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合集下载

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附注: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玉屏风颗粒参苏丸二祛暑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十滴水软胶囊六和定中丸甘露消毒丸清暑益气丸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清新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芩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五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七化痰剂二陈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批把止咳颗粒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八开窍剂清开灵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片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九固涩剂缩泉丸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参芩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十二和解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消遥丸柴胡舒肝丸护肝片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十三理气剂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康颗粒十四理血剂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槐角丸三七胶囊十五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香砂枳术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槟榔四消丸健脾丸开胃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加味保和丸开胃健脾丸十六治风剂川芎茶调散颗粒正天丸通天口服液大活络丸都梁丸芎菊上清丸清眩丸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脑立清丸全天麻胶囊脑血栓片华佗再造丸天麻头痛片眩晕宁片十七祛湿剂五芩散复方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萆薢分清丸癃闭舒胶囊野菊花栓复方金钱草颗粒热淋清颗粒石淋通片血脂康胶囊二、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痔软膏地榆槐角丸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金花消痤丸当归苦参丸湿毒清胶囊如意金黄散溃疡散内消瘰丸疬三、妇科用药一理血剂妇科十味片加味消遥丸妇科得生丸益母草膏颗粒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调经片七制香附丸固经丸痛经丸妇女痛经丸调经止痛丸二清热剂妇科千金片抗妇炎胶囊妇炎康片经带宁胶囊白带丸三金片千金止带丸三扶正剂艾附暖宫丸女金丸定坤丸四物合剂妇康宁片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丸更年安片更年宁心胶囊四散结剂乳癖消片四、眼科用药一清热剂明目上清片明目蒺藜丸拔云退翳丸麝珠明目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二扶正剂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五、耳鼻喉科用药一耳病耳聋左慈丸二鼻病鼻炎康片藿丹片丸鼻炎滴剂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三咽喉病黄氏响声丸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西瓜霜润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利咽解毒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清咽丸铁笛丸金果含片六、骨伤科用药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丸经舒颗粒跌打丸狗皮膏红药气雾剂麝香壮骨膏仙灵骨葆胶囊养血荣筋丸强力天麻杜仲丸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追风透骨丸独活寄生丸天麻片二妙丸七、儿科用药一治感冒类药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小儿退热口服液小二热速清口服液金银花露二治咳嗽类药健儿清解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丸小儿止咳糖浆三治积滞类药小儿消食片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丸四治厌食症类药小儿化食口服液肥儿宝颗粒健儿口服液五治脾虚泄泻类药启脾丸龙牡壮骨颗粒说明:本大纲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中,对处方相同,剂型不同的,原则上收载原创剂型的品种;对处方不同、剂型不同的同名品种如处方内容有饮片和提取物的差异,如藿胆丸片,收载多种剂型;对少数处方相同,剂型不同,且不同剂型的用法如日用次数等有差异的,也收载多种剂型;应考人员只需要掌握本名单所收载品种;。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必考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必考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必考考点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症、证、病的区别: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嗳气等。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咳嗽、胸痹、消渴、厌食等。

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外感风寒、肝胃不和、气虚血瘀等。

主藏血。

肾(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主纳气。

7.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亦称“膻中”,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卫气:水谷精气所化生,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8.气的功能:推动作用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防御作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固摄作用;气化作用(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9.任脉的基本功能: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主持妊养胞胎。

脉微欲绝18.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湿邪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19.气行失常指气的升降出入发生变化,而引起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20.未病先防的原则方法:(1)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包括重视精神调养、加强身体锻炼、注意生活起居、人工免疫;(2)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包括药物杀灭病邪、讲究卫生、避免病邪侵害、防范各种外伤。

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1.神志痴呆,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多为痰气郁结,蒙蔽心神的癫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多属痰火扰乱心神的狂病;猝然昏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属肝风内动,痰迷心窍的痫病。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考一单选题1.在中药的用药教育中,宜空腹服用的是 [单选题] *A涩精止遗药B驱虫药C补益药D利水躅饮祛湿剂(正确答案)E寒下之剂2.在下列中医药古籍中,为成书最早的本草学著作是 [单选题] * A《新修本草》B《金匮要略》C《千金翼方》D《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E《外台秘要》3.执业药师需要特别提醒的特殊情况是 [单选题] *A患者购买贵重药品B患者购买非处方药C患者购买的药品近期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正确答案)D患者购买长期维持治疗的药品E患者购买疗程治疗的药品4.异病同治的基本内涵是 [单选题] *A病因不同B症状不同C证不同(正确答案)D转归不同E病不同5.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方法治疗的是 [单选题] *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正确答案)D虚寒证E阴阳两虚证6.临床常见的肝病影响心病的病证,属于 [单选题] * A相乘传变B子病犯母C母病及子(正确答案)D反克传变E相侮传变7.下列为人体—切正常液体总称的是 [单选题] *A精B经络C气D血E津液(正确答案)8.在六淫邪气中,由风性开泄所致的症状有 [单选题] * A汗多(正确答案)B风痹C眩晕D抽搐E疼痛游走不定9.用热远热根据的用药原则是 [单选题] *A因时制宜(正确答案)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标本同治E治病求本10.某男,22岁,在校住宿大学生。

今日突然发热39.8°C,伴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咽喉疼痛。

舌红苔黄,脉浮数。

同宿舍舍友有相似症状,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双黄连口服液B败毒散C桑菊感冒片D感冒清热颗粒E连花清瘟胶囊(正确答案)11.患者,女,38岁,症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月经不调。

舌红少昔,脉细数。

其属于的证候是 [单选题] *A肝火扰心B心胆气虚C)痰热扰心D心脾两虚E心肾不交(正确答案)12.患者,男,29岁。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引言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来源、药材的采集加工、中药的理化性质、药效及作用机制、中药制剂的生产等方面。

掌握中药学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药学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帮助读者对中药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药学的基本概念1.中药的定义:中药是指用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由天然药物为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的药物。

2.中药的分类:中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药性分类、归经分类、功能分类等。

3.中药的来源:中药的来源可以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其中植物药是最常用的中药来源。

中药药材的采集加工1.中药材的采集:中药材的采集需要根据药材的生长环境、生长季节和采集的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采集时需要注意保护药材的生长环境和采集的方法。

2.中药材的加工:中药材的加工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两个环节,初加工主要是对采集回来的药材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深加工则是将初加工的药材进行炮制、炒制等处理以便于使用。

中药的理化性质1.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味特点和归属于哪个经络,常见的有寒热温凉、苦甘辛酸等性味,以及归心肝脾肺肾经等。

2.中药的理化性质:中药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成分、药效、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性质,对于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药效及作用机制1.药效的评价:药效是指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效果,评价药效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药物的生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

2.作用机制:中药的作用机制指的是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和机理,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药制剂的生产1.中药制剂的种类:中药制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剂形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制剂形式有丸剂、煎剂、浸膏剂等。

2.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药材的选择、药材的加工、药物的提取、药物的配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知识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一、中药药学服务模式现代药学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传统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临床药学阶段: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

更高层次的药学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药物服务的具体内容包含与患者用药相关的全部需求中药处方调剂、中药处方点评、用药咨询、中药医嘱审核、参与临床查房、开展药学查房、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会诊、患者用药教育、健康宣教、个体化药学服务及用药安全性检测等。

二、中药药学服务新进展中药药学服务新进展药物重整患者入院、转科和出院时,药师通过核对新开的医嘱和已有的医嘱,比较患者目前的整体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营养补充剂等)与医嘱是否一致,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过程。

开展中药药物警戒工作中药的临方炮制研究中药知识科普与药学信息服务向患者或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法宣教,介绍最新药物治疗进展、药品新品种、药物间相互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三、药学服务常用文献信息医学典籍特点《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

素问(阴阳五行脏腑)灵枢(针灸)。

《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

《金匮要略》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

《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

《温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本草典籍特点《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

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首次将药物按照自然属性分类;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以病证类药,如治风项有防风、防己、独活等。

方书典籍特点《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

属急症手册。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提出大医精诚,大医习业。

《千金翼方》续《千金要方》,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单选题1、适宜阴凉干燥的是A荆芥B白芍C莱菔子D熟地黄E薏苡仁答案:A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战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单选题2、罂粟壳的处方连续使用不得超过A1日B2日C3日D5日E7日答案:E罂粟壳处方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

单选题3、“小毒”中药是A吴茱萸、蛇床子B车前子、地肤子C山豆根、制川乌D马钱子、天仙子E枇杷叶、侧柏叶答案:A2015版《中国药典》载有毒性药材和饮片共计83种,其中有大毒的饮片10种,如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草乌、斑螯等;有毒的饮片42种,如三颗针、山豆根、天南星(制天南星I木鳖子、附子、雄黄、制川乌等;有小毒的饮片31种,如土鳖虫、川楝子、苦杏仁、北豆根、重楼、蛇床子、吴茱萸等。

单选题4、适宜阴凉干燥的是A荆芥B白芍C莱菔子D熟地黄E薏苡仁答案:D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

单选题5、应通风干燥、防虫蛀的中药是A生姜B桔梗C连翘D龙胆E川芎答案:E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战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单选题6、应通风干燥、防虫蛀的中药是A生姜B桔梗C连翘D龙胆E川芎答案:E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战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单选题7、影响药物吸收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A红灵散与吲哚美辛B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C女金丹与阿米卡星D千柏鼻炎片与异烟肼E麻仁丸与利福平答案:E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鞣质、药用炭、生物碱、果胶及金属离子等易与西药结合或吸附,特别是以固体形式口服的西药,可导致某些药物作用下降。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因此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使这些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量减少。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一、教材及考点变化总结较2022年教材与大纲对比来看,变动的内容约百分之十左右,很多变动的是细节点,说法上有些许的优化,对考试影响不是特别大。

例如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等内容。

科目重难点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诊断以及辨证论治,中药调剂和贮藏,中药的合理应用二、学习方式方法【一】要有良好的心态1、执业药师毕竟是过关考试,不必苛求面面俱到拿高分,模拟题中,少数题不会做很正常。

2、要有必过的信心。

既然目标已定,就要奋力拼搏,当信心不足时,要调整心态,给自己打气。

3、绝对不要有侥幸心理。

考试最忌讳侥幸心理,认为那一章节不会考,或是这个知识点不会考,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4、就算以前没考过,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要留下心理阴影,学会变压力为动力。

【二】要有合理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想过关,除非你天赋异常,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尤其是适合自己的,无疑是最好的,肯定会事半功倍。

我们建议分三阶段来备考:【基础阶段】计划15天主要是看教材精讲班视频和讲义。

在看的过程中,对一些难记的知识点,做笔记——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采取记忆的方法很多,比如说口诀记忆法、情景记忆法、段子记忆法等方法。

为了记住知识点,我们可以不择手段,一切为了记住东西为目的,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定。

【强化阶段】计划7天主要是做做章节练习,巩固和补充第一阶段的知识点,避免遗忘,并加深记忆。

基本的策略是:对于熟悉的章节可以少做题,把重心放到自己薄弱的章节,可以多做几道题,强化记忆。

由于执业药师考试知识点较广、较多,放弃某一章节不是明智之选,除非精力有限。

对于自己容易错的题,可以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总结出错原因,尽量避免考场上遇到类似题失分。

【冲刺阶段】计划7天前两个阶段,准备充分,冲刺阶段就轻松,否则,做模拟题的时候,发现这不会,那不会,就会给自己无形当中带来巨大压力。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肿瘤案例
分析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和 应用方式,探讨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 综合效果和价值。
05
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 鉴定,深入了解其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制定和完善中药的质量标准,建立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 等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点。
片剂
由药物与辅料压制而成, 具有剂量准确、服用方 便、稳定性好等特点。
04
中药临床应用
中药临床应用原则
辩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 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 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用药适量
中药治疗需要适量使用,避免 过量或不足导致疗效不佳或产 生副作用。
随症加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对中药处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 持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配伍禁忌
了解中药配伍禁忌,避免因药 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降
低疗效。
中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观察
病历分析
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评 估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
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中药治 疗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统计数据
综合评价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大量病例进行分析,比 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 依据。
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 行,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性。
中药制剂的剂型与特点
丸剂
分为蜜丸、水丸、浓缩 丸等,具有携带方便、 剂量准确、作用缓和持
久等特点。
散剂
由药物研磨成粉末混合 而成,具有制作简便、 剂量较小、作用迅速等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质、特征、药理、临床应用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指在中药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的炮制、配伍以及药物鉴别等技能。

下面主要介绍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首先,中药学综合知识包括中药资源、中药性味归经、中药化学、中药药理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资源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的中药材。

了解中药资源的种类、产地、药材特征等信息是进行中药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中药性味归经是指根据中药性味属性和根据其所归属的经脉理论,对中药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方法。

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的学科,包括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化学分析方法等。

中药药理是研究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药效的学科,包括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等。

其次,中药学综合技能主要包括中药炮制、中药配伍、药物鉴别等方面的技能。

中药炮制是指通过加工和处理中药材,使其更适合药用。

中药炮制的方法有炮制、曝晒、炒炙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和药效。

中药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药材制剂或中药材配合使用,以增强药效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药的配伍要遵循中医药学理论,根据中药性味、功效等特点进行合理搭配。

药物鉴别是指通过观察、嗅闻、口试、理化性质等方法和技巧,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最后,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药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中医师正确地应用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学知识可以用于指导中药方剂的配伍和用药,提高中药的疗效。

中药学技能可以用于判断中药的质量和真伪,保证中药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应用于中药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学习和掌握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对于从事中医药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习资料及答案解析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习资料及答案解析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习资料及答案解析1、单选症见身倦乏力,少气自汗,疼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证属OA.气滞证B.气滞血瘀证C.血瘀证D.气虚血瘀证E.血热证正确答案:D2、单选肝(江南博哥)病传脾的理论依据是OA.五行相侮B.五行相乘C.五行相克D.五行相生E.五行制化正确答案:B3、单选挥发油开始逐渐挥发的温度是OoA.2°C~10°CB.20℃以上C.25℃以上D.40℃以上E.6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传统的饮片养护技术〃。

采用低温养护法贮存饮片,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其温度为2℃~10℃。

含挥发油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浓郁气味,但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便会逐渐挥发。

一般情况下温度高于40℃,害虫就停止发育、繁殖,当温度高于50℃时,害虫将在短时间内死亡。

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时温度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饮片的质量。

4、单选下列中药名称中不属于正名的是OA.重楼B.木蝴蝶C.西红花D.白果E.坤草正确答案:E5、多选患者女,20岁,学生。

因厌食、消瘦半年入院。

半年前因体重较胖有意控制进食,以后每进食后即觉腹胀难受,想吐,吐出刚进的食物感觉胃里会舒服一些,继而逐渐出现厌食,害怕腹胀难受,饭量明显少于正常,有时几天只喝水不进食,体重由原来的65kg下降至26kg(患者身高170Cm),伴闭经,脱发,重度贫血,身体十分衰弱。

家属有时强行喂东西给她吃,患者就发脾气,吃后便主动诱吐。

既往体健,家族史阴性。

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性格特征包括()A.敏感、多疑,自尊心过强B.暗示性强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D.拘谨、刻板,带有强迫的特点及完美主义倾向E.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F.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G.情绪不稳,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正确答案:A,B,D6、单选胃之气阴两伤可见OA.花剥苔B.黄腻苔C.薄白苔D.灰黑而润苔E.灰黑而干苔正确答案:A7、单选“心主神明”是指心主宰人体的O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生理、心理活动D.精神意识活动E.情绪活动正确答案:C8、A.B.C.D.E.正9、Λ.-40C以下B.8o ClO o C 五行中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的为OE中药害虫生长适宜的温度是OC.18o C~35°CD.25o C~32°CE.50o C~60°C正确答案:C10、单选治疗高血压病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亢者,脑立清可与何方同用OA.人参汤B.六君子汤C.小青龙汤D.六味地黄丸E.小柴胡汤正确答案:D11、单选湿证、水饮内停,可出现的面色变化有OA.青色、赤色B.黑色、青色C.赤色、白色D.赤色、黑色E.黄色、黑色正确答案:E12、单选创立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的典籍是OA.《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重修政和本草》E.《神农本草》正确答案:B13、单选伤于湿邪头痛的特点是OA.头痛欲裂B.头脑空痛C.头痛连齿D.头痛如裹E.头痛绵绵正确答案:D14、单选在呼吸运动中,“气之根”是OA.心B.肺C.脾D.肝E.肾正确答案:E15、单选营气通过何种途径循行于全身OA.十二经脉B.十二经别C.十四经脉D.十五别络E.任督二脉正确答案:C16、单选不宜与巴豆同用的是OoA.赤石脂B.郁金C.牵牛子D.五灵脂E.芒硝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十八反、十九畏〃。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1.《伤寒论》为众方之祖。

2.《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

3.《温疫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

4.《巢氏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本证候学专著。

5.《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6.《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7.《备急千金要方》为妇婴专科,是名篇“大医精诚”的出处。

8.《太平圣惠方》首详诊脉辨阴阳法。

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颁行的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10.《普济方》是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

11.需特殊提醒的用药人群有①老年人的用药;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③婴幼儿和儿童的用药;④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⑤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1.症为外在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舌紫、脉数、舌红等。

2.证为强调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例如气血两虚、脾胃虚寒、肝阳上亢等。

3.病为疾病简称,具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过程,例如感冒、痢疾、哮喘和疟疾等。

4.“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均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

5.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可采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阳病治阴的治法。

6.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可采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阴病治阳的治法。

7.五行的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8.五行的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9.相乘即相克太过。

如木过强,克土太过,为“木乘土”;木本正常,土过于虚弱,导致木过克土,为“土虚木乘。

10.相侮即反向克制,又称“反侮”或“反克”。

如木过盛,反欺侮金,为“木亢侮金”;木弱,反受到土的欺侮,为“木虚土侮”11.依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为滋水涵木、金水相生、培土生金、益火补土。

依照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为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23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23

一、中药学概述1.1 中药学的定义和起源1.2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1.3 中药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二、中药学的基本理论2.1 中药学的整体论2.2 中药学的阴阳五行学说2.3 中药学的药物毒理学三、中药学的基本知识3.1 中药的分类与鉴别3.2 中药的采集、加工和贮藏3.3 中药饮片的炮制与配伍四、中药学的临床应用4.1 中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4.2 中药治疗特殊病症及疑难病症 4.3 中药辨证施治的临床思维五、中药制剂学5.1 中药提取工艺及制剂研究5.2 中药质量标准与药用价值评价5.3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六、中药学实验技能6.1 中药提取与制剂工艺实验6.2 中药鉴定与质量分析实验6.3 中药典型临床应用实验七、中药学的现代化转型7.1 中药现代化技术与设备7.2 中药提取工艺与新药研发7.3 中药产业化与市场拓展八、中药学的传统与创新8.1 传统中药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8.2 中药学知识的创新与拓展8.3 中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结语:本文对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包括中药学的概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临床应用、制剂学、实验技能、现代化转型、传统与创新等方面。

稿件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药学的视角,同时也凸显了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九、中药学的科研前沿9.1 中药与现代医学的交叉研究9.2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9.3 中药在抗击新型病毒和疫情中的作用与研究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0.1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10.2 中药生产的环保技术与措施10.3 中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十一、中药学的未来展望11.1 中药学在改善人民健康和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11.2 中药学在国际医药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11.3 中药学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空间本文续写了中药学的科研前沿、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药学的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半身汗出: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 下半身,另一侧则经常无汗者。 -----有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调,或气血 不和所致。
第三十九页,共124页。
(三)、问疼痛
1.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 (1)胀痛;(2)重痛B;(3)刺痛B;(4)绞痛;
(5)灼痛;(6)冷痛;(7)隐痛B;(8)掣痛
第三十二页,共124页。
三、问诊
考纲要点
(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2)表证辨汗及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 (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
嗳气,又称噫气,俗名打嗝,多见于饱食 后,可由宿食不化、肝胃不和、胃虚气逆等原 因引起。食后嗳出酸腐气味,多为宿食停积, 或消化不良;无酸腐气味的,则为肝胃不和或 胃虚气逆所致。
第三十一页,共124页。
(二)嗅气味 口气 口有臭气,多属消化不良,或有龋齿,或口腔
不洁。 口出酸臭之气的,是内有宿食。 口出臭秽之气的,是胃热。 口出腐臭之气的,多是内有溃腐疮疡。
(7)耳鸣和耳聋的临床意义
(8)月经和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三十三页,共124页。
(一)问 寒 热 1.概念 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第三十四页,共124页。
2.寒热的产生机理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寒热的临床表现 1 恶寒发热 2 但寒不热 3 但热不寒4 寒热往来
第十二页,共124页。
(六)望舌
第十三页,共124页。
望舌质
①望舌色
淡白舌: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常见于 阳虚、血虚的病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七)体质
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1)体质的构成要素
(2)体质的分类
2.体质学说的应用
(1)指导养生防病
(2)指导辨证治疗
(八)病因
1.六淫
(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区别
(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四)藏象
1.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2)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
(3)按肌肤、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
(三)辨证
1.八纲辨证
(1)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2)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3)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
2.脏腑辨证
(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1)气失调的病机特点
(2)血失调的病机特点
(3)津液失调的病机特点
(十)预防与康复
1.预防
(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
(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
2.康复
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
二中医诊断基础
(一)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要点
(1)主要内容
(2)基本原则
(二)四诊
1.望诊
(1)望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七情内伤
(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3.饮食与劳逸失常
(1)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
(2)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
1.气
(1)气的生成
(2)气的分类与分布
(3)气的功能
(4)气的运行
2.血
(1)血的生成
(2)血的运行
(3)血的功能
(4)气与血的关系
3.津液
(1)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代谢
(3)津液的功能
(六)经络
1.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络系统的组成
(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
2.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规律
(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
(5)肾的生理功能
2.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
(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1.感冒
(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
(2)辨证论治(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时行感冒、体虚感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
(2)表证辨汗、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
(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
(7)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的临床意义
(8)月经与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
4.切诊
(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
(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3.气血津液辨证
(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
(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
(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
(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
(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
(3)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4)望舌质、舌笞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5)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2.闻诊
(1)语声、呼吸异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3.问诊
(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4)津液不足证、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三常见病辨证论治
(一)治则与治法
1.治病求本
(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
2.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2)扶正祛邪的运用
3.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
4.三因制宜
4.痰饮
(1)痰饮的形成
(2)痰饮的致病特点
5.瘀血
(1)瘀血的形成
(2)瘀血的致病特点
(九)发病与病机
1.发病
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3.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盛衰的病机特点
(2)阴阳互损的病机特点
(3)阴阳格拒的病机特点
(4)阴阳亡失的病机特点
(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热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