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性罕见病—马凡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治愈几率
马凡氏综合征治愈几率马凡氏综合征(MF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约出现在每10万至30万个人中有1个人患有该病。
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该综合征,但适当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探讨马凡氏综合征治愈的几率。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由于FBN1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
FBN1基因编码的是一种蛋白质称为纤维连接蛋白-1。
这种蛋白质在人体内起着连接和支撑组织的作用。
当FBN1基因发生突变时,导致纤维连接蛋白-1的结构异常,使得结缔组织薄弱和易受损。
这种薄弱和易受损的结缔组织主要影响了骨骼、眼睛、心血管系统和肺部等器官。
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
常见的症状包括异常身材、长而细的手指和脚趾、胸部和脊柱异常、近视和眼球脱位、心脏瓣膜病变和动脉破裂等。
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可以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
然而,每个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都可能不同,因此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诊断马凡氏综合征通常需要结合家族病史、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检测。
家族病史对于明确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临床表现方面,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情况。
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检测FBN1基因的突变,并帮助确诊。
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 外科手术:对于某些严重症状,如心血管病变、脊柱畸形和手指变形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纠正和改善。
2.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控制马凡氏综合征相关症状,如心血管病变和眼球脱位。
3. 生活方式管理:患者需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的就医检查。
尽管目前无法完全治愈马凡氏综合征,但治疗和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不同的研究和临床报道,马凡氏综合征的治愈几率不同。
一项研究发现,持续定期的心血管检查和监测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马凡氏综合征为什么叫天才病呢
马凡氏综合征为什么叫天才病呢标题:马凡氏综合征:为什么被称为“天才病”?引言:马凡氏综合征,也被称为智力残疾-多发性畸形综合症(Intellectual Disability - Multiple Congenital Anomalies,ID-MCA),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
该综合征以智力残疾和身体畸形为特征,患者常呈现出超凡的数学和音乐天赋,因此被俗称为“天才病”。
本文将通过解释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表现特点以及与天才概念的关联,来揭开马凡氏综合征“天才病”的奥秘。
第一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1 基因突变:对马凡氏综合征的研究表明,突变在某些基因上可能引发该疾病的发生。
其中,FMR1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的阳性检测与马凡氏综合征高度相关。
1.2 遗传模式:马凡氏综合征通常是由母亲携带的异常FMR1基因转移到子女身上,父亲则是基因携带者。
这种遗传模式称为“隐性遗传”,一直延续到子孙的后代中。
1.3 基因突变的后果:FMR1基因突变导致脑部功能的异常,阻碍正常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马凡氏综合征的表现特点2.1 智力残疾: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智商往往在55以下,属于智力迟滞范畴。
然而,一些患者在某些特定领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如数学和音乐。
2.2 身体畸形:患者存在多种身体畸形特征,如长脸、大耳、长手指、脸上的抽搐和骨龄发育延迟等。
2.3 行为异常:患者常常表现出社交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焦虑和强迫行为等。
2.4 异常嗜好和天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对特定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可能表现出超凡的几何学和音乐能力。
第三部分:马凡氏综合征与天才概念的关联3.1 与“天才”行为的关联: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某些特定领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例如数学和音乐。
这与人们对“天才”的普遍定义联系紧密。
3.2 天才与智力间的关系:天才往往与高智商相联系,然而,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由于智力迟滞,却在特定领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揭示了智力与天才之间的复杂关系。
海上名医马凡氏综合征
海上名医马凡氏综合征海上名医马凡氏综合征,简称MFS(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FBN1基因突变导致。
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身体部位无限长、四肢长于身体、胸骨前突等,同时还伴随着视网膜脱落、动脉瘤、心脏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这一疾病被称为海上名医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医马凡曾经治愈了一位患有Marfan综合征的患者。
本文将对MF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前景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马凡氏综合征是由于FBN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
FBN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叫做纤维连小酮醇(Fibrillin-1),它在细胞外基质中起到支持和保护弹性纤维的作用。
而FBN1基因的发生突变导致纤维连小酮醇的结构异常,使得弹性纤维受损,进而影响到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MFS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
最明显的特征是患者身材高大,四肢异常长。
此外,患者还常常出现胸骨前突、肺气肿、骨骼畸形等,并发症还包括心脏病、动脉瘤、视网膜脱落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针对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身材,检查是否出现四肢异常延长、胸骨前突等症状。
同时,进行心脏彩超、CT、眼底检查等辅助检查来评估是否存在并发症。
基因检测可以确认是否有FBN1基因突变,但由于突变种类过多,目前难以实现全面的基因检测,所以临床表现仍然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目前,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
首先,定期进行心脏、血管、视网膜等部位的评估,避免并发症的发展。
其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如心脏病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或手术修复,视网膜脱落需要进行视网膜植入等。
此外,也要注意患者的生活管理,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
对于MFS的前景,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近期的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马凡氏综合征小鼠的胸腔积液,并有望成为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的新方法。
马凡氏综合征算罕见病吗
马凡氏综合征算罕见病吗马凡氏综合征(MF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属于结缔组织病之一。
该疾病主要影响眼睛、心脏、骨骼和血管系统。
马凡氏综合征最早由法国著名小儿科医师哈迪斯·马凡(Henri Marchand)于1896年首次描述。
尽管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一、疾病特点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骨骼异常、心脏病变、眼睛异常和血管病变。
具体表现如下:1.骨骼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表现出身材高大、四肢异常细长。
骨骼畸形包括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胸骨鸟胸或凹陷、脊柱侧凸等,严重者可能导致畸形性马凡综合征(Marfanoid habitus)。
2.心脏病变: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伴有主动脉根部扩张和僵硬,易导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主动脉疾病。
此外,心脏瓣膜脱垂也较常见,特别是二尖瓣脱垂。
3.眼睛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出眼球扁平、角膜弯曲、晶状体脱垂和玻璃体混浊。
其中晶状体脱垂可能引发眼球近视和青光眼等眼病。
4.血管病变: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易发生动脉血栓、动脉瘤、动脉夹层和动脉狭窄等血管病变,尤以主动脉疾病为主。
二、病因与遗传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由于变异的FBN1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纤维连结蛋白(Fibrillin-1)是结缔组织中重要的成分之一。
Fibrillin-1蛋白在结缔组织中起到支持和维持弹性纤维的作用,而FBN1基因突变会导致Fibrillin-1蛋白质结构异常,使弹性纤维功能受损。
马凡氏综合征主要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表现出遗传性家族聚集性。
在一般人群中,马凡氏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1/3000至1/5000。
患者若具有一名患有马凡氏综合征的家庭成员,则其患病概率增加至1/2。
三、诊断与治疗1.诊断:马凡氏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干预非常重要。
临床上,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家族史、心脏超声、眼底检查、骨骼X线等来确定诊断。
倪海厦马凡氏综合征
倪海厦马凡氏综合征倪海厦马凡综合征(Niemann-Pick C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属于脂质代谢障碍疾病。
该病是由于某些基因突变导致体内脂质代谢受损,从而引起脂质在细胞内积聚,最终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倪海厦马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等方面。
一、病因倪海厦马凡综合征是由于两个特定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即NPC1和NPC2基因。
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着调控脂质代谢的重要作用。
突变导致这两种蛋白质功能丧失或受损,使得细胞无法正常将脂质从溶酶体内传送到其他细胞结构中,从而导致脂质在细胞内的积聚。
这种积聚会损害神经细胞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二、临床表现倪海厦马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现。
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多数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
此外,由于脂质在神经细胞的积聚,病人也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张力增高、震颤、共济失调等。
一些病人还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明显的认知和学习困难等症状。
而在成年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如抑郁、精神失常等。
三、诊断倪海厦马凡综合征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临床表现、家族史、生化指标以及基因检测等因素。
首先,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确定病情。
同时,检查生化指标,如血液脂质水平、肝功能、溶酶体酸性磷酸酶活性等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相关疾病,辅助诊断倪海厦马凡综合征。
最终,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认NPC1和NPC2基因的突变是否存在。
四、治疗目前,倪海厦马凡综合征还没有特效治疗的方法。
然而,早期的干预治疗可以帮助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管理、症状的控制、康复训练等。
饮食管理方面,病人应采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症状控制方面,针对不同病情,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具药物,如抗癫痫药物、抗震颤药物、肝脏保护药物等。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肌肉力量训练、语言疗法等,可以改善病人的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罕见病吗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罕见病吗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被认为是罕见病之一。
虽然马凡氏综合征并不像一些其他罕见病那样稀有,但它在普通人口中的发病率仍然相对较低,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人种中有所不同。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马凡氏综合征属于罕见病的原因、定义和特征,以及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影响。
一、马凡氏综合征的定义马凡氏综合征又称非典型脊髓脊膜脱垂,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主要特征是脊髓的一部分被脊膜膨出,并从背部形成囊肿。
此外,患者还可能患有其他多种症状和并发症。
二、罕见病的定义罕见病是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较低的疾病。
根据欧洲罕见病组织的定义,罕见病是指每10000人中不超过5人患有的疾病。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定义,罕见病是指每20万人中少于2人患有的疾病。
三、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率根据不同的研究数据,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种中有所不同。
据统计,全世界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率大约为每10000到40000人中有一人患病。
然而,这些数字仍然不能确定马凡氏综合征是否被视为罕见病,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界定罕见病的发病率。
四、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马凡氏综合征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大多数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都有两条21号染色体上的一部分或全部三个拷贝。
这种染色体异常被称为三体性21号染色体,也就是患者携带三个21号染色体。
五、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和并发症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和并发症是多样化的,因为它影响到了整个身体的多个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1.智力发育迟缓: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智力发育往往受到影响,大多数患者的智商在中度至轻度智障范围内。
2.身体特征:患者常具有特殊的面容特征,如蔓状眼睑缘、塌鼻梁、大舌头等。
此外,身材矮小、肌肉松弛等也是常见特征。
3.心脏疾病: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易患心脏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4.其他并发症: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可能患有听力损失、视力问题、呼吸系统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哪种疾病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哪种疾病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该疾病以许多身体畸形和智力障碍为特征,是一种多系统疾病。
马凡氏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10,000。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1. 病因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是与染色体17上的缺陷有关。
该染色体上的MKS1和B9D1基因突变是导致马凡氏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
这些基因的缺陷会导致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多个器官的异常,从而引发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马凡氏综合征是由父母携带的突变基因引起的,但也有少数情况是由新突变引起的。
2. 发病机制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表明,MKS1和B9D1基因的缺陷会干扰胚胎期间的原发毛细胞集群的形成,从而导致多个器官的异常发育。
这些器官包括大脑、眼睛、肾脏、肺和肝脏等。
此外,这些基因的突变还会干扰细胞中的纤毛形成和功能,进一步加剧病情。
3. 临床表现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具有广泛的多样性。
主要特征包括:(1) 面部特征异常:患者常出现面部畸形,如宽大的额头、双唇裂、下颌小、鼻子扁平、眼睛突出等。
(2) 智力障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智力往往低下,且存在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等问题。
(3) 多器官异常:患者多伴有多发性囊性肾病、心脏畸形、多指趾、脊柱侧弯、脑积水等多个器官的异常。
(4) 视力问题:患者常出现视网膜发育不全、弱视、斜视等问题。
(5) 呼吸系统问题: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问题。
4. 诊断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
通过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面部特征以及器官系统等方面的异常,可初步确定马凡氏综合征的可能性。
随后,对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测,可以检测出MKS1和B9D1基因的突变,以明确诊断。
5. 治疗与康复目前,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侧重于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如手术矫正面部畸形、眼部手术改善视力问题、心脏手术矫正心脏畸形等。
马凡氏综合征罕见病
马凡氏综合征罕见病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也被称为De Barsy 综合征,属于胶原相关紊乱疾病的一种。
该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特征畸形、智力发育迟缓、眼、耳以及肌肉方面的问题。
马凡氏综合征是由一种单基因遗传突变所引起的。
这种突变会影响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或结构,并且会导致胶原蛋白的功能障碍。
胶原蛋白在身体中起着重要的结构支持作用,如果胶原蛋白发生异常,会对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面部特征的异常。
患者的面部轮廓和特征常常呈现出不正常的形状,如下颌明显突出、面部出现深度凹陷等。
此外,患者的眼睛和耳朵也常常发生问题,如近视、弱视、白内障以及听力损失等。
智力发育迟缓也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一个突出特征。
多数患者在智力方面会有明显的发育迟缓,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尽管如此,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能够通过早期干预和专门的教育支持取得一定的进步。
除了面部特征和智力问题,马凡氏综合征还会导致其他一些身体上的异常。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骼异常,如骨折易发、关节过度伸展等。
肌肉和运动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如肌肉松弛、肌力减退等。
目前对于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的处理和改善。
例如,为了改善患者的面部特征,可能需要进行整形手术。
对于智力发育迟缓,早期的干预和专门的教育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尽量达到自己的潜力。
骨骼问题和肌肉功能的改善则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马凡氏综合征虽然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对于患者和家庭而言,仍然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挑战。
因此,建立一个综合的康复团队来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支持非常重要。
这个团队可能包括医生、物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教育专家等。
总之,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复杂的疾病,会对患者的面部、智力、眼耳以及肌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对马凡氏综合征的研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支持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重疾吗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重疾吗马凡氏综合征属于重疾吗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结缔组织,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四肢细长、关节过度活动、心血管异常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马凡氏综合征被归类为罕见病,但关于其是否属于重疾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分析,以期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重疾。
一般来说,重疾指的是一些严重的病症,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器官衰竭等,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可能导致患者丧失生命。
而马凡氏综合征虽然会引起一系列身体异常,但通常不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因此,有人认为马凡氏综合征不属于重疾。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是否危及生命来判断一个疾病是否属于重疾。
重疾除了直接威胁到生命,还包括对患者经济和家庭造成的巨大负担。
而马凡氏综合征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病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进行定期的心脏超声、血管造影等检查,同时还需要服用抗凝血药物等药物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些治疗和药物费用往往是非常昂贵的,对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容忽视。
而且,由于马凡氏综合征的遗传性,患者的子女也会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如果家中有多个患者,对家庭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经济负担。
因此,从经济负担的角度来看,马凡氏综合征可以被归类为重疾。
另外,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和并发症也不能被忽视。
患者常伴有心脏瓣膜病变、主动脉扩张、脊柱侧弯、眼底病变等多种器官的异常,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由于主动脉扩张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痛、猝死等严重后果,这无疑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从病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马凡氏综合征可以被归类为重疾。
另外,马凡氏综合征还存在一些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例如,研究表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一般人群要高得多。
得马凡氏综合征的人多吗
得马凡氏综合征的人多吗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面部和身体多个部位的发育异常。
本文将从马凡氏综合征的定义、症状、发病原因和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马凡氏综合征的定义马凡氏综合征,又称为22q11.2缺失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染色体22上的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一组多样化的临床表现的疾病。
该综合征包括一系列结构性异常、智力发育迟缓、免疫系统缺陷和心脏异常等多器官受累。
二、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主要表现在面部、心脏、免疫系统和智力发育等方面。
1. 面部特征: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面部异常,如宽鼻梁、小下颌、窄小眼睛和唇裂等。
2. 心脏异常:约75%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反流和主动脉缩窄等。
3. 免疫系统缺陷:马凡氏综合征会导致免疫系统发育缺陷,使患者更容易感染。
例如,患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和鱼鳞病等。
4. 智力发育迟缓:约30-40%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可能伴随其他行为和情绪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和焦虑。
三、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原因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染色体22上的缺失或改变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染色体22上有一段DNA序列称为22q11.2区域。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22q11.2区域出现缺失或重复,导致该区域上的基因功能异常。
四、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通常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特征,并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以检测心脏异常。
此外,腮腺、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官方检测也可用于支持诊断。
基因检测可用于检测染色体22上的缺失或重复以确认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
目前,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管理。
例如,对于心脏异常,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心脏缺陷。
对于免疫系统缺陷,医生会考虑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免疫功能。
对于智力发育迟缓,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
马凡氏综合征发现罕见智力发育障碍的奥秘
马凡氏综合征发现罕见智力发育障碍的奥秘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也被称为先天性智力发育障碍。
它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智力低下、面部特征异常和身材矮小。
这个疾病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理解智力发育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66年,当时法国医生约翰·朗多内·马凡斯首次描述了这个疾病。
他注意到一些患者智力低下、面部特征异常和身材矮小,这些特征在不同患者之间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这些患者的研究,马凡斯发现了这种疾病的遗传规律,即由于染色体21号三体引起。
马凡氏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具体来说是由于21号染色体的三体引起。
正常情况下,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另外22对是非性染色体。
而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则有三条21号染色体,这就是所谓的三体。
这种染色体异常会导致患者在智力和身体发育方面出现问题。
马凡氏综合征的智力发育障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患者的智商普遍较低,大多数在50-70之间,而正常人的智商平均在90-110之间。
这种智力发育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引起的。
研究发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一定的异常,包括脑体积较小、脑皮层厚度减少等。
除了智力发育障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有一些特征性的面部异常。
他们的面部特征包括斜眼、扁平的鼻梁、小而圆的耳朵等。
这些面部特征是由于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身材也存在异常。
他们通常比同龄人矮小,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
这是由于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骨骼发育异常导致的。
对于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
然而,早期的干预和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这包括教育和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此外,家庭的支持和关爱也对患者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其发现和研究对于理解智力发育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马凡氏综合征算残疾
马凡氏综合征算残疾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又称马凡综合征、马凡–Haricho–Beighto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
该症状被命名为法国小说家安托万·马维(Antoine Marfan)的名字,并于1896年首次由法国皮肤科医师安汶·贝定(Marceil Harichosseau Beighton)描述。
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由人体胶原蛋白的突变引起,胶原蛋白是构成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质。
该突变会导致结缔组织的弱化和变形,影响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身材高大、肢体异常细长、关节过度灵活,以及眼睛、心脏、血管、骨骼等多个系统的问题。
首先,马凡氏综合征患者通常有显著的身材高大。
由于骨骼发育异常,他们往往超过正常人的平均身高。
此外,他们的四肢也异常细长,躯干相对短小,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这种身材特征在患者的青春期尤为明显,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同龄人中的焦点。
其次,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关节过度灵活。
这是由于马凡综合征导致的结缔组织异常弱化,关节韧带松弛。
这种过度灵活使得患者更容易发生关节脱臼和韧带损伤。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眼睛也容易出现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球凸出,即眼球向前突出,导致近视和其他视力问题。
此外,患者还可能遭受视网膜脱离和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困扰。
这些眼部问题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失。
除了眼睛,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心脏和血管也容易受影响。
最常见的问题是主动脉根部扩张,即主动脉在根部膨胀和变形。
这种扩张使得主动脉瓣失去紧密的关闭,容易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可能出现主动脉夹层,即主动脉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出现撕裂。
这种病变会导致主动脉破裂,造成严重的后果。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骨骼也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出现胸骨鸟胸(pectus carinatum)或胸骨凹陷(pectus excavatum)。
罕见病来袭马凡氏综合征
罕见病来袭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MFS),又称马凡氏综合症、马凡德综合症,是一种罕见遗传疾病,以体型异常、智力发育迟缓和多系统的先天性异常为特征。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约为1/15,000至1/30,000,男女发病率相近。
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通常具有共同的面部特征,包括扁平的面部、宽而厚的鼻梁、嘴唇厚、舌头较大、下颌短小等。
此外,他们还会出现肌肉松弛、关节过度活动、所谓的手指箍状畸形、柔性脊柱、胸廓发育异常等一系列身体特征。
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认为与染色体15号上的FBN1基因突变有关,这种突变导致了结缔组织中纤维连结蛋白的缺陷。
纤维连结蛋白在体内起着维持胶原纤维稳定性的作用,而胶原纤维则广泛存在于人体多个组织中。
因此,马凡氏综合征不仅会影响到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科和咬合系统,还会对结缔组织的形成和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
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多样化,患者之间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身高矮小,由于骨骺发育不良和骨骼异常,儿童在生长过程中会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智力发育方面,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有智力发育迟缓。
此外,患者还常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如主动脉瘤、二叶主动脉瓣、僵直性动脉、心包积液等。
眼科表现方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球形近视、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
马凡氏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身高矮小和面部特征异常,患者经常面临着来自周围环境的歧视和压力,这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此外,智力发育迟缓也使得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受到了限制。
尽管如此,很多患者通过帮助和康复训练,能够逐渐克服困难,融入社会。
目前,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系统的症状进行干预,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针对智力发育迟缓,患者可以接受康复训练和教育辅助措施,帮助他们发展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对于心血管系统问题,临床医生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药物干预等。
马凡氏综合征怎么判断
马凡氏综合征怎么判断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胚胎发育异常疾病,也称为马凡综合症。
它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一组先天性异常,包括严重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肌肉松弛、心脏和呼吸系统的问题。
本文将从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以了解如何判断马凡氏综合征。
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即21号染色体出现了三条而不是两条。
这种异常发生的频率较低,大约在每800到1000个新生儿中出现一例。
女性患者较为罕见,男性更容易患上马凡氏综合征。
临床上,马凡氏综合征的特征主要包括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肌肉松弛、面部特征和身体畸形等。
智力低下是马凡氏综合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患者通常智商低于正常人群的平均水平,严重者可能在智力残疾范围内。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包括身高和体重,通常低于同龄人。
肌肉松弛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孩子可能出现头部控制不稳、手腕弯曲、双腿弯曲等症状。
此外,面部特征和身体畸形也可能存在,比如扁平的面部、斜眼、小耳朵、手指短等。
诊断马凡氏综合征通常需要通过常规的检查和测试来确定。
首先,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以观察面部特征和身体畸形。
然后,医生可能会执行基因检测,以检测21号染色体上的日益增多的染色体数量,从而确认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
此外,其他检查,如心脏超声、X光、听力测试等也可能有助于诊断和了解病情。
目前,马凡氏综合征是不可逆的,无法治愈的。
然而,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通常来说,早期干预包括提供早期教育、语言和体能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发育和学习能力。
此外,针对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疾病或呼吸系统问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疾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
通过观察临床特征、进行基因检测和其他检查,能够对马凡氏综合征进行准确的诊断。
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马凡氏综合征是先天的吗
马凡氏综合征是先天的吗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身材矮小、面部特征异常、骨骼畸形以及智力障碍等。
它是由于染色体上的突变引起的,因此可以说马凡氏综合征是先天的。
本文将从马凡氏综合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马凡氏综合征,也称为马凡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马凡综合征或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它由法国儿科医生麦克斯.马凡于1886年首次描述,因此得名。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5000。
该病主要由患者父母的遗传突变引起,而其中大部分是母亲遗传的。
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第5号染色体上的缺失或染色体上的突变引起。
根据这个原因,马凡氏综合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65%的患者是由于父亲精子中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这是一种称为“de novo”突变的情况;而另外35%的患者则是从母亲那里继承过来的。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也被发现与家族聚集性相关,即一个家族中有多个患者的情况。
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身材矮小、面部特征异常、手指和脚趾短、心脏疾病、视力和听力问题、智力障碍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有骨骼畸形、呼吸系统问题、消化系统问题以及生殖系统问题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是由于染色体突变所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的异常。
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必须注意患者的身材矮小、面部特征、骨骼畸形、智力障碍等症状,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心脏、视力、听力等方面。
细胞遗传学分析可以通过染色体核型检测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第5号染色体的突变。
目前,马凡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干预的方法,它包括激素治疗、手术矫正骨骼畸形、物理治疗、心脏和呼吸系统的辅助治疗以及对智力障碍的康复治疗。
此外,由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存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问题以及智力障碍等,因此也需要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结一下,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身材矮小、面部特征异常、骨骼畸形以及智力障碍等。
马凡氏综合征医保
马凡氏综合征医保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四肢异常细长、关节过度活动、眼球畸形、胸骨凹陷或者突出、心脏病变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医保情况等内容。
一、病因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由于FBN1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的是一种叫做纤维连结蛋白的蛋白质。
纤维连结蛋白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负责给组织提供强度和弹性。
当FBN1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纤维连结蛋白的异常合成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生。
二、症状1.身材高大: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身高通常高于同龄人,这是由于长骨的过度生长所致。
2.四肢异常细长:患者的四肢比例异常,上肢和下肢都比常人细长。
3.关节过度活动:患者的关节松弛度较高,可以超过正常人的活动范围。
4.眼球畸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眼球往往呈现上翘、近视或斜视等异常。
5.胸骨凹陷或突出: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骨前突或凹陷,给患者带来不适。
6.心脏病变:心脏病变是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如主动脉瘤、二尖瓣脱垂等。
三、诊断马凡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家族史。
如果患者本人或者家族中有类似症状,医生会进一步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身姿、四肢比例、胸廓,检查是否存在关节松弛、眼球异常等症状。
2.心脏超声检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患者心脏的功能状态,检测是否存在主动脉瘤或二尖瓣脱垂等病变。
3.遗传学检查: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发现FBN1基因的突变,从而明确诊断。
四、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缓解和并发症的预防。
1.症状缓解:针对不同的症状,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缓解,如服用降压药物、进行眼部手术等。
2.并发症预防:对于心脏病变等并发症,应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遗传咨询与家族规划:马凡氏综合征属于遗传性疾病,患者及其家族成员需要进行遗传咨询,了解风险并进行家族规划。
孙立忠马凡氏综合征
孙立忠马凡氏综合征孙立忠马凡综合征,也称为孙马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孙立忠马凡综合征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一、病因孙立忠马凡综合征最早在1991年由孙立忠博士和马凡博士首次报告。
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孙马综合征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突变有关,但具体的遗传模式尚未完全清楚。
二、症状孙立忠马凡综合征的症状可以在出生后几个月到几岁时出现,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主要症状包括下肢肌无力、步态异常、平衡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
此外,孙马综合征患者还常常伴有语言障碍、视力问题、呼吸困难等。
下肢肌无力是孙马综合征的典型特征之一,患者常常在行走时出现力量不足的感觉,步态异常不稳定。
有些患者在稍微用力后就会感到疲劳,甚至无法继续行走。
平衡障碍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患者容易失去平衡,经常摔倒。
智力发育迟缓是孙马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患者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三、诊断诊断孙立忠马凡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家族病史。
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该综合征,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评估、肌电图、肌酸激酶测定等。
此外,基因检测也可以用于确诊。
四、治疗目前,孙立忠马凡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患者,教育和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此外,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缓解孙马综合征的某些症状。
例如,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然而,由于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用于治疗孙马综合征。
五、全球研究进展随着对孙立忠马凡综合征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国际上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正在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手段,寻找该病的解决办法。
马凡氏综合征手术风险大吗
马凡氏综合征手术风险大吗马凡氏综合征,也称为马凡综合征或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是面部畸形、心脏缺陷、智力障碍以及其他多系统异常。
目前唯一可以治愈马凡氏综合征的方法是手术。
然而,手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的风险较大,因为患者常常同时存在多个器官的异常,手术前需要仔细评估,并由专业团队进行治疗。
本文将详细探讨马凡氏综合征手术的风险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首先,马凡氏综合征的手术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方面是患者本身的病情复杂性,面部畸形、心脏缺陷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面部畸形可能涉及颌骨、牙齿、颅骨等结构的异常,需要进行整形手术。
心脏缺陷则需要通过心脏手术进行修复。
与此同时,患者还常伴有智力障碍、呼吸系统异常、肌肉骨骼畸形等症状。
这些病情复杂性使得手术风险增加,需要手术团队精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另一方面,马凡氏综合征手术的风险还包括手术操作本身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手术操作对于患者面部畸形的矫正、心脏缺陷的修复等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存在多系统异常,手术操作复杂度较高,对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一些手术可能需要在婴儿期进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吻合口瘘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马凡氏综合征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手术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貌、修复心脏缺陷,并减轻其他器官异常的症状。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在手术前需要接受全面的评估和准备。
首先,要评估患者的面部和心脏结构异常的程度和类型,以确定手术方案。
面部整形手术通常需要多次进行,从而逐步改善面部外貌。
心脏手术需要根据具体的缺陷进行修复或植入支架。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智力水平、语言能力、呼吸功能等以确定手术方案和麻醉方式。
马凡氏综合征 天才病
马凡氏综合征天才病马凡综合征(MFS)又被称为马凡氏天才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它是由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只影响男性。
马凡综合征主要影响身材和智力发育,患者通常具有超凡的智力和身材异常。
马凡综合征最早在1961年由约翰·马凡博士发现并描述,他观察到一些男性患者有非凡的智力表现,但同时出现身材矮小、手指异常、类似马蹄的足部和胸部脊柱侧凸等特征。
这些特征成为马凡综合征的主要识别标志。
马凡综合征是由于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
FBN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叫做纤维连接蛋白。
这种蛋白质在体内起着结构支持和保护组织的作用。
然而,由于FBN1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纤维连接蛋白质缺陷或不完整,导致马凡综合征的表现。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马凡综合征被分为三个亚型。
1型马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患者的70%以上。
这种类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超群、手指异常、马蹄足和胸部畸形等特征。
2型马凡综合征较为罕见,仅占少部分患者。
这种类型的患者通常表现出更严重的智力缺陷和器官异常。
3型马凡综合征是最稀有的亚型,其特点是智力正常或轻度受损,主要表现为马蹄足和指骨畸形。
马凡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纤维连接蛋白质的缺陷,导致胶原蛋白网络结构异常,影响到组织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
这在身材和智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于马凡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并没有特定的治愈方法。
但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身材矮小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生长激素治疗来促进身高的增长。
此外,患者还需要接受定期的监控和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马凡综合征的一项重要特点是智力超群。
很多马凡综合征患者在智力上具有超越常人的表现。
这些患者通常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有些甚至成为了真正的天才。
他们往往拥有卓越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些能力在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治性罕见病—马凡综合征一、疾病概述马凡综合征( Marfan syndrome,MFS)为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病率约1/3000~5000,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但也存在罕见的隐性突变[1]。
多数MFS患者的父母患病,超过25%的MFS先证者为新生突变。
目前已经明确MFS 的产生主要是由15号染色体q21.1位点上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突变所致,其包括65个外显子,长度约235kb,编码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50kDa的糖蛋白-原纤维蛋白1(Fib-1),在细胞外基质聚合后形成直径为10nm的微纤维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弹性和非弹性组织,起到形成与维持弹性纤维的作用。
Fib-1由3种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组成:表皮生长因子样(EGF)结构域、潜在的转化生长因子p1结合蛋白(LTBP)结构域和杂交分子结构域。
原纤维蛋白1表达异常会产生以心血管、骨骼和晶状体病变为主的一系列临床问题。
此外,少数典型的MFS患者并没有发生FBN1突变(<10%),研究认为编码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2。
受体(TGFBR1/2)基因的失活突变可能是主要发病机制[2-3]。
二、临床特征MFS的临床严重程度不一,可仅表现单个特征,也可在新生儿期就表现为严重的多系统疾病。
除了常见的心血管、晶状体和骨骼异常,MFS患者也可能合并肺、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而体格检查阳性率最高的特征为:特殊面容、指腕特征、鸡胸和严重的足跟外翻[4]。
1.心血管系统(1)主动脉病变: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瓣反流和主动脉夹层是MF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约50%MFS患儿合并主动脉扩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有60%~80%的MFS成人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扩张,且合并主动脉瓣反流。
动脉扩张也可能累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主肺动脉,甚至颈动脉和颅内动脉。
漏诊或不经治疗的MFS常合并主动脉夹层,一般起自冠状动脉口上方并延伸至整个主动脉,即DeBakey I型;约10%的夹层起自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DebakeyⅢ型),但极少仅局限于腹主动脉。
许多MFS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都有夹层家族史。
国际主动脉夹层登记系统(IRAD)资料显示年龄<40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中,MFS占50%,而老年人中仅占2%,年龄>70岁患者中则没有[5]。
(2)心脏病变:二尖瓣脱垂(MVP)常见于MFS患者(40%~54%),但为非特异表现,且大多数MVP患者不合并MFS,因此MVP在系统评分中仅记1分。
MVP 在MFS患者中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女性多见。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二尖瓣冗长累赘,脱垂可发生于任一瓣叶,二尖瓣反流程度可从无到重度,但大多数为轻度以内。
约25%MVP患者会因二尖瓣反流加重而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由此导致的心衰也是婴幼儿MF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6]。
2.骨骼系统MFS患者具有长骨过长和关节松弛的特征,患者一般高于本人遗传背景下的预期身高,但不是一定会高于人群平均身高。
相反,有些MFS患者关节活动度减低,尤其是肘部和指趾,因此肘关节外展减小(≤170。
)在系统评分中也占1分。
(1)蜘蛛脚样指趾:典型的MFS患者具有蜘蛛脚样指趾,伴拇指征和指腕征。
拇指征表现为拇指内收,其余4指握拳,拇指尖端超出手掌尺侧缘;指腕征表现为拇指与小指握对侧手腕,拇指的顶端能覆盖小指的整个指甲。
两征均阳性记3分,其中之一阳性记1分。
(2)胸廓畸形:MFS患者中鸡胸相比漏斗胸或胸廓不对称更有特异性,前者记2分,后者记1分。
(3)足跟外翻:表现为足跟轴向外偏斜,记2分;扁平足不伴足跟外翻记1分。
(4)上/下部量比值(US/LS)和臂展/身高比值异常:由于MFS患者四肢相比躯干长度过长,因此US/LS比值减低,臂展/身高比值增加。
异常US/LS和臂展/身高比值的闽值随年龄和种族变化,US/LS减低在白种人成人为<0.85,黑种人成人<0.78。
儿童US/LS减低在0~5岁为<1.6~7岁<0.95,8~9岁<0.9,10岁以上<0.85。
白种人成人臂展/身高比值>1.05为增加。
但脊柱侧弯会影响臂展/身高的测量。
(5)脊柱侧弯和后凸:脊柱侧弯表现为患者身体前倾时,观察背部两侧不对称,垂直平面上相差≥1.5cm;或Cobb角≥20。
若无脊柱侧弯,胸腰椎脊柱弯曲明显后凸也可记1分。
(6)髋臼内陷:可通过平片、CT或MRI检查诊断。
前后位骨盆片上髋臼超过髂坐线3mm可诊断。
而CT或MRI检查并无明确标准,但能观察到髋臼水平骨盆入口的正常椭圆形消失。
(7)特殊面容:包括长形头颅、眼球内陷、睑裂下斜、颧骨发育不全、下颌后缩。
至少满足以上5项中的3项面部特征可记1分。
3.眼部异常所有MFS患者每年应常规行眼料检查,若视力突然发生变化则需急性评估。
50%~80%的MFS患者有晶状体异位,后者因支撑的睫状小带发生缺陷或断裂导致,可通过裂隙灯检查诊断。
晶状体异位是MFS诊断的唯一主要眼部标准,但一些存在晶状体异位而没有MFS的患者确实存在FBN1突变,因此临床上要仔细鉴别晶状体异位综合征和MFS。
此外,近视>300度可记1分。
其他眼部特征有扁平角膜、虹膜或睫状肌发育不全导致缩瞳减弱、视网膜剥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视网膜裂孔和剥离在MFS患者中常为双侧,而且可能与增殖性视网膜病有关。
4、硬脊膜膨出多累及腰骶椎,63%~92%MFS患者存在硬脊膜膨出,是MFS敏感但非特异的表现,也常见于Loeys-Dietz综合征和Shprintzen-Goldberg综合征,也见于Ehlers-Danlos综合征血管型的报道。
目前,MRI扫描是诊断硬脑膜膨出最敏感的手段,而硬脊膜膨出的严重程度与主动脉扩张程度无相关性。
5.肺部疾病一些MFS患者会有肺气肿、肺大疱表现,主要在上肺叶,更易出现自发性气胸,后者在系统评分中记2分[7]。
6.皮肤条纹皮肤萎缩纹可记1分,但要求并非继发于明显体重变化或怀孕,而是存在于非常见部位如背部中间、腰部、上臂、腋部或大腿。
7.其他可合并复发性疝或切口疝,关节活动度过大和高腭弓,但由于这些表现非特异,未纳入系统评分中。
三、诊断实验室:无特异性试验室检查能确诊MFS,但基因检测(尤其是FBN1)能辅助诊断MFS;影像学:手、足、脊柱、胸部、骨盆、头颅X线摄片检查能发现骨骼系统异常,髋部CT或MRI检查能发现轻度髋臼内陷,MRI检查也有助于发现硬脊膜膨出;眼部超声检查能发现球形角膜,裂隙灯检查能发生晶状体异常;心电图、心脏超声或MRI检查能发现心血管异常。
目前,基因检测在可疑MFS患者中应用的成果数据尚有限,鉴于其成本和局限性,并非所有可疑MFS的患者都需要行基因检测。
研究发现93名MFS患者中,86名(93%)有FBN1突变[8]。
但即便存在FBN1突变,MFS的诊断也要满足临床诊断标准。
基因检测在以下情况有价值:ⅢFBN1突变的检出会改变治疗方案;ⅢFBN1突变的检出会改变随访频率;ⅢFBN1突变的检出有助于发现家族内的潜在患者;ⅢFBN1突变的检出伲进了产前诊断的开展;Ⅲ其他疾病的识别(Loeys-Dietz综合征或家族性主动脉瘤)会改变患者的治疗随访方案。
2.诊断标准目前,MFS的诊断主要依据2010年修订的Ghent诊断标准(见表1)[1]。
与1996年的Ghent标准相比,2010年更新的标准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主动脉扩张或夹层、晶状体脱位和FBN1基因检测上。
新标准缩小了MFS的诊断范围,降低了MFS的误诊率,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提高了诊断的相关性。
但当评估对象为<20岁人群,特别是散发病例时,用Ghent诊断标准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该类人群今后可能出现一些新的临床表现。
因此修订的Ghent标准针对具有MFS特征但又不满足诊断标准的<20岁人群设定了以下分类[5]:Ⅲ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病:系统评分<7和(或)主动脉根部直径位于临界范围(Z值<3),无FBN1突变;Ⅲ潜在的MFS:散发或家族病例中发现FBN1突变,但主动脉根部直径Z值<3。
四、鉴别诊断由于MFS是包括主动脉、心脏、眼、骨骼和其他全身特征在内的综合诊断,因此就需要与其他可能产生上述MFS特征的疾病进行鉴别,如FBN1/2、TGFBRl/2等其他遗传性疾病(见表2)。
同前所述,年龄<20岁患者要除外MFS 诊断相对困难。
五、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可减缓主动脉扩张进程,降低发生主动脉夹层风险。
除非有禁忌,成人和儿童MFS和主动脉瘤患者均建议服用。
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包括:有主动脉瘤风险、主动脉扩张家族史或存在有与主动脉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药物剂量目标为在此剂量运动后(如上下跑动两段楼梯),成人<100次/分,儿童<110次/分。
普萘洛尔是第1个用于减缓主动脉扩张的β-受体阻滞剂,但其他长效制剂如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的依从性可能更好。
虽然资料有隈,目前建议在耐受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Ⅲ受体阻滞剂(ARB,推荐氯沙坦).可进一步减缓主动脉扩张进程,而且对于存在主动脉瘤的患者,两者联合应用也有益处[10]。
此外,目前初步的动物和人群资料显示,钙离子阻滞剂可能增加主动脉并发症风险,不建议服用[11]。
2.限制剧烈活动美国心脏协会对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包括MFS)患者的活动量做出了推荐,多数MFS患者(除了已接受主动脉根部或瓣膜置换)可参与低到中等程度的休闲运动。
如:打保龄球、打高尔夫球、溜冰、潜水、跑步机、适度的徒步旅行、网球双打。
3.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MFS患者需要手术干预的最常见的骨骼畸形,其次为胸廓畸形。
心血管系统方面,若严重的二尖瓣返流药物控制无效则需要手术修复或瓣膜置换。
目前更推荐在主动脉根部发生严重扩张或夹层前进行选择性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有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
2010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胸外科协会(ACC/AHA/AATS)建议主动脉外径≥50 mm的MFS患者应行手术避免发生急性夹层或破裂[12];当外径<50 mm,若存在快速扩张(>5 mm/年),有外径<50 mm 但发生主动脉夹层的家族史或进行性如重的主动脉瓣返流时,也应该手术。
儿童患者的选择性手术指征尚不明确,对于年龄<12岁的儿童,即便存在主动脉扩张,夹层也少见。
推荐的手术适应证为满足成人干预标准的主动脉瘤、快速扩张(>10 mm/年)和进行性加重的主动脉瓣返流[13]。
4、预后在1972年,未经治疗的典型MFS患者平均寿命为32岁。
随着无创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选择性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开展,到1993年平均寿命已提高至72岁[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