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3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点PPT(10级)

合集下载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马氏体相变是金属和合金在温度变化时出现的一种结构变化现象,它的特点主要是结构的拉伸和缩紧。

一、温度变化范围狭窄
马氏体相变的温度变化范围很狭窄,一般是5℃左右,也有变化范围大于10℃的,但都不是很多。

二、变化量小
马氏体相变的变化量较小,长度变化很小,一般变化不超过0.1~
0.2%。

三、温度变化率大
温度变化率较大,当温度在马氏体相变范围内,由于结构的拉伸和缩紧,长度会变化很大,可达数十倍,温度变化率也很大,可达数百倍以上。

四、延展性差
马氏体相变的导热性能差,其密度和硬度较大,所以延展性也很差,一般变化不超过0.2%。

五、热力学易变
热力学可以显示马氏体相变时金属和合金的温度变化,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状态的各项物理性能,如结构、强度、尺寸等。

六、熔化温度变化
马氏体相变还会影响金属和合金的熔化温度,一般情况下,熔化
温度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 变温瞬时形核:当奥氏体过冷MS点以下时开始以极快的速 度形核,必须继续降温,才能继续形核,切变形核的速度极快, 形核无孕育期; (2) 瞬时长大:长大速度极快,在10-4~10-7sec内长成一个单 晶,表明长大所需的激活能极小。 (3) 转变速度依赖于形核率,与长大速度无关,新核长大到 一定尺寸就停止长大。马氏体转变的继续进行必须继续降温,而 不是靠已有马氏体晶体的进一步长大。 Cohen归纳出M转变的体积分数f与冷却到的温度tq之间关系为:
3. 爆发式马氏体转变
• Ms点低于0℃的Fe-Ni(-C)合金将形成惯习面为 {259}γ 的透镜片状马氏体。当第一片马氏体形成时,有可能 激发出大量马氏体而引起爆发式转变,通常用Mb代表发生
爆发式转变温度。
• 这种相变突然发生,并伴有响声,同时急剧放出相变潜 热,使试样温度升高。爆发转变量取决于合金的化学成分, 条件合适时爆发转变量可超过70%,试样温度可上升30℃。
细晶粒合金的爆发转变量较小。
马氏体的爆发转变,常因受爆发热的影响而伴有马氏 体的等温形成。
8
概括以上三种相变的特点可以看出, 主要差别仅在于形核及形核率不同,而
形核后的长大速度均极大,且均与相变
温度关系不大。
9
4.表面马氏体相变
将试样在稍高于其合金Ms点的温度等温保持,
往往在试样表面会形成马氏体。若将马氏体磨去,
f =1-6.956×10-15[455-(MS-tq)]5.32 f =1-exp[-1.10×10-2△T]
可见,tq越低,马氏体转变体积分数f越大。当tq与MS差值达 455时,转变马氏体的体-26%Ni19%Mn,Fe-26%Ni-3%Cr, 高C高Mn钢中,为等温转变。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 转变可以用类似C曲线T— τ等温图来描述。 特点:等温形核、瞬 时长大。有孕育期,C曲 线,但等温转变不完全。 右图为Fe-23.2%Ni 3.62%Mn合金中马氏体等 温转变的曲线。可用时

CH6.5 马氏体的性能及影响因素PPT(10级)

CH6.5 马氏体的性能及影响因素PPT(10级)
马氏体转变
6.5 马氏体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2020/3/7
1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4.8.1 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
一.马氏体的高硬度和高强度 1.钢中马氏体力学性能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 2.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通常情况下,马 氏体的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当碳含量超过0.6%时, 硬度增长趋势下降。
2020/3/7
15
授课 朱世杰
作为形成显微裂纹的敏感度。
2020/3/7
11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一)影响形成显微裂纹因素
1.含碳量
当WC<1.4%时,随碳量增加,SV 急
剧增加,因而此时生成的是细而长的 横贯奥氏体晶粒的{225}M,易受撞击 而断裂。当WC>1.4%时,随碳量增加,
SV 反而下降,因此时生成短而宽的
{259}M,不易受撞击断裂。通常马氏
2020/3/7
10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5.5 高碳马氏体的显微裂纹
马氏体片形成速度极快,互相撞击或与奥氏体晶界相撞时 可形成很大的应力集中,加之高碳马氏体本身很脆,故在撞 击时极易产生裂纹。这些裂纹虽很小,但可成为疲劳裂纹源 而导致开裂。
以单位体积马氏体内出现显微裂纹的面积SV (mm2/mm3 )
3.淬火钢的硬度取决于马氏体 和残余奥氏体的相对含量。只 有当残余奥氏体量很少时,钢 的硬度与马氏体的硬度才趋于 一致。这是必须注意的。 4.马氏体的屈服强度随含碳量 的增加而升高。
2020/3/7
含碳量对马氏体的强度与硬度的影响
2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不同碳含量的钢淬火后的硬度及碳含量与残 余奥氏体量的关系。 曲线1是完全淬火并进行冷处理后马氏体的 硬度。奥氏体全部转化为马氏体,所得即 为马氏体硬度和碳含量关系。

马氏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效应讲解20页PPT

马氏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效应讲解20页PPT

马氏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效应讲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Nhomakorabea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6章 马氏体 PPT课件

第6章 马氏体 PPT课件

马氏体 形态与 含碳量 的关系
0.2%C
0.45%C
1..2%C
合金元素的影响:
凡 能 缩 小 γ 相 区 ( Cr 、 Mo 、 W 、 V ) 的均促使得到板条状M,而扩大γ相区(C、 Ni、Mn、Cu、Co)的,将促进片状马氏 体形成,能显著降低A层错能的将促进ε - M的形成。
2)马氏体的形成温度
不同的片状马氏体 内部亚结构是不同的,可 以将其分为以中脊为中 心的相变孪晶区和无孪 晶区(片的周围部分,存在
位错)。
孪晶区所占比例与 马氏体的形成温度有关, 形成温度越低,相变孪 晶区所占比例越大。
(4)与C%的关系 片状马氏体的组织形态随合金成分的变化而改变。 对于碳钢: C%<0.3%时,板条马氏体; 0.3%<C%<1.0%时,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混合 组织; C% > 1.0%时,全部为片状马氏体组织。 并且随着C%增加,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逐渐增加。 合金元素Cr、Mo、Mn、Ni增加形成孪晶马氏体倾向。 (5)与奥氏体晶粒的关系。奥氏体晶粒越大,马氏体 片越大。
[110] γ∥[111] α
[211] γ∥[110] α
Ms > 3 5 0 ℃
Ms≈200~100℃
Ms<100℃
<0.3
1~4
0.3~ 1 时 为 混 合 型
1.4~ 2
板条体常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 凸透镜片状(或针状、竹 同左,片的中央有中脊。在两
平行排列成群。板条宽度多为 叶状)中间稍厚。初生者 个初生片之间常见到“Z”字
随马氏体的形成温度降低
板条状
蝶状
片状
薄片状
亚结构:
位错
孪晶
图Fe-Ni-C合金马氏体形态与碳含量的关系

马氏体相变及记忆.pptx

马氏体相变及记忆.pptx

体迁移,每个原子移动的距离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且原子之间的相对位
置不发生变化。

1、一些具有有序结构的合金发生马氏体转变后有序结构不发生变化;

2、Fe-C合金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后,C原子的间隙位置保持不变;

3、马氏体转变可以在相当低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且转变速度极快。
例如:Fe-C、Fe-Ni合金,在-20~-196℃之间一片马氏体形成的时间约
3.马氏体相变的动力学分析 马氏体相变由于其具有转变速度快的特点,研究其动
力学转变特点很困难,可以将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分成 三种情况。
1 马氏体降温形成(降温形核、瞬间长大)
2、等温转变(等温形核、瞬间长大)
3、表面转变
第32页/共52页
1、马氏体降温形成(降温形核、瞬间长大)
特点:
(1)由于降温形成的ΔG 很大,共格关系(势垒低,界面 阻力很小),因此形核率很大,转变速度极快,可认为 与长大速度无关; (2)爆发式转变,总转变量与温度有关 (3)细晶粒爆发量较少,晶界是爆发传递的障碍。
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条件示意图
第25页/共52页
3、影响Ms点的主要因素
1)化学成分
(1)C%影响
C%的影响最为显,C% 升,Ms 和Mf均下降,马氏体转 变温度区间移向低温,残余奥 氏体量增加。
碳含量对MS、Mf的影响
第26页/共52页
2)合金元素
总体上: ① 除了Co、Al 提高Ms外,合金元素均有降低Ms作用。 ②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很少,对Ms点影响不大。 ③ 合金元素对Ms点的影响表现在影响平衡温度T0和对奥氏体的强化作用。
为均匀切变。 • 造成均匀切变且惯习面为不变平面的应变即为不变平面应变。

第5章-马氏体相变

第5章-马氏体相变
的晶体学位相关系。
马氏体相变无扩散的原因:
C原子在-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体心正方结 构,正方度随碳含量增加而线性增大。
Fe-C合金中,A和M中碳原子相对铁原子的间隙位 置没变。
Fe-C合金中,在-20~-195ºC之间,每片M的形成 时间约为:0.5~510-7s。
转变结果:降低了系统能量,形成低温亚稳定相。 形成条件:冷却速度大到能避免扩散型相变,所有
逆相变:加热时马 氏体向奥氏体的相 变。 As:马氏体逆转变 开始点,马氏体和 奥氏体两相自由能 差达到相变所需最 小驱动力值时的温 度。
六、亚结构
相变伴生极高密度的晶体缺陷:孪晶(高碳 M )、位错(低碳M )、层错。
马氏体相变的判据:
1、相变以切变共格方式进行 2、相变的无扩散性 3、相变伴生极高密度的晶体缺陷:孪晶、位错、
➢钢中常见的合金元素只 有Al、Co使Ms点升高, 其余均使Ms点降低。 ➢合金元素对Ms点的影 响主要取决于它们对平
衡温度的影响以及对奥
氏体的强化作用。
➢凡是剧烈降低To温度及 强化奥氏体的元素均剧
烈地降低Ms点。
2、形变与应力的影响
在Md~Ms之间进行塑性变
形时会诱发马氏体相变,在
Ms ~ Mf之间进行塑性变形
Ms点:奥氏体和马氏体两 相自由能差达到相变所需 最小驱动力值时的温度。
To一定时, Ms点越低, 相变所需的驱动力越大。
G= S(T0-MS) As点:马氏体和奥氏体两相
自由能差达到逆相变所需 最小驱动力值时的温度。
G = S(AS-T0)
To、 Ms、 As与合金成分的
关系如图。 Ad
马氏体晶粒长大到一定尺寸就不再长大,随温度降 低,马氏体继续形核、长大。

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

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

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引言马氏体相变是指固体材料经过快速冷却或机械应力作用后,在普通的冷处理条件下发生的晶体结构相变现象。

马氏体相变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马氏体相变的定义、形成机理、基本特征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马氏体相变的定义马氏体相变是指固体材料在冷却过程中经历组织相变,从高温相变为低温相的过程。

这种相变过程是一种固态相变,属于无序到有序的结构转变,通常发生在低温下。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是快速、均匀和可逆的。

马氏体相变的形成机理马氏体相变的形成机理主要涉及晶格畸变、原子扩散和位错运动等过程。

通常情况下,当固体材料经历冷却过程时,晶格会发生畸变,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这种畸变能够通过原子的扩散来进行传播,并且位错运动也会促进马氏体相变的形成。

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马氏体相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快速性:马氏体相变是一个快速的相变过程,通常在毫秒至微秒的时间尺度内发生。

这种相变速度快的特点使得马氏体相变在某些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形状记忆合金。

2.可逆性:马氏体相变是可逆的,即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马氏体又会重新转变为高温相。

这种可逆性使得马氏体材料可以多次进行相变过程,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

3.形状记忆效应:马氏体相变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即在经历应力作用后,材料可以保持其原来的形状。

这种形状记忆效应使得马氏体相变材料在机械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疗器械和航空航天。

4.结构转变:马氏体相变是由无序的高温相向有序的低温相转变的过程。

在相变中,晶格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等。

马氏体相变的应用马氏体相变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材料在形状记忆合金中有广泛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可以通过调控温度或应力来改变其形状,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这种特性使得形状记忆合金在医疗器械、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ppt课件

第五章马氏体转变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5.1.2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1 钢中马氏体晶体结构特点 C 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亚稳;单相 C 位置:扁八面体间隙, R间隙0.19Å,RC 0.77 Å ——晶格畸变较严重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反常轴比现象:
实际中马氏体 的晶体结构除与 C 含量有关 外,还与 C 原子位置的变化有关,在某些条件 下可能出现反常轴比现象: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共析碳钢 CCT曲线A1
Ms
Mf Vc
奥氏体化的钢,以>Vc的速度冷却时, 过冷奥氏体冷却到Ms温度以下,转变为马 氏体,这种操作叫淬火。马氏体是强化钢材 的重要组织。
与K-S关系
比较 差1 ° 差2 °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011


(111 )
10 1 , 11 1 '

011


(111 )
10 1 , 11 1 '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CH6.5 马氏体的性能及影响因素PPT(10级)

CH6.5 马氏体的性能及影响因素PPT(10级)
4.马氏体转变量
SV 随马氏体量增大而增大,但当马氏体量超过27%后,形成 的马氏体均细小,不致引起显微裂纹,SV不再随马氏体量增大
而增大。
2020/3/7
13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二)减少显微裂纹的途径 1.降低高碳钢的奥氏体化温度,采用不完全淬火。 2. 淬火后立即回火使大部分显微裂纹弥合。
各种组织的裂纹敏感性: F → P → B-F →板条 马氏体 →上B → 粒状B → 岛状马氏体 /γ → 针状马氏体,显微裂纹的敏感性增加。
2020/3/7
14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本节小结
1、马氏体的高硬度和高强度及其原因。 2、马氏体的韧性和塑性及原因。马氏体的相变诱 发塑性。 3、马氏体的物理性能。 4、高碳马氏体的显微裂纹及影响因素。
体双相组织。故随碳量增高,奥氏体量增加,由于奥氏体硬度低,硬度反
而下降。
2020/3/7
3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二. 马氏体高硬度(高强度)的本质 马氏体具有高硬度、高强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
中包括: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时效来自化、晶界强化。1.相变强化 相变强化是指马氏体相变时,在晶体内造成晶格缺
2020/3/7
8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5.3 马氏体的相变诱发塑性 具有高的延伸率和低的流变抗力。在相变的同时
呈现的超塑性称为相变超塑性。
2020/3/7
9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5.4 马氏体的物理性能 钢中马氏体具有铁磁性和高的矫顽力,其比容
与奥氏体的比容相差很大。 1.比容 马氏体比容最大 2.磁性 高的铁磁性和 矫顽力 3.电阻 马氏体的电阻率比P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2/11 3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主要表现: ① 马氏体转变无孕育期。 马氏体转变量是通过不断降温来增加的,即马氏体转变量 是温度的函数,与等温时间无关。 把马氏体的降温转变称为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
2016/12/11
4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②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有转变开始温度和转变的终 止温度; 奥氏体以大于某一临界速度 V 的速度冷却到某一温度,不 需孕育,转变立即发生,并且以极大速度进行,但很快停止。 这一温度称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用Ms代表。 为使转变继续进行,必须继续降 低温度,所以马氏体转变是在不断降 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马氏体转 变主要为降温转变,过冷奥氏体冷至 Ms 温度才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转变。 而冷至Mf马氏体转变的终止。Mf称为马 氏体转变的终止点。 把马氏体的降温转变称为马氏体转 变的非恒温性。马氏体转变范围在 Ms~Mf之间。
在马氏体相变时,相界面宏观上不 转动,也不变形,所以该相界面为不变 平面。当相界面为不变平面时,界面上 原子既属于新相,又属于母相,这种界 面为共格界面。
2016/12/11 11
授课 朱世杰
பைடு நூலகம்
马氏体转变
预先磨光表面的试样,在马氏体相变后表面产生突起,这 种现象称之为表面浮凸现象。
马氏体转变时产生表面浮凸示意图
马氏体转变
6.3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点
2016/12/11
1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在极低温度下进行的一种转变 ,具有下列
五个特征(链接):
• • • • 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与不完全性 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象 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④ 有些Ms在0℃以下的合金,可能爆
发形成马氏体,有些可能等温形成马 氏体,但不能完全转变为马氏体。
2016/12/11
6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3.2 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1. 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一片马氏体在5×10-55×10-7秒内生成。即使在-20196℃以下 也是同样快速,而碳原子在-60℃以上才能进行有效扩散,此温 度远高于相变温度的下限-196℃,故转变时不会有扩散发生。 马氏体转变前后碳浓度不变,即马氏体中的碳浓度与原奥 氏体中的碳浓度完全相同。且碳原子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中的相 对于铁原子保持不变的间隙位臵,把这一特征称为马氏体转变 的无扩散性。
实验测定出母相与新相成分一致。且马氏体形成速度极快,
2016/12/11
7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2. 马氏体转变无扩散性证据: a.马氏体转变前后碳浓度不变。
b. 马氏体转变过程中晶核长大为协同型长大;即
晶格改组(由fcc到体心正方晶格)是通过切变方式完成
的。
c.马氏体转变在极低温度下进行,转变速度极快。 d.马氏体降温形成,且有残余奥氏体。
2016/12/11 13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3.5 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在某些合金中奥氏体冷却时γ→M,开始点Ms,终了点Mf; 而重新加热时马氏体又能无扩散的逆向转变为奥氏体,开始点 为As,终了点Af,这种特点称为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M→γ的逆转变也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As—Af)进行。 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弹性马氏体就是利用这个特点。
2016/12/11
14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特点小结
综上,马氏体转变具有很多不同于珠光体的特点,其中马 氏体相变区别于其他相变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只有两个:
相变的切变共格性(相变以共格切变的方式进行)和相变的无
扩散性。其他的特点均可由这两个基本特点派生出来。 有时,在其它类型相变中也会看到个别特点与马氏体相变
特点相类似,比如在贝氏体转变中也会观察到表面浮凸现象, 但并不能说明它们也是马氏体相变。
2016/12/11
15
授课 朱世杰
散的结论,但至少表明尚存有不同的观点。
2016/12/11
9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3.3 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性和表面浮凸现象
高碳马氏体的表面浮凸(Fe-Ni-Co合金中的片状马氏体光学照片 )
2016/12/11 10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1) 马氏体转变时产生表面浮凸(链接)。 (2) 马氏体形成有惯习面,马氏体转变时马氏体与奥氏体之 间保持共格关系。 预先在磨光表面上划一直线划痕,相变后直线变为折线, 直线在新相、母相的界面不折断,在新相晶内不弯曲。表明马 氏体相变就像形变中的切变一样。切变使得发生宏观形变。
2016/12/11
2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3.1 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和不完全性
主要是马氏体转变 ①无孕育期;②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③ 不完全性,即有残余奥氏体。 奥氏体以大于某一临界速度 V的速度冷却到某一温度,不需孕育, 转变立即发生,并且以极大速度进行,但很快停止。这一温度称为 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用Ms代表。马氏体转变不能终了。 为使转变继续进行,必须继续降低温度,所以马氏体转变是在不 断降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马氏体转变主要为降温转变,过冷 奥氏体冷至Ms温度才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转变。而冷至Mf马氏体转 变的终止。 Mf 称为马氏体转变的终止点 ( 温度 ) 。把马氏体的降温转 变称为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 马氏体转变量是在 Ms~Mf温度范围内,通过不断降温来增加的, 即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与等温时间无关。
● 当WC< 0.6%时,惯习面为{111}γ; ● 当WC=0.6%1.4%时,惯习面为{225}γ;
● 当WC=1.4%2.0%时,惯习面为{259}γ。
随着马氏体形成温度下降,惯习面有向高指数变化的趋势。对 于碳量较高的钢,先形成的马氏体的惯习面为 {225}γ,后形成的M的
惯习面为{259}γ。
2016/12/11
12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6.3.4 马氏体转变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转变时马氏体与奥氏体存在着严格的晶体学关系:位向关
系和惯习面
奥氏体与马氏体保持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有: K—S关系、西山(N) 关系、G—T关系、K—V—N关系。
惯习面随奥氏体中含碳量及马氏体形成温度而变化。
2016/12/11 5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③ 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性,即有残余奥氏体。
由于多数钢的Mf在室温以下,因此钢快冷到室温时或即使冷 却到Mf点,仍有部分未转变的奥氏体残留下来,称之为残余奥 氏体,记为Ar、rA、’或AR。有残余奥氏体存在的现象,称为 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性。 要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 体,可采用冷处理。
2016/12/11
8
授课 朱世杰
马氏体转变 近年来,通过实验和计算结果对上述观点提出了疑问: a) Thomas发现在含碳0.27%的碳钢中,条间奥氏体内含碳 量达0.4%1.04%,远远大于钢的平均含碳量,说明碳原子有 可能从马氏体扩散到奥氏体。 与多数实验测定的结果不同。 b) 上海交大徐祖耀计算出马氏体内碳原子扩散需时间为 7.3×10-3 10-7s,而条状马氏体形成时间为10-3-10-6s,比较两 者时间,说明扩散跟得上马氏体转变的速度,即转变时可能有 扩散发生。虽然这二个结果不足以推翻过去的马氏体相变无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