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哲学
哲学简介西方的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
哲学简介西方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原文地址:哲学简介--西方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作者:cappuccino在前面已经说了,哲学就是哲学史,所以要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究竟是什么,就必须了解哲学史。
可以说在哲学所有问题中几乎无处不掺杂中、西哲学史的内容,一说哲学也必定要说哲学史。
没有哲学史,哲学就会变成空架子。
所以下面就用最简略的篇幅介绍一下中、西方哲学史。
所谓略述嘛,就是一个大纲、一个纲要而已,目的只是让大家对中、西哲学史有一个极粗略的印象而已,可以说下面对中、西哲学史介绍中的每一段的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写成一个和这个"哲学简介"系列篇幅差不多大的系列文章。
但在这里都只提一句就完,不展开说。
下面就来看看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1000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也是约1000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大约400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中叶以来至今,称为"现、当代哲学"。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
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在东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从神话传说中崭露出来以后,首先注意物理世界的起源与本性的问题,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追问。
宇宙间的现象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它们究竟由什么东西构成?怎么会产生这么多变化?哲学源于惊异,古希腊人惊异地追问这类问题。
哲学产生以前人们用神话传说解释这类问题,哲学的产生意味着开始用理性、思维来解释。
最早作这种解释和回答的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把这些叫作"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
中世纪 经院哲学 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本体论证的特点中世纪经院哲学是中世纪欧洲哲学的一种学派,它以神学为基础,试图通过信仰和理性相结合来解决形而上学和哲学问题。
本体论是经院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本体论证的特点包括:对存在的思考、对上帝的思考、论证的教父化和上帝的存在证明。
首先,本体论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对存在的思考上。
经院哲学的本体论主要关注的是存在的本质和原理。
本体论证试图回答“什么是存在?存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根据经院哲学家们的观点,存在可以被理解为“真”,它是实在的、稳定的、不变的。
本体论证试图通过分析存在的特点和属性来得出对存在的定义并进行证明。
例如,通常会提出“存在是是非不一致的”这样的命题,并通过推理来证明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其次,经院哲学的本体论中,对上帝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经院哲学是一种基督教哲学体系,它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根源。
因此,经院哲学家们试图通过本体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们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最高形式和原则,是绝对完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一些经院哲学家运用本体论证来探讨上帝的本质和属性,例如圣奥古斯丁提出的“上帝是存在的本源”和圣安素姆的“上帝是至善的”,这些都是试图通过本体论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三,本体论证的特点是论证的教父化。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教父们的权威被普遍崇拜和尊重。
因此,经院哲学的本体论证常常借鉴和引用教父们的观点来进行论证。
一些教父的著作成为了经院哲学家们思考的重要对象,他们试图通过解读和理解教父们的观点来解决本体论问题。
例如,经院哲学家们通常会引用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他们认为圣奥古斯丁的思想是对本体问题的重要贡献。
最后,经院哲学本体论的另一个特点是上帝的存在证明。
经院哲学家们试图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们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最高原因和目的,因此需要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表明上帝的存在。
在本体论证中,会引用一些经院哲学家提出的存在证明的观点,例如圣安波罗修斯的“透过有序宇宙和因果关系可以推断出上帝的存在”,还有圣托马斯·阿奎那的“运动是有引起者,引起者不可能无限回溯,因此必有第一位运动者,即上帝”。
经院哲学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的传播与影响
经院哲学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的传播与影响中世纪是一个极其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充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经院哲学的思想开始在欧洲不断传播,并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院哲学可以追溯到10世纪的中世纪,是当时的学者用来研究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的一门哲学。
经院哲学在传统基督教教义与逻辑思考的基础上,加上了新的成分,例如古希腊哲学、后期拉丁文化等。
经院哲学并不是一种教条式的研究方法,它注重通过理性辩论去证明和解决哲学难题,故常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欧洲中世纪的这个时期,经院哲学的思想被广泛学习和传播。
在欧洲中世纪时,经院哲学的思想最早是由彼得·阿伯拉尔出版的《伦理学》和《Peter Lombard’s Sentences》一书来传授的。
然而,最成功地推广和教授经院哲学思想的,则是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一位神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在教授经院哲学时,强调通过修辞的优美和力量去传达复杂的哲学概念。
他的学生们把他的讲义整理编成了一本书,名叫《托马斯大师的哲学总汇》。
这个教材受欢迎程度非常高,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广泛传播的一本哲学书。
中国唐代的高僧义净,也曾向阿奎那学习,传授历史著作。
权威学者们指出:“在欧洲中世纪的时期,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影响了宗教领域,也影响了哲学、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
”在宗教方面,经院哲学的思想推广对于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来说,眼下和尤其重要。
在哲学方面,这种思想流派的推广,推动了欧洲哲学的发展和演变。
经院哲学的思想引入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推进了哲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和系统化。
在政治方面,经院哲学的思想被用来反对封建制度和专制政治,并为自由思想和个人权利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经院哲学的思想强调了人性的自由、理性、和平与身心和谐,对人类的理性思维和精神上有着极大的影响。
思辨和理性主义的精神,逐渐被大众所认可,进而在探索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等得到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第二章: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
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
《论正统信仰和真理、异教徒议论大全》等。
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他明确 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之后,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 学最高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认为应通过上帝的创造物 来认识上帝的存在。
25
---“奥卡姆剃刀”
公元14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 “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 宣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 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应像用快刀子剃头发一样, 统统剃掉。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 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
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目的论的唯心主义思想推论 出万物创造者的上帝的存在。
16
托马斯从灵魂不死的观点出发,大力宣扬“来世幸福”,认
为尘世生活的幸福并非最高幸福,最高幸福是对上帝的静观,
从而使灵魂得救。
这只有在来世、在彼岸世界才能做到,因而为争取现实生活
的幸福而进行斗争就是恶就是犯罪,最大的犯罪行为是异端
24
第三节:经院哲学的解体
“不可战胜的博士”---威廉·奥卡姆(1300-1350)
---十四世纪英国最彻底的唯名论者,认为存在都只是具体事物 的存在。由于参加反对教皇的法兰西科教团,曾被指控为异 端而被囚禁于阿维农教廷。后来越狱逃跑,受到与教皇作斗 争的德意志皇帝路德维希的保护,他曾对国王说,“你若用 剑来保护我,我就用笔来保护你。”
东西比上帝更伟大﹑更完善,那么,它就不仅仅存在于人 心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否则人心就能设想在人心之外 还存在着比上帝更伟大﹑更完善的东西,而这是绝对不可 能的。所以,上帝这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完善的东西就 “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精选文档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年11月 13日-430年8月28日),古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 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 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 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 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 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 源头
奥 古 斯 丁
托马斯·阿奎纳
制作人:y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中世纪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
总论 发展背景 发展历程 结语
总论
中世纪哲学的核心主题是企 图结合信仰和理性。哲学家 们力求使基督教信仰可以理 喻,并证明基督教和理性的 相容性 中世纪(5~15世纪)
发展背景
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瓦解,欧洲向封建 社会过渡。 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基督教得到 了保全,它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的意识形态。 哲学和科学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或工具。 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 题是中世纪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约翰·邓斯·司各脱
(John Duns Scotus,约 1265-1308 )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 苏格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1214年~1292年。 神学家、唯名论者 英国唯物主义思想家、伟大 曾经大胆地提出了物质具有 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很多, 思维能力的推测。他认为, 著名的有《大著作》等。 上帝是万能的,它完全可以 赋予物质思维的能力。
发展历程
早期中世纪哲学(约400~1000),奥古 斯丁的思想占统治地位 中期中世纪哲学(约1000~1300), 是 经院哲学的全盛时期 晚期中世纪哲学( 约1300~1500),是 经院哲学的衰落时期。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开始。
以下是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始于前苏格拉底时期,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
柏拉图关注于形而上学和理想国的概念,而亚里士多德则着重于逻辑、伦理学和自然科学。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基于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结合。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探讨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上帝的存在和宇宙的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哲学思想的重要时期,其特点是对古典文化的重新关注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强调。
这一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包括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
启蒙时代:启蒙时代是18世纪欧洲哲学的重要时期,强调理性、自由和人权。
这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包括伏尔泰、洛克、康德等。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思潮和哲学家。
包括德国的黑格尔、尼采,法国的笛卡尔、康德,英国的休谟、罗素等。
当代哲学:当代哲学涵盖了20世纪以后的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
包括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分析哲学等。
重要的哲学家包括海德格尔、萨特、福柯、德里达等。
这些阶段中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对其他领域的学科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被视为一系列不同思想和观点的演进,为人类思维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哲学是一门研究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学科,通常被认为探究了生命、宇宙与人类的意义和真理。
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思潮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相继探讨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启蒙哲学及现代哲学等重要时期的思潮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萌芽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代表了欧洲古代文明的高峰。
其主要思考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本质、存在的本质、道德价值等,从而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最为著名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柏拉图主张存在着一个理想世界,而现实世界则是其不完美的影像。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哲学的实践达到这一理想境界。
亚里士多德则着重于逻辑和实证哲学,提出了关于实体性、表象和因果关系等著名学说。
中世纪哲学:神学与哲学的合一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信仰的盛行时期,因此其哲学体系也深深影响着宗教生活。
中世纪哲学家主要致力于探讨有关神、宇宙、人等问题,他们主张理性与信仰的结合,同时组织严密的逻辑体系。
由于信仰和理性的合一,带来了大量富于经验的哲学理论体系。
其中,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学哲学”理论以及彼得·阿尔特泰特(Petrus Albertus)的万物论被广泛传诵流传。
这些理论为中世纪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哲学:人为中心的思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思考方式进行了另一种探讨。
现实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人类之所以出现,是为了研究自身和身边的世界。
他们主张哲学家必须通过自己的血汗劳动,把理论与现实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打破先前基于上帝宗教理论的约束。
即使只基于人类的理性,也可以达到高度的哲学成就。
伊曼努尔·康德的理性哲学成就,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
启蒙哲学:理性解放18世纪启蒙运动是欧洲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源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它强调人的理性被束缚在种种偏见之中,并寻求通过理性贯穿始终的自由和进步。
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
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总结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古希腊哲学思想核心:1.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人品质的重要性,追求真理和智慧,提出了著名的“我只知道一件事,即我一无所知”。
2.柏拉图:强调理念的存在和超越,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观念,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经验的。
3.亚里士多德:主张从事实和经验中寻找真理,重视逻辑和实证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万物皆有原因”和“幸福是最高目标”的思想。
二、中世纪哲学思想核心:1.奥古斯丁:强调信仰和神的存在,认为人只能通过信仰获得智慧和真理。
2.托马斯·阿奎那:主张理性和信仰的结合,提出了“五证明神的存在”的理论,强调人通过合理思考和观察世界可以达到神的认识。
三、近代哲学思想核心:1.笛卡尔:怀疑一切有疑问的知识,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认为思考是唯一不容怀疑的存在。
2.休谟:强调通过感观经验获得知识,提出了“因果关系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连结”的思想,对于知识的确定性持怀疑态度。
3.康德:试图解决休谟的怀疑主义,认为人类有先验的认识能力和道德意识,强调人的自由和理性的价值。
四、现代哲学思想核心:1.尼采:批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力,鼓励个体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
2.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认为历史变革是经济力量和社会矛盾的结果,强调了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3.伯克利: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感知的产物,否认了物质的独立存在,强调主观的感觉和知觉的重要性。
五、当代哲学思想核心:1.哈贝马斯:强调语言的社会认知功能,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达成共识,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2.德里达:批判了语言的固定性和唯一性,主张以辩证思维和解构主义的方法看待和理解现象。
3.弗洛伊德: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心理分析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受到无意识的冲动和欲望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哲学家思想核心的主要总结,这些思想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探寻真理和人类自身的意义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观点。
第二部分 中世纪哲学
早期唯名论者
1、贝伦加里 2、罗瑟林 3、阿伯拉尔
1、贝伦加里
最早的唯名论者是法国神学家,图尔的贝伦加里 最早的唯名论者是法国神学家,图尔的贝伦加里 (1000—1088年),他具有理性主义的倾向, (1000—1088年),他具有理性主义的倾向,主张在 一切方面都应该运用“辩证法” 一切方面都应该运用“辩证法”(按照中世纪的 术语,辩证法就是逻辑学) 术语,辩证法就是逻辑学)。他把厄里根纳关于理 性和权威相互关系的原则运用于实践, 性和权威相互关系的原则运用于实践,主张把理 性置于权威之上, 性置于权威之上,而不是使理性屈从于权威。这 种倾向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对基督教的正统教义 作出了异端的解释。他认为“ 作出了异端的解释。他认为“实体只能是为外 部感觉所感知的东西” 部感觉所感知的东西”,所谓一般实体或共相是 没有的。这就否定了实在论者关于一般或共相 是独立的客观实在的观点。
教父哲学的早期代表
1、德尔图良 2、奥利金
1、德尔图良的生平
德尔图良(约160—220)基督 德尔图良(约160—220)基督 教教父,拉丁神学的创立者。 生于北非迦太基城一个异教罗 马人家庭。约 195 年入基督教。 后一直从事护教方面的写作, 是第一个用拉丁语写作的基督 教教父,有拉丁教父之称。他 对希腊哲学持强烈批判态度, 斥之为异端,推崇信仰,贬低 理性。他本来支持正统教会, 约在207年,因对正统教会彻底 约在207年,因对正统教会彻底 失望 ,转而支持孟他努派。
西方哲学史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制作人:靖玉新 2008年 18日 2008年5月18日
第二部分
中世纪哲学
从公元五世纪末西 罗马帝国灭亡 (476年),到十 476年),到十 七世纪中叶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年)为止, 1640年)为止, 是西欧封建社会时 期。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哲学思想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宗教盛行的时代,宗教对于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宗教的基础之上,中世纪欧洲的哲学思想也随之诞生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特色和深刻内涵的哲学学派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围绕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展开探讨。
一、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基督教与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督教的教义主要是关于上帝、救赎和信仰,天主教则是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基督教教派,其信仰和教义与基督教基本相同。
在中世纪,天主教会逐渐掌握了欧洲的政治和文化权力,成为欧洲社会的主导力量。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信仰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教会在艺术和文化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中世纪欧洲的艺术和文化与宗教息息相关。
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教堂里装饰丰富,音乐和歌曲也是由教堂发展而来。
艺术则以宗教主题为主,大量的艺术品表现了基督教的故事和信仰,例如不少的彩绘染窗、壁画、雕像等。
二、宗教道德与宗教仪式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里,人们对于宗教道德和宗教仪式也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宗教道德是人们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思考人生和行为准则的思想观念和信仰。
在教会的号召下,中世纪欧洲人们遵循着基督教的原则和规定,例如行善、弥补罪孽、对待他人好等。
这些原则和规定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宁和快乐,也是为了使得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和平稳。
而宗教仪式则是宗教信仰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宗教仪式包括祈祷、礼拜、圣餐等等,都是连接上帝和信徒之间的桥梁。
人们通过参与宗教仪式,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和引领,得到安慰和支持。
宗教仪式也是人们表达敬意和爱心的方式之一。
在中世纪欧洲,很多人会在教堂生命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参加宗教仪式,例如洗礼、圣餐、婚礼、葬礼等。
三、中世纪欧洲的哲学思想中世纪欧洲的哲学思想也是宗教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中世纪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着宗教和神学进行探讨的。
多数哲学家的研究方向也是集中在透彻阐释宗教信仰和教义。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堂 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
神。
▪ 奥古斯丁以其丰富的思想和
▪ 思想体系: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 聪颖的思辨能力为基督教建
主义的色彩;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 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 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 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
立了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完 整体系,对西欧中世纪哲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ppt
9
经院哲学
▪ 经院哲学是为基督教神学作论证的,是西欧封建社 会的官方哲学 ,其内部存在着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 论。
▪ 唯实论代表经院哲学的正统派,它认为一般概念先 于个别事物,个别事物由一般概念所派生;代表人 物:安瑟尔谟
▪ 唯名论则是其反对派,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 的存在,一般概念不过是表示一类个别事物的名称 或符号。代表人物:洛色林和阿伯拉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 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 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 系。
▪ 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 《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
《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
编辑ppt
12
托马斯·阿奎纳主张
▪ 托马斯·阿奎那从变化的现实世界出发,把亚里士多德提出 的“第一动因”与基督教信仰中的神结合,运用亚里士多德 的潜能与现实的思想来分析存在,认为在非存在与现实存在 之间,潜能是未确定的存在,还未曾具有形式,是未实现的 存在。
▪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 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 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 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 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 源头
编辑ppt
7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的哲学。
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的希腊哲学及继后的罗马哲学。
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也是西方哲学的摇篮。
西方哲学后来的各种观点,都可以在形式多样的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它们的最初形态。
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童年,有着朴素、直观的特征。
这一时期,哲学逐渐脱离宗教、神话,自然科学还没有同哲学分离。
哲学主要是围绕着生成与存在、一般与个别、变与不变等问题(苏格拉底以后又增加了人事问题)来探讨本体论。
至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希腊哲学已开始提了出来,但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象近代哲学那样,达到明确的有所意识的程度。
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实质上还是关于一般与个别的问题。
倒是灵魂问题是绝大多数希腊哲学家经常论及的问题。
从毕达哥拉斯派到晚期斯多亚派都主张灵魂脱离肉体,灵魂不朽。
而从德谟克利特到卢克莱修则认为灵魂是由精微的质料(原子、中子)构成的。
这不能驳倒对方的观点。
以致到了公元1世纪末,灵魂不朽为基督教多承继,成为它的教义之一。
随着希腊文化的衰落、基督教的产生,希腊哲学也就被基督教教父学所代替。
希腊——罗马世界的多神教也就被基督教一神教所代替。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西欧5世纪至15世纪初的基督教哲学,主要是形成于11世纪的经院哲学。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阶段。
经院哲学用上帝同万物的关系取代人与世界的关系,以阐发圣经、教义,论证神学理论为根本任务。
因此从根本上说,经院哲学是信仰哲学。
然而它在理性服从信仰的前提下,又力图使神学体系化理论化。
这又使它不可避免地涉及、论及那些属于哲学内容的问题。
安瑟尔谟从伟大无比的观念必然存在证明上帝存在,实际上就涉及到观念(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结合。
围绕共相(种和属)实在性展开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论争,实质上就是关于个别和一般关系的论争。
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约翰〃邓斯〃司各脱
(John Duns Scotus,约 1265-1308 )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 苏格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1214年~1292年。 神学家、唯名论者 英国唯物主义思想家、伟大 曾经大胆地提出了物质具有 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很多, 思维能力的推测。他认为, 著名的有《大著作》等。 上帝是万能的,它完全可以 赋予物质思维的能力。
经院哲学的衰落
约翰.邓斯·司各特认为神的意志绝对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理解神。 宗教信仰与理性的分离导致对神学的怀疑,威廉(奥康的 )主张一切知 识以事实为标准,宗教信仰的内容不可能成为理性探究的对象。承认不 可能靠理性维护宗教信仰。 这时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哲学讨论的问题转向神与世界和人 的关系:神的一体三位之间关系,人的灵魂的功能,神恩的地位及其与 人的善行、自由意志的关系,神是否预知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等。这反 映出人们在神学体系中力求扩大人的地位的思想。在基督教内,传统神 学与教会权威的没落还体现为思辨神秘主义的兴起。 14世纪初,德国多米尼克会修道僧弗赖堡的犹崔奇从新柏拉图哲学出发, 称人的灵魂中心直接受神光照,是神圣的安息之所,为其后的思辨神秘 主义奠定了基础。
主要著作:《忏悔录》、 《论三位一体》、《上帝之 城》、《论自由意志》、 《论美与适合》
奥古斯丁
奥 古 斯 丁 教 堂
思想体系: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 主义的色彩;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 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 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 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 官的奴役得解放以达于灵魂的化。
奥 古 斯 丁
托马斯〃阿奎纳
制作人:yh
论中世纪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
总论 发展背景 发展历程 结语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
[笔记]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概览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希腊哲学二、欧洲中世纪哲学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四、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欧哲学五、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六、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向上延伸的阶梯。
哲学需要发展,发展需要继承,因此研究哲学不能不研究哲学史。
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哲学就等于研究哲学史。
完全脱离哲学史研究的纯粹哲学研究只能是海市蜃楼,它不现实,也无可能。
因此研究西方哲学不能不研究西方哲学史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宝库。
欧洲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更确切地说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峡和希腊半岛。
所以,通常认为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
这个时期是欧洲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学派众多,观点杂陈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这种环境其实对哲学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所谓真理不辩不明,正是在不同流派和观点的激烈论争中,希腊哲学形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时期的哲学论争围绕世界本原和世界的存在方式等问题而展开。
泰勒斯(Thales)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数是万物本原";而赫拉克利特(Herakleitas)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地转化的活火"。
这时期还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的伟大哲学家。
从这些哲学家那里我们可以把希腊哲学的精神大致归结为两条:一是非宗教精神,如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是思辩精神,论辩、推理等思维方式在苏格拉底等先哲的言论和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这两个精神是理解希腊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第二个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哲学作为神学婢女而存在。
中世纪哲学主要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从史料中看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生活
从史料中看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生活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欧洲出现了独特的文化生活。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生活是多样的,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
以下就从史料中探究一下这些方面。
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宗教是统治社会的力量。
这一时期,基督教非常盛行,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的信仰。
宗教信仰在当时的欧洲非常普遍,几乎人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教会也成为了欧洲的主要文化中心,教皇、主教和神父等信仰人士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教堂在其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它不仅是信仰神明的场所,也是欧洲文化传承的中心。
艺术中世纪欧洲的艺术非常丰富多彩。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主要表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哥特式风格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形成于12世纪,其特点是高大的尖顶、华丽的花窗玻璃和精美的雕刻。
另外,绘画也是此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以宗教主题为主要表现内容。
中世纪欧洲的绘画以突出宗教思想为主,作品中常融入了许多神话和民俗故事,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和文化滋养。
哲学在中世纪欧洲,哲学是一种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存在和物质世界的本质。
此时期哲学思想以亚里士多德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哲学家们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马几问题的研究,开创了许多不同的哲学思潮,如逻辑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等。
结语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包括宗教、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
这一时期的欧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国度,教堂建筑和宗教艺术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
同时,哲学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发展,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生活对后来的欧洲文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中世纪 经院哲学 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本体论证的特点中世纪经院哲学是指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主要特点是它注重对信仰与理性的统一,试图通过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中的真理。
而本体论证是经院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推理方法,它试图通过思考存在的本质和属性来探究宇宙的本原和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产生是在11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崛起,学者们开始将信仰与哲学进行融合,并试图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信仰中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包括安塞尔穆与威廉·奥卡姆等人代表的斯科拉哲学派。
经院哲学家们在探索真理时非常重视思辨推理,而本体论证是一种最重要的推理方法之一。
所谓本体论证,即通过对存在的本质和属性的思考来推导出一般的存在形式或实体的特性。
本体论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院哲学家们认为本体论证的目标是达到真理。
他们相信,真理是宇宙存在的本质和属性的真正反映,通过本体论证可以揭示真理,并达到对宇宙本原的认识。
他们认为,人类必须经由理性去追求真理,而不仅仅停留在信仰的层面。
其次,本体论证注重逻辑严谨的推理。
经院哲学家们追求在推理过程中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分析方法。
他们将推理过程中的众多概念进行分割、分类和归纳,以达到更精确和有效的论证。
再次,本体论证强调对定义和命题的重要性。
经院哲学家们认为,通过对存在的定义和命题的思考,可以揭示存在的本质和属性。
他们试图对抽象概念和实体进行精确的定义,并据此推导出一般的存在特性和真理。
这种方法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精确的定义和命题,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另外,本体论证在对存在的本质和属性进行思考时,也注重对语义和语法的分析。
经院哲学家们相信,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因此掌握语言的意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存在的本质至关重要。
他们试图通过对词语的语义和语法进行分析,以及对命题的讨论和解释,来达到对存在真理的理解。
最后,本体论证还涉及对宇宙的因果关系的思考。
西方哲学分类
西方哲学分类引言:一、古代哲学古代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主要涵盖了古希腊哲学和罗马哲学。
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等。
柏拉图学派注重理念的存在和超越,认为世界是理念的投射;亚里士多德学派则注重经验和实证,强调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认识世界;伊壁鸠鲁学派则强调快乐和个人满足,主张追求快乐的最高境界。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的影响成为主导,哲学与神学相结合。
其中最著名的学派是斯科拉学派,它致力于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相协调。
斯科拉学派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统一,认为理性可以证明神的存在和神学真理。
三、现代哲学现代哲学是指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开始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并试图通过理性和经验来解释世界。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伏尔泰、洛克、笛卡尔等。
伏尔泰主张理性和宽容,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人权;洛克则提出了经验论的观点,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和经验;笛卡尔则强调怀疑和思考,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
四、当代哲学当代哲学是指从20世纪至今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语言和意义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是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
分析哲学强调逻辑和语言分析,强调通过语言来理解世界;存在主义则强调人的自由和存在的意义,主张人应该面对自己的存在和责任。
总结:西方哲学的分类体系丰富多样,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等。
每个时期和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思想。
古代哲学注重理念和经验,中世纪哲学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统一,现代哲学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当代哲学关注社会和意义等问题。
通过了解西方哲学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思想的演变。
西方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西方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西方哲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主要涵盖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
他们强调思考与推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真理、美、道德等。
中世纪哲学是基督教信仰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结合,主要以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为代表。
他们将基督教信仰融入哲学思考中,探讨了神学、自由意志等问题。
近代哲学从16世纪开始,主要包括了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
他们试图通过哲学方法解决科学、宗教、政治等领域的问题,提出了唯理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等不同的哲学观点。
现代哲学主要发生在20世纪,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
现代哲学强调对语言、文化、权力等问题的关注,对传统哲学观点进行批判与反思,提出了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新的哲学思考方式。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观点,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欧洲中世纪哲学思潮及其影响
欧洲中世纪哲学思潮及其影响欧洲中世纪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和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哲学而言,其重要性往往被低估。
在中世纪,基督教信仰与哲学思想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特点的哲学思潮。
这些思潮塑造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文化传统,对欧洲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章教父哲学教父哲学是指四世纪至八世纪基督教神学论者们进行的哲学思考。
教父们的哲学思想以强烈的宗教色彩为主,具有对神学和道德价值的关注。
西方哲学追寻的是真理和智慧的本质,而教父哲学则更关注人类与神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救赎和永恒的幸福等问题。
这种对宗教的关注,自然地使得教父们寻找把哲学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父们逐渐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吸取其思想,并进行了自身的改造。
教父哲学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扩展了欧洲的哲学传统,将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并对哲学做出了重要的改造。
教父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语言,几乎所有的宗教哲学都要对教父们的言论及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教父哲学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关注在欧洲中世纪哲学中贯穿始终。
第二章枢密院哲学枢密院哲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教皇先后授权给不同的哲学学校命名。
在11世纪开始,枢密院哲学开始崛起。
这种思想从早期的基督教神秘主义中诞生而来,进而超越了宗教,引领了欧洲思想的发展。
枢密院哲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将理性和信仰结合在一起。
学者们认为,无论是理性还是信仰都不能单独生效,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真正的认识。
这种想法成为了二元论的基础,在欧洲形成了强烈的学术传统。
学者们使用独特的哲学语言,探讨了宗教、哲学、科学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枢密院哲学既突出了欧洲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并引领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苏格兰现象学苏格兰现象学是哲学史上的一种重要思潮,它是基于苏格兰自然哲学家托马斯·雷德分所开创的。
这种哲学思想对于19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现代哲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欧洲哲学(英Medieval European philosophy):欧洲中世纪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
特点是基督教哲学占统治地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其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中世纪哲学。
奥古斯丁的哲学在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下论证了基督教神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世界,不是以既存的质料去创造世界;上帝是永恒的,不受时间的限制,只有被创造物才存在于时间之中;上帝是至善的,这种至善在于真实、和平、安定。
他论证了三位一体的教义,反对阿利乌派的反三一论;认为恶是相对于善而存在,恶并不表示上帝没有力量,而是上帝行善的一种手段。
他坚持原罪论,认为人没有改恶归善的自由意志,婴儿也有罪,只有上帝的拯救才可以使人免于罪恶。
奥古斯丁全面阐述基督教哲学的基本问题,成为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世纪哲学的开端。
在奥古斯丁之后,波伊提乌翻译注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时提出三个问题:(1)“种”与“属”是真实存在还是纯粹理智的产物?(2)假如存在着“种”与“属”,它们是有形体的还是无形体的?(3)“种”与“属”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外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内?这个问题成为以后经院哲学争论“共相”问题的起源。
波伊提乌认为共相如是若干个体的共同点,便不可能是一个个体,也不可能是一个可感知的实体,而另一方面,共相如不与个体相联系,便成为虚构。
因此,共相是心灵从事物中分辨出的共同特性,共相本身不是物质性的。
9世纪的埃里金纳根据新柏拉图主义,把自然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非创造的,但能创造一切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世界最后原因的上帝;第二是被创造的,但也能进行创造的自然,即上帝所创造的理念;第三是被创造,但不能进行创造活动的自然,即物质世界中个别事物的总和;第四是非被创造的也不创造什么的自然,即作为世界最终目的或归宿的上帝。
这个体系说明世界源自神的爱,最后又归于神。
(二)中期中世纪哲学。
这一时期的经院哲学分裂为唯名论与唯实论两派,而这两派又各有极端的与温和的之分。
极端唯名论以洛色林为代表,认为一般的共相并非实在,只是一个名称,只是一种声音,实在的乃是特殊的多数个别事物。
极端唯实论以安瑟伦为代表,认为只有共相是实在的,特殊的多数的个别事物是不实在的。
这种观点是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翻版。
温和唯名论以阿伯拉尔为代表,认为共相并不是独立存在或先于事物而存在的东西(反对唯实论),但共相也不是名称(反对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同一类个别事物都具有的共同性,是由同一类的个别事物所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又称为概念论。
温和唯实论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认为共相既在事物之先作为神创世界的计划,也存在于事物之中,作为事物的本质,也在事物之后,作为事物的观念。
共相问题的争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教会生活有关,比如领圣餐问题,教徒所领的是面包与酒,还是基督的身体与血?唯名论认为是前者,唯实论认为是后者。
又如,是教会组织的等级制度更重要,还是基层教会更重要?唯名论认为后者更重要,唯实论认为前者更重要。
在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过程中,铿迭、法拉比、伊本·西拿、伊本·路西德等阿拉伯哲学家和犹太哲学家也参与讨论,并且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三)晚期中世纪哲学。
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日趋繁荣,启蒙思想日趋抬头,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始,因此唯名论日益发展。
R·培根强调经验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邓斯·司各脱认为神的意志绝对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能了解神,因而以理性与信仰进一步分离来解脱教会所面对的理性主义的冲击。
奥卡姆的威廉认为一切知识以事实为标准,宗教信仰的内容不能成为理性探究的对象,因而承认不能靠理性维护宗教信仰。
晚期唯名论着重于经验的研究,为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开辟了道路,使科学有了发展的余地。
晚期中世纪哲学中,神秘主义有所发展。
爱克哈特认为上帝与世界一同存在,认为上帝一存在就创造了世界,有了泛神论的意义。
他强调通过沉思冥想与神相通,否认教会圣事与祈求神恩的意义。
库萨的尼古拉强调教会的和谐,甚至企图把已分裂的东正教与天主教重新联合起来,他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以后发展为有机体的整体和谐的理论。
他的认识论观点强调直觉认为高于理性认识,在直觉之中对立面达到统一的理论具有辩证法的性质。
晚期中世纪哲学家已有人文主义思想,它强调人的尊严、人的能力与人的自由意志,预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
(选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徐孝通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