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认知神经科学

合集下载

4·惠敏——禅法与脑科学的关系考察

4·惠敏——禅法与脑科学的关系考察

禪法與腦科學的關係考察釋惠敏臺灣法鼓佛教學院校長前言對於心與腦的關係,若參考愛因斯坦有名的「品質」與「能量」的互變物理方程式E =mc2(能量=品質×光速平方),似乎可將「心」「腦」的互變關係以「心=腦×眾生2」來表示微小的「腦」量可經由「眾生」量的累積產生巨大的「心」力。

一、四念住與三重腦理論:八0年代,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第一次讀到美國神經生理學家馬克林(Paul D. Maclean)所提倡的「三重腦理論」時,有一股很強烈的震撼直達腦海的底層,我的腦袋似乎也被震裂成三片的感覺。

所謂「三重腦」是說:「人類的腦包含有最深部的『爬蟲類型的腦』的腦幹(生命中樞;掌管呼吸、心臟活動、體溫調節等維持生命功能),與約兩億年前的爬蟲類時代的演化有關。

包圍腦幹的外側是『原始哺乳類型的腦』的大腦舊皮質(本能與情緒中樞,掌管食欲、性欲以及憤怒、恐懼等情感),與約一億五千萬年前原始哺乳類的演化有關。

最後覆蓋其上的就是演化到靈長類才發達的『新哺乳類型的腦』的大腦新皮質(智慧中樞,掌管理論性思考、判斷、說話等等高度智慧活動)」。

人類的胎兒的腦部也是依此三重順序發展;先後三種的演化期的腦,由內到外依序共存於人腦中。

當時,我似乎感受到我和鱷魚等爬蟲類、馬等哺乳類等無比的親密關係,再次憾動「我是萬物之靈」的迷執,更小心、踏實的去面對人類隱藏在深層的本性;同時也體會到生命各物種間之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的演化過程,生命個體猶如生命之亙古長流中的水泡,緣起緣滅,不生不滅。

之後,在撰寫博士論文時,探討到《念住經》之「四念住」(又譯為[四念處)修習法。

佛陀教導比丘們,學習認識自己的身體(呼吸與動作)、受(感覺與感受)、心(心識)、法(真理)等四方面,時時徹知無常,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瞋,使「覺察性」(念,awareness, mindfulness)念念分明,憶持不忘,敏銳且穩定(住,setting-up,establishment)。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唐德斯反应时(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
刺激
刺激
刺激
反应
反应
反应
唐德斯A反应
唐德斯B反应
(F. C. Donders, 1968)
复杂反应时间与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别,就是 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 RT1 RT3
复杂反应时(complex reaction time) RT2 复杂反应时 辨别过程时间= RT2-RT1 选择过程时间= RT3-RT2
脑的构造
脑的构造大体分为三个 部分,即后脑、中脑和 前脑 后脑包括小脑和延髓 中脑包括脑干的一部分, 主要机能是视觉的皮层 下反射中枢 前脑的主体是大脑,是 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 结构 重量约为1400克,在 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由 中央沟区分,两个半球 之间则由胼胝体连接
人类对脑的探索
任务就越慢,但不是不能完成。
Hegarty 等指出,通常的双任务实验逻辑 是有问题的. 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反应选择 的瓶颈问题;二是两种任务间的策略权衡问题。
减法反应时(subtractive method)
用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 心理过程的存在 。 在研究快速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 短时记忆应用这种方法。目的是测 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 等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大脑认知功能模块论
加扎尼加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 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 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近几年利用 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对人类各种高 级功能进行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脑高 级功能的模块性。 脑功能模块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组装。
医生或研究人员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为视觉 +经验。但这种方式存在不足,对于及其复 杂的人脑而言,越来越不能满足“大量、准 确、定量研究人群细微差别”的要求。 计算神经解剖,主要通过智慧计算的方法, 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已有的数据,对个体和群 体神经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的研究。

《禅修与大脑》课件

《禅修与大脑》课件
清明静观 坐禅 行禅 禅修的时间和地点
专注于眼前的事物,有效降低思考和情绪干扰, 提高专注力和决策能力。
静坐冥想,减少外部干扰,深度温磨身心,提高 对感官、思想和情感的体悟。
通过控制姿势、呼吸和脚步,深入了解自己的身 体、感受和思想状态。
禅修不需要特殊场地和时间,可以在任何地方安 排,每日坚持30分钟即可。(建议只在安全和稳 定的环境下实践行禅)
《禅修与大脑》PPT课件
# 禅修与大脑 本次课件将着重探讨禅修和大脑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禅修对大脑和 身心带来的益处。
禅修的定义
内观修行
通过关注呼吸和身体感受,提高专注力和正念,观 察身心变化,消除负面情绪和思想。
坐禅
媒介制造禅意或声音的安静环境中静坐,减少外部 干扰,达到深度沉思的效果。
行禅
在自然环境中缓慢地进行步行园
将园艺和禅修相结合,通过设计推进禅修实践,促 使花园的观赏者变得平静、专注和沉思。
禅修的历史
1
佛教中的禅修
起源于2500年前的印度,后传至中国和日本,成为佛教的主要修禅方式。
2
道家和儒家
中国的《道德经》和《周易》均提出过禅修的概念,宋代朱熹将禅法融入儒家修 身的体系中。
意识和思维感应
影响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感应的各种机能,包括 感知、思考、想象、判断等。
禅修与大脑的联系
禅修对大脑的影响
通过改变神经元连接和神经传递的方式,增加灰质 密度,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大脑对禅修的影响
通过调节脑电波,实现进入静坐状态,强化大脑前 额叶皮质,提高正念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禅修的实践方法
禅修的效果
1
降低压力和焦虑
禅修可以降低从生活或工作中产生的压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与神经机制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智力活动的本质,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和决策等方面。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人类大脑及其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我们认识自我及对外界的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大脑中多个区域之间的复杂交互。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依赖于多种技术手段,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电脑断层扫描(CT)、脑电图(EEG)等。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大脑活动的时空特征,从而研究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知觉研究。

人的知觉是指通过感官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研究,人们了解到不同感觉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以及如何形成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视觉信息在大脑的初级视觉皮层中进行初步加工,然后传递到高级皮层进行更复杂的分析和解释。

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感知错觉、注意力分配等认知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记忆。

记忆是人类认知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大脑功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记忆过程在大脑中的进行方式。

例如,存储在海马体和内侧颞叶的海马回中的记忆,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来进行保存和检索。

研究者通过对大脑进行刺激和记录神经活动的方法,揭示了记忆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认知失调症状的形成机制、解决记忆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也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改变行为和认知的过程。

通过对学习和记忆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脑中学习的神经机制。

例如,长期增强(LTP)和长期抑制(LTD)是学习和记忆机制中关键的突触可塑性过程。

研究人员通过对动物和人类大脑的实验,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变化。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学习的本质,还有助于我们改善教育和学习的方法。

思维和决策也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究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究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究介绍认知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其中的一支是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是将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解释认知与语言等智能行为是如何在神经系统中实现的学科。

这门学科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本文将带大家探究一下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的定义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机制及其神经生物基础的学科,它将神经科学、计算科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以探究人类智力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范围涉及到人类思维、行为、知觉、记忆、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

认知神经科学的起源认知神经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神经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大脑机制,就必须将神经科学、生理学、心理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来探究认知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目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人类智力行为的神经基础,从中得出大脑神经活动的规律,并理解其产生的物理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知神经科学采用了很多方法来探究大脑神经机制,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脑成像、单细胞电生理、脑电图、脑磁图等。

其中,脑成像技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包括 fMRI、PET、CT、MRI 等,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到人体内部的神经活动情况。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分支认知神经科学可以分为多个分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个:1. 认知神经心理学:主要考察心理学的大脑基础。

2. 认知神经科学与计算神经科学:将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从神经元的角度来理解认知过程。

3. 行为神经科学:主要考察器官对行为的影响,研究语言、情感等认知过程。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它的研究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人脑的背景下,还可以用于其他动物或人近亲属的研究。

由于认知神经科学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机器人的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这门学科在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中具备较为广泛的前景。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1.什么是认知神经科学答:认知神经科学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阐明自我意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神经机制。

答(百科):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

2.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答:①脑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导致事件相关电位(ERP)问世。

②脑磁图的发展:第一套有屏蔽室的脑磁图系统(MEG)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Francis Bitter Magnetic 实验室。

③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④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脑研究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侵入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

⑤光学成像技术: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达约5μm 的物方元和每秒25 帧以上的视频速度。

3.神经解剖方法一、单个神经元1.Golgi 法(1)Golgi 于1873 年开始使用。

(2)适用于染年轻的脑细胞。

2.细胞内染色法(1)细胞内注射示踪剂技术。

(2)用于对靶神经元进行电位记录3.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及亚细胞的微细结构二、神经元群1.尼氏染色法(1)1894 年Nissl 发明。

(2)用于划分皮层下核团及皮层区的界限,以及测定细胞数量和密度。

2.免疫细胞化学(1)用于揭示神经细胞亚群的新方法。

(2)对靶细胞标记相应的抗体。

3.组织化学使用成色剂沉淀为酶反应的最终产物,从而揭示细胞和突起对某些物质起正反应的一种技术。

4.细胞色素氧化酶标记细胞色素氧化酶呈现为特殊的斑块形状。

三、连接1.Nauto 法(1)1954 年,Nauto 改进的银染色法(2)用于对长距离的连接。

2.顺行和逆行示踪剂(1)顺行示踪剂:示踪剂被胞体和树突摄入,并沿轴突被动运送至末梢。

完整版认知神经科学

完整版认知神经科学

思维与决策
01
总结词
思维是我们如何理解和解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创新思考的过程。决
策则是基于思维做出的选择或决定。
02 03
详细描述
思维是我们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和解决问题、 进行逻辑推理和创新思考。决策则是基于思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的选择或决定,它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和情境。
教育与学习
学习障碍
注意力与记忆力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学 习障碍的神经机制,为个体化教育和 干预提供依据。
探究大脑在注意力与记忆力方面的运 作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阅读能力
研究阅读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有助 于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评估阅读能力 的发展。
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助 于开发更加智能、高效的人机协
1 2
神经生物学
与神经生物学结合,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的基本原 理和功能,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 础。
心理学
与心理学结合,通过行为实验和心理物理学方法 ,揭示认知过程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
3
计算机科学
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借鉴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方 法,研究大脑的算法和信息处理过程。
数据共享与伦理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结合
将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 对神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05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应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
01
02
03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有助于 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 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和 治疗提供依据。
帕金森病
研究大脑神经网络的改变 ,有助于揭示帕金森病的 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关 联。

正念禅修对心理的积极影响

正念禅修对心理的积极影响

正念禅修对心理的积极影响发布时间:2021-04-08T15:30:04.38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贾子剑[导读] 正念禅修最初是来源于南传佛教,但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和发贾子剑武汉市武东医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84一、正念与禅修正念禅修最初是来源于南传佛教,但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和发展。

1979年卡巴金首次提出正念减压疗法以来,心理学研究者对正念的研究热情逐步升温,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正念为基础的研究涉及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长远。

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情况下,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普遍存在于大众之中。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对身心健康的维持具有期待。

正念禅修对于缓解情绪障碍的有效性、简单性,符合当代社会对全面健康的需求。

正念,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

心理学家把禅修中的宗教色彩去掉,保留了方法的部分,又结合了心理学的理论从而产生了正念及相关的疗法。

总的来说正念与禅修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正念疗法是一系列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西方心理学接受、研究、改装并利用正念修炼方法使之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英语与翻译翻译语序可能要考虑变化,“正念疗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有代替传统治疗的可能性”。

一方面,正念禅修具有缓和生活紧张与心理治疗的功效;另一方面,正念训练会让人内心平静,充分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能填补人心灵上的空白。

正念禅修虽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它是在东方佛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因此,研究正念禅修要回归佛教思想的根源,让正念禅修具备稳固的理论根基。

二、正念禅修提升专注大多数人会努力追求快感而逃避苦恼,无时无刻不被欲望所支配。

心是特别容易乱的,看到好看的就想要,看到不好的事物就升起厌恶之情;听好赞美的话就高兴,听到批评的话就不高兴,诸如此类。

所以我们的心是会被很多东西所牵引的。

心乱时则无法高效的工作和学习。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大脑与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涉及了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研究大脑的神经元活动以及相关的认知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的本质。

人类的思维和智力活动是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的。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的主要器官,它由约86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

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我们使用多种方法来解析和探索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大脑的活动来研究不同认知功能的实现。

例如,通过fMRI可以观察到在特定任务中激活的脑区,从而揭示出不同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记忆、学习、语言理解、感知、决策等多个方面。

例如,研究者通过观察脑电图和脑磁图,发现在记忆任务中,海马体和额叶皮层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记忆的形成和存储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模拟人脑思维的过程,人工智能系统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可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启示。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还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人类思维和智力的认知将会越来越深入。

尽管认知神经科学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例如,我们尚不清楚意识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与大脑的具体连接方式。

这些问题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我们期待着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揭示人脑的奥秘。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

认知神经科学_整理

1.什么是认知神经科学答:认知神经科学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阐明自我意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神经机制。

答(百科):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

2.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答:①脑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导致事件相关电位(ERP)问世。

②脑磁图的发展:第一套有屏蔽室的脑磁图系统(MEG)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Francis Bitter Magnetic 实验室。

③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④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脑研究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侵入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

⑤光学成像技术: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达约5μm 的物方元和每秒25 帧以上的视频速度。

3.神经解剖方法一、单个神经元1.Golgi 法(1)Golgi 于1873 年开始使用。

(2)适用于染年轻的脑细胞。

2.细胞内染色法(1)细胞内注射示踪剂技术。

(2)用于对靶神经元进行电位记录3.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及亚细胞的微细结构二、神经元群1.尼氏染色法(1)1894 年Nissl 发明。

(2)用于划分皮层下核团及皮层区的界限,以及测定细胞数量和密度。

2.免疫细胞化学(1)用于揭示神经细胞亚群的新方法。

(2)对靶细胞标记相应的抗体。

3.组织化学使用成色剂沉淀为酶反应的最终产物,从而揭示细胞和突起对某些物质起正反应的一种技术。

4.细胞色素氧化酶标记细胞色素氧化酶呈现为特殊的斑块形状。

三、连接1.Nauto 法(1)1954 年,Nauto 改进的银染色法(2)用于对长距离的连接。

2.顺行和逆行示踪剂(1)顺行示踪剂:示踪剂被胞体和树突摄入,并沿轴突被动运送至末梢。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俗称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它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思维、记忆、学习、语言、决策等方面,旨在揭示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和认知功能。

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者常常运用神经影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电生理学方法,来观察大脑在不同认知任务中的活动模式。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们能够深入了解大脑在处理信息、产生行为、形成记忆等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广泛,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认知控制和执行功能。

认知控制是指大脑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抑制不必要的干扰、灵活地切换注意力、规划行为等能力。

执行功能则是指大脑进行高级认知任务时所需要的处理能力,如工作记忆、决策制定、问题解决等。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语言和语音的认知神经科学。

通过研究大脑在语言理解、语言产生、语音识别等任务中的活动,科学家们能够揭示大脑是如何完成语言加工的。

这对于理解语言障碍、语言习得和多语种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认知神经科学也涉及视知觉、空间认知、情绪加工、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研究这些认知过程在大脑中的神经机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心理行为,为认知障碍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对于理解人脑的奥秘、揭开认知过程的神秘、解决认知障碍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相信认知神经科学将为人类带来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和神经科学知识,促进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和神经健康的维护。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神经科学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认知神经科学是关于大脑及神经系统如何处理信息的学科。

通过研究大脑在认知过程中的功能和结构特征,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揭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神秘面纱,尤其是针对一些思维和行为障碍的研究,如老年痴呆、脑卒中、自闭症等等。

本文将就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一、研究内容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思维、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还探究了大脑和其他神经系统如何与环境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人类。

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们是如何接受和理解信息的。

它的研究主题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学习及对语言和音乐等外部刺激的反应。

2. 认知神经科学:着重探究大脑如何处理认知信息,包括知觉、注意、认知、决策、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

3. 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如何与心理学因素互动,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情感对大脑的影响。

4. 认知神经影像:使用各种影像技术来研究神经元、神经系统和其它神经学结构在协同作用中的作用。

这包括微切片研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磁电图(MEG)等技术的应用。

二、研究方法认知神经科学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利用各种神经成像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脑的功能,例如: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参与者躺在扫描仪上,通过fMRI可以了解大脑在作出决策、思考、记忆和感知等任务时所用的脑区,这是接近非侵入性的大脑成像技术。

2.脑电图(EEG)和磁电图(MEG):通过查看大脑中的神经元的电活动,研究大脑如何产生、处理和响应信息。

3. 低渗透性放射性荧光(LOVIT):这是一种近期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定位各个神经元,揭示了神经元在不同任务中的活动模式。

除了神经成像技术,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实验也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项重要方法。

例如,运用词汇因素的语言实验或满足感实验,观察人们的大脑在不同任务中的活动情况。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等认知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的兴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人类认知的神经机制,即认知过程是如何存在于大脑的各个区域并且相互协调起作用的。

它旨在解释人类行为上的某些现象,并从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解决这些现象。

它包括了许多领域,如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合作,涉及到精神病学、生理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医学、数学和哲学等领域。

它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脑成像、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借助这些方法,认知神经科学不仅可以探讨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脑区,还可以分析人类的行为表现,并将其与大脑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

脑成像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它包括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和磁脑图(MEG)等。

这些成像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大脑在不同认知任务下的变化情况,比如大脑哪些区域是活跃的、这些区域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等。

这种方法让研究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人类大脑认知加工的过程。

神经生理学研究大脑中的神经元、神经细胞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们负责传递信号。

研究者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神经元的活动,可以研究大脑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通讯方式。

这些信息可以对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做出更具体的解释和探索。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语言和注意力等认知过程。

研究者通过不同实验方法来测量人类在这些认知任务上的表现,并探查这些表现背后的脑机制。

这些实验方法包括行为实验、反应时间实验、错误矫正实验等。

计算机科学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另一重要方法,它可以为人类认知提供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基于计算机的任务处理方式,对人类的认知过程进行数学建模。

禅与脑科学——精选推荐

禅与脑科学——精选推荐

禅与脑科学打坐冥想是东方宗教的特色,用来观想内心世界,探索意识领域,以及了解生命和宇宙。

在佛教,释迦牟尼因为打坐冥想而大彻大悟,成为大觉者佛陀。

在大乘佛教的支派禅宗,更强调应用打坐冥想达到开悟或解脱。

最近半世纪,由于铃木大拙大师向美国介绍日本禅,印度瑜伽师父介绍瑜伽和超觉静坐,以及佛僧与西方脑科学家的对谈,西方脑科学开始对打坐冥想发生兴趣。

但是应用科学方法研究打坐,往往会遭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比较重要的难题包括:1.打坐的方法很多。

因此,打坐对脑的效果,会因方法不同而无法有一致的作用。

2.打坐的研究对象,其修练程度也往往有差异。

目前的想法是,大师级的打坐对脑的影响,与一般打坐者比较,会明显不同。

3.打坐产生的主观感受,不容易用客观的科学方法表示出来。

4.许多报告的打坐严谨度,通常也有明显的不同。

5.研究学者对打坐的了解和体验,也因人而异,甚至相差很大。

因此,许多文献报告的研究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也无法做准确的比较,或被信任地采用。

一般而言,打坐产生一连串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包括:1.放松反应,导致肌肉放松和心灵安静2.基础新陈代谢降低3.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产生呼吸变缓,心跳变慢,血压降低,皮肤电阻反应增加等4.感觉敏感度的提升5.免疫功能的增强6.情绪的正面化目前,脑科学家对打坐的想法是,因为打坐冥想以内在专注达到某种特殊意识,可说是一种心灵的训练,也是一种脑的训练。

因此,打坐能影响脑的运作,导致脑功能的重塑。

它的影响,除了产生放松反应和情绪的正面化,还会影响脑波的活动和神经回路的活化和重整。

以研究日本禅僧的打坐脑波为例:虽然他们在打坐时眼睛半开并保持清醒,却不出现活跃的清醒脑波β波(13-20Hz),反而在进入打坐后不久出现平静的清醒脑波α波(8-12Hz);并随着打坐时间的进展,其后的α波的变化是,先振幅变大,接着频率减低;另外,资深的禅僧在30分钟的打坐末期,会出现律动性θ波(5-7Hz)。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大脑神经机制的学科。

它结合了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揭示人类思维、记忆、学习、语言等认知活动的本质及其与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对人类思维的理解,也为包括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支持。

认知神经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利用各种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大脑激活模式,科学家发现不同的认知活动在大脑中对应着不同的神经网络。

例如,记忆活动主要涉及海马体和额叶皮层,而语言处理则需要颞叶皮层和布罗卡区的参与。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脑中的认知功能模块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除了研究大脑活动的模式和区域,认知神经科学也致力于探索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通过对大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认知功能由多个脑区协同完成。

例如,阿姆斯特朗的研究表明,取向辨别和颜色辨别这两种视觉任务依赖于不同脑区的协同工作。

这些研究结果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线索。

同时,认知神经科学也关注认知功能的发展和退化过程。

在婴儿和儿童中,认知功能的发展伴随着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例如,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渐提升。

相反,在老年人中,认知功能的退化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对于这些发育和退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脑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并为相关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除了理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也得到了许多实际应用领域的关注。

例如,在教育领域,研究者们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来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医学领域,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帮助研究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认知神经科学还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领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进展

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进展

晨藏惠願论太5原军超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进展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进展原军超(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神经现象学是弗朗西斯科•瓦雷拉创立的整合第一人称现象学经验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 研究方法的新的研究进路,以更好地解决“意识的难问题”,藏传佛教的禅修经验是其重要的思 想来源与理论支撑。

本文首先梳理了神经现象学的理论背景与方法论取向,之后论述了该研究 进路下对藏传佛教所进行的脑成像研究以及神经科学背景下的禅修的操作定义与理论框架。

最后总结与分析了二者未来相互融合与合作的可能性。

关键词:藏传佛教;禅修;正念;神经现象学;神经同步性2012年,全美健康调査(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估计有至少1800万美国人运用禅修 作为辅助健康的方法[11。

目前在西方使用的大多数禅修技术都起源于佛教,但是用世俗的方式进行了调 整,以强调心理训练方面,并避免传统习俗中更多的宗教或仪式性元素。

禅修(Meditation)与正念 (Mindfulness)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热点研究领域,丹尼尔•高曼和理查德•戴维森的统计表明,英文 学术期刊1970年到2016年间共发表了相关论文6838篇,特别是近几年增长显著,2014年有925篇相 关论文发表,2015年有丨098篇,2016年有1113篇[21。

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心智及其过程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广泛的学科,如哲学、人类学、语言 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

自20世纪50年代形成以来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两个变化尤为值 得关注。

第一个变化是所谓的神经科学革命131。

随着20世纪90年代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出现,人们有可能研 究大量心理过程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这使传统上被自然科学摒弃的心理现象能够获得科学的研究,并取 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但是对其的批评认为揭示精神过程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并不一定等于揭开它们的 秘密,因为将神经过程与意识现象分开,形成了认知神经科学难以填补的“解释空白"(Explanatory g a p P 大多数神经科学模型倾向于忽略解释为什么神经认知过程会伴随着主观或现象体验这一 “意识的难问 题’’(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51。

禅修的脑神经学分析:三个步骤提升专注力

禅修的脑神经学分析:三个步骤提升专注力

禅修的脑神经学分析:三个步骤提升专注力专注力也许是个人最重要的一项禀赋,专注力集中度的强弱和有效性,是决定一个人的劳作能不能有成效的最重要资源。

显然,人必须善待自己有限又弥足珍贵的专注力。

怎样以及何时调用它,决定了你我做决定和选择的成效如何。

人们处于贫贱之际,各种资源极度匮乏,对快乐的追求深陷在底层挣扎;当人们渐入小康之境,对幸福的憧憬是否就能如愿,在市场万花筒般的漩涡里?追求幸福的努力依然局促,气喘吁吁地仍需挣扎。

也许,幸福总在挣扎的过程里才能得到真实的体验?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幸福感受,拓开了看,和既往并无不同,仍须依赖一个过程——自我认知的过程。

获得幸福的奥秘,古人早有洞察。

苏格拉底将其简括成一句话,“know thyself”(认知你自己),老聃则称之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许多贤哲也提供了精妙的阐述,诸如我们的孔子、庄子、陶潜、王维、苏东坡和王阳明……然而怎样认知自我,对任何人恐怕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功课,仍然得靠自己的求索,甚至时不时地需要挣扎。

如何认知自己,过去的人老在打转,像是围着堡垒,无从得窥其堂奥。

随着科学的探索,我们认识到了,心(heart)、灵(soul)、意识(consciousness)、良知(conscience),无不是基于脑(brain)的产物。

但是,大脑和心智(mind)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从对环境的感知和对人际互动的认知来认识自我的?百年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以及脑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取得的突进,给予我们实据,来更真切地了解自己。

科学实验、神经影像学和分析工具的突破,为人脑功能的定量解析及其反馈调节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并为进一步认知人的行为和社会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脑的情绪生活》一书中,神经科学家戴维森博士的撰述是为了解人们的思想、感知、幸福感,以及剖析它们究竟是怎样被决定和改变的机制。

它的不同凡响之处,与市面上众多同类书刊相比,是告诉我们,人脑的活动机制固然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科学的研究分析表明,人脑的行为模式取决于基因构造大约在25%-75%之间,但是这个“前定”的构造是可以被改变的,是可以被自己积极干预而定向改造的。

禅修可以改变大脑组织

禅修可以改变大脑组织

本文转自美国每日科学网(),Sciencedaily是国内外科研人员非常关注的权威科学新闻网站。

八周禅修训练对与记忆有关的脑部组织变化是可以测量的,自我感觉,神入和压力。

由马萨诸塞州综合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将于1月30号发行的精神病学研究报告:神经成像,第一次以文档形式证明禅修可以改变脑部灰色神经组织。

“虽然禅定修习可以带来平和的感觉和身体的放松,但是修习者称禅修还能提供认知和精神的愉悦,并能一直存留惯穿于以后的每一天,”马萨诸塞州综合医学院神经成像研究项目资深发起人,Sara Lazar哲学博士说。

“这个研究证明了脑组织的变化可能就潜藏在这些改进的体验之下,人们不止是感觉更好,还能花更多的时间放松。

”Lazar团队和其他组织先前做的研究发现,有禅修史和没有禅修史的个人脑组织有很大的不同,观察到(有禅修史)与注意力和情绪综合有关区域的大脑皮层会增厚。

但是那些调查者不能证明脑组织的不同是否由禅修引起。

对当前的研究,16个禅修者,先在两周前给他们做磁共振图像记录脑组织情况,在他们参加了马萨诸塞州禅修中心的八周正念减压疗程项目后,再做一次磁共振图像。

除了每周正念禅修集会-集中在无意识感觉,情感和心境-为了指引参与者禅定修习他们会接收到音频录音,而且他们要求每天记录练习的时间。

还有一套磁共振图像来自实验控制组在类似的时间里没有禅定修习的对象。

对磁共振图像的分析,发现与冥想相关的区域和早先的观察结果有所不同,海马状突起的灰色神经组织密度明显增强了,这是已知的对学习和记忆有重要作用,对自我意识、怜悯和反省有关联的重要组织。

参与者还称压力减少了,发现扁桃体的灰色神经组织密度明显减少了,这也是已知的在焦虑和压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的组织。

虽然没有发现与自我意识有关的岛叶组织的变化,在早先的研究中已识别的组织,创始人建议长期禅定修习可能会对这个区域产生变化。

在控制实验组中没有看到这些变化,表明他们的结果仅仅是时光流逝。

西方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佛教禅修

西方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佛教禅修

Buddhist Medi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作者: 原军超[1]
作者机构: [1]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26-3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认知神经科学;佛教僧侣;正念;人物传记;禅修;科学研究;人类意识;西方学术界
摘要:禅修与正念日益成为西方学术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多数重要发现都是以重视禅修实践的佛教僧侣为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从人物传记和社会风潮两个视角,勾勒佛教如何进入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之后阐述该领域开创性的实验,最终认为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将促进对人类意识的科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原军超,西南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

曾在震后北川中学心灵花园工作站服务两年。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西方关于禅修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现况。

1.佛教与科学的对话藏传佛教在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加入进来,其中不乏科学家的身影。

科学家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以前的学识,用在对佛教或者对禅修体验的理解上。

所以说佛教也需要有一个途径,更好地让现代人理解佛法到底是什么。

沈家祯先生说过:“科学知识的辅助,就像坐在一个汽船里驶往汪洋的彼岸,远比乘几千年前的帆船要容易得多。

”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说:未来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应超越人格上的上帝与避免神学的教条。

它包括自然界和精神两个方面,应该建立在一种宗教感的基础之上。

这种宗教感更多的是一种统一性的体验。

他认为佛教符合这种描述。

爱因斯坦还说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其实这种交流在20世纪80年代时就已经开始了,每年会议都会有一些论文集,在台湾有翻译的版本。

第一届交流会议在1987年举行,议题是佛教与认知科学的对话,成果为《优雅的桥梁,关于佛教与科学》。

第二届是1989年举行的,主题是佛教与神经科学的对话,也发表了论文。

第三届在1990年举行,是关于情绪和健康的讨论。

这几届都是藏传佛教与现代科学的交流。

1992年主题是关于睡眠、做梦与死亡,1995年主要是利他伦理学还有慈悲的讨论,1997年就开始讨论新物理学与宇宙论。

1998年之后,是关于量子物理学的认识论和东方冥想,2000年讨论消极情绪,开始考虑心理健康的问题。

2001年主题是关于心脑与情绪之间的转化,它奠定了藏传佛教与西方认知神经科学家亲密合作的基础。

科学家们请了一些高僧到美国实验室去做具体的禅修实验。

议题重点是科学家和佛教徒应该怎样来合作,怎样运用现代脑科学的一些仪器(比如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EG——测量脑电波,它们均在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应用较多),来研究禅修对我们的知觉、情绪、大脑的影响。

现在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关于神经的可塑性问题,是有关记忆、注意力以及心理的作用,到底能不能让脑神经发生变化的问题。

会议成果《训练你的心灵,改变你的大脑》(台湾译)。

2002年是讨论物质和生命的本质,2003年进行身、心、智研究。

2004年是以夏令营的形式讨论神经可塑性,2005年是关于禅修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2006年主题是慈悲与科学,2007年开始讨论单一原子的宇宙。

2007年后半期开始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请一些直接受禅修影响的心理疗法(比如正念认知疗法)的创始人到印度,一起来讨论关于正念、慈悲与抑郁症的治疗。

2.从认知神经科学看禅修现代宗教心理学、宗教认知神经科学有个基本假设,就是宗教经验都是大脑活动的产物,是一种神经化学的作用。

其中有三种比喻,第一,God-poison,就是认为宗教经验是一种毒药,是上帝的毒药,认为基督教是一种上帝在脑袋里的毒药。

第二,A cognitive virus,它也是一种毒,就是认知的病毒。

第三种观点比较流行,即God spot,就是上帝之点(或上帝之脑),就是认为产生认知一个事件,就会在大脑某个特定的区域找到一个定位。

后来科学家做实验,让一些修女向上帝祈祷,然后对她们的大脑进行相关的观测研究,试图搞明白在祈祷期间,到底大脑神经会在哪些地方发生与之对应的变化。

遗憾的是这一类实验并不成功。

这一过程的经验是多面的,大脑中至少有十几个区域都牵涉到各种各样的神经回路(自我意识、情感、空间、心智意象等)。

所以有上帝之点存在的观点基本上被驳斥了。

后来,东西方就有了真正的禅修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从90年代开始,科学家已经展开了对禅修研究的实验。

但是那个时候有很多困难,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的,更多是互相沟通的困难。

比如佛教禅修跟科学到底有什么关系,脑科学与禅修到底有什么关系等等。

1.1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下面介绍一个认知心理学里基本的实验——Stroop实验。

一张图片有好多单词,一类单词的颜色与词义相符合,另一类是两者不相符。

然后问你:它们什么颜色?结果是当这个单词的意义跟其本身的物理属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让被试的反应速度发生变慢的现象。

科学家用这个来测试禅修者,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禅修的人注意力很强,他不受这个干扰。

另一个实验是观察禅修者的状态,用录像机及各种方式来记录僧人的禅修状态。

用声波仪,记录僧人在念咒语的时候其声波的情况,而后进行分析。

用脑电仪,上面小白点就是导联数,一个小白点代表一个电极,它电极比较少,能够测量的脑电波的区域分布就比较少。

受测试的修行人有个最大的疑问,无形的心灵怎么能够用有形的仪器进行测量呢?禅修者认为研究禅修最好是亲身经历,所以僧侣们就一直鼓励科学家们一起来禅修,一起来尝试,试过就知道了,科学家们不能只是拿那个仪器来测。

后来,美国科学家们邀请一些高僧大德到实验室进行参观,介绍他们现在的实验仪器是什么样的,它们到底有什么作用,极力宣传这些研究对佛教来说确实很好。

交流确实起了作用,从2001年开始,开始进行正式的认知神经科学试验了。

1.2认识神经科学的实验CT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基本用得不多,在医学上用得比较多。

它主要是测量人的解剖状态,如大脑的解剖。

磁共振成像扫描后是大脑解剖图。

但是,让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光有解剖图是没用的,它需要功能图。

所以改造后又加了一个功能成像(function),也就有了现在的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

对于具体的认知事件,大脑会有一个反应,这个反应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能够测出来。

它的基本假设是,认知过程在大脑发生了物理化学的变化,所以在大脑某一区域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上升,即消耗更多的氧分子。

在磁共振的作用之下,这些带负电荷的氧分子会形成一种正向排列,通过仪器就可以测出该区域。

脑电仪的优点是时间精确度较高,而磁共振成像仪的优点是空间精确度较高,即定位较准确,但是定位的时间会有延迟。

磁共振成像仪的测量结果,就是大脑的某个区域发亮,说明这个区域发生反应了,也就是说供血中的氧含量增大,说明这个区域与刚进行的认知事件有关联。

1.2.1视觉专注力的实验关于视觉专注力的测验实验,要求专注于一个佛像。

会让被试者持续注意30到40 分钟。

过程之中所呈现的佛像会突然闪一下,同时要求被测试者马上按键,就是说明看到了。

很多禅修者,专注力比较高,在佛像一闪时马上就注意到了,这是需要长期的禅修训练的。

对照组就是我们普通人,反应时间比较长。

2004年,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森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论文。

这篇论文发表之后,该杂志已经发表了七八篇关于禅修的论文了。

论文是关于长期禅修者的实验发现的一个现象,就是自发性的高伽马波同步的现象。

普通人伽马波一般是20赫兹以上,它是一种脑细胞的共振现象,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关,也与情绪的控制有关,也和新洞见有关。

突然想到什么解决办法的“啊哈,原来是如此”,这种新洞见在心理学上叫“顿悟”,属于思维研究中问题解决、推理与决策领域,但是跟佛教所说“顿悟”差距很大。

实验组是8位资深的禅修者,年龄在34-64岁之间,一般有15-40年的禅修经验,属于宁玛派和噶举派传承。

对照组是10名普通大学生,他们表示对禅修有兴趣,年龄在19-22岁之间;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了一星期左右的禅修学习。

15-40年的禅修训练一般来说是进行了1万个小时以上的禅修,也就是连续3-4年,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他们每个人至少要经过一次3年3个月零3天的闭关,其中有些人经过了多次这样的长期闭关。

实验中用的禅修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有所缘的安住;第二,是无所缘的安住;第三,是“悲心”的禅修。

实验是专注于屏幕上的一个白点,就是在一个黑色屏幕上的一个白点。

被测试者一直看着,然后测大脑的反应。

结果是一般人很难维持,因为一直看着一个白点一会就模糊了,而这些佛教的修行者们看这个白点会连续看数个小时还意犹未尽。

大脑扫描结果表明,当长时关注的时候,与注意力相关的脑区会活化。

FMRI扫描显示,大脑传统专注力网络的共同区域有活化的现象,包括脑顶内沟、额叶眼动区、丘脑、脑岛、外侧枕叶与基底核。

资深禅修者在额至顶叶的网络中出现更多的活化,这些增加的活化代表了他们持久的注意力以及这些能力的特殊神经关联。

1.2.2“悲心”的禅修实验下面介绍“悲心”的禅修实验。

这次活化的区域则为纹状体、前脑岛、体感觉区、前扣带回和左前额叶,并且伴随着右前顶叶去活化的现象。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左前额叶的活化与右前顶叶的去活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现象。

因为这个时候禅修用的是一个利他的心,要产生的就是一种利他的心理活动,这时活化的区域与感觉状态有关,还与计划有关。

额叶是管计划的,该区域还与正面的情绪有关。

实验过程分为禅修前、禅修中、禅修后三个阶段。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禅修之前,测试基准状态,然后过程之中测试,在禅修结束之后继续测。

在这个测试实验中,僧人戴上电极感应器,观测伽马波的振荡。

实验组的伽马波震荡非常强烈,强烈到当时把戴维森都吓到了。

当时的仪器是用纸来记录伽马波,那个纸的“反常”记录情况让他以为是机器发生问题了。

伽马波是由脑部额叶和顶部额叶的皮质区的活动引起的,这些区域是负责人类情绪、正面思考以及与快乐相关的区域。

普通人的伽马波是20赫兹或者以上,但是僧人却达到80赫兹以上,已经超过当时普通仪器可以记录的水平了。

如有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于禅修中间,大脑前额叶的皮质区脑电波反复震荡,反应尤其强烈。

通过数据我们已经看到即便在静止期间,实验组已经超出了对照组,超出了我们普通人。

喇嘛组的数值平均来讲是学生组的8倍以上,最好的能达到普通学生禅修状态的13倍。

禅修结束的时候实验组数值仍然高于对照组。

根据检测结果最后发现:禅修前,实验组僧人的伽马波基准状态已经超过对照组。

禅修中,实验组僧人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区伽马波反复振荡,反应尤其强烈,比起对照学生组,其数值升高大约8倍以上,个别最高值能达到13倍;这些数值也是当时所有非病理研究所报道的最高数值。

禅修结束后,实验组的数值仍然高于对照组。

1.2.3神经同步化实验下面介绍第三项检测,即神经同步化的检测。

神经同步化是大脑完成专注、记忆、学习和认知等功能所必须的。

而这次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僧人大脑里神经细胞的长距离同步化能力远远超过了对照组。

说明在禅修时,大脑里大量的神经细胞进行了功能协调作用,也说明僧人的神经细胞的协调能力远远超过了对照组的学生。

总之,这些实验数据说明,在禅修时,大脑里大量散在的神经细胞集团进行了高频率的、时间精度非常高的同步化。

而实验中发现伽马波振荡幅度是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也符合现在学术界的一种观点,即:神经细胞的同步化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交联过程,因此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而且其同步化程度与参与的神经细胞集团数量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