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认识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美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32e3c3b3567ec112d8a1f.png)
14
• 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美,并相应产生了 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随着美和美 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 的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 艺术的理论。艺术理论中已经涉及艺术美 的本质特征与根源等问题。
• 1、中国古代 • (1)中国古代乐论早就提出了美在和谐
的思想。《乐记》是中国第一部音乐理论, 具体体现了古代音乐中以和谐为美的思想。
二、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正式出版,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
(2)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发 表,使美学学科理论得到充实和完善。
13
• 一、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美学思想 古以有之
• 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美的学问。这门 学问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古代的 思想家对美与艺术的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 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是美学 思想的起源与萌芽。
是也。 •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 经营位置---构图 • 传移模写---写真
17
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图中画一位妇女,侧面有很细的腰,显得十分苗条, 面向左边站立着,宽松的领袖,长长的裙子。妇人 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十指并拢,作合掌状; 她头的上部左面,是飞跃着的一凤一夔(传说中的 独脚兽)。有人解释说,凤象征善,夔象征恶,凤 与夔正在很剧烈地斗争,并且看得出是凤处于优势, 而这个妇女正在祝祷着凤的胜利。也有许多专家作 了另外的解释,说那时候的人们无法解释自然和人 生,相信人死了之后他的灵魂可以升到天上。画中 所表达的正是这一凤一夔引导着这位已死去的妇女 的灵魂飞上天去。也有的人说,这个妇女是巫婆, 她正在为已死去的人祝福。
• 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美,并相应产生了 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随着美和美 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 的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 艺术的理论。艺术理论中已经涉及艺术美 的本质特征与根源等问题。
• 1、中国古代 • (1)中国古代乐论早就提出了美在和谐
的思想。《乐记》是中国第一部音乐理论, 具体体现了古代音乐中以和谐为美的思想。
二、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正式出版,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
(2)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发 表,使美学学科理论得到充实和完善。
13
• 一、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美学思想 古以有之
• 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美的学问。这门 学问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古代的 思想家对美与艺术的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 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是美学 思想的起源与萌芽。
是也。 •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 经营位置---构图 • 传移模写---写真
17
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图中画一位妇女,侧面有很细的腰,显得十分苗条, 面向左边站立着,宽松的领袖,长长的裙子。妇人 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十指并拢,作合掌状; 她头的上部左面,是飞跃着的一凤一夔(传说中的 独脚兽)。有人解释说,凤象征善,夔象征恶,凤 与夔正在很剧烈地斗争,并且看得出是凤处于优势, 而这个妇女正在祝祷着凤的胜利。也有许多专家作 了另外的解释,说那时候的人们无法解释自然和人 生,相信人死了之后他的灵魂可以升到天上。画中 所表达的正是这一凤一夔引导着这位已死去的妇女 的灵魂飞上天去。也有的人说,这个妇女是巫婆, 她正在为已死去的人祝福。
美学原理教学课件PPT
![美学原理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bae2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4.png)
店面装修
通过空间布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饰和照明等元素, 营造出舒适、美观的购物环境。
05 美学发展与未来
当前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数字美学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美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探讨数字艺术、数字设计、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审美体验和 美学价值。
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研究如何通过环境设计、环境保护等手段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和生活 质量。
培养审美能力
01
美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
艺术作品和自然美。
提升生活质量
02
通过培养审美能力,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高
生活质量。
促进文化交流
03
美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理解。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哲学关系
美学与哲学密切相关,两者都探讨美的本质和审美体验。
艺术美原理
定义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美感,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思想 情感的独特理解和创造。
特征
艺术美具有创造性、个性化和多样性,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体验 和情感共鸣。
表现形式
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 式。
自然美原理
01
定义
特征
02
03
表现形式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感, 包括山川、河流、树木、花卉等 自然景观的美。
雕塑
通过形态、材质和空间等元素,塑造出具有 美感的立体艺术作品。
音乐
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创造出具有 美感的音乐作品。
文学
通过语言、结构和情节等元素,表达作者对 美的追求和感悟。
美学课堂PPT
![美学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6a90b4b0717fd5360cdcaf.png)
(一)美学的对象与性质
1、美学的诞生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1750年,鲍姆嘉登出版了 他的《美学》( Aesthetic)第一卷,标志着美学 的诞生。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他认为人 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美 学》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也就是今天人 们所说的美学。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审美意识(初始 阶段)发展到美学思想,再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不成熟的、不自觉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以感性经验的形式存在,并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结 构之中。美学思想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化形态,以概 念、范畴的形式存在于人类思维的代表人物中间。 美学则是对审美现象进行整体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 理论。
3、美学学科的性质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哲学研究的是人 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研 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 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 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 伦理现象;美学研究人类的审美现象。审美 与人发生紧密联系。例,孔雀开屏,雄鸟在 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 明这种鸟类能欣赏美,而只是处于性选择本 能的需要。再次,审美活动离不开人。
2、从客观精神中探求美的本质
(1)柏拉图认为美在于理式。 (2)普洛丁(204—270)认为美的本质在 于神的理念(理性)、光辉。(分享说)。 (3)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例 如,小男孩向水中扔石头,觉得涟漪是自己 的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 涟漪是他自我创造的作品,是他的自我实现。 人类通过实践所进行的一切创造性的活动, 无不在创造自己的“作品”,在实现他的自 我。 黑格尔的这一命题包含了感性与理性、 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思 想。
1、美学的诞生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1750年,鲍姆嘉登出版了 他的《美学》( Aesthetic)第一卷,标志着美学 的诞生。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他认为人 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美 学》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也就是今天人 们所说的美学。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审美意识(初始 阶段)发展到美学思想,再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不成熟的、不自觉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以感性经验的形式存在,并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结 构之中。美学思想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化形态,以概 念、范畴的形式存在于人类思维的代表人物中间。 美学则是对审美现象进行整体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 理论。
3、美学学科的性质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哲学研究的是人 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研 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 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 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 伦理现象;美学研究人类的审美现象。审美 与人发生紧密联系。例,孔雀开屏,雄鸟在 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 明这种鸟类能欣赏美,而只是处于性选择本 能的需要。再次,审美活动离不开人。
2、从客观精神中探求美的本质
(1)柏拉图认为美在于理式。 (2)普洛丁(204—270)认为美的本质在 于神的理念(理性)、光辉。(分享说)。 (3)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例 如,小男孩向水中扔石头,觉得涟漪是自己 的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 涟漪是他自我创造的作品,是他的自我实现。 人类通过实践所进行的一切创造性的活动, 无不在创造自己的“作品”,在实现他的自 我。 黑格尔的这一命题包含了感性与理性、 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思 想。
什么是美学 PPT课件
![什么是美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38ef367375a417866f8f2c.png)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
布洛:心理距离
• 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
• 第一,美的问题。 •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 第三,艺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 五、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一)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 (二)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 (三)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 (四)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首次提出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
这门学科称为“Aesthetics”即“感性学”。 • 美学—— “Aesthetics”,来自希腊文,词 根的涵义是“感觉”、“感兴趣”、“感 性的”。
•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 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 四、美学研究的对象
• 西方美学有关美学研究对象分为四派:
• 第一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就是研究感 性认识的完善。(柏拉图、鲍姆嘉通)
• 第二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艺术。(黑
格尔)
• 第三种: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车尔尼
雪夫斯基)
• 第四种:美学研究审美心理学。(立普斯、
布洛)
利普斯:移情
• (二)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 与文艺实践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诗学》
• 三、美学的创立与发展
•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 • 18世纪初,唯理主义哲学体系 • 莱布尼茨、沃尔夫,认为认识包括高级部
分与低级部分,即思维与感觉或理性认识
与感性认识。
• 1735年所写的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一、审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人与动物相区分——自我意识的产生—— 对生命自由感的追求——审美需要产生— —对象的形式——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快 乐——审美的发生
布洛:心理距离
• 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
• 第一,美的问题。 •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 第三,艺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 五、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一)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 (二)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 (三)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 (四)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首次提出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
这门学科称为“Aesthetics”即“感性学”。 • 美学—— “Aesthetics”,来自希腊文,词 根的涵义是“感觉”、“感兴趣”、“感 性的”。
•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 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 四、美学研究的对象
• 西方美学有关美学研究对象分为四派:
• 第一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就是研究感 性认识的完善。(柏拉图、鲍姆嘉通)
• 第二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艺术。(黑
格尔)
• 第三种: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车尔尼
雪夫斯基)
• 第四种:美学研究审美心理学。(立普斯、
布洛)
利普斯:移情
• (二)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 与文艺实践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诗学》
• 三、美学的创立与发展
•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 • 18世纪初,唯理主义哲学体系 • 莱布尼茨、沃尔夫,认为认识包括高级部
分与低级部分,即思维与感觉或理性认识
与感性认识。
• 1735年所写的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
第一讲 什么是美学
一、审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人与动物相区分——自我意识的产生—— 对生命自由感的追求——审美需要产生— —对象的形式——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快 乐——审美的发生
1什么是美学?(1)PPT课件
![1什么是美学?(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ddfad9964bcf84b8d57b54.png)
怎样才能学好美学?
再有,学习美学应该博览众长,并具有批判意识。 要学好美学就不能仅仅只学美学,要对哲学、艺术
学、心理学都有所了解。这是由于美学的学科性质 所决定的。 美学流派繁多,各家各派的观点良莠不齐。这要求 我们具有批判意识,在充分了解各种观点主张的同 时,用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观点来充实我们的学习、 指导我们听说美学很难学,还有些枯燥?
美学曾经长期跟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 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我们的专业 课程里它确实是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的一门。
我们为何要学习“枯燥”的美学?
这是一门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给我们提供 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视角、方法和手段的 课程。
怎样才能学好美学?
最后,学习美学还要求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们 学习美学知识,不是为了单纯记住某条经典理论, 也不应只为了背熟知识点去应付考试。说到底,美 学是一种审美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审视 世界尤其是审视艺术世界的理论工具。因此,我们 学习美学,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美学的基本理论视 角和方法,去观照世界、观照人生、观照艺术品。
其三,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现实的 审美关系。这个主张强调美既不在客观事 物,也不在人的主体方面,而在人与现实 之间的审美关系上。
其四,主张美学是研究表现活动的科学。 这一主张的代表人为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他认为,美就是直觉,就是表现。因此, 美学就是对表现(表象、幻想、直觉)的 研究。
首先从艺术形态角度来 看。不管是舞台上的演 唱还是歌手电视大奖赛, 都是一个视听艺术。所 谓视听艺术就要有听觉 和视觉两个方面的要素, 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 完整的。
如果,由我来回答:
其次从美学范畴来看。民歌在音乐上是肉声音乐, 诞生于古典时期。民歌的美属于古典美,古典美的 最核心要素就是和谐。也就是说,民歌的美学范畴 要求它既要有美的内容(声音、技巧),又要有与 之相对应的美的外在形式(歌手的长相、服装)。 从这个角度来说,唱得好、长相又俊美的歌手自然 是民歌这种美学形态更完满的表达者和实践者,因 此他们理所当然得分要高一些。
《美学基础常识》课件
![《美学基础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a8bf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5.png)
由形式因素所构成的美,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
通过感官来感知美的存在,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知美的存在
通过情感体验来感受美的存在,如喜怒哀乐等。
体验美的情感
通过理性思考来理解美的意义,如对美的本质、形态和价值的思考。
理解美的意义
通过个人或团体的创造活动来创造美的价值,如艺术创作、设计等。
创造美的价值
研究审美心理过程、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等心理学问题
研究审美文化、艺术社会学和艺术传播等社会学问题
03
02
01
02
美学的基本理论
美既不是单纯主观的,也不是单纯客观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是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自由改造和审美关系的表现。
美的本质是自由的象征
文学艺术的简介:文学是一种通过书面语言创作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它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类型,可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文学艺术的美学特点:文学艺术的美学特点包括语言、形象、结构和表现力等方面。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它是由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元素组成的表达工具,可以传达意义和情感。形象是文学的关键,它是由文字塑造的人物、场景和情节等形象,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共鸣。结构是文学的组织框架,它是由章节、段落和句子等元素组成的层次结构,可以增强作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表现力是文学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通过语言、形象和结构等手段来表现作家的情感和思想。
生活中的细节和瞬间,如一杯热咖啡、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真心的对话等,都能带来美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的美
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美,如森林、湖泊、海洋等,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
自然环境
人类创造的文化和艺术环境,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提供美的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感官来感知美的存在,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知美的存在
通过情感体验来感受美的存在,如喜怒哀乐等。
体验美的情感
通过理性思考来理解美的意义,如对美的本质、形态和价值的思考。
理解美的意义
通过个人或团体的创造活动来创造美的价值,如艺术创作、设计等。
创造美的价值
研究审美心理过程、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等心理学问题
研究审美文化、艺术社会学和艺术传播等社会学问题
03
02
01
02
美学的基本理论
美既不是单纯主观的,也不是单纯客观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是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自由改造和审美关系的表现。
美的本质是自由的象征
文学艺术的简介:文学是一种通过书面语言创作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它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类型,可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文学艺术的美学特点:文学艺术的美学特点包括语言、形象、结构和表现力等方面。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它是由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元素组成的表达工具,可以传达意义和情感。形象是文学的关键,它是由文字塑造的人物、场景和情节等形象,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共鸣。结构是文学的组织框架,它是由章节、段落和句子等元素组成的层次结构,可以增强作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表现力是文学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通过语言、形象和结构等手段来表现作家的情感和思想。
生活中的细节和瞬间,如一杯热咖啡、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真心的对话等,都能带来美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的美
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美,如森林、湖泊、海洋等,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
自然环境
人类创造的文化和艺术环境,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提供美的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一讲绪论美学PPT课件
![一讲绪论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1819c3aef8941ea76e055c.png)
2、从关于感性认识的角度来看,美学是与 逻辑学并列的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 力的科学。
3、从艺术哲学来看,美学同道德哲学、政 治哲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 教育哲学等等一道,组成哲学的应用学科。
2019/12/21
20
康德(1724-1804) 《判断力批判》导言
内心的全部能 力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6
最喜欢的画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7
最喜欢的画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8
最喜欢的画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9
美学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的转向:
科马和梅拉米德的项目的结论 :
蓝色被证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颜色, 其次是绿色;人们更喜欢写实的具象绘画而不是抽 象绘画;最喜欢的画面构成要素有水、树木和其他 植物、人物(尤其喜欢妇女和小孩,同时也喜欢英 雄人物)、动物(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包括野生 的和驯化的在内)。
2019/12/21
40
20世纪初 代表人物:王国维、蔡元培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 代表人物:蔡仪、高尔泰、朱光潜、李泽 厚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学热
2019/12/21
41
蔡仪:客观派 “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实事物 的美就是美感的根源,也是艺术的根 源。”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 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 赏的人而存在的。”
“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 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就是 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的表现事物的本 质,或者说,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有 力的表现事物的普遍性。”
3、从艺术哲学来看,美学同道德哲学、政 治哲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 教育哲学等等一道,组成哲学的应用学科。
2019/12/21
20
康德(1724-1804) 《判断力批判》导言
内心的全部能 力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6
最喜欢的画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7
最喜欢的画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8
最喜欢的画
2019/12/21
最不喜欢的画
39
美学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的转向:
科马和梅拉米德的项目的结论 :
蓝色被证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颜色, 其次是绿色;人们更喜欢写实的具象绘画而不是抽 象绘画;最喜欢的画面构成要素有水、树木和其他 植物、人物(尤其喜欢妇女和小孩,同时也喜欢英 雄人物)、动物(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包括野生 的和驯化的在内)。
2019/12/21
40
20世纪初 代表人物:王国维、蔡元培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 代表人物:蔡仪、高尔泰、朱光潜、李泽 厚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学热
2019/12/21
41
蔡仪:客观派 “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实事物 的美就是美感的根源,也是艺术的根 源。”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 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 赏的人而存在的。”
“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 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就是 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的表现事物的本 质,或者说,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有 力的表现事物的普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侬 家 家 住 两 湖 东
美在我心里
• 美恶皆在其心。 《礼记》 • 心外无物。 “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 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 “你未看此花时,此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 看此花时,便知此花不在 你心外。” [明]王阳明
诗与春是美的化身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者,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 孤星!
“都市言情”当代水墨
遛
艺术展(06、7)
耍猴者后遗症
人
突发事件之舞台绑架
• “都市言情” 水墨艺术 展作品 • 头与身的 夸张比例, 即不谐调。 头脑的进 化发达与 身体四肢 的退化。
女人状态-1
美是关系
• [法]狄德罗:
我把凡是本身含有 某种因素,能在我的 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 概念的,叫作外在于 我的美;凡是唤起这 个概念的一切,我称 之为关系到我的美。
美在生活中
•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 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美就在你身边
始 知 家 在 画 图 中 今 日 忽 从 江 上 望 十 二 珠 帘 夕 阳 红
郭 六 芳 《 舟 还 长 沙 》
典型美鸭蛋脸型•源自大而圆的眼睛自然定性的典型美
后现代美学观:颠覆传统,以丑为美
• 后现代艺术:打破均 • 以感官刺激调节审美 衡、比例和秩序、明 疲劳,以形式新奇取 确、自然定性等理性 代形式优美,突破美 主义审美观念,用夸 的固有规范和心理, 张、扭曲、变形等非 使美由规则、确定向 理性手法表达对现实 不规则、不确定拓展 的感受。 延伸。 • 后现代生活:突破常 规的、呆板的生活方 式,追求新奇、刺激、 •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 处。 滑稽和幽默。喜剧流 行。喜剧人物必须有 [清]刘熙载《艺概》 形式“丑”因素。
美是快感
• 英国近代哲学家 休谟:
• 美国当代美学家 桑塔耶那:
美是主体的审美愉快
“快乐和痛苦 不但是美和丑的必 然伴随物,而且还 构成了它的本质。”
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如果一件事情不 能给人以快感,它也 就不可能是美的,假 如认为有一种所有的 人都永远无动于衷的 美,那它不过是自相 矛盾的词而已。”
美是情感的表现
• 德国美学家 • 英国美学家 里普斯“移情说” 科林伍德的“情 感表现说” 事物之所以 美是情感想 美,是由于我们 把自己的情感移 象活动,美就是 入事物的结果。 情感的表现。
沙扬娜拉一首
沙 扬 娜 拉 《 ! 志 摩 的 诗 》 那 一 声 珍 重 里 有 甜 蜜 的 忧 愁 道 一 声 珍 重 , 道 一 声 珍 重 , 象 一 朵 水 莲 花 不 胜 凉 风 的 娇 羞 , 最 是 那 一 低 头 的 温 柔 ,
美学基础
美的本质 美的对象 美的形态 审美心理
2008 \ 2009 学年 第 1 学 期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沈潜
绪论
一、Aesthetics 的含义 • 原义 感性的、感觉、 感兴趣。 • 美学之父 [德国]鲍姆嘉通 1735年提出建立 一门研究感性认识 (情)的学科。 1750年鲍姆嘉通 出版《美学》,标志 着美学的正式诞生。
太湖石之美,美在不规则,美在变化无穷, 美在奇丑无比。此乃天地造化,鬼斧神工。
奇趣无穷 引人遐想
人头像 狐狸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崇 尚奇趣美,各种奇山异水、 古木怪石,皆为人们欣赏; 根雕陶艺、泥塑木偶,往 往造型奇特,巧夺天工, 美不胜收。
[法]毕加索
• 八大版画系列 作品精粹 • 塞莱斯蒂纳: 悲惨爱情故事 (组图之一) • 用视角拼接的 方法造成扭曲、 变形,表现 “悲惨”的感受。
《流云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中载某尼姑悟道诗
打开心灵的窗户,欣赏吧!
• 美是到处都 有的,对于我们 的眼睛,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 发现。
[法]罗丹 《罗丹艺术论》
• 应该给予你内心 世界以自由,应该给 它打开一切闸门,你 会突然大吃一惊地发 现,在你的意识里, 关着远远多于你所预 料的思想、感情和诗 的力量。 [波]康巴乌斯托 夫斯基《金蔷薇》
• 美学的对象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 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 科。
二、美在何处?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美在天地间
•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 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庄子 · 天道》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 · 知北游》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东晋] 王羲之《兰亭序》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 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 与子之所共适。 [北宋]苏轼《前赤壁赋》
赠 日 本 女 郎
美是意志的客体化
• 德国现代哲学 家叔本华: 意志是美的 根源,美是意 志的客体化。 • 主体自由意志 自愿是意志 的品格,自由 是意志的自愿 选择。
美是形式 —— 数的和谐
• 古希腊 • 古希腊毕达哥 拉斯学派: 亚里斯多德: 美在事物形式 美在事物感性形式的 所表现出来的均 “秩序、匀称和明确”。 衡、对称、比例、 • 英国当代美学家 和谐与多样统一, 克莱夫·贝尔: 并可用严格的数 量表现出来。 美和艺术是“一种有 意味的形式。”
美是典型
• 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 画家在创作时 应“从许多人物形 象中把那些最美的 部分提炼出来,从 而使所创造的整个 形象显得极其美 丽”。
• 18世纪法国启蒙 思想家孟德斯鸠: “美的眼睛是大多 数眼睛都象它那模 样的。” • 德国诗人歌德: 美的事物是“各部 分肢体构造都符合 它的自然定性”的。
《关于美的根源及其 本质的哲学探讨》
• 美的四种关系: 事物本身内部关系 事物之间比较关系 个体整体相对关系 主体客体审美关系
时间、环境、对象与审美关系
• 这是我国最早的 裸体照片,是伤 风败俗、不堪入 目还是美仑美奂、 赏心悦目? • 人体:美、艺术 与黄色淫秽有明 确界线吗?
比例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
• 比例、均衡、对称 给人以庄严、肃穆 的崇高美感,故庙 坛建筑多用此形式 以唤起人们对神祗 或圣贤的景仰膜拜 心理。
对比与变化
• 中国古典建筑 和园林中常见 的形式构成。 园林是休闲歇 憩之处,不能 太严肃压抑, 所以讲究变化, 要能曲径通幽。
变化与谐调
悉尼歌剧院
建 筑 与 环 境 的 和 谐
专题一 美的本质(美是什么?)
• • • • 美是理念 美是快乐 美是情感 美是意志
• 美是形式——数 的和谐 • 美是典型 • 美是关系 • 美是生活 • 美是人的本质力 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古希腊柏拉图:美是理念 “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 • 古罗马普罗丁:神明的理式 • 中世纪神学家圣· 托马斯· 阿奎那:理念即上帝 “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它们里面。” • 近代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理念的感性显现 • 儒家思想家孔子:天、天命 • 道家思想家老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