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理论的发展轨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少万
(广西梧州师专 外语系, 广西 贺州 542800)
[ 关键词 ] 语言; 交际; 理论; 模式; 发展 [ 摘 要 ] 语言交际理论是语用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现代语言交际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年
间语言交际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及V erschueren 的顺应理论构成了现代交际 的理论基础。
二、语言交际的理论萌芽
对语言交际的研究就是指把语言看成是一种 交际形式, 强调语言的工具特征。它分析语言交际 的过程, 探究语言交际成功的基础, 揭示语言交际 的实质。因此, 它旨在通过语言交际的实现来描述 和阐释语言各层次上的各种语言特征和话语生成 与理解的心理机制, 以及语言外因素对交际效果 所产生的影响。宽泛而言, 对语言交际的探讨早在 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就有人进行了。 西西里最 负盛名的修辞学家 Go rg ia s 以其口吐珠玑轰动全 城。他周游各地, 讲解演讲术。A risto tle 的“修辞 学 ”(R heto ric) 使我们不得不对他的语言使用规 律的精辟论述叹为观止, 而他的“解释篇”(O n In2 terp reta tion ) 更是闪烁出朴源自文库的本体论思想和语 言交际代码观点。 他说:“话语声音是灵魂中情感 的象征, 其自身就是现实事物的反映。”[1 ] (P5) 其含
义是说, 话语对表达信息进行了编码。他还认为言 语是思想经历的表达, 文字是言语的表达[2 ] (P 。 10) A risto tle 的语言交际代码思想对现代语言交际 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语言交际的理论渊源
现代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 源于 Sau ssu re 的符号学的创建。 在人类历史 上, 19 世纪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社会变革的 一百年, 也是科学文化大发展的一百年。 在这期 间,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思潮此起彼伏。 Sau s2 su re 正是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脱颖而出, 成为这 个伟大变革时代语言学界的一颗耀眼之星。 他创 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对语言作出历时和共时的 划分, 提出“语言”和“言语”的重要思想。他的学说 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 20 世纪各个语言学流派。
四、单一交际模式的局限
Sau ssu re 建立符号学之后, 语言的符号理论 就被用于语言交际的理解。符号理论认为, 语言和 交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语言是一种代码 (code) 系统, 其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 因此, 交际 过程就是代码的转换过程。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根 据这种符号学的观点建立了一种普遍的原理来解 释交际过程, 这就是长期在交际理论中占据统治 地位的代码模式 (code m odel)。
在代码模式里, 人们的言语交际涉及到一系 列的符号与信息, 以及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代码, 其
58
中符号表现为话语, 信息代表说话人要表达的思 想, 代码即为语法。语言交际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过 程, 即交际者把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符号, 并通过 视觉或听觉器官将符号传送给交际对象, 交际对 象则通过语法把符号还原为交际者的思想从而达 到对话语的理解。这是一个从符号到思想、自下而 上的单向、非智能和机械的编码—解码过程。这种 模式对言语交际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但真正的 言语过程不是那么简单。事实上, 在人们的言语交 际中, 话语形式与说话者实际要传递的思想总有 一定的距离。例如:“It is co ld in here" , 根据代码 模式, 只能理解为“这里冷”, 并未涉及到说话人的 意义 (即, 说这句话的意图)。说话者的意图可能是 建议把窗户关上, 或开启暖气, 或建议换个暖和的 地方等。 可见, 代码模式只能解释话语的“言内之 意”, 而不能解释“言外之意”。 它之所以缺乏此种 解释力, 不能解释语言形式与内容相分离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看不到话语理解的不确定性 以及话语理解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代码模式 这一固有的缺陷极大地降低了它的运用价值, 从 而在根本上动摇了它在交际理论中的统治地位。 1957 年, 美国语言哲学家 Pau l G rice 发表了“论 意义”(M ean ing) 一文, 对“意义”作了如下定义: [ S ] (某人) 通过 X (表达式) 表达某种意义 (大致) 相当于“[ S ] 意欲传递的 X 对听者产生某种效果 并使听者意识到这种意图”[1 ] (P 。 21) 该文的发表给 交际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后, Straw son 和 Sea rle 先后对 G rice 的定义作了补充和修正。 从此,“意义”、“意图”在交际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 十年后, 1967 年, G rice 在哈佛大学作 了著名的“W illiam J am es L ectu res”。在这个系列 讲座里, G rice 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 其主要内容 包 括“合作原则”及其下属的 四 个 准 则 和 若 干 次 则。G rice“合作原则”中的四个准则, 即量的准则、 质 的 准 则、关 系 准 则 和 方 式 准 则 来 源 于 哲 学 家 Imm anuel Kan t 的“范畴表”中列出的四个范畴: 量、质、关系、方式。 Kan t 以这四个范畴构成了他 的范畴体系。 它概括了客观事物合理存在的最基 本要求, 也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必定有一定的量, 有自己的规定性, 有与他物的关系, 有自身存在的 方式。范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晶, 又可以反过来 成为规范人类认识活动的有用工具。 G rice 借用 了 Kan t 的四个范畴来作为规范交际活动的基本 准则, 使“合作原则”具有相当的概括力和解释力。 他认为, 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交际双
关联理论首先把人类语言活动归属为一种有 目的、有意图的认知活动, 认为说话人的目的或意 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具有共 识。 认知环境指由一系列显明的事实或假设构成 的集合。一个人的认知环境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 和词汇信息三部分组成。 这些信息构成个人理解 话语的潜在的认知语境。 当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 中“显明”的 (m an ifest) 事实或假设相同时, 就产
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 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 理解。 因此, 他们都遵守着某些合作原则, 以求实 现这个愿望。 但有时说话人可能出于某种特殊需 要, 说出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当听话人察觉到 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 他就要迫使自己 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理解说话人话语 中的深层意义。 G rice 提出的合作原则被用来作 为推导话语意义时所必须遵守的标准, 在其后的 二十多年里, 语用学界基本上接受了他的观点, 并 以此作为语用学研究语言交际中话语理解所采用 的基本模式, 即推理模式 ( inferen tia l m odel)。 根 据这一推理模式, 交际双方首先要具有相互知识 (m u tua l know ledge) , 并遵守共同的原则和目标。 说话人依据发话人遵守或违反准则的不同情况对 发话人的话语含义进行推理。不难看出, 这是一个 与代码模式方向相反、单向、自上而下、灵活的智 能型的模式。 相对而言, G rice 推理模式比代码模 式朝人类语言交际的实际更进了一步。 它较好地 解决了代码模式无法解决的“言外之意”的问题,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其一, 未对这四准则的具 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层次作出说明, 各次 则的规定都比较含糊、笼统; 其二, 只注重形式化 的描述而忽视机理上的分析和解释; 其三, 只强调 非常规性会话含义的产生和理解, 而对常规性的 现象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人类交际理论的研究 又一次面临着困境。
[ 中图分类号 ] H 03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726425 (2002) 0320057205
一、引言
语言交际理论是语用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它涉及语用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左 右语用学整体框架和模式。因此, 这一理论的发展 一直受到语用学界的普遍重视。 本文拟就语言交 际理论的发展轨迹作一综述, 并对其理论基础进 行分析和阐述。
第 28 卷 第 3 期 2002 年 9 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f Xuzhou N o rm a l U n i. (Ph ilo sop hy and Socia l Sciences Ed ition)
V o l. 28, N o. 3 Sep t. , 2002
语言交际理论的发展轨迹
应当看到, Sau ssu re 的语言理论绝非凭空出 现, 而与当时社会中的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 与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分不开。首 先, 对 Sau ssu re 的语言理论产生影响的是德国社 会学家 Em ile D u rkheim 的现代社会学思想。 他 认为社会是一种行为, 不论其是否有固定的性质, 它 对 每 个 人 都 有“外 部 制 约 ”( ex ternal con stra in t)。Sau ssu re 由此得到启发。在他看来, 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 一种行为。语言行为也有
在语言学方面, 对 Sau ssu re 影响最大的是美 国语言学家W illiam Dw igh t W h itney。W h itney 第一次提出“语言……是说出来的, 听得见的符 号; 主要是通过这种符号人类社会的思想才得以 表达……[2 ] (P81)。Sau ssu re 正是从上述三位学者的 思想中吸取营养, 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学说和符号 学理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明确指出: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3 ] (P37)。他 进一步说:“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或者因 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 整 体, 我 可 以 更 简 单 地 说: 语 言 符 号 是 任 意 的”[3 ] (102)。Sau ssu re 的符号学理论高屋见瓴。它不 仅开创了一门新的科学, 而且创立了适用于许多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现代语言交际的代码理论正 是在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五、从单一走向综合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要经过由简单到复 杂、由初级到高级, 不断深化、不断前进的过程, 遵 循着“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 分久必合”的辩证发展 规律。1986 年, D an Sp erber & D eird re W ilson 合 著出版了《关联: 交际与认知》一书, 批判和发展了 G 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 建立了语言交际的“关 联理论”, 它综合了当代认知科学、语言哲学和人 类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 对语言交际的本质过程 作了独到的阐述和新的解释。
[ 收稿日期 ]2001211222 [ 作者简介 ]谢少万 (1957—) , 男, 广西南宁市人, 广西梧州师专外语系副教授。
外部制约, 那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这种系统 同一切社会惯例一样, 是一切成员同意遵守的, 约 定俗成的社会制约。
与此同时, 奥地利心理学家 Sigm und F reud 在他的精神分析治疗法里, 提出“下 意 识”( the uncon sciou s) 这一概念。 他虚构了一个原始社会 里, 一位蛮横无理的父亲被几个儿子合伙杀死吃 掉的故事。 F reud 假借这一虚构的历史故事来解 释社会中的规范和心理情结, 为的是说明如今仍 存在着一个“集体心理”(co llective p syche) 即“下 意识”心理。他认为, 正是因为这种“下意识”心理, 一件事情过后, 继续深深地影响着人类。 于是, 人 类逐渐形成一个底层心理系统。 人们对这种心理 系统并没有意识, 但时时受它支配和控制。 F reud 的观点反映出当时的结构主义思潮, 即任何行为 都被看成受一个规范系统所制约。 社会的规范在 于“集体心智”, 语言行为的规范在于语言规则, 心 理上的规范在于心理组织机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