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_第一阶段练习

合集下载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一)-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一)-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一)-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关于对法理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法理学是沟通法学各学科的桥梁B. 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学习法学的入门知识C. 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具体应用法律的知识D. 法理学能锻炼人们的法律思维能力答案:C2. 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A. 社会调查的方法B. 历史考查的方法C. 价值分析的方法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D3. 构成法的基本要素是()。

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关系答案:A4. 关于法的要素,提出“规则——原则——政策模式”的法学家是()。

A.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德沃金B. 美国法社会学的代表团人物庞德C. 美国著名的大法官霍尔姆斯D. 德国哲学家、法律哲学家黑格尔答案:A5. 构成法律体系最大的独立组成部分是()。

A. 选举法B. 单行民事法律C. 部门法D. 授权法答案:C6. 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答案:B7. 由于水灾使铁路中断,导致某运输合同不能按期履行的法律事实,属于()。

A. 合法行为B. 违法行为C. 法律事件D. 有效行为答案:C8. 法系的划分标准是()。

A. 法的历史类型B. 法的历史传统C. 法律体系D. 法律部门答案:B9. 近代意义的法制原则始于()。

A. 奴隶制法B. 封建制法C. 资本主义法D. 社会主义法答案:C10. 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A. 每个人自己的行为B. 一般人的行为C. 他人的行为D. 所有人的行为答案:C11. 《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一规定属于()。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第一部分填空、选择与判断题一、填空题1.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INPUT> 。

答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 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 ______ 。

答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3. 法的调整的对象: <INPUT> 。

答案:行为关系4. 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 <INPUT> 。

答案: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5. 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 <INPUT> 。

答案:国家制定和认可6. 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 <INPUT> 。

答案:规范性7.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 <INPUT> 。

答案:国家强制性8.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只有转化为 ______ ,才能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答案:国家意志二、判断题9. 法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对⭕错答案:对10. 任何法都既有阶级性又有社会性。

()⭕对⭕错答案:对11. 法愈能反映客观规律,其科学性就愈强。

()⭕对⭕错答案:对12. 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也不会发生变化。

()⭕对⭕错答案:错13. 法所体现的意志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他因素不能对这种意志的内容发生重大影响。

()⭕对⭕错答案:错14. 法具有阶级性,因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政治关系。

()⭕对⭕错答案:错15.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凡具有强制力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对⭕错答案:错16. 在阶级社会,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对⭕错答案:错17. 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可以反复适用,因而具有概括性。

()⭕对⭕错答案:对18. 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法理学_第一阶段练习

法理学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法理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9题,总分值9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在法的三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1 ) (1 分)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范D. 法律条文2. “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不属于( 3)(1分)A. 义务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确定性规范3. 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法?( 8 )(1 分)A.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B. 宪法和组织法C.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D. 侵权法与公司法4. 关于法律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7 )(1 分)A.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最基本要素B. 法律原则类似于政策,不如法律规范稳定C. 法律原则不具有适用性D. 法律原则也有规范性5. 关于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1 分)A. 直接生效B. 经过一定时间后生效C. 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生效D.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6. 关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9 )(1 分)A. 一般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B. 其中有的案例属于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一种C. 是我国法律渊源之一D. 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造法例7.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4 )(1 分)A. 判例法是由法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形成的,只对特定当事人有效;B. 在我国,地方性法规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C. 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是普遍的,不存在时间限制;D. 法在有效期内能反复适用。

8. 下列部门法中未能体现公私法混合性质的部门法是( 10 )(1 分)A. 行政诉讼法B. 环境法C. 劳动法D. 社会保障法9.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各种方式中可以改变法律规范内容的是( 5 )(1 分)A. 法律汇编B. 法典编纂C. 法规清理D. 制定法律大全2.一个法律条文( 2 )表述一个法律规范A.必须B.应当C.可能D.不可能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法理学大一考试题型及答案

法理学大一考试题型及答案

法理学大一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D. 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条文和法律解释B.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C. 法律事实和法律后果D.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答案:B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机关B. 法律的执行机关C. 法律的解释机关D. 法律的适用机关答案:A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以下哪类?A. 国家机关和公民B. 国家机关和企业C. 公民和企业D. 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答案:A5. 法律事实是指什么?A.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条件B.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C.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结果D.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义务答案:A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C. 文义解释和历史解释D. 目的解释和比较解释答案:A7.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D. 归纳推理和因果推理答案:B8.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适用原则C. 法律平等原则和法律适用原则D. 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效力原则答案:A9. 法律效力的终止原因有哪些?A.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失效B.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失效和法律的修改D. 法律的失效和法律的废止答案:A10. 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以下哪项?A. 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B. 强制性规范和指导性规范C. 任意性规范和指导性规范D. 强制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A. 法律现象B. 法律规范C. 法律制度D. 法律思想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强制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授权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4. 法律效力的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的制定机关B. 法律的执行机关C. 法律的解释机关D. 法律的适用机关答案:A5.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机关B. 公民C. 企业D. 社会团体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至第四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体法2.法学体系3.任意性规则4.法律条文5.公法6.私法7.法的形式渊源8.规范性法律文件9.法律汇编10.法典编纂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法的三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范D.法律条文2. 一个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A.必须 B.应当 C.可能 D.不可能3.“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不属于()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4.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判例法是由法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形成的,只对特定当事人有效;B.在我国,地方性法规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C.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是普遍的,不存在时间限制;D.法在有效期内能反复适用。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各种方式中可以改变法律规范内容的是()A.法律汇编B.法典编纂C.法规清理D.制定法律大全6.关于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生效B.经过一定时间后生效C.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生效D.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7.关于法律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原则是法律的最基本要素B.法律原则类似政策,不如法律规范稳定C.法律原则不具有适用性D.法律原则也有规范性8.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法?()A.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B.宪法和组织法C.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D.侵权法与公司法9.关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一般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B.其中有的案例属于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一种C.是我国法律渊源之一D.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造法例10.下列部门法中未能体现公私法混合性质的部门法是()A. 行政诉讼法B.环境法C.劳动法D.社会保障法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表述是()A.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C.以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为内容D.法是仅对特定人适用的规范2.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以下哪些?()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C.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D.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3.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A.不包括正在生效的国际法在内B.不包括正在生效的国内法在内C.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国际法在内D.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国内法在内4.在不同国家,法律渊源的种类往往不同,一般的分类包括()A.成文法B.判例C.习惯法D.学说和法理5.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的形式包括法的结构形式、法的表现形式和法的实现形式B.法的表现形式即发的渊源C.法的思想影响作用是法主要的实现形式D.法的结构形式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的体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

《法理学初阶》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初阶》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初阶》作业题一、选择题1.注释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伊纳留B.阿佐C.巴尔多鲁D.阿库修斯2.古典自然法学的代表著作有( )。

A.《战争与和平法》B.《利维坦》C.《政府论》D.《论法的精神》3.将“法律”界定为“不受欲望影响的智慧”的思想家是(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色诺芬D.西塞罗4.关于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的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关系B.法学指导着其他社会科学,其他社会科学成为法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C.两者研究方法具有互补关系D.两者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互动关系5.迪尔凯姆是哪个国家的社会学家?()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6.法学的功能是指()。

A.法学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要 B.法学满足了法学家的需要C.法学满足了法律的需要 D.法学是科学。

7.比较法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一国法律制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比较B.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比较C.不同法系的法律制度的比较D.法学中不同名词概念的比较8.对边缘法学的正确认识包括()。

A.边缘法学是现代法学发展的新趋势B.边缘法学在法学学科中处于边缘地位C.边缘法学就是法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D.边缘法学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9.“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的这一句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价值分析方法 B.实证分析方法C.社会学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10.“恶法亦法”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价值分析方法 B.实证分析方法C.社会学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11.“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价值分析方法 B.实证分析方法C.社会学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12.法学教育的内容包括()。

A.相关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B.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教育C.法律职业技能训练D.法律职业道德教育13.下列说法哪些正确?()A.法律人才应当以社会公正为目标,而不是机械地忠于法律B.法律人才的品德比能力更重要C.法律人才应当有超越现有法律制度的批判精神D.法律职业与其它职业一样,都是一种谋生的手段1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江南大学上半年法理学第阶段练习题题目

江南大学上半年法理学第阶段练习题题目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至第四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体法2.法学体系3.任意性规则4.法律条文5.公法6.私法7.法的形式渊源8.规范性法律文件9.法律汇编10.法典编纂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法的三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范D.法律条文2. 一个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A.必须B.应当C.可能D.不可能3. “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不属于()D. 确定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A.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4.A.判例法是由法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形成的,只对特定当事人有效;在我国,地方性法规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B.C.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是普遍的,不存在时间限制;D.法在有效期内能反复适用。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各种方式中可以改变法律规范内容的是(D.制定法律大全 C.法规清理法典编纂A.法律汇编 B.)6.关于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经过一定时间后生效直接生效 B.A. D.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C.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生效)7.关于法律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原则是法律的最基本要素B.法律原则类似政策,不如法律规范稳定 C.法律原则不具有适用性 D.法律原则也有规范性)8.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法?(B.宪法和组织法A.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D.侵权法与公司法 C.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9.关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 其中有的案例属于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一种 A.一般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造法例D. 是我国法律渊源之一C.10.下列部门法中未能体现公私法混合性质的部门法是()A. 行政诉讼法B.环境法C.劳动法D.社会保障法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表述是()A.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C.以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为内容D.法是仅对特定人适用的规范2.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以下哪些?()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C.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D.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3.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A.不包括正在生效的国际法在内B.不包括正在生效的国内法在内C.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国际法在内D.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国内法在内4.在不同国家,法律渊源的种类往往不同,一般的分类包括()A.成文法B.判例C.习惯法D.学说和法理5.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的形式包括法的结构形式、法的表现形式和法的实现形式B.法的表现形式即发的渊源C.法的思想影响作用是法主要的实现形式D.法的结构形式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的体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述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

法理学大一考试题型及答案

法理学大一考试题型及答案

法理学大一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的本质B.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C. 法律的实施效果D. 法律的道德基础答案:C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A. 法律具有强制性B. 法律具有普遍性C. 法律具有稳定性D. 法律具有指导性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法律效力的来源?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个人信仰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C4. 法律解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B. 预测法律的发展趋势C. 评价法律的公正性D. 指导法律的制定答案:A5.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人B. 国家机关C. 法人D. 物品答案:D6.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条件答案:D7.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域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事件效力答案:D8.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稳定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灵活性答案:D9. 法律推理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类比推理B. 演绎推理C. 归纳推理D. 直观推理答案:D10. 法律效力的终止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解释D. 法律被宣布无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比较法B. 历史法C. 逻辑分析法D. 经济分析法E. 社会学分析法答案:ABCDE2.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E. 预测性答案:ABCE3. 法律解释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字面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比较解释E. 系统解释答案:ABCDE4. 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权利B. 义务C. 权力D. 责任E. 利益答案:ABD5. 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以下哪些?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结果E. 条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性特征的含义。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法理学习题(导论、第一章--第八章)一、填空1、法理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2.狭义法律是指制定的基本法和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3.一般来说,法律要素主要包括:。

4.当代中国法律的起源是由各种以法律为核心的成文法构成的。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和。

6、法律行为具有和、的特征。

7.根据行为的法律效力,法律行为可分为和。

8、从法律行为的主体意思表示形式角度考虑,遗嘱、赠与行为应属于。

9、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资格有和。

10.从形式上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和。

11.行为是可能导致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12、法律责任是指人们对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1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法行为、和五个方面。

14、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和。

15、在法的对象效力范围上,我国采用原则。

二、选择题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哪项陈述是错误的?(a)法律是意志的体现,B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D.所有法律都不能反映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和愿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参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根据审查情况,裁定驳回对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者抗诉,本法第191条和第192条分别表示抗议或撤回诉讼或改变原裁决。

本规定属于(a)授权规则B义务规则C任命规则d应用规则3。

它属于当代中国法律的正式起源,包括(a)案例B海关C政策D法规4、按照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A基本法和普通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普通法和特别法5。

中国法律适用于()a悬挂中国国旗停泊在新加坡岗的油轮b南沙群岛c安徽省肥东县d中国驻法国大使馆6.中国承认()是刑法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轻原则7、依据法律关系主体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A一般法律关系B主要法律关系C具体法律关系D次要法律关系8、张某今年17周岁,以自己的工资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

完整版法理学练习题

完整版法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法理学属于:(C )。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C.理论法学D.边缘法学一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D)。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查的方法C.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在中国,法学或法律科学这一名称,(D )。

A.在先秦时期就广泛使用了B.自汉代就广泛使用了C.是从清朝起开始广泛使用的D•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传人后才广泛使用的4、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其原意是指:(C )。

A.正义和非正义之学B.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C.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D.刑名法术之学5、西方法学中流行的经济分析方法,(A )。

A.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的方法B.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效益的方法C.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D.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本质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从法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ACD )。

A.立法学B.司法学C.法律解释学D.法律社会学2、从认识论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BC )。

A.法理学B.理论法学C.应用法学D.法律社会学3、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BC )。

A.法学B.边缘法学C.本科法学D.研究生法学4、一般说,现代西方法学家对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ACD )。

A.强调研究法的价值B.强调研究法的秩序C.强调研究法的事实D.强调研究法的形式5、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AE )。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C.私有制的出现D.商品交换的出现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D )。

A.法的间接渊源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B.直接渊源是指各种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理学说、道德原则和规范等C.在民法法系国家中,判例是法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渊源或正式渊源D.法的渊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2、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C )。

《法理学》第1章习题与基本问题

《法理学》第1章习题与基本问题

《法理学》第1章习题与基本问题第一章法学和法理学习题部分一、填空题1、法学是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马克思法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

3、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始社会内部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法学的____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性是一致的。

5、法理学与法制史、思想史的关系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

6、法学与哲学的关系可以比作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7、法学的职能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其本身发挥作用的能力。

8、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与国家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调和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

A18世际90年代B18世际末19世际初C19世际初D19世际40年代2、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的。

A矛盾B辩证统一C不一致D有时是一致3、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的关系。

A一般与特殊B整体与局部C理论与实际D论与史4、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A社会调查方法B系统论方法C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D法律解释方法三、多项选择题1、法学主要职能有()。

A应用职能B认识论职能C意识形态职能D阶级职能2、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

A发展稳定B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D依法治国3、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等法律现象。

A法律行为B法律规范C法律关系D法律文化4、法学是()。

A以法律现实为研究对象B一门如何组织和运用国家权利学问C确认和保护社会成员权利和义务的学问D具有阶级性的科学5、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方法有()。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系统论D控制论6、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至第四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法学2、法律(狭义)3、法的国家强制性4、法律规范5、法律原则6、法律体系7、法律部门8、法的要素9、法律效力10、法的溯及力问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律规范的三要素不包括()A.前提条件B.行为模式C. 法律后果D.原则规定2. 一个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A.必须 B.应当 C.可能 D.不可能3.法对人们的行为可以反复适用,这体现了法的什么特征?()A.强制性B.国家一直性C.规范性D.普遍性4. 我国法的溯及力问题,除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原则A.从旧兼从轻B.从新兼从轻C.从旧兼从重D.从新兼从重5.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A.所有的法律原则都具有指导性;B. 所有的法律原则具有强制性;C.有的法律原则具有任意性;D.有的法律原则具有规范性。

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请辩护人辩护。

这一规定属于何种法律规范?()A.义务性规范B.准用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7. 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宪法B.司法解释C. 法律D.国际条约8.法律汇编是()A.是一种立法活动B.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文件按一定的标准汇编成册C.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的变动D.将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9.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私法”范畴?()A.行政法B.人民法院组织法C.婚姻家庭法D.刑法10.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B.法律调整的效率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后果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法律意识 B.法律行为 C.法律规范 D.法律关系2.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使用其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这是()A.授权性规范 B.确定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3.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A.具有规范性 B.由国家制定和认可C. 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D.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4. 根据法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划分为()A.实体法B.程序法C.习惯法D.判例法5.法律原则也是可以适用的,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的适用有哪些特点?()A.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于法律运作的全过程B.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部分的适用于案件C.法律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D.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排除规则的适用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的特征有哪些?2.法对人的效力的一般原则有哪些?3.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有什么区别?4. 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法理学初阶样题参考答案(朱颖)

法理学初阶样题参考答案(朱颖)

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专科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 ---2008 学年第1学期课程法理学(一)( A 卷)专业法学年级2007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CD 3.ABCD 4.B 5.A C 6.BC 7.A BCD 8.ACD 9.AD 10. C二、概念比较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法律事件和法律事实:凡是在社会生活中能实际发生的,并且为法律所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事件与行为,即为法律事实。

(2分)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则所规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并且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现象。

(2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1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由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2分)法律制裁是通过法律责任的承担对责任主体进行惩罚。

(2分)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无法律责任即无法律制裁的可能。

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功能体现,但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强制性制裁措施的结果。

(1分)三、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的评价作用是对人的思想或行为的合法与不合法、违法与不违法的评价。

(×)判断正确1分。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尺度,能够对人的行为的法律意义进行评价。

(2分)但并不针对思想进行评价。

(2分)2.程序法即使离开实体法也有其存在价值。

(√)判断正确1分。

程序法不能完全被理解为实体法的附庸,程序法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通过程序实现正义也是程序法的目标。

(2分)程序正义可以独立于实体正义而存在。

(2分)3.不成文法是指没有书面的文字形式的法。

(×)判断正确1分。

不成文法是指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但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

法理学(一)课程(A)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 1 页共 3 页(2分)它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种形式,可有文字形式。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至第四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体法2.法学体系3.任意性规则4.法律条文5.公法6.私法7.法的形式渊源8.规范性法律文件9.法律汇编10.法典编纂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法的三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范D.法律条文2. 一个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A.必须 B.应当 C.可能 D.不可能3.“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不属于()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4.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判例法是由法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形成的,只对特定当事人有效;B.在我国,地方性法规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C.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是普遍的,不存在时间限制;D.法在有效期内能反复适用。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各种方式中可以改变法律规范内容的是()A.法律汇编B.法典编纂C.法规清理D.制定法律大全6.关于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生效B.经过一定时间后生效C.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生效D.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7.关于法律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原则是法律的最基本要素B.法律原则类似政策,不如法律规范稳定C.法律原则不具有适用性D.法律原则也有规范性8.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法?()A.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B.宪法和组织法C.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D.侵权法与公司法9.关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一般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B.其中有的案例属于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一种C.是我国法律渊源之一D.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造法例10.下列部门法中未能体现公私法混合性质的部门法是()A. 行政诉讼法B.环境法C.劳动法D.社会保障法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表述是()A.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C.以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为内容D.法是仅对特定人适用的规范2.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以下哪些?()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C.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D.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3.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A.不包括正在生效的国际法在内B.不包括正在生效的国内法在内C.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国际法在内D.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国内法在内4.在不同国家,法律渊源的种类往往不同,一般的分类包括()A.成文法B.判例C.习惯法D.学说和法理5.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的形式包括法的结构形式、法的表现形式和法的实现形式B.法的表现形式即发的渊源C.法的思想影响作用是法主要的实现形式D.法的结构形式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的体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法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

答案在后面考试科目:《法理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9题,总分值9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在法的三要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 (1 分)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范D. 法律条文2. “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不属于()(1 分)A. 义务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确定性规范3. 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法?()(1 分)A.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B. 宪法和组织法C.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D. 侵权法与公司法4. 关于法律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 分)A.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最基本要素B. 法律原则类似于政策,不如法律规范稳定C. 法律原则不具有适用性D. 法律原则也有规范性5. 关于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分)A. 直接生效B. 经过一定时间后生效C. 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生效D.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6. 关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1 分)A. 一般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B. 其中有的案例属于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一种C. 是我国法律渊源之一D. 从功能上看它是一种造法例第8页/共8页7. 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正确的是()(1 分)A. 判例法是由法院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形成的,只对特定当事人有效;B. 在我国,地方性法规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C. 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是普遍的,不存在时间限制;D. 法在有效期内能反复适用。

8. 下列部门法中未能体现公私法混合性质的部门法是()(1 分)A. 行政诉讼法B. 环境法C. 劳动法D. 社会保障法9.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各种方式中可以改变法律规范内容的是()(1 分)A. 法律汇编B. 法典编纂C. 法规清理D. 制定法律大全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学:是一门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法律现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包括立法、司法、执法、诉讼、法律规范。

法律渊源、法律关系。

法律行为、法律意识等。

法是法律现象的中心,其他法律现象都与法有这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法律(狭义):是指人们从各种事实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赋予其法律意义后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3、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4、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
5、法律原则:是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基础或本源的原理或准则。

法律原则可以说是法律的精神和价值
6、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7、法律部门: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

8、法的要素:是指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构成完整的法的系统的各种元素。

9、法律效力:广义上指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既包括规范法律文件和效力,又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而狭义的法律效力仅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适用。

10、法的溯及力问题:是指法律溯及及既往的效力。

发的溯及力问题则是指新法颁布以后对其生效以前所发生的时间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律规范的三要素不包括( D )
A.前提条件
B.行为模式
C. 法律后果
D.原则规定
2. 一个法律条文( C )表述一个法律规范
A.必须 B.应当 C.可能 D.不可能
3.法对人们的行为可以反复适用,这体现了法的什么特征?( C)
A.强制性
B.国家一直性
C.规范性
D.普遍性
4. 我国法的溯及力问题,除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 A )原则
A.从旧兼从轻
B.从新兼从轻
C.从旧兼从重
D.从新兼从重
5.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B )
A.所有的法律原则都具有指导性;
B. 所有的法律原则具有强制性;
C.有的法律原则具有任意性;
D.有的法律原则具有规范性。

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请辩护人辩护。

这一规定属于何种法律规范?(D )
A.义务性规范
B.准用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
7. 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B )
A.宪法
B.司法解释
C. 法律
D.国际条约
8.法律汇编是( B )
A.是一种立法活动
B.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文件按一定的标准汇编成册
C.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的变动
D.将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
9.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私法”范畴?( C )
A.行政法
B.人民法院组织法
C.婚姻家庭法
D.刑法
10.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A)
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B.法律调整的效率
C.法律规范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后果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
A.法律意识 B.法律行为 C.法律规范 D.法律关系
2.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使用其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这是( BCD )A.授权性规范 B.确定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3.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 BCD)
A.具有规范性 B.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C. 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D.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 根据法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划分为(AB )
A.实体法
B.程序法
C.习惯法
D.判例法
5.法律原则也是可以适用的,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的适用有哪些特点?(ABD)
A.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于法律运作的全过程
B.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部分的适用于案件
C.法律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
D.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排除规则的适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法的特征有哪些?
(1)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师由国家创制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社会规范;
(3)法是规定人们权利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
(4)法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特殊社会规范。

2.法对人的效力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属人主义;
(2)属地主义;
(3)保护主义;
(4)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

3.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有什么区别?
(1)法律汇编并不是创制法的活动,仅仅对法律渊源进行形式上的整理,不涉及内容;而法律编纂是法的创制形式之一;
(2)法律汇编并不改变原有规范的内容,而法典编纂对原有的规范进行了补充或修改;
(3)法律汇编的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仅仅供人们参考;法典编纂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直接作为判决和援引依据;
(4)法律汇编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法典编纂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者程度不同。

4. 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或基本结构是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包括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军事法、环境法、刑法以及诉讼程序法。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试论法律原则的功能。

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则等其他法律要素的指导性准则,作为立法、司法和守法的指导思想和立足点,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在法律创制方面:(1)法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

(2)发的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3法的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向导作用。

在法的实施方面:(1)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在个案中作为对某个具体法律规则、法律制度的合理性、正当性或正确性进行评价的标准。

(2)在法律规则出现漏洞时,法律原则可以作为“发源”运用于法律对案件事实的涵摄过程,从而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3)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