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三: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1)引力: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实质是对它的引力,同时,地球也受到了对它的引力作用。

(2)弹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由于发生形变,给书本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同时由于发生形变,对桌面将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

(3)摩擦力: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给它的向上摩擦力。同时,由于运动的相对性,物体也给斜面一个沿斜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4)定义:物体间的一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2)表达式: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小实验:实验器材:两个弹簧秤

操作步骤:(操作1)两人同时用力拉弹簧秤

(操作2)保持一人不动,另一人用力拉弹簧秤

(操作3)两人都动,并用力拉弹簧秤

(操作4)其中一人改变方向后,两人再用力拉弹簧秤

注意:两人合作完成,观察两个弹簧秤上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线的特点.

你们看到什么,得到了什么结论?

(3)结论:牛顿第三定律

巩固训练1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探究二: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细线下悬挂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请对细线和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结论: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小组讨论完成)

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作用时间

力的性质

作用效果

相同点

巩固训练2

书静止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四: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输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2、一个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3.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

F

B.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外力F与墙对木块的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木块对墙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大小相等

4.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静止于倾斜的木板上,物体与木板之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A. 一对B. 二对

C. 三对D. 四对

5.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如图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6.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反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时,人才能往前进;( )

②物体A静止在物体 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 )

③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

五:课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A类学生:学习指导配套检测

B类学生:学习指导随堂巩固

C类学生:书本课后习题5,6,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