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期末基本概念复习学案三教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a2d69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4.png)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
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
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宜昌市九中班组组长组内成员探究时间一、探究时参考信息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d2b4f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1.png)
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案1《金属材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学案基本概念教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学案基本概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61d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e.png)
【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含义。
2.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基本概念。
3.能够应用基本概念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实验器材、习题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并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物质和物质分类什么是物质?物质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什么是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什么是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2.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标点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元素相对数量的记号法。
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时,其所能产生的化合物中所对应元素的氧化数。
根据以下规则可确定一个无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
-单质离子的化合价即为电荷数。
-单质元素与其他元素复合时,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为该元素与其他元素所结合时所能产生的化合物中每个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总和。
3.原子和分子什么是原子?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以化学键相连而形成的电中性结构。
4.混合物和纯物质什么是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什么是纯物质?纯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实验: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纯水和食盐水,观察溶液的外观和溶解过程。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讨论问题:1.列举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化学反应,并解释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例如化学工业和医药行业。
五、巩固练习(2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巩固练习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批改,并讲解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3b55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f.png)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范文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668b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2.png)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范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教案1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教学准备:[实验1-1]-[实验1-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实验1-1]水的沸腾[实验1-2]胆矾的粉碎[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672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熟练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和专业术语。
•能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础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分子式、离子式、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
•化学反应类型、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等。
2.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化学能量、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等。
•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热、反应速率等。
3.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属、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周期表等。
•酸碱中和、盐的制备、功能化合物等。
4.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用实验器皿、实验中的安全措施等。
•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的评价和判断等。
5. 化学与社会•化学技术在生产、制造、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化学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述确定性的知识和概念,使学生逐渐掌握化学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法:通过教师引导和讨论交流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课外学习法:推荐学生做化学实验或阅读相关材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学生提高化学知识与实验能力。
•学生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升。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中,理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的内容。
希望老师们能够对此进行参考,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相信能够为学生打下化学学科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e9e4f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a.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3篇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4.水污染情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学案基本概念 教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学案基本概念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b4771aef8941ea66e0560.png)
化学期末复习: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整理】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大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N2占,O2占,稀有气体占,CO2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和(写化学式),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和。
4.氧气的工业制法:(变化)5.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构成的。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电极上得到的气体是,负电极上得到的气体是,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6.地壳中含量列前五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钙,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7.海水中含量列前五位的元素:氧、氢、氯、钠、镁。
8.人体中含量列前五位的元素:氧、碳、氢、氮、钙。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碘等。
缺会骨质疏松,易得;缺会智力低下,易得;缺钴、铁易得症;缺会得甲状腺疾病。
9.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其次是。
10.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原子质量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11.在一些干涸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CO2的量比较大,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做试验。
12.硬水的检验:取样,滴加,有大量白色垢状物或少量泡沫产生。
硬水的软化方法:或14.过滤所用的仪器有、、、其中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的用途15.蒸发所用的仪器、、、其中玻璃仪器、玻璃棒的作用蒸发到或时候停止加热16.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
17.(1)CO2的检验:2(2)CO2的验满:(1)O2的检验:2(2)O2的验满:18.CO2灭火的原因、、。
二氧化碳的用途:⑴灭火;⑵作致冷剂;⑶人工降雨;⑷作温室肥料等【基础题训练】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化学。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9f0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d.png)
初三化学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三化学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案内容:一、复习基础知识1. 复习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复习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3. 复习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4.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方法。
二、复习化学反应1. 复习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复习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4. 复习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三、复习化学实验1. 复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记录的编写方法。
3.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
四、复习化学计算1. 复习摩尔质量、摩尔比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2. 复习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 复习化学反应的计算,如反应物质的质量关系和产物的质量计算。
五、复习化学的应用1. 复习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药物等。
2. 复习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如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
3. 复习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燃料和材料的生产等。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互动。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和示范。
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个人作业:布置一些化学计算和应用题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647c5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0.png)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基本概念复习;
2.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复习;
3.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复习;
4.化学量的计算;
5.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三、教学步骤:
1.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并进行一些基本题目讲解。
2.复习常见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及性质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规律。
3.复习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类型及如何正确写化学方程式。
4.复习化学量的计算,包括摩尔、质量、体积等的相互转换,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法。
5.复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包括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了解实验基本知识。
6.进行化学复习专题的综合测试,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
2.小组讨论;
3.化学实验。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2.通过综合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测试结果给予评价及建议。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49b6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2.png)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1教材分析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秘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的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2、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操作,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一些生活简单变化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3、通过对铜加热变黑实验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篇二】材及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体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8f3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6.png)
初中九化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整合: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 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3. 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复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概念。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概念。
3. 溶液与浓度:溶液的定义、浓度的计算、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等。
4. 酸碱盐: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反应等。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等。
6.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等。
7. 化学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的运用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的巩固程度。
4. 实验演示: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评价学生对实验知识和现象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准备1. 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
2. 教案: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 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4. 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a754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0.png)
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1.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2.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3. 元素周期表及其相关知识
4. 化学式、化合价和化合物的命名
5.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6.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复习重点:
1. 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能通过实例加以区分
2.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及其区别,了解它们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3. 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规律,能根据元素的位置推导各种性质
4. 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合物的命名及公式推导的方法
5. 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能根据物质变化推导反应式
6. 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征,能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反应判断
三、复习方法:
1. 复习基础知识,理清重点概念及间的逻辑关系
2. 多做习题,加强对题型的理解和解题技巧
3. 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拓展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四、复习策略:
1. 制定学习计划,分阶段有序进行复习
2. 注意重点难点,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3. 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调整学习状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上为初中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范本,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习顺利!。
人教版初三化学概念复习 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概念复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5260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1.png)
初三化学概念复习一. 本周教学内容:概念复习1. 物质的结构与分类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 化学用语4. 溶液二. 重点和难点1. 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描述2. 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3.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4. 化合价的应用5.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6. 有关概念的正确理解三. 教学过程(一)物质的组成1. 分子分子的涵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如扩散和蒸发);分子之间有间隙(如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分子间间隔改变的结果);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硫酸、甲烷、酒精等。
2. 原子原子的涵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原子之间有间隔。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极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以及稀有气体。
原子团离子3. 元素元素的涵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划分元素种类的依据:质子数(核电荷数)。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联系:只要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钠离子和钠原子)(二)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1.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会辨认。
2. 化合价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排元素或原子团的顺序:(一般)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标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标在正上方)确定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约减交叉”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由于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其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三)物质的分类1.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①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九年级初中化学复习教案
![九年级初中化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a716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d.png)
九年级初中化学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九年级初中化学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九年级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2. 提供复习所需的有效学习资源和方法。
3. 帮助学生复习并掌握化学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案步骤: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启发学生回忆九年级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2. 引发学生对复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知识点复习(30分钟)1. 回顾重要概念:原子,元素,化合物,离子等。
2. 复习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使用。
3.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4. 复习化学反应类型: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置换等。
5.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与实验室安全。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仔细阅读题目,理清思路,逐步解题。
2. 指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策略:查阅教材、寻找辅助材料等。
四、学习资源推荐(10分钟)1. 推荐相关在线学习资源和应用程序。
2.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五、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化学知识点分享给其他组员。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
六、复习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综合巩固复习内容,梳理薄弱知识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方案。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定数量且能涵盖重要知识点的习题作为复习作业。
2. 强调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查漏补缺。
教案要点说明:1. 教案设计根据九年级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进行编写,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可以进行相应调整。
2.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化学知识。
3. 教案中引导学生使用在线学习资源和应用程序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适应利用多种不同的学习资源来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33cf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6.png)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九年级化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和理论;2.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的表示;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4.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形成;5.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6. 碳和碳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7.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实验操作。
教学步骤:一、复习基础概念和理论(2课时)1. 回顾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和区别;2. 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方程式表示;3. 温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二、巩固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形成(2课时)1. 复习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常见实例;2. 强调盐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三、加深对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理解(2课时)1. 复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2. 强调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差异。
四、探索碳和碳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2课时)1. 复习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 强调碳化合物的种类和应用。
五、提高化学实验理解和实践能力(2课时)1. 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实验操作;2.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2. 实验操作: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化学实验过程和相关图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3. 个人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43264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f.png)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复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树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及其变化,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描述和表示物质的组成。
2. 复习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初步了解各种微粒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能从微观角度来说明物质的状态变化。
3.复习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反应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4.形成知识网络并能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复习重点: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方法和角度的定位思考复习难点:对比理解化学概念的特点教材分析;学好化学首先要过好概念关。
化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这是学科课程开始的共同特点,是学科学习提高和发展的基础。
化学概念涉及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等方方面面,每年的中考试题都比较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和原子;单质和化合物;酸减盐等概念。
概念过关的重要策略就是要学会运用归纳、比较的学习方法。
归纳、比较也是将知识点连成知识面的一种手段。
化学上的很多概念是成对出现的,这些概念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既有对称性又有统一性。
今天我们从化学概念的对称性和统一性的角度切人,为化学概念的记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化学基本概念是指化学事实、化学原理、化学方法、化学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概括、命题、定义等,在引导中学走入化学之门和帮助他们全面而又深刻理解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复习好化学基本概念,是正确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
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记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
也就是说化学虽属于理科,可也如同文科一样,要背、要记的东西不少。
不少学生就因为常见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性质记不住而厌学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fd1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5.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学科。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氢气、氧气、金属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1.3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1.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电子结构和物化性质排列的表格。
主要有周期数、族和元素符号等几个部分组成。
第二章:化学反应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以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根据反应方式,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四种类型。
2.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
化学方程式的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产物,中间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2.3 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质量、体积、分子数等数量关系的学科。
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法则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量比定律和等量反应定律。
第三章:物质的热力学性质3.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量是指物体传递的能量,通常以焦耳为单位。
3.2 相变过程相变是物体内部结构的改变,主要有升华、凝固、熔化和汽化等过程。
3.3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研究热能转化过程中守恒和不可逆性质的基本法则。
主要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酸碱与盐4.1 酸碱性酸性物质指溶于水时能使溶液中出现氢离子的物质;碱性物质是指溶于水时能使溶液中出现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4.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指酸和碱反应生成一种中性物质水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以“酸+碱→盐+水”的形式表示。
4.3 盐的种类和性质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根据离子的来源,盐包括酸性盐、碱性盐和中性盐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68c5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0.png)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化学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设想:通过具体实例、生活现象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化学概念,加强概念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概念运用能力。
-设想: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验练习,教师在旁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准确记录的习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设想: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化学在科技、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重要表达方式,其书写和平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设想:采用步骤分解法,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细化为几个简单步骤,通过练习和反馈,逐步提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3.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5.注重课后反思,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接着,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燃烧是什么吗?”“为什么有些物质会燃烧,而有些不会呢?”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期末基本概念复习学案三教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化学期末复习:基本概念(三)
【基本概念整理】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
成、、、的物;但溶液不一定
色,某些溶液具有导电性是因为,金属导电的原因
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沸点比纯水
2.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溶于水放热的物质
有、、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硝酸钾为例)。
①②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②③
4.溶解度表
示。
概念中的四要素:①②③④
5.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影响固体溶解度因素有(1)
(2)
6.用洗洁精、肥皂、洗发水、沐浴液洗去油污是作用,形成液;
用酒精、汽油洗去油污是
作用;形成液;用热的纯碱、氢氧化钠洗去油污是
发生变化。
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步
骤、、、装瓶并贴标签
仪器、、、、、(2)用浓溶液配:步骤、、、装瓶并贴标签仪器、、、
8.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浅绿色棕黄色蓝色
紫红色
9.混合物的分离
适用范围:难溶固体与液体分离
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混合物
的分离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即冷却结晶)较大的固体物质
结晶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不大的固体物质
10.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
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溶解度\g ﹤~1 1~10 ﹥10
【基础题训练】
1.将下列物质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纯碱
D.冰块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27%的硫酸溶液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为了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水 B.盐酸溶液? C.氯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3.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州,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5.t℃时,向一支盛有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
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g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6.在25℃时,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增大
7.右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1)t
2
℃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将t
2
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3)当 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
的方法。
(4)若将t
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
1
℃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8.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把试管固定在盛有饱和石灰水(25℃)的烧杯中,再向试管中滴入约5mL盐酸,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有:
①剧烈反应,有气泡产生;②镁条逐渐溶解;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③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⑴ a的溶解度在30℃时是 g。
⑵ 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⑶如图2所示,现有2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
和溶液,试管底部有等质量的a、b剩余,向烧杯的水
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b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B.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C.a溶液中溶剂质量小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D.试管底部a固体的质量小于b固体的质量
10.根据右图所示的市售浓硫酸的标签计算:已知该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现要配制:10%的稀硫酸2940g作为钢铁表面的酸洗液,需要浓硫酸毫升,需要水
毫升(密度约为1g/cm3) (结果保留整数)。
500毫升
(密度约为1.84 g/
cm3)
硫酸Sulfuric acid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
有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