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社交关系以及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对儿童的影响。

婴儿期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能够表达简单的情绪,例如愉快、不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展示更多的情绪,如兴奋、失望、害怕等。

婴儿对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调节和表达情绪,尽管他们还依赖于成人的帮助。

幼儿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他们可以表达更多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羞耻等。

此外,幼儿还开始学习情绪的识别和解读,他们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并根据情境采取适当的行为。

幼儿还开始发展自我认同,并构建自己的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学龄前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准确和完整。

他们可以通过词汇、语言和肢体语言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此外,学龄前儿童还开始发展情绪的调节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适应不同的情境。

他们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表现出同情心和责任感。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

此外,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还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紧密相关。

情绪稳定的学龄前儿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学习。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环境中的亲子互动和家长的情感支持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提供情感安全。

此外,学校和社会环境也应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儿童发展情绪识别、表达和调节的能力。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情绪”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某种意义上: 1、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 2、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 情感
二 情绪、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心境 是一种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 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3、应激 是由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引起的情绪状态
A.快乐和愤怒 B.喜爱和厌恶 C.快乐和痛苦 D. 喜爱和恐惧
四 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表达”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情绪“识别”与“理解”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五)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
Thank You
(6)1.5岁左右:社会情感(羞愧、自豪、骄傲、焦虑、内疚等) 社会情感与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发展相关联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化
பைடு நூலகம்
2、布里奇斯——情绪分化理论
布里奇斯,根据对62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
(1)“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
(2)“情绪分化”模式图(0-2岁儿童)
情绪理论:
出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
3、林传鼎——情绪分化观 情绪“分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2)分化阶段(1-5岁) 1岁:情绪多样化 2岁: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3岁:出现了20多种情感(如同情、尊重、友爱等)
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
3、林传鼎——情绪分化观 情绪“分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 基本特征: 情绪生活——高度社会化 高级情感——达到一定水平(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有关世界观的情绪——初步建立
(1)4-6周:社会性微笑(对人的兴趣和微笑)(2-3个月:短时记忆) (2)3-4个月:愤怒、悲伤。(3、4个月:出现对人与物的认识) (3)5-7个月:惧怕(害怕从高处摔下来)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和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时, 婴儿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同情等更高级更复杂
的社会性情感。
同时,最初的情绪反应也不断分化,如哭逐渐分化为 因饥饿、寒冷、疼痛、困倦、玩具被拿走、成人离开、 恐惧、惊吓、成人批评、焦虑等引起的哭。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三)婴儿高级情感的发生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到6个月)
这时婴儿对母亲和和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 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母亲面前表 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 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要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 应就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 第三阶段:积极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3岁)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3、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
个月)
这个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哪怕 是对一个精致的面具也会表示微笑。他们喜欢所有的 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 音就会微笑,以后还会咿呀“说话”。同时所有的人 对婴儿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婴儿还未有对任何人(包 括母亲)的偏爱。
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
庭其他成员。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依恋具有以下特点:
➢ 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个体倾向于依恋那些 能够激起特定情感和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 而非依恋所有的人。
➢ 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 如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 身旁活动。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内源性微笑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 婴儿能够区分社会的和非社会的刺激,对人脸、人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培养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培养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询问幼儿对老师的喜爱原因时
小班幼儿
强调老师的长相、 声音等外在因素
中大班幼儿
把关注点聚焦在老师的 性格、能力等内在因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
儿童的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 绪状态,来势强烈,不能自 制。年龄越小,冲动性就越 明显。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理解(辨别)面部 表情的能力
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 能力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一是情绪体验不断分化
二是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2~3岁幼儿不太在意小朋友否和他一起玩课程导入 幼儿的情绪是 如何发展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
课程导入 他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一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 培养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途径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 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最早出现的情绪是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 年龄的增长,幼儿的需要不 断发生变化,逐渐与社会发 生联系,这是幼儿情绪社会 化的过程。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
儿童的情绪稳定性逐渐增强
幼儿初期,婴幼儿的 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 易变化。不稳定时由于受 到情绪的情境性影响 。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
儿童的情绪从外显到内隐
幼儿初期,儿童不能意 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 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不 加控制和掩饰,喜怒哀乐都 清楚地写在脸上。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从出生到六个月的婴幼儿期,孩子主要通过哭泣和微笑来表达情感。

婴儿大多数时间都在一个人的怀抱中,所以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他们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主要照顾者对婴儿的感受和需求的敏感度将直接影响到婴儿的情感发展。

接下来的六个月到两岁的阶段,也被认为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形成情感依附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孩子开始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如喜悦和兴奋,也会经历消极的情感,比如失望和愤怒。

这个阶段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主要照顾者的依赖也更强。

两岁到三岁的阶段,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高峰期。

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控制开始不断改善。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如需求关注、拒绝和独立。

他们会开始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岁到六岁是儿童情绪认知和控制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他们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情感调节策略,如逃避、寻求支持或积极思考。

此外,他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开始学习如何与其他人共情。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依赖和支持,并且在儿童面临挑战和压力时给予他们安全感。

2.培养情感认知能力:通过对儿童情感的正面认可和指导,帮助他们辨别和理解情感的不同。

3.赞赏和鼓励:及时给予儿童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且鼓励他们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4.模仿和表演情感:与儿童一起进行模仿和表演情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感。

5.教授情感调节策略:教授儿童如何使用积极的情感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冷静下来和积极思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通过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培养情感认知能力、赞赏和鼓励,以及教授情感调节策略,可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为他们的整体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_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分析

第三章_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分析

2.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 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 观察猴子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 喜欢观察研究猴子。
3.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情绪的外部表现叫表情。人类的表情面
部表情、体势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高兴时“眉开眼笑”等
一、情绪的发生
1.原始情绪理论: 认为新生儿有三种原始情绪:怕、怒、爱。 怕,这是由于大声或失持引起的。 怒,这是由于限制新生儿运动引起的。 爱,这是由于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产生。
一、情绪的发生
2.情绪分化理论:
初生婴儿一般性激动
快乐 3个月 痛苦 12个月 高兴、喜爱 喜悦
18个月
6个月 愤怒、 厌恶、恐惧 妒忌
课堂练习




1.幼儿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初生的婴儿 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 化的一般性() A焦虑 B激动 C恐惧 D惊奇 2.原始情绪理论认为,新生儿有三种原 始情绪() ①喜 ②怒 ③怕 ④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B
课堂练习



3.我国新的婴儿情绪分化理论是()提 出来的。 A陈鹤琴 B孟昭兰 C朱智贤 D王振宇 4.人的情绪多种多样,其中最积极情绪 的表现是() A笑 B哭 C恐惧 D愤怒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爱国情感、美感等。
思考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 属于什么?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 属于什么?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情感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有助于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前儿童是通过外界刺激和反应形成和发展行为的。

根据这一理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和习惯形成的。

例如,孩子会学习通过哭泣来获得关怀和注意。

这一理论的重点是观察儿童的行为,通过正反馈和奖励来引导和培养儿童积极的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

让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培养其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是这一理论的核心。

例如,通过让儿童玩拼图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和空间认知能力。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社会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儿童通过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来学习社交技能和规范。

例如,学前班的角色扮演活动促进了儿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这一理论关注儿童的自我认同、情感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亲子关系。

这些基本理论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对于行为主义理论来说,教育者应当注重正反馈和奖励,鼓励儿童展示积极的行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其次,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和合适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再次,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强调社会互动的重要性,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学会合作、沟通和适应社会规范。

除了这些基本理论,还有一些重要的发展原则需要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首先,个体差异原则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教育者应当关注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其次,渐进原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逐渐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学习和发展任务。

再次,全面原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综合的,教育者应当关注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在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中,有几个关键里程碑值得注意。

0-1岁的婴幼儿阶段,儿童开始建立情感的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哭声和表情来表达需求,并寻求成人的安抚。

这一阶段的早期关系对儿童的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1-3岁的幼儿阶段,儿童开始表达更多的情感和意愿。

他们学会了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在这个阶段,儿童可能会经历情感的激烈波动,如愤怒、喜悦和焦虑等。

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学会控制情绪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关键阶段。

3-5岁的学龄前阶段,儿童开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

他们会表现出对同伴和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和关心。

此外,儿童也会开始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感,如同情、愧疚和羞耻等。

他们也会开始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试图理解和应对他人的情绪。

在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方面,有几个关键策略可以采用。

首先,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儿童需要安全、温暖和友好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探索情感世界。

此外,成人应该给予儿童情感的认可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总之,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发展领域。

了解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教授情绪管理技巧以及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情感,并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

这将有助于儿童发展出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情感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情感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情感发展学前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是儿童在学前阶段的教育与发展。

情感发展是学前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儿童情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儿童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学前教育中有效促进儿童情感发展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儿童情感的重要性儿童情感的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它对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情感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儿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情感表达的能力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

此外,儿童情感的发展还与其认知、道德和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发展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情感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情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出生到学前阶段,儿童的情感会逐渐丰富和深化。

其次,情感发展是一个逐渐区分的过程,儿童在情感体验和表达中逐渐能够区分不同的情感状态,并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此外,情感发展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儿童的情感会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不断发展和变化。

三、学前教育中有效促进儿童情感发展的方法1. 创建良好的情感氛围。

教师应当创造温馨、和谐、关爱的教育环境,保持与儿童的情感亲密联系,充分关注和倾听儿童的情感需求,使儿童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2. 提供情感互动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情感互动活动,如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激发儿童的情感表达和交流,促进情感的发展。

3. 教授情感管理和调节的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管理课程或活动,教授儿童如何正确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绪调控策略。

4. 注重情感共情的培养。

教师应鼓励儿童发展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使其懂得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并愿意分享和帮助他人。

5. 重视情感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概述实用精品课件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概述实用精品课件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概述实用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概述,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三章“幼儿发展与学习”第二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展开。

具体包括情绪情感定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阶段特点、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因素以及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情绪情感概念及其在幼儿发展中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阶段特点及影响其发展因素。

3. 学会运用有效策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概念及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情绪卡片。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段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情绪情感变化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情绪情感定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水平及其需求。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情绪,分析其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

六、板书设计1. 情绪情感定义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阶段3. 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因素4. 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名幼儿在幼儿园一天中情绪情感变化,并提出相应促进策略。

2. 答案要点:包括幼儿情绪情感变化具体表现、所处发展阶段、影响其情绪情感变化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有效促进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论文,解国内外关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最新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一段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情绪情感变化视频。

这个视频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幼儿在真实环境中情绪反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际联系。

最新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课件

最新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课件

最新 PPT 可修改 欢迎 下载
18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3.应激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所引起 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 性反应。当人遇到困难,特别是遇到出乎预料的 紧急情况时,当个体意识到情境要求超出自己的 应付能力,就进入应激状态。
最新 PPT 可修改 欢迎 下载
最新 PPT 可修改 欢迎 下载
9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二) 情绪 和情 感的 区别 与联 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生理性需 要相联系,而情感出现较晚,多与社会 性需要相联系。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 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 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
最新 PPT 可修改 欢迎 下载
31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3.情绪从外露到逐渐内隐
婴儿期的孩子,意识不到自己情绪的外 部表现。幼儿逐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自 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幼儿晚期情绪已经 开始具有内隐性,成人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其 内心的情绪体验。
最新 PPT 可修改 欢迎 下载
32
【学习内容】
掌握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测评标准和 方法,初步学会正确测量和评估学前儿童的 情绪和情感发展水平,是学前教育者应该具 备的一项能力。
(一)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测评标准 (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测评方法
最新 PPT 可修改 欢迎 下载
41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测评标准
26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孟昭兰研究发现基本情绪的发生有时间顺序,如表8-1所示。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知识目标:1、把握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2、了解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状况。

技能目标:1、能够辨别并分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

2、能初步设计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活动方案。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 情感的发展 基本情绪的发展 情绪的社会化 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一、基本情绪的发展1、哭哭代表着不愉快的情绪。

人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新生儿的哭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有了需要性的哭。

饿了会哭,尿布湿了会哭,冷了会哭)。

生理性的啼哭:心理性啼哭:2、笑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

笑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社交的表情手段。

这种自发性的笑会在3个月以后逐渐消失。

二是诱发性的笑,它与自发性笑不同,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碰幼儿的脸颊,就会出现诱发性的笑,也是反射性的笑。

三是社会性的微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

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

这是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笑发展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3、恐惧幼儿的恐惧分化经历一下几个阶段:(1)本能的恐惧。

恐惧是婴儿天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

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声音,从高处摔下等。

(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直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

也是从这时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得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怕生情绪也越强烈。

4、依恋依恋是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

有研究认为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幼儿园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感到愉快;在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抚慰幼儿;依恋对象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幼儿较少害怕,当幼儿害怕时,总要寻找依恋对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情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情感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理智感
1、概念: 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 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儿童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和事 物的好奇和兴趣而产生的体验。 3、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 养 。
(三)美感
1、概念:
美感是人对美好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根据 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美的标准主要来自于 社会生活。
第三章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婴儿从一出生就会哭,哭既是生理现象,又是 心理现象。
1、0~1岁婴儿的啼哭
(1)饥饿的啼哭(2)发怒的啼哭(3)疼痛 的啼哭(5)不称心的啼哭(6)招引别人的哭 这一时期的婴儿,哭是每天不可缺少的活动, 哭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是有好处的。
(2)怯生性恐惧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
4.想象性的恐惧 (1)1岁半~2岁的孩子,想象力开始发 展 ,他们不懂得有些东西是虚构的 ,会 把故事、动画片里的鬼怪、猛兽情节与现 实生活混淆,产生与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 绪。
(2)可以通过成人讲解及其肯定、鼓励等 方式来帮助儿童克服想象性恐惧。
(四)愤怒
1、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目标受阻时引起的一种 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爆发式的负性情绪。 2、最早出现在生后4~8周,6个月以后表现明显
2、2~3岁婴儿的哭
这一时期婴儿经常啼哭,会影响身心发展。 家长及看护人员应做到: (1)哭前积极预防 (2)哭时正确对待 (3)哭后加强教育
3、 3岁以上幼儿的哭
3岁以上的幼儿,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和掩饰内心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 渐形成,哭的现象应该是非常少的。

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与机体变化
(一)机体的生理变化 ⒈呼吸 ⒉血液循环 ⒊皮肤电反映 ⒋脑电反映 ⒌内、外分泌腺的反映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 • 面部表情 脸部的表情动作 • 体态表情 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 • 言语表情 情绪在语言的语调、节奏 和速度方面的表现
情绪与情感的作用
适应功能:个体早期主要依靠情绪与外界联系以维持生存。
情绪情感还能参加儿童交往的发展
*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二、情绪的社会化
*
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岁婴儿的啼哭——多给予关注,根据情况护理
1、饥饿的啼哭 2、发怒的啼哭 3、疼痛的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5、不称心的啼哭 6、招引别人的哭
2-3岁婴儿的哭(负性情绪反应) ——哭前积极预防、哭时正确对待、 哭后加强教育 3岁以上幼儿的哭——减少发生
道德感——“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考点)
孩子的道德感——来自家长的修炼和完善
理智感——来自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考点)
美感——“宝宝长的真漂亮”(考点)
好人和坏人——灰姑娘的继母
动机功能 :情绪的生理唤醒成分是驱使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组织功能 :情绪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对个体的其他心理活动尤其 认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
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情绪情感对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
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
“老师、家长都不喜欢爱哭的孩子,好孩子不哭”(考点)
*

2.诱发性的笑
1.自发性的笑
恐惧
1
反射性恐惧 经验型恐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目标:
1、把握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2、了解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状况。

技能目标:
1、能够辨别并分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

2、能初步设计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活动方案。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1、哭
哭代表着不愉快的情绪。

人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新生儿的哭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有了需要性的哭。

饿了会哭,尿布湿了会哭,冷了会哭)。

生理性的啼哭:
心理性啼哭:
❖2、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

笑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社交的表情手段。

这种自发性的笑会在3个月以后逐渐消失。

二是诱发性的笑,它与自发性笑不同,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碰幼儿的脸颊,就会出现诱发性的笑,也是反射性的笑。

三是社会性的微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

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

这是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笑发展阶段:
自发的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3、恐惧
幼儿的恐惧分化经历一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

恐惧是婴儿天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

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声音,从高处摔下等。

(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直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

也是从这时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得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怕生情绪也越强烈。

❖4、依恋
依恋是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

有研究认为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幼儿园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感到愉快;在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抚慰幼儿;依恋对象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幼儿较少害怕,当幼儿害怕时,总要寻找依恋对象。

二、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醉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儿童自己玩的高兴时的微笑;
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
第三类。

儿童对小朋友微笑。

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

从1岁到3岁儿童对自己微笑的比例下降,对小朋友和教师微笑的比例增长,即儿童非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
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成为情绪动因。

1~3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食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

如,婴儿喜欢被人抱。

抱,使其身体舒适,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又使婴儿直接与成人接触,又能满足他的社会性需要。

因此,当婴儿饥饿时,成人把他抱起来,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这是因为满足了他的社会性需要。

但总的来说,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喜欢老师牵他的手,愿意让老师摸一摸、亲
一亲,喜欢与老师身体的亲密接触。

5~6岁幼儿,情绪影响的社会性动因更加明显。

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

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

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和性质。

成人不理睬幼儿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

由此可见,幼儿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幼儿的情绪情感正日益摆脱同生理需要的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儿童情绪影响很大,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最主要动因。

(三)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情绪是通过表情表达出来的。

表情有面部表情、肢体表情和言语表情。

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又与社会性认知有着密切联系。

近1岁的婴儿己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

例如,对他微笑,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装出严厉的表情,婴儿会马上哭起来。

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

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的基础。

儿童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运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一、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

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第二节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3岁后,特别是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评价引起。

中班幼儿的道德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

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能够激发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道德感所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情绪。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他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幼儿初期的个体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艳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

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

比如,幼儿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4岁前的幼儿喜欢鲜艳的物体,4岁以后逐渐发展起对艺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在欣赏中体验和表现出喜悦、羡慕等美感。

幼儿的美感与良好的情绪体验紧密联系,依然肤浅、表面;直接以行动、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面表达。

3、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产生的体验。

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幼儿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题等等,有利于促进幼儿理智感的发展。

一般来说,5岁幼儿的这种情感已经明显的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6岁幼儿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所谓“动脑筋”活动,如下棋、猜谜语等等,这些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