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书体演变史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行书
Fra Baidu bibliotek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 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 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 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 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王羲之东晋 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印章(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 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 文,凹下的叫阴文. 阳文 凸起的花纹。 字是红色,称朱文。 阴文 凹入的花纹。字是 白颜色,称白文。
阴
阳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 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 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 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 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 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 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 “金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 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代表: 《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
金文作用: 内容多是记述重大事件,如纪念祖先、记 录赏赐、记述战功或王命等
开启先河的秦代书法
三、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 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 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 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 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 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 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 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 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 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 官方印章。
《乙瑛碑》
《张迁碑 》
《礼器碑》
《曹全碑》
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 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 备俱臻完善的一代。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 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 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五、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 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成熟于东晋、盛唐继续 发展。有章草(隶草)、今草、狂草之分。 特点:结构简约、笔画连绵、勾连不断,书 写自由。
小篆特点: 笔画复杂,形式奇古,笔划粗繁,追求对称
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四、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 种庄重的字体,。 隶书起源于秦朝, 由程邈整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 峰,书法界有“汉 隶唐楷”之称。
隶书特点: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呈扁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宋体 仿宋 黑体
印章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 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 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 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 “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 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 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 防”、“图章”、“符”、“契”、“押”、“戳子” 等各种称呼。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 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 印又象征权力。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 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 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 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 行石章。
书学鼎盛的唐代书法
七、楷书
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 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始于汉末,通行 至今,长盛不衰。 特点:章法规整、结构严谨,体势上呈长方, 笔画平直、均匀。
颜筋柳骨
颜真卿 柳公权
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宋代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米 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 独树一帜,亦堪称道。
黄庭坚
苏轼
米芾
蔡襄
赵佶
唐 寅 《 落 花 诗 》
印刷体:宋体、仿宋、黑体
宋体: 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 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 仿宋体:
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笔画粗细均匀 黑体:
又称方体或等线体,字形端庄,笔画横平 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
过 过 过
中国书法演变史
中国书法的种类: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石刻—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 大篆
奠定基础的先秦书 法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 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 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 为 “殷契”,是殷商时代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 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 被发现。甲骨文继承了陶 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 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 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 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 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 绵使用了一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