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课程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Management Science》杂志
(2)《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杂志
(3)《预测》杂志
(4)《管理世界》杂志
(5)《哈佛商业评论》杂志
(6)《管理科学学报》杂志
(6)美国运营管理协会(/)
七、课程结构导航与学习建议
『基本要求』
1、识记:排序;派工;赶工;流水型作业。
2、领会:流水作业排序特征和意义。
3、简单应用:能运用SPT规则、EDD规则、Johnson-Bellman法进行作业排序。
4、综合应用:能运用作业排序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关键知识』
单台设备的排序;两台设备的排序。
『重点』
SPT规则;EDD规则;Johnson-Bellman法。
2%
综合生产计划及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5%
4%
第八章库存管理划
库存管理概述
3%
单周期库存问题
2%
多周期库存问题
5%
3%
第九章物料需求计划
MRP概述
1%
MRP系统
2%
MRP的计算过程
3%
第十章作业排序
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2%
流水型作业的排序问题
2%
第十一章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管理概述
1%
网络计划技术
2%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难点』
Johnson-Bellman法。
第十一章项目计划管理
『知识点』
项目的定义;项目管理的目标和内容;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网络计划方法含义和优点;箭线型网络图的绘制;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的目标和内容;网络图的要素和种类。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内容
量的提高,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 争优势。 • (麦当劳汉堡包大学)
服务企业的差异化战略
• (5)、控制质量 • 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场所经营企业要做
到质量稳定确非易事,可通过人员培训、 明确服务程序、技术,限制服务范围、 直接指导,同事间的约束和控制顾客期 望等控制质量。
技术进步: 日新月异
企业
市场需求: 多样化,快 速变化
全球化
(一)产品竞争: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
16年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
12年
计及改造、升级更
为频繁
8年Βιβλιοθήκη 4年19701980
1990
(一)产品竞争:产品品种日益增多
•对开门变频冰箱
•半导体冰箱
•变频冰箱
•机械冰箱
冰箱
•电脑冰箱
? 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影响
• 运作战略——生产系 统的高效性及灵活性
三种市场竞争战略及其对生产运作战略的要求
• 三种市场竞争战略 • 成本领先( ) • 独具一格() • 集中一点( )
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
• 抓住一个竞争优势 • 坚持其强项
——麦肯锡公司
1、成本领先 ()
• 要求企业具有有效规模的设备,严格的成 本和费用控制,不断技术创新。
• 福特 • 麦当劳 • 沃尔玛 •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服务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
• (1)、寻求低成本顾 客
• 服务某些顾客比服务 其他顾客花费要少。 如低成本零售商,其 目标是那些愿意批量 购买,追求实惠而不 需要服务的人。
服务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 • (2)、顾客服务的标准化
服务企业的成本领先战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POM)是一个涵盖了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关运作和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生产与运营的专业人才。
课程内容1. 运作管理概论•运作管理的定义和范围•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生产策略与规划•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产品开发和设计•产能规划和需求预测•生产调度和排程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供应链网络设计和优化•供应链协调与合作•供应链风险管理4.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方法•六西格玛和业务过程改进•质量认证和认证体系5. 现代生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在生产中的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使用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学生将能够:1.理解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生产策略和规划的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产品开发、计划调度和需求预测;3.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和优化供应链网络;4.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5.了解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能够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改进生产流程。
教学方法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2.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训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参观企业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生产和运作活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4.作业和项目: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和项目,独立或小组完成相关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运营管理的概念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企业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
运营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运营活动,包括生产、服务、物流、库存、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
1.2 运营管理的过程与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这四个过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
计划是指确定企业目标、制定战略和策略、安排资源等;组织是指建立组织结构、分配任务和责任、协调各项工作等;实施是指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生产或服务活动;控制是指对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
1.3 运营管理的目标与内容运营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运营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1.4 运营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运营管理的整体框架。
1.5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业革命前:手工作坊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但生产过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 科学管理时代:以泰勒为代表,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系统管理时代: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为代表,强调系统化、集成化、持续改进。
- 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灵活性和适应性。
2.1 运营管理战略概论运营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运营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策略。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企业经营管理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较高的质量意识与效劳意识,能用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工商管理高级技工层次。
本课程92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工商管理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各专业方向应共同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模块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完成模块任务的活动中加深对本课程运用技巧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较高的质量意识和效劳意识,能用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到达如下效果:1、能让学生掌握生产管理的目标;2、领会生产管理的各项生产工作流程;3、能掌握生产管理的内容与开展;4、能正确的分析和掌握厂址的选择;5、能根据销售方案编制生产方案;6、能对产品生产实施质量控制;7、能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实施企业管理等目标。
六、课程考核方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师可设计多种教学方式,综合利用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资源组织好教学。
〔2〕教材建议:??,,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价格:27元,ISBN:32/24238。
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无需。
九、其它说明。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与运作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运作效率以及供应链的管理等诸多方面。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简介本章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1.1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1.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2.1 传统生产与运作管理2.2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2.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生产系统设计与分析简介本章将介绍生产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如何合理设计生产系统以及如何进行生产过程分析。
一、生产系统设计1.1 生产系统的组成要素1.2 生产系统设计的原则二、生产过程分析2.1 过程流程图2.2 时间-效能分析2.3 瓶颈理论第三章:生产计划与控制简介本章将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如何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及如何应对各种生产异常情况。
一、生产计划1.1 生产计划的概念与目标1.2 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二、生产控制2.1 生产控制的方法与工具2.2 生产控制的指标与评价三、应急管理与异常处理3.1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3.2 生产异常的识别与应对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简介本章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和策略。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目标1.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1.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价值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2.1 供应链协调2.2 供应链信息管理2.3 供应链风险管理三、供应链管理的策略3.1 精益供应链管理3.2 敏捷供应链管理3.3 柔性供应链管理结语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
《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运营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开设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对企业生产运作有个整体认识,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掌握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空间组织与时间组织;(二)熟悉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特点,生产控制的过程及内容。
(三)熟悉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了解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内容以及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36学时(包括考试学时),实验1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
原则上教师应该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凡注上*号的内容,可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或任课教师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讲授。
四、理论教学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一、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二、理解生产运作系统的分类。
三、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第二节生产运作系统的分类第三节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史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生产与运作战略的概念。
二、理解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第二节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第三章生产运作过程组织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理解生产过程的概念及构成,生产过程组织形式。
二、理解流水线生产方式与成组技术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过程组织第二节流水线生产方式与成组技术第四章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引入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引入信息化手段。
通过运用生产管理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运作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职能和主要内容。
2.生产战略与设施选址:讲解生产战略的制定、设施选址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3.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阐述生产计划的制定、库存控制的方法及意义。
4.现场管理与生产方式:探讨现场管理的任务和方法,分析各种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5.质量管理与设备维护:讲述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探讨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及策略。
6.供应链管理:分析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探讨供应链协同与优化的途径。
7.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介绍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理念、方法及应用案例。
8.信息系统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信息系统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深入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和运作流程。
课程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计划与控制:学员将学习如何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确定生产数量、时间表和资源需求,并了解如何进行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确保生产进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2. 质量管理:课程将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 库存管理:学员将掌握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包括订货点和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以及如何通过准确的库存记录和及时的库存补充,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
4. 运营优化:课程将介绍如何优化生产和运作流程,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运作效率。
5. 供应链管理:学员将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包括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物流管理等内容,以确保供应链的顺利运作,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及时交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解决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技能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解决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质量管理方面,本课程将涵盖制定高效的质量管理计划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策略,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学员将学习如何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六西格玛、质量功能展开等,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另外,本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一、课程简介1.教学内容简..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 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1)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2)运营战略与竞争力;(3)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4)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5)劳动组织设计;(6)随机服务系统;(7)生产能力计划;(8)总体计划;(9)生产作业计划;(10)项目型生产计划;(11)生产控制的概念;(12)生产进度控制;(13)库存控制;(14)成本控制;(15)MRP/MRPII/ERP;(16)精益生产;(17)大规模定制与供应链管理;(18)运营管理中的绿色理念与方法。
2.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3)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4)能够运用生产运作原理与方法解决企业中的生产计划、库存、成本等问题。
3.重点(1)生产运作过程组织;(2)生产运作计划;(3)物流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4)生产运作现场管理。
4.难点(1)生产运作系统设计;(2)生产计划与控制。
5.学习要求具备《管理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基础知识, 通过实地调研或者网络媒体等方式对企业管理具备一定感性认识, 认真阅读课程教程, 主动查阅相关课外资料, 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二、大纲1.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 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 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 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任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性质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与《生产与运作管理》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
在完成《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任务及选题要求本课程设计选题围绕《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面向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特点,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设计任务分为以下几类:(详细设计内容附后)题目一、企业生产现场优化设计题目二、采用MRPⅡ/ERP软件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或不用软件,做理论计算)题目三、服务业设施规划设计选题要求:可在题目一、二、三中自行选取设计题目。
三、课程设计完成形式1、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字数不少于3千。
(必须);2、课程设计图表或图纸(可选);五、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1、每位学生应严格按任务书要求选题。
2、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要齐全。
一般应包括:设计任务,目的、设计思想、基本原理、分析与设计过程、结果分析,有关说明等。
报告应说明设计思路、依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课程设计报告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设计方案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选用的资料、数据必须真实。
3、课程设计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按统一格式、统一顺序装订(教务处的统一格式)。
4、课程设计报告严禁出现雷同,凡有雷同者一经发现,相关学生课程设计成绩均按不及格处理。
附:课程设计任务题目一、企业生产现场优化设计目的:理解生产现场的空间组织方式,掌握生产现场的设施布置方式,包括:物料运量图和物料相关图的具体使用技巧,能对现有生产现场进行优化设计。
具体内容:1.通过对某一企业进行现场考察,熟悉企业的产品特点,车间布置,工艺流程,工作地人员配置以及劳动定额执行等情况;2.以企业的主导产品为依据,根据其工艺流程,绘制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设备之间的物料运量图或作业相关图;3.按照物料运量图或作业相关图确定车间之间或车间部分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生产现场的优化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标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4.培养解决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引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30分钟)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60分钟)- 产出与产能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需求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影响- 资源优化的原则与方法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与工具(90分钟)- 运作策略的制定与选择- 生产计划与控制-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4.案例分析与讨论(60分钟)- 分析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5.总结与课程回顾(20分钟)- 重点知识回顾- 学生问题解答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全面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互动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意识;4.课堂练习与小组活动: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加深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1.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2.案例分析资料: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3.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案例分析报告(30%):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堂表现与小组活动(10%):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小组作业完成情况。
六、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作者:XXX)- XXX学术期刊- XXX企业实际案例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的编写,我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的组织、控制和优化的相关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生产流程图、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等工具进行生产运作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产运作管理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社会效益。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基础,对生产运作管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包括生产运作的概念、分类、目标及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2. 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生产流程设计、生产类型、生产过程控制。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章3. 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体系、生产调度、在制品控制、生产进度控制。
-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五章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概念、结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
- 教材章节:第六章、第七章5.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 教材章节:第八章6. 设备管理:设备选型、设备维护、设备更新改造。
- 教材章节:第九章7.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成功案例,总结经验。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践8学时)总学分:3.5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预修要求:概率和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在整个人才培训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完整的组织过程;掌握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综合管理和专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具有初步理论研究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初步理论研究和较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讲授时,应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教学辅助资料一般应有:习题集、试卷库,可能时编制CAI课件。
本课程的实验环节主要是大型习题课,企业生产现场考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上机。
本课程作业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问答题等),二是定量管理管理方法的练习。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将来可考虑部份在计算机上完成。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议:本课程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工商专业本科教学,与教材配套使用,是教师讲课的参考依据。
本课程作业见教材上的复习题以及教师提供的练习题。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第一章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总学时:8学时(理论8学时)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讲授要点:了解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企业生产的定义;生产运作分类;现代生产运作战略。
掌握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
支
持
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活 动
企业文化
企业家及高层管理
价值创造
18
2.2.4 战略选择
19
公司战略
专注于单一事业 多元化 垂直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
20
多元化发展
21
垂直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后向垂直一体化
以企业自有产品、 知识、技术、专 利等为基础的衍 生多元化战略。
前向垂直一体化
以企业市场资源 为基础的多元化 战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未来学家托夫勒:“对没有战略的企业 来说,就像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 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沉浮, 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 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 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使战略管理成为企 业高层领导人最重要的工作
4
现代企业在产品竞争方面的特点
产品生命周期短 品种、型号、规格多 产品成本结构变化 交货期短
15
2.2.3内部分析:确认资源与竞 争优势
16
2.2.3内部分析:确认资源与竞 争优势
V(价值) P(价格)
V-P(顾客 的剩余)
P-C(企业 的利润)
V-C(企业创 造的价值)
C(成本) 价值V、价格P和成本C之间的关系
17
投入 R&D
基本活动 采购 生产 销售 服务 产出
上游环节
下游环节
24
海尔集团的横向一体化
从1991年起,海尔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 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以并购红星为对象,并 在部分内容涉及海尔对顺德爱德的购并和整合。 1995年7月4日, 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后,更名为青岛海 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从而使它成为海尔梅洛尼洗衣机有限公司 之后海尔集团下属的第二个洗衣机子公司。其后,采取了一系列 整合活动,海尔自己将之称为“以企业文化激活休克鱼”。这里 有些数据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红星被购并后第三个月里(1995 年9月),就盈利2万元,10月盈利7.6万元,11月盈利10多万元, 12月一个月盈利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该公司洗衣机销量,已从1995年7月份的 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 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 截止到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 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顺德爱德的情况也比较好, 在1996年7月时,原公司已经完全停产。从1997年5月28日,顺 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到1997年底完成产量 10万 台,实现利润260万元。
22
由外包生产主导的全球生产价值链俨然已成为 当今生产方式的主流,原来由一个企业包揽生 产经营活动所有环节的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 现在由多个专业技术型的外包公司来完成。 外包业务是否一定更加具有效率?外购策略一 定优于自制策略吗? 垂直一体化在不同产业组织内及不同竞争程度 下是否都无法为企业带来效益呢?
7
2.2 企业战略管理(续)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 较长时期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 和关系全局问题的重大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使命(宗旨)、目 标、公司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 略。 战略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及其实 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8
2.2 企业战略管理(续)
制定战略要回答的3大问题
1. 我们现在在哪里(Where are we now)? 2. 我们想到哪里去(Where do we want to
go)?
进入哪个或哪些行业? 满足哪些顾客需求和为哪些顾客群服务 要取得的结果是什么?
3. 我们如何到达那里(How do we get there)? 应选择什么样的竞争战略?
13
2.2.2外部分析:识别机会与威
胁
经济
人口 法律政策
行业环境:
新进入者的威胁 供应商的力量 买方的力量 替代品威胁 竞争程度
竞争环境
技术
社会文化 全球环境
14
2.2.2 外部分析(续)
潜在进入者的 威胁
供应商的讨价 还价能力
行业内部竞争 的激烈程度
顾客讨价还 价的能力
替代品的威胁
影响行业竞争的5种力量
10
2.2 企业战略管理(续)
战略“金三
目标
角”
环境
战略
资源
11
2.2.1 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过程
确定企Hale Waihona Puke 使命战略分析战略选择
战略实施
12
2.2 战略管 理过程(续) 使命
目标
公司总体战略
事业层战略
职能策略 营销策略 生产运作策略 财务策略 人力资源策略
战术 运作
战术 运作
战术 运作
战术 运作
大公司合并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5
2.1.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主 主要竞争因素和消费水平的
要 竞
关系
环保
争
因
时间
素
的
服务
变
化
品种
质量
价格
低
消费水平 高
6
2.2 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英语为strategy源于希腊语的 stratagia, 原为军事用语,指的是作战谋略.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战略是在战争中 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 《辞海》中对战略一词的定义是, 军事名词.对 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 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
战略是按企业的内外环境“量身定制”的,世 界上没有最好的、普遍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战 略 更一般、更本质的问题是,公司如何按照当时 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选 择合适的战略? 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随机应变 战略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程序,但并不是完全程 序化的过程
9
2.2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续)
Production&Operati onsManagement
1
第2章 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2.1 引言 2.2 企业战略管理 2.3 生产运作策略 2.4 案例:格兰仕的成本领先战略
2
2.1 引言
2.1.1 战略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2.1.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3
2.1.1 战略和战略管理的重要 性
23
台塑集团由一个日产 4 吨 PVC 粉的工厂,扩张到目前拥有塑料 业下游的二次加工产品、石化中间原料,一直延伸到石化产业上 游的炼油、轻油裂解,以及民生必需的油品销售、加油站经营, 成为当今世界前四大石化集团,其凭借的最大优势就是由上而下 的垂直整合能力。 新的垂直一体化趋势的内在逻辑:通过打通价值链上一下游来开发 出对顾客更加友好、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在这个基本逻辑之下, 虚拟垂直一体化、垂直非一体化这些新的组织趋势也开始崭露头 角。(更了解顾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