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情绪与情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
绪状态。 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景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 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作出选择,采取有效行 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22
应激状态中的生理变化
23
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
39
3、外露性和内隐性并存 中学生既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情绪反应;又能表现出逐渐 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往往带有很 大的文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初中 生的情绪活动,相比之下还是外露的占多数。纯洁、天真、 单一是他们情绪活动的基本面,热情是其突出特点,中学后 期的学生开始对冲动的情绪进行克制和忍耐,情绪反应的强 烈程度逐渐降低,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做到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 4、体验的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的特点 中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发生的频率降 低,拉长了的情绪状态则会转为较稳定的心境。
27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
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与人的
好奇心、求知欲、探求和热爱真理的需要相联系。
理智感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现规律
和探索真理的活动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8
3 、美感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
象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需要得到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
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 成分。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4
情绪与情感的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强烈的情绪
反应中也有稳定的主观体验,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
感离不开情绪,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情感
的深度决定了一定情境下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是情
25
加拿大医生塞里描述了应激动态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戒期):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外周反应为肾上腺 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脉搏与呼吸加快、心、脑器官血流量增加、血糖上升等
等。这些反应唤起了体内的防御能力,使机体处在最好的态势,以应付紧张性处
境,或战斗或逃跑。如果应激源非常严重,可以直接引起动物死亡。若机体处于 持续的有害刺激下,又能度过第一阶段,则会转入下一个阶段。
应,从而有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 体功能的完整性,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当机体处在 应激状态下,也可能缩小机体的认知范围,使机体 手足无措,阻碍机体的活动效率,起到消极作用。
24
加拿大医生塞里描述了应激动态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戒期):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外周反应 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脉搏与呼吸加快、心、脑器官血流量 增加、血糖上升等等。这些反应唤起了体内的防御能力,使机体处在最 好的态势,以应付紧张性处境,或战斗或逃跑。如果应激源非常严重, 可以直接引起动物死亡。若机体处于持续的有害刺激下,又能度过第一 阶段,则会转入下一个阶段。
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总体上小学生 的情绪、情感还不是很稳定。
35
道德情感 研究者
道德情感 爱国观念 情绪判断 自我体验 李怀美 陈会昌 陈少华等 刘守旗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间接故事法 临床访谈法 问卷及交谈
关键期
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之间,三年级到五 年级之间是爱国观念的关键期。 大部分8岁儿童判断犯过会体验到消极的 情绪,并做出合乎道德准则的归因定向 5岁组与7岁组和9岁组之间存在显 著或极显著差异。
2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含义与功能
(一)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 的主观态度体验。 三种成分构成: 第一,主观体验。 第二,生理唤醒。 第三,外部反应。
3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具有生理性,情感则具有社会性。 (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
第二阶段(抵抗期):表现为体重恢复正常,肾上腺皮质变小,淋巴腺恢复
正常,激素水平恒定。这时机体对应激源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对其的抵抗能力增 强。若机体继续处在有害刺激下或刺激过于严重,则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力而进 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增大,最终耗竭。体重再次减轻,淋巴 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再次增加,然后耗竭。此时警戒期的症状再次出现。若应激 刺激仍不能消除,上述症状将变的不可逆转,导致动物死亡。严重应激状态下的 各个阶段都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生激情犯罪。
19
2、心境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 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心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体验,而且持续时
间较长; 第二,它具有弥散性,并不指向特定的对象。
20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
两个特点:一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二是一种有倾 向性的体验。
29
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不同的社会历史阶
段、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都影响着人们的审美
标准,因而对美的体验也就有所差别。
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事物的外表形式对美感 有很大的影响,但美感同时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事
物内容的美赋予美感以更丰富的内涵。
上图所示的表 情与图片顺序 的匹配是: 高兴、惊 奇、生气、厌 恶、恐惧、悲 伤和轻蔑。
12
13
来自百度文库
表情和与之关系最紧密的情绪
表情 脸红 身体接触 紧握拳头 哭泣 皱眉 笑
可能的情绪 羞愧、羞怯 友爱感 生气 悲伤 生气、挫折 高兴
表情 尖叫、出汗 毛发直立 耸肩 嘘声 发抖
可能的情绪 痛苦 害怕、气愤 顺从 藐视 害怕、担心
14
分对 时照 间以 是下 哪图 个片 模 样静 下 哪想 副想 表看 情看 呢你 目 前 大 部
, , ,
15
? ?
三、情绪情感分类
(一)原始情绪 1 快乐是指人们期望的目的达到后,或者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2 愤怒是人们在实现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或者愿望不 能够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3、悲哀 悲哀一般是与所热爱事物的丧失和希望的破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4、恐惧 恐惧是人们在面临危险的情景,或预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32
小学初期只能识别同一性质的情绪,例如,同
为积极情绪,或者同为消极情绪;小学阶段中后期才
能识别和理解存在一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情绪同时发生
在同一个体的混合情绪(甚至对立的情绪)。
33
34
2
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经历了
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已能使用
一些策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以适应困难情境。一般来
16
17
(二)情绪状态
情绪分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种。 1、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一般是 由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引起;在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 现意识狭窄的现象。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 控制。
激情可分为积极激情与消极激情。
18
…如狂喜、振奋、愤怒、恐惧、绝望等。积极的激情能够激发人体内的 潜能,显著提高脑力体力工作效率甚至会帮助人们创造出奇迹。消极的激情 不仅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而且还会驱使人们干出后悔莫及的事来,甚至发
26
(三)情感的种类
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 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即使同样的道 德标准和道德规范,不同的人对它们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于 是就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感。
40
(二)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自尊心强烈而敏感 高中生已进入心理自我时期,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是 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 2、情感的社会性加强 初中生知识面拓宽,辩证思维的发展,情绪经验的积 累使社会性情感更加日益丰富。对世界观的问题开始重视。 3、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 初中生在认识过程中理智感明显发展起来。高中阶段 是美感发展的主要时期。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 情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等复杂的道德 情感都得到很快的发展。
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
学习目标:
记忆: 情绪情感、情绪智力、心境、激情、应激 情绪的功能和两极性、原始情绪的分类、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理解: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运用: 比较小学与中学生情感发展 说明情绪智力理论对处理好学校人际关系的指导意义
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5
(三)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强度和激动水平上,情绪都 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 (1)快感度,肯定的、愉快和否定的、不愉快。
(2)紧张度,轻松和紧张。 (3)强度,由弱到强的变化。
(4)激动,激动和平静。
情绪在两极性多维度上不同程度的结合构成了人类复杂 而多变的情绪。
36
3、情绪表现规则的掌握
情绪表现规则的意义是指导个体在特定社会情景下调节
情绪,以符合社会期望。大约9岁左右,儿童使用情绪表现规 则的形式趋于稳定,11岁儿童比7至9岁儿童调节外部情绪表
现的能力更强。
4、情绪外显向内隐发展 低年级学生情绪外露,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高 年级学生依然具有情绪外露的特点,表现得较为含蓄。小学
6

7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1 信号功能 表情与语言一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它是传 播情绪和情感信号的主要媒介。 2 感染功能 情感可以感染他人,使其形成与之相应的情感。 3 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的动机功能是指教师的情感对自己及教 育对象的活动具有发动和调节功能。
8
二、情绪的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
(一)情绪的生理变化 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 呼吸:平静20次/分钟, 高兴17次/分钟, 悲伤9次/分钟,
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向逐
渐内化发展。
37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带有明显的年龄 特征。 (一)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38
1、情绪体验迅速
中学生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尤其在初中低年 级的学生存在着喜怒无常的不稳定性。情绪体验迅速,意味 着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很快到达激烈的程度。与生理活动特点 也有关。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 中学生情绪两极性明显,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 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初中阶段。这主要与中学生辩证思维、 批判性思维还不成熟,看问题还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表面性、 缺乏自控能力有关。
30
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事物的外表形式对美感 有很大的影响,但美感同时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事 物内容的美赋予美感以更丰富的内涵。
31
第二节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对基本情绪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完善的水 平,能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反应,如骄傲、自 豪和内疚等。 小学儿童已能更多地依据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来解释情绪。
愤怒40次/分钟,
恐惧60次/分钟, 狂喜或突然悲痛时,呼吸会发生痉挛现象,呼气快而吸气慢。
血液循环:某些情绪状态中,心血管系统 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内分泌:某些情绪状态下,消化系统的活动 也会发生变化。极度紧张时,肾上腺分泌增多。
10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
1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腺体和面色的变化所表示 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在嘴唇、眉毛以及眼睛 光泽的变化上。 2 体态表情 体态表情是指身体的姿态和动作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 态。体态表情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绪。手势是 一种重要的体态表情,它协同或补充表达言语内容的情绪 信息。 3 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指由语言的音调、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 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情绪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和速 度方面的表现称为言语表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