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中国语文教育史94页PPT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亦离不开自然的法则。
忽视这个特殊的规律,就不能很好的把握事物的本质。
不过,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者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历史条件的影响,所以分析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就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来研究。
语文教育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而不等于社会发展史,它既不是通史、革命斗争史,也不同于科技发展史或文学史。
语文教育史之所以是语文教育史,就因为它是反映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历史。
所以在分期时,必须兼顾语文教育自身的个性。
只有将这两个因素全部考虑在内,才能对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有一个客观的、准确的严谨的划分。
基于以上所述,我将语文教育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从上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从1949年以来为现代语文教育期。
一、古代语文教育期随着人类在地球的出现,伴随而至的是人类伟大的文明,在这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就是人类语言。
正是这颗明珠人类社会从此有了语文教育,而它的萌芽始于原始社会,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变化的漫长历史时期。
在原始社会,语文教育独立,人类都是在劳动中实行学习,经受教育,这个社会形态的语文教育称为“潜语文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们的祖先已经把的教育从劳动中分化出来,人们通过语言学习各种劳动的技能,这时的语文教育被称作“前语文教育”。
在古代语文教育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教育与劳动的逐渐分离,并出现了专门的语言教育学校。
古代语文教育期人类社会结合劳动和生活所实行的言语和文字的教育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从奴隶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为古文教育期,这个时期实行的内容广泛的古文教育是语文独立设科的酝酿和准备。
二、近代语文教育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逐步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新)
中学:先是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 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 但以古代文言作品为主要构成。
4.特点: (1)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 尽力使语文课的内容和日常生活、学生已有的 感知经验结合起来。 (2)注重趣味性 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要求“择其富有趣味者用 之。” (3)注重口语的训练 无论初小,还是高小,都要求加强口语的训练。
(二)影响:
这些规定突出了会说、会读、会写、有文 学兴趣的要求,体现了很浓的公民意识和民 主精神。
这些国语和国文课程纲要,是近代第一次 较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语文学科的性质、教 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 容及分阶段教学要求等,初步形成了现代语 文学科的纲领性文件,为规范20年代的语文 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成为以后中央制 定和修正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的蓝本。
本科(3-4年)
2.教学目的 小学国文科的教学目的(“要旨”):
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 力,兼以启发其智德。
中学国文科的教学目的:
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 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3.教学内容
初等小学,从端正发音开始,教授学生简 单文字和日用文章的读法、书法、作法、语 法。(1/2)
(二) “壬戌学制”的特点:
(1)缩短了小学年限,加长了中学年限,将 “七四”改为“六六”(美式),有利于普 及小学教育和提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
(2)中等学校和大学均采用选科制,这就体 现了欧美自由主义教育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原 则。
(3)“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和“注重生活教 育”等标准是受杜威教育学说的影响。
(二) 《壬子—癸丑学制》意义: 1.教学目的明确 《壬子—癸丑学制》中,语文教育开始有 了自己较为明确的任务,语文教学开始转向 语文本身,即: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PPT参考
2021/3/10
授课:XXX
5
《百家姓》
2021/3/10
授课:XXX
6
《千字文》
《千字文》,古人多简 称其为《千文》,它在 “三、百、千”中虽排 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 却是最早的,也是“三、 百、千”中唯一确切知 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 部书。根据史书记载, 《千字文》是南朝梁武 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 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 周兴嗣。
《昭明文选》,又称 《文选》,是中国现 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 集,由南朝梁武帝的 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 同编选。萧统死后谥 “昭明”,所以他主 编的这部文选称作 《昭明文选》。
《文选》的内容
《昭明文选》一书,是萧统招聚文学之 士而编。书中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不选经子,史书中也只略选“综辑辞 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已初步注 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认为 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者方 可入为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尤注 重骈俪、华藻。
1949年至今则称为当代语文教育
2021/3/10
授课:XXX
3
一、古代语文教育
1、教材内容:
(1)蒙学读物:
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它一 般招收8~15岁的儿童入学,大多属于私学性质。
蒙学始创于奴隶社会的夏朝,在秦汉时期得以不 断发展,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 和程序,主要进行读书、习字作文的教学,为进 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作准备。
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 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
《文选》的地位
“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 极一时士子必须精通《文选》。
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 秀才半。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说。
第一章 语文教育史
王尚文先生(左二)
李海林教授(左)
王荣生博士(左)
作业课 复读课
四式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左)
钱梦龙老师在上课
㈢魏书生课堂教学六 步结构:
定向 自学 讨论 答疑 自测 自结
感知 理解 应用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做报告
魏书生担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在检查工作
㈣学导式课堂教学结构:
提示 自学 解疑 精讲 演练 小结
课堂结构改革实例
㈠上海育才中学课堂教学八字结构 ㈡钱梦龙语文导读法 ㈢魏书生课堂教学六步结构
㈣学导式课堂教学结构
㈤黎世法六课型课堂教学结构
㈠上海育才中学课堂教 学八字结构:
读读-感知,提问 议议-讨论,理解
讲讲-点拨,深化 练练-巩固,应用
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
㈡钱梦龙语文导读法:
自读课 教读课
2、《蒙学课本》
(四)教学方法 “讲解”之风从此开始
第二节
现代语文教育
一、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提倡白话文 二、国统区与解放区的语文教学
三、了解1923年课标要求及教育方法 p20-22
第三节
当代语文教育
(一)新生时期——“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 (1949——1957) 1、“语文”学科的命名 2、“红领巾”教学法 的讨论 3、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二)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 (1958——1976) (三)改革发展时期——“多纲多本”的语文教育 (1977——2000) (四) 21世纪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颁布(2001至今)
感知 理解 应用
㈤黎世法六课型课堂教 学结构:
自学课-感知 启发课-理解 复习课-巩固 作业课-应用 改错课-反馈 小结课-深化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2
开课和学习目的
1.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 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 的对话。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2.历史上活动的许多个别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 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 反的结果。 ——[德]恩格斯 3.没有过去,不仅今天毫无意义,将来也没有 希望。 ——[美]拉可斯丁 4.现在不可能是过去的完全再现,但它至少会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主讲: 主讲 耿红卫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2-5-6 1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2012-5-6
先秦语文教育 秦汉语文教育 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 隋唐五代语文教育 宋元语文教育 明清(1840年前)语文教育 近现代语文教育(1840—1949) 当代语文教育(1949—2003) 港澳台语文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
2012-5-6 5
主要参考书目
1.王文彦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远方 出版社2006年版。 2.耿红卫著:《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 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山东教育出 版社2008年12月版。 3.耿红卫著:《语文教育新论》,长江出版社 2007年版。 4.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 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5.王松泉等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
2012-5-6 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 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7.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 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8.林治金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山 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陈黎明、林化君著:《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 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二十世纪中国中小学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语文教育史
教学相长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教学时弊
一曰“呻其占毕”。 二曰“多其讯”。 三曰“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四曰“使人不由其诚”。
五曰“教人不尽其材”
小结: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是世界上教育 史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 验的总结, 可称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是 中国教育史上极为辉煌的遗产,它所论述的教
前期语文教育活动及思想
后期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
叶圣陶前期语文教育活动:
开明书店(1926年) 《中学生杂志》(1930.1)
《文心》(1933.1-1934.6)
开明书店(1926年)
“自从开明书店登场,中国出版界才有
认真为学生着想的读物”——曹聚仁
《中学生杂志》(1930.1)
4、简评《国文百八课》在我国语文教材史上的
地位。
第三编:现代语文教育期 (今语文教育期)
背
景 及 特 点
著名语文教育家
教学大纲的流变
作业
“庠”(唐虞),分为上庠和下庠; “序”(夏 禹),分东序、西序;“学”(商)分左学、右 学。
二、言文教育期的基本内容
1 、原始社会言语教育与生活教育合二
为一 2、夏商两代文字读写教育开始兴起
三、言文教育期的基本经验
1 、语言来自生活,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大
课堂 2、文字读写训练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四、言文教育期的特点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 见得思义。”
“子绝四——毋意(不凭空臆测),毋必
(不主观武断),毋固(不固执一端),毋 我(自以为是)”
启发教学,循序渐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中国语文教育史
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
总结词
多元与探索的时期
详细描述
民国时期,中国语文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语文教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 束缚,开始注重个性、自由和创新。同时,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语文教育的语言统一 和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教育
总结词
社会主义教育与民族特色的融合
详细描述
汉代的语文教育不仅重视文字、语言的学习,还注重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 知识传授。同时,汉代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语文教育家,如扬雄、王充等,他们 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语文教育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文化繁荣的时期,语文教育也取得了 巨大的进步。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内 容更加广泛,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如讲解、问答、讨论、作文等。
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思想的 指导下,强调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注重思想教育和语言表达能力,同 时加强了语文教育的普及和规范化。在改革 开放后,语文教育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 能力的培养。
03
当代语文教育
改革开放前的语文教育
传统与政治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语文教育主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教材内容以经典文学作品和革命题 材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思想教育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和模仿,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文字的书 写和意义。由于甲骨文、金文比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因 此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先秦时期的语文教育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教育也取得了 显著的进步。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内容更加广泛,不仅包 括文字、语言的学习,还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 知识。
中国教育史教案课件
孟子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教化民众,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 懂得礼仪廉耻。
学习方法
孟子提倡深造自得、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主张自反、内省、改 过迁善等修养方法。
荀子与儒家教育思想
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教育的目的是化性起伪,通过教化来改变人 的恶性,使人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教育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 普遍性和平等性。
秦汉时期教育
秦朝教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教育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规范 。
汉朝教育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主导地 位。同时,汉朝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学体系,包括太学、郡县学等。
近现代教育思想
介绍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包括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 教育思想和实践。同时分析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特点和优势。
02
古代教育
夏商周时期教育
夏朝教育
初步的教育形态,以传授生产和 生活技能为主,强调礼仪和道德
教育。
商朝教育
出现了专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以培养官吏和贵族子弟为主,教 学内容包括祭祀、卜辞、武艺等
从近代到现代,介绍中国近现代教育 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学制改革、 教育行政机构改革等。
秦汉至明清时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 的教育制度变革及其原因和影响。
中国教育思想演变
儒家教育思想
介绍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 育思想。
墨家、道家教育思想
探讨墨家、道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 影响。
中国教育史教案课件
汇报人: 2023-12-13
语文教育史
三、现代语文考试的方式
1、审别法:辨别字音、字形、字义 2、填字法:成语和词语填入设置好的句子中,使之连贯。 3、默填法:句子间,声音容易错误的字空出,是学生填、 4、整理法:将通顺的成语顺序打乱,是学生整理好。 5、删正法:和整理法相似,只是换为句子整理,删去多余虚词 6、证误法 :将用错的同音字改正过来。 7、缀句法 :引用成语,另外缀一句通顺的句子、 8、模仿法:照着一个成语模仿另一个句子。 9、翻译法: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 10、订正法:测试学生的语文常识,用“ +-”作为记号。 11、标点符号法 用一段无标点话,是学生加标点。 12、分段法:让学生给一大段分出小的段落,考查学生理解力。 13、选择法:类似于现代的阅读题,阅读后,出题,给出四种 答案,学生选择一个最符合的答案。
第五节 语文学习
一、语文学习思想
(一)重学法指导 梁启超认为作文教学要“求真”“求达”,文章“存米”“找 米”(重在搜集材料) (二)平均发展 蔡元培强调“军国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 主义”即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教学的基本原理——学是教的依据,教是学的示范 (四)创造性学习 陶行知的五个字:一:专一;集:搜集;钻:深入;剖:解剖 分析;韧:坚韧。 (五)培养综合能力 夏丏尊《受教育与受教材》强调教育是综合能力的养成。综合 能力包括健康力、想象力、判断力、记忆力等。
第三节 写作教学
一、写作教学目标
1904年开始有了写作教学目标,写作不仅是为了考试去 写考试类文体,日常实用性文体开始受到关注。 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作法,宜就 读本及他科目已授事项,或儿童见闻以处世所必须者,令 记述之,其行文务求简易明了。” 1929年《小学国语课程暂行标准》不仅列出了写作教学 目标还规定了写作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初级结束 测验分数在4.5分以上。高级毕业作文测验分数在6.5以上。 1948年第二次修订课程标准,初中写作教学目标“,培 养运用国语及语体文表达情意之能力,以切合生活上之应 用。”高中写作教学目标“熟练运用语体文及明易文言文 表达情意能切合生活上最需要应用最广之文字。”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
选择教材的标准:“文质兼美”
课文必须是范文,要求文质兼美,具有积 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 习的典范。入选的文章,一般应该是素有定评 的,脍炙人口的,特别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效 果叶家家 圣 陶 作 家 \
著 名 语 文 教 育 家 于 漪
语 文 教 育 改 革 家 魏 书 生
著 名 语 文 特 级 教 师 宁 鸿 彬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式 的 教 育 家 李 镇 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
中国最早的文字教育从甲骨文中找到一些实证
先秦孔子的教育实质上是语文教育 《论语》中,孔子是“言语教育”——雅言; “四教”:—— 文、行、忠、信 《史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一、古代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的出现,是西汉以后。 分类:蒙学读物、文选读本、儒家经典 (一)蒙学读物(识字课本):
新生代著名语文教师郭
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
(五)读思结合
(六)诵读法
三、古代语文教育之评价
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 贬孔派:把孔子看成中国几千年文化落后的根源 1、强调记忆,只发展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 2、教材一成不变:“一本书的民族” 尊孔派:孔子是“万世之表” 1、讨论式教学,重视个别差异和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发展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法
3、导师制,便于集体讨论和个别指导
(二)建国后的语文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 “国文”为“语文”,语文教育随之跨进 了一个波折迭起,艰难跋涉的时代,最后 一片光明。 50年代:
中国教育史课件
2、教育对于个人的作用
• ——性相近,习相远; (1)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 (2)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人人都必须受教育 (3)人性论中的矛盾 :“唯上智与下愚不
移”
• (二)论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 培养“士”、“君子”
• “君子之道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 者不惧。”
• 士:“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 可谓士矣。”
•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 东曲阜)
• 30岁办私学 • 50-54,任中都宰——后为司空——大司
寇 •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 68岁整理《六经》
“有教无类”
• 孔子的办学指导思想。人不分种族、贵贱 都可以入学。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制 度,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推动了文化 的下移,扩大了人才的来源。
• 婴儿在自己能吃东西的时候,要教他用右手进食。在 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先要教会他怎让应答大人的招呼, 男孩应声要直,女孩应声婉。男孩要佩革制衣带,女 孩要佩丝制衣带。孩子六岁,教他数数,并教认识东 西南北中的方位。七岁,男孩和女孩便不能坐在一张 席子上了,也不共用一份食具。八岁,开始进行礼让 训练。出入门户和吃东西时,都要让年龄长者先于己。 九岁,要教儿童学习计算日期。除教用自然数排列年 代、日期外,还要学习中国古代特用的天干地支相配 法。十岁,男孩外出上学,学习书写和计算,也可以 不再住在内室了。女孩子十岁不再出闺门,由保姆或 母亲教女德女工。学理麻、抽丝。
• 小学教育(8岁[王侯太子]、10岁或13岁[公 卿太子]、15岁,学习年限7年,学习道德行 为准则与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 大学教育(15岁[太子]、20岁),学习年限 为9年。
语文教育史【优质PPT】
书写工具:纸、笔、墨、砚。(文房四宝)
纸:竹简、缣帛、木牍、蔡侯纸。 笔:旧传蒙恬造笔,其实殷商已有毛笔。 墨和砚:那时也都已经使用。
读经所用教材:《孝经》、《论语》、《五经》、《诸子》等;
读经的年龄:不等,有七岁就能记诵的学童;
读经的方法:训诂,即为了解决古典语言和汉代口语之间的差异, 必须逐字逐句用汉代的语言来解释先秦的语言。
后清儒认为宋代理学家“空衍义理,横发议 论”,与汉学很不同,故与“汉学”对称,直 称“宋学”。
又因二程(程颐、程颢)和朱熹在此方面的成 就,后人也称“程朱理学”。
宋代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官学、私学、书院。
官学方面曾有三次改革(范仲淹、王安石、蔡京), 强调教育的普及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但时间不长, 都失败了。
“言意之辩”、“言可尽意”、“言不尽意”、“得意忘 言”、 “得意忘象”、“寄言出意”、“不以辞害意”、 “言约 旨远”。
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辩论材料和语言准备; 辩论形式多样; 辩论要求具体(简要清通,应对敏捷,讲究修辞。)
文学开始从经学中分离。列。 梁《昭明文选》也没有选经、子、史的文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国学(大学)以“诗、书、礼、乐” 为主要学习内容,也称为“大艺”;
乡学以“书、数”为主要学习内容, 也称小艺。即“以乡三物教万民”
——《周礼·地官》
乡三物:指“六艺、六德(知、仁、 圣、义、忠、和)、六行(礼、友、 睦、姻、任、恤)”。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 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此时,贵族中的“士”和庶民中的“士”,形 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即士阶层的崛起。
汉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1、把语文教学看成经学的附庸——后世只重古典书面语学习, 不考虑当代口语习得。 2、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后世有文字、音韵、训诂、书法的 专门学问。 3、重视教师的讲解——后世产生“正义”及讲经、说经的书。 4、重视记诵——后世产生了帖经、墨义等考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