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揠苗助长精品教案10

合集下载

2023最新-《揠苗助长》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揠苗助长》教案【优秀10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揠苗助长》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以前,我们也学过几篇,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1、下面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看它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板书课题,齐读。

3、释题:理解助、长、揠。

4、听故事。

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把字音读准,不要多字少字;(2)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

3、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其它同学思考三个问题,在书上划下有关词句。

(1)那个人为什么帮助禾苗长高?(2)他是怎样帮助禾苗长高的?(3)帮助长高的结果怎样?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2)理解:巴望。

(3())思考:为什么那个人觉得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4)还有哪个词能看出他非常着急?(5)指导朗读,体会那个人着急、渴望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

(2)理解:筋疲力尽。

(3)指导朗读,体会他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回答第三个问题。

(2)禾苗为什么没和长高,反而都枯死了?(3)教师演示。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学生表演,再现课文。

2、揭示寓意:《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否则就要把事情弄糟。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揠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成语“揠苗助长”的含义和由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成语“揠苗助长”的含义和由来。

2.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苗菜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苗菜生长需要的时间、条件和过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讲解成语“揠苗助长”(10分钟)1)让学生回忆并总结苗菜的生长过程。

2)通过讲解成语“揠苗助长”的来历,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含义,即不顾事物的自然规律,强行干预,适得其反。

3.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揠苗助长的具体场景,例如:考试中着急,生活中焦急等。

让学生思考这些场景是否存在着揠苗助长的现象,并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举出反面例子,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正确帮助别人或解决问题。

4.合作创作(25分钟)1)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创作,以“揠苗助长”的故事为题目,创作一个短小的小故事。

2)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故事展示揠苗助长的后果,并表达正确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5.展示与点评(15分钟)1)邀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讲述他们创作的故事。

2)其他学生和老师对于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讨论,及时纠正错误,肯定正确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6.巩固与拓展(25分钟)1)请学生以揠苗助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理解。

2)在文章中要求学生解释揠苗助长的内涵,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揠苗助长现象,并探讨如何正确对待事物和他人。

四、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设计,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和写作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含义和由来。

在小组创作和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发挥了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形成了批判思维。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揠苗助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焦、费、望、算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3、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赏图画,直接感受,加深体验,合作学习、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在课文中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情感妙答中体会其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两则寓言故事中,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脚踏实地学习。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难点:懂得寓言中的启示。

“寓、截”的识记。

“费、望、算”的书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

学习“寓”字。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学习第一则寓言)1、读:(边读边标然段,圈出生字。

)2、记:(想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3、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小组合作讨论。

1、检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读书:(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3、议论:(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他的心情怎样?解词: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这个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去看。

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

(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好”办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自己感觉怎样?解词: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认识“焦、喘”等 5 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筋、疲”这 2 个生字,会写“筋疲力尽、明白”这2 个词语。

2. 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 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题目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文中识词,扫清阅读障碍(1)聚焦第一自然段①读好多音字“长(zhǎng)得(de)快些”(2)“我得(děi)想个办法帮它们长(zhǎng)。

”(3)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4)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检查反馈“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5)朗读全文4.围绕题目质疑种田人为什么揠苗?他是怎么揠苗的?揠苗的结果怎么样?初步质疑,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品词析句,读懂故事1.品读“为什么揠苗”读中感悟体会“巴望”、感受“焦急”①在时间中感悟②在比较中感悟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3)③在识字中感悟——“焦”(4)④在语言中感悟(5)指导朗读,体会心情(6)交流: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 2.品读“怎么揠苗”(1)读中感悟①种田人是怎么揠苗的?体会卖力、辛苦。

②启发想象,指导朗读(2)理解“筋疲力尽”,指导书写(3)①结合,理解“筋疲力尽”(4)②指导书写:“筋”“疲”(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6)回顾梳理,感受心情变化3.品读“揠苗的结果”,回扣全文4.回归整体三、联系生活,理解成语1.感悟道理联系课文说一说禾苗都枯死了,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联系生活想一想明白道理:不顾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2.把道理与课文建立联系3.联系生活,深化理解四、推荐阅读,深化寓言特点1. 深化寓言特点:故事短小,蕴含道理。

部编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部编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部编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2篇)部编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五个生字“寓、焦、喘、截、揠”,会写“焦、望”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教学重难点: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三、课前准备: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看图片猜故事引入1、看图片,猜故事名(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2、师: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叫----(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题、齐读课题)3、师:读着这个词,小朋友肯定想到我们去年学过的一个词了、(坐井观天)对,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一样,那揠----就是拔的意思。

过渡语: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1、师:请小朋友翻开第27课,认真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并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句式“古时候有个人__,就把禾苗__,结果__”(三)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1、师:故事中的农夫,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把禾苗拔高,可禾苗还是枯死了,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他种下禾苗后说起。

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农夫种下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

2、交流:(巴望、焦急)师:“望和焦”都是要会写的字,谁有好办法记一记它。

(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一次)3,你们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农夫巴望、焦急的心情呢?默读第一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4、交流:预设:(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小眼睛再亮一点,看看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到(巴望、天天)师:给“巴望”换一个词。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前构思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分析感悟理解本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取教学方式都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操作中朗读理解感悟等目标均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讨论“巴望”能否换成“盼望”“希望”和理解“总算”等词语时,学生们能很快达成共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学习《揠苗助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例:3、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4、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三篇】

【导语】《揠苗助长》是⼀则⽣动有趣的寓⾔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想不想读?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会认8个⽣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能默读课⽂,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听。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能默读课⽂,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讲给别⼈听。

课前准备:⽣字卡⽚,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谈话导⼊ 1、咱班的⼩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师给⼤家带来了⼀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

来,伸出⼩⼿和⽼师⼀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个什么故事呢?我们⼀起来听听吧。

(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苗快点长⾼,就(拔⽲苗)帮助⽲苗⽣长。

可结果⽲苗却枯死了。

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想)。

⼆、初读认字 1、把课本轻轻的翻倒122页。

注意,读书时⼀定要把字⾳读准确,把难读的地⽅多读⼏遍。

(开始) 2、认读⽣词 ⑴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读⼀读。

(⽣⾃由读⽣词,如果⼀起读,救⽰意⾃由读) ⑵会了吗?谁敢站起来读读?你来读第⼀组(其他同学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遍,读错了,我们就帮助纠正。

)(评:没关系孩⼦,读错了改过来,⽼师⼀样表扬你、2、你读得⾮常正确。

如读错“喘”就顺势指导喘的识记⽅法或者喘的意思。

①喘⽓,师范读,指三名学⽣读,并齐读。

②如⽣说端,就交流识记⽅法,“喘”是⽤嘴⼤⼝⼤⼝的呼吸所以是⼝字旁。

) ⑶还想读呀!下⾯我点⼀个,你们就读⼀个,⽐⽐谁看得准,读的正确。

开始了(抢读)(重点指读错误的。

) 3、认读⽣字 ⑴⽣词也会了,瞧,字宝宝出来了,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这样先和同桌说说吧。

人教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寓意和主题;2.提高对于耐心和自然规律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和主题;2.分析并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塑造;3.思考自然规律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揠苗助长》中的寓意;2.在真实的生活中找到与故事相关的例子;3.运用故事中的教育意义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学准备:1.课件、教材和教学素材;2.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音频或视频;3.学生课前了解的相关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稻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耐心和自然规律的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

二、故事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和观看。

三、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并回答相关的问题: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哪些事情?2.平时农民给稻米浇水时是按什么样的方式操作的?3.农民为什么想要加快稻米的生长速度?4.结果如何?农民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你如何理解故事中的“揠苗助长”?2.你认为故事中的农民犯了什么错误?3.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揠苗助长”的情况?如果有,请举一个例子并分析。

五、课堂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或全班同学的问题。

六、延伸拓展(15分钟)1.学生讨论并找到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如“急功近利”、“不怕慢,就怕站”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一篇关于耐心和自然规律的短文。

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阅读心得体会,围绕耐心和自然规律进行思考并分享。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引发学生对于耐心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通过听故事、讨论和分享,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寓意和主题的理解,还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

师小节: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 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课件出 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第一段。)
6、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一小节。 过渡:心里着急就得想办法啊,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阵,终于想到了一个好 的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看看他想到了一个什么 办法?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师: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课件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 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谈体会: 1、想出了办法,按理说他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他还为什么筋疲力尽呢? 他是怎么做的? 2、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过渡:看着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农夫觉得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 三自然段。(默读就是不动唇,不发出声音,放在心里读!) 五、学习第三段 课件出示: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 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1、你是从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他认为这个办法好呢?
2、看来这个人真的累极了,可是他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3、想到自己的禾苗要长高了,心里自然很高兴了。教学(截) 4、你们也能试着读一读吗? 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啊?(请学生评价)那 你来读读看! 5、齐读 六、明理 1、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会想什么 呢? 2、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3、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想 对爸爸说?回去会怎么开导你爸爸呢? 4、师小节:对啊,禾苗的生长也有它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不依照它的生 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出示寓意)这 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师总结:我们不光要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 要犯同样的错误。 七、拓展 1、学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农夫说,你想说什么?先指名自由表达, 在出示课件: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2、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写一段话。 八、作业 我们身边有类似于“揠苗助长”的人和事吗?与家长交流。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9篇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9篇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9篇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盼望、精疲力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篇寓言故事。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寓言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教学准备各种CAI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起兴趣1、师:同学们,请看谜语(课件出示谜语):“木头戴个撇帽子,田里长着青青草。

你可不能小看,他是餐桌上的宝中宝”。

——打一植物师:请各位同学猜猜,它是什么?(引出禾苗)【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师:同学们知道禾苗怎么生长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

但是故事的最后,可怜的禾苗却都死了来,同学们想知道故事中的禾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设计意图】以禾苗的枯死来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生:想。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习寓言《揠苗助长》。

请你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课件形象的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吧。

(放课件)【设计意图】课件演示,不仅可以让学生听,更可以从视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师: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生:拔。

师: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帮助禾苗生长。

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

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生:想!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阅读课文,并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揠”是什么意思?“助”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朗读的时候,老师做一个温馨提示:(课件出示)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边读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C、小组内同学互相纠正读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形象直观、即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明白了读书的要求。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应用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完美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应用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完美版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揠、焦、喘、截”四个生字。

会写“焦、费”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遵循规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具: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一、看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画龙点睛、狐假虎威等图片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任务一:拼读生字,并在文中划出生字。

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任务二: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字、词预习检查。

学生当小老师,教读以下三组词语:巴望、焦急、喘气(教师提示“喘”为翘舌音)转来转去、自言自语(教师提示平翘舌音)总算没有白费长高一大截三、第一自然段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焦急”(1)学生回答其意思。

(2)学生举手回答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自我书写。

(4)询问此词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

2.学生自读第一段,划出哪些地方写出了农夫的焦急。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三个方面,并指名逐句读出农夫的焦急。

(1)天天到田边去看(2)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3)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四、第二自然段学习1.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正常情况下,农民伯伯都会采用什么方法帮禾苗长高。

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回答农夫让禾苗长高的方法。

3.学生再读。

4.请学生用动作来表演“筋疲力尽”,从而了解其意思。

五、第三自然段学习1.请一名学生读农夫的话,然后学习词语“没白费”。

(1)“费”字的学习学生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黑板书写;学生自我书写。

(2)请几名学生说说意思。

2. 请学生举手回答此时农夫的心情,并完成: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地说:“…。

”3.请学生用高兴的语气齐读此段。

六、第四自然段学习1.男生齐读此段。

2.教师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禾苗枯死呢?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要如何对农夫说呢?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他一边一边说:“。

《揠苗助长》教案14篇

《揠苗助长》教案14篇

•••••••••••••••••《揠苗助长》教案《揠苗助长》教案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揠苗助长》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揠苗助长》教案1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学习第24课,抬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看认真,写在心里。

(教师板书寓言两则)要特别看清寓的最后三笔的写法,竖、提、点(用红笔标示)。

由这个字俺们想到和它写法相同的是什么字?生:遭遇的遇。

师:请同学们在语文纸上把这字写正确。

生写字。

师: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寓言故事简短有趣,都又告诉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则相当于(同学说篇)。

今天俺们学习第一则《揠苗助长》。

(教师板书揠苗助长)生齐读课题。

师:你知道“揠苗助长”故事中的主人公吗?你知道故事的大致内容吗?生:故事中的人物是宋国的农夫。

生:故事说一个农夫想禾苗长快些,就到田里去拔,结果禾苗全枯死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俺预习了课文。

师:预习课文是个好习惯,你真不错。

大家从不同的途径了解了这个寓言故事,那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打开课文,小声朗读,要读通读准。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住你们。

出示生字词。

生:宋国。

师:宋是平舌音,读得准。

谁再读?指名三人读。

生:盼望。

师:读出了特别希望的样子。

俺们读词语除了要读准,还要学会读出词语的意思。

谁能学着他的样子来读?指名三人读。

生依次读好焦急、揠苗助长。

生:筋疲力尽。

师:尽是什么意思?生:用完了。

师:俺们一起来读筋疲力尽。

生:兴致勃勃。

师:这个词很有特色,你能说出和它一样结构的词语吗?指名十人左右回答。

生:纳闷。

师:你会记住闷字吗?生:外边是门,里面是心。

师:边板书边描述:心被门关起来了,就会觉得不舒畅。

这时候闷读第四声。

出示闷的第二种读音。

师:纳闷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再读一读,找找还有表示心情的词语了?生:盼望、焦急、兴致勃勃。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10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1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4课《寓言二则》。

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2、学生各抒己见。

3、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抽读。

字理学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巴望、筋疲力尽、白费、一大截、纳闷、兴致勃勃(3)分组分段读课文。

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三、师生对话,感悟寓意。

1.默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你读懂了什么?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去理解的?(2)“巴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希望”好呢?(3)他看到的结果怎样?禾苗是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那个人为什么会认为“一点儿也没长高呢?”(4)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总结一下第一段的意思?(5)指导朗读。

讨论:读这段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语气?(6)体会感情,自己朗读。

2.默读二、三段。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语句读懂的?“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2)这个人是怎样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请大家结合图思考一下?(3)他认为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句子。

(4)“白费”是什么意思?“没白费”说明了什么?(5)他说:“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意在说明什么?(6)指导朗读。

要注意这个人一边喘气一边说话的语气,说出对自己的办法很赞赏很得意的语气。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问: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作者整理分享了4篇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积累本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3、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弄糟。

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揠、转、费”,会写“转、拔、疲、费、枯”这5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转”。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词语。

3、喜欢学习寓言故事,初步感悟寓意。

教学重、难点: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寓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同学们认识这几个字吗?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课题)一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生:“揠苗助长”是谁写的?(教师先将学生的问题记录下来,部分问题下节课再解决。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你们提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就会弄明白了。

二、读文识字1、随机学习“揠”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个字?生:我用部件组合法记住了这个字,左边是------师:同学们真聪明,在《揠苗助长》这一课里还有几个字需要我们记住,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屏幕出示)(一)自由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精选13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精选13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精选13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篇1教学目标:1、会认“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算、费、望”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3、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2、会念了,会写吗?伸出右手指,咱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3、一起读读课题,注意节奏(师范读,生齐读)(二)明白“揠”,理解题意1、猜一猜,“揠”是什么意思?所以也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那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2、明白了意思,谁再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呢?【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课题,讲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问,不仅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二、学习新授(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你们可真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赶紧读读课文吧。

注意,老师还有读书要求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我就请4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评价)(1)、第一段中有几个多音字呢,瞧(课件出示:长得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课文读得好,里面的词语相信你们也认识了。

谁认识,带着大家读一读。

(出示词语:寓言巴望焦急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读得可真不错!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做你猜,谁能猜猜,老师做的动作表示哪个词?(巴望)。

谁还想来演一演?5、你们可真能干!让我们带着刚刚这些动作,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6、真好,你能不能看着这些词语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为了把故事讲的生动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揠苗助长教案(通用10篇)

揠苗助长教案(通用10篇)

揠苗助长教案(通用10篇)揠苗助长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及语言出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体会“好像” 一词的不同用法。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复习导入。

出示: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些大都蕴涵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教学“寓”字及寓言这种故事特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

1、“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2、《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想不想读?3、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4、检查读书效果。

出示生字词:望转言自筋尽喘截巴望好像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5、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巴望”是什么意思?种田人巴望禾苗快些长大,找出句子读。

2、禾苗怎样?出示句子:①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

②水面平得好像一面大镜子。

“好像”的意思一样吗?③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把句里的好像去掉读一读,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吗?3、种田人可能看不出禾苗的成长,也可能嫌它长得太慢了,所以焦急得转来转去,“焦”字换偏旁,截、推、堆、准。

理解焦急。

4、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读第二节。

①扣“一棵一棵”:田里有多少棵禾苗?(体会筋疲力尽)②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体会得意)③感情朗读5、学习第三节,引读结果:农夫真够累的啊,但他挺开心,他回到家里,……6、种田人弄得筋疲力尽,帮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别人都不明白什么回事,齐读第四节。

“枯死”是什么意思?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植物生长资料)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中的道理;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故事的内容;2.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3.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自行找出揠苗助长的道理;2.学生能否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2.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课文;3.学生练习册;4.板书内容:《揠苗助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准备一副生长中的作物的图片,询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这里面有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二、寓言故事阅读(15分钟)1.让学生阅读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然后回答问题: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让学生讨论故事中揠苗助长的意思是什么,通过讨论找到故事的道理和寓意。

3.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揠苗助长的道理去解决。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揠苗助长的道理进行解决。

2.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准备,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四、板书整理(5分钟)1.让学生总结揠苗助长的道理和寓意。

2.整理板书:“揠苗助长”。

五、课堂反思(5分钟)1.让学生回答:你们通过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六、课后作业1.完成学生练习册中关于寓言故事的练习;2.思考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揠苗助长的道理来解决。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进一步理解揠苗助长的道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加深他们对道德和智慧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 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人教(部编
版)(2016)
12、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
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

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

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

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二、初读认字
1、把课本轻轻的翻倒122页。

注意,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
2、认读生词
⑴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生词,如果一起读,救示意自由读)
⑵会了吗?谁敢站起来读读?你来读第一组(其他同学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一遍,读错了,我们就帮助纠正。

)(评:没关系孩子,读错了改过来,老师一样表扬你、2 、你读得非常正确。

如读错“喘”就顺势指导喘的识记方法或者喘的意思。

①喘气,师范读,指三名学生读,并齐读。

②如生说端,就交流识记方法,“喘”是用嘴大口大口的呼吸所以是口字旁。

)⑶还想读呀!下面我点一个,你们就读一个,比比谁看得准,读的正确。

开始了(抢读)(重点指读错误的。


3、认读生字
⑴生词也会了,瞧,字宝宝出来了,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这样先和同桌说说吧。

(同桌互读)
⑵谁先来,你来第一组(指名自由组词,)(非常正确)第二组你来。

(不错)重点交流“望、焦、费、截”(望的朋友可多了,谁还会组词,希望、盼望、渴望、愿望。

焦还能组其他词吗?生接烧焦、烤焦、焦字是四点底,四点底的字都与火有关,还可以组,那费呢?生接浪费、免费、费用。

“截”字还会组词吗?一截、截断、截开)
⑶嗯,给字宝宝找了这么多朋友,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小火车开起来,那列火车先来开,这列火车开起来,那列火车还想开,这列火车你来开。

4、生字回文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一起送字宝宝回家吧,相信这一次,一定能读得很流利。

开始吧。

三、熟读课文
检查读
课文会读了吗?谁来读读第一小节,(点课件)
1、男生读。

(评:第一个站起来就读的这么流利,这里有一个字,你读得非常正确,“得”在最后一句话中读,一起来读我得像个办法帮他们长。


2、读得真好,这农夫种下禾苗之后是什么心情?(焦、着急。

“高兴”,只是高兴吗,你来说,焦急)。

你从哪看出农夫很焦、着急?
读出急。

①---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是非常的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来【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

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来吧孩子)如读不好,师范读: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读。

(你来)】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如果天天读得很好,就评:你读出了天天去看,可农夫心里很急呀!听老师来读接上面范读。

师:还从哪也看出他很焦急?
②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师:你看这个农夫焦急的转来转去,谁也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

(如果读得好,真是个急性子的农夫!)谁再来读?(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想一想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你不但读出了焦急,我还感觉到你在那儿想呢!)谁能来模仿他的样子也来读读这句话。

瞧农夫着急的样子。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你还从哪也看出他很焦急?
③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吗?(长高了)你怎么知道?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小结:禾苗是长高了,由于长的慢,农夫没有感觉到。

所以文中说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农夫的心理呀特别的着急,谁来完整的读读这段话。

读出累
师: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起读读第二段话。

师: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弄得——(筋疲力尽)啥是筋疲力尽?(生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

(你体会得真好),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谁来读这段话?(读吧)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高兴的)!谁来高兴的读第三小节。

(中等生读)
你读出了高兴,谁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读,(来读吧,好一点的学生上堂表演)。

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谁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读,你也上来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

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我读前边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生接——
你看农夫得意洋洋的样子,结果怎样呢?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农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四、说出寓意
1、揭示故事结果
生自由回答(因为把它拔死了)
现在我就是这个农夫,你们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们,你们想说什么?生:哎呀,疼死我啦,赶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

师:这棵小禾苗在伤心的哭呢!
生:笨农夫,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我们拔起来,你会后悔的呀!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丰收啦。

师:这颗小禾苗在气愤地说。

生:你不应该把我们拔起来,应该让我们慢慢长高。

师:那我可等不及了,我想让你们快点长高,我应该怎样做呀?
(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你们说的这些,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

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板书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像揠苗助长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文章就叫做寓言,板书寓言,其实在阅读课上,我们也读多好多这样的故事呢,像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龟兔赛跑等
4、在生活中像揠苗助长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你能说出哪些?像父母希望孩子聪明,就拼命的给学生买营养品,可学生不但没有聪明,反而越来越肥胖,小小年纪就得了肥胖症等,我们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五、写字
师:我们写字也一样,要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写出漂亮的字。

下面来展示一下吧。

看书这四个字哪个最难写?仔细观察,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生:你们觉得那个最难写,指导“费”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弓”字要写的扁一点,再写撇、竖。

焦的书写位置,望和算自己写,注意算中间是目,要用眼睛认真看。

六、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