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启动的心理机制初探_王沛
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及启动效应研究_石文典
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及启动效应研究石文典钟高峰(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银川,750002)鲁 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 要 采用2(组别) 2(有无指导语) 2(是否学习)的3因素实验设计对8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以研究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
结果表明: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不能单独起作用,阈上知觉作用非常显著;阈上和阈下启动效应明显。
关键词:阈下知觉 阈上知觉 启动效应 隐性广告1 引言外界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意识到,人们才能听清楚、看明白,这一强度就是意识阈限(t he threshold ofaw ar eness)。
低于意识阈限的刺激,人们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但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叫做阈下知觉。
刺激强度在意识阈限以下的广告,叫做隐性广告。
20世纪50年代,某些广告主开始考察隐性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在新泽西的一家电影院里,在电影放映期间,把可口可乐和炒玉米的广告快速地闪现在银幕上,以至于观察者不能清楚地看到它们。
据说,在6个星期内,炒玉米的销售量提高了58%,可口可乐的销售量提高了18%。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对隐性广告感兴趣,美国已有30多家 隐性广告 公司,为各厂家在电影中作 隐性广告。
然而,研究者不能重复这种结果。
尽管有一些证据证明阈下刺激可以影响情绪反应,却没有迹象证明阈下刺激可以影响消费动机或消费行为。
[1]最近有些证据显示,阈下知觉的作用是通过持续的长期的重复累积过程来实现的,而且要和阈上知觉结合起来。
实际上,阈下知觉只是起到了对阈上知觉的启动效应。
实验中很难把阈下知觉和阈上知觉分离开来,因为阈下知觉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只能通过行为反应来间接推测。
M erikle 与他的同事(2001)发现,阈下启动中能观察到典型的Stroop 效应,而阈上启动则观察到的是反转的Stroop 效应[2]。
Stroop 效应是指,在阈下启动中,被试对启动刺激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由此所引起的对靶刺激的反应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而在阈上启动中,由于启动刺激被有意识地知觉到,使得被试可以根据启动刺激预期即将到来的靶刺激,因此,被试的反应是有目的的[3]。
阈下情绪面孔对注意的自动调节
化 位 置 , 有 期 的 易 化 效 应 然 后 才 有 晚 先
兰 _ 鱼: 旦
S ci enc an T ech e d n0I gy I ovaton o nn i H er l ad
学 术 论 坛
阈下 情 绪 面 孔 对 注 意 的 自动 调 节
邓 晓红 ’ 熊亚 萍 黄承柱 ’ 屈塬 邢 晨岚 ’ (. 1 湖北 大学 教育学 院心理 系 湖 北武 汉 4 0 6 ; 2 湖 北潜 江市 中心医院 法医司 法鉴定所 湖 北潜江 30 2 . 摘 要: 本研 究 用返 回抑 制范 式 , 通过 阈下 呈现 情绪 线索证 明 了情绪 面孔能 自动捕 获注意并 调 节注意定 向。 关键词 : 回抑制 闲下情绪线索 自动加工 返 中 图分类号 : 4 B 2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4 0 8 ( 0 0 0 () 0 2 -0 1 7 — 9 X 2 1 ) 2c- 2 3 1 6
务 中对 情 绪 面 孔 注 意 定 向的 增 强 。 】本研 究
用 返 回抑 制 范 式 , 过 闽 下呈 现 情 绪 线 索 通 ( 暂 呈 现 2 ms 加 掩 蔽 刺 激 使 情 绪 线 索 短 0 并
Hale Waihona Puke 可 能 快 而 准 地 按 键 反 应 。 半 被 试 看 见 M 绪 面 孔的 呈 现 时 问定 为 2 ms 并加 后 掩 蔽 , 一 0 , 则 相 反 。 键 反 应 后 背景 消 失 , 按 间隔 1 O ms O 5
每个 试 次 开 始 时 , 呈 现注 视 点 5 0 ; 先 0 ms 脑成 像 研 究 表 明 , 中 性 面 孔 相 比 , 绪 面 行 。 与 情 增 强 , 映 _对 情 绪 面 孔 注 意 定 向 的 增 强 。 反 r 但 这 些 脑 区 的激 活 并 不 总 伴 随 着行 为学 任 绪 面 孔 2 ms 可 为 高 兴 、 惧 或 中性 面 孔 ; 0 , 恐 然 后 在 注 视 点 的 两 侧 同 时 呈 现 掩 蔽 刺 激 l 0 ; 呈现 注视 点3 0 后 , 注 视 点 的 8 ms 再 0 ms 在 两 侧 随 机 出现 靶 子 “ ” “ , 求 被试 尽 M 或 N” 要
示意性符号的阈下情绪启动效应
煮. f 生 符号则会引起人们的负性情绪 , 给予人们对 危 险 环境 的预警 作 用 。 随着 示意 } 生 符 号在社 会 生
活 中应 用越来 越 广 , 深 入探 讨示 意 『 生符号 的情 绪 唤起 的 作用就 更 加 的必要 , 虽然 情绪 启动 的已有 研究 证 实 了具 有 情绪 效价 的 图片 、 词语 、 表情 面
示 意性符号 的 阈下情绪启 动效应
李 静 ,任 亚军 2 , 盛柳柳 ,徐钟庚
( 1 .宁波 大 学 教 师 教 育 学院 ,浙 江 宁 波 3 1 5 2 1 1 ;2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 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 2 1 0 0 4)
摘 要 :本研 究 旨在研 究示意性 符号 的阈下情 绪启 动效应 。采用 三明 治掩 蔽技 术记 录 了不 同时间 间隔 ( 8 3 m s和 5 8 3 ms )下示意性符 号启 动的情绪反应及反 应时 ,结果表 明 :( 1 )正 、负性 示意性符 号都 产生 了阂下情绪启动效应 ;( 2)时间间隔 ( s 0 A)会影响 示意性符号 的情绪启动 效果 ,较短的 s 0A 水平下 , 示意性符号的正性情绪启动效果较差 ; ( 3) 启靶刺激 效价 一致相 比于不一致时 , 更容 易启动相对应 的情绪 。 关键词 :示意性符号 ;情绪启动 ;阈下 ;S OA 中图分类号 :B 8 4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0 6 2 7( 2 0 1 5 )0 6 一 o 0 l 2 — 0 5
蒙上了与启动刺激相同的情绪色彩 。I 4 ' 5 J 而基于
启 动刺 激呈 现 时间 长短 的不 同 , 又 将情 绪启 动分
为 了 阈上 和阈下 启 动 , 情 绪启 动刺 激在 被 试意识
阈下情绪启动对人际判断的影响
发 阈下情绪反应后, 立即进行情绪体验的评定 , 因此 这 些 实验结果 不 能归 因 于情 绪记 忆 的失 败 。
13 问题 提 出 .
回顾无 意识 情 绪领 域 的研 究 , 然 取得 了一些 虽 成果 , 但也存 在 着一些 问题 。 首先 , 无意 识情 绪 的 存 在 问题 还 受 到一 些 心 理
摘
要: 通过 3个 实验探 讨 了阈下情绪启动对人 际判 断的影响作 用。实验 1 的结果显 示。 在阈
下呈现 快乐面孔 的条件下 , 被试 对随后 中性 面孔的喜好判断显著 高于 阁下呈现 中性 面孔和 阈下呈 现 恐惧 面孔 的条件。 实验 2的结果显示 , 阁下呈现快 乐面孔 的条件下 。 在 被试 对随后 中性 面孔的 趋 向反应显著 高于阈下呈现 恐惧面孔的条件。 实验 3的结果显示 , 阈下呈现 的情绪人物 面孔 引发
景或蛇 的 图片 、 电影 , 结果 发现 被试 自我报 告 的焦虑 水平上 升 , 就是说 负性 情绪也 可 以在 阈下引 发 _ 也 3。 3 _
Wi im n 人 (05 用 两个 实 验 检 验 了在 给 n e a等 kl 20 ) 被试 阈下 呈现 面孔 刺激 ( 乐 , 快 中性 , 怒 ) 愤 以后 , 被 试对 一种新 鲜 饮 料 的 消 费 行 为L 。其 研 究 过 程 如 7 J 下: 首先 , 被 试 评 定 他 们 的 动 机 状 态 ( 渴 和 饥 让 饥 饿)其次 , ; 给被试阈下呈现一系列面孔 图片( 快乐、 中性 、 怒 )然后 , 阈上呈 现 的中性 面孔对前 面 阈 愤 ; 用 下 呈现 的面孔 加 以掩 蔽 , 同时 让被 试 对 这 一 中性 面 孔 进行性 别分 类 。 阈下 情 绪 引发 以后 , 即将 这 些 立 被 试分 为两组 : 组被 试让他 们评 定 自己 的体 验 ( 一 心 境和唤醒)而另一组被试先消费 、 ; 评价饮料 , 再评定 他 们 的感受体 验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下情 绪 面孔 引 阈 发 的情 绪反应 , 变 了被 试 对 饮 料 的 消 费行 为 和评 改 价, 但有 意识 的体 验 并 没 有 改变 。由 于被 试 在被 引
阈下情绪启动对认知任务转换的影响
・
应 用研 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7 5 0 期 21 年第 1 00 期 总第 04 5页
一
般而言 ,实验性情绪的诱发按呈现方式来 极 程 度 ,以测 查是 否诱 发 出 了与情 绪 刺激 一致 的
21 ‘ .3 .实验设 计
区分 ,可分为阈上启动和阈下启动两种。在阈上 情 绪反应 。 情绪启动研究 中,实验 的刺激材料是 比较丰富的, 有词汇 、简单线 图 、生活情景 图片等等。虽然 单因素组内设计 ,自变量为阈上情绪启动 ,3
标 的左 右键 反应 。
转换 阶段 经 过一 定数 目 (0 ) 的单 元 ,被 试对 靶数 1个
情绪测查材料 :在每一种情绪水平处理完成 字 习惯化之后 ,将靶数字的颜色改变为一种新的 后 ,让被 试填写7 量表 ,报 告 出图片 的积极 或消 颜色 ,此时 的分心数字的颜色为上一个单元中靶 点
J hn uc曾经提出,情绪启动效应并不依赖于 个水平 ( o e s c M h 积极、消极 、中性) 。因变量为任务转换 对启动刺激的有意感知。但有研究表明 ,阈下启 损失 的时间 。 动与阈上启动对被试的影响并不一致 。程九清和 高湘萍 (04 20)研究发现无意识情绪启动是个体 21 实验任务 .4 . 采用数字分类任务作为实验任务 ,让被试排
图 1 数 字 任 务
华 中师范大学本 科生 2 名 ,年 龄2— 2 。 8 02岁
无任何 智力障碍 ;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 为0 以 . 6
上;非色盲。 21 材料和仪器 .2 . 启动刺激材料 :积极情绪 、中性情绪 消极
“ ”
保持阶段 要求被 试对某种颜色的靶数字作奇偶分类任
1引言 .
成人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实验研究_蒋重清
被试 启动刺 启动刺 性别 激性别 激表情
靶刺激评为哭的 比率均值 ± 标准误
启动刺 激表情
靶刺激评为笑的 比率均值 ± 标准误
男男
哭
0. 550 ± 0. 044
笑
0. 563 ± 0. 031
中
0. 457 ± 0. 037
对于情绪启动 , 采用以反应时为指标(情绪启动的第一种 含义)的研究较多 。 这种 研究中有人 指出刺激 的情绪效价 即 为一种特殊语义 , 启动刺激与靶刺 激存在情绪效价上 的联系 即相当于存在语义 上的联系 , 因而 情绪启动与语义启 动的作 用机制是一致的[ 5] 。 但是对于情绪启动的第二种含义 即情绪
启动刺激的筛选 是由 40 名 大学生 对一 批表情 为笑(45 张) /哭(65 张) /中性(148 张)的面孔图 片之效价进 行 7 点 评 定(1 代表最 消极 , 7 代表 最积 极)。 对 该结 果采 用 o ne-sample , t-test (test v alue =4) , 笑 的图片 保留效价 显著高 于 4 的 (p =0. 000) , 哭 的图片 保留效 价显著 低于 4 的(p =0. 000) , 中性图片保留效价与 4 没 有显 著差异 的(p >0. 05) ;并且 由 另外 40 人对每 张图片 的吸引注 意程度 进行 7 点评定 , 保 留 吸引注意程度在 1. 96 个标准 差之 内的 图片 。 经 筛选 , 符 合 条件的图片中 , 笑有 40 张 , 哭有 39 张 , 中性有 37 张 , 再从 中 选出效价更符合所 在表情 类别 要求的 所需 数目 的图片 。 这 样 , 3 种 表 情 图片 之 效 价 两 两 差 异 显 著 。“ 中 性” 与“ 哭” : t =26. 62 , p <0. 001 ;“ 中 性” 与“ 笑” :t = - 25. 22 , p < 0. 001 ;“ 哭”与“ 笑” :t = - 44. 28 , p <0. 001 。 这种 选择方 法 类似于 A DRIA A N SP RU Y T 等 人所用过 的方法 。 3 种表 情 图片中性别构成为笑 :男 17 人 , 女 15 人 , 哭 :男 13 人 , 女 19 人 , 中性 :男 23 人 , 女 9 人 。
情绪面孔唤醒度的阈下情绪启动研究
实验 一 在 200m s、300m s、500m s. 700m s 四种 IS I 条 件 下 , 以高 、 中 、低 唤 醒 度 的情 绪 面 孔 作 为 阈下 启 动 刺 激 ,以马 赛 克 处 理 过 的 中唤 醒 度 的情 绪 面 孔 作 为 靶 刺 激 ,通 过 让 被 试 判 断 靶 刺 激 的 唤 醒度 来 考 察 情 绪 面 孔 唤 醒 度 的 阈 下 情 绪 启 动 效应 。结 果 发 现 ,IS I 为 2 00m s、3 00m s. 500m s 时 ,出现 了 阈 下 情 绪 启 动 效 应 , 700m s 条 件 下 ,启 动 效 应 消 失 。表 明 阈 下 情 绪 启 动 效 应 可 在 唤 醒 度 维 度 上 实 现 ; 此 效 应 只 能 持 续 较 短 时 间 , 当 启 动 刺 激 与 靶 刺 激 间 隔 (IS I) 500m s 或 更 长 时 间 时 ,启动作用趋 于减 弱或 消 失 。
启动效应及其在我国特殊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度和 是否具 有直觉 特异性 可 分为知 觉启 动和 语 义启动 。知 自启 动效 应被 提 出 以来 , 研 究 者们 在 通过 实验 验 证启 觉 启动指 识别 目标 刺激 提取 的线 索与启 动刺 激在 知觉 特性 动效 应 存 在 的基 础 上 对启 动 效应 的产 生 机 制做 出 了多种 上相 关 , 主要反 映对刺激形 式 的优 先加工 。 语 义启动 与之不 理 论 假 设 , 提 出 了各种 理 论模 型 , 为人 们 认 识 启 动 效 应 的 同, 主要反 映 的是 对刺激 意义 的加 工 , 也称概 念启动 2 1 。 产生过 程和 了解 启 动效应 的产 生原 因提供 了丰 富的思 路 。
一
目前 公认 的启 动效应 可 以表述 为 :启 动效应 就是指 先前 呈 ( T 0, T 1 ) 与 分心物 ( D 0 , D 1 ) 。其 中一个 需 要被注 意并 作 出反 现 出来的刺 激对后续 刺激 加工 产生 的一系列 影 响 ,这种 影 应 。如 呈 现重 叠 的黑 色和 白色 字母 , 要 求被 试 说 出每 个 白 响 既可能是 正影 响 , 也 可能是 负影 响。 只 有 当启 动刺激 与 目 色 字母 的名 称 。结 果 发现 , 当前 次试 验 中 不被注 意的项 目 标 刺激间 存在一定 的正 向或 负向关 系 , 启动 效应 才会 出现。 在 下~ 试验 中变成被 注 意项 目时 , 被 试反 应 时间 变长 。 这 种关 系主要包含 含义层面 和形式 层面两 部分 内容 ” j 。 1 . 5 . 3 阈下 启动 范式 。 外界 刺 激必须 达 到一定 的强度 , 1 . 2 启 动 效 应 的 分 类 才 能被 人 意识 到 , 这一 强 度就 是 意 识 阈 限 , 低 于 意识 阈 限 根据 启动效 应作用 方 向的差异 ,我们 可 以将 其分 为正 的刺激 , 人 们 不能 清楚 地 意识 到 , 但仍 然会 有反 应 , 这 种反 启 动和 负启动两种 。 其 中, 启 动刺激 对 目标刺 激 的加工 起促 应 即是 阈 下知觉 。阈下启 动效 应 的产生 与 阈下知 觉 密切相 进作 用 为正启动效 应 , 反 之则为负 启动效应 。 根据 先后 呈现 关。有关研 究 结果显 示 , 在 进行 启 动实验 时 , 即使 启 动刺 激 的启 动 刺激 与 目标 刺激 的关 系 可分 为 重 复 启动 和 间接 启 呈现 时间 减 少 , 我 们依 然 可 以观察 到启 动 效应 。但 此时 由 动, 重复启 动指启 动刺 激与 目标刺激 完全相 同 , 后 者只 是对 于 刺激 呈 现时 间短 , 其刺激 无 法被 有意识 地察 觉 到。 前 者 的重复 ,间接 启动 则指 启动刺 激与 目标 刺 激不完 全相 2 启 动效应 的产 生机 制
阈下信息技术及其在心理战中的应用研究
【 关键词】 闽下信息技术 【 中国分 类号】E 8 4 9
研 究现状
心理 战 应用构想 【 文章编 号】1 6 7 1 — 4 5 4 7 ( 2 0 1 3 ) 0 4 — 0 0 2 1 — 0 5
【 文献标识码】A
组成 部 分 ,成 为一 种 日趋 成熟 的相 对 独 立 的作 战
对象 将 主要 是 国际社 会 民众 、潜在 敌 对 国家 的 民
众等。 但是 , 如果 在 和平 时期 实施公 开 的心理 战将 可 能 违反 国际法 的有 关规 定 .并 且 敌 方容 易进 行 防御 , 因此 , 相 对 于 公 开 心理 战 , “ 隐蔽 化 ” 的 心理 作 战 方式 可能 具 有更 大 的应用 [ 3 1 。综 上 所述 , 我 们 可 以预见 , 在 未来 心理 作 战 的战 场上 , 能在 和平 时 期应 用 ,并 以国 际社会 或 潜 在敌 对 国家 的民众 作 为 对象 的“ 隐蔽 化 ” 心 理战 手 段将 具 有 良好 的应 用 前景。 阈下 信 息 技术 中 的 “ 阈” 是 指感 觉 的 阈 限 . 人 的感 官 只 对一 定 范 围 内 的信 息 刺激 做 出反 应 , 这 个信 息刺激 范 围及 相应 的感 觉能 力 ,心 理 学称 之
( 1 .国防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人 文 与社 会 科 学 学 院 , 湖 南 长 沙 2 .国 防科 学技 术 大 学科 研 部 , 湖南 长沙 4 1 o 0 7 4 : 4 1 0 0 7 3 )
【 摘 要】 信 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心理战的实施 开辟 了新 的更加广阔的空间。阈下信 息具有高度的
国防 科技
2 0 1 3年第 4期 ( 总第 2 8 1 期)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影响因素述评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影响因素述评
伍姗姗;谭金凤;王丽君;陈安涛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2013(21)4
【摘要】阈下语义启动效应是指阈下呈现的启动词能够对与之有语义联想关系的目标词的加工产生促进作用。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具有不稳定性且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包括任务类型、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等因素,内部因素包括注意、任务设置、目的和期望。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研究历史,并介绍相应的研究范式及觉知状态的测量方法,然后重点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优化研究范式、加强脑机制研究以及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总页数】11页(P626-636)
【关键词】无意识;阈下语义启动;激活扩散模型;中枢加工说;注意敏化模型
【作者】伍姗姗;谭金凤;王丽君;陈安涛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长时语义记忆对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 [J], 任爱荣;水仁德
2.时间词汇加工中的时空隐喻效应:来自阈上/阈下加工的证据 [J], 白亚停;孟杰;何
文广
3.汉语阈下语义启动无意识机制研究 [J], 水仁德;丁海杰;沈模卫
4.阈下语义启动的任务分离研究模式及其理论模型 [J], 水仁德;丁海杰;沈模卫
5.任务设置影响负相容效应的机制——自上而下认知控制对阈下启动信息加工的影响 [J], 王佳莹;缴润凯;张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阈下启动效应心理机制研究最后
间接测验(256trials)
直接测验
• 为了保证启动刺激确实是在阈下水平出 现的,间接测验结束后进行直接测验, 告诉被试阈下刺激的存在,要求被试对 启动刺激而不是目标刺激进行范畴归类, 即使没有看清,也必须根据猜测进行归 类。 • 不记录反应时,只记录正确率。
直接测验
• 遇到的问题 阈下刺激呈现时间为33ms,但由于Eprime软件的问题,仍然能看见。 • 解决方法 设置缓冲时间 将字的颜色改为灰色。
施测
• 被试 江西师大11级学生30人,男生4人,女 生26人,被试能熟练操作电脑,对实验一 无所知。 •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一组接受相 同按键组任务,另一组接受不同按键组 任务。 • 仪器 学院PC机房电脑
遇到的问题
有些被试没认真看指导语就直接进入实 验。(指导语要精简,在实验开始之前应 该跟被试交代清楚实验的要求)
• 实验失败的原因:
–1.使用eprime而非DXDM进行实验程序的设 计(阈下刺激的可见,被试数据的缺失,被 试样本的减少) –2.自身经验的不足
数据显示在位置,范畴上的主效应不显著,交互 作用也不显著
直接实验数(正确率)处理方法:
–使用eprime进行数据的合并,提取 –计算每个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然后进 行单总体t检验 --------方法是用spss进行频数统计
数据显示击中率与虚报率sig<0.10,存在显著差异,即击 中率显著大于虚报率,因而说明直接实验刺激并没有如 设计时所想的是阈下。
• 有证据表明,当启动词和目标词呈现的 位置相同时,对目标词的探测时间明显 缩短。知觉启动的加工可能原因是启动 刺激的位置加速了目标刺激知觉特征的 识别。
阈下启动效应心理机制研究
试图检验词汇——范畴模式与知觉加工模 式,旨在证明练习中建立的阈下启动联接 是知觉加工模式。
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比较
通讯作者:周萍
1.1 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湖南师范大学本科生中
选取被试 72 名,男女各半,被试颜色视觉正常。实验 时,72 名被试按 2(材料类型)×3(情绪类型)被试间 设计随机分成 6 组。 1.2 方法 1.2.1 实验材料 启动刺激材料:图片和词语材料。 图片是根据国际图片系统中对所有图片进行分类的 指标(愉悦度和唤醒度)从中抽选出 96 张具有较高 心理唤醒度的图片。 其中积极、消极情绪图片各 30 张,中性图片 36 张(其中 6 张作为练习实验材料)。 词语是根据汉语情绪词汇中对词语进行评定的指标 (愉悦度和激动度) 从中抽选出 96 个具有较高激动 度的词语。其中积极、消极情绪词各 30 个,中性词36 个(其中 6 个作为练习实验材料)。目标刺激材料:① 分别是用红色和绿色书写的“红”和“绿”字,有四种 情况(可重复使用)。 ②自编的 7 级主观情绪自我评 定量表,含积极、消极情绪词各 10 个。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年 第 16 卷 第 5期
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比较
·495·
李兰, 黄柳双, 肖丽辉, 周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 目的:观察图片和词语的情绪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以国际图片系统中的情绪图片和汉语情绪词 语为刺激材料,启动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颜色 Stroop 判断和主 观 情 绪 的 自 我 评 定 ,采 用 2(材 料类型)×3(情绪类型)的被试间设计。 结果:①不同情绪类型的 Stroop 反应时和错误率差异显著(F=36.216,P=0.000< 0.05),情绪自我评定时积极组与中性组之间差异显著,但消极组与中性组之间差异 不 显 著 ;②不 同 刺 激 材 料 类 型 的 Stroop 反应时和错误率及情绪自我评定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结论:图片和词语作为情绪刺激材料都可产生情绪启动 效应,尤其是积极情绪;词语具有与图片相当效应的情绪启动功能。 【关键词】 刺激材料; 阈下情绪启动; Stroop; 情绪自我评定
高中生阈下启动内隐攻击性研究
编码得益和加工过程。如果任务涉及到词 的分类 , 则 在 启 动条件 下会产 生合理 目标 词归类 的易化 , 同
本 实验 基 于 E—Pi e软件 自行 编制 阈下启 动 r m
一
2S 一
程序 , 分为启 动 、 印象 判断和行 为测量 三个 阶段 。 实 验 启 动阶段 的 虚假任 务 为奇偶 数 字 判 断任 务, 要求 被试对在 屏幕 中央快速 闪现 的数字进 行奇 偶判断 , 数按 “ ” , 数 按 “ ” 。奇 偶 判 断 偶 P键 奇 Q 键 中的数字 为 2 0到 9 9中的 3 数字 。每 次奇偶 判 2个 断任 务 由“+” 标志 开始 , “+” 现 l0 ms 呈 O 0 之后 呈 现启 动刺激 , 动刺 激 呈 现 1ms 后 呈 现 掩 蔽 , 启 1 之 掩蔽呈 现 2 m 之后呈 现数 字 , 字 的 持续 时 间 为 1s 数 20 m 。阈下启 动程 序 中的刺 激参 数 参 见 周 颖等 00 s 的阈下 启动实验 J 。
结 果表 明内隐记 忆 的方 法 也 可发 展 到研 究 内 隐社 会认 知 , 且 攻 击 性 具 有 内 隐性 - 。本 研 究 参 考 并 4 J 已有 的研究 , 探究 阈下攻击 启 动条 件 能否提升 高 中 生对 目标人 物攻击 程 度 的 判 断 以及 对 其 攻击 行 为
20 0 9年 第 6期 ( 第7 总 4期 )
山 东 省 校 学 报 团 年 研 究
。
高 中生 阈下启 动 内隐攻 击性研 究
赵 晶 蒋 寒
[ 摘要 ] 采用 自 编的计算机 阈下启动程序 , 在阁下攻击启动和 阈下中性启动两
种 不 同的条 件 下 , 5 对 2名 高 中生 的 内 隐攻击 性进 行 研 究。结 果显 示 : 中生 内隐 高 攻 击性 能被 无 意识地激 活 , 并影 响 外显 攻 击性 。 攻 击启 动 组被 试 与 中性 启 动 组被 试 对 目标人 物 在 “ 敌意 ” “ 友 善 ” “自私 ” 、不 和 三个 人 格 维度 的 评 估上 呈 现 显 著 差
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Theeuwes 和 Van der Stigchel (2006)对经典的 线索靶子范式进行了改造, 在注视点两侧同时呈现 中性面孔线索和非面孔(如家庭用品)线索。结果发 现, 只有面孔才能引起 IOR, 提示不同生物学意义 的线索对 IOR 影响不同。
但 Taylor 和 Therrien (2005, 2008) 发现, IOR 基本不受与生物学相关的线索或靶子的影响。 Taylor 和 Therrien (2005) 以拼凑面孔、非面孔和完 整的中性面孔为线索或靶子时, 发现 IOR 的效应量 无显著差异, 因此认为 IOR 与线索或靶子的性质无 关, 是一种盲性机制(blindness mechanism); 但同 时也认为, 中性面孔可能和非面孔差别不大, 因为 中性面孔没有情绪信息, 与生存意义关系不明显。 还有研究发现, 不同情绪线索条件下的 IOR 效应量 无显著差异, 说明 IOR 非常稳定, 不易受环境中刺 激的生物学意义的影响 (Lange, Heuer, Reinecke,
长时语义记忆对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Ch i nese Journa l of 2006年第12卷第4期,326 332Appli ed P sycho l ogy2006 Vol 12.N o 4,326 332长时语义记忆对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任爱荣1,2水仁德1**(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2.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实验中心,上饶,334001)摘 要 本文通过检测启动刺激的词频对阈下启动效应的影响,探讨了长时语义记忆在阈下语义启动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对阈下启动刺激的感受性d 上,词频和练习的交互作用显著(p <0.05),高频刺激即使没有练习过的启动刺激也会产生启动效应,而对低频刺激只有练习过的启动刺激才会产生启动效应,说明长时语义记忆是影响阈下启动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阈下语义启动 长时语义记忆 无意识中图分类号:B8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020(2006) 04 0326 07*基金项目: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水仁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
E m ai:l rs hu @i zj .cn1 引 言无意识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运用阈下语义启动(subli m i na l se m antic acti v ati o n ,SS A )研究范式对无意识认知活动的机制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1~6]。
阈下语义启动是指觉察不到刺激的呈现但能对刺激的语义内容的信息进行分析的现象[1]。
在阈下语义启动的研究中,首先呈现一个阈下的启动刺激,然后呈现一个与启动刺激存在不同关系、可觉察到的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以考察阈下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加工的影响。
先前大量的研究主要围绕阈下语义启动现象的存在与否。
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的焦点转移到阈下启动词的加工水平上,如启动词的练习作用问题。
阈下启动的心理机制初探_王沛
1344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28( 6) : 1344- 1346
信号检测的辨别力 d 计算。击中定义为当启动词和 目标词效价一致时被试正确反应的概率, 虚报定义为 启动词和目标词效价不一致时被试正确反应的概率。 以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 d ( d = Z 击中 - Z 虚报) 。知 觉任务中, 一名被试的数据量不足而删除。以知觉任 务的 d 为自变量, 启动任务的 d 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 析, 结果见图 1 和图 2。
以上结果证实了阈下启动主要通过无意识的范畴 产生 ( 词汇- 范畴模式) , 而不是词汇 - 反应模式的自 动化。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练习能产生显著阈下启动效应。 练习建立的不是简单的词汇 - 反应模式, 而是词汇 范畴模式, 即阈下语义启动主要通过无意识的范畴产 生, 而不是词汇- 反应模式的自动化。
王沛等 : 阈下启动的心理机制初探
1345
与练习中目标词不同。前后掩蔽均为无意义图片, 大 小为 250mm( 高 ) 120mm( 宽) 。刺激材料为白色背 景上的黑色字符。 2. 1. 4 实验步骤 实验采用 2( 词性: 积极词、 消极词 ) 2( 按键任 务: 相同按键组、 交换按键组) 混合设计。其中词性是 组内变量, 按键任务是组间变量, 相同按键组反应任务 与练习时相同, 交换按键组反应任务与练习时相反。
1346
心
理
科
“阈下刺激”与学校隐性课程建设
某个刺激存在所需 的量 的临界值 称感觉 阈限 , 于感觉 阈限 低 的刺激即为“ 阈下 刺激 ” 。由于 “ 阈下刺 激” 存在 于人 的感 觉 阈限之外 , 一般不 能为人 所觉 察。从 理论 上讲 , 阈下刺 激 ” “
觉知 , 然而对人仍有 着重要 的影 响。“ 阈下刺激” 的存在及 其效应 给 学校 教 育留下 了这样 的启示 : 学校 教育要 有所 成效 , 就必 须重视 隐性课 程 , 并在 隐性课程 的建设 中注意空 间上 的广域性和 时间上的连续性 。
[ 关键词 ]阈下刺激 学校教育 隐性课程 [ 图分 类 号 ]G 4. 文献 标识 码 ]A [ 中 620[ 文章 编 号 ]62 37(081 — 19 0 17 — 4320) 00 — 2 2
豕 口 吧八 lT 亍 Uຫໍສະໝຸດ 厶uuu 1厶 加
、心
¨ 厶 加 ,
‘ ‘
阈下 刺激 ’ 学校 隐性 课程 建 设 ’ 与
严 丽 萍
( 常熟理 工 学院 教 育 系 , 苏 常 熟 25 0 ) 江 150
[ 摘 要 ]‘ ‘ 阈下刺激” 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在心理学上, 低于感觉阈限的刺激即为“ 阈下刺激”它微弱、 , 暗默、 不为人所
之增强。同时 , 局部兴奋还 可以使邻 近 的膜也产生类 似 的去 极化 , 若遇到该处 又因另 一刺 激产 生局 部兴奋 时 , 两者 可 以 叠加起来 。虽然 两者单独 出现时都 不足 以引发动作 电位 , 但 如相遇相叠后 , 便有可能达到 阈电位而 引发 动作 电位 , 这就是
生理学上所谓的“ 兴奋的空 间性 总和” 。局部兴奋 的叠加也 可 以发生在连续接受数个“ 阈下刺 激” 的膜 的某一 点 , 即 当前 亦 面刺激引起的局 部兴奋 尚未消失 时, 与后续 刺激 引起 的局部
阈下启动效应名词解释
阈下启动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指的是在感知或认知任务中,当刺激的强度低于被感知的阈值时,仍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或启动反应。
具体来说,通常认为只有当刺激的强度高于感知阈值时,才能够被感知到或引起相应的认知反应。
然而,阈下启动效应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刺激的强度低于感知阈值,仍然能够对个体的感知、情绪、决策或行为产生影响。
阈下启动效应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1. 亚阈值刺激的加权融合:根据这种解释,亚阈值刺激可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相关刺激或上下文信息进行加权融合,从而在感知或认知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潜意识加工:亚阈值刺激可能在个体的潜意识层面产生一定的加工或识别,尽管在意识层面上无法察觉刺激的存在。
3. 隐性学习和条件反射:经过反复的暴露和学习,个体可能会对亚阈值刺激形成某种条件反射或隐性学习,导致对刺激的注意、情绪或行为上的启动效应。
总的来说,阈下启动效应表明了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存在一些复杂的机制,即使在没有意识察觉的情况下,亚阈值刺激仍然能够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阈上与阈下情感启动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
阈上与阈下情感启动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刘玲;周曙【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6(010)026【摘要】目的:利用掩蔽启动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考察阈上与阈下呈现条件下的情感启动词对后续情感靶词的启动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9/10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完成.以23名健康大学生自愿者为观察对象,无精神疾患以及精神病家族史,(矫正)视力正常.①选取常用名词和形容词1 355个按5点记分进行情绪效价(正性、中性、负性)及熟悉度(主观词频)评分,进一步选择高熟悉度及情感效价处于极性分布两端及居中的词汇各60个,分别定义为正性、负性及中性情感词汇,并制作成刺激图片,以汉字笔画叠加后的图片作为启动词的掩蔽刺激.②启动词与靶词构成协调(正-正,负-负);冲突(负-正,正-负);不相关(中-正、中-负)3种关系.③被试任务是注意被掩蔽的启动词后呈现的靶词(呈现300 ms),对其情感效价以左、右手按键做出判断,启动与靶词的刺激起始异步分别是600 ms和693 ms.对反应时间采用2(启动呈现:阈下-11.7 ms、阈上-105 ms)×3(启动与靶词关系:协调、冲突、不相关)×2(靶词效价:正性、负性)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在两种启动呈现方式下,对事件相关电位行3(启动与靶词关系)×2(靶词效价)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利用F值的统计参数映像呈现分析结果:①交互效应(情绪启动×靶词).②靶词效应(正/负性).③情绪启动效应(协调/冲突/不相关). 结果:23名受试者中有5名因脑电干扰太大或高感受性(d')而被剔除,余18名的测试结果进入统计分析.①反应时间:正性靶词和负性靶词的反应时间分别为(628.59±13.32)ms和(639.58±12.26)ms,差异具有显著趋势[F(1.17)=4.25,P=0.055];而觉察因素和情感启动关系因素均未见显著效应.②事件相关电位的F值统计参数映像:阈下条件下,提示显著交互效应出现于双侧额顶区和左半球(150~200 ms);显著靶效应出现于左额颞区(120~150 ms)、右半球(200~300 ms)和双侧前额顶区(325~375 ms);显著情感启动效应出现于双侧额顶区(550~575 ms).阈上条件下,提示交互效应不显著;显著靶效应出现于左侧额顶颞区(100~150 ms)和左右半球广泛区域(175~600 ms);显著情感启动效应分别两次出现于双侧枕区(125~150 ms和300~325 ms)以及双侧半球的广泛区域(475~600 ms).结论:事件相关电位指标提示情绪词作为启动无论能否被察觉,均可以显著影响后续情感靶刺激的加工,情感启动的时程长于600 ms.阈下条件下的显著交互效应提示情感启动可区分为包括负启动在内的不同类型.【总页数】2页(P19-22,26-1)【作者】刘玲;周曙【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8.8【相关文献】1.阈上/阈下呈现OH投射卡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 [J], 张家甄;蒋欢;黎光明;张敏强;霍紫莹2.阈上/阈下呈现网络表情符号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 [J], 黄琼;谢腾3.阈下和阈上不同情绪启动对反应抑制的影响 [J], 闫丁4.时间词汇加工中的时空隐喻效应:来自阈上/阈下加工的证据 [J], 白亚停;孟杰;何文广5.情绪启动:一次阈上与阈下启动研究的实验报告 [J], 周萍;李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从所处环境、对方言谈举止等方面来推断出对方的人格特征,从而概括对方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内向、雄心勃勃等。
这种基于对方表现的人格特征推断,不仅反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个体互动的顺利进行和情感关系的建立。
然而,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任务、心境等,因此不同环境下人们的表现可能会相互矛盾、变化不定,而知觉者需要快速准确地推断出对方的人格特征。
罗森比格(Rosenthal)等人曾在1968年进行了一项实验,结果显示,知觉者对他们所接触到的人员的评价会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这也印证了人格特征的推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为研究人格推断的过程,探究人们在推断过程中采取何种策略、是否存在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等问题,德国心理学家福捷斯(Fiedler)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原型研究法(prototype research method)。
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概念认知,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
目前,该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的研究中,该领域的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人格特征的推断是一个反应时间快、决策过程自动化的过程,人格特征词的呈现能够启动人们对特定人格特征的想象和期待,从而加速对对方的人格特征的评价反应。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索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的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人们在人格特征评价过程中采取何种策略,以及人格特征词对人格特征评价的启动作用。
此外,本研究也将探讨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可能的解释和理论模型。
该研究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丰富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 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人格特征词对人格特征推断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3. 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人格特征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方法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为探索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的研究,本文将基于原型研究法,结合实验设计进行样本选拔、学院过程、实验操作等步骤的研究:1. 样本筛选: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取具有不同性格类型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28( 6) : 1344- 1346
阈下启动的心理机制初探
王 沛 鲁春晓
(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兰州 , 730070)
摘 要
本研究以汉语双字名词为材料、 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 , 进行了阈下启动的实验探索。揭示出 ( 1) 当启动词在前面的练习
以上结果证实了阈下启动主要通过无意识的范畴 产生 ( 词汇- 范畴模式) , 而不是词汇 - 反应模式的自 动化。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练习能产生显著阈下启动效应。 练习建立的不是简单的词汇 - 反应模式, 而是词汇 范畴模式, 即阈下语义启动主要通过无意识的范畴产 生, 而不是词汇- 反应模式的自动化。
表 2 不同按键组对知觉任务反应时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击中 虚报 df 1 1 MS 1503. 839 3713. 805 F . 089 . 104 sig. . 767 . 749
启动的大量研究发现至少对于单个词, 语义的无意识 分析的确存在[ 15] 。然而近来一些发现认为阈下语义 启动的分析机制复杂性程度不高。正如前文提到的若 没有在练习中对阈下启动词归类, 几乎不产生启动 , 显 示出对整个词的加工很弱 [ 6] 。而在练习后, 这些词能 产生显著阈下启动效应。这提出一个可能性即阈下启 动由阈下词控制, 这些阈下词激活的是与练习相关的 自动反应。这样一个假设似乎说明语义信息完全没有 起作用。但实验说明启动由练习词的效价控制, 即使 当这些效价再结合成完全相反的联接也是如此。无论 什么信息在产生阈下启动时激活的是语义范畴, 这印 证了对无意识分析的复杂性程度假设。
3 结果
3. 1 正确率 根据 Greenwald 等人提出的回归分析范式[ 10] 对正 确率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关注于结果的截距 , 这个截 距提出的统计检验是启动发生和启动零知觉有关这一 3, 11] 假说 [。为了达到比例零点的回归要求 , 各任务数据用
正如预期, 相同按键组和交换按键组在练习中的 按键任务相同, 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有显著 截距 ( 相同组: 截距 d = 0. 77, t 18= 3. 03, p < 0. 01; 交 换组: 截距 d = 0. 52, t 18= 2. 28, p < 0. 05) 。两个截 距大小在数据上不显著 ( t 36= 0. 08, p > 0. 05 ) 。这支 持了练习词引起显著阈下启动这一论断。 图 1 和 2 显示将启动任务数据回归到来自相同按 键组 ( 图 1) 和交换按键组( 图 2) 的知觉任务的数据上。 两组均显示了显著的阈下启动效应( 相同组: 截距 d = 0. 70, t 17= 2. 98, p < 0. 01; 交换组: 截距 d = 0. 50, t 17= 2. 57, p < 0. 05) 。两个截距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 t 34= 0. 76, p > 0. 5) 。这样, 交换按键任务对于启动 几乎没有影响。交换按键组的阈下词对有相应效价的 词起作用而不是对前面练习中和按键任务相同的效价 词起作用。结果与启动由词汇 - 语义模式控制的观点 一致。 3. 2 反应时 只以正确率为基础的回归分析对于阈下启动效应
图 1 按键任务 1( 积极词为 1, 消极词为 0) 的回归示意图
图 2 按键任务 2( 积极词为 0, 消极词为 1) 的回归示意图
2 知觉实验
被试完成启动测试后 , 将进行一个知觉测试 ( 两次 每次 50 组) , 他们试着对在与启动实验相同的条件下 被掩蔽的词进行归类。知觉实验中的任务与启动实验 相同, 仅仅是目标词呈现没有时间限制 , 被试有充分时 间对掩蔽的词归类。知觉任务中有相同按键任务、 目 标词、 启动词及测试组。
中被归类时, 阈下语义启动显著表现出来, 在练习中形成的阈下启动联接是词汇和语义范畴之 间的; ( 2) 练习 中被归类的词在后续 的不同按键反应任务中作为阈下启动词均发生作用, 阈下启动是启动的无意识归类 , 而不仅仅是自动化的刺激 - 反应模式。 关键词 : 阈下启动 语义范畴 刺激 - 反应模式 刺激 - 范畴模式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 编号 CX03- 01) 。 通讯作者 : 王沛 , 男。 E -mail: wpchxio@ sohu. com
启动 ) 和词汇- 范畴模式( 归类范畴控制启动 ) , 旨在证 明练习中形成的阈下启动联接2 类, 这些词在以后 反应任务中启动相应效价, 即相同范畴的目标词。如 若练习中归类积极词按 1 键, 消极词按 0 键, 在以后 有两种启动任务 , 一种与前面练习相同, 仍为积极词按 1 键, 消极词按 0 键; 另一种相反, 消极按 1 , 积极 按 0 。若是词汇- 反应模式, 用相同键练习的词将启 动同一键归类的目标, 即使目标词属于练习词的相反 范畴。但词汇- 范畴观认为即便颠倒反应任务, 练习 词也只对与它们有相应效价的词起作用。
4 讨论
实验通过正确率和反应时两个心理学实验的基本 指标, 说明只有先练习( 归类) 启动词, 这些词才会在以 后任务中作为阈下启动词产生显著效应[ 6] 。研究中我 们检验了练习作用的 2 个相对假设, 其一是练习联接 了词汇和将其归类的反应, 经过练习的阈下启动词只 [ 6] 激活自动化反应, 而非语义范畴 。另一个假设是练 习建立或加强了词汇与范畴的联接, 阈下启动词激活 的是它与目标词相同的语义范畴。实验结果清楚支持 了后一种假设, 实验中得到的阈下启动不受练习和启 动任务中相反指导语的影响。阈下词控制的启动主要 由词汇- 范畴模式驱动。 4. 1 回归分析效度与无意识加工 实验用回归曲线分析。很多阈下启动研究中均成 功应用了回归法[ 3- 4] , 其效度 也在很多文章中有细 述[ 12- 13] 。当 2 个知觉任务中的预测变量平均数显著 大于零点且回归斜率显著为正时 , 对变量的测量误差 可导致假性大截距。实验数据并没有这些特征, 2 组 知觉任务平均值不显著大于 0。说明启动加工在启动 任务中有显著效应 , 在知觉任务中没有。这就涉及到 无意识加工的标准, 该标准要求一个 0 假设, 即在知觉 任务中没有启动加工。数据结果说明启动是无意识加 工。 4. 2 阈下语义启动与无意识加工 阈下 知觉启 动的定 义说明 它是 一种 无意 识知 [ 14] 觉 。无意识加工一个重要问题是刺激物被分析的 [ 15- 16] 复杂性水平 。即词汇的无意识分析在整个词汇 意义水平上有效激活了吗? 过去 20 年关于阈下语义
1 启动实验
被试首先从具有两种不同词性的一套词( A 或 B) 中按词性积极和消极将其分类从而获得练习 ( 2 次每 次 50 组) 。在标准计算机键盘上用有利手按 1 、 0 键。接着做启动词被掩蔽的 2 次 50 组练习。指导试 被将目标词按意思积极或消极进行按键反应。这个任 务中, 目标词是在初期练习阶段( A 或 B 套 ) 进行过分 类的词, 并且启动词与目标词来自相同一套, 但启动词 和目标词在任何一次反应中均不是同一词。按键任务 与练习阶段相同。 随后是关键的正式测试阶段 , 被试做三次启动任 务, 每次 50 组反应 , 这个任务中目标词是来自先前未 出现的 A 或 B 套词, 启动词来自前面练习过的那套 词。一半被试进行的按键任务与前面练习 ( 相同键的 组) 相同, 另一半相反( 交换键的组) 。这样在这些任务 中, 掩蔽的启动词已在前面以或与目前任务相同或者 相反的形式练习过了。三次中第一次仍是被试练习, 数据不包括在分析中。 看到目标词要迅速按键 , 每组图片顺序为前掩蔽 图 200 毫秒+ A 套词 ( 启动词) 20 毫秒+ 后掩蔽 50 毫 秒+ B 套词( 目标词) 500 毫秒+ 空白+ 按键, 按键完后 下一组再开始。
1346
心
理
科
学
的检测不够敏感, 因此进一步用反应时指标分析。因 一名被试数据不足, 对剩下的 39 名两组被试进行重复 测量方差分析。见表 1、 表 2。与正确率相同, 方差分 析结果显示对不同按键任务, 反应时均无显著差异, 这 个结果同样与启动由词汇 - 语义范畴模式控制的观点 一致。
表 1 不同按键组对启动任务反应时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击中 虚报 df 1 1 MS 20652. 480 2404. 050 F 1. 359 . 056 sig. . 251 . 814
1 引言
阈下启动指个体没有有意识知觉到呈现的刺激, 却影响到随后对相关刺激加工的现象, 即人对一个词 最近的加工经验可以在该词下次出现时促进对其的加 工。以 Marce 的研究为先导,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研究 者对阈下启动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关于启动效应 的内部心理机制问题仍存在很大争议 [ 1] 。 研究发现, 阈下启动过程中 , 对目标词归类受前面 出现的阈下启动词影响, 而这个启动词所以能产生作 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最近练习中该词以可见的形式 出现并对其进行了归类。若先练习分类阈下启动词, 随后的启动效应将会很强并能轻易复现[ 2- 4] , 而那些 没有练习的启动效应很弱且很难重[ 3, 5] 。有人认为这 种对启动词进行归类练习, 继而引起显著阈下语义启 动是练习连系起了词汇与反应, 使它们产生自动习得 联接[ 6] 。就有理论认为由练习词引起的阈下启动是种 自动化现象[ 7- 8] : 练习中人们建立了词与归类反应间 的关键联接( 单词- 反应模式) , 重复练习使得这一 模 式 自动化。当相同词以后作为阈下启动词出现时, 就 产生了无意识的自动反应。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练习建立的联接不是词汇- 反 [ 9] 应模式而是词汇- 范畴模式 , 即词汇与它们所属范 畴之间的联系。这些范畴具有一定稳定性 ( 如语义上 高兴与不高兴) , 可以长期存在。当然词汇- 范畴理论 与自动化理论并非绝对对立 , 它认为启动中不是没有 自动反应, 只不过练习不仅仅建立词汇- 反应这种特 殊自动化, 其本质心理机制乃是只有将练习词归类到 各个不同范畴, 再以这个范畴标定以后的目标词时, 才 产生阈下启动。若仅在练习中简单重复词汇却不进行 归类这种更高级加工, 这些词在语义归类任务中不会 起到阈下启动词作用[ 2] 。 本实验试图检验词汇- 反应模式 ( 反应任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