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固体理论作业-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固体理论作业-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本文简要介绍密度泛函理论以及本人论文中用到的概念、方法等。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s)计算方法,在材料的设计和模拟计算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计算材料科学的重要基础。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固体看作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多粒子体系,求解多粒子体系的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求出描述体系状态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波函数),就可以推出材料包括电子、结构、光学和磁学在内的所有性质。

固体是存在大量原子核和电子的多粒子系统,处理问题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通过绝热近似将原子核的运动与电子的运动分开;通过哈特利-福克(Hartree-Fock )自洽场方法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单电子问题,以及这一问题更严格、更精确的描述——密度泛函理论(DFT );通过将固体抽象为具有平移周期性的理想晶体,将能带问题归结为单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的运动。

1.密度泛函理论简介[2,3,4]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核心是采用合理的近似和简化,利用量子力学求解多体问题。

组成固体的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H H E ψ=ψr R r R (1.1)如果不考虑其他外场的作用,晶体的哈密顿量应包括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以及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形式上写成N e N e H H H H -++= (1.2)我们对研究体系进行简化,把在原子结合中起作用的价电子和内层电子分离,内层电子与原子核一起运动,构成离子实(ion core ),离子实与价电子构成凝聚态体系的基本单元。

晶体哈密顿量可以改写为:2222222,112222i i i j i ij i Z Z e Z e e H m M αβααααβαααβ≠≠⎛⎫⎛⎫=-∇+-∇++- ⎪ ⎪-⎝⎭⎝⎭∑∑∑∑∑αr R r R (1.3) 第一项为电子动能,第二项为离子的动能,第三项和第四项是成对离子和电子之间的静电能,第五项为电子和核之间的吸引作用。

计算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计算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计算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计算化学的方法,用于研究分子和材料的性质。

该理论基于电子的密度分布来描述体系的能量和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设计、材料科学、催化化学等。

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是Hohenberg-Kohn定理和Kohn-Sham方程。

Hohenberg-Kohn定理指出,一个体系的基态能量是其电子密度的唯一函数。

Kohn-Sham方程则是通过将体系的电子运动问题转换为一个类似单电子薛定谔方程的形式来近似描述体系的电子结构。

在DFT的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电子的密度分布。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交换-相关(exchange-correlation)泛函。

交换-相关泛函是一个由物理理论或实验测量得出的函数,用于描述电子之间的交换和相关效应。

目前有很多不同的交换-相关泛函可供选择,如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等。

确定了电子的密度分布之后,可以计算体系的总能量以及其它性质。

通过求解Kohn-Sham方程,可以得到包括分子轨道(MO)能量、电荷密度等在内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计算分子的结构、活性、光谱等性质。

与传统的量子化学方法相比,DFT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首先,DFT可以处理大分子和复杂体系,这在传统基于波函数的方法中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DFT可以利用多种交换-相关泛函的组合和调整,以适应不同体系的需求,从而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DFT的计算速度相对较快,使得它成为广泛应用于大规模计算的方法。

然而,DFT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体系和问题的通用交换-相关泛函。

选择合适的泛函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这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尝试和优化。

此外,DFT通常以准确性为代价来换取计算效率,其中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入较大的误差。

因此,在计算结果的解释和应用中需要谨慎对待。

尽管存在一些限制,化学密度泛函理论仍然是一个强大且灵活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中。

jianwei sun 密度泛函

jianwei sun 密度泛函

密度泛函理论是固体物理学和计算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工具,它主要用于研究原子尺度和分子尺度的物质性质。

本文将介绍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并对其在材料科学、生物物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是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一个结合体,它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电子态的描述:密度泛函理论基于电子态的描述,通过电子密度的变化来描绘分子和固体的性质。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原子核被看作是固定的点电荷,而电子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则由电子密度函数来描述。

2. 能量泛函形式:密度泛函理论通过最小化系统的总能量来确定系统的基态结构和性质。

这里的能量泛函是关于电子密度的泛函,包括动能泛函、外势泛函和交换相关泛函等部分。

3. 交换相关能的近似:由于真实系统中的交换相关能泛函难以确定,因此密度泛函理论通常采用近似的交换相关能泛函来描述系统的性质。

这些近似方法包括局域密度近似、广义梯度近似和元素间相互作用近似等。

4. Kohn-Sham方程:密度泛函理论通过Kohn-Sham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基态波函数和基态能量,进而确定系统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Kohn-Sham方程包括一个单电子薛定谔方程和外势的贡献,通过自洽迭代求解来获得系统的基态信息。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程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几个重要里程碑:1. 第一个泛函:1964年,Hohenberg和Kohn提出了系统的基态电子密度可以唯一确定系统的外势能的定理,并引入了密度泛函的概念,为后来的密度泛函理论奠定了基础。

2. Kohn-Sham理论:1965年,Kohn和Sham提出了Kohn-Sham 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基态波函数和基态能量,这一理论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并成为今天研究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框架。

3. 交换相关能的近似:1970年代,Vosko、Wilk和Nus本人r提出了局域密度近似方法,为密度泛函理论中交换相关能的近似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假设和理论

关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假设和理论

关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假设和理论前言:本文将简要介绍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导出和一些交换关联(XC)势,以期能给初学者一些基本的帮助。

我是一个学渣,所以行文之中很可能有些错误,还望不吝指正。

什么是密度泛函理论?简短的回答:密度指电子数密度;泛函是说能量是电子密度的函数,而电子密度又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函数的函数,是为泛函(Functional)。

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通过电子密度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方法。

具体到操作中,密度泛函理论通过各种各样的近似,把难以解决的包含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成无相互作用的问题,再将所有误差单独放进一项中(XC Potential),之后再对这个误差进行分析。

长回答:一、量子力学的理想和现实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概念很诱人:“简洁”如的波函数中,包含了一个系统在某一个态下所有的信息。

这个为我们对任意体系的模拟提供了原理上的可能。

然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是计算能力的鸿沟。

以多电子原子体系为例,首先利用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忽略原子核的运动。

那么薛定谔方程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其中H是Hamiltonian;中间第一项T是动能算符,第二项V是外电场(原子核电场)的势能算符,第三项U是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算符。

对于一个N电子体系,每个电子有三个空间坐标,那么这个薛定谔方程则包含3N个变量。

对于特殊体系,譬如类氢粒子(H, He+, Li2+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把笛卡尔(Cartesian)坐标转换为球坐标来得到其薛定谔方程的解析解。

类氢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可以写作:把上式中的Laplacian用球坐标来表示:得到薛定谔方程的球坐标表示:再通过一些数学操作(打公式太烦了),我们可以把上式分解成三个只包含一个球坐标变量的子方程;并且能从其中分别解出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

看着很promising,对吧?然而我们能这样分解,是得益于类氢粒子没有相互作用项。

事实上,对于任意多电子体系,由于的存在,我们无法用同样的trick处理它的薛定谔方程。

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础.ppt

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础.ppt
12
用二次量子化和场算符概念推导
N-粒子波函数 把2-粒子波函数推广到N-粒子情形,其波函数写成
1 ( r ,, r , r ) 0 ( r ) ( r ) () r
i 12 N
N !
1
2
N
(3.26)

b b b 其中 是N个粒子状态各不相同的情形。 k 21 0 N 对于费米子,式(3.26)写成单粒子波函数的表达式,就是 著名的Slater行列式:
e l E ( RURER ) ( ) () n N n
(3.1)
3
3。因为把核的位置作为固定参数,可以把核位置指标拿掉, 以后就用下面的Schrödinger方程进行工作:
N 1 1 2 e l (3.2) V ( r ) ( r , . . . r ) E ( r , . . . r ) i n 1 N nn 1 N r 2i r 1 i 1 i jN r i j
8
3.4 Slater行列式
1。多体波函数可以用“Slater 行列式”展开得到,它是基于单 体(单电子)轨道集合的反对称波函数。这个概念在今后的 章节中都是有用的。 定义Hartree products:即N个one-body波函数的简单乘积。
( r , r , . . . r ) ( r )( r ) . . .( r )
14
3。Hartree 乘积波函数对比完全的波函数要简单得多。 如果空间有M个离散点,则(3.11)的参数的数目为 MxN,因为M个值就由每一个one-body波函数描述。 这比起前面给的MN/(N!)要小得多。 4。利用Hartree 乘积波函数求其中一个粒子在一个点上 的几率振幅,并不依赖于其它粒子处在什么地方,粒 子之间是没有相互依赖性的。 5。利用Slater行列式波函数求一个粒子在某一个点上的 几率振幅,将依赖于其它粒子的位置,因为有反对称 的要求。 6。这种依赖性的形式比较简单,它被称为交换效应。 7。还有一种依赖性是由无限制的反对称波函数关于 Slater行列式的附加维数带来的,被称为关联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综述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综述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综述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DFT)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该理论通过计算材料体系中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电子结构和物性之间的关联,对于理解和预测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体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即将多电子体系的波函数描述转化为电子密度描述。

根据Hohenberg-Kohn定理,多体问题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可以完全由电子密度确定。

这一定理为密度泛函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体而言,DFT通过解决Kohn-Sham方程来计算材料体系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进而获得电子密度。

Kohn-Sham方程是一个单体Schrödinger方程,通过构建交换-相关能泛函来近似处理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首先,DFT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构型优化和几何结构。

通过计算晶格参数、原子位置或分子构型,可以预测和优化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结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

其次,DFT可以揭示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特性。

通过计算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子态等,可以理解材料的导电性、磁性和光电特性。

此外,DFT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质。

通过计算折射率、吸收谱和力学响应等,可以预测和解释材料在光学和力学方面的性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算法的快速发展,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高通量计算方法的出现使得可以高效地筛选大量材料的性质,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过程。

此外,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和验证也大大提高了DFT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与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光电子能谱等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进一步验证DFT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然而,密度泛函理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密度泛函理论是基于近似方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其结果受到交换-相关能泛函的选择和适用性的影响。

理论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理论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理论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DFT)是理论化学中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理论化学的角度,对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进行探讨,并对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是基于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理论,旨在描述物质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其基本原理是以电子的密度来描述体系的构型,而非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库伦排斥定律,系统中任意两个电子的运动是相互耦合的,因此要准确地描述电子结构以及相互作用,需要考虑所有电子的密度分布。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程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卡恩-肖姆方程的提出为其开创了先河。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密度泛函理论经历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引入了一系列密度泛函近似方法,如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等。

这些近似方法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原始密度泛函理论的准确性。

三、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反应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反应能垒、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速率常数等,可以预测和解释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例如,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研究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位点以及催化反应中的中间体形成机理,进一步指导实验设计和催化性能的改进。

四、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研究中也广泛应用。

通过计算材料的电子结构、能带结构以及物理性质,可以预测和解释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质、光学性质、磁性等。

例如,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光催化材料的吸光性质以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行为,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理论指导。

五、密度泛函理论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密度泛函理论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计算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揭示其功能机制并设计相关的药物分子。

dft计算反应热力学

dft计算反应热力学

dft计算反应热力学一、理论基础DFT(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量子力学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分子和固体的性质。

在计算反应热力学时,DFT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差来得到反应的热力学数据。

DFT使用了一个泛函来描述系统的能量,这个泛函是电子密度的函数。

通过求解Kohn-Sham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电子密度,并据此计算能量。

在计算反应热力学时,需要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能量差。

根据热力学原理,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可以通过能量差来得到。

DFT还可以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即反应过程中的能垒。

活化能是指反应需要克服的能垒,它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的过渡态来得到。

过渡态是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一个高能状态,通过计算过渡态的能量,可以得到反应的活化能。

二、实践应用DFT在计算反应热力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催化反应、电化学反应等各种反应过程。

在化学反应研究中,DFT可以用来预测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等热力学参数。

通过计算这些参数,可以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在催化反应研究中,DFT可以用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通过计算催化剂表面的能量和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能,可以预测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在电化学反应研究中,DFT可以用来研究电极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通过计算电极上吸附物种的能量和电子转移的自由能,可以预测电极反应的电流-电位曲线和反应速率。

总结:DFT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量子力学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热力学。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差,可以得到反应的热力学数据。

DFT在化学反应、催化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DFT计算反应热力学,可以预测反应的能量、活化能和反应速率,进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密度泛函理论课件

密度泛函理论课件
ONE
KEEP VIEW
密度泛函理论课件
目 录
• 密度泛函理论概述 •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及实现 • 材料性质预测与模拟实例分析 • 误差来源及改进方案讨论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密度泛函理论概述
密度泛函理论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从Thomas-Fermi模型到Hohenberg-Kohn定 理的提出。
了解了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科学、 化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趋势分析
高精度计算方法发展
介绍了高精度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如高精度交换关联泛 函、多体相互作用处理方法等。
机器学习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
探讨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应用,如神经网络势函数、 基于数据的密度泛函理论等。
密度泛函理论应用领域
01
02
03
材料科学
预测材料的电子结构、光 学、磁学等性质,指导新 材料设计。
化学
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分子 结构、化学键等,推动药 物研发和催化剂设计。
凝聚态物理
研究固体、液体等物质的 电子结构、相变等物理现 象,揭示微观机制。
PART 02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并行计算技术在DFT中应用
并行计算技术
利用计算机集群或多核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以加速DFT计算的来自行速度。DFT并行化策略
采用区域分解、任务并行和数据并行等策略,实现DFT计算的高效并行化。
PART 04
材料性质预测与模拟实例 分析
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电子结构特性研究
1 2 3
电子态密度与能带结构 分析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子态密度和能带 结构特点。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引言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DFT),是一种理解和计算电子结构的方法。

它是解决多体问题的一种近似方法,它通过考虑物质中电子的密度来描述系统的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在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DFT的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单体密度的基本原理制定的。

基本原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1.霍恩堡定理:一个体系的总能量可以通过经典电磁场和电子的交变相互作用来表示。

这个定理表明体系的总能量主要由电子的运动决定。

2.雅可比定理:任何一个电子系统的外势能和密度之间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两个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可以将多体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单粒子波函数的问题,进而可以计算得到体系的总能量和物理性质。

密度泛函的近似实际上,精确求解密度泛函的方程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近似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近似方法是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Approximation,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

LDA近似假设体系的局部化性质是均匀的,通过将非均匀体系映射为均匀电子气来近似计算。

这种近似方法在实际计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对于一些体系来说,精度相对较低。

GGA近似在LDA的基础上引入了梯度信息,优化了近似表达式。

它对于局部化性质和径向分布提供了更准确的描述,因此在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共价键性质方面更为准确。

应用领域密度泛函理论广泛应用于固体材料的研究。

例如,研究晶体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光谱性质等。

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反应动力学等。

密度泛函理论在计算材料性质和设计新材料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宏观性质,以及预测新型材料的性质。

最后,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能垒和速率常数,从而在催化剂的设计和反应机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一、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VASP 的理论基础是电荷密度泛函理论在局域电荷密度近似(LDA )或是广义梯度近似(GGA )的版本。

DFT 所描述的电子气体交互作用被认为是对大部分的状况都是够精确的,并且它是唯一能实际有效分析周期性系统的理论方法。

1.1 单电子薛定谔方程式一个稳定态(与时间无关)的单一粒子薛定谔方程式可表示为一个本征值问题(暂略动能项的 ): /2m ()()H r E r ψψ=(1)2[]()()V r E r ψψ-∇+=(2)多体量子系统 (如双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式): 2212121212[(,)](,)(,)V r r r r E r r ψψ-∇-∇+=(3)在普遍的状况下,里的是无法分离变量的,因此,即便简单如12(,)V r r 12,r r 双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式就己经没有解析解了。

而任何的计算材料的量子力学问题,都需要处理大量数目的电子。

1.2 Hohenberg-Kohn 定理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整个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量子力学最流行的表述形式是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形式,它的核心是波函数及其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

对一个给定的系统,我们可能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系统的波函数当中。

对一个外势场v (r)中的N 电子体系,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范式可以表示成:v (r) Ψ (r1; r2; …; r N ) 可观测量 ⇒⇒(4)即,对给定的外势,将其代入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电子波函数,进一步通过波函数计算力学量算符的期望值可以得到所有可观测量的值。

电荷密度是这些可观测量中的一个: 333*232()...(,...)N N n r N d r d r d r r r r =ψ⎰⎰⎰ 2(,...)N r r r ψ (5)如前所述,任何的计算材料的量子力学问题,都需要处理大量数目的电子。

密度泛函原理

密度泛函原理

密度泛函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用于研究原子、分子和固体的量子力学方法。

它是基于电子密度的理论,而不是传统的基于波函数的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体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

在密度泛函理论中,电子密度是一个核坐标的函数,通过最小化系统的总能量来确定系统的基态电子密度。

这种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在理论上研究大型复杂系统,比如分子和固体,而不需要过多的近似。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方程是库仑相互作用能和交换-相关能的总和。

库仑相互作用能是电子之间的经典相互作用能,而交换-相关能则包括了电子交换和相关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的关键在于找到交换-相关能的近似表达式,这是整个理论的核心。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时Kohn和Sham提出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框架。

在此之后,密度泛函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成为理论化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于计算原子核外电子系统的基态性质,比如能量、结构、振动频率等。

它还可以用于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表面吸附、光谱性质等。

密度泛函理论还可以与实验数据结合,帮助解释实验现象,预测新材料的性质等。

虽然密度泛函理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交换-相关能的准确描述。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通用的交换-相关能的准确表达式,不同的近似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体系和性质。

此外,密度泛函理论对电子相关性的描述也存在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对于强相关体系。

总的来说,密度泛函理论作为一种强大的理论工具,为我们理解和预测原子、分子和固体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算法的不断进步,密度泛函理论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假设和原理是什么?

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假设和原理是什么?

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基本假设和原理是什么?在薛定谔写出他的非相对论性薛定谔方程后,原则上一切化学问题,一切材料科学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电子在原子(或离子)构成的骨架周围的运动,作为原子(或离子)构成的骨架提供外场V,原子由于很重,所以运动的很慢,我们研究的焦点将是电子在一个静态原子背景上的运动,至少第一步是如此。

氢原子波函数示意图。

如果只考虑一个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的话,这个问题原则上是好解的,至少我们有一系列可以严格求解的模型,比如氢原子问题就是一个电子在质子周围的运动,此时薛定谔方程体现为一个三维的偏微分方程,解出来就是氢原子的能级,及其波函数ψ(r,θ,φ)。

这个波函数可以用三个量子数nlm予以描述,考虑到电子本身还有自旋运动,氢原子问题总共需要四个量子数nlm和sz。

氢分子离子的问题也可以严格求解,即考虑一个电子在两个质子形成的外场中运动。

解出来氢分子离子中两质子的间距是0.1nm,离解能是2.8eV,换句话说氢分子离子是稳定的。

这个结果即便从经典物理的角度也是好理解的,电子带负电,位于两个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像胶水一样把两个质子黏在一起。

氢分子离子示意图,这个问题是可以严格求解的。

根据量子力学,波函数没有直接对应的物理实在,但波函数的绝对值的平方对应几率,对单电子波函数而言,波函数的绝对值的平方就对应电子在空间中的数密度分布:n(r)。

如果考虑两个电子构成的系统,如He原子,或氢气分子,系统的哈密顿量由三部分构成:H=T+V+U,T是电子的动能项,如果是两个电子,就是两个电子的动能加起来。

V是电子和外场的相互作用,U是电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不考虑电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就可以考虑单电子的哈密顿量,H=h1+h2,h1=t1+v1,h2=t2+v2,这里h1表示第一个电子的哈密顿量,t1是第一个电子的动能项,v1是第一个电子和外场的相互作用。

假设我们可以解出单电子的薛定谔方程:hφ=εφ。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应用技巧讲解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应用技巧讲解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应用技巧讲解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是固体物理学和量子化学中用于计算电子结构的重要方法,它基于密度泛函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复杂体系的电子行为。

本文将深入探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原理以及其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应用技巧。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原理1. 电子相关性与电子密度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子密度来描述系统的基态性质。

根据电子相关性的强弱,电子系统可以分为强相关体系和弱相关体系。

对于强相关体系,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传统的密度泛函理论往往无法提供准确的结果,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方法。

而对于弱相关体系,如大多数分子和晶体,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2. 功能的选择密度泛函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选择适当的交换-相关能泛函。

常用的泛函包括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玻恩-欧伯近似等。

每个泛函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度,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泛函。

3. 赝势和平面波基组在计算中,将周期性体系离散化为一个个晶胞,通过赝势(pseudopotential)和平面波基组(plane-wave basis set)来描述电子的运动。

赝势用来近似描述核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减少计算复杂度。

平面波基组则用于展开电子波函数,提供一组完备的基函数。

4. 周期性边界条件周期性边界条件是密度泛函理论中常用的假设,即假设晶体中的每个原胞之间存在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基于周期性边界条件,可以使用诸如K点采样等方法来处理Brillouin区中的积分,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二、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技巧1. 几何优化与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于对分子和晶体进行结构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几何优化中,通过减小分子或晶体的总能量来寻找最稳定的结构。

此外,对于反应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通过模拟分子的运动轨迹和能量变化来揭示其动力学行为。

dft密度泛函理论

dft密度泛函理论

dft密度泛函理论
DFT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和预测微观物理性质的理论方法。

它是一种用于计算受到不同外力影响时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和行为的理论方法。

DFT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分子结构、分子动力学和反应性质,以及分子的光谱、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

该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原子的密度分布上的,它将原子组成的分子结构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进行建模来计算物理性质。

它将原子的密度分布表示为一个数学函数,根据密度分布来计算原子或分子的能量。

这种能量表示函数,称为“密度泛函”,从而可以计算出原子或分子的性质。

DFT密度泛函理论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分子的性质,比如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质。

它也可以用来研究复杂的系统,比如纳米尺寸的分子结构,以及多原子分子的反应性质。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研究环境和生物化学反应,特别是在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和生物反应性时,DFT密度泛函理论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DFT密度泛函理论可以在计算机上用来计算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质。

它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量子力学问题,并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它在计算分子的性质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综上所述,DFT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和预测微观物理性质的理论方法。

它可以用来解释分子结构、分子动力学和反应性质,以及分子的光谱、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

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分子的性质和行为,可以用于研究环境和生物化学反应,为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的基本原理。

DFT是一个求解多电子体系的重要方法,在计算材料学和计算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DFT计算简介DFT理论,是一种从头算(ab initio)理论,意思是只是纯粹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来对多电子体系进行运算,而不包含任何经验常数。

但是为了与其他的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区分,人们通常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叫做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les)计算。

正如“密度泛函”这个词所揭示的,与传统的量子理论将波函数作为体系的基本物理量不同,DFT是一个通过计算电子数密度研究多电子体系的方法。

具体到操作中,我们首先通过两个基本定理,把求解多电子总体波函数的问题简化为求解空间电子数密度的问题,再通过一些近似,把难以解决的包含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成无相互作用的问题,再将所有误差单独放进一项中,之后再对这个误差进行分析,最后求出电子数密度,进而得出系统的种种性质。

2 基本概念这一节旨在对一些理解DFT所必须的量子力学概念进行回顾:•波函数:在量子力学中,求解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完备地描述了这个系统的状态,可以类比为经典力学中求得的牛顿方程的解。

•算符:对变量施加的数学运算(比如乘上一个数,对它求导等等)。

量子力学中,可观测量(比如位置、动量)由一类特殊的算符,即厄米算符表示。

•基态:一个系统最稳定的状态,或者说能量最低的状态。

3 从量子力学到凝聚态物理理论化学实际上就是物理。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解释只是原则上的。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解下棋规则与擅长下棋之间的差别。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知道有关的规则,但是下得不很好。

我们知道,精确地预言某个化学反应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是十分困难的;然而,理论化学的最深刻部分必定会归结到量子力学。

——理查德·费曼,费曼物理学讲义,1962这一节中,我们从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何应用于多原子体系的计算,进而指出引出密度泛函理论的讨论对象——电荷数密度的必要性。

密度泛函理论与电子结构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与电子结构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与电子结构计算密度泛函理论(DFT)是一种近似处理多体量子力学问题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领域,特别是在电子结构计算中。

本文将介绍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电子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一、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处理电子的电荷分布来近似求解多体量子力学问题。

它的基本假设是电子体系的基态性质可以唯一地由电子密度确定。

根据费米统计原理,电子占据着量子力学的能级,每个能级上最多容纳两个电子,而多体系统的基态电荷分布即为所有电子的密度分布。

在密度泛函理论中,通过定义一个能量泛函,用电子密度作为变量,来描述系统的总能量。

这个能量泛函包含两个部分:动能泛函和势能泛函。

动能泛函描述了电子在外势下的运动行为,而势能泛函则包含了全部相互作用的效应,包括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和电子与外势的作用。

二、电子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电子结构计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计算材料的基态性质和响应性质。

基态性质包括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原子位置等,而响应性质则涉及材料对外加电场、应力或磁场的响应。

在计算基态性质时,密度泛函理论可以通过最小化总能量来确定材料的平衡结构。

通过优化原子位置、晶格常数和形状等参数,可以得到能量最低的结构。

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确定已知材料的稳定结构,还可以用于预测新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对于材料的响应性质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可以通过线性响应理论来实现。

线性响应理论是一种在外加微扰下计算材料性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添加一个微小的扰动,比如外场或应力场,可以计算材料的电导率、介电函数和磁性等响应性质。

这些响应性质对于材料的光学、电子输运和磁性等特性有重要影响。

三、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早的密度泛函理论是局域密度近似(LDA),这种近似假设电子与周围电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个局域的有效势能来描述。

然而,LDA并未考虑电子之间的非局域相互作用,对于具有强相关效应的材料,LDA的结果常常不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变分法 变分法是处理函数的函数的数学领域,它最终 寻求的是极值函数,使得泛函取得极大或极小值。 • 变分原理 把一个物理学问题用变分法化为求泛函极值 (或驻值)的问题,就称为该物理问题 的变分 原理。
• 自洽场
一种求解多粒子系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近似 方法。 它近似地用一个平均场来代替其他粒子 对任一个粒子的相互作用,这个平均场又 能用单粒子波函数表示,从而将多粒子系 的薛定谔方程简化成单粒子波函数所满足 的非线性方程组来解。 这种解不能一步求出,要用迭代法逐次 逼近,直到前后两次计算结果满足所要求 的精度为止(即达到前后自洽),这时得 到的平均场称为自洽场。这种方法就称为 自洽场近似法。
密度泛函学习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 DFT) • 特点 1.具有较小的计算量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2.计算量只随电子数目的3次方增长,可用于 较大分子的计算; 3. 结果的精度优于Hartree—Fock方法。 在分子和固体的电子结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特点:简明,但它应用于原子体系时精度不是很 理想,而且计算得到的原子没有壳层结构;若用 于分子与固体体系还需作重大的改进。
Hohenberg—Kohn定理
• 有两个定理,奠定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 • Hohenberg-Kohn第一定理指出体系的基态能量仅 仅是电子密度的泛函。
• Hohenberg-Kohn第二定理证明了以基态密度为变 量,将体系能量最小化之后就得到了基态能量。
几个概念
• 第一性原理 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除了告诉程序你所使用的 原子和他们的位置外,没有其他的实验的,经验 的或者半经验的参量。第一性原理通常是跟计算 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好的移植性。 广义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 原理的计算。包括两大类:以Hartree-Fork自洽 场计算为基础的ab initio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 论计算。
定态schrÖdinger方程
分子定核近似
• 又叫绝热近似 • 核间的相对运动可视为电子运动平均作用 的结果,电子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在 核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进行的。
轨道近似
• 就是把M个电子体系的完全波函数写成M个单电子 函数的体系。 • 对于多电了体系,SchrÖdinger方程不能严格求 解,原因在于多电子哈密顿算符包含了1/rik的 形式的电子间排斥作用算符,这样导致不能分离 度量。 • 为了近似求解多电子的SchrÖdinger方程就要引 入轨道近似,若用Ψ表示波函数,Ψi表示单电 子函数,则有:
Kohn—Sham方法
• 在Thomas-Fermi近似和Hohenberg- Kohn两个定理基 础上,运用传统的平均势理论来解决电子的相关问 题,即Kohn-Sham方法。 • Kobn与Sham引入了定域密度近似(LDA)得到KohnSham方程式:
• 有效定域势Veff为: • 由迭代自洽求出电子密度ρ(r),进而可求出体系的 总能量。 • 优点:具体计算中所需的计算时间与体系电子数N的 3次方成比例,要比Hartree-Fock量化从头计算法所 需的时间少2-3个数量级。
• 密度泛函理论是用密度泛函描述和确定体 系的性质而不求助于体系波函数。 • 三种模型: 1. Thomas—Fermi模型 2. Hohenberg—Kohn定理 3. Kohn—Sham方法
Thomas—Fermi模型
• 不用体系的波函数,而是用比较简单的单电子密 度来解SchrÖdinger方程。 • Thomas-Fermi理论的能量泛函公式 对于多电于原子,若只考虑核与电子以及电子 间的相互作用时,则:
非相对论近似
• 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一是粒子的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v/c≈102),相对论效应很小; 二是体系的粒子数(概率)是守恒的,没有粒子 产生和涅灭现象。 • SchrÖdinger方程是非相对论的方程
Hartree—Fock—Roothaan方程
• SchrÖdinger方程在引入三个近似后的具体表达形式。 • 求近似解通常是在轨道近似或单电子近似情况下进 行的,即把分子中的每个电子看成是独立地运动在 各自的分子轨道上,而分子中其余电子的作用则采 用一种所谓平均势场的近似来处理。 • 缺陷:在分子体系中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库 仑引力相互作用,而且还有由电子的波动性产生的 交换相互作用;电子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不仅有长 程相关而且有短程相关。对长程相关来说,采用平 均势场是一种较合适的近似。而对短程相关来说, 由于短程相关牵涉到电子瞬时的局域环境,再用平 均势场来描述就不合适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