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专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专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现用90立方米木料制作桌子和椅子,已知1立方米木料可做5把椅子或1张桌子要使桌子和椅子刚好配套(-张桌子配4把椅子),设用x立方米的木料做桌子,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A.5x=4(90-x)B.4x=5(90-x)C.x=4(90-x) 5D.4x 5=90-x
20.为了防控新冠病毒,某工厂要制作一批医用口罩,制作一个口罩要用一个口罩面体和2条松紧带.某车间有1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口罩面体或4800条松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使每天生产的口罩面体和松紧带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口罩面体和松紧带的工人各多少名?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D
7.C
12.小明妈妈想检测小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效果,给了小明37个苹果,要小明把它们分成4堆.要求分后,如果再把第一堆增加一倍,第二堆增加2个,第三堆减少三个,第四堆减少一半后,这4堆苹果的个数相同,那么这四堆苹果中个数最多的一堆为_____个.
13.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若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生产螺母的有_____人.
A.5和15B.15和5C.12和8D.8和12
6.一套仪器由1个A部件和3个B部件构成,1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制作这种仪器,设应用x立方米钢材做B部件,其他钢材做A部件,恰好配套,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7.一个班级,若分成12个小组,则余3人,若每组人数增加2人,则可分成8组,仍余3人,这个班的人数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配套问题1.某车间每天能制作甲种零件400只,或者制作乙种零件200只,1只甲种零件需要和3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现要在49天内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则甲乙两种零件各应制作多少天.2.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需要两个螺母与之配套,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让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设若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工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__.3.某车间有技术工人56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8个或乙种部件15个,2个甲种部件和3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两种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两种部件刚好配套?并求出加工了多少套?4.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31m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者制作400条桌腿,现有312m木材,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5.某车间有150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螺栓15个或螺母20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应如何分配加工螺栓.螺母的工人?6.某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7.某车间有27个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已知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甲种零件22个或乙种零件16个,应分配多少人生产甲种零件,多少人生产乙种零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甲种零件和乙种零件刚好配套?(每2个甲种零件和1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8.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片可制盒身16 个或制盒底43 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 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9.一家眼镜厂,有28个工人加工镜架和镜片,每人每天可加工镜架68副或镜片102副.为了使每天加工的镜架和镜片成套,应如何分配工种人数?10.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应怎样分配人力,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11.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求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生产螺母?12.在军运会期间,七年级1班志愿者小组准备利用午休时间把校门口的自行车摆放整齐,小组长进行分工时(小组长也参与摆放)发现:如果每人摆放10辆自行车,则还剩6辆自行车需要最后再摆;如果每人摆放12辆自行车,则有一名同学少摆放6辆自行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配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配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配套问题1.某服装厂要生产同一种型号的服装,已知3m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现库内存有布料200m,应如何分配布料做上衣和做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可以生产多少套衣服?(2)如果恰好有这种布料327m,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套衣服?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如果有剩余,余料可以做几件上衣或裤子?2.某车间有技术工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4个甲种部件和6个乙种部件配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3.臭豆腐是长沙的特色名小吃.某包装臭豆腐厂有60名工人生产包装臭豆腐料包,已知每袋包装臭豆腐里有1个汤料包和4个配料包,每名工人每小时可以加工100个汤料包或者200个配料包,为使每天加工生产出的汤料包和配料包刚好配套,请问安排多少名工人去加工汤料包?4.利兴罐头盒厂有18个工人,每人每天可制作盒身25个,或制作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2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那么安排多少人制作盒身、多少人制作盒底才能使一天生产的盒身与盒底刚好配套?(列方程解)5.某糕点厂中秋节前要制作一批盒装月饼,每盒中装4块大月饼和8块小月饼,制作1块大月饼要用0.05kg面粉,1块小月饼要用0.02kg面粉,现共有面粉4500kg,制作两种月饼应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最多可生产多少盒盒装月饼?6.某医疗器械企业计划购进20台机器生产口罩,已知生产口罩面的机器每台每天的产量为12000个,生产耳挂绳的机器每台每天的产量为96000个,口罩是一个口罩面和两个耳挂绳构成,为使每天生产的口罩面和耳挂绳刚好配套,该企业应分别购进生产口罩面和生产耳挂绳的机器各多少台?7.为积极落实“垃圾分类”,环保公司计划派出13名工人外出安放A、B两种型号的专用垃圾箱,其中每人每天可以安放4个A型垃圾箱或者5个B型垃圾箱.按照规范要求,1个A型垃圾箱要配2个B型垃圾箱.为使每天安放的A型垃圾箱和B型垃圾箱刚好配套,公司应分配多少名工人安放A型垃圾箱?8.某工厂生产茶具,每套茶具有1个茶壶和4只茶杯组成,生产这套茶具的主要材料是紫砂泥,用1千克紫砂泥可做2个茶壶或8只茶杯.现要用6千克紫砂泥制作这些茶具,应用多少千克紫砂泥做茶壶,多少个千克紫砂泥做茶杯,恰好配成这种茶具多少套?9.一车间加工轴杆和轴承,每名工人每天平均可以加工轴杆12根或者轴承16个,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该车间共有90名工人;(1)应该怎样调配,多少名工人加工轴杆,多少名工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2)由于急需,又从二车间抽调12名具有相同能力的工人来一车间;问能安排这些新来的工人加工轴杆、轴承,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10.有蓝色和黑色两种布料,其中蓝布料每米30元,黑布料每米50元.(1)若花了5400元买两种布料共136米,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米?(2)用蓝布料做上衣,每件上衣需要布料1.5米,用黑布料做裤子,每条裤子需要布料1.2米,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配成一套.购买这两种布料共162米做上衣和裤子,布料全部用完,且做的上衣和裤子刚好完全配套,购买这162米布料花了多少元?11.某丝巾厂家70名工人义务承接了志愿者手上,脖子上的丝巾的制作任务.已知每人每天平均生产手上的丝巾180条或者脖子上的丝巾120条,一条脖子上的丝巾要配2条手上的丝巾.(1)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丝巾刚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手上的丝巾,多少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2)在(1)的方案中,能配成_______套.12.某车间36名工人生产螺母和螺钉,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200个或螺母5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13.某礼品制造厂接了一批玩具熊的订单,按计划天数生产,若每天生产20个玩具熊,则最终比订单少生产100个;若每天生产23个玩具熊,则最终比订单多生产20个.原计划几天完成订单?14.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4条腿组成,31m木材可制作300条桌腿或可制作15个桌面,现有330m木材,应该用多少立方木材制作桌面,用多少立方木材制作桌腿,才能使桌腿和桌面配套?15.某工厂车间有28个工人,生产A零件和B零件,每人每天可生产A零件18个或B零件12个(每人每天只能生产一种零件),一个A零件配两个B零件,且每天生产的A零件和B零件恰好配套.工厂将零件批发给商场时,求该工厂有多少工人生产A 零件?16.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700吨,由甲,乙两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已知甲厂每小时可处理垃圾55吨,每吨需费用10元;乙厂每小时可处理垃圾45吨,每吨需费用11元.(1)甲,乙两厂同时处理该城市的垃圾,每天需多少时间完成?(2)如果该城市每天用于处理垃圾的费用为7300元,那么甲厂每天处理垃圾多少吨?17.机械厂加工车间有52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2个或小齿轮8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刚好配成1套,那么需要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18.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产品,每人每天生产螺母12个或螺栓22个.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配套.19.为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班级凝聚力,某校初一年级师生在11月中旬集体乘车去青龙湖参加定向越野活动.学校租来大巴车若干辆,若按照每辆车载40名学生,则还有22名学生没有座位;若按照每辆车载43名学生,则前面的车辆都是载43名学生,只有最后一辆车载23名学生,求参加定向越野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0.某工厂车间有28个工人,每人每天可生产A零件18个或B零件12个(每人每天只能生产一种零件),一个A零件配两个B零件,且每天生产的A零件和B零件恰好配套.设该工厂有x名工人生产A零件:(1)求车间每天生产A零件和B零件各多少个?(用含x的式子表示)(2)求该工厂有多少工人生产A零件?。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七年级上数学配套问题包装厂有人42,每个人平均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如何安排工人?分析:1.设安排生产圆片工人为()人,则安排长方片( )人2.生产圆片的总数为()片,生产长方片的总数为()片3.如何配套圆片总数:长方片总数=():()4.列式: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分析:1.设生产瓶身用铝片()张,则生产瓶底用铝片()张2.生产瓶身总数为()个,生产瓶身总数为()个3.如何配套瓶身总数:瓶底总数=():()4,。

列式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型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零件和5个B种零件正好配套已知车间每天能生产A种零件450个或B种零件300个,现在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A零件,多少天生产B 零件?分析:1.设用()天生产A零件,用()天生产B零件2生产A零件总数()个,生产B零件总数()个3.如何配套 A零件总数:B零件总数=():()4.列式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每人每天平均生产零件甲120个或零件乙180个,为使零件甲和零件乙按3:2配套,则需分配多少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分析:设分配生产甲零件()人,分配生产乙零件()人生产甲零件总数()个,生产乙零件总数()个如何配套甲零件总数:乙零件总数=():()列式:敌我两军相距25km,敌军以5km/h的速度逃跑,我军同时以8km/h的速度追击,并在相距1km处发生战斗,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几小时发生的分析:设()小时发生战斗当发生战斗时我军行进了()千米,敌军行进了()千米针对行程问题,画出行程图:列式:小王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12km/h,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h,顺流时用了6h,求此河的水流速度。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 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 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辅导——应用题专题一——配套问题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2,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3,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 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4,请你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诗句中谈到的鸦为______只,树为______棵.5,一张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腿组成,已知1立方米木料可制作桌面50张或桌腿300条,现在要用5立方米木料制作桌子,为使桌面与桌腿恰好配套,则用来制作桌腿的木料是多少立方米?6,某工地调来72人参加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而且不窝工?7,零陵制衣厂某车间计划用10天时间加工一批出口童装和成人装共360件。

该车间的加工能力是:每天能单独加工童装45件或成人装30件。

(1)该车间应该安排几天加工童装,几天加工成人装,才能如期完成任务?(2)若加工两件童装和一件成人装共可获利280元,在这次交易中该车间共获利润36000元,求一件童装和一件成人装各获利多少元?8,有41人参加劳动,有30根扁担,要安排多少人抬,多少人挑,才可使扁担和人数相配不多不少?9,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10,某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的学生校服,已知3m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库内存这种布料600m,应如何分配布料做上衣和做裤子才能恰好配套?11,某个眼镜生产厂家共有200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20个眼镜片,或者生产15个眼镜腿,问如何分配这些工人,才能使生产的眼镜片和眼镜腿正好配套?12,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在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配套”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配套问题的解法和相关应用。

本章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配套概念,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成套物品的搭配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运算和数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面对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配套问题的解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配套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配套问题的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配套问题的解法进行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红球和2蓝球,他想用这些球组成不同颜色的组合,请问他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从而引出配套概念。

例如,将红球和蓝球看作两个集合,求解两个集合的组合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配套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一、选择题1.某眼镜厂车间有28名工人,每个工人每天生产镜架60个或者镜片90片,为使每天生产的镜架和镜片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镜片,则可列方程( )A.60(28−x)=90x B.60x=90(28−x)C.2×60(28−x)=90x D.60(28−x)=2×90x2.现用90立方米木料制作桌子和椅子,已知一张桌子配4张椅子,1立方米木料可做5张椅子或1张桌子,要使桌子和椅子刚好配套.设用x立方米的木料做桌子,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A.4x=5(90−x)B.5x=4(90−x)C.x=4(90−x)×5D.4x×5=90−x3.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产品,每人每天生产螺母16个或螺栓22个,若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配套,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22x=16(27−x)B.16x=22(27−x)C.2×16x=22(27−x)D.2×22x=16(27−x)4.某车间有34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刚好配套?若设加工大齿轮的工人有x名,则可列方程为( )A.3×10x=2×16(34−x)B.3×16x=2×10(34−x)C.2×16x=3×10(34−x)D.2×10x=3×16(34−x)5.如图,学校实验室需要向某工厂定制一批三条腿的桌子,已知该工厂有24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20块桌面或300条桌腿,1块桌面需要配3条桌腿,为使每天生产的桌面和桌腿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桌面,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20x=3×300(24−x)B.300x=3×20(24−x)C.3×20x=300(24−x)D.20x=300(24−x)6.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肆虐,口罩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某口罩厂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口罩面或1000个口罩耳绳,一个口罩面需要配两个耳绳,为使每天生产的口罩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口罩面,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2×1000(26−x)=800x B.1000(13−x)=800xC.1000(26−x)=2×800x D.1000(26−x)=800x7.现用90立方米木料制作桌子和椅子,已知一张桌子配4张椅子,1立方米木料可做5张椅子或1张桌子,要使桌子和椅子刚好配套.设用x立方米的木料做桌子,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A.4x=5(90−x)B.5x=4(90−x)C.x=4(90−x)×5D.4x×5=90−x二、填空题(共4题)8.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000个螺母,一个螺钉需要配两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得.9.某车间有34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配4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与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名工人生产螺钉.10.在某公益活动中,参加活动者手上、脖子上需佩戴丝带和丝巾,某工厂的70名工人承接了制作丝带、丝巾的任务.已知每名工人每天平均生产丝带180条或丝巾120条,并且一条丝巾要配两条丝带.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丝带丝巾刚好配套,设分配x 名工人生产丝带,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1.某车间有27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22个螺母或16个螺栓,1个螺栓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则可列方程为.三、解答题(共7题)12.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需要配两个螺母,要想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13.某车间有工人85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加工大齿轮8个或小齿轮10个,又知1个大齿轮和三个小齿轮配为一套,问应如何安排工人使生产的产品刚好成套?14.某工厂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个甲种零部件或15个乙种零部件,已知2个甲种零部件需要配3个乙种零部件,为使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零部件刚好配套,车间应该分配生产甲种零部件和乙种零部件的工人各多少名?15.某车间每天能制作甲种零件300只,或者制作乙种零件200只,1只甲种零件需要配2只乙种零件.(1) 若制作甲种零件2天,则需要制作乙种零件只,才能刚好配成套.(2) 现要在20天内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则甲、乙两种零件各应制作多少天?16.机械厂加工车间有27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12个或大齿轮10个,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17.某工厂加工螺栓、螺帽,已知每1块金属原料可以加工成3个螺栓或4个螺帽(说明:每块金属原料无法同时既加工螺栓又加工螺帽),已知1个螺栓和2个螺帽组成一个零件,为了加工更多的零件,要求螺栓和螺帽恰好配套.请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1) 现有20块相同的金属原料,问最多能加工多少个这样的零件?(2) 若把26块相同的金属原料全部加工完,问加工的螺栓和螺帽恰好配套吗?说明理由(3) 若把n块相同的金属原料全部加工完,为了使这样加工出来的螺栓与螺帽恰好配套,请求出n所满足的条件.18.小敏和小强假期到某厂参加社会实践.该厂用白板纸做包装盒,设计每张白板纸做盒身2个或做盒盖3个,且1个盒身和2个盒盖恰好做成一个包装盒.为了充分利用材料,要求做成的盒身和盒盖正好配套.(1) 现有14张白板纸,最多可做多少个包装盒?(2) 现有27张白板纸,最多可做多少个包装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敏和小强各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小敏:把这些白板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盖;小强:先把一张白板纸适当套裁出一个盒身和一个盒盖,余下白板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盖.请探究:小敏和小强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求出最多可做包装盒的个数;若不行,请说明理由.(3) 通过以上两个同题的探究,为不浪费白板纸,请你对该厂就采购白板纸的张数n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D4. 【答案】B5. 【答案】C6. 【答案】C7. 【答案】A二、填空题(共4题)8. 【答案】1000(26−x)=2×800x9. 【答案】1010. 【答案】180x=2×120(70−x)11. 【答案】2×16x=22(27−x)三、解答题(共7题)12. 【答案】设生产螺栓的工人有x名,则生产螺母的工人有(28−x)名,根据题意得:12x×2=18(28−x).解得:x=12.28−12=16.答:生产螺栓的工人有12名,则生产螺母的工人有16名,才能使当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与第一天生产的刚好配套.13. 【答案】设安排x人生产大齿轮,则安排(85−x)人生产小齿轮,可使生产的产品刚好成套,根据题意得:3×8x=10(85−x).解得:x=25.则85−x=60.答:应安排25个工人生产大齿轮,安排60个工人生产小齿轮才能使生产的产品刚好成套.14. 【答案】设分配x人生产甲种零部件,根据题意,得3×12x=2×15(22−x).解得:x=10.22−x=12.答:分配10人生产甲种零部件,12人乙种零部件.15. 【答案】(1) 1200(2) 设应制作甲种零件x天,则应制作乙种零件(20−x)天,依题意,得:2×300x=200(20−x),解得:x=5,∴20−x=15.答:应制作甲种零件5天,乙种零件15天.16. 【答案】设需安排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则安排(27−x)名工人加工小齿轮.依题意得12×(27−x)3=10x2,解得x=12,则27−x=15.答:安排12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15名工人加工小齿轮.17. 【答案】(1) 设用x块金属原料加工螺栓,则用(20−x)块金属原料加工螺帽.由题意,可得2×3x=4(20−x),解得x=8,则3×8=24.答:最多能加工24个这样的零件;(2) 若把26块相同的金属原料全部加工完,加工的螺栓和螺帽不能恰好配套.理由如下:设用y块金属原料加工螺栓,则用(26−y)块金属原料加工螺帽.由题意,可得2×3y=4(26−y),解得y=10.4.由于10.4不是整数,不合题意舍去,所以若把26块相同的金属原料全部加工完,加工的螺栓和螺帽不能恰好配套;(3) 设用a块金属原料加工螺栓,则用(n−a)块金属原料加工螺帽,可使这样加工出来的螺栓与螺帽恰好配套.由题意,可得2×3a=4(n−a),解得a=25n,则n−a=35n,即n所满足的条件是:n是5的正整数倍的数.18. 【答案】(1) 设x张做盒身,则2x×2=3(14−x),解得x=6.可做盒子6×2=12(个).(2) 小敏方案不行:设x张做盒身,则2x×2=3(27−x),解得x=817,不合题意.小强方案可行:设余下的纸板x张做盒身,则(2x+1)×2=3(26−x)+1,解得x=11,可做盒子11×2+1=23(个).(3) n为7的正整数倍.。

七年级上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配套问题

1.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
分析:
(1)如果设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名工人生产螺母;
(2)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恰好是螺钉数量的。

两个等量关系的问题:利用第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
2×1 200x=2 000(22-x).
去括号,得 2 400x=44 000-2 000x.
移项及合并,得 4 400x=44 000.
系数化为1,得x=10.
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2-x=12.
答: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配套问题应用题及答案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

还要运几次才能完?解:设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x4=2.5x17.5=2.5xx=7答: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解:设它的高是x米。

x(7+11)=90x218x=180x=10答:它的高是10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

生产了9天,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解:设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x个。

9x+908=54089x=4500x=500答: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500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

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3(45+x)+17=2723(45+x)=25545+x=85x=40答:乙每小时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

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解:设平均成绩是x分。

40x87.1+42x=85x823484+42x=697042x=3486x=83答:平均成绩是83分。

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法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解:设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10x=800x=80答:平均每箱80盒。

7、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

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解:设平均每组x人。

5x+80=2005x=160x=32答:平均每组32人。

8、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

3x-30=1503x=180x=60答: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9、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

初一数学配套问题

初一数学配套问题

有关数学的“配套”问题
数学配套问题是指一类涉及到不同对象、不同属性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推理,最终找出解决方案。

有关数学配套问题的典型例子如下:
1.分配问题:给定一定数量的物品或资源,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将其分配给不同
的对象或群体。

例如,将一定数量的奖学金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学生,或者将一定数量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员工。

2.配套问题:给定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的物品或资源,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将其
配套使用。

例如,将不同型号的零件配套组装成一台机器,或者将不同种类的食材配套烹饪成一道菜肴。

3.优化问题:给定一定数量的不同属性或参数,需要按照一定的目标或标准对其进行优
化。

例如,在一定预算下选择最优的电脑配置,或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最优的旅行路线。

解决数学配套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例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问题的背景、涉及的对象、属
性、目标等。

2.建立模型: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例如,如果问题是分配问
题,可以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如果问题是配套问题,可以建立组合优化模型;如果问题是优化问题,可以建立最优化模型。

3.计算求解: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和计算工具进行求解。

例如,
可以使用线性规划求解器求解分配问题;可以使用组合优化算法求解配套问题;可以使用最优化算法求解优化问题。

4.验证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和要求。

word完整版初中七年级教学上数学配套问题

word完整版初中七年级教学上数学配套问题

应用题练习1、包装厂有人42,每一个人均匀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怎样安排工人?2、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3、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式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部件和5个B种部件正好配套已知车间每日能生产A种部件450个或B种部件300个,此刻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部件所有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甲种部件,多少天生产乙种部件?4、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部件甲和部件乙,每人每日均匀生产部件甲120个或部件乙180个,为使部件甲和部件乙按3:2配套,则需分派多少工人生产部件甲和部件乙?5、某车间每日能生产甲种部件 450个或乙种部件300个,已知3个甲种部件与5个乙种部件恰好配套,现要在21天中使所生产的部件所有配套,那么该怎样安排生产?6、敌我两军相距25km/h,敌军以5km/h的速度逃跑,我军同时以8km/h的速度追击,并在相距1km处发生战斗,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几小时发生的?7、小王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12km/h,今来回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h,顺流时用了6h,求此河的水流速度。

8、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

在妹妹出发20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

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9、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步行,1小时30分后,小张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一半多千米,此时与小王相遇。

小王的速度是千米/小时,那么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甲乙两车从同一地址出发,沿着同一公路追赶前方的一个骑车人。

甲乙两(车分别用10分钟、6分钟追上骑车人。

已知甲车速度是24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30千米/小时,问两车出发时相距多少千米?(((((((((((11、一支队伍排成千米队行军,在队尾的张明要与在最前方的营长联系,他(用6分钟时间追上了营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3.4 第1课时 配套、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3.4 第1课时 配套、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word版含答案)

3.4 第1课时配套、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1产品配套问题1.有一个加工茶杯的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1个杯身配1个杯盖,车间共有90人,则安排多少人加工杯身,才能使每小时加工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解:设安排x人加工杯身,则加工杯盖的人数为,每小时加工杯身个,杯盖个,则可列方程为,解得x=.2.[教材例1变式]某车间有26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柱或1000个螺母,1个螺柱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柱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柱,则可列方程为.3.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白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4.一张方桌是由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的,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制作方桌的桌面50个,或制作桌腿300条,现在要用5立方米木料制作方桌,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料制作桌面,用多少木料制作桌腿,恰好配成方桌多少张?知识点2工程问题5.[教材练习第2题变式]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那么甲每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乙每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若设甲、乙合作需要x小时完成,则可列方程为,解得x=.6.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30天.若先由甲队单独做5天,剩下部分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则还需要的天数是()A.9B.10C.12D.157.[教材例2变式]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用30 h,现先安排一部分人做1 h,随后又增加6人和他们一起做了2 h,恰好完成这项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8.七年级(1)班芳华和虹霖在做室内值日时,芳华单独做需15分钟完成,虹霖单独做需9分钟完成.若芳华单独做3分钟后,虹霖才到,剩下的由两人共同完成,则还需要几分钟才能做完?若5分钟后要上课了,她们能在上课前做完吗?9.甲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某项工作,从第二个工作日起,乙加入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求甲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10.服装厂计划生产一批某种型号的学生服装,已知每3米长的某种布料可做2件上衣或3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现仓库内存有这样的布料600米,若全部用来做这种型号的学生服装,应分别用多少布料做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11.[2019·安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某山区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其中一段长为146米的山体隧道贯穿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负责施工.甲工程队独立工作2天后,乙工程队加入,两工程队又联合工作了1天,这3天共掘进26米.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掘进2米,按此速度完成这项隧道贯穿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联合工作多少天?12.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000元,甲、乙两人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按期履行该合同吗?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完成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则调走谁合适?为什么?答案1.90-x 12x 15(90-x ) 12x=15(90-x )502.1000(26-x )=2×800x3.解:设用x 张白铁皮制盒身,则用(36-x )张白铁皮制盒底,依题意得 2×25x=40×(36-x ),解得x=16.当x=16时,36-x=20.答:用16张制盒身,20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4.解:设用x 立方米木料制作桌面,用(5-x )立方米木料制作桌腿,恰好配成方桌. 根据题意,得4×50x=300(5-x ),解得x=3.5-x=2,50x=150.因此,用3立方米木料制作桌面,用2立方米木料制作桌腿,恰好配成方桌150张. 5.110 115 x 10+x 15=1 66.A 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还需要的天数是x ,根据题意,得120×5+120+130x=1,解得x=9.7.解:设应先安排x 人工作,根据题意可得x 30+x+630×2=1,解得x=6.答:应先安排6人工作.8.解:设还需要x 分钟才能做完.根据题意,得115×3+115+19x=1, 解得x=4.5.即还需要4.5分钟才能做完.因为4.5<5,所以若5分钟后要上课了,她们能在上课前做完.9.解:设甲计划完成此项工作需要x 天.根据题意,得x-1+x -12=3,解得x=7.答:甲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7天.10.解:设用x 米布料做上衣,则用(600-x )米布料做裤子.根据题意,得2x 3=3(600-x )3,解得x=360.因此600-x=600-360=240.答:用360米布料做上衣,用240米布料做裤子,才能恰好配套.11.解:设甲工程队每天掘进x 米,则乙工程队每天掘进(x-2)米. 由题意,得2x+(x+x-2)=26,解得x=7.所以乙工程队每天掘进7-2=5(米).146-267+5=10(天).答: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联合工作10天.12.解:(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按期履行该合同.理由如下: 设甲、乙两人合作x 天完成,则130+120x=1,解得x=12.因为12<15,所以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按期履行该合同.(2)调走甲合适.理由如下:由(1)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75%需要的时间为12×75%=9(天). 因为某人必须在剩下的6天内单独做完余下的工程,所以他的工作效率至少为(1-75%)÷6=124. 因为130<124<120,所以调走甲合适.。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讲义-3 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讲义-3 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精讲精练1. 配套问题等量关系:各种物品的总数量比等于一套组合中各部分的数量比。

比如:螺栓与螺母的配套、盒身与盒底的配套,桌子与椅子的配套等等。

2. 工程问题。

等量关系:(1)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合作效率=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3)总工作量=甲工作量+乙工作量注意:(1)我们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此时工作效率可以用工作时间的倒数来表示,即;(2)多个人(或单位)合作时,合作效率=多个人(或单位)效率之和;(3)有时还会利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人数”的关系列方程。

例题1 (西安月考)某种仪器由1个A部件和1个B部件配套构成,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A部件1000个或加工B部件600个。

现有工人16人,应该怎样安排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A部件和B部件配套?思路分析:找准要配套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关键。

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每天生产A 部件的数量=每天生产B部件的数量”。

题中的数量列表如下:答案:设安排x人生产A部件,安排(16-x)人生产B部件根据题意,得1000x=600(16-x),解得x=6,所以16-x=16-6=10。

答:应安排6人生产A部件,10人生产B部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A部件和B部件配套。

例题2 (江门期末)某制衣厂接受一批服装订货任务,按计划天数进行生产。

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0套服装,就比订货任务少生产100套;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3套服装,就可超过订货任务20套。

问这批服装的订货任务是多少套?原计划多少天完成?思路分析:设这批服装任务为x套,可以利用计划天数不变找等量关系,由第一个条件可以表示计划天数为,由第二个条件可以表示计划天数为,这两个天数相等列出方程。

答案:设这批服装的订货任务为x套。

由题意,得去分母,得23(x-100)=20(x+20),去括号,得23x-2300=20x+400,移项,得23x-20x=400+2300,系数化为1,得x=900,所以。

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问题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问题的示例:
1. 某班学生计划做100件衣服,实际上交的作品中,男生做的衣服占60%,女生做的衣服占40%,结果总数少于计划的10件,那么男生做的衣服最多比女生少多少件?
2. 甲、乙两地相距30千米,A、B、C、D四人同时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每人所带物品数相等,共计90件,他们带物品不带物品的速度是带物品速
度的一半,不带物品走15千米,带物品走30千米,问这四个人各带了物
品多少件?
若您想要了解更加详细的信息,建议前往教育资源类网站获取答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配套问题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配套问题
挖出的土方量恰好等于运走的土方量
(2)、该如何列方程解此题呢?
解:设安排x人去挖土,则有(48 – x)人运土,根据题意,得5 x = 3 ( 48 – x )
去括号,得5x = 144 –3x
移项及合并,得8x = 144x = 18
运土的人数为48 – x = 48 –18 = 30
答:应安排18人去挖土,30人去运土,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
分析:
1立方米木料可制作:桌面50个,桌腿300条。若有____方木料制作桌面,则剩余________方制作桌腿。桌面数为________。桌腿数为_____________。
三、课堂小结:
1.在解决配套、分配等问题方面你获得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什么特点?
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合作互助式
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1:
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 200个或螺母2 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1、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⑴读题、审题后,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⑵根据找出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把实际为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⑶解方程后,验证解的合理性,再作答。
四、作业:课本P106第2、3题。
备注(补充)
板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配套问题
教学反思
教案
课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题练习
1、包装厂有人42,每个人平衡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如何安排工人?
2、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
3、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型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零件和5个B种零件凑巧配套已知车间每天能生产A种零件450个或B种零件300个,现在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甲种零件,多少天生产乙种零件?
4、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每人每天平衡生产零件甲120个或零件乙180个,为使零件甲和零件乙按3:2配套,则需分配多少工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
5、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450个或乙种零件300个,已知3个甲种零件与5个乙种零件刚好配套,现要在21天中使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该如何安排生产?
6、敌我两军相距25km/h,敌军以5km/h的速度逃跑,我军同时以8km/h 的速度追击,并在相距1km处发生战斗,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后几小时发生的?
7、小王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12km/h,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h,顺流时用了6h,求此河的水流速度。

8、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

在妹妹出发20
分钟后,姐姐出发去追妹妹。

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
9、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步行,1小时30分后,小张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5千米,此时与小王相遇。

小王的速度是3.7千米/小时,那么小张的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

甲乙两车分别用10分钟、6分钟追上骑车人。

已知甲车速度是24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30千米/小时,问两车出发时相距多少千米?
11、一支部队排成1.2千米队行军,在队尾的张明要与在最前面的营长联系,他用6分钟时间追上了营长。

为了回到队尾,在追上营长的地方等待了18分钟。

如果他从最前头跑步回到队尾,那么用多少时间?
12、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快车经过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经过10小时到达甲地。

(1)相遇时,乙车行了360千米。

求两地距离。

(2)相遇时,乙离目的地还有360千米。

求两地距离。

(3)相遇时,乙比甲多行360千米。

求两地距离。

(4)两车在离中点处360千米相遇,求两地距离。

(5)5分钟后两车又相距360千米。

求两地距离。

13.家离图书馆4.8千米,弟弟从家出发以60米/分速度步行去图书馆。

15分钟后,哥哥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追赶弟弟,自行车的速度是240米/分。

问:(1)哥哥在离家多远处追上弟弟?
(2)哥哥追上弟弟后好久到达图书馆,又马上折回,过好久与弟弟相遇,那么相遇处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14、甲,乙两地间河流长为90千米,A, B两艘客船同时启航,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同向而行15小时A船追上B船,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5、一只船的燃料最多用6小时,去时顺水,速度每小时15千米,回来时逆流,速度每小时12千米,这只船最多行出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开?
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