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六岗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元课程体系的创新与特色
准岗:中心回到学校实训基地,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考取职业格证书。
轮岗:到合作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或到相关岗位进行岗位轮训。
顶岗:到生产企业由师傅带班生产,成为准员工。
1.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特色
特色一:校企联动,生产过程与培养路径一致。 特色二:以校企共同开发产品为载体,重构优 化了基于机械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 体系。
•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近年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次获奖 •1. 2012年6月,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钟旭代表四川省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 能大赛中职车工项目决赛勇夺三等奖,实现了宜宾市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历史获奖的零突 破。 •2.2009年,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杨从荣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荣获 数控车工组第二名。 •3.近三年来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宜宾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2人次。 •■毕业生95℅获双证,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4.“三评教、四评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建设多方参 与,评价具有开放性,过程性评价精细化成体系。
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着重设计 学生在工作化学习环境中的过程评价。
5.以教学需求为核心,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库数字 化、立体化,各种教学资源以教学单元或知识点构 建。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
八、建设特色与成效
建设成效
八、建设特色与成效
建设成效
八、建设特色与成效
建设成效
八、建设特色与成效
建设成效
大多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关键岗位发
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宜宾普什集团、天工机械60%以上
大中型设备的主操手,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
2.课程建设的四化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报告将围绕此问题,展开相关调研和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为主,学生为被动接收者。
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僵化,创新意识欠缺,无法满足时代需求。
此外,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如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问题,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等问题。
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这些问题,现代教育开始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授人以渔”,鼓励和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教师的作用变为学生的学习设计者、引导者和观察者,而学生则成为自己的主导者和学习者。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注重学生问题的解决,还关注学生能力的挖掘和成长,使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和创新。
3.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目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不少学校的尝试,有的学校采用创新专业、多元化开设选修课、“学科融合”等方式,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专业实践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这些措施的成功实施,也为更多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课程体系改革1.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为大而空,面面俱到,重视知识的传递而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由于教材厚重,教学内容张繁复杂,学生的阅读量大,思维难度大,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失去学习兴趣。
2.新型课程体系为了改善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新型课程体系强调深度与广度的协调。
它将重点放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反思、探究和实践,致力于建立更优的课程和教材,在学生的兴趣、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更能与市场需求接轨。
3.新型课程体系实施情况众多高等院校正积极探索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据调查,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现状研究
感谢观看
3、课程设置: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中医、西医及中西 医结合方面的课程。中医方面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西医 方面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中西医结合方面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 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等。此外,该专业还注重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人文课程和科研方法等科学课程。
三、实施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相关课程进 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同时,应该注重实践课 程的设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项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应该加强中西 医结合预防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育投入:增加对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学设备的更新和 完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中西医结 合教育的发展。
3、师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学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 讲学和交流,同时派遣教师赴其他机构学习交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3、科研领域: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科研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针对中医和西医的结合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多有效的诊疗方法和 技术,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参考内容二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预防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在保障人民群 众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人才的培 养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总之中西医结合医学专 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医疗机构及社 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西医结合 医学人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分析“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
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于此,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工作岗位、待遇、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目前,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14年首次招生,至2017年共招生350人,该专业的设置在食品产业链人才培养中承担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生产流通监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
二、调研基本情况I.调研方法调研团队成员根据分工安排,采取网络问卷、座谈、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对省内多家食品企业以及毕业生进行调研。
此次调研引入网络,学校、企业、毕业生可通过登录网址、微信、QQ等客户端进行答卷,提高了调研的效率和覆盖面。
调研的食品企业,主要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食品餐饮企业,覆盖较广,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山东省的中东部,鲁南、鲁西、鲁北企业涉及较少。
毕业生调研对象为本校食品专业毕业生,本次调研区域范围宽,调研结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调研完成后对企业、毕业生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2.职业岗位及行业规范从事食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食品的质量检测;食品流通、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
(1)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对食品生产过程的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如品控员、生产线长、车间负责人;(2)食品检验岗位:主要负责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产品质量并给出后续改进措施;(3)食品流通餐饮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对食品流通、餐饮等过程中的食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要求熟悉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一、基础情况1.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人,外聘兼职教师6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0人,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2.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8个,基本涵盖ccar147训练项目。
3.校外实习基地2个:永翔、威胜。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 依托校企合作,走现代学徒制模式1+0.2+0.3+0.5+1前2个学期,在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第3个学期,前半段到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后半段回学校进行实训练习;第4个学期,在学校进行操作类强化练习;最后2个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技能,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
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
3.建设“双师素质”型的教学团队引进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建设一专任教师为主,外聘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学团队。
以专业实训室为载体,建立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4.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出发,组建以行业技术专家、职业教学专家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以专业面向的飞机机械系统维修、飞机电气系统维修两大岗位群的需要和CCAR147培训标准等为依据,构建比较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
减少纯理论性教学课程,增加实训类或理实一体类课程。
5.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6.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工学结合”教学特色,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相结合。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如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教学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工作过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中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
施”
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二)高职教育的性质、目标、生源等决定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三)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需要独特的课程设计来体现
(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共识和分析
(一)共识:打破学科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
(二)分析: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和延伸,把实践仅看成理论线性演绎理论的附庸,没有突出实践课程建设中的逻辑主体地位。
二、课程
(一)概念
1.一种方案:为专业人才目标而设计的方案。
2.一个系统:由庞大复杂的教学大系统组成。
3.一种手段: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其中课程优先于教学有规
划作用)
三、课程设计
(一)体系设计
(二)单元设计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1.学科中心课程范畴
2.活动中心课程范畴
3.问题中心课程范畴
4.能力中心课程范畴。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平台+岗位”课程体系的提出及其在周口市海燕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推广实践,为“2+1”人才培养模式的“2”阶段教学设计提供了保证。
另外,“双导师制”的纳入为“1”阶段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种基于“平台+岗位”的“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如下意义:第一,该模式是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认真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该模式的实践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该模式要求中职高专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提出把用户和社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人才观,确立和建设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以及以特色取胜的理念。
第二,该教育模式是专业素质教育的载体。
实施该模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实施该模式的专业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体系都进行了较大的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革,已经形成了一套新的体系,而这套体系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素质教育这条线。
一、“平台+岗位”的课程体系“平台+岗位”的课程体系即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岗位系列课程。
周口市海燕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推动下,积极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于2010年开始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研究、实践、完善、优化的循环过程,已取得明显效果和成果,形成了“平台+岗位”的课程体系和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成果已应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效果良好。
岗位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以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的原则,一个专业可以确立1~3个主要岗位和2~4个拓展岗位,不同专业的岗位可以交叉,但主次明确。
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岗位是: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商务技术员、计算机辅助设计员。
拓展的岗位有:网络管理员、编码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等。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论证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更新很快的行业,表现为市场规模大,发展势头迅猛。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装饰企业约有30多万家,从业人员近3000万,行业年增长速度持续在18%以上,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建筑装饰行业属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装饰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尤其装饰行业专业技能型人才缺口很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装饰热”会持续升温,再加上装饰行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以及由于制度性变革带来的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私人拥有住宅比例的提高,建筑装饰行业呈现出持续、迅猛增长的势头,成为成长性最好的新兴行业之一。
从2005年开始武汉的房地产行业的热度不断攀升,全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城镇居民个人拥有的住房数不断上升,“装饰热”维持高温不降。
这些都带动了武汉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
而目前,武汉从事建筑装饰业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而来,虽然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但建筑装饰行业属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加上装饰行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美术专业人员无法真正成为建筑装饰的行家里手。
另外,每年武汉市的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足500人,建筑装饰专业技能型人才在赣中极少,造成本地专业的装饰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室内装修基本上还是处于游击队的状态。
我校座落在中心城区位优势明显,一是武汉市是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约为4000万人左右,住宅需求量很大,装饰市场潜力和规模庞大;二是武汉市是赣中建筑装饰材料的集散地,集中了三家规模很大的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三是装饰行业企业最为集中,且数量较多,约为300多家中小企业,实习和就业空间大;四是在装饰行业新工艺、新材料、新风格和新设计理念的借鉴、推广和应用上,武汉市起着最前沿,扮演着引领赣中装饰潮流的角色。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ppt课件
各专业遴选教师并报教务处
各专业所在单位将特殊情况上报教务处
教务处作出处理并通知有关系(部)
教务处下发下学期课表
开学初各系、部检查
有关领导、教务处、督导检查
24
二、人才培养方案
(四) 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1.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的单位 2.管理与执行的内容 3.教师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现 4.人才培养方案的时效性
(一) 何为人才培养模式
1.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和所面向岗位(群)任职要求,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 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 = 目标 + 课程 + 培养过程 + 方式方法
2.涵义
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
支撑培养模式的课程
1.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的典型例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循岗导教2AB”培养模式
校内:学习和实训(A) + 校外:教学实习(B)
根据学生教学实习的不足和需要
校内:职业知识、技能的拓展及综 合实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A’)
+
校外:毕业顶岗实习,取 得毕业证书(B’)
30
三、课程体系
(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经历
1.中等职业教育的扩展 2.本科教育的压缩 3.学科型 4.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颁布后
31
三、课程体系
(一) 课程体系 (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经历 (三)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32
三、课程体系
(三)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是带动其他教学改革的火车头 是教学资源变革的推动力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对于应用型本科 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 素质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
课程体系构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课程体系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行业 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可以有效 地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 就业竞争力
1
国外案例经验总结
2
3
紧密结合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
实践经验总结与启示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培养
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培养路径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01
发展方向
02
基于OBE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03
深度融入行业企业,协同培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才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 更加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重视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程比重 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和实训机会
跨学科整合的原则
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03 课程体系的主要 构成要素
课程目标与定位
课程目标
明确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各门课程的特定目标,为人才培养提供导向。
定位分析
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
课程内容与设计
内容选择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 性。
内容整合
注重课程内容的交叉和融 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综述引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当前高校中备受瞩目的专业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优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本文将对这些改革与建设进行综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校纷纷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高校普遍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与实际项目开发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高校纷纷引入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其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课程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设,以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
强化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为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高校对基础课程进行了强化。
这些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通过深入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拓宽专业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高校还拓宽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技术和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第一部分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基础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分院模具专业,始建于2015年,其前身是机电技术专业(模具方向),该专业方向于1996年开始招生,07年招生110人,08年招生110人,现有在校生220人,2015年计划招生80人。
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办学需求,具备办学条件。
1.六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六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2.专业教学团队开始建设之初有专业教师13人,外聘企业兼职教师3人,“双师素质”教师12人,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3.校内实训基地开始建设之初有两个实训中心,即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和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共5200平方米。
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由车、钳、铣、焊、电加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CAD/CAM仿真、机械拆装区组成;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由电子和电控2个区组成,拥有PLC、数控维修实验、电气智能、电工等实训室。
校内实训基地能承担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各种培训等。
4.校外实习基地开始建设之初已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元隆达模具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成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5.社会服务2015年至2015年培训职业学校教师81人次,培训企业下岗转岗职工50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105人次,社会职业技能鉴定220人次。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41.建立校企融合的“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汽车、客车、农机等行走机械产业链,对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代表的校外企业群实习基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校企融合的“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资料
二、重点建设内容、进度和资金安排(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1)建设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和服装专业职业标准,工学结合的“课岗证融合、教学做合一、技能渐进”人才培养模式。
(2)建设内容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专业岗位群以及岗位能力要求,完善“学工一体、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及艺术设计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依托现代艺术设计行业,兼顾其他几个行业,分类推进校企合作,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扎实、实用性强的服装专业人才。
③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中高职衔接“3+2”“2+3”、“5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紧密衔接,制定“3+2”“2+3”、“5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建设(1)建设目标根据高职高专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服装专业岗位需求,构建适合于服装制造业、各类设计公司、杂志编辑、服装销售、电视台、演出公司、摄影、婚纱、化妆、行政事业单位等10大行业需要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超市”,实现以岗位课程代替学科型课程,学科型教材转换岗位型教材,促进学生对口就业率的提高;加强服装技能资格考试学科的课程建设,为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设内容①特色课程建设。
建设《服装结构与工艺》、《成衣设计》2门培训教材,校企合作开发《常见服装款式裁剪实训》1门行业特色实训教材,形成比较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
②建设面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和教学互动SPOC慕课平台(兼容PC)及1门基于SPOC慕课平台的微课资源包。
③建设《电脑时装画技法》、《立体裁剪》等2门服装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数字化资源库,包括教学设计、课件PPT、部分教学视频、教学动画、教学游戏、教学案例及校本教材等。
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重建
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重建浙江省从2001年开始在普通高校开展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以下简称“专升本”,或俗称“3+2”)的试点工作。
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又在国内最早开展选拔优秀二年级本科生转入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校重点专业学习(以下简称“2+2”)的试点工作。
宁波大学从试点开始就积极参加上两项工作。
本文结合以上两项试点工作谈谈宁波大学如何以已有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为基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的。
一、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000年,学校颁布了《宁波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试行)》,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稳步推进;以后又进一步优化了新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形成了《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3年12月,新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确定为学校办学特色项目。
2004年11月,本成果被评为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根据学校地方性、综合性的特点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工程、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基础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为实现这一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地设计了以“平台+模块”为结构特征的“金字塔”型课程结构体系。
该课程结构体系具有完整的系统理论,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三个平台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尤其在学科基础平台中设置了跨学科课程,冲破了学科专业的壁垒、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口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需要,以及企业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创新完善校企合作平台下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相融合、三阶段与三一体相融合”的“双向融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
图1:“双向融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二是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为参照,以真实的生产任务为引导,构建“三方联通,赛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图2:“三方联通赛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二、创新职业能力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一是以化工职业竞赛为平台,按照“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校内仿真、企业实战”的原则,构建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三线引领,能力总成”的职业能力体系。
二是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凝练典型任务,确定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构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基于过程,亦厂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
图3:“基于过程,亦厂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三、创新专业教学平台和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一是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遵循认知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基础到核心,由仿真模拟到现场顶岗的顺序,以石油化工企业各工段不同的工作任务为引导,建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平台。
(1)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对接,共设置12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达到《有机合成工》、《化工总控工》、《化工设备维修工》和《化学检验工》国家技能鉴定的中高级工标准,优秀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达到《油品分析工》、《燃料油生产工》国家技能鉴定的中高级工标准。
图4:工作导向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对接体系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学院考点,2014-2016年间,石油化工及专业群共开展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542名学生取得718职业资格证书,人均获证率由1达到1.32个。
(2)工作过程导向教材建设与岗位培训对接,由计划化学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4部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已完成招标和书稿),编写6部校本专用教材,编写4部校本培训教材,8部核心课程讲义。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分析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从原来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电影动画等多媒体处理;从原来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到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只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由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的推出,使得计算机的各种行业以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
在我国,随着计算机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计算机开始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是一种基本技能,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
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相对不足。
如:机关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和公文处理……等,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
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
2、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动漫平面广告制作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型人才。
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教育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3、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的处理、动漫及平面广告制作、计算机及网络的组装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满足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调研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通过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员工队伍、用工需求、用工计划、岗位技能要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报告。
2.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办法。
3.继续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长效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签订与企业的长期培养合作协议。
5.学校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
6.坚持毕业生双证制度。
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争取达到95%。
二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精品课程;改革各类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
1.修订可行性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2.加强精品课建设,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与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建设2个以上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4.专业模块:CAD/CAM模块、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加工中心模块教学和考
核全部在实训室进行。
5.完善教学资源库。
6.开发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钳工工艺学»,形成与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本校的特色。
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岗位教学法。
力争使教学成果在同类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得到推广。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普通课实行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专业课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的资料库。
4.继续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及记录。
四、评价模式:
预期目标:依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修改本专业教师考核方案。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的功能和社会效益。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教学计划。
2.形成与企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评价标准。
3.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
4.建立满足社会与企业用工人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要求的考核标准。
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
预期目标:聘请1名在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改革和建设。
骨干教师中再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到国内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途径培养,提升其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领域内的名师。
验收要点:
1.参加国内、国外培训等相关专业培训证书。
2.参与编写的主干课程的教材及课题研究。
3.参与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实践指导的情况,并起带头作用。
4.参与企业调研,企业实训时间累计至少为1个月以上。
5.培训新教师,承担培训教学任务。
6.参与高级工、中级工考评员的技能培训。
二、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预期目标:从大型企业聘请1名高级技师做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完成骨干教师3人培养目标。
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验收要点:
1.制定年度培养方案。
2.参加国内培训等相关专业培训证书。
3.参与编写的主干课程的教材及课题研究。
4.参与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实践指导的情况。
5.在企业锻炼、参加企业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的情况。
6.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考评员证书,达到双师标准。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或技师1-2名,兼职教师增加2-3名。
重点承担专业建设与指导、实践指导课或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技能鉴定、教学评价、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三年后使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达专业教师的30%以上,能承担30%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习指导。
验收要点:(全部同前)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认真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及使用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短期锻炼,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专业教师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
形成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健全完善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形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
验收要点:(余下同前)4.双师型教师答初级水平,达专任教师9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一、社会服务于技术服务
预期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一优势平台,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学校的社会影响、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与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等形式,为福建省的职业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促进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
验收目标:(余下同前)3.为企业培训机械加工技术操作人员150人,考取人事与劳动保障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校企双重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和相应考核制度。
验收目标:
1.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组织和管理机构,明确管理的分工与职责,对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全方位管理、顶岗实习全过程控制的机制。
2.建立校企双重管理制度。
3.校企合作编写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实习日志、反馈跟踪记录。
4.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和相应考核制度。
5.成立质量监控小组,通过定期与随机抽查的方法进行监控,使实习、实训质量保证。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配置对接产业、企业、生产的功能复合齐全的先进设备,完成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开发、与生产对接的1-2间现有实训室的改造。
增设数字仿真示范实训室(CAM)各一个。
验收目标:
1.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改造与生产对接的机械加工技术工学结合实训室。
3.建立机械加工技术数字仿真示范实训室(CAM)。
4.设备购置财务支出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