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学问答题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政治试卷

成人高考政治试卷

成人高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略?A. 领导核心的建设B.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 经济建设为中心D. 过硬的武装力量答案:C2.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 实现一个中国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 解决民生问题D. 实现国家富强答案:B3. 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是A. 宗教信仰自由B. 宗教禁止传播C. 对宗教进行歧视D. 对宗教加以限制答案:A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C. 阶级斗争的矛盾D. 市场供求的矛盾答案:A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最高政治协商机构B. 共产党领导的最高政治协商机构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者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监察者答案:A二、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强大武器。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必须全党自觉地为之努力奋斗和顽强拼搏。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宪法对公民的权利有明确规定,但对公民的义务却没有明确规定。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布局。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推进。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高中政治哲学考点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考点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考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A. 神创造的B. 物质的C. 精神的D. 意识的答案:B3.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 矛盾B. 规律C. 必然性D. 偶然性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答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包括:-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过程。

-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2. 什么是实践?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是什么?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在认识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中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

在当代社会,实践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它也指导人们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高中政治哲学考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实践,形成自己的哲学观念,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成人高考政治哲学基本原理考核试卷

成人高考政治哲学基本原理考核试卷
2.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特殊性体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具体分析矛盾,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多个层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B.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D.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A.无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建设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D.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1.关于阶级斗争,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在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C.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
D.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失
1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剩余价值规律?()
A.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
B.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
C.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降低劳动生产率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用超阶级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
2.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练习题1.群体意识是( )。

A.群体共同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B.集体主义的产物C.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产物D.群体实践活动的产物2.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 )发展水平。

A.政治B.科学C.文化D.生产力3.毛泽东同志的“解剖麻雀”是指( )。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遍调查4.“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主要矛盾是关键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

从哲学上看( )A.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B.改造自然和人类活动存在着矛盾的关系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D.洪水和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二、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 D解析:群体意识是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并非群体共同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也不是集体主义的产物,排除A和B;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是群体实践活动的产物,说成“群体成员约定俗称的产物”不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D解析: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B解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对麻雀的解剖意在说明解决问题是要抓好典型,通过对典型事物的了解来把握全局。

毛泽东同志的目的也是想通过对麻雀的了解,认识全局。

所以选择B选项4.答案: D解析: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的意思是,往往最善于游泳的人被溺死,最善于骑马的人被摔死,越是最熟悉最擅长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而出现祸事。

这正好体现了辩证法关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高中思想政治高考考点及答案42 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中思想政治高考考点及答案42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点规范练42寻觅社会的真谛一、选择题1.(2019·浙江宁波联考)“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习近平主席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A.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B.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C.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C解析:习近平主席这段话说明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9·吉林调研)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他的实践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滋养了无数继承者,穿透20世纪以及21世纪,形成了有巨大韧力的学术藤蔓。

马克思虽然去世近一个半世纪,但他的思想不仅始终“在场”,而且改变了世界。

这说明() ①科学的理论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②科学理论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③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④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马克思的思想改变了世界,说明科学的理论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①入选;题中强调马克思虽然去世近一个半世纪,但他的思想始终“在场”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入选;题中强调意识改造客观世界,而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②排除;题中强调马克思的思想改变了世界,并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③排除。

故选B项。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从哲学上看,其理论依据是()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依法治国,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故排除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故②④正确;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B. 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C. 抽象性、具体性、辩证性D. 逻辑性、系统性、历史性答案:A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多样性D. 可分性答案:A3.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质量互变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D. 矛盾论答案:B二、填空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_____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无产阶级5.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______。

答案:内部矛盾6.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______。

答案:基本观点三、简答题7.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答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说明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将实践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实现了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四、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历史发展。

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

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

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D3. 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指:A. 工人创造的价值B. 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C. 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其工资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自由答案:D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C. 工人工资过低D. 资本家过度消费答案:B6.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按需分配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A. 法律规范体系B. 法治实施体系C. 法治监督体系D. 法治文化体系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D. 资本主义文化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A. 教育事业B. 卫生事业C. 社会保障体系D. 军事建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系统性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A. 法律规范体系B. 法治实施体系C. 法治监督体系D. 法治保障体系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D. 资本主义文化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高中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C. 时间D. 空间答案:A3.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矛盾B. 联系C. 发展D. 变化答案:B4. 认识论中,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手段答案:A5.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D.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答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或波浪前进的过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

2. 什么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意识的根源和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动力。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不断地认识世界,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推动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本次高中哲学政治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通过练习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高考政治哲学选择题

高考政治哲学选择题

选择题“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这两种观点都属于: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与“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 都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B. 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C. 都认为存在依赖于思维D.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共同点在于:A. 体现了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答案)B.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 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与“存在即被感知”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 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B.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都认为存在依赖于思维D. 都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与“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 都体现了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正确答案)B. 都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 都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 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C. 都认为存在依赖于思维D. 都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与“理生万物”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 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C. 都认为存在依赖于思维D. 都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的不同点在于:A. 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 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 前者认为存在依赖于思维,后者认为思维依赖于存在D. 前者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后者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与“存在即被感知”这两种观点的不同点在于:A. 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 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 前者认为存在依赖于思维,后者认为思维依赖于存在D. 前者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后者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与文化高考政治真题精编

哲学与文化高考政治真题精编
从青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0.(2022·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强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粟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诗经》中有“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的咏叹,苏东坡更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诗句。小米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秦”“粟”谐音。英语称小米为millet,它来自中古法语,中古法语又来自拉丁语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学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细小,无法计数,于是有了million(百万)一词。这不仅能够反映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也可以佐证小米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历史事实。
4.C
【解析】②③:当代中国设计师不仅从古代文献中恢复了失传的藕丝织造技艺,而且推陈出新,制作出色泽自然、触感柔软又抗褶皱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织物,这说明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也说明传统技艺的传承不必囿于形式,②③符合题意。①: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基础,立足时代之基,古代文献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础,①说法错误。④: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但不是其核心,④错误。故选C。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哲学高中试题及答案

政治哲学高中试题及答案

政治哲学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体现了()A.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的绝对独立性C. 社会意识的客观性D. 社会意识的主观性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人与自身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 根本动力B. 唯一动力C. 直接动力D. 间接动力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资本主义C. 实现封建主义D. 实现无政府主义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循环往复的C. 波浪式前进的D. 螺旋式上升的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个体的自然属性C. 个体的心理属性D. 个体的生物属性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A. 由人的意志决定的B. 由自然规律决定的C. 由社会规律决定的D. 由神的意志决定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高考政治哲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

据此回答1~3题。

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

新修改的选举法则第一次将这一比例规定为1∶1。

选举法一个很重要的主旨就是选举权的平等,但这种平等又要按照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来看待。

原来的8∶1,在当时是合理的,现在的1∶1,也反映了今天的客观现实。

这说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C.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同步的D.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客观性答案: A2.修改选举法,符合民主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人民的要求,顺应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②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③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④政治法律思想的变化对社会存在有重要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3.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经过了一次重新修订、四次修改,及时地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果和选举工作取得的成效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应当说在推进和保障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②社会意识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③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必须适应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B4.2010年教育部招生工作规定中,首次将“加强诚信教育”单独列出,加大了从严治考的力度,并将考生作弊的惩处范围规定为:凡是在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中,任何一场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作弊行为的,都将受到严惩。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卷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卷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主观能动性C. 客观规律性D. 主观意识性答案:A3.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矛盾论B. 联系和发展C. 质和量D. 必然性和偶然性答案:B4. 意识的本质是()A. 客观存在的反映B. 主观自生的C. 物质的属性D. 物质的运动形式答案:A5.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矛盾D.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的统一答案:B6. 辩证否定观认为()A. 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B. 否定是外部力量的否定C. 否定是事物的消灭D. 否定是事物的绝对否定答案:A7.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B.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C.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D.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方面答案:D8. 认识论中的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 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C. 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D. 人们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答案:A9.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C.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D.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答案:A10.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 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 社会制度和个人的关系问题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认识的,认识是发展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把物质看作是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忽视了物质的运动和发展。

高考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万能
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
⒈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

⒉内容:
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追求物质利益≠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文明≠唯心主义。

⑵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或者不能彻底的反映存在。

这是哲学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四川文综39)材料: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答: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人类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2006年全国Ⅱ39)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农业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结合这个事例,说明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答:(1)从实际出发,就是使主观愿望和认识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主观符合客观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从实际出发,就是从本地区具体的特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规划,把普遍原则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当地政府在调查本地资源优势和特点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以“树、鱼、豆”为重点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较好地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正确原则。

(2009年北京海淀期末检测)“山寨”一词成为时下流行语,泛指那些以低成本生产出的主流品牌的仿制品,从2003年开始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社会公众对此看法褒贬不一。

甲:“经济实惠,时尚新潮,符合普通消费者需求。

”乙:“明明就是剽窃,质量不好。

如果任由山寨现象泛滥,今后哪有正版?还谈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①示例:赞成甲。

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山寨产品的流行反映出公众追求时尚和低价的心理需求,厂家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产品。

②示例:赞成乙。

意识具有反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山寨产品制造者只为获利,不顾产品质量,剽窃他人成果的想法及做法,任其泛滥,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检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

从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长假将向国人道别,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传统文化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请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调整国家节假日布局?(2)针对节假日的调整,我们在制定节假日计划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答:(1)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一黄金周带来了交通、旅游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需求呈现多元化,既有物质需求又看重精神需求。

(2)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节假日,可以安排旅游、学习、健身等活动,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变化、发展、具体的实际出发,针对节假日的具体长短和特点制定不同的计划,如针对增加的传统节日,可以开展中秋赏月、清明缅怀亲人等活动。

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

《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材料二在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省迅速召开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座谈会,对农村房屋、自来水、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的模式,并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闭门造车,确定什么“五化”、“十化”的模式,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还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则热衷于到处考察取经,回来照搬别人的经验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

(1)材料一说明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2)请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对材料二的现象予以评析。

答:(1)“十一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正确的意识能够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促进事物的发展。

正确的思想意识还能对事物的未来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见,这种科学预见对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议》所描绘的蓝图,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为此,我们要具体分析各地的实际,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与各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有些地方领导闭门造车,以个人想法代替客观实际,是典型的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必须加以克服。

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

有些地方领导不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盲目地“高标准”、“一刀切”,脱离了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阶段,必定带来工作的困难和损失,在实际中贻害无穷。

③经验是对过去做法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学习别人的经验必须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照搬照抄别人经验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2009年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2009年四川39)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

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

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

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

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材料二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

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北京4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运用哲学常识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答:(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3)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2008年海南单科26)材料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 076亿元增加到1 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 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