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是培养孩子自律和生活能力的基础,更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饮食方面,要教会孩子用餐时要讲究卫生,包括用餐前洗手,擦嘴巴,不乱扔食物等;在睡眠方面,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穿衣方面,要告诉孩子要自己穿上脱下衣服,爱护自己的衣物等等。

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培养,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积极表扬和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课前准备齐全,按时上课,听从老师的指导等行为;在活动中,老师可以要求孩子遵守规则,互相尊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在生活中,家长可以要求孩子保持整洁,不乱丢垃圾,不损坏他人财物等。

通过这样的培养,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孩子是模仿的天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模仿身边的大人的一举一动。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和孩子一起去做。

家长和孩子一起打扫房间,一起整理书包,一起整理玩具等等。

通过这样的共同参与,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要注重对孩子的激励和奖励。

孩子在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激励和正面反馈。

在孩子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适当的表扬、奖励或小礼物等。

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培养良好常规习惯。

要耐心和细心地引导孩子。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和习惯养成都有不同的速度和方式,老师和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细心观察孩子的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并根据孩子的反馈及时调整。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每个幼儿的成长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基础,良好的常规习惯的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小班幼儿的老师,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成长。

一、注意生活细节,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幼儿的生活环境对他们形成的习惯有很大的影响。

在幼儿园中,老师需要细心照顾每个幼儿的日常生活,包括教导他们穿衣、梳头、洗脸等小事情,让幼儿有规律地生活。

同时,我们还要定期清扫教室,保持空气清新、干净整洁的状态,为孩子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这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卫生、整洁的好习惯。

二、规范幼儿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班幼儿的行为准则应该比较简明明了,如不吵闹、不推打、不随地扔垃圾、不乱画乱折等,这些行为规则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图画展示等方式向幼儿传达。

同时,老师要及时对孩子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表扬他们行为规范的表现。

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中。

三、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幼儿需要具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幼儿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但是他们也需要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估的方式,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我解决并调整。

老师可以通过挑战游戏、小组竞赛等方式培养幼儿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孩子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四、建立幼儿的交往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小班幼儿正处在发展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学会与人相处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老师需要通过小组游戏、团队项目、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和协调,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亲子配合,形成共同的培养计划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培养,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应该相互配合,形成共同的培养计划。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从饮食、作息、阅读等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日常清理整理活动,如整理自己的玩具、整理书包等。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学会等红绿灯、过马路等。

2. 培养社交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学会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和资源,并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4. 培养动手能力:提供各种绘画、手工制作、剪纸、塑料泥等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户外游戏、运动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6. 培养艺术修养: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
艺术修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环境,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在实施这些培养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合理设置任务,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常规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能力提升以及日常生活的独立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需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上。

幼儿园应该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奉献他人,学会团结、友爱、诚实等等。

幼儿园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向幼儿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对于不守时的幼儿,可以通过制定时间表、进行时间倒计时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守时的习惯。

对于不整洁的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教育幼儿养成整洁的习惯。

幼儿园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奖励。

幼儿在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幼儿园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鼓励的眼神、表扬和奖励等方式激励幼儿,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应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支持系统,幼儿园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关于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信息和方法,家长也可以向幼儿园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比如布置整洁的教室、提供有趣的玩具和游戏等等。

幼儿园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在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奖励、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四)如厕:
首先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如厕训练,让幼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教给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知道便后要冲厕所等。其次教师还要个别幼儿(如刚 入园的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让他 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五)午睡:
首先要求家长在家里帮助幼儿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为幼儿创设安静、舒 适的睡眠环境;睡前为幼儿做好准备工作(如上厕所、脱衣服等);教师亲切的 与幼儿谈话或为幼儿讲一则小故事等帮助幼儿入睡;起床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 鞋、袜等。
基本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对幼儿饮食十分重视,对幼儿“吃”的问题格外。 家长往往把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准备得很少,甚至索性不给孩子吃。家长认为孩 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高兴就行。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病是吃出来 的,所以拼命给孩子吃有营养的食物,结果导致孩子营养过剩,
产生肥胖、高血压等。其实家长不知道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非 常重要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在园饮食习惯的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小班幼儿在园的饮食习惯普遍较好。大部分幼儿能主动使用 餐具自己吃饭,并且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他们能基本清楚什么食物有营养, 每天的进餐时间也很有规律。
如早上的牛奶和鸡蛋,午餐和晚餐中的各种菜肴等。但在饭后卫生习惯上还 存在一些问题:如饭后不擦嘴、不漱口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进行教育:
(三)喝水:
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常规:1.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在家里 也有良好的喝水习惯。如:每天为幼儿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少喝饮料等。2.教师 工作: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茶水;组织集体活动时为幼儿准备足够的饮用水; 教给幼儿正确的喝水方法等。3.表扬鼓励:及时表扬在喝水方面有进步的幼儿。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常规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班常规指的是园所或学校为幼儿制定的日常生活、学习和行为的规范,目的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下面将就小班常规的培养进行浅谈。

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通过制定规范和要求,可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饮食、睡眠、卫生习惯等。

在园所或学校里,教师可以通过规定规范的时间安排和行为准则,引导幼儿按时吃饭、午休、上厕所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幼儿园或学校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引导幼儿形成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师长和同伴、团结合作等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规定幼儿排队、集体活动时要遵守纪律,禁止打闹、争吵等不良行为。

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融入。

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指个体能够在内部有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不依赖于外部的约束和监督。

通过小班常规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觉地遵守规范和要求,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给幼儿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自主选择和决策,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

幼儿园或学校是幼儿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场所,通过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活动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交流和互动,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教学是指少于30人的小班级教学方式,小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在小班教学中,小班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更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小班常规的培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培养小班常规的方法和策略。

一、小班常规的培养意义1.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规范,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使其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小班常规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心态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小班常规的培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室成为一个安静、整洁、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效果。

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有效地减少教室中的噪音和干扰,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小班常规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在小班教学中,老师更容易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更容易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通过常规的培养,学生能够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更愿意向老师倾诉、求助,能够更好地处理师生矛盾,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1.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为了培养小班常规,教师可以在学校班级内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例如关于课堂纪律、作业规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

教师应该对规章制度进行宣传,让学生清楚了解班级的规定和要求,及时提示学生遵守规则。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促进小班常规的培养。

2.开展常规教育活动在培养小班常规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常规教育活动,例如班会教育、常规教育讲座、常规教育小组讨论等活动。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摘要】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还能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通过游戏教育和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形成。

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常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身心发展,游戏教育,家园合作,教育工作,教师,家长,全面发展。

1. 引言1.1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阶段,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出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还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律的生活节奏,还有助于他们在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首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通过长期坚持好习惯,幼儿可以逐渐培养出自觉与自制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自信。

良好的常规习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在集体生活中,幼儿需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意义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因为良好的常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规律性生活的习惯,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每天坚持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休息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其社交行为和学习品质。

在小班幼儿园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意义的活动和与家长的合作等方式来促进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基础。

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有序、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

在教室里设置明确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各种能够培养常规习惯的教具和材料,如自己收拾玩具的盒子和小扫帚等。

教师还应该通过模范示范,要求幼儿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活动,如排队、用餐、洗手等。

通过这样的环境创设,幼儿能够逐渐形成遵守规则和常规的习惯。

提供有意义的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一些有规律、有意义的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到如早操、自助用餐、整理玩具等活动中来。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律、自主的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还应该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良好常规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巩固这些习惯。

与家长的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关键。

家庭是幼儿建立常规习惯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强调和培养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进步,也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适合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如观摩课堂、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与教师一起给予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浅议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

浅议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

浅议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的起点,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常规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秩序感,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

因此,幼儿园小班的常规培养至关重要。

一、常规培养的重要性1.促进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常规训练,孩子们能够学会自我约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在遵循常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规则,从而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增强安全意识:良好的常规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伤害,保障其身心健康。

二、常规培养的措施(一)日常习惯的培养1.定时作息:入园之前,孩子们在家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任何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非常不适应,不是饿了就是困了等,因此,设定固定的起床、午睡和活动时间,帮助孩子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2.卫生习惯:孩子们刚入园时,我检查孩子们的个人卫生时,发现大多数孩子的指甲过长、太脏,还有的孩子吃手、抠鼻子等。

所以,教育孩子们饭前便后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迫在眉睫。

礼貌用语:鼓励孩子们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培养其礼貌待人的品质。

(二)行为规范的引导1.分享与合作:孩子们在家一个人已成习惯,所以干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会存在抢玩具、打架等行为,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分享玩具和资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尊重他人:教育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避免干扰他人。

3.自我表达:鼓励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避免使用肢体冲突解决问题。

(三)情感与认知发展1.情感支持:提供安全、温馨的环境,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认知引导:通过故事讲述、探索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其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策略1.示范与模仿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内容
1. 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佳时期。

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分享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以此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2. 语言能力
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语言和礼仪。

3. 运动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各种运动和游戏,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和运动协调性。

此外,老师还应该教授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地爬上和下楼梯等。

4. 知识启蒙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可以适当地为孩子们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数字、颜色、
形状等,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孩子探索和学习。

5. 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学会自己穿衣、洗手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

此外,还应该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地使用剪刀、尺子等。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篇一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一、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建立初步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接触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生活习惯,需要逐步适应和建立自我意识。

而良好的常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内容生活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息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活动。

(2)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尝试各种食物,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卫生知识,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行为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分享与合作: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并尝试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3)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在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不干扰他人、不随意离开集体等。

学习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讲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注意听老师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

(2)作业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答案等。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进一步探讨以下方面:一是深入了解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内在机 制,为培养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二是从跨文化角度比较不同国家 或地区的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为我国的小班幼儿教育提供借鉴;三是开展 实证研究,比较不同常规培养策略的效果,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
谢谢观看
一、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常规培养,幼儿可以学会自己穿衣服、洗脸、刷 牙、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利于 减轻家长不必要的负担。
2、维护教学秩序: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助于维护幼儿园的教学秩序。如果幼儿 没有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往往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4、故事启迪:通过讲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规则、纪律和社 会交往的重要性。
5、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和指导幼儿的常规养成。
教育效果
通过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幼儿在以下方面将取得显著进步:
1、规则意识增强: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活 动秩序。
培养目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规则意识:帮助幼儿了解并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排队等待、不随意打 扰他人等,以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
2、自律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如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不随意离 开座位等,以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如分享玩具、合作游戏、 互相帮助等,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在遵守 规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排队等基本的社交技能。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策略
1、借助儿歌和故事:儿歌和故事是帮助幼儿理解常规的有趣方式。例如,通 过儿歌《洗手歌》和故事《小猪上学》,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正确洗手的方法和 课堂基本纪律。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教学是指每个班级人数较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为密切,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小班教学更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在小班教学中,常规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维护和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如何培养小班的常规,是每一位小班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一、角色定位小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

在小班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教师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小班学生对教师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言行都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需要成为家长的交流桥梁和指导者。

小班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关注,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他们针对学生的指导和建议,使得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得到统一的教育。

二、培养规则意识规则对于小班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维护教学秩序和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明确规则,并严格执行。

比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保持教室整洁等,教师应该严格执行并及时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处理。

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制定规则。

在小班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很重要,如果能够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并约定违反规则的惩罚与奖励,那么学生将更加容易接受这些规则,自觉遵守。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和强调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让学生深刻理解规则对于生活和学习的意义,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三、促进良好的日常习惯良好的日常习惯对于小班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小班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常规是指通过常规活动来培养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律能力。

本文将从小班常规的重要性、培养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浅谈。

小班常规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班常规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每天的常规活动,学生可以按照固定的规定和步骤来完成任务,从而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和习惯。

早上准时起床、洗漱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间操、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班常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常规中,学生需要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某些活动,例如集体游戏、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对集体的归属感,并且学会与他人相互支持和帮助。

这样的培养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小班常规的培养方法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进行。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常规培养。

游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组织一个“快乐起床游戏”,让学生跟随音乐和动作起床、洗漱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歌曲等形式来进行常规培养。

音乐和歌曲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完成常规活动。

在上课前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教师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

当学生按照常规要求完成任务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表扬、小礼品等。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遵循常规。

在培养小班常规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量身定制。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常规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常规,使其适应孩子的需求。

教师需要从细节入手,细心观察和引导学生。

在培养学生按时起床的常规时,可以提前到学生寝室,进行温馨的唤醒和督促。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常规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班常规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形成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对小班常规的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环境的营造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幼儿接受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新知识的场所,因此建设幼儿园是小班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环境应该干净整洁、明亮舒适,避免有象征性的装饰和摆设,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还应有丰富的教具、玩具、游戏器材等,以吸引幼儿的兴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室的布置也是很重要的,例如,教室应该放置到与孩子们视线平齐或低一些的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幼儿的学习。

此外,奖励桌、涂鸦墙等触手可及的位置,可以发挥激励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明确规范的内容小班常规的内容,不只是日常行为的规范,还包括学习规范、生活规范等各个方面,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情境和常规进行清晰明确地说明。

比如,礼貌用语、卫生习惯、早操、午睡、飲食规范等等,都可以成为小班常规的培养内容。

在培养小班常规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述必须简明、准确,要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儿能够理解并遵循。

三、转换角色,营造端正人格教师在幼儿园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幼儿良好行为的榜样,教师的行为和言语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行为和言语,因此,教师要在小班常规的培养中充当起榜样的角色。

教师通过认真地细致地做好自己的行为记录、言语记录、形体动作等,充实自己的行为范本,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而且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科学的教学内容。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班常规的培养并不是一次性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系统、丰富多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结合童话、游戏等有趣的方式呈现消除生活习惯的培养知识等。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在实践中去教,让幼儿通过实践了解常规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常规的培养对于幼儿园教学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常规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从小班常规的重要性、培养小班常规的方法以及常规培养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小班常规的重要性1. 帮助幼儿建立自律意识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律意识,明确规范的行为要求和学习要求,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小班常规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明确的学习规范和要求下,能够更加专注、认真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二、培养小班常规的方法1. 确立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教师应该在班级生活和学习中,为幼儿制定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如上课时要安静听讲、用餐时要规范用餐、玩耍时要互相尊重等,让幼儿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 示范和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示范和引导,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来示范给幼儿看,引导幼儿学习模仿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3. 奖惩结合,及时纠正教师在培养小班常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奖惩的方法,对于遵守规范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遵守规范的幼儿要及时纠正和批评,让幼儿明白良好行为会受到奖励,不良行为会受到惩罚。

4. 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让幼儿明白在集体中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三、常规培养的效果1. 提高班级纪律性通过对小班常规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的纪律性,让幼儿在遵守规范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享受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快乐。

2.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常规培养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守纪、互相尊重、自主整理物品等,这些习惯将会在日后的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日后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能够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幼儿培养良好常规习惯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为日常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从小开始进行培养,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将这些习惯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律的性格。

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规章制度是对幼儿行为的规范和指导,其目的是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并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行事。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针对他们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定,比如要求幼儿按时睡觉、按时吃饭、爱护幼儿园的环境等。

还要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说明,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复杂的词语。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表现以积极的反馈。

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让幼儿感到愉快、温暖和安全的环境。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对于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产生快乐和满足感。

这种积极反馈可以激发幼儿对良好常规习惯的兴趣,增强他们养成这些习惯的动力。

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关键。

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在培养幼儿常规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一起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家长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例如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讲述道德故事、与幼儿讨论正确的行为规范等。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经历着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良好的常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律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对于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藉着生活习惯孩子可以更好的感知到环境,增强体验和认知的能力。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老师可以定期教育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勤洗手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小班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增强孩子的自学能力。

老师应该加强对孩子日常学习的引导和指导,教育孩子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何正确使用学习时间,从小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品德养成和社交得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小班幼儿正是在这个时期处于模仿期,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尤为重要,教会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习惯更是必不可少。

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可以多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让孩子通过模仿学习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帮助孩子养成礼貌待人、友善助人的行为习惯。

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培养好的健康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通过教育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可以使孩子从小把健康意识植入内心,树立健康至上的信念。

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孩子们可以懂得如何正确地洗手、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健康习惯,从而让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习惯包括对待人的态度、与他人交往的方式等。

培养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以使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

浅谈小班常规的培养小班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灵活多样、个性化教学等特点,受到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在小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学习常规能够引导孩子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班常规的培养。

一、小班常规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小班常规的形成和养成,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 提高学习效率。

好的学习常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3.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常规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小班常规的培养方法1. 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言行上感受到老师的榜样力量。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和班级要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出轻松愉快、严谨严肃、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制定详细的学习常规。

学校和班级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学习常规,包括学生在教室内外的一举一动,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学校和班级的规定行事。

4. 倡导家校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孩子制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常规。

家长要了解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

5. 注重激励和引导。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过程中,学校和班级要注重激励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好表现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学习的快乐。

1. 灌输理念,培养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灌输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告诉他们好的学习常规和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08-30T17:47:15.827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白珍
[导读] 因为幼儿听到教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

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白珍
(林芝地区第二幼儿园,西藏林芝850400)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过度到幼儿园生活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小班是幼儿踏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

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

笔者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以下是笔者在带小班的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开展生动、形象的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中心”“小太阳”。

几代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渐渐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从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生活上亲情依恋特别强烈,显得很不适应。

有的幼儿吃饭需要教师喂着吃,有的睡觉时,要教师抱着才能睡,有的大小便后不会自己拉裤子,有的玩了玩具到处扔等。

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满足。

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区笔者用雪碧瓶做了可爱的瓶娃娃,让幼儿用小勺喂娃娃饭吃;提供玩具娃娃、小夹子和小衣架,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拉拉链、挂衣服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反复练习,特别在“娃娃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给娃娃喂饭,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笔者还将玩具筐和摆放的位子做一一对应标记,逐渐让幼儿养成了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好习惯。

在活动中,幼儿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会情感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笔者不是简单地指责、阻止,而是进行正确的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

如,在刚开学时,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

笔者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师听到教室里有哭声,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一只手拖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

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呀?”小朋友纷纷说:“我们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笔者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老师这样做。

”笔者给幼儿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幼儿练习。

幼儿都模仿着笔者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

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同伴提醒他改正呢。

小班幼儿还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

比如说,在洗手的时候,笔者让幼儿边洗边念:“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淋湿手,抹上洗手液搓搓,指尖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干净了。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的引导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幼儿在用餐的时候,有的幼儿双手不动,等着教师来喂;有的幼儿能自己吃,但桌子上撒满了米粒和菜,有时候地板上也到处都是,笔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对于小班的幼儿,如果采取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肯定是不行的,笔者从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着手,利用午餐前的一段时间,给幼儿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懂得了吃饭时不能掉米粒。

有的幼儿经常小便在床上,针对此现象,笔者又给幼儿讲述《小猪尿床》的故事,幼儿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启发,懂得了午睡前一定要上厕所将尿排空,才不会尿床的道理。

有的幼儿很难入睡,笔者让幼儿欣赏歌曲《十二点钟静悄悄》,逐渐使幼儿养成了要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有的幼儿裤子、鞋子经常穿反,笔者又用儿歌“好朋友”来帮助幼儿练习,一段时间后幼儿穿脱衣裤、鞋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平时,笔者注意观察,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加以表扬,抓住一切可表扬的机会,督促和鼓励他们。

三、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

自从带了小班之后,笔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

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教师要一口一口地喂。

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

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裤子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

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

要通过教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

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幼儿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四、要创设情境,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

笔者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

于是,笔者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

之后,笔者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幼儿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

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动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五、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教师讲得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

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

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笔者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教师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笔者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

笔者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

”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笔者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笔者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七、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

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

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教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

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教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室里聊天。

因为幼儿听到教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

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

总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心、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幼儿、包容幼儿的心。

愿我们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根说得好:“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追求好的习惯。

”而3~4 岁的幼儿正是人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而且劳动观念、集体观念明显增强,还培养了幼儿的个性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