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生化实验报告本科
![生化实验报告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e7a92c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0.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血清中总胆固醇(TC)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总胆固醇(TC)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测定血清中TC的含量对于评估个体的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酶法测定TC,即通过胆固醇氧化酶(Cholesterol Oxidase, COX)将胆固醇氧化为胆汁酸,同时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的作用下,将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 OPD)氧化成蓝色产物,其颜色深浅与TC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酶标仪、恒温水浴锅、微量移液器、离心机等。
2. 试剂:血清样本、胆固醇氧化酶(Cholesterol Oxidase, COX)试剂、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试剂、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 OPD)试剂、蒸馏水、标准胆固醇溶液等。
3. 试剂规格:胆固醇氧化酶(Cholesterol Oxidase, COX)试剂、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试剂、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 OPD)试剂均按照说明书配制。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6个试管,编号为1-6。
(2)分别加入标准胆固醇溶液0、0.5、1.0、1.5、2.0、2.5μl,然后加入蒸馏水至100μl。
(3)在酶标仪上,设置波长为505nm,读取各管吸光度(A)值。
(4)以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取6个试管,编号为1-6。
(2)分别加入血清样本0.5μl,然后加入蒸馏水至100μl。
(3)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各管吸光度(A)值。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中TC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如下(以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胆固醇浓度(μmol/L) | 吸光度(A)------------------------|-----------0 | 0.1000.5 | 0.1501.0 | 0.2001.5 | 0.2502.0 | 0.3002.5 | 0.3502. 样品测定血清中TC含量为2.3μmol/L。
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https://img.taocdn.com/s3/m/d36766090508763230121292.png)
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是目前公认为最适于作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常规方法 [1] ,在各大中小医院实验室测定TC大多采用酶法,既可于作终点法手工操作,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也可于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它具有试剂单一、试验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
现报告如下。
1 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1),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 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 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2 试剂(1)酶试剂:组成因不同商品试剂盒而异,酶用量也因酶制品质量而定。
(2)chol标准参考血清:本法TC测定中以准确定值的参考血清为标准,参考血清的Chol浓度最好有高、中、低3种,中浓度血清的Chol含量应在3.8~5.2mmol/L。
(3)试剂与参考血清的稳定性:未开瓶的试剂4℃存放至少稳定1年。
复溶后的酶试剂在2~8℃至少稳定1周,15~25℃3天,如在此期内出现肉眼可辨的粉红色为不合格。
标签上注明出品日期及有效期。
液态的Chol参考血清(含有不抑制CHE、CHOD与POD的防腐剂),-20℃保存至少稳定2年,冻干品更稳定。
标签上注明出品日期及有效期。
3 操作(1)标本为及时分离的空腹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2)终点法测定时标本管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标本与定值血清各10μl,酶试剂1ml,混匀后在37℃放置5分钟,或20-25℃放置10分钟后用光度计比色,以试剂空白调零,波长500nm或520nm,颜色稳定至少60分钟。
4 计算TC(mmol/L)=A测定/A标准×定标血清TC浓度(mmol/L)。
速率法测定根据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反应速度设计操作程序,一般要求试剂中酶用量较高。
实验七__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实验七__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https://img.taocdn.com/s3/m/6d03ea995fbfc77da369b14e.png)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设计实验(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小组成员:班级:麻醉11-2班日期:2012年12月19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实验目的1、掌握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血清尿素。
3、巩固有关胆固醇和尿素的知识。
4、进一步熟练UV2100型分光光度计的重点、难点:重点:1、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的原理2、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的注意事项难点: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的原理一、实验原理(一)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两部分。
本实验是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相偶联发生的偶联反应。
第一步:血清胆固醇酯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 。
第二步: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4-胆甾烯酮和H2O2。
第三步:H2O2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生成苯醌亚胺非那腙的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二)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二乙酰在强酸条件下与尿素缩合成红色的4,5-二甲基-2-氧咪唑化合物,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
因二乙酰不稳定,故由试剂中二乙酰一肟与强酸作用产生二乙酰。
二、操作步骤(一)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终点法检测TC,取试管3支按下表依次加样。
酶法测定TC操作步骤加入物(μ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血清--20标准液或定值血清-20-蒸馏水20--酶试剂 1 000 1 000 1 000混匀后,37℃保温10 min,每管加3ml水混匀,用分光光度计比色,于500 nm波长处以空白管调零,读出各管吸光度。
(二)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取试管3支,按下表依次加样。
二乙酰一肟法操作步骤加入物(m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血清--尿素标准应用液--蒸馏水--二乙酰一肟溶液酸性试剂混匀,置沸水浴加热12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5min,以空白管调零,在540nm处读取各管吸光度。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d4fcdcd15abe23482f4d5d.png)
化,显色与比色五个阶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
胆固醇氧化酶法
化学法的种类很多,由于显色反应的特异性不同,其结果有一定 的差异。
Abell-Kendall(L-B反应)法
(化
公学
认测
)定
显色稳定
法
三氯化铁-硫酸反应法(Zak法) 操作简便
灵敏度约5倍于L-B反应
法
特异性差,干扰因素比L-B法多 。Zak法更适合于科研使用 。胆固醇酯与游离胆固醇显 色程度比较接近
(mmol/l)
• 参考值 • 3.0-5.20mmol/l。危险阈值:5.20-6.20mmol/l 。
高胆固醇血症:>=6.20mmol/l
思考题
• (1)血红蛋白,胆红素,维生素c对本实验结果
有干扰,原因是什么?
• (2)试查文献说明胆固醇的定量测定还有哪些方
法?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 (3)基础液配置中胆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表7-7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项目
血清/μL
胆固醇标准 液/μL 蒸馏水/μL
酶试剂/μL
测定管
50
—
— 1.50
标准管 — 50
— 1.5水浴中保温15分钟,用空白
管调零,在500nm波长处测吸光度。
• 计算公式: 血清总胆固醇=A测定/A标准 x5.17
临床意义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脂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实验目的血清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测定方法化学法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胆固醇氧化酶法)
主讲人:刘杰
同组人(刘杰、杨宇光、陈琪、刘婷婷)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
• 化验介绍:血清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
血胆固醇实验报告(3篇)
![血胆固醇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27b0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7.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液检测,了解受试者的血胆固醇水平,分析其胆固醇组成,并探讨血胆固醇水平与个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
HDL-C被称作“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LDL-C被称作“坏胆固醇”,长期偏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本次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的血胆固醇水平。
三、实验材料1. 试剂:胆固醇测定试剂盒(ELISA法)、标准品、酶联反应板、洗涤液、底物、终止液、显色剂等。
2. 仪器:酶标仪、移液器、微量加样器、振荡器等。
3. 样品:受试者空腹静脉血。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集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分离血清。
2. 标准曲线绘制:将标准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依次加入酶联反应板孔中,加入底物,避光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终止液,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OD值),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受试者血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依次加入酶联反应板孔中,加入底物,避光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终止液,在酶标仪上测定OD值。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受试者的血胆固醇水平。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0.065X-0.013,相关系数R²=0.998。
2. 受试者血胆固醇水平:受试者A的血胆固醇水平为5.2mmol/L,其中HDL-C为1.5mmol/L,LDL-C为3.7mmol/L;受试者B的血胆固醇水平为6.8mmol/L,其中HDL-C为1.8mmol/L,LDL-C为5.0mmol/L。
六、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A的血胆固醇水平为5.2mmol/L,属于正常范围;受试者B的血胆固醇水平为6.8mmol/L,属于偏高范围。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https://img.taocdn.com/s3/m/ffb72dca58fafab068dc0248.png)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标准管法)实验目的:1.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2.熟悉血清总胆固醇相关生化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3.掌握血清总胆固醇相关生化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中的胆固醇由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构成,胆固醇酯在胆固醇酯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胆固醇,再与胆固醇氧化酶作用产生△4-胆甾烯酮及H202;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与苯酚及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醌亚胺。
测定该红色化合物在500nm波长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实验操作:1.将准备好的酶工作液(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加入空白管、浓度标准管、测定管各1.5ml,再向标准管加20μl胆固醇标准液(5.18mmol/L),再向测定管加入20μl血清。
2.将三支试管放入水浴锅中,37℃保温20分钟3.调节分光光度计波长500nm,透光度T至100%,将空白管试液对光的吸收调节为0,再用空白管调“零”点测定其他各管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分光光度计测得标准管吸光度和测定管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得到血清样品总胆固醇值=(测定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x5.18分析讨论:为什么用酶酚混合液作为空白管溶液?酶酚混合液作为空白试剂,调节分光光度计透光度T至100%,可将酶酚混合液对光的吸收调节为0,从而消除对葡萄糖反应产物吸光度测定的影响。
思考题:1.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有和临床意义?血脂代谢紊乱对机体有何危害?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代表着各种疾病的发生:如原发性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脂肪肝等。
血脂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危害: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分两种:1)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危害: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动脉硬化。
动脉斑块形成主要表现在心、脑、肾等位置,如果动脉硬化斑块较重或者不稳定,发生在心脏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在脑血管会出现急性脑血栓,即急性脑梗死,以及肾脏出现急性肾梗死;在外周血管,如腿部可引起坏疽;2)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危害:在暴饮暴食的情况下,高甘油三酯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1777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2.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背景介绍:总胆固醇(TC)是指血浆中所有脂蛋白的胆固醇总和,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总胆固醇水平的高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了解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其原理为将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加入样本中,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过氧化物,再由过氧化物与酚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有色产物,最后通过比色计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总胆固醇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血清标本,离心分离血清。
2. 用标准吸光度计预热,设置波长为500nm。
3. 取适量样本和对照品,加入试剂A和试剂B,混匀后在37°C恒温水浴中反应15分钟。
4. 加入试剂C混匀,再在37°C恒温水浴中反应5分钟。
5. 用比色计在波长为500nm处对样本和对照品吸光度,计算总胆固醇含量。
实验结果:样本A吸光度为0.6,对照品吸光度为0.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A的总胆固醇含量为5.0mmol/L。
样本B吸光度为0.7,对照品吸光度为0.4,计算出样本B的总胆固醇含量为6.0mmol/L。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样本A的总胆固醇含量正常,而样本B的总胆固醇含量超标,提示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血清总胆固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0184e3aeaad1f346933fe5.png)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A1.2 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 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固醇呈正比。
反应式如下:胆固醇酯+H2O CEH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胆固醇+02 CHOD △4-胆甾烯酮十H2022H202+4-氨基安替比林+酚POD 昆亚胺+4H2OA1.3.1 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对体检对象及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h内不作剧烈运动。
A1.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
例如站立5 min 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 min提高16%,故在采血前至少应***5min。
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静脉阻滞5min可使甘油三酯增高10%~15%。
A1. 3.3 抗凝剂: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检验。
如用血浆,多主张用EDTANa2(1mg/mL)抗凝。
【检验医学】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
![【检验医学】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c8852b6a21614791611285f.png)
3小时。不能立刻测定的标本要分离血清,转 移至有盖子的小试管中,当天不能测定的,可 暂时存放于4℃冰箱保存。
方法学评价
• 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线性 范围宽
• 对标准参考物的要求较高(要求有定值的校准 液),且容易受到一些还原物质如尿酸、胆红 素、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的干扰
• 本实验检测/可报告范围0.08~20.7 mmol/L, 分析灵敏度(检测低限)0.08 mmol/L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
目的
• 掌握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基本 原理及操作
• 熟悉血清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 了解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特点
和注意事项
简介
• 决定方法为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 参考方法为正己烷抽提L-B反应
显色法(AL-BK法) • 常规方法为酶法(胆固醇氧化酶
法(COD-PAP))
试剂与器材
• 缓冲液 • 色原 • 4-AAP • 胆固醇酯酶 • 胆固醇氧化酶 • 过氧化物酶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原理
• 胆固醇酯+H2O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RCOOH
• 胆固醇+O2 胆固醇氧化酶 Δ4—胆甾烯酮+H2O2
• 2 H2O2 +4-氨基安替比林 + 酚 过氧化物酶 醌亚胺+4 H2O
• TC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疾病、严重感染、营养不 良、肠道吸收不良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溶血性 黄疸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晚期癌症等。
注意事项
• 血清和血浆(肝素、EDTA-K2、EDTA-NA2)均 可供TC测定,但后者结果比前者结果低3%。不 可使用柠檬酸、草酸或氟化物抗凝。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5001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2.png)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了解被检测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
血清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和游离胆固醇的总和,通常以毫摩尔/升(mmol/L)为单位进行测定。
在实验室中,我们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即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胆固醇氧化成酮醇,然后通过比色法测定产生的色素来确定总胆固醇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
1. 采集被检测者的静脉血样本,放置于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液。
2. 将上清液放入试剂盒中,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样本处理和试剂添加。
3.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本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测定,被检测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X mmol/L。
五、实验分析。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结果,结合被检测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可以初步判断其心血管健康状况。
若总胆固醇水平偏高,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干预措施。
若总胆固醇水平正常,被检测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良好。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采集血样和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化学试剂的使用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
3. 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数据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测定,我们成功得出了被检测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并对其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实验结果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实验展望。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提高测定精度和准确性,为更多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本次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胆固醇(TCHOL)检测标准操作规程5.0
![总胆固醇(TCHOL)检测标准操作规程5.0](https://img.taocdn.com/s3/m/571ba87c02768e9951e73823.png)
迪安诊断总胆固醇(TCHOL) 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版本号Version:第5/0版)2013年 12 月 30 日颁布实施编制(Editor):审核(Checker):批准(Approver):修订履历(Revision History)1.目的指导正确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
2.实验原理胆固醇氧化酶法胆固醇酯+H2O 胆固醇酯水解酶胆固醇+脂肪酸胆固醇+O2 胆固醇氧化酶Δ4胆甾烯酮+H2O22H2O2+4-氨基安替比林 + 酚过氧化物酶醌亚胺色素+4H2O生成的苯醌亚胺的颜色深浅与胆固醇的浓度成正比。
3.适用系统:罗氏Cobas C8000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
4.试剂4.1检测试剂4.1.1厂家:罗氏诊断公司生产4.1.2稳定性:未开封于2~8O C保存,可稳定至有效期末,Cobas C501上机后稳定4周Cobas C701上机后稳定4周4.1.3成分:试剂1:PIPES缓冲液:225mmol/L,PH 6.8;Mg2+:10mmol/L;胆酸钠:0.6mmol/L;;4-氨基比林:≥0.45mmol/L;酚:≥12.6mmol/L;脂肪醇聚乙二醇醚:3%;胆固醇酯酶(假单胞菌属):≥25μkat/L(≥1.5U/ml);胆固醇氧化酶(大肠杆菌):≥7.5μkat/L(≥0.45U/ml);过氧化物酶(辣根):≥12.5μkat/L(≥0.75U/ml);稳定剂;防腐剂4.1.4配制:无需配制,直接使用4.1.5规格:400T/盒,2100T/盒4.2校准品 C.f.a.s4.2.1厂家:罗氏诊断公司生产4.2.2稳定性:未开封于2~8O C保存,可稳定至有效期末;校准物复融后冷冻起来,盖紧盖子保存在-15~-25O C,可稳定4周。
4.2.3配制:每瓶使用时用3mL去离子水复溶,静置30分钟轻轻混匀后使用,剩余量根据需要分装于离心管中,于-15~-25O C保存。
4.2.4规格:12×3mL4.3质控品伯乐化学物质质控物1,24.3.1厂家:美国Bio-Rad laboratories.INC4.3.2稳定性:未开启的质控品保存在2~8O C时,可稳定至有效期末。
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8fcf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f.png)
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
总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它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
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总胆固醇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总胆固醇测定方法。
1. 酶法测定,这是目前常用的总胆固醇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
酶法将胆固醇氧化成酮醇,然后使用特定的试剂进行比色测定,根
据产生的色素浓度来计算总胆固醇的含量。
2. 色谱法测定,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物质的方法,通
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准确地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
3. 免疫测定法,这种方法利用特定的抗体与总胆固醇结合,形
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通过免疫学技术进行测定。
总的来说,这些方法都可以准确地测定总胆固醇的含量,但在
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室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通
过准确测定总胆固醇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采
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7426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2.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氧化酶法)血清中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醉(FC)和胆固静酯(CE)两部分。
血清中胆固静可被脂蛋白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胆的烯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对羟基苯甲酸钠存在时,晶过氧化物酶(POD)催化,反应生成苯醍亚胺非那腺的红色醍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胆固醇酯+H2O2三⅛>胆固醇+脂肪酸胆固醉+O2三三三>胆韵烯酮+/O?2”2。
2+4-八人+对羟基苯甲酸钠一^一红色晶类物质+4”2。
2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20℃可保存1年。
样本应避免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b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O.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7.2.单位换算:mg∕dl=mmol∕L×38.78.检验方法的局限性8.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00nm处吸光度大于0.080时不能使用。
8.试剂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3空白吸光度:在50Onnl处,光径ICnl时,空白吸光度A≤0.08094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0.5-20.0]InmOI/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性.0-20.0]mmol∕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机8.5准确度:使用具有溯源性的标准品进行测定,实测值与标识值的相对偏差应在±10%内。
8.6分析灵敏度:在50Onm处,光径IenI时,测量已知浓度样品换算成ImnloI/L的总胆固醇时,吸光度变化4A三ol∕L20.0028.7批内精密度:CV≤4.0%8.8批间差:R≤6.0%8.9稳定性:(2-8)℃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期后1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1-8.7的要求。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3188a78a417866fb84a8e46.png)
余留海
2013.11.26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氧化酶法)
Assays for Serum Cholesterol
一、原理 二、测定方法 三、参考值 四、临床意义 五、方法学评价 六、注意事项 七、小结
一、原理
血清中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 醇(FC)和胆固醇酯(CE)两部分。血清 中胆固醇酯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 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在胆固 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胆甾烯酮和过 氧化氢,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 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生成苯 醌亚胺非那腙的红色醌类化合物。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为三级:合适范围 5.72mmol/L(220mg/dl)。边缘升高5.235.69mmol/L(201-219mg/dl);过高值 >5.72mmol/L(220mg/dl)。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 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 化的风险越大,时间也越早。血清总胆固醇每降 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但另一 方面,血清总胆固醇降到多低合适?目前认为, 将 血清总胆固醇保持在2.1-5.2mmol/L(90200mg/dl)范围内较为合适。对已有动脉粥样硬 化或冠心病者,应将胆固醇降至180mg/dl以下。
五、方法学评价
1. 线性范围: 0.05~12.9mmol/L,r≥0.990 2. 精密度:CV ≤3.0%,批间差≤5.0%, 3. 准确度:相对偏差 ±10% 4. 试剂空白吸光度≤0.150(波长505nm,光径 10mm) 5. 左旋多巴、尿酸、vitc、胆红素、谷胱甘肽等 达一定浓度时可竞争过氧化氢使结果偏低 6. 半胱氨酸(促G生成)使结果偏高。
各管充分混匀置37水浴10分钟后, 室温冷却测定
TCTG测定方法
![TCTG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c7ece419e8b8f67c1cb954.png)
一、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脂(CE)
1、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原理:血清中的CE可被胆固醇酯酶(CEH)水解为FC和游离脂肪酸(FFA),FC在胆固醇氧化酶(COD)的氧化作用下生成△4-胆甾烯酮和H2O2经过过氧化物酶(POD)催化,分解出氧,使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4-AAP)与酚偶联生成红色醌亚胺。
醌亚胺最大吸收峰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样本中的TC含量成正比,与经过同样处理的TC校准品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TC含量
CE+ H2O→FC + FFA
FC + O2→△4-胆甾烯酮+ H2O2
H2O2+4-AAP+苯酚→红色醌亚胺
二、甘油三酯(TG)
1、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清甘油三酯
原理:血清中TG经脂蛋白脂肪酶(LPL)作用,水解为甘油和FFA,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G3P),G3P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H2O2,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与4-AAP及4-氯酚显色,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
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成正比,与经过同样处理的TG校准品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TG含量。
TG+ H2O→甘油+脂肪酸
甘油+ATP→G3P+ ADP
G3P+ O2+ H2O→磷酸二羟丙酮+ H2O2
H2O2+4-AAP+4-氯酚→红色醌亚胺。
血清总胆固醇(TC)的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TC)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8fbcabb7e21af45b207a895.png)
血清总胆固醇(TC)的测定发表时间:2010-07-15T11:30:43.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福刚[导读] 胆固醇(cholesterol)是体内主要脂类之一。
人体内胆固醇来源除由食物摄取外,也可体内合成。
陈福刚(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克山 161600)【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036-01【关键词】血清胆固醇测定胆固醇(cholesterol)是体内主要脂类之一。
人体内胆固醇来源除由食物摄取外,也可体内合成。
人体除脑组织外,几乎所有组织都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肝脏不仅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也是调节血浆胆固醇水平和胆固醇脂与游离胆固醇比例的场所。
血中胆固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脂肪酸结合的,称为胆固醇酯,另一种是未和脂肪酸结合的,称为游离胆固醇。
血浆脂蛋白分子中的游离胆固醇,可以通过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催化作用而接受卵磷脂β-碳位上脂酰基而生成胆固醇酯。
LCAT是在肝脏中合成,因此,肝细胞损伤时,血浆胆固醇酯化作用减弱,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浓度下降。
正常人血浆中胆固醇约1/3以a-脂蛋白的形式转运,2/3以β-脂蛋白形式转运,TC=HDL-C+LDL-C+VLDL-C。
胆固醇是体内某些激素、维生素和胆汁酸等合成的原料。
肝脏中的胆固醇,约80%直接转化为胆酸,胆酸又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生成胆汁酸,随胆汁进入肠内,对肠内脂类的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
肾上腺皮质内的胆固醇,经酶催化可转变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此外,胆固醇在人体皮肤内可以氧化脱氢生成7-脱氢胆固醇,再经紫外线照射生成维生素D3,它能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生成。
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可作为脂类代谢的指标,但脂类代谢又常与糖类和激素的代谢密切相关,故在其他物质代谢异常时也可影响血清胆固醇的浓度。
使用胆固醇实验报告
![使用胆固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d2a6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了解血清总胆固醇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对于了解人体脂代谢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胆固醇氧化酶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其原理如下:1. 在反应液中,胆固醇与胆固醇氧化酶(Cholesterol Oxidase,COX)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反应,生成胆汁酸和过氧化氢。
2. 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将邻苯二胺(O-Phthaldialdehyde,OPA)氧化为邻苯二醌,产生蓝色。
3. 通过测定蓝色物质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
三、实验材料1. 试剂:胆固醇氧化酶试剂、邻苯二胺试剂、硫酸铵、盐酸、磷酸盐缓冲液、血清样本等。
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样本处理:将血清样本离心,取上清液待测。
2. 混合试剂:按照试剂说明书,将胆固醇氧化酶试剂、邻苯二胺试剂、硫酸铵、盐酸、磷酸盐缓冲液等混合均匀。
3. 测定吸光度:将混合好的试剂加入待测血清样本,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计算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胆固醇标准溶液,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2. 样本测定:将待测血清样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值。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温度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人体脂代谢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
血清总胆固醇(CHOL)—生化检测项目
![血清总胆固醇(CHOL)—生化检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23eba2c76edb6f1afe001fab.png)
血清总胆固醇(CHOL)
一、检测原理
胆固醇酯经胆固醇酯酶水解而产生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当氧存在的情况下,胆固醇经胆固醇氧化酶作用后转化为胆固醇-3-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4-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形成有色复合物,在505nm 或694nm波长处,生成紫色染料的吸光度与样品中胆固醇浓度成正比,而求得胆固醇的浓度。
二、参考区间
血清:2.9—5.2mmol/L
三、临床意义
1、胆固醇Ch分为胆固醇酯CE和游离胆固醇,两者相加为总胆固醇TC,肝脏是合成、储藏和供给Ch的主要器官。
2、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胆总管阻塞、胆石症、胆道肿瘤、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
3、减低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贫血、急性重症肝炎、
肝硬化胆固醇合成减少等。
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1146256529647d272852cf.png)
实验二 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会利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血清胆固醇由游离胆固醇(30%)和胆固醇酯(70%)组成。
血清胆固醇经酯化酶水解后,生成游离胆固醇和脂肪酸;在胆固醇氧化酶的作用下,游离胆固醇产生的H 2O 2与4-氨基安替比林和DHBS 反应生成微红色的醌亚胺。
醌亚胺在520nm 有特异吸收,反应产生的颜色与胆固醇含量成正比。
胆固醇酯+ H 2O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脂肪酸胆固醇+O 2−−−−→−胆固醇氧化酶△4胆甾烯酮+ H 2O 2 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DHBS −−−→−过氧化物酶醌亚胺+ H 2O 实验步骤:1、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的血清和标准胆固醇溶液,并分别标注为“H ”和“SH ”试管。
往每支试管加入的沉淀剂,在室温下静置15min ,用2000rad/min 的离心机分离10min 。
2、准备5支试管分别标注为“T ”(总胆固醇)、“H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T ”(标准总胆固醇)、“SH ”(标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 ”(空白实验)。
按照下表准备各支试管:(标准胆固醇浓度为50mg/dL )3、准备好以上试管后,充分混合并在37。
的温度下放置20min ,用波长520nm 的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支试管的吸光度值。
实验结果: 计算公式:总胆固醇=ST T 吸光度值吸光度值×02.01.0×5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HH吸光度值吸光度值×50代入数据得:总胆固醇=252.0167.0×02.01.0×5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0.0605.0×50=(mg/d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原理】
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包括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 ,FC)和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 ,CE)两部分。
血清中胆固醇酯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4-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H 2O 2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生成苯醌亚胺非那腙的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标本中TC 含量成正比。
【试剂】
1.胆固醇液体酶试剂组成(具体含量见相关文献)
GOOD's 缓冲液(pH6.7) 50mmol/L 胆固醇酯酶 ≥200U/L 胆固醇氧化酶 ≥100U/L 过氧化物酶 ≥3 000U/L 4-AAP 0.3mmol/L 苯酚
5mmol/L
2.胆固醇标准溶液5.17 mmol/L (200 mg/dl) 精确称取胆固醇200 mg ,用异丙醇配成100 ml 溶液,分装后,4℃保存,临用取出。
也可用定值的参考血清作标准。
【操作步骤】 终点法检测TC 按下表依次加样。
酶法测定TC 操作步骤
项目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血清(μl) 50 - - 标准液/定值血清(μl)
- 50 - 蒸馏水(μl) - - 50 酶试剂(μl)
1.50
1.50
1.50
混匀后,37℃保温5 min ,用分光光度计比色,于500 nm 波长处以空白管调零,读出各管吸光度。
【计算】
血清TC (mmol/L)=
标准管吸光度
测定管吸光度
×胆固醇标准液浓度
【参考范围】血清参考值:3.0~5.20 mmol/L;危险阈值:5.20~6.2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6.20 mmol/L。
【临床意义】
1.TC增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脂血症(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ApoB缺陷症、多源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和牛皮癣。
2.TC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肠道吸收不良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溶血性黄疸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等。
【注意事项】
1.试剂中酶的质量影响测定结果。
2.若需检测游离胆固醇浓度,将酶试剂成分中去掉胆固醇酯酶即可。
3.检测标本可为血清或者血浆(以肝素或EDTAK2抗凝)。
【评价】本方法线性范围为≤19.38 mmol/L (750 mg/d1)。
本方法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既可用于手工操作,也可自动化分析;既可作终点法检测,也可作速率法检测。
在终点法中血红蛋白高于2 g/L时引起正干扰;胆红素高于0.1 g/L时有明显负干扰;血中维生素C与甲基多巴浓度高于治疗水平时,会使结果降低。
但是在速率法中上述干扰物质影响较小。
高TG血症对本法无明显影响。
检测TC的血清(浆)标本密闭保存时,在4℃可稳定1周,-20℃可稳定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