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理论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沅江市推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沅江市推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践与思考沅江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长江和洞庭湖交汇之地,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灌溉条件。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洞庭湖湿地资源,推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是沅江市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沅江市在推进该项工程中的实践和思考。
一、工程背景和目标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对于保护该湖泊的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目标即是保留原有农田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与经验1.资金筹措。
沅江市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级资金支持,成立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工作,并将工程纳入市级重点项目,确保了工程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2.确定农田保护区。
经过全面调研和科学评估,沅江市确定了洞庭湖周边的重要农田保护区,对这些区域进行严格保护,不得进行扰乱生态平衡的农田开垦和建设活动。
3.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沅江市大力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提高农田生态环境的质量。
4.提高农田利用率。
沅江市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维护力度,提高灌溉效率,充分利用洞庭湖的水资源,保证农田的良好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科学规划农田布局。
沅江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田布局规划,根据农田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合理调整和利用农田资源,确保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三、思考与展望推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专家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实践过程中,沅江市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比如,农民对有机肥料的接受程度不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农田灌溉设施老化严重,需要增加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改造等。
展望未来,沅江市将继续加大对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和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保护制度,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监管和保护,提高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意识,以实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规划的概念
反规划的概念反规划是一种与传统规划相反的理论和方法,它强调对规划决策的批判性观察和反思,通过研究和批判性思考来揭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抗和超越现有规划体系的可能性。
反规划的出现源于对传统规划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规划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这种背景下,反规划应运而生,成为一个开展规划批判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
传统规划通常是一种技术性的、垂直的决策过程,依赖于专家的判断和中央集权的决策手段。
它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追求对空间和人口的统一和控制。
传统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来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和繁荣。
然而,传统规划往往忽视了社会和环境问题,无法充分尊重社会群体的需求和价值,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如社会不平等、环境污染和文化破坏等。
反规划的出现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它对传统规划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反规划强调规划作为一个民主、参与和自治的过程。
它认为规划决策应该包括多方参与,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和意见,并通过民主程序来达成共识和决策。
其次,反规划强调规划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和持续性的过程,不仅仅是制定一套制度和政策,而是要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追求可持续发展。
此外,反规划还强调规划应该是一个开放和适应性的过程,要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不断修正和调整规划方案。
在实践层面,反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法和工具。
其中之一是情境规划,它通过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揭示规划背后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力量,理解规划过程中的不平等和权力关系,并提出改变和创新的可能性。
另一个方法是批判性规划,它通过对规划目标和实践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并提出改进和超越的方向。
此外,反规划还倡导使用非常规和对抗性的方法,如抗议、艺术介入和底层组织等,来推动规划的变革和改进。
在学术领域,反规划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研究领域。
沅江优化城市格局的调查与思考
复慢。
+
1.2城区五湖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融
合不够。城区五湖区域设立了很多亲水平
台、临水亭榭、石景雕塑等,很少加入历
史文化因素f沅江五湖有悠久的历史,特
别是琼湖及琼湖书院的历史人文的挖掘),
使其缺乏生动性和传承性。难以满足建设
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的需要。
1.3城市毒瘤正在生长。城区控违拆违
力度不大,一些旧城区小商贩见缝插针。
兰、优化沅江城市发晨新格局 1.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 空间规划:科学的城市空间规划能促 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016年1月11日, 胭脂湖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沅江城市向 南新增lOO多平方公里。我们更要科学规 划城市空间拓展。一要对城市生产、生活 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防止生产活动影响居 民生活;二是要j睁b塑造公共空间。既尊
2.2体现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缓 慢。体现我市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主要有 造纸业(如沅纸)、食品业(如辣妹子、 芦笋业)、纺织业(如明星麻业}、服装 业等,虽已成规模,但受大环境需求不足、 产能过剩、工艺陈旧的影响,转型升级困难, 形势不乐观,生产增速放缓。如沅纸虽已 进行了兼并重组。扩大了规模、更新了设备、 提高了排污技术等。但内部活力不足、高 端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发展缓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仙草”。近年来,全市年销售芦笋达万吨,
预计2020年产量将达4万吨。产值将达5
亿元。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将为沅江生态
水城增光添彩!
=、沅江城市发晨中存在的不足。 1.生态环境方面
1.1城区五湖生态修复缓慢。五湖虽已
连通,但缺乏专项保护。导致水流不畅,
下游湿地净化作用难以发挥,水面垃圾多,
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不佳,水生动植物恢
反规划”理论-总体规划-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反规划”理论,总体规划,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摘要:反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一种新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
文章介绍了反规划理论是如何在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加以应用的。
关键词:反规划理论应用总体规划1、引言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正以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据《中国百姓蓝皮书》(《人民网people》,2002)中公布的数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3%,指标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以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
“反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反规划”理论释义“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理论(Anti-planning Methodology)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的,如果把“城市与环境”比作“图与底”的关系的话,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城市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的;而“反规划”理论则是“图——底”易位,将环境作为“图”先行设计。
“反规划”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2.1“反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1.1 传统规划理论的弊端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工作方法有许多弊端,包括: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
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综合经济势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沅江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科学跨越,跻身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的攻坚时期。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缆经济社会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清发展思路,坚持发展主题,突出战略抉择,谋划发展蓝图,严格规划实施,对于引领和指导全市科学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是极不平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科学应对,顽强拼搏,围绕跻身全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建设富民强市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带动,民营主体”三大战略,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预期的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思路。
(一)现实基础综合势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年均增长15.3%,为“十一五”计划的100%,其中一产业32.5亿元,二产业42亿元,三产业4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7%、24.7 %、11.8%,人均GDP1.71万元(2560美元),年均增长14.8%。
预计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5.3亿元,年均增长19.2%,为“十一五”计划的106%,财政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4.3%,比“十一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预计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年均增长28.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18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44%,比“十五”增长了2.8倍,占建国以来我市历年投资总规模的50%以上。
预计2010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年均增长21.9%,为“十一五”计划的138.7%。
沅江市推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沅江市推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践与思考中共沅江市委办公室综调科王劲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市),常年产粮40多万吨,享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2010年度实施的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涉及该市南大膳镇、泗湖山镇的10个行政村,规模面积6万亩,预算总投资1.12亿元,新增耕地3694亩,新增耕地率为6.15%。
今年11月16日,总投资1.32亿元的2011年度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整理农田6.6万亩,涉及南大、黄茅洲、泗湖山三个乡镇12个行政村。
主体工程预计明年5月份可以完工。
一、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切实解决了项目区基本农田耕作基础设施中的突出问题,逐步改善了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提升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速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项目区所有沟渠自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直没有进行过一次整体的疏洗清淤,水系不畅,蓄水能力差,1995年内渍时,南大膳镇康宁垸村800多亩农田颗粒无收。
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基本农田建成“渠成网、路相通、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
——提高了农田耕作效率。
通过对水渠、田间排灌系统的整治,改变了项目区农作物靠天吃饭,旱涝不保的落后生产状况。
据初步估算,项目区每亩稻田的灌溉成本减少一半,南大项目区小波片区农田平均单位产量由原来的300斤大幅提升到近1000斤,有力的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经济收入逐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泗湖山镇和平村8组67岁的陈爹说:“由于我们村的基础条件太差,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一直是靠天吃饭,这次为我们村建了28座机埠,还平整了1000多亩土地,政府领导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二、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是一项凝聚力工程在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大会战中,沅江市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国土资源部门,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机制,创新管理,体现了较高的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广大党员干部在项目实施中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升华了执政理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项目区老百姓的一致认可和赞许。
沅江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沅江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为了全面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结合全市城镇建设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市“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建设具有湖乡文化特色魅力水城的目标定位,不断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面貌显著改善,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以沅江市区为核心,以中心镇为骨干,重点镇为纽带,一般镇为网络的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
1、主要指标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0多亿元,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末期的35.5%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44.2%,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26.34万。
南大膳镇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镇,三眼塘镇被列入省级重点镇,四季红镇被列入益阳市级重点镇。
2、城乡规划成效显著。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聘请专业规划机构,对沅江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城市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公共设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研究设计,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区面积将达23KM2。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各建制镇总规的编制,增加了村庄整治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并完成了50个新农村整建规划。
3、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沅江市的城镇主要集中在市域公路干线沿线,形成了“一核三轴两组团一走廊”的城镇空间体系。
以重点镇为骨干,以一般镇为纽带,以乡场集镇为节点,形成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4、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0多亿元,先后开工新建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几十项。
建成了桔城新区,逐步建成了3个公园和一条人工运河,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及部分污水干管,湘北区域电网,天然气二气源站,启动了旧城改造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
城市公园、广场、市场、医院、道路桥梁等公用事业设施逐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反规划理论评
反规划理论评摘要:通过景观生态规划课学习研究,本文对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做出理解,并以生态城市规划为例, 从生态基础设施(自然)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及城市形态,用地,交通,的相互关系的角度理解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优先的必要及在实践中所遇到的疑惑和问题。
关键词:生态基础,反规划,生态城市,系统,综合Abstract: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class learning to make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and the eco-city planning, for example, from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natural) planning and urban economic, social and urban form,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priority the need for and the doubts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Key words: ecological basis, anti-planning, eco-city, the system, integrated一概念理解:生态是关系地球生存环境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城市是当今人类最主要的集聚方式,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的生态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球大部分人口的生存状况,同时也深远的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环境状况。
1历史经验:前科学时代在中国近代以前,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人造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先人在不断的与自然的相处中,逐渐对自然环境有了很多经验性的总结认识,比如《管子》中对城市选址,建设的论述;以及“风水说”对城市,阴宅阳宅的选址布置的观点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水网地区城镇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洞庭湖流域沅江市为例
水网地区城镇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洞庭湖流域沅江市为例周有军;封振华【摘要】Vague development ideas and less targeted strategies are two current problems in urban water network area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Yuanjiang city, and concludes that the reason of conlficts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water ecosystem development in city water network is the priority to constructing physical space and the neglect of developing water ecosystem for a long time.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t is better to give priority to water ecosystem development so as to kee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water network areas, namely developing the ideas of water features, water ecology, water economy,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space from the strategies of city orientation, ecology conservation, service industry cultivation, water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spatial construction .%为解决当前水网地区城镇发展思路模糊、发展策略针对性不强的普遍问题,以沅江市为例,通过对其生态特征、现状发展问题的分析,认为水网地区城镇发展中城-水矛盾持续存在的原因在于长期贯彻物质空间建设优先“、水”生存发展需求滞后的规划思路。
反规划
反规划理论
1.什么是反规划 2.反规划和传统规划的区别 3.反规划包含的内容
#
1.什么是反规划
反规划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 景下提出的,主要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方法论。 反规划不是简单的“绿地优先”,也不是不规划, 更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的系统的景 观规划途径,是在规划程序上实现逆向的规划过程。 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 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 的一种应对策略。
“反规划”以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建立在自然过程、生 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分析基础上,以维护这些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前提 的。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把绿地作为实现“理想”城市形态和阻止 城市扩展的“工事”,而绿地本身的存在与土地生态过程缺乏内在联系。
②次序不同: 次序不同:
“反规划”是主动的优先规划。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被动的滞后的。
#
提出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实现“反规划”的可能性, 以及实现“反规划”对于中国城乡建设的影响和意 义何在。
#
#
③功能不同: 功能不同:
“反规划”是综合的。 传统规不同: 形式不同:
“反规划”是系统的网络。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零碎的。
#
3.反规划包含的内容
第一、反思城市状态 第一、反思城市状态:它表达了对我国城市和城市发展中一些系统性 问题的一种反思; 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 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它表达了对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传统 规划方法的反思; 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 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 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 规划。 第四、负的规划成果 第四、负的规划成果:在提供给决策者的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 制性的不发展区域,构成城市发展的“底”,它定义了未来城市空间 形态,并为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松绑。
运用自组织理论浅析城市的“反规划”
运用自组织理论浅析城市的“反规划”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居住系统中的大多数群体的生产、生活活动与环境问题上的各种突出矛盾,结合现在所居住城市的生活质量现状,总结我国现在已经有的城市规划理论及其规划过程中已经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重点在于使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自组织理论,反规划,协调发展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our country housing system in most of the groups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on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now living in city life quality present situation, summarizes our country now already some theory of city planning and the planning process has been or may be problems discussed. Focus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 rises, make person and natural harmony.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City Planning;Self organization theory;Inverse planning;Coordinated development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理论,其理论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于是有人逐渐地开始从自组织的哲学视角来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寻找适用的科学方法来寻求突破。
“反规划”理念下城乡交错带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思考
“反规划”理念下城乡交错带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泛湘西北地区城乡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现状,深度揪出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反规划‖理念支持下城乡交错带建设规划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反规划;城乡一体化;城乡交错带城乡交错带与―反规划‖理念概述1.1 城乡交错带城乡交错带,也称城乡过渡带、城乡结合部、城乡边缘带,是指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土地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
探究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实践上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2―反规划‖理念―反规划‖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
当前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已逐步构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反规划‖思想是优先考虑自然山水生态体系的生态规划方法, 它可以打破城乡交错带的直线格局,形成城市和乡村两者相互交错, 又相互补充的局面。
城乡交错带的规划建设现状问题分析2.1生硬的圈地运动, 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被破坏所谓―圈地‖,就是把农村中从很早时候起就已普遍存在的―敞田‖用栅栏圈围起来,成为整片地段,在这片地段上养羊或从事其他耕作,如种植新的农作物。
在城市建设中圈地有二层含义:一是土地的外延扩展, 即向大自然―要地‖; 二是原有土地的重新分配, 即土地在原有规模下的内部调整[ 3 ]。
对于城乡交错带建设的―圈地运动‖来说,外延的扩展使土地用途置换迅速,原本山水相依、村落傍山水的局面,被生硬的宽马路、连排的高楼等打破,侵占了良田,破坏了城乡交错带的生态系统。
2.2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系统功能退化近年来,泛湘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合理,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土地系统功能退化。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促进农业现代化,依托泗湖镇镇良好的农业资源,重点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发掘优势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泗湖镇应突出自然山水肌理,通过林相改造提升自然山林景观风貌。同时打造农业休闲旅游,通过开花、收获季节吸引游客观光、采摘、野餐等。泗湖镇水库资源丰富,可适度开发水库生态游憩项目,如湖滨游乐、山地探索露营、花谷摄影、户外烧烤、山地自行车等。
根据双水镇近远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
把双水镇划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林业旅游保护区,生态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商
贸、文教、工业混合区,工业区等五个不同功能类型的环境功能区。
3.2.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①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周边山体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加强饮用水源区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区的监测,完善监测网络建设。
2.4发展挑战
2.4.1阮江市吸引力大
沅江综合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改革开放20年来,沅江国民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素有鱼米之乡、苎麻之乡,芦苇之乡的美称。沅江鲜鱼、柑桔产量居湖南省第一位,苎麻、芦苇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沅江工业综合优势显著,机械纺织、化工农药、轻工食品,建材造纸是沅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沅江交通便捷。吸引力远大与泗湖山镇。
三、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案例借鉴
3.1双水镇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1.1生态绿地现状
双水镇十分对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重视,镇村主要道路两旁共种植绿化树11万多棵,建造花基2000m,全部铺种花草和筑起绿篱南门公路、亿利大道、亿利工作大道等都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目前,镇区公共绿化面积达30.927万㎡时,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人均绿地13㎡面积时。
沅江策划方案
沅江策划方案1. 引言沅江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本策划方案旨在通过规划和推行一系列旅游活动,提升沅江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目标2.1 提升沅江市的知名度 2.2 增加游客数量 2.3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3. 策略3.1 开展宣传活动 - 在各大媒体平台发布有关沅江市的宣传文章和图片,介绍沅江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 举办沅江旅游推介会,邀请旅行社和媒体代表参加,向他们介绍沅江市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活动。
3.2 打造特色景点 - 对沅江市现有的旅游景点进行改造升级,增添特色设施和文化元素,提升游客体验。
- 深入挖掘沅江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如历史遗迹公园、民俗文化村等,丰富游客的旅游选择。
3.3 推出主题活动 - 定期举办沅江市的主题旅游活动,如传统文化节、美食文化节等,吸引游客参与。
- 邀请知名旅游节目组来沅江市录制节目,增加沅江市的曝光度。
3.4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沅江市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条件。
- 培训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 实施步骤4.1 策划和准备阶段 - 成立一个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策划团队,参考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制定详细的沅江策划方案。
- 配置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确保策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 制定具体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责任人。
4.2 宣传阶段 - 制定一套符合沅江市形象的宣传物料,如宣传册、海报等,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发放和张贴。
-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如电视广告、网络宣传等。
-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有关沅江市的动态和旅游信息。
4.3 景点改造和开发阶段 - 针对现有的旅游景点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包括环境美化、设施修缮等。
- 挖掘沅江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注重与当地民俗和特色文化的结合。
益阳沅江市十四五交通规划(一条高铁、两座大桥要来了)
益阳沅江市十四五交通规划(一条高铁、两座大桥要来了)总体目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绿色交通发展示范县。
主动对接“3+5”城市群和益沅桃城镇群;打造“外畅内序、互联互通”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格局,构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一体的“绿色、高效、畅通”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生态交通模范县”。
对外拉近与长沙、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距离,对内构建“1小时交通圈”。
加快完善“五纵四横”的干线公路骨架网络结构,配套港区、航道、客运码头,城乡客运、货运、物流中心建设。
发展特色旅游交通,规划赤山岛旅游环岛公路及环岛绿道;规划“堤路结合”的特色旅游资源路,突显沅江湖乡特色;对接国家交通体系布局,积极争取高铁、轻轨、通用机场等项目在“十四五”期间实施。
到2025年,路网布局更加完善,路网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技术等级结构得到明显提升,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初步建成与沅江市空间布局相协调,与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绿色、高效、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格局。
“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2亿元。
公路:积极推动汨罗至常德高速公路纳入湖南省高速公路规划,并启动建设。
加快国省干线改造,完善国道规划布局。
“十四五”期间,国道建设任务是G234沅江市茅草街大桥至白沙大桥公路、G234沅江北互通至胭脂湖(含白沙二桥)公路。
省道建设主要任务是:续建S507沅江市茶盘洲镇至黄茅洲大桥南公路,连通沅江中部通道S220沅江市四季红镇至黄茅洲大桥北公路和沅江市共华至琼湖公路(含沅共大桥);新建S317资阳区张家塞至汉寿县百禄桥公路沅江段,S313漉湖特大桥(含接线工程),S507沅江市漉湖特大桥至茶盘洲公路,S218沅江市南大膳至泗湖山镇公路。
铁路及轨道交通方面:建成武贵高铁(沅江段)40公里(注:武贵高铁项目已列入国家高铁路网发展规划,武贵高铁有望从沅江西侧两湖新区经过。
武贵高铁沅江段线路从南益高速西侧由北往南展线,在沅江两湖新区设沅江西高铁站,规划在沅江铁路站引出铁路支线与白沙港区相连,在沅江西高铁站打造铁水联运枢纽。
反规划
“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设计“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设计俞孔坚教授认为:1、城市的环境问题和水的综合治理问题,需要综合系统地来解决,这个方法论就叫作反规划途径。
2、“反规划”不是反对规划,也不是不规划,而是因为以前做的规划是有问题的,所以要反过来做这个规划。
3、反规划思考,第一就是反思城市状态,反思规划方法。
通过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4、可以从宏观(区域尺度)、中观(城市尺度和廊道的尺度)和微观三种尺度建立景观安全格局。
5、现在城市用地的问题,实际上是结构问题,是空间格局问题,不是量的问题。
好多人听到“反规划”这个词,可能会觉得比较刺耳,但是我还是坚持要用这个词,因为我要讲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如果他们能听进去,我们这个学科就有希望了,如果他们懂得规划,懂得我们规划师的理想了,那我们的规划就能够顺利推行了。
“反规划”不是反对规划,也不是不规划,我们给它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那就是说他以前做的规划是有问题的,因此要反过来做这个规划。
反过来做城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今天我就是要讲这个方法论,国外在一百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了,就是要以生态优先,但是我这里讲的是中国的一个系统的思考。
第一是引言部分,为什么提出反规划的途径?我们在这里讲的就是城市的综合症呼唤综合的解决途径。
我们整天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却没有一个非常综合的解决途径。
城市的这种综合症来源于我们的精神分裂症,来源于我们城市决策者、城市管理者以及我们的城市建设目前存在的一种分裂状态。
一方面你可以看到,这是北京的街头,“车在水中,船在陆上”,不该有水的地方有水了,下一场雨满街都是水,车就成了船了。
相反,这是圆明园,最近大家都很关注,本来应该有水的没水了,船在陆上,这就是生态环境已经到了极其恶劣的地步了。
我们的精神分裂症还体现在,一方面我们对水非常恐怖,因为恐怖所以我们与水为敌,修筑防洪大堤;另一方面我们又对水非常渴望,我们的大剧院在天安门广场中心为了营造水,花了巨大的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作者:德胜:本站原创点击数: 839 更新时间:2005-12-311、引言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正以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据《中国百姓蓝皮书》(《人民网people》,2002)中公布的数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3%,指标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以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
“反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反规划”理论释义“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理论(Anti-planning Methodology)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的,如果把“城市与环境”比作“图与底”的关系的话,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城市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的;而“反规划”理论则是“图——底”易位,将环境作为“图”先行设计。
“反规划”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2.1“反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1.1 传统规划理论的弊端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工作方法有许多弊端,包括: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
它从根本上忽视了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周干峙,2002;秉钊,2002),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
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
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
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
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
2.1.2 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也显示出惊人的速度。
在计划经济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较慢,传统的规划理论虽未将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很高的意识议程上,但城市的缓慢扩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再不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问题来对待的话,城市必将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
其实,“反规划”的工作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西方国家得以应用了,只是未冠以名称罢了。
1879-1895年,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Walmsley,Anthon y,1988)。
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密尼达的麦尼阿不里斯(M inneapolis)做规划,当时这还是一个的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
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是为50~100年之后规划的,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块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间的一个宝贵的绿地系统。
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
同时代,在肯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 leveland),都在当时还是一个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
这一原来尚在郊外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Zube,1988;Steinitz,2001)。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
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俞孔坚等,2001)。
2.2“反规划”工作方法“反规划”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
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指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
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
它涵盖了一切能够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⑹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⑺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⑻开放专用绿地;⑼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⑽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⑾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3、“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3.1 城市总体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1)确定城市的性质:如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等城市性质。
(2)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即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城市向东、西、南、北等各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4)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5)安排各项城市建设用地:即城市九大类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等)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
“反规划”理论主要应用于第三、第四和第五点上,即应用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城市用地布局上。
3.2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由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市区现状人口1 2万人,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2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3.2.1 城市概况图1 区位关系图沅江市位于省东北部,紧邻南洞庭湖,衔湘、资、沅、澧四水(图1区位关系图)。
东北与市相接,东南与湘阴县、汨罗市交界,南与县和市接壤,西与汉寿县相邻,北与南县毗连。
沅江市隶属市,是个县级市。
辖区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全市湖洲水域面积114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2%。
市域水陆呈“三分水面三分洲,三分垸田一分丘”的湖乡地貌特征。
图2 城市现状图沅江市区水网密布。
有五湖部分相连,分别是后江湖、蓼叶湖、上琼湖、下琼湖、石矶湖。
外有两江环绕,分别是资江和沅江,是典型的水乡城市(图2城市现状图)。
现状市区主要对外交通为省道S204线,从市区中间通过,向往,距长常高速公路(——)仅6公里。
现在正在市区西侧修建的省道S204复线,作为将来城市主要的过境公路。
3.2.2 城市的性质与职能职能一: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的职能。
沅江市市区紧邻南洞庭湖,而南洞庭湖是中国21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国际知名度甚高,将会吸引大量外来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目前,南洞庭湖游客量逐年增长,将成为面向国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而沅江市应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市功能齐全的优势,做好旅游服务接待工作,承担起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的职能。
职能二:“两江五湖”旅游目的地职能。
沅江市区水网密布,“两江五湖”将城市分割、包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特点。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发“两江五湖”,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决策,必将使城市自身成为旅游的一大热点,发展成为国际、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承担起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职能。
职能三:生态城市的职能。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围,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建设起来的城市,以达到城市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空间发展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沅江市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水、绿地、林地、湿地和农田(图3现状图片)。
这些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物质载体和基础,沅江市应充分利用这一生态资源条件,创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
根据对沅江市城市自然特点、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职能的综合分析,将沅江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两江五湖为景观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南洞庭湿地旅游服务接待基地。
图3 现状图片3.2.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成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山、水、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对于沅江市来讲,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就是建立“以两江五湖及其周边生态控制区域为生态链,以农田、林地、湿地为共生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它是实现沅江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空间安全保障。
3.3 “反规划”理论的具体应用3.3.1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的“反规划”应用图4 总体规划图沅江现状市区向东、向北已延至洞庭湖,西侧是水源保护地,白沙河与后江湖皆为二类水质,分别是现状在建的白沙水厂和规划的后江水厂的水源地(图4总体规划图)。
水源地周围是丘陵地,自然植被较好,需保护其生态环境。
城市的发展方向只有向南,依靠现省道S204线和在建的益沅一级公路(省道S204复线)发展城市用地。
以保护水源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是“反规划”理论在沅江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的具体应用。
3.3.2 城市空间结构的“反规划”体现(1)以保护五湖滨水环境为原则,形成组团式的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