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理论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作者:德胜:本站原创点击数: 839 更新时间:2005-12-31

1、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正以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据《中国百姓蓝皮书》(《人民网people》,2002)中公布的数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3%,指标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以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反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反规划”理论释义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理论(Anti-planning Methodology)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的,如果把“城市与环境”比作“图与底”的关系的话,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城市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的;而“反规划”理论则是“图——底”易位,将环境作为“图”先行设计。“反规划”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2.1“反规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规划理论的弊端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工作方法有许多弊端,包括:

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周干峙,2002;秉钊,2002),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

2.1.2 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也显示出惊人的速度。在计划经济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较慢,传统的规划理论虽未将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很高的意识议程上,但城市的缓慢扩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再不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问题来对待的话,城市必将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

其实,“反规划”的工作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西方国家得以应用了,只是未冠以名称罢了。1879-1895年,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Walmsley,Anthon y,1988)。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密尼达的麦尼阿不里斯(M inneapolis)做规划,当时这还是一个的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是为50~100年之后规划的,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块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间的一个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同时代,在肯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 leveland),都在当时还是一个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原来尚在郊外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Zube,1988;Steinitz,2001)。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俞孔坚等,2001)。

2.2“反规划”工作方法

“反规划”的工作方法就是先行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指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涵盖了一切能够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地系统等等。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⑹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⑺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⑻开放专用绿地;⑼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⑽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⑾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3、“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3.1 城市总体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确定城市的性质:如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等城市性质。

(2)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即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城市向东、西、南、北等各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4)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5)安排各项城市建设用地:即城市九大类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等)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

“反规划”理论主要应用于第三、第四和第五点上,即应用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城市用地布局上。

3.2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由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市区现状人口1 2万人,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2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3.2.1 城市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