩溃时恢复数据库。 大客户系统服务器端采用ORACLE数据库服务器,Oracle是业界公认的最高效、最稳定的大型关系数据库。客户端采用基于Windows XP 或2000平台、用Delphi开发的数据库应用。 大客户系统不仅有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用户号、地址、表口径、主营业务、联系人等,还包括有关图文资料。本系统用ORACLE数据库管理大客户的基本信息,有关图文资料则存放在远程FTP服务器上。本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技术系统开发

技术系统开发 一、航空航天遥感原始影像管理系统 目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接收的航空航天遥感原始影像已达到PB级。随着地理国情普查、数字城市等重大项目工程的深入开展,其数据量还将急剧增加。原始影像的接收、管理、备份和分发提供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 为有效应对大数据时代给原始影像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遥感与航空摄影处通过深入分析数据特点、梳理提炼业务逻辑,基于数据库和网络服务技术,研制了航空航天遥感原始影像管理系统,实现了原始影像管理业务的无缝对接以及信息的网络化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改变了以往管理工作主要过于依赖人工、信息难以及时开放的状况。该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制定原始影像整理规范,实现影像数据、电子文档、纸质资料以及存储介质的统一归档与管理; 2、构建元数据模型,采集原始影像本身的数据元数据信息,以及与管理工作相关的业务元数据信息,建立元数据库; 3、通过在线、近线和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原始影像的安全备份; 4、研制原始影像库管理系统,实现元数据信息发布、资源目录管理、信息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及在线订购等功能。 二、数据库部技术系统成果 1、国家基本地形图快速制图系统 该系统基于数据库驱动制图技术,利用已建成的国家系列基本比例尺地形数据库快速生产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实现制图数据库与地形数据库一体化存储、集成建库管理和快速联动更新。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多个测绘生产单位安装数千套,先后完成了全国1:5万、1:2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和印刷。

2、数字高程模型更新与精化系统 该系统基于地形特征提取和DEM精化内插技术,利用地形数据库为基本数据源对DEM 数据进行更新或精化,由数据预处理、地形特征提取、DEM精化内插三大模块组成,提供地形数据提取、投影转换、水体高程赋值、地形特征提取、多种方式DEM内插、数据质量检查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已应用完成了全国1:5万、1:25万DEM数据库的更新与精化。

Web 应用开发——大赛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Web应用开发——大赛信息管理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德州学院 团队名称:大展宏图 组长:王洪涛 组员:朱文魁、张军伟、张庆杰、刘永辉 指导老师:于学斗、任传成 完成日期: 2009年7月

文档修改历史记录 序号修改人修改时间备注 1 刘永辉2009-04-18 初稿 2 刘永辉2009-04-25 完善中 3 刘永辉2009-05-16 完善中 4 刘永辉2009-05-18 完善中 5 刘永辉2009-06-14 完善中 6 刘永辉2009-06-20 完善中 7 刘永辉2009-07-10 完善中 8 刘永辉2009-07-13 完善中 9 刘永辉2009-08-16 完善中 10 刘永辉2009-08-19 完善中 11 刘永辉2009-08-24 完善中 12 刘永辉2009-08-28 完善中 13 王洪涛2009-08-30 完善中 14 王洪涛2009-09-1 完善中 15 刘永辉2009-09-5 完善中 16 王洪涛2009-09-8 完善中 17 刘永辉2009-09-10 完善中 18 刘永辉2009-09-14 完善中 19 王洪涛2009-09-15 成品

目录 一.引言 (4) 1.编写目的 (4) 2.项目背景 (4) 3.定义 (4) 4.参考资料 (4) 二.任务概述 (4) 1.目标 (5) 2.运行环境 (5) 3.需求概述 (5) 4.条件与限制 (6) 三.总体设计 (6) 1.处理流程图 (6) 2.功能分配 (6) 四.数据结构设计 (8) 五.运行设计 (13) 1.运行模块的组合 (13) 2.运行控制 (13) 3.运行时间 (13) 六.出错处理设计 (14) 1.出错输出信息 (14)

软件系统开发方案

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为方案表述方便,暂定xx为甲方,供货方为乙方。 一、业务流程: 甲乙双方签订处置合同-》甲方负责运输危险废物到甲方公司-》过磅生成磅单-》办理入库-》甲方开具发票-》乙方付款-》出库集中处置。 二、重点部分: 根据磅单及合同确定危险废物的实际结算的单价及数量。 三、相关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 系统操作员账号/密码/权限、危险废品编码、客户资料维护、系统初始数据、单价底线设置、操作日志等。 2、合同档案管理: 对所有的合同进行归档处理,涉及的表单内容:合同编号、供货单位、签约地点、签约时间、危废名称、代码、形态、处置量(吨/年)、处置价格(元/吨)、运输价格(甲方负责)、包装规则、合同总额(以实际处置量结算):实际过磅据实结算等。特别是处置价格,为方便进行结算开票提供参考。本系统提供合同文本的扫描上传功能。 3、过磅入库管理:

提供磅单入库的流水记录输入,通过流水表,自动按客户编码及危险废品进行汇总统计。过磅办理入库后,危险废品进入甲方库存,形成库存数据,这时理论上与客户无关联关系。磅单涉及数据表单:日期、磅单编号、收货单位、供货单位、运输单位、车牌号、车型、物料名称、毛重、皮重、净重、扣重、备注等。 4、业务结算管理: 根据合同及实际过磅吨位,按照单价及数量的规则进行开票情况的确定,记录客户开票流水记录;根据客户付款情况进行流水登记,合同、开票、付款自动进行比对,并详细记录业务的单价及数量情况。 5、出库处置管理: 车间根据库存实际情况办理出库处置,形成流水记录,更新库存。 6、查询统计管理: 6.1合同查询 6.2磅单入库流水查询 6.3仓库统计(入库、出库、库存) 6.3开票查询 6.4收款查询 6.5磅单开票收款统计 系统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定制统计表格,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生成excel表格方便本地操作。 7、业务预警管理: 通过系统数据的采集,对客户开票未收款、危险废品的单价、优

声学检测传声器的应用

声学检测传声器的应用 传声器头的应用: 1.传声器前置放大一体的ICP传声器:各种声学试验,测试(IEC651, Type1,2);自由场声音测定时使用; 2.自由场传声器:声场环境的声压测定;环境噪音测定用;消声室内声音测定用。 3.压力场传声器:压力场声音测定用;管内声音测定用;恒音室内声音测定使用;具有坚固的结构样式,可用于高音压的测定。 4.特殊传声器:40AR:随机感应用(=发散/恒音室内用);40AQ:随机感应用(=发散/恒音室内用);40AN :高灵敏度,自由音场用。至1Hz低频测定用;40DP:1/8“至184Db高音压,高频率测定用;40AT:阵列用, 自由音场,多通道内藏前置放大器的麦克风;40SA:探测型麦克风,高温恶劣环境用(可至800℃),靠近声源测定。 5.室外用传声器:41AM:飞机噪音测试用(永久设置用,包含所有的附件),0°入射角;41CN:都市交通噪音测试用(永久设置用, 包含所有的附件),90°入射角;41AS:41AM中的传声器(不包含附件);40AS: 41CN中的传声器(不包含附件);41AL:便携式环境噪音测试用(短时间使用);41AL-S:90 都市交通噪音测定用, 200V外部电源必要;41AL-1:0 飞机场噪音测定用, 200V外部电源必要;41AL-2:90 都市交通噪音测定用,200V外部电源不必要;41AL-6:0 飞机场噪音测定用,200V外部电源不必要。 6.声强传声器:声音强度测定用传声器对(IEC1043 Type 1);直径:1/4“(40BI), 1/2”(50AK)。 7.声强探测器:声音强度测定用探测组件(IEC1043 Type 1)。 8.高压传声器:主要用于圆柱体内压力和声音的测试;可用于测定液体的冲击声,例如核电站管道中液体的冲击现象的测定等。 传声器前置放大器的应用: 1. 1/2" 前置放大器:麦克风用前置放大; 2. 1/4" 前置放大器:麦克风用前置放大; 3. 声音接受器-功放麦克风一体:电容式麦克风+前置放大+电源模块作成一体的便携式器件,可直接插入信号分析器;声音功率,环境噪音测定时使用。 传声器标定器的应用: 1.麦克风校正; 2.声强探头校正; 3.噪音计校正; 4.根据国际标准对音响和电器进行校正。 传声器功放的应用: 1.电容型麦克风输入和增幅; 2.电容型麦克风电源供给。 声学模拟器(人工耳嘴)的应用: 1.电话机或耳机音响测定用; 2.助听机测定用; 3.管状听话筒的音响测定; 4.发声器和高音量喇叭的音响测定 用。

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展望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展望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上课时间:周日一、二、三、四节

摘要 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多媒体技术从问世起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迅速由科学研究走向应用、走向市场,其应用领域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早期的人们,通过交谈与手势交流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文字和图片,后来又有了照片乃至电报、电话、录音、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网络等等。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对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创作、娱乐界及军事指挥等领域产生了强劲的冲击波,它给传统的微型计算机、音频、视频设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它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计算机世界丰富多彩起来,也使得计算机世界充满了人性的气息。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技术发展前景 一、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技术兴起于80年代末期,是近几年来计算机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实质上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影视艺术、音乐美术、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信息学、电子技术学等众多学科与技术的一门技术,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二维三维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能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处理功能。 它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部分: 1.1 多媒体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它包括HCI与交互介面设计、多模态转换、压缩与编码和虚拟现实等。 1.2 音频信息处理:它包括音乐合成、特定人与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文字——语音的相互转换等。 1.3 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它包括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检索等。 1.4 多媒体著作工具:它包括多媒体同步、超媒体和超文本等。 1.5 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式多媒体:它包括CSCW、会议系统、VOD和系统设计等。 1.6 多媒体应用:CAI与远程教学、GIS与数字地球、多媒体远程监控等。 多媒体所涉及的技术楞广,其主要特点如下: (1)集成性。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的有机集成,它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视频、语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 (2)协同性。每一种媒体都有其自身规律,各种媒体之间必须有机地配合才能协调一致。多种媒体之问的协调以及时间、空间的协调是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之一。 (3)交互性。通过各种媒体信息,使参与的各方都可以进行编辑、控制和传递。 (4)实时性。实时多媒体分布系统把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必然。在信息社会,人们迫切希望计算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因而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得原本"面

最新信息系统开发与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 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高登.戴维斯。 3、管理信息系统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上支持管理活动。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 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所谓一体化指:数据的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 7、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B2B、 B2C、C2C、B2G) 按数据处理方式分: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按管理应用层次分: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8、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管理职能结构、软硬件结构、网络计算结构。 9、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有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构成。 信息源是信息的产地;信息处理器对信息进行传输、加工、存储等;信息用户是最终使用者,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 11、管理职能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进行分析。(P27 金字塔图) 纵向视角可以将管理活动分为: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执行控制层。 战略计划子系统只能给高层管理者提供近似的参考信息。 管理控制子系统功能: 1.使用计划或预算模型来帮助管理人员编制、调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 2.定期生成企业生产经营执行情况的综合报告; 3.使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计划执行的偏差情况,并提供最佳的或满意的处理方案; 4.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查询功能。 支持执行控制的处理通常有三种:事务处理、报表处理、查询处理。 横向视角分: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等。

常见传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常见传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声器又称话筒,它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声器件。传声器的种类很多,若按换能原理分有电容式、压电式、驻极体电容式、电动动圈式、带式电动式以及碳粒式等,现在应用最广的是电动动圈式和驻极体电容式两大类。 1.动圈式传声器 动圈式传声器又叫电动式传声器,它在结构上与电动式扬声器相似,也是由磁铁、音圈以及音膜等组成的,如图12-11 所示。 动圈式传声器的音圈处在磁铁的磁场中,当声波作用在音膜使其产生振动时,音膜便带动音圈相应振动,使音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完成声一电转换。由于音圈的阻数很少.它的阻抗很低,阻抗匹配变压器的作用就是用来改变传声器的阻抗,以便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动圈式传声器的输出阻抗分高阻和低阻两种,高阻抗的输出阻抗一般为1000 - 2000Ω,低阻抗的输出阻抗为200 - 600Ω。动圈式传声器的频率响应一般为200 5000Hz,质量高的可达30 - 18000Hz。动圈式传声器具有坚固耐用、工作稳定等特点,具有单向指向性,价格低廉,适用于语言、音乐扩音和录音。 2. 电容式传声器 电容式传声器是一种利用电容量变化而引起声电转换作用的传声器,它的结构如图12-12所示,它是由一个振动膜片和固定电极组成的一个间距很小的可变电容器。当膜片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时,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间的距离便发生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如果在电容器的两端有一个负载电阻R 及直流极化电压E. 则电容量随声波变化时,在R 的两端就会产生交变的音频电压。电容式传声器的输出阻抗呈容性,因电容量小,但低频时容抗会很大。为保证低频的灵敏度,应有一个输入阻抗大于或等于传声器输出阻抗的阻抗变换器与其相连,经阻抗变换后,再用传输线与放大器相连。这个阻抗变换器一般采用场效应管。电容式传声器灵敏度高,输出功率大,结构简单,音质较好,但要使用电源,并不太方便,因此多用于剧场及要求较高的语言及音乐播送场合。 3. 驻极体传声器 驻极体传声器由声电转换和阻抗转换两部分组成,如图12-13 所示。声电转换部分的关键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它是一个极静的塑料膜片,在它上面蒸发一层纯金薄膜,然后经高压电场驻极后,两面分别驻有异性电荷。膜片的蒸金面向外与金属外壳相连通,膜片的另一面用薄的绝缘垫圈隔开,这样蒸金膜面与金属极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电容器。阻抗转换部分由场效应管担任,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几十兆欧的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要求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要求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与应用是现代化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今后企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取。在重视和加紧信息系统建设时,有些问题不能忽略,必须统筹兼顾,例如企业的系统规模、基础条件、开发方式、投资多少、应用范围、人员状况等。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对管理和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是企业在实施计算机管理时,不能不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1.系统开发条件 企业经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领导重视并参与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如需要各环节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需要有一批业务骨干参加,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求企业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的进一步完善等;另外系统的应用需要领导和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最后发挥系统功能最终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需要落实到企业负责人对系统的了解和使用上。实践证明,企业领导的重视和直接参与,便于协调和理顺企业各方面的关系,也便于全面调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系统开发得以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可以说企业领导的重视和参与是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 (2)经营管理规范化 经营管理基础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而提供的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前提条件等。具体包括作业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标准化,准确、完整的经济信息资料,各种定额数据,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等。如果企业的管理基础还不很规范和统一,不能做到商品编码统一、厂商代号统一、单据报表统一、作业流程统一等,那么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就会很差,很难用于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是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前提。 (3)三结合的开发队伍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领导参加、需要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还需要企业的业务骨干参加。同时,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尽量强调各级业务管理层人员的全员参加,强调企业全体人员的协助。因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不仅是领导、业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的事,也应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协助,只有全体人员尽职尽责的发挥作用才可能使计算机系统得以顺利的开发应用。 组建理想的开发班子,应以企业总经理挂帅;企业各级业务及管理人员参加,要特别强调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的参加;并配有开发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程序员及计算机专业和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以确保系统的策划、开发、监管、应用和验收。这个班子应强调三结合方式,更应强调突出发挥企业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4)培养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系统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管理密切相关。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逐步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强有力的支持与协调。既要有领导的支持、又要有具体人员进行具体工作,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作为计算机系统工作人员,既要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要有实际的商业管理知识和经验。一个计算机系统应用效果如何,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密切相关的。 (5)单据及报表格式标准 由于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需要对原有的各类原始单据、记录、台账、账册和各种报表,

软件系统开发需求分析-模板

软件系统开发需求分析模板 1. 引言 编写目的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在于更好的管理和经营酒店餐饮行业。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关的开发人员。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酒店餐饮行业的队伍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壮大,从事酒店餐饮行业的单位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各酒店餐饮单位都在尽量定制或购买各项业务的应用软件,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经营 和管理。为了让酒店更好的经营,我们组织开发了本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主要是面向酒店餐饮服务行业。 定义 酒店管理系统是帮助酒店自身管理和服务酒店客户的软件。 % 参考资料 ①《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孙涌等编著 ②《Delphi住宿餐饮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敬严东明马刚编著 ③《软件需求说明书(GB856T——88).doc》 ④《iso标准之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2.任务概述 目标 开发本软件是为了服务酒店,使得酒店更好的经营。适用于一些大中型酒店,主

要用于就餐管理和住宿管理。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不过功能还可以增加,完成后可以升级以增加功能和完善系统。 用户的特点 } 使用本软件要求用户熟悉Windows 操作,并且有一定的软件操作基础。预计本软件将会在一些大中型酒店中得到广泛使用。 假定和约束 本软件由我们小组六个人共同开发,几乎不要经费,开发期限一个月左右。3.需求规定 对功能的规定 ①系统帐号管理 第一次用一个管理员账号(系统给定)登陆,登陆成功后,可以设置其他用户,包括密码、权限等。 ②就餐管理 为就餐客户查询并分配餐桌,纪录客户用餐情况并结帐。 ③住宿管理 、 为住宿客户查询并分配房间,纪录客户住宿情况并结帐。 对性能的规定 精度 本软件主要用于管理,不是科学计算,要求计算的精度不是很苛刻。所以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用于计算的数用浮点数就可以了。 时间特性要求 本软件运行的响应时间要求不超过1~2秒,基本能实现。 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