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22.西湖游记二则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1.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欣赏西湖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
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师生共同回答。
2.训练朗读能力,交流欣赏体会。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西湖一导入新课杭州西湖,是我国最优美的名胜之一。
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
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诗词作者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什么?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一)明确目标整体把握全文,掌握重点词语,疏通文意,重点学习西湖一。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棹、岚、勒、突兀、相次、歌吹、艳冶、染翠、设色、夕春、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态柳情。
2.看大屏幕出示的西湖风景,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灵性,写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
《西湖二》作者以清丽明快之笔,描绘出西湖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春日盛景,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入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同上)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
西湖游记教案
西湖游记教案教案标题:西湖游记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西湖游记》,学生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湖文化。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西湖游记》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一些较为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分析和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西湖游记》的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的课前阅读反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西湖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西湖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有去过西湖,或者了解过西湖的一些信息。
二、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西湖游记》的指定章节,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读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
4.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三、词汇拓展(10分钟)1. 教师将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列在黑板上,逐一讲解并提供相关的例句。
2. 学生进行词汇拓展练习,如填空、造句等。
四、情感表达(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并请学生就自己对西湖的感受进行描述。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情感表达,并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展示。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了解西湖的历史、文化和保护措施,并进行展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西湖相关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提出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根据所学内容,撰写自己的西湖游记或感想,并进行班级分享。
西湖游记二则教学课件
你认为游记写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总结词:写作技巧
详细描述:游记写作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和细节进行描绘,使读者能够 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其次,要注重描绘人物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力求生动、形象、流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西湖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 和影响
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 魅力
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2课时
课程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程流程:先讲解游记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再分析《西湖游记二则》的文本, 最后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
02 西湖游记二则内容解析
《西湖一》解析
01
02
03
文章结构
文章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 ,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西湖 的美景。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 赞美和敬仰,同时也抒发 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
两篇游记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两篇文章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
不同点
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湖一》更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而 《西湖二》则更加注重对景物的具体描绘和情景交融。此外,《西湖二》在结尾处还提出了对现代旅游的反思和 思考,使文章更具深度和思考性。
THANKS
古代建筑与遗址
西湖周边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和遗址,如雷峰塔、岳庙等,见证了西湖的历史 变迁。
西湖的自然景观
《西湖二则》改
《西湖游记二则》教学设计大柳行中学姜彩霞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2、品味积累语言,体会情趣。
(重难点)3、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感情。
一、导语:(出示有关西湖图片)风光旖旎的西湖,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
同学们,你能说出有关西湖的诗词吗?(学生答)预设: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描写西湖美景的名作不胜枚举。
对于西湖之美,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却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他的山水小品《西湖游记二则》(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学生朗读)三、检查预习: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白板出示生字作者。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充分,下面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生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预设:本文语言浅易,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课文已有注释。
针对个别同学疑问,学生予以解答,解答不了,老师解答。
)白板出示:词:突兀、夕岚、勒、艳冶、不忍去湖上、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2、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师:克服词句障碍,咱们再读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五、寻美景(白板出示)1、第一则中,哪几句是写西湖全景的?哪几句是写作者初游时的心情的?2、第二则开头写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与这几句相照应?。
明确:1、西湖全景: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初游时的心情:目酣神醉。
2、西湖最盛:预设:(1)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师引导:这句也是奇特景观,但是不是作者最爱的盛景呢?明确:通过下文“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西湖游记二则》教案1
《西湖游记二则》教案1一、教师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之美重在西湖。
西湖景美,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
苏轼就曾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么西湖最美是何时呢?宋朝诗人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而我们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却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二、作者简介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三袁”。
他的文章“不拘一格,独抒性灵”,重在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9岁那年他曾到杭州西湖游览,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的游记。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其中的两则。
熟读这两则游记,疏通文意,并体会作者的心境,是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步骤(一)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
(二)正音wùzhào jiáhānē yŏu突兀棹颊目酣神醉东阿王丁酉lán lèkuìshuòwán chōng夕岚勒石篑数罗纨夕舂(三)再读挝?br> (四)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注:重点词解棹——船桨,这里指划船。
名词作动词。
去——1、离开2、距离为——1、是2、被3、对,向始——1、开始2、刚刚3、才“去”、“为”、“始”都是多义词。
(五)赏析课文1、文中“从武林门而西……则已心飞湖上”,写出了作者非常想见西湖的迫切心情。
“即棹小舟入湖”中的“即”也写出了作者急不可待的心情。
划小舟入湖以后,作者便急不可待地描写了西湖的全景。
“山色如娥……波纹如绫”用四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写出了西湖秀美的风姿。
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才一举头……初遇洛神时也”,这几句便写出了作者初游时的心情,并且反衬出了西湖的美丽。
2、西湖景美,那么何时最美呢?袁宏道认为“西湖最盛……为夕岚”,这几句其实是全文的“纲”,下面的语段都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
西湖教案5篇
西湖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湖教案5篇我们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评价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准确评价,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西湖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语文《西湖游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3.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西湖的想象和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1)教师朗读古诗,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句中的美景。
(2)学生分享对诗句中描绘的西湖美景的感受和想象。
(3)教师简要介绍西湖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方法层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采用比较阅读法,将两篇游记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提升情感共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能力水平: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但文学鉴赏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从多角度评价文学作品,而部分学生则较难体会作者情感。因此,教学中需分层设计问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情感态度:学生对自然美景有一定的热爱和向往,但可能对古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教学中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设想三: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设想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或采访,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湖游记两则》习题教学设计
《西湖游记两则》习题教学设计Exercise teaching design of two notes on jour ney to the West Lake《西湖游记两则》习题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保叔塔()突兀()棹小舟()花光如颊()为朝烟()为夕岚()石篑数为余言()罗纨之盛()夕舂未下()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光如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西湖二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发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024年语文西湖游记说课稿
2024年语文西湖游记说课稿2024年语文课堂主题:古人游中有所悟,西湖之行说课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西湖,并通过阅读和讨论游记文本,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和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欣赏古人游记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说课重难点:重点:1.通过阅读游记文本,理解古人的游览心情和对美的感受。
2.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难点:1.理解游记文本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
2.组织有条理的展示方式,呈现学生对游记的理解和感受。
说教学流程:(以一堂45分钟的语文课为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西湖美景图片,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先自由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感受。
Step 2:阅读游记(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共同阅读一篇古人的西湖游记,可以选择明苏东坡、清郑燮等文人游记作为教材。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游览心情和对美的感受。
例如:- 游记中古人对西湖的美景有何感受?- 游记中古人对西湖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游记中古人的游览心情如何变化?Step 3: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游记中的精彩描写和修辞手法,并归纳总结。
例如:- 游记中古人是如何描写西湖的?- 游记中古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效果?- 这些描写和修辞手法有何作用?Step 4:展示和讨论(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组的观点,深化理解。
Step 5:个人写作(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以游记的形式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地的文章。
例如:你可以选择你所在城市的一个地方,或者是你梦想去的一个地方。
语文教案-西湖游记二则-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西湖游记二则-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四、关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教学建议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非常适合诵读,因此将诵读作为自读的第一个步骤。
其要点是通过诵读活动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受到感染。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①进入情境。
诵读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本文作者袁宏道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西湖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等等,以激发学生兴趣,进人课文学习的情境,从而为诵读活动酝酿情感,作好准备。
②诵读感知。
在这个步骤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诵读课文,对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
本文描写了秀美如画的西湖风景,表达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诵读时要指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
为了增强诵读感知的效果,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如低声吟诵、表情朗诵、分组朗读、随机(VCD、计算机)跟读等。
③诵读评估。
诵读结束,师生就诵读情况进行交流,作出简要评价。
如,诵读是否正确流畅,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是否恰当,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
《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以议论抒情为主,感情真挚、议论深刻,语言精练而富有深意。
学习本单元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的人文熏陶。
本篇是袁宏道的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随意而自然,不重具体景物的刻画描写,却非常重视借助山水风光传达文人志趣,语言朴素平易而颇多变化,往往涉笔成趣,有清隽美妙的意境。
文章非常适合诵读,因此重点要通过诵读来品味文章的美感。
二、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①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重点文言词;②熟读课文,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盎然的意趣;
过程、方法目标:①把握多角度品析理解内容的方法;②学习用朗读法阅读写景文言文,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高雅的情趣。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品味优美的语言。
西湖游记两则 优秀教案
西湖游记两则【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欣赏西湖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杭州西湖,是我国最优美的名胜之一。
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
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诗词作者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什么?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棹、岚、勒、突兀、相次、歌吹、艳冶、染翠、设色、夕春、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态柳情2.看大屏幕出示的西湖风景,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灵性,写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
《西湖二》作者以清丽明快之笔,描绘出西湖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春日盛景,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入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同上)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
于是自万历二十四年起连上《去吴七续》,终于在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
西湖游记两则韩琦文档
《西湖游记两则》导学案备课人:刘增爱崔志霞课型:新授课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3、会翻译重点句子。
课前自主预习1、袁宏道,字,人,朝,家。
万历二十年进世,任吴县知县,历国子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
有《袁中郎全集》。
宏道与兄宗道、弟宗道,并称“三袁”,为名后期文坛上的公安派的创始人,共同进行了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他们的口号是,文学要独抒性灵,认为“流自性灵者,不期新而新;出自摹拟者,力求脱旧而转旧”。
这些主张都是有进步意义的。
2、诵读课文一遍后,完成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突兀.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入娥.为夕岚.堤.畔之草夕舂.未下(2)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光如jiá万历丁yǒu 为寒所lè歌chuī为风月景yǒu 不可言(3)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①,,,,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②,,,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③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
4、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王保俶塔突兀..层崖中(2)即棹.小舟入湖(3)为夕岚.(4)竟不忍去.湖上(5)湖光染翠之工.(6)朝日始.出(7)安.可为俗土..道哉4、《西湖游记两则》主要是写什么的?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5、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写下来。
课中合作探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为梅花为寒所勒(2)下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石篑数为余言夕舂未下(3)与与杏桃相此开发(4)始皆在朝日始出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始极其浓眉(5)日皆在朝日始出(6)盛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二月十四日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今岁春雪最盛2、翻译句子。
(1)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3)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4)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5)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6)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3、背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doc
“世外桃源” •写景散文•抒情散《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NO. 15【学习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3、 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 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简介作者和记1、作者的姓名:朝代:评价:作品:2、“记":古 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
目的在于 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1、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 合。
例如:《核舟记》 ------- 说明状物 --------- 核舟:奇巧(状物)《桃花源记》 -------- 《岳阳楼记》 --------《醉翁亭,抒情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2、再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
3、结合课文注释和教师提供的译文读懂课文。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解析文章运用的主要的写作方法。
6、总结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词语、句子的积累1、一词多义(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解释其意思,并且合并同类项)(1)去(2)为(3)始2、重点词语积累(1)突兀酣岚去始此(2)翻译句子(课后练习二)附:译文西湖一: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2024年《西湖》语文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学科目:语文2. 教学年级:八年级3. 教学课时:2课时4. 教材版本:人教版5. 教学目标:了解《西湖》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风光。
提问:同学们对西湖有什么了解和印象?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西湖》,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的每个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做好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湖》的哪些内容?作者是如何描绘西湖的?2.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疑惑和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学生做好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做好笔记。
作业内容包括阅读相关文章,写一篇关于西湖的作文等。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文学鉴赏素养: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感悟分享和作文写作,了解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西湖的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湖的美景。
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设计示例(精选)-初三语文
西湖游记二则教学设计示例(精选)-初三语文西湖游记二则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训练点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能力训练点培养诵读能力,审美能力。
美育训练点欣赏西湖美景。
学法引导反复诵读,精美语句最好背诵。
体会作者感情和独特生活体验。
交流有关西湖的诗文。
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对西湖一进行具体学习。
第二课时对西湖二进行具体学习。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回答。
训练朗读能力,交流欣赏体会。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西湖一一、导入新课杭州西湖,是我国优美的名胜之一。
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
宋朝苏东坡《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羡慕陶潜“归去来兮”,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
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
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十六篇之多。
三、阅读分析分析欣赏《西湖一》,品味其重点词、句。
1.再次请学生朗读课文。
2.重点词语理解:突兀:高耸的样子。
棹zhào:划船。
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颊jiá:面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游记二则-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四、关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非常适合诵读,因此将诵读作为自读的第一个步骤。
其要点是通过诵读活动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受到感染。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①进入情境。
诵读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本文作者袁宏道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西湖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等等,以激发学生兴趣,进人课文学习的情境,从而为诵读活动酝酿情感,作好准备。
②诵读感知。
在这个步骤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诵读课文,对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
本文描写了秀美如画的西湖风景,表达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诵读时要指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
为了增强诵读感知的效果,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如低声吟诵、表情朗诵、分组朗读、随机(VCD、计算机)跟读等。
③诵读评估。
诵读结束,师生就诵读情况进行交流,作出简要评价。
如,诵读是否正确流畅,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是否恰当,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评估既可以由教师评述,也可以由学生互评,个人自评。
五、关于引导学生鉴赏阅读的教学建议
鉴赏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分析比较,品读出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获得审美的愉悦,并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文作者袁宏道是用自己的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他笔下的西湖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
鉴赏本文如果没有个体生活体验的融入,没有联想和想像的参与,将是苍白无效的。
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驱遣丰富的想像。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口头言语,调动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投身处地”地体验描
写的对象,以增强鉴赏的效果。
其次,鉴赏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学习本文可以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作比较,认识两篇诗文的异同;还可以与晚明小品作家张岱的《西湖七月半》相比较,从而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欣赏修养。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西湖一
一、导入新课
杭州西湖,是我国优美的名胜之一。
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
宋
朝苏东坡《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羡慕陶潜“归去来兮”,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
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
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十六篇之多。
三、阅读分析
分析欣赏《西湖一》,品味其重点词、句。
1.再次请学生朗读课文。
2.重点词语理解:
突兀:高耸的样子。
棹zhào:划船。
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颊jiá:面颊。
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讨论后回答)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
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
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人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
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
“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人昭庆”?(思考后回答)
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
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统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
此为实写。
⑥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后回答)
答:“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
⑦同学们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
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退洛神时也。
”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
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
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
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
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
作者对其初游西游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记中则不再注明日期。
⑧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雕细刻其山水面目细节。
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四、总结、扩展
总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西湖美景及作者的内心感受,品味了重要词语和句子,从而提高了我们鉴赏古文的能力。
扩展:据你的理解,互相交流你的欣赏点。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写西湖美景的诗文,写在札记本上。
第二课时
西湖二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得知袁宏道对抗州西湖心往神驰,那么我们欣赏一下他的《西湖二》,看他怎样以独特的个性与审美观来描写西湖胜景的?
二、阅读分析
l.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夕岚:傍晚的山光。
勒:抑制。
相次:一个接一个。
恋:迷住。
去:离开。
歌吹:唱歌奏乐。
粉汗:年轻妇女的汗。
艳冶:美丽,妖艳。
设色:用颜色描画。
夕春:夕阳。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受用:享用。
2.请学生疏通文字。
3.分析欣赏本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
(l)思考并讨论问题。
①作者认为西湖最盛是什么季节与时辰?
答:西湖是人间仙境,春夏秋冬、阴晴朝夕皆各有其美,但作者却别具慧眼,情有独钟。
所以开篇便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
②为何西湖之春月为最盛,朝烟、夕岚为一日之盛呢?
答:因为西湖之春的盛景,一是盛在花,二是盛在人。
作者先写梅花因春寒雪盛,如同被勒住而迟开,花期虽推迟,但得以与杏花、桃花斗妍争奇,使西湖更增添了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的春色,却是罕见的“奇观”。
如此与否桃相次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