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诗词五首
八年级上册第30课《诗词五首》PPT
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板 书 设 计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追忆: 坎坷一生 感叹: 国破人被囚
铺垫
渲染
以 死 明 志
试设想,如果你处在文天祥的境地,该怎么做?
并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学 习 目 标
1、正确理解诗歌意思。 2、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正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1、根据诗人对两个形象的描绘,他们的处境各是 怎么样的?
少—忙 荷﹣携 蒸﹣灼 力尽﹣但惜
农夫
忙—苦
农妇
遗穗—敝筐 输税尽﹣充饥肠
悲
2、本诗歌以描写见长,请问采用了哪些描写?结 合诗句点出来。
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场景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辛苦劳作)
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动作描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
(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他全力抗敌,兵败被俘, 坚决不降而被杀。其作品 有《正气歌》、《指南 录》、《过零丁洋》、 《文山先生全集》等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
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 稀稀落落。
曾:竟然
俸禄
岁晏:年底。
晏,晚,迟。
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昨夜南风阵阵起,
小麦盖垄翻金浪。女人挑篮送饭菜,儿童提罐送浆汤。相 互跟随到麦田去,男人割麦在南冈。泥土滚烫烘双脚,似火 烈日晒脊梁。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日长。 又见一位穷村姑,抱子抱到田垄旁。右手拾着遗落的
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诉说的一番话,听到的
30课诗词五首
3.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悲”从何来?(用原文回答) 答: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 同情和关心?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 刈 麦枝。天长地 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碳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 居 易
——《琵琶行》
听课文朗读,注意朗读停顿
观 刈 麦
文学常识填空
《观刈麦》的作者是 , 白居易 香山居士 字 乐天 ,号 ,这是一首 叙事 诗。其语言 风格 浅显易懂 是 , 明白如话 , 。朴素感人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覆fù 陇lǒng 箪dān B.稚zhì 携xié 饷shǎng C.灼zhuó 敝bì 晏yàn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哪两 个字突出了麦收时天气的酷热?蒸、灼 _______ 正面 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 这一句从_____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lù yàn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 / 我 / 何功德?曾 / 不 / 事农桑。吏禄 / 三百石,岁晏 / 有余粮。
理解诗的重点词语
盖
观 刈 麦
通“垄”田埂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诗 词 五 首
山 已 过 赤 观 坡 亥 零 壁 刈 羊 杂 丁 麦 诗 洋 潼 关 怀 古 ·
语文版语文七上第30课《诗五首》ppt课件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拓展阅读
龟虽寿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志哉,歌以咏志。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名句默写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写作特点
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实 写
(看)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
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听)转入动态,波澜壮阔
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
动
静
(想)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与胸襟
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
曹操
观沧海
3.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颔联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全诗主旨句是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望岳》一诗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朗读正音
jié
cāng
dàn
sǒngzhì
xiāosè
zāi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三十课《诗五首》
(1)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
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2) 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
一:设宴
美酒
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欲渡黄河 二、 将登太行
胸中郁积的苦闷
“冰塞川” “雪满山”
象征仕途的艰难、人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 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比喻奸佞当道, 世路艰难。
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 四、“行路难” 感叹世路艰难。 五、长风破浪 济沧海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 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 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 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 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扫除障碍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há o 怒号
wù 突兀
zhuǎn
juà n 挂罥
qīn 布衾
chá ng 长林梢
bì 庇护
用典故,表示对前 途仍抱有希望,心 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 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 又趋低沉。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 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 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 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 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 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 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 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 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 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 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 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 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课文全解语文版
30.诗词五首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阴山耶律楚材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赏析】这首诗描绘西域阴山的景色,同时赞扬了开发边疆的各族人民。
前四句写景:八月雪满,日照沙原,写西域的特有景象。
“插天绝壁”、“擎海层峦”,写阴山的雄峻壮阔;“喷晴月”、“吸翠霞”,写阴山的奇观异景。
“松桧”两句由景及人,从侧面显示阴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富于联想。
末两句以江左名山作比,赞美阴山“横空千里”的特色与气概。
写景,气象宏大,别开生面;抒情,豪迈奔放,激昂高亢,与前人笔下边塞的荒凉苦寒迥然不同,表现了诗人的阔大胸怀。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樽(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
箸(zhù):<方>筷子。
爝(jué):爝火:<书>火把、小火。
鼎(dǐng):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
2.<书>比喻王位、帝业。
如:问鼎。
3.<书>大。
如:鼎力。
4.<方>锅。
彝(yí):1.古代盛酒的器具。
也泛指祭器。
如:彝器。
2.<书>法度;常规。
如:彝准。
3.(Yí):彝族。
麾(huī):1.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2.<书>指挥(军队)如:麾军前进。
的(dí):<书>真实;实在。
如:的确。
弦(xián):1.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用牛筋制成,有弹性。
如:弓弦。
2.弦儿,乐器上发声的线,一般用丝线、铜丝或钢线等制成。
3.发条。
4.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5.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二、词语识记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
珍羞:精美的菜肴。
羞,现在写作“馐”。
直:价值,现在写作“值”。
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歧路:岔路。
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
• 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 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 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 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 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颈联
•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 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 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 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 “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 在这里震怒。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 条潼关路。遥望长安古西部,思绪沉郁又 起伏。途经秦汉故地,引出伤感无数。万 间宫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一朝兴起, 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第一层(头三句) • • • • 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 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 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 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 ”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 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 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 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 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
•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 深沉的感慨。 •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 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 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 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 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 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 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 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 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 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语文版七上语文第30课诗五首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沧海:大海。
何:诗中是“多么”的意 思。 萧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 音。
作者简介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
家、军事家、诗 人。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诗创造了一种宏大的 意境。表现了曹操吞吐日月 的博大胸襟。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 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 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 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 ,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 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 ——理解 、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 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就叫 做意境。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 ,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 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
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 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 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 “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泰山
日观峰
日正出
日已出
碧霞元君祠
道中石刻
杜甫(712-770)中国唐代诗 人。诗“三吏”和“三别”皆 被 传诵,有“诗史”之称。作品 汇为《杜工部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飞来峰》 《题破山寺后禅院》
九下语文第七单元诗词五首精品课件
课文分析
咏煤炭
【于谦】
诗意探究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广大的样子。 指炉火能够 冲破沉沉的 黑夜。
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 功能之大: 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 明亮。显示了大手笔的大气势
2013-12-23 1329138109@ 27
煤炭燃烧给人 们带来温暖, 就象春回大地 一般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瘴气,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 瘴: 人疾病的气。 整句含义: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 的情意,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 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2013-12-23 1329138109@ 21
特点不中心:
1、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 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 2、全诗表达了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 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2013-12-23 1329138109@ 31
虞美人
李 煜
2013-12-23
1329138109@
32
作者介绍
• 李煜
即李后主,南唐最后一位 皇帝。 公元975年宋兵攻破南唐 首都金陵, 李煜投降,从此过着 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亡国后, 他的词作多抒发亡国之思,内容 充实, 感情真挚。后因本篇—— 《虞美人》的演唱,激怒宋太宗, 被其毒死。
课文小结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丌辞辛苦出山林。
埋藏之深
热量之大 带来温暖 带来光明 甘于为国 自我牺牲 为了苍生 燃烧自己 抒 情 咏 物
诗词五首课前预习
30.诗词五首课前预习一、写作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
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破阵子》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二、关于诗人李白(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王之涣(688─742),是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他从小就很讲究义气,喜欢帮助弱小,时常和豪侠子弟交往,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剑术,青史上记载的许多侠客,都是他模仿的对象。
也因为太入迷了,整天和权贵子弟纵酒谈乐,不务正业。
这样的生活持续一段时日,直到中年,一事无成,才悔悟先前的颓废无知,从此立志向学,专心于文章写作。
他有两个文章写得很出色的哥哥,王之咸、王之贲,在他们的指导下,王之涣不久就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作起文章也不输两位兄长,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天性豪迈,对于参加科场考试一点兴趣也没有,学成后到处拜访名人。
他担任过主管文书簿记的小官,后来因受诽谤而辞职,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访寻黄河南北的名胜古迹。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注释,边读边想,每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应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请你试着把它的感情读出来。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之间一对一交流或组内全体同学合作探究。
在相互启发和交流中形成集体智慧,并踊跃展示自己的研讨结果,展现自我风采。
3、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了什么内容?其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明确:写山光之美,潭水之清。“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2、赏析《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该如何理解?
明确: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越不会被浮云遮住了视线,可以看得更清、看得更远。
深层含义:诗人感悟到要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怀,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并以此自警自策,终成变法事业。
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重;抒情:云层再厚,困难重重,决不畏惧,穿云欲望,抒发开阔之情;明理: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这一道理。
答:
4、赏析杜甫的《望岳》。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
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
万籁此都寂万籁:
岱宗夫如何岱宗:夫(fú):
齐鲁青未了未了:
造化钟神秀造化:钟:
阴阳割昏晓阴:阳:
决眦入归鸟决:眦
会当凌绝顶会当:凌:
一览众山小一:览:
水何澹澹何:澹澹:
山岛竦峙竦:峙:
幸甚至哉幸:至:
(三)朗读背诵
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直至读懂诗歌大意。
答:
5、赏析《观沧海》
(1)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2)这首诗哪个字统领全篇,哪几句写实景,哪几句写虚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作者这样虚实结合来写有什么用意?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答: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象?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王安石(1021-1086),字,晚号,世人称公、
先生,(朝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为:、、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常建,代诗人,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
4、杜甫(712-770),字,世称杜工部、杜少陵,自号,
代伟大的诗人,后人尊称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其诗因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而被誉为“”,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释加点字词
(诗中有些词语的含义比较重要,对理解诗歌内容很有帮助,请你把它们的含义记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贬谪为左迁。
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因为
万籁此都寂万籁:各种声响
岱宗夫如何岱宗:泰山夫(fú):助词,无实义。
齐鲁青未了未了:未尽,没完。
造化钟神秀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集中,聚集。
4、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力争熟读成诵。
【合作探究】
1、把握文学常识与主题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B、《登飞来峰》
C、《题破山寺后禅院》D、《望岳》E、《观沧海》
在五首诗中,属五言律诗的是:属七言绝句的是:
属唐代作品的有:即景生情,饱含哲理的是:
寄情明月、赠送友人的是:
寄予作者伟大抱负的作品是:
寄情明月、赠送友人的是:A
寄予作者伟大抱负的作品是:E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五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或对朋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登飞来峰》:作者登高远望,表现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胸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赞美了后禅院景色的幽深寂静,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
2、赏析《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该如何理解?
答:
3、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了什么内容?其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总结反思
我的收获与体会:
老师寄语:没有人比你更聪明,只有人比你更努力。
小沙江镇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教师使用)
编写日期:2011年11月12日主备人:邹定健使用日期:年月日使用主人:审核人:
课题
第30课诗五首
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望岳》:表现作者对看到泰山的惊叹、赞美、陶醉其中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观沧海》:通过写大海之景象,表现了曹操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宏大气概。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熟读背诵五首诗,赏析前三首诗,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反馈
三、学习过程:
2、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反复品味其妙处。
3、请按照你的理解,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世人称王荆公、临川先生,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常建,唐代诗人,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
4、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少陵,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其诗因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而被誉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有《杜工部集》传世。
4、赏析杜甫的《望岳》。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荡胸生层云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
答: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
答:
三、名句积累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其中运用拟人手法,借明月表达怀念朋友、对友人宽慰的诗句:
②《登飞来峰》一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具有哲理性意义的诗句:
5、曹操(155-220),字,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其诗以见称。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二)字词梳理
1、注意下列字音:
岱宗()决眦()碣石()澹澹()万籁()
竦()峙()萧瑟()钟磬()哉()
2、解释加点字词
(诗中有些词语的含义比较重要,对理解诗歌内容很有帮助,请你把它们的含义记住)
5、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二)字词梳理
1、注意下列字音:
岱宗(dài)决眦(zì)碣石(jié)澹澹(dàn)万籁(lài)
竦(sǒng)峙(zhì)萧瑟(sè)钟磬(qìng)哉(zāi)
③《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④《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名句是:
⑤《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对仗工整,巧夺天工,紧扣题眼的诗句(颔联):。而全诗主旨之句(颈联):
【本课小结】
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并记住各首诗的作者及各首诗的相关背景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轻声朗读五首诗,直到能顺畅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重点
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背诵诗歌。
难点
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笔记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指导预习,掌握文章的基本字词。
3、品味鉴赏诗歌。
二、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一)走近作者
1、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美誉,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雄奇豪放,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