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组合体视图的画法2.组合体视图的读法3.组合体的尺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标注,看图(超详细)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标注,看图(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122f8bcee06eff9aff8076a.png)
d 0.5d
0.5d
0.5d 0.5d 0.5d 0.5d
d
书_ _P4 可见轮廓线
可见过渡线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过渡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剖面线、引出线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螺纹的牙底线及齿轮的齿根线 分界线及范围 断裂处的边界线 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轨迹线、节圆及节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投影,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平面的投影
②曲面的投影
③孔洞的投影
④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投影
(2)视图上每一条图线可以表示下列各种情况: ①具有积聚性表面的投影; ②表面与表面交线的投影,如棱线、截交线、相贯线等; ③曲面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锥面
内外柱面
平曲组合
柱、球面
锥、平面
锥面 圆平面
平面
圆柱孔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1、形体分析法
Ⅳ
Ⅲ
Ⅱ
Ⅰ
(a)题目 看懂组合体、补画出左视图
(b)分析视图,划分线框
Ⅰ
(c)想象出形体Ⅰ
(d)想象出形体Ⅱ
Ⅱ
Ⅳ
(e)想象出形体Ⅲ
Ⅲ (f)想象出形体Ⅳ
(g) 补画出形体Ⅰ的左视图
(h) 补画出形体Ⅱ的左视图
(i) 补画出形体Ⅲ的左视图
(j) 补画出形体Ⅳ的 左视图
2、线面分析法
⑴ 尺寸线为细实线,一端或两端带有终端符号 (箭头斜线)。
⑵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它 图线重合。
16
69 10
⑶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
线段平行。
° 1.5×45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no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no](https://img.taocdn.com/s3/m/72767e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b.png)
俯视图的绘制
平面视图
俯视图表示组合体的顶面形状,应将 顶面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投影关系
确保俯视图与主视图和左视图之间的 投影关系正确,以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
左视图的绘制
侧面形状
左视图表示组合体的侧面形状,应将侧面形状完整、清晰地 表达出来。
投影关系
确保左视图与主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正确,以保持 整体的一致性。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及尺 寸标注
• 组合体的三视图基本概念 • 三视图的画法 • 尺寸标注 • 三视图的阅读与理解 • 三视图绘制实例分析
01
组合体的三视图基本概念
什么是组合体
01
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 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复杂几何体 。
02
组合体可能是由单一类型的几何 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组合 而成,也可能是由不同类型的几 何体组合而成。
从物体的左侧方观察,将物体的左右 方向轮廓投影到平面上得到的图形。
俯视图
从物体的上方观察,将物体的上下方 向轮廓投影到平面上得到的图形。
02
三视图的画法
主视图的选择
投影方向
选择能反映组合体主要形状特征 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位置关系
确保主视图与其他视图之间保持 正确的位置关系,以便通过视图 间的对应关系来绘制其他视图。
阅读三视图的方法
确定主视图
首先确定主视图,它是组合体在正立位置摆放时的投影面。
确定其他视图
根据主视图,依次确定左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等其他视图。
识别特征
通过观察各视图中的特征,如孔、槽、凸台等,判断组合体的结 构。
理解三视图中的尺寸关系
长度尺寸
01
在主视图和其他视图中,通过测量各边长或线段间距,获取长
艺术设计图学第三章
![艺术设计图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df613d56f1aff00bed51ef7.png)
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4.1 组合体的尺寸分类
组合体的尺寸分为三类: 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总体尺寸。
1、定形尺寸:指确定基本 形体大小的尺寸。
3.4.1 组合体的尺寸分类
2、定位尺寸:表示组合体中各基本几何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 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称为总体尺寸。
3.3.4 断面图的画法及种类
1)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外的断面图形称为移出断面图,移出断面的轮 廓线用粗实线绘制,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或其他适当位置。
3.3.4 断面图的画法及种类
2)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内的断面图形称为重合断面图,轮廓线用细实 线绘制。
3.3.4 断面图的画法及种类
3)中断断面图:当形体较长,且沿长度方向断面图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 律变化时,可将断面图画在视图中间断开处,这种断面图称为中断断面 图。
3.5.1 构思物体的形状
3.5.2 构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切割法:一个基本立体经数次切割,可以构成一个较复杂的组合体。
3.5.2 构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切割法:一个基本立体经数次切割,可以构成一个较复杂的组合体。
3.5.2 构形设计的基本方设计的基本方法
3. 2.2 形体分析法画图
2、画图步骤 选比例、定图幅、布置视图、画作图基准线、绘制视图的底稿
3. 2.2 形体分析法画图
3. 2.3 线面分析法画图
运用线面投影特性来分析视图中图线和线框的含义、线面的形状及其空间相对位 置的方法。
3.3 剖面图与断面图
3.3.1 剖面和断面的概念
3.3.2 剖面图的画法
3.1.2 组合体的视图
3、局部视图
镜像视图用于吊顶(顶棚)平面图,即天花平面图。
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点
![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a0930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9.png)
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点一、制图基础知识1.图幅A4、A3等图纸的图幅、标题栏;2.绘图比例绘图比例的概念;常用的放大、缩小比例;3.线型常用线型(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画线、波浪线、双点画线等)的使用场合;4.字体长仿宋体;5.尺寸注法5.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尺寸数值反映零件真实大小;以毫米为单位;表示零件完工后的尺寸;每个尺寸只标注一次;尽量使用符号或缩写字母,常见的一些制图符号。
5.2.尺寸的组成尺寸界限:为细实线,在图线处引出或直接用图线代替;尺寸线:为细实线,不能用图线代替,不能与图线重合;尺寸线终端:箭头(一般用4:1的箭头)或45°斜线,常用箭头(建筑图纸用45°斜线);尺寸数字:字头朝上或朝左,不可被图线穿过,尽量避免30°范围内标注。
5.3.角度、直径、半径、狭小部位尺寸等的标注角度尺寸标注:数字一律水平;直径尺寸(φ):可以标注在非圆的视图上(但必须注明φ),球用Sφ表示;半径尺寸(R):只能标注在反映圆弧的视图上,半球用SR表示;大半径尺寸的标注;狭小部位的标注:用点或45°斜线表示尺寸终端,或者将数字写在尺寸界限范围之外;均布孔的标注:用“n某?”表示或者“EQSn某?”表示;正方形的标注:用“□”表示;均匀厚度的板状零件的标注:用“t?”表示,有时可以少画一个视图。
对称机件的画法及标注:尺寸线应该超出对称中心线并省略一个箭头。
5.4.斜度与锥度的标注斜度与锥度的含义,斜度方向、锥度方向与图形的倾斜方向一致。
浙大CAD/CAM中心技术文档二、点、线、面投影1.投影法及分类为什么要投影?三维到二维转换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的概念,工程图为什么用正投影法?2.点的投影点在一个投影面中的投影;点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展开及其投影规律;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
3.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特性(积聚性、实长性、类似性,是否反映倾角等);直线上的点:点的投影在直线的同名投影上并符合定比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及其投影规律,交叉线的重影点;4.面的投影平面的表示法;平面的投影特性(实形性、积聚性、类似性,是否反映倾角等);平面上取直线的方法,平面上取点的方法;三、体的投影1.体的三面投影与三视图三视图与三面投影的关系;三视图之间的量度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关系;2.基本体的三视图2.1棱柱体(平面立体)棱柱的组成、棱柱的三视图;棱柱表面取点(利用积聚性),并判断可见性;2.2棱锥体(平面立体)棱锥的组成、棱锥的三视图;棱锥面上取点(辅助截平面法、过锥顶的辅助直线法),并判断可见性;2.3圆柱体(回转体)圆柱的组成、圆柱的三视图;圆柱面上取点(利用积聚性),并判断可见性;2.4圆锥体(回转体)圆锥的组成、圆锥的三视图;圆锥面上取点(韦圆法、过锥顶的辅助直线法),并判断可见性;-2-浙大CAD/CAM中心技术文档2.5球体(回转体)球的组成、球的三视图;球面上取点(韦圆法),并判断可见性3.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3.1简单叠加体的叠加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回转体与回转体叠加,有过渡分界线;回转体与平面题叠加,有过渡分界线;平面题与平面叠加,可能有过渡线(实线或虚线),可能没有过渡线(平齐叠加);3.2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作图方法形体分解,弄清它们之间的叠加方式;逐个形体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加深(针对手工绘图)、检查;3.3简单叠加体的读图方法弄清图线、线框的含义;利用线框分析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利用虚、实线区分相对位置关系;几个视图对照分析,确定物体的形状;四、截交、相贯1.截交线1.1截交的概念,截交线的性质封闭性、共有性、表面性;截交线的形状由什么决定?(被截立体形状,截平面与基本立体的相对位置)截交线的投影形状由什么决定?(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2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截交线的性质:封闭的平面多边形;求截交线的方法:棱法;求截交线的步骤:空间分析,投影分析,分别画出交线(交点)并连成多边形,检查(是否有类似性等);1.3回转体的截交线截交线的性质:封闭性、共有性;求截交线的方法:求共有点;求截交线的步骤:空间分析,投影分析,分别画出截交线(特殊点、中间补充点),检查(可见性等);圆柱体截交线;圆锥体截交线;球体的截交线;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3-浙大CAD/CAM中心技术文档2.相贯线2.1相贯线的性质封闭性、表面性、共有性;2.2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相贯线性质:封闭的空间折线;相贯线求法:求各棱面与回转面的截交线,连接各段截交线;求相贯线步骤:空间分析、投影分析确定其形状,求出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段截交线,连接各段交线并判断可见性;2.3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相贯线性质:封闭的空间曲线;相贯线求法:表面取点法,辅助平面法(什么情况下用该方法?);求相贯线步骤:先找特殊点(极限点、转向点、特征点、结哈点等),再找中间点,光滑连接;注意实体与实体相贯,虚体与虚体相贯,实体与虚体相贯的异同;注意两圆柱体直径的变化对相贯线的影响;五、组合体1.组合方式及表面过渡关系叠加体:相接(平齐相接与不平齐相接),相切,相贯(相交);相切产生悬线切割体;2.组合体的画法形体分析法(主要的分析方法);线面分析法(辅助的分析方法);3.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特征视图(形状特征、位置特征);形体连接关系(平齐与不平齐相接,相切,相贯);图线、线框的含义;构思空间物体;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1尺寸标注的基本有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4.2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与尺寸类型形体分析法;定型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常见形体的定型尺寸;组合体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截交、相贯可以少标注一些尺寸,直径尺寸尽量避免辐射标注,半径尺寸只能标注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大于半圆标直径(小于等于半圆标半径),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对称结构不能只标注一半,相同半径不能标注n-R?,隐含尺寸(冗余尺寸)可以加上括号,相切时可以少标一些尺寸,避免-4-浙大CAD/CAM中心技术文档尺寸数字与图线重合(尺寸数字有优先权),大尺寸在外小尺寸在内标注,尽量标注在特征最为明显的视图上,形体的定形尺寸尽量集中标注,虚线尽量不标注尺寸。
机械制图 第6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 第6章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21a0f1f0a76e58fafbb00343.png)
1
返回目录
本章学习的目的: 1.熟练掌握正确绘制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2.能够完整、准确、清晰地在视图中为组合体标注尺寸。 3.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能根据视图准确地想象 组合体的空间形状。 4.具有根据已知视图补画其它视图的能力。
如图b所示;
(3)图c所示的组合体是叠加和切割两种形式的综合。
6
返回
6.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相交和相切 三种形式。
表面平齐时 不画分界线
表面平齐
(1)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共面)时,在视图中不应画出分
界线,如上图所示。
6.检查、描深
26
返回
描深图线后,标注全部尺寸
27
返回
6.2.2 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2.画原始形体的三视图
3.画截平面的三视图
4.检查、描深
28
返回
切去形体1-四棱柱
原始形体-四棱柱 切去形体3-四棱柱
切去形体2-三棱柱
1.形体分析 图示组合体的原始形体是四棱柱,在此基础上用不同位置 的截平面分别切去形体1-四棱柱、形体2-三棱柱、形体3-四棱柱,形成2切9 割 型组合体。
板的位置特征,但整体形状特 征和位置 特征表达较差。 C
D向
D
18 A
返回
(2)确定视图数量:确定其它视图的原则是: 用最少的视图最清楚地表达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结构、相对位置和 表面连接关系。
当主视图的投
CAD机械制图(第五章_组合体视图)
![CAD机械制图(第五章_组合体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e2b27c2bb4cf7ec4afed01a.png)
二、构形设计的方法 1.准备工作
(1)实物分析 构型设计前应多观察、分析实物或模型,仔细研究其组合形式、 连接方式并能进行物、图相互转化。对一些典型结构要求记住而且 能默画。通过观察分析所获取的素材通过记忆存储起来,以备构型 时灵活运用。
§5-1
§5-2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5-3
§5-4 §5-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看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5-1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成的物体。 两个简单形体的结合情况为:平齐、相切、相交。 形体分析法——把形状较复杂的立体分析成基本几何体构 成的方法。 分析时要明确组合方式;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表面 连接关系 。
图5-19 形体分析法读图
⑵投影关系
⑶单个想象
根据视图间投影规律,找出分解后各组成部 分在各视图中的投影。
根据分解后各组成部分的视图想象出各 自的空间形状,如下图所示。
图5-20 各组成部分的投影联系
⑷综合想象
在认清各组成部分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的构成形 式,最后综合想象出该视图所表示的支座的完整形状。
图5-8 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二、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定位尺寸标注的起点, 形体在长、宽、高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尺寸基准,还往往有一或几 个辅助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确定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也与 该物体的加工制造要求 、工作位置等有关。
通常选用底平面、 端面、对称面及回 转体的轴线等作为 尺寸基准。
图5-11 错误的尺寸注法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3.形体上的对称尺寸,应以对称中心线为尺寸基准标注, 如图5-12所示。
机械制图 项目5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机械制图 项目5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395c2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3.png)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项目概述
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按一定的方式 所组成类似机件的形体,它的结构复杂程度接近零件。
因此,组合体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 投影理论过渡到识读机械图样的桥梁。掌握组合体的绘 制和识读,能够为识读零件图样打好基础。
一、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5.检查、描深,完成全图
注意:确认正确无误后,按照标准线型描深图线。描深时应注意全图线型 保持一致,切忌选用过粗的实线而影响图形的美观。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尺寸标注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性 标注尺寸数值应正确无误,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完整性 尺寸必须注写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3)清晰性 尺寸的布置要整齐、清晰、美观,便于看图。
形体分析:相邻表面A、B两处相交 视图分析:相交处画交线投影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描述
按图示位置绘制支座的 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任务一 绘制支座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知识链接
按图示位置绘制支座的 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一、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析
项目五 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知识链接
一、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 物体称为组合体。
形体分析法是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 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结构形状、组合方式 和相对位置,分析形体间相邻表面的连接关 系,从而清楚了组合体的结构形状。这种将 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简单的几何体进行分析 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第六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第六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90c3266aaf1ffc4ffe47acf9.png)
第六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由基本立体组合而成的立体称为组合体。
本章将学习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特性,组合体画图和读图和基本方法以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一节组合体的三视图一、三视图的形成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二节组合体的构形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大多数机器零件均可看作是由一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几何形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几何体或它们简单的组合体,见图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堆叠和挖切两种形式,而常见为两种形式之综合,见图6-2。
(1)堆叠构成组合体各基本体相互堆积。
(2)挖切从基本形体中切去较小的基本形体。
(3)综合既有堆叠又有挖切。
二、各形体邻接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1)平齐与不平齐,见图6-3。
①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连接处应有线隔开。
②两基本体表面间平齐,连接处不应有线隔开。
(2)相交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其相交处交线一定要画出来,如图6-4所示,(3)相切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其相切处是圆滑过渡,应不画线,如图6-5所示,图中底板前端平面与圆弧面相切其平面上的棱线末端应画至切点为止。
切点位置由投影关系确定,相切处无线。
第三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一、形体分析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以及在某个方向上是否对称,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概念,为画图做准备。
(a) 轴承座(b) 形体分析图6-6 画组合体视图从图6-6中可以看出,该组合体由四棱柱底板、空心圆柱体、等腰梯形柱的支承板、直角梯形柱和四棱柱叠合的肋板组成。
支承板与空心圆柱体外表面相切,叠放在底板上,它与底板后面平齐。
肋板叠放在底板上,其上与圆筒外面相结合,后面与支承板紧靠,两侧面与圆柱面相交。
整个组合体左右对称。
注意:画图时不要把组合体看成是由各零散的基本体“拼接”而成。
3项目三__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3项目三__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e4ebbb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a.png)
图 3-13
图 3-14
单元一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知识
三、截交线
3.回转体的截交线
例题:求作正平面截切圆锥的截交线的投影,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3-14所
示。
作图步骤如下:
a)求特殊位置点。即 最低点Ⅰ、Ⅱ(是圆锥
最左、最右素线上的点, 也是底圆上的点),最 高点Ⅲ(圆锥最前素线
上的点)。根据侧面投 影1″(2″)、3″和水平 投影1、2、3、求出正面 投影1′、2′、3′,如 图3-14b)。特殊位置点
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分析为由若干个基本体或相对独立的部分所组成。如图3-1 所示,轴承座可分为底板、支撑板、圆筒和肋板四个部分所组成。在画、识读组合体 三视图及标注组合体尺寸时,一般要应用 形体分析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既分析组合体由哪些基本体或 相对独立的部分所组成,各基本体或相对 独立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表面连 接关系,分析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三、截交线
2.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例题:求作斜截正六棱锥的截交线,作图方法和步骤,如图3-11所示。
1 作正六棱锥的三视图,利用截平面投影的积聚性,求出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a′、 b′、c′、d′、e′、f′即得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2 根据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求出各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a、b、c、d、e、f、和
回转体的表面是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所组成的,它的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 平面曲线。 1)圆柱的截交线
由于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圆柱的截交线有三种不同的形 状,见表3-1。
截平面的位置
轴侧图
投影图
截交线的形状
垂直于圆柱
轴线
圆
单元一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知识
三、截交线 3.回转体的截交线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b351559eef8c75fbfb344.png)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
模型 首页
4-1(3)
上页题
4-1(4)
答案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P21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3. 两回转面的交线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3. 两回转面的交线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
模型 首页
4-1(1)
下页题
4-1(2)
答案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P20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3. 两回转面的交线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第九章 装配图
首页
P 20 下一页
P 21
第四章 组合体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之第四章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之第四章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b633745758fafab069dc0263.png)
课前准备1、复习棱柱、棱锥的投影规律2、复习圆柱、圆锥、圆球的投影规律3、复习基本立体截交线的作法4、复习两回转体相贯线的作法第4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我们将那些结构、形状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我们见到的零件多为由各种基本形体堆积或挖切而成的组合体,因此,学习分析、绘制、阅读组合体视图是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注法4.阅读组合体的三视图§4.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本节主要内容:了解三视图的形成掌握三视图的特性一、三视图的形成视图:将机件用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
三视图:机件在三面投影体系中投射所得到的图形。
正面投影——主视图 水平投影——俯视图 侧面投影——左视图 V 俯视左视 YXZO x 0 zy W二、三视图的特性1、度量性高宽长宽长度:在主视图和俯视图中量取宽度: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量取高度: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中量取2、对应性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三等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长高宽宽∙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上下上 下 后 前 前后 左右左右 3、方位性§4.2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和画法本节主要内容:了解组合体的组成方式了解形体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一、组合体的组成方式由若干简单立体(平面体和曲面体)通过叠加、切割等方式构成的整体,称为组合体。
凸台圆筒支撑板底板肋板组合体的构成方式分为叠加型、切割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类型:1、叠加型:几个基本形体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关系堆叠而成同轴叠加非对称叠加对称叠加2、切割型:在一个基本形体上切除一个或几个基本形体3、综合型:既有堆叠,又有挖切。
N =((M - D) - E)- F M =(A∪B)∪C1、平行——平齐与不平齐二、几何形体间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表面平齐表面不平齐无线 实线共面不画线异面要画线不共面共面2、相切:相切处光滑过渡,无分界线。
工程图学基础 05第四章 组合体
![工程图学基础 05第四章 组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654e3c37b84ae45c3b358cb7.png)
第四章组合体本章内容:第一节组合体的构成及三视图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第三节读组合体视图第四节组合体的尺寸注法第五节组合体的构形设计第一节组合体的构成及三视图一、组合体的构成方式1. 叠加组合体可以由基本体经过一定的构型方法形成,主要构c 成方法有叠加、挖切及叠加和挖切的综合。
2. 挖切I II3. 综合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组合体:由基本立体通过叠加或挖切组成的立体y y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三视图的投影特性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3. 基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1)外表面共面、不共面无线有线(a) 共面(b) 不共面无线(2)内表面共面、不共面有线(3)相切注意:两形体表面“相切”时,两表面间应光滑过渡,无分界线。
几种相切的画法此处无实线此处无实线此处无虚线此处无线当与曲面相切的平面或两曲面的公切面垂直于另一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画出公切面的投影,否则不应画出公切面的投影。
画线不画线(4)相交a.平面与曲面表面相交两形体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b. 两曲面相交相贯线的近似画法12341'2'3'(4')1"(2")3"4"三、画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1. 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就是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基本形体(或简单形体)并确定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构型)方式以及相邻表面之间关系,从而形成对组合体的整体概念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绘图、读图和标注尺寸的最基本的方法。
2. 线面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就是结合线、面的投影进行分析。
分析形体的表面形状、形体上面与面的相对位置、线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及投影特性、形体的表面交线等,来帮助表达或读懂物体的形状。
线面分析法是进行组合体分析的一种辅助方法。
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一、画图步骤及要领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1、形体分析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2、选择视图主视图的选择一般应考虑:(2)安放自然(1)反映特征(3)减少虚线CDAB3、选图幅、定比例4、布置视图根据组合体大小确定作图比例和图幅,且符合国家标准,尽可能选择1∶1。
汽车基本零件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汽车基本零件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https://img.taocdn.com/s3/m/c308f9e202d276a200292e9b.png)
先标注定形尺寸,然后标注定位尺寸,最后标 注总体尺寸
39
标注定形尺寸
40
标注定位尺寸
41
标注总体尺寸
42
整理、完成尺寸标注 43
尺寸配置的要求
44
标注举例
高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的基准 宽度方向的基准
45
四、 识读组合体视图
运用正投影法,根据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形状,这 个过程就是读图。
技能目标 1、认识汽车上的常用组合体零部件 2、 能够正确地绘制汽车上常用的简单的组合体零部件的 三 视图并完整的标注尺寸 3、能够正确运用剖视图、断面图等其他各种视图表达汽 车零部件的复杂结构 4、能够了解典型汽车的常用零部件结构
3
任务一 绘制轴承座的三视图
【任务描述】给出轴承座实物,参照实物 分析轴承座的结构,要求学生做到:
16
2、线面分析法
当组合体被多个平面切割,组合体的形状 不规则或视图中组合体的投影关系重叠时, 通过运用投影规律,对形体表面的线和面 等几何要素进行分析,确定物体的表面形 状、面与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称为线 面分析法。线面分析法一般用于分析切割 形式的组合体。
17
二、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 形体分析
∨
56
例5: 已知物体 的主、左 视图,选 择正确的
俯视图
∨
57
3形体分析法识读图的步骤
形体分析法是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 法。看图的一般步骤:
汽车基本零件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1
【任务目标】
教学目标 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机械制图的绘图方法与步骤,
本模块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独立 思考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勤奋进 取的敬业精神。 能力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5 表面相切的特殊情况
4.1.2画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任何复杂的物体,仔细分析起来,都可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形 体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因此,在画图时,我们可以假想将 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逐个分析它们的形状、相对位 置和表面连接关系,以便进行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这种分 析组合体的思维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图4-2 两形体表面平齐与不平齐
(2)相交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如图43 所示,底板的前后平面分别与圆柱面相交,相交处产生交 线,则主视图中应画出交线的投影。
图4-3 两形体表面相交
图4-4 两形体表面相切
(3)相切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一般不画出分界线。如图 4-4 所示。底板的前后平面分别与圆柱面相切,相切时面与面之间 是光滑的过渡。但在特殊情况下,当两圆柱面的公切面垂直与投影 面时,应画出相切的素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画出了两面 的分界线。如图4-5所示。
(3)选比例、确定图幅 在对所画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和确定主视图的基础上,再根据其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合 理的比例和图纸幅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选比例,根据比例确定图形的大小,根据 视图的尺寸确定图幅;另一种是先定图幅,根据图纸幅面来调整绘图比例。在一般情况下,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画图,又能较直观的反映物体的大小。 (4)布置图面、绘制底稿 布置视图时,应根据各视图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考虑视图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 间隔,要注意布图均匀合理。
图4-8 选择主视图 如图4-8所示,投射方向B和D比较,D向视图虚线过多,不如B向视图清晰;投射方向A和 C比较,C向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时,对应的左视图会出现较多的虚线,不如A向好;再比 较A向和B向,两者对反映轴承座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各有特点,均可作为 主视图投射方向,这里选用B向视图作为主视图,更便于布图。
4.1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4.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要想正确的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必须熟悉组
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形式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常见 的组合形式是综合。
图4-1 组合体的组成形式
(1)叠加 叠加式是基本形体构成组合体的基本形式,主要用于基本形 体间的简单叠加。如图4-1a所示的螺栓毛坯,可看成是由正 六棱柱、圆柱、圆锥台叠加而成。
主视图是三视图中最主要的视图,因为画图或看图大都从主视图开始考虑, 因此主视图的选择甚为重要。选择主视图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将组合体放正,即使其主要平面(或轴线)平行或垂直于主要投影面。 2)一般情况下,选择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最明显、反映形体间相互位置最 多的投影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3)视图中的虚线最少。
需要注意的是:组合体是一个整体,组合形式是我们分析 组合体的方法,而不是它形成的方法。
2.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上相邻两表面的连接关系可分三种情况:平齐与不平齐、相交、相切。 (1)平齐与不平齐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平齐(即共面)时,两表面之间不应画分界线。如图 4-2a 所示,上下两形体的相应表面平齐连成一个平面,结合出没有分界线,因而主视 图上箭头所指之处不应画线。 当两组成部分的表面不平齐时,中间应有线隔开。如图4-2b所示,上下两形体的 相应表面没有对齐,不在同一平面内,主、左视图中应画出两表面的分界线。
由以上分析可知,形体分析法是一个“先分后合”的过程,它可以使复杂问
题简单化,把复杂的形体分解成我们较为熟悉的基本形体。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 画图、看图和组合体标柱尺寸的基本方法。 1.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现以图4-7a所示轴承座为例,说明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a) 立体图
(b) 形体分析
(1)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视图之前,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各基本形体的形 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及表面连接关系,以及其在某方向上是否对称,以 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概念,为画视图做好准备。 如图4-7a所示,轴承座可看成由底板、圆筒、肋板和支撑板四部分组成的, 各部分形状如图4-7b中所示,其组合形式为叠加。其中,支撑板叠放在底板 上,它们的后表面平齐;支撑板的上部支在圆筒下侧,其两侧面与圆筒外表 面相切,它们的后表面不平齐;肋板居中叠放在底板上,后面与支撑板靠紧, 而肋板的上部支在圆筒下侧,两侧面与圆筒外表面相交。轴承座的总体结构 左右对称。 (2)选择主视图
(2)切割 切割式是用平面或回转面切除或挖掉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而 形成的组合体,它是构成组合体的又一基本形式。如图4-1b 所示接头,可看成是由一个圆柱体左右两边被切去两个弓形 块,中间挖去一个圆柱而形成。 (3)综合 综合式是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综合形式,也是组合体的最常 见的形式。如图4-1c所示的轴承座。
具体的做法是:先将图4-7a所示的组合体按自然位置(底板朝下)放好,即要 符合人们日常放置物体的习惯,使物体具有稳定感,再从A、B、C、D四个方向 进行比较;其次,还要考虑到视图上的虚线应尽可能减少及合理利用图纸等方 面的问题。 如图4-8所示,是从A、B、C、D四个方向投射得到的视图。根据以上选择主视 图的基本条件,我们选择B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主视图确定后,俯视图、 左视图也随之确定。
(a) 支架的立体图
(b) 支架的分解
如图 4-6a所示的组合体(支架)可假想分解为直立空心圆柱、底板、肋板、搭 子、水平空心圆柱、扁空心圆柱等六个组成部分,如图4-6b所示。可以看出肋板 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面相接;扁空心圆柱和直空心圆柱与底面相接。肋板的侧面和 搭子的侧面与直立空心圆柱相交;底板的侧面与直立空心圆柱相切;水平空心圆 柱与直立空心圆柱垂直相交,两孔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