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考试复习总结.doc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从智能交通到医疗保健,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
那么,在进行总复习时,让我们系统地梳理一下物联网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物联网。
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这些设备可以是家用电器、汽车、传感器、摄像头等等,它们通过网络相互通信,收集和交换数据,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效率。
物联网的架构通常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它由各种传感器和终端设备组成,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的信息。
比如说,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摄像头可以采集图像信息,RFID 标签可以识别物体的身份等等。
这些感知设备就像物联网的“眼睛”和“耳朵”,让我们能够获取到丰富的原始数据。
网络层则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这一层包括了各种通信技术,如 WiFi、蓝牙、Zigbee、移动网络等。
不同的通信技术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比如 WiFi 适用于室内高速数据传输,而移动网络则可以实现广域覆盖。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它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空调温度,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路况实时调整信号灯时间,工业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等。
在物联网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分析工厂设备的运行数据,可以提前预测设备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从而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很多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因此容易受到攻击。
比如黑客可能会入侵智能家居设备,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控制设备造成破坏。
物联网组网技术复习总结

(一)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和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建网需求或用户对原有网络升级改造的要求,主要包括应用类型、物理拓扑结构、带宽要求和流量特征分析等。
(2)技术方案设计:确定网络主干和分支采用的网络技术、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排列,以及网络资源配置和接入外网的方案等。
(3)产品选型:根据技术方案进行设备选型,包括网络设备选型和服务器设备选型。
(4)网络设计:根据产品选型进行网络细化设计。
(5)设备采购:系统设备、产品的采购及进口代理。
(6)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工程施工: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组织施工、网络设备的互连与调试等。
(7)软件平台配置:确定网络基础应用平台方案,以及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基础服务系统的安装配置。
(8)网络系统测试:包括网络设备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和网络运行测试。
(9)应用软件开发:根据用户要求做开发;也可外购,并在外购软件基础上做二次开发。
可选项,要看用户的要求和他们对系统集成概念的理解。
(10)用户培训:包括3类对象,即领导、网络和数据库管理员、网络业务用户。
(11)网络运行技术支持:在网络工程完成后,根据双方协议执行。
技术支持是有偿的,一般为1年,最多不超过3年。
(12)产生各类技术文档,协助用户验收鉴定等。
(一)四种典型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Ethernet) 、FDDI网络、ATM网络、令牌环(Token Ring)网和令牌总线(Token Bus)网1、令牌环网Token Ring网络是IBM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主要技术指标是:网络拓扑为环形布局,基带网,数据传送速率为4Mbps~16Mbps,采用令牌通行(Token passing)传递方法。
在轻负载时,令牌方式由于发送信息之前必须等待令牌,加上规定由源站收回信息,大约有50%的环路在传送无用信息,所以效率较低。
然而在重负载环路中,在一个时间内只有一个站点有“通行证”,不会发生数据碰撞,故它比以太网的CSMA/CD具有更高的效率,也更适用于忙碌的网络。
物联网复习资料

物联网复习资料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类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物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与云端进行数据交互和分析的技术和网络体系。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物联网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联网是由各类传感器、通信设备、云计算平台和软件系统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
它通过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云端,然后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最终实现物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网络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操作。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2. 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因此需要采用适合的无线通信技术,如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Bluetooth)和移动通信技术(如4G、5G)等。
3. 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物联网需要处理大量的传感数据,因此需要使用云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弹性存储和计算资源,以满足物联网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4. 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物联网中涉及大量的隐私信息和个人数据,因此安全和隐私保护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问题。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来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物联网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比如智能灯光、智能门锁、智能温控等。
2. 智慧城市:物联网可以用于城市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交通、智慧路灯、智慧环境监测等。
3. 工业制造:物联网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联网考试重点总结

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标识技术:光符号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
IC卡: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
一维码特点:可直接显示内容为英文、数字、简单符号;贮存数据不多,主要依靠计算机中的关联数据库;保密性能不高;损污后可读性差。
二维码特点:可直接显示英文、中文、数字、符号、图型;贮存数据量大,可存放1K 字符,可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无需另接数据库;保密性高(可加密);安全级别最高时,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信息。
RFID概念: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
RFID系统:由五个组件构成,包括:阅读器(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标签。
RFID比条形码优点:体积小且形状多样;耐环境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强;数据安全性。
RFID频率:低频(LF)范围为30kHz-300kHz;高频(HF)范围为3 MHz -30 MHz;超高频(UHF)范围为300MHz-3GHz。
CSMA/CD协议: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边听边说”,即一边发送数据,一边检测是否产生冲突。
1.载波监听: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忙,如果忙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它的工作原理是: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
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总结(2篇)

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总结一、工作概况本届物联网专业学生共有____余名学生,分为两个班。
由我们物联网教学组____位老师分别进行指导。
我所分配的十余名学生在选题上想比去年,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期中有几位学生从未去了解毕业设计是什么,在选题上更是千奇古怪,被驳回了一次又一次。
选题是毕业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的一切内容都与选题有关,而且毕业设计,意在设计二字,强调在于新颖,但是又不能天马行空,毕业设计是基于现实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要有一定的实用性。
最后是由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大概思路,让他们确立了题目。
由于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们要外出实习,本次毕业设计工作早在大三上学期的期末就开始了,截止至____月____日答辩,共计时长____个多月。
这半年的时间里,有几位学生是在期末的时候就已经将选题确立好,并已经完成了部分毕业设计的工作,甚至于有一位学生已经完成了初稿的提交,令我吃惊。
____、____等几位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时常来询问我的意见,根据我的建议来进行修改,大部分的学生在____月底提交完初稿之后,修改了4、5遍才合格。
而____同学一度认为自己的论文写的非常出色,抱着初稿即定稿的态度把论文给我过目,想法是很好的,论文内容也比较详实。
但由于写的太过于详尽,导致在过程和分析方面太过于繁杂,让人看上去有些不知所云。
很多地方都是比较重复的,我在提出意见后,他很快的就进行了修改,虽没有做到初稿即定稿,不过只修改一边就完成定稿也是值得表扬的。
二、学生的不足方面因为学生是在实习中进行论文的书写与设计,所以进度普遍比较缓慢,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在交初稿的前一个星期才开始动笔,做出来的设计质量自然也是不怎么合格的,虽不至于驳回重写,但也有很大篇幅要进行修改。
选题方面是一个问题,选题的范围太小,没有自己的思落,大部分学生都是做的监控方面的方案设计,实在是千变一律,内容上也比较相似。
三、总结____日答辩完成后,也意味着本届的毕业设计工作的结束,总体上来说这一届学生,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
物联网复习资料doc

物联网复习资料doc物联网复习资料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的一种技术体系。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物联网的定义、应用领域、技术原理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复习。
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的一种技术体系。
这些物理设备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设备等,它们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与互联网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思想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和领域。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监测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环境参数,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
在工业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交通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物联网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物流等领域。
三、物联网的技术原理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
首先是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和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其次是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各种通信方式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如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NB-IoT等)和有线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
另外,还需要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物联网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分析。
最后是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物联网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四、物联网的发展前景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物联网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和网络连接,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系统。
在物联网领域,人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时获取和交换数据,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
物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下面将介绍物联网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由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网络系统。
2. 物联网的组成要素:包括物理设备、传感器、云计算、数据通信、安全系统等。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
二、物联网的技术基础1. 传感技术:包括各种传感器技术,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2. 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技术、GPRS技术等,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3. 云计算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用于存储和处理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
4.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用于从物联网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1. 无线传感网络(WSN):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传感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传输。
2. 物联网安全技术: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防火墙等技术,用于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4.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智能交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管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物联网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 安全性挑战:物联网系统中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因此,物联网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1.1 传感器的原理2.1.2 传感器的分类2.2 无线通信技术2.2.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2.2.2 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2.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2.3.1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3.2 数据存储的方法和技术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2.4.1 物联网安全问题的特点2.4.2 常用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三、物联网的架构和体系结构3.1 传统物联网架构3.2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3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4 物联网的分层结构四、物联网的应用案例4.1 智能家居4.2 智慧医疗4.3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4.4 城市交通管理4.5 工业自动化五、物联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5.1 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5.2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挑战5.3 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挑战5.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六、附录6.1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互联网的延伸,指由各种能够感知和交换信息的物体组成的网络。
2: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某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介质传送数据和信息的通信技术。
4: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处理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备后续使用的过程。
6: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用于保护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安全、隐私的技术手段。
7:物联网架构:描述物联网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分配的框架。
8: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
9: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移到数据产生的设备或最近的计算资源的计算模式。
10:分层结构:将物联网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和层次进行划分和组织的结构。
11: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和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12:智慧医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述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设施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网络。
2. 物联网的特点(1)大规模连接:物联网可以连接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联。
(2)智能化: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信息化: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对物体的信息化管理。
(4)实时性: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5)安全性:物联网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3. 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二、物联网技术1.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技术、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长距离通信技术等。
2. 物联网数据管理技术物联网的数据管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3. 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技术,保障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
4. 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物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管理。
5. 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各种应用的开发和管理。
三、物联网标准与协议1. 物联网标准物联网的标准包括通信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等,保障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2. 物联网协议物联网的协议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协议、安全协议等,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四、物联网发展趋势1.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将会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2024年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总结样本(2篇)

2024年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总结样本自从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来以来,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
作为一名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我在2024年进行了一项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毕业设计,旨在研究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对我进行的毕业设计进行总结和评估。
首先,在设计之初,我选择了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然而,在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系统的稳定性等。
因此,我决定设计一个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通过对市场上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调查和研究,我确定了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然后,我使用了一些常用的物联网技术,如WiFi、蓝牙、RFID等,进行了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
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积极应用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例如嵌入式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
在实施阶段,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系统的兼容性问题需要我不断调试和优化,确保各种智能设备顺利连接和交互。
此外,我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使用了一些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最终,我成功地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开发和实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我发现系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例如,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人们可以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包括温度、照明、安全等方面。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家居服务和建议。
在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物联网是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和通信技术将多种物理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技术体系。
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从事相关工作或准备参加物联网考试的人来说,了解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物联网考试的各个知识点。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特点物联网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它将传感器、标签和其他用于通信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智能化的物理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控制。
物联网的主要特点包括:广泛连接性、海量数据处理、智能化应用和安全性保障。
二、物联网的架构和关键技术物联网的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和管理层。
感知层主要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包括传感器设备和标签设备;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和终端设备;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化的应用服务;管理层主要用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安全技术等。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智能交通通过物联网技术优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智能医疗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智能制造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物联网技术将继续快速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更低能耗的传感器设备、更智能化的应用服务。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安全和隐私问题、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瓶颈等。
五、物联网的前景和影响物联网的发展预计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完整word版)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通信考试总结,推荐文档

通信课程总结(赵羽龙1-3章张涵4、6章张翔宇5 章)欢迎加入!第一章、通信原理(重点)1.通信系统的组成1.发送端:把各种可能转换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2.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3.接收端:从接收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信号4.噪声源: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示2.通信系统分类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电话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等系统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3.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4.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和无线5.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即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3.通信方式1.单工通信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2.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3.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4.串行传输指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在信道中传输5.并行传输择时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分割成两路或两路以上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同时在信道中传输4.信息及其度量(必考)1.消息中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相关,消息出现概率越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2.消息中所含信息量I是出现该消息的概率P(x)的函数I= logn(1 / P(x)) = -lognP(x)3.信息量的单位如果取对数的底为2,单位为比特(bit)如果取对数的底为e,单位为奈特(nat)如果取对数的底为10,单位称为十进制单位,或叫哈特莱4.等概率出现的离散消息的度量I= log2(1/P) (bit)5.非等概率出现的离散消息的度量H(x) = -∑P(xi)log2P(xn) (bit/符号)6.若干个互相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含信息量等于各独立事件信息量的和,即I[P(x1)P(x2)…] = I[P(x1)] + I[P(x2)] +例题1:一信息源由4个符号0,1,2,3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且每个符号出现都是独立的。
物联网工程设计押题总结

物联网工程设计押题总结物联网工程设计押题总结1选填大空(题号加粗为大概率考点)01) 物联网的三层分层体系结构包括:(感知层)通过无处不在的末端感知网络搜集信息;(网络层)通过融合化的网络基础通信基础设施传输信息;(应用层)通过智能化的应用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处理和服务;2) 可行性研究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3) 物联网工程应用的特性:可扩展性(网络性能不受规模的影响);可伸缩性(不因为物联网功能实体的失效而导致应用性能急剧劣化)。
一致性(要求可以跨越不同网络的互操作特性);透明性(物联网应用不依赖于特定的物理网络);4) 常用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功能分解方法(将一个系统看成是由若干功能构成的一个集合,每个功能又可划分为若干个自功能,一个子功能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子功能。
体现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思想。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信息建模方法(从数据的角度来对现实世界建模。
)和面向对象方法。
05)按作用距离分为密耦合标签(作用距离小于1厘米)、近耦合标签(作用距离大约为15厘米)、疏耦合标签(作用距离大约为1米)和远距离标签(作用距离为1~10米甚至更远)。
06)按主动性分为只读被动标签(该类标签只能编码一次,编好的信息不会改变,但无须提供电源,只能被RFID阅读器读取,而不主动发送消息)、读写被动标签(嵌入标签中的已编码信息必要时可以被阅读器修改,其他特征同只读被动标签)、半主动标签(该类标签能使用被嵌入的专用电池提供的能量来向标签写入数据)和主动标签(基于被嵌入电池提供的能量可以实现向另外的主动标签或阅读器发送数据)。
7) 物联网工程的安全性主要从六方面考虑。
I数据机密性(要求所有敏感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都要保证其机密性,不得向任何非授权用户泄漏信息的内容,是网络重要的安全需求;提供机密性有多种方法,包括从物理保护到让非授权者无法理解的数学算法等;);II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鉴别,指的是保证在网络中传输、存储的完整,数据没有被修改、插入或删除,目的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任何改变;);III数据新鲜性(强调每次接收的数据都是发送方最新发送的数据,以此杜绝接收重复的信息,目的是防止重放攻击;);IV可用性(指尽管存在可能的突发事件(如停电、自然灾害、事故或攻击等),计算机网络仍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网络服务。
大学物联网工程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联网工程知识点总结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通信,将各种物体和设备互联起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智慧化的目标。
在物联网工程中,涉及到传感器、无线通信、嵌入式系统、数据处理、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对物联网工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物联网工程知识框架。
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常见的传感器技术包括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各种物联网场景中,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
光学传感器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传感器,常用于测距、测速、检测物体位置等方面。
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中的压力变化,常用于气压计、血压计等设备中。
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的温度变化,常用于温度计、温控器等设备中。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的湿度变化,常用于湿度计、空调等设备中。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常用于智能手机、运动传感器等设备中。
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旋转角速度,常用于飞行器、车辆导航等设备中。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使得物联网工程在数据采集和环境感知方面更加灵活和精准。
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物联网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二、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是物联网中实现设备之间互联和远程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物联网工程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LoRa、NFC、NB-IoT等。
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中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低功耗设备和短距离通信场景。
在物联网中,蓝牙技术常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健康等领域。
Wi-Fi技术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大容量数据传输和多设备互联场景。
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考试总结

1.物联网工程1.概念:物联网工程是研究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工程科学,要求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依照国家、行业或企业规,制定物联网建设的方案,协助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实施、管理与维护等工程活动。
2.容:1.数据感知系统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3.数据存储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5.应用系统6.控制系统7.安全系统8.机房9.网络管理系统3.物联网工程目标:以工程的管理方法为指导,集成已有应用平台,建设相关领域的物联网应用4.物联网工程的特点:涉及的相关领域繁多,背景知识相当庞杂;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集成;5.工程”的字典释义:泛指某项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工作。
即物联网工程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一项工作。
6..王良民教授给出“工程”的定义: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7. “工程”的特点:1.工程是需要将科学与实践结合,综合使用多个技术方法来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这个新的系统在客观上是一个创造物。
2.工程活动应该包括确立正确的工程理念、制定一系列合理决策、正确设计、合理构建和运行等子活动,其结果往往又具体地体现为特定形式的一个或一组新的创造物。
3.发现、发明和制造:被发现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发明是从无到有的制造、制造是一个可重复的过程。
8.由“工程”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工程原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性原理,是抽象化的规律;工程项目:是一个工程实施的实例,是具体化的工程;工程设计:指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建设项目工程期的一个重要阶段;9. “工程”的特征:1.工程是有原理的;2.工程项目是通过建造项目目标来完成的;3.工程实施要与环境协调一致;4.工程设计还是可优化的;10.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工作容:不是设计实现物联网所涉及的所有容,而应该是寻找合适的、最优的工程方法和关键技术,选择已有系统部件的优化组合,搭建适合于特定应用领域的物联网服务平台;11.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金龙):1.感知层,终端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终端网络的部署和协同等,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RFID为代表;(1.感知节点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射频识别技术4. 条码技术5.智能IC卡技术6.光学字符识别技术7.声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8.中间件技术)2.网络层,异构的接入网络和基础的核心网络,包括基础的NGN核心网和3G、Wi-Fi、蓝牙等接入技术;(1.异构网融合技术2.远程控制技术3.存储资源管理技术4.互联网技术5. 网络协议技术6. M2M技术7. 无线接入技术8. 云计算技术)3.应用层,由中间件、信息开放平台和服务支撑子层以及物联网应用领域示系统等。
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复习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需求工程Aaron Shaw物联网物联网工程设计一、1.1物联网工程组织方式【1】物联网工程通常有两种组织方式1)政府工程:由政府拨款,这类工程一般具有示范性质。
该类工程一般通过招标或直接指定或审批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并组织工程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组织实施。
2)普通商业工程:一般采用项目经理制,通过投标等方式获取工程承建权,组织施工队伍,按照商业合同组织项目实施。
【2】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总体组、技术开发组1.2物联网工程设计目标物联网工程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完善的方案,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科学组织工程实施,保证建设成一个可靠性高、性价比高、易于使用、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物联网设计的约束因素主要是来自于政策、预算、时间和技术等方面。
#对于政策约束:对于一个已经进行过但没有成功的类型项目,应当判断类型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再次发生,采取什么方案才能避免。
#对于预算约束:对于因预算而使得所设计的物联网工程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放弃设计工作并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正确的做法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将物联网建设工作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同时将建设目标分解为多个阶段性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达到最终满足用户全部需求的目的,而当前预算仅用于完成当前迭代周期的建设目标。
#针对技术约束的对策:▪取消不能实现的需求。
▪暂缓执行相关需求,等待设备或技术出现。
▪组织力量或委托第三方研发,但存在不成功的风险。
▪作为双方的课题进行试验性探讨。
1.4物联网工程设计生命周期:1)可行性论证与分析2)需求分析3)总体方案设计4)功能设计5)设备选型。
6)系统集成7)测试8)管理与维护*相比于软件工程,物联网需求还要考虑:网络的伸缩性硬件系统的可扩展性二、需求分析2.1筛选需求:▪该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该需求是否符合产品定位▪该需求是否能实现2.4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1.物联网、无线传感网、RFID系统和泛在网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从ITU、ISO等国际标准组织对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定义和标准化范围来看,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其实质都是依托于各种信息设备实现物理设备和信息世界的无缝融合。
“物联网”和“传感网”都是以传感器、RFID等客观世界标识和感知技术,借助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移动网等实现人与物理世界的信息交互。
泛在网是面向泛在应用的各种异构网络的集合,更强调跨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聚合与应用。
2.请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应用层。
位于底层的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中间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顶层则是内容应用层。
感知层:全面感知,利用传感器技术,RFID等随时随地的读取物体的信息网络层:实时传递,利用各种网络传输手段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应用层:全面应用,包括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3.请简述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
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可分为五层:感知技术、传输技术、支撑技术、应用技术和公共技术。
·感知技术:能够用于物联网底层感知信息的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网络技术等;·传输技术:能够汇聚感知数据,并实现物联网数据传输的技术,包括M2M无线接入、Mesh网技术等;·支撑技术:用于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利用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公共中间件技术等;·应用技术:用于直接支持物联网应用系统运行的技术,包括物联网信息共享交互平台技术等;·公共技术:是感知、传输、支撑和应用四层都需要的技术,包括标示解析、安全技术和应用管理等。
4.你理解或了解的物联网特征是什么?物联网的特征:将人、物、机器等通过感知设备和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主要特征:·信息量:物联信息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海量级。
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复习.(优选)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需求工程Aaron Shaw物联网物联网工程设计一、1.1物联网工程组织方式【1】物联网工程通常有两种组织方式1)政府工程:由政府拨款,这类工程一般具有示范性质。
该类工程一般通过招标或直接指定或审批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并组织工程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组织实施。
2)普通商业工程:一般采用项目经理制,通过投标等方式获取工程承建权,组织施工队伍,按照商业合同组织项目实施。
【2】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总体组、技术开发组1.2物联网工程设计目标物联网工程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完善的方案,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科学组织工程实施,保证建设成一个可靠性高、性价比高、易于使用、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物联网设计的约束因素主要是来自于政策、预算、时间和技术等方面。
#对于政策约束:对于一个已经进行过但没有成功的类型项目,应当判断类型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再次发生,采取什么方案才能避免。
#对于预算约束:对于因预算而使得所设计的物联网工程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放弃设计工作并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正确的做法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将物联网建设工作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同时将建设目标分解为多个阶段性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达到最终满足用户全部需求的目的,而当前预算仅用于完成当前迭代周期的建设目标。
#针对技术约束的对策:▪取消不能实现的需求。
▪暂缓执行相关需求,等待设备或技术出现。
▪组织力量或委托第三方研发,但存在不成功的风险。
▪作为双方的课题进行试验性探讨。
1.4物联网工程设计生命周期:1)可行性论证与分析2)需求分析3)总体方案设计4)功能设计5)设备选型。
6)系统集成7)测试8)管理与维护*相比于软件工程,物联网需求还要考虑:网络的伸缩性硬件系统的可扩展性二、需求分析2.1筛选需求:▪该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该需求是否符合产品定位▪该需求是否能实现2.4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联网工程1.概念:物联网工程是研究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工程科学,要求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依照国家、行业或企业规范,制定物联网建设的方案,协助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实施、管理与维护等工程活动。
2•内容:1.数据感知系统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3.数据存储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5.应用系统6.控制系统7.安全系统&机房9.网络管理系统3.物联网工程目标:以工程的管理方法为指导,集成已有应用平台,建设相关领域的物联网应用4.物联网工程的特点:涉及的相关领域繁多,背景知识相当庞杂;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集成;5•工程〃的字典释义:泛指某项需要投入巨人人力和物力的工作。
即物联网工程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一项工作。
6••王良民教授给出“工程”的定义: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7 •“工程“的特点:1.工程是需要将科学与实践结合,综合使用多个技术方法来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这个新的系统在客观上是一个创造物。
2.工程活动应该包括确立正确的工程理念、制定一系列合理决策、正确设计、合理构建和运行等子活动,其结果往往又具体地体现为特定形式的一个或一组新的创造物。
3.发现、发明和制造:被发现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发明是从无到有的制造、制造是一个可重复的过程。
8•由“工程”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工程原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性原理,是抽象化的规律;工程项目:是一个工程实施的实例,是具体化的工程;工程设计:指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 是建设项目工程期的一个重要阶段;9 .“工程“的特征:1.工程是有原理的;2.工程项目是通过建造项目目标来完成的;3.工程实施要与环境协调一致;4.工程设计还是可优化的;10•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不是设计实现物联网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而应该是寻找合适的、最优的工程方法和关键技术,选择已有系统部件的优化组合,搭建适合于特定应用领域的物联网服务平台;□•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谢金龙):1.感知层,终端的数据釆集、处理、传输、终端网络的部署和协同等,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RFID为代表;(1.感知节点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射频识别技术4.条码技术5.智能IC卡技术6•光学字符识别技术7.声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8.中间件技术)2.网络层,异构的接入网络和基础的核心网络,包插基础的NGN核心网和3G、Wi-Fi、蓝牙等接入技术;(1.异构网融合技术2.远程控制技术3.存储资源管理技术4.互联网技术5. 网络协议技术6. M2M技术7.无线接入技术8.云汁算技术)3•应用层,由屮间件、信息开放平台和服务支撑子层以及物联网应用领域示范系统等。
第四,涉及各层的公共技术。
(1.智能交通2•智能电网3.车联网4.智能农业5.智能家居6.智能旅游7.智能医疗)4.公共技术:(1.全球定位技术2..嵌入式技术3.GPS原理4.信息安全5.室内无线定位技术6.海量信息存储7.遥感技8.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SS))2.物联网工程设计1.物联网工程设计的定义:指的是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下,按照工程化的方法,对特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需求给出完善的技术设计、设备和产品的合理选择、方案的完善实现, 以保证建设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物联网系统的过程。
2.物联网工程设计方法:借助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中的生存周期理论來进行,利用生存周期的迭代模型展开。
其屮迭代周期设计方法: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周期法四阶段迭代周期构成:构思与规划、分析与设计阶段、实施与构建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五阶段迭代周期构成:需求分析、通信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实施六阶段迭代周期构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设计优化、实施及测试、监测及性能优化组成3•物联网工程设计的技术架构:物联网工程设计技术架构主要按照物联网的分层体系结构来确定,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其中公共技术涵盖物联网各层,而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又分别包含若干细化的技术。
4.物联网工程设计阶段可分为7个阶段1•问题定义与规划2.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3.逻辑网络与总体架构设计4.物理网络与功能模块设计5.设备选型与施工方案设计6.实现测试与工程实施7.运行与维护管理等。
5•物联网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应围绕设计目标开展设计工作2.应充分考虑应用性要求3.应在需求、成本、时I'可、技术等多种因素之I'可寻求最好的平衡和折中4.应优先选用最简单、最可行的解决方案5 .应避免简单照抄其他设计方案的做法&应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扩展性7.应用有设计经验的人员主导设计工作6•物联网工程设计的约束条件:政策、预算、吋间、技术约束3.物联网工程监理概念:物联网工程监理是指在物联网建设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建设方案论证、系统集成商确定、物联网工程质量控制等服务,其核心职责是工程质量控制,包括工程材料的质暈、设备的质量、实施的质量等。
监理单位为具有资质的第三方,通常通过招标确定。
监理人员进行质量监控的主要工作包括:1•审查建设方案是否合理,所选设备质量是否合理。
2.审查基础建设是否完成,通信线路敷设是否合理。
3.审查信息系统硬件平台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扩展性,软件平台是否统一、合理。
4.审查应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方式是否满足达到需求。
5.审查培训计划是否完整,培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6.协助用户进行测试和验收。
4•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工程:人们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方法与手段,有组织、系统化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
特点:1.工程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实现2.工程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则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动态整合3.工程活动是一个通过技术集成创新的过程4.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科学:表示人类对客观存在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
特点:1.客观性2.验证性3.传承性4.局限性技术:是解决生产和生活屮实际问题的各种物质手段和经验、技能、知识、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特点:1•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2.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飞(百度\)科学、技术、工程、应用的区别和联系(PPT)从事科学工作的科学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从事技术应用的技术员和从事工程设计的工程师则更贴近实际应用和实践;从事生产应用的产业工人则完成的是重复制造过程;5•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联系、区别(百度)区别: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八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RFID技术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吋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联系: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6.物联网应用项目的分类:应用层:智能化的应用服务体系网络层:融合化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感知层:无处不在的末端感知网络7.物联网工程设计阶段的文档构成及重要性1・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的主要文档:1 .需求分析文档2.可行性研究报告3.招标文件4. 投标文件5•逻辑网络设计文档&物理网络设计文档7•实施文档8.测试文档9.验收报告2 •文档的作用(1)提高整个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屮的能见度。
(2)提高设计开发效率。
(3)记录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便于协调以后的系统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同时作为设计开发人员在一定阶段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即某一阶段告一段落的标志)。
(4)可提供与整个物联网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培训有关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的协作、交流与了解,使系统设计开发活动更科学、更有成效。
(5)文档便于潜在用户了解软件的功能,性能等各项指标,为他们选购符合自己需要的软件提供必要依据。
3•文档的分类:(1)开发文档(2)管理文档(3)用户文档4•高质量的文档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针对性2.精确性3.清晰性4.完整性。
5. 灵活性。
(一般地,文档的内容通常包含文字、图表及公式等)8•物联网体系架构(分层架构)及构成: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应用(处理和应用)层;9.ZigBee> 6L0WPANZigBee标准:ZigBee标准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它是基于IEEE 802.15.4 协议栈,主要针对低速率的通信网络设计的。
它功耗低,是最具有可能应用在工控场合的无线方式。
它和2.4 GHz频带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50 kbps, 915 MHz频带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0 kbps,而868 MHz频带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0 kbpSo它采用跳频技术和扩频技术。
6LOWPANA安全:6L0WPAN是一种基于IPv6的低速无线个域网标准,即IPv6 over IEEE 802.15.4o 将IP协议引入无线通信网络一直被认为是不现实的(不是完全不可能)。
迄今为止,无线网只采用专用协议,因为IP协议对内存和带宽要求较高,要降低它的运行环境要求以适应微控制器及低功率无线连接很困难。
基于IEEE 802.15.4实现IPv6通信的IETF 6LoWPAN草案标准的发布有望改变这一局而。
6LOWPAN所具有的低功率运行的潜力使它很适合应用在从手持机到仪器的设备中,而其对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128加密的内置支持为强健的认证和安全性打下了慕础。
6LOWPAN的设计目标包括:1.完整性:大多数网需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某形式的完整性保护;2.机密性:哪些收集敏感信息的6LOWPANA网需要机密性保护;3.保护网络:如需要保护靠电池的供电段设备免受DoS攻击;从工程实现的角度,6LOWPAN系统的安全设计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现有特定协议实现的障碍(不同层次);2.安全强度与开销的折中;3.6LOWPANA设备启动时的安全考虑;4.密钥管理问题;5.使用链路层安全的考虑;6.网络层安全实施的困难;(工作组主耍讨论如何把IPv6协议适配到IEEE 802.15.4 MAC层和PHY层协议栈上的工作)10 RFID系统的组成?RFID系统主要包括读写器、电子标签及后台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