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https://img.taocdn.com/s3/m/d659a3ab14791711cd79170d.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823e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9.png)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码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B.北美C东亚D.地中海沿岸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3.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后30年D.20世纪50年代3.(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跨国公司D.各国消费者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兴工业化国家B.经济转轨国家C.欠发达国家D.先进国家5.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活动主体多8.国民价值增值机制C.经济调控手段差异D.经济边界长9.国际贸易流向中的主要部分是(。
A.南北贸易10东西方贸易C.北北贸易D.南南贸易7.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可以解释的主要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产业内贸易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的核心。
A.创新和研发9.品牌C.资本D.专利1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
A.海默11卡森C.邓宁D.斯蒂芬斯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风起云涌,从地区分类看,主要发生在(之间。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新兴市场经济体D.转轨国家11.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A.东亚地区B.拉美地区C.中东地区D.中东欧地区12.通过贸易壁垒扶持本国弱小工业的成长,提高其竞争力以使之最终能与先进国家进行自由竞争,这是(的核心内容。
A.比较成本理论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超贸易保护理论D.战略性贸易理论13.发展中国家为了引进技术和资金,不得不满足跨国公司的某些要求,在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让渡部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代价。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部分)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9be4ed9ba1aa8114531d944.png)
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A)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 B北美 C东亚 D地中海沿岸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C)。
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30年代C 19世纪后30年代D 20世纪50年代3、(C)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跨国公司 D各国消费者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D)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型工业化国家 B经济转轨国家 C欠发达国家 D先进国家5、特别提款权是(D)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世界银行 B本国中央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20世纪80年代以来(B)以成为国际经济直接投资中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A绿地投资 B跨国并购 C建立战略联盟 D项目合作7、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A)A东亚地区 B拉美地区 C中东地区 D中东欧地区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B)A总理事会 B部长级会议 C秘书处 D货物贸易理事会9、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是(A)它是由维纳首先引入的。
A关税同盟理论 B大市场理论 C交易费用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10、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长度为7-11年的成为(D)A康德拉捷夫周期 B库兹涅茨周期 C基钦周期 D朱格拉周期11、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C)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欧盟自由贸易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12、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B)是政府主导经济模式。
A美国模式 B日本模式 C法国模式 D德国模式13、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D)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AB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测试题综合测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AB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测试题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0d8695011ca300a7c39038.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A.国际贸易B.国际投资C.科技革命D.国际金融2、()是国际间交易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各国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
A.国际金本位制B.国际货币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牙买加体系3、世界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可分为四种模式,其中包括以()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A.美国B.德国C.瑞典D.日本4、俄罗斯在1992年至1994年采取的经济转型方案称为()。
A.缓慢疗法B.休克疗法C.渐进式改革D.新方案改革5、从投资周期是与产品和主要设备的更新寿命相对应的现象出发,提出平均第一周期的长度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被称为()。
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库兹涅茨周期D.康德拉季耶夫周期6、()是指一国的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反映了国际间借贷资本的活动,是国际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A.国际债券投资B.国际信贷C.国际股票投资D.国际期货投资7、()是指致力于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以代替同类制成品的进口,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独立自主的战略。
A.内向型工业化B.外向型产品生产导向C.进口替代D.外向型工业生产导向8、二氧化碳与水蒸汽结合形成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它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A. 大气污染B.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D.酸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世界经济的特点包括( )A.市场性B.整体性C.不平衡性D.复杂性2、国际分工可以分为()等几种类型。
A.垂直型分工B.水平型分工C.一体型分工D.混合型分工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包括()。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完全经济一体化D.保税区4、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包括()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化B.宏观控制下的稳定化C.渐进模式下的自由化D.公有制主导下的私有化5、按照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可划分为( )等类型。
南开24年秋季《世界经济概论》作业参考三
![南开24年秋季《世界经济概论》作业参考三](https://img.taocdn.com/s3/m/c20621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35.png)
24秋学期《世界经济概论》作业参考1.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不同,其区别在于: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对企业的(),间接投资则是以获取()为主要目的选项A:控制权。
利润选项B:决策权。
利息选项C:经营权。
股息,利息选项D:利润,股息,利息参考答案:C2.当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相互实行自由贸易时,此种一体化形式为()选项A:关税同盟选项B:自由贸易区选项C:共同市场选项D:经济联盟参考答案:B3.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时,会引起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下降,有利于扩大进口,减少进口,使国际收支变为()选项A:顺差,逆差选项B:逆差,顺差参考答案:B4.当子公司的产品面临当地企业产品竞争时,总公司就大幅度的()价格,来增强子公司的竞争能力,打败竞争对手选项A:提高价格选项B:降低价格参考答案:B5.有些国家按跨国公司的利润额征税,跨国就利用内部交易,即()来少纳税或逃税。
具体做法是,从高税率地区的公司向低税地区的公司出口时,索取()价,或从低税地区向高税地区出口时,索取()价选项A:到岸价格,高,低选项B:离岸价格,低,高选项C:转移价格,高,低选项D:转移价格,低,高参考答案:D6.跨国公司还利用各国利息率变动的差异,从利率低的地区筹措资金,通过()价格转移给利率高地区的子公司使用选项A:转移价格选项B:内部价格选项C:优惠价格参考答案:A7.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它不是价值实体,只起着换取()的作用,它以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作为基础,使用后基本不需要归还选项A:特别支付的权利,外汇选项B:黄金,美元选项C:特别支付的权利,美元选项D:储备基金参考答案:A8.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既有()投资形式,又有()投资形式选项A:直接,间接选项B:货币,实物选项C:兼并,收买选项D:短期,长期参考答案:B9.技术差异论分成()和()两种类型选项A:完全专业化,不完全专业化。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f7fd2b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0.png)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拓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1)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2)市场规则的全球化(3)金融运作的全球化(4)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 A、(1)• B、(1)(2)• C、(1)(2)(3)• D、(1)(2)(3)(4)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还是国际驰名连锁店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这是( )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反映。
• A、国际分工• B、引进技术• C、经济全球化• D、劳动输出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内地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贴上美国的商标在全球销售。
从某一个侧面看,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不吻合的是( )。
•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 C、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软化也体现在这两个层次上,其中()发生在产业之间。
• A、内涵式软化• B、外延式软化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据中国经济网和金融网报道,美国的次贷危机深度影响了全球股市,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d3cb869f78a6529657d532f.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技术革命“罗马条约”欧洲货币体系“滞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集团的类型。
2、简述资本主义中间性危机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异同点。
3、试述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战后发达国家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手段与效果。
,2、试述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二)标答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
人员交往等活动(3分),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行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2分)。
2、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分)。
它是社会分工的高级形式,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行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3分)。
3、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手段和方法上的飞跃(2分),也就是由于重大技术突破所引起的在技术发展中的飞跃性变革(3分)。
4、“罗马条约”:是指1957年3月法、德、意、荷、比、卢六国首脑荷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2分)、“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2分)。
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并于1958 年1月1日生效(1分)。
5、欧洲货币体系:是指欧共体以欧洲货币单位为核心(2分),以欧洲货币基金为基础,拥有双重汇率干预机制的货币体系(3分)。
6、“滞胀”: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2分)伴随高通货膨胀率以及存在大量失业的一种社会现象。
(2分)。
它的出现使风靡资本主义达40年之久的凯恩斯理论陷入困境(1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集团的类型。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83b37bcc22bcd127ff0c58.png)
《世界经济概论》网上试题题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D.融合化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B.关税减让原则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D.透明度原则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
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https://img.taocdn.com/s3/m/4a64299bda38376baf1fae59.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7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7](https://img.taocdn.com/s3/m/2e533523844769eae009edaa.png)
试卷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目前,从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制造业2.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关贸总协定(GATT)主持的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A.多哈回合B.安纳西回合C.东京回合D.乌拉圭回合3.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是在()A.15世纪末16世纪初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20世纪初4.根据《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成员国年度政府总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 的()A.60% B.3%C.2% D.1.5%5.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下列哪个国家没有成为世界经济中心()A.英国B.荷兰C.法国D.美国6.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下列不属于实体要素的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劳动工具7.下列属于“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A.ASEAN B.NAFTAC.APEC D.EU8.系统提出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李斯特C.凯恩斯D.普雷维什9.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中,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是()A.日本B.英国C.德国D.美国10.2011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七十七国集团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组织。
()2、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根据对世界市场的考察和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进行联合与合作的经营方式,属于股权式国际直接投资。
()3、工业结构“软化”是指工业重心由重化工业转为高技术工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转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趋势。
()4、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也协调一致,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指的是关税同盟。
世界经济概论习题答案版
![世界经济概论习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b25029a76e58fafab00384.png)
第一章习题与答案:1.解释概念: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它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经济全球化: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世界经济格局:所谓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
世界经济中心:所谓世界经济中心,就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2.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2117391336c1eb91b375d30.png)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经济: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围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2、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全世界围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围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3、产业结构“软化”:一个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件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件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4、产业空心化: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5、信息经济: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6、新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9、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
10、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6分)1、世界经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有什么特征?答: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世界经济萌芽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8页文档资料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8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68d674580216fc710afd3d.png)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经济: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2、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3、产业结构“软化”:一个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件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件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4、产业空心化: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5、信息经济: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6、新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9、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
10、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6分)1、世界经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有什么特征?答: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世界经济萌芽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8865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0.png)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
A.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B. 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C.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D. 世界各国的经济指标2.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经济组织?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世界卫生组织(WHO)3. 下列关于全球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化是以经济为主导的一种现象B. 全球化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C. 全球化使国家特色文化逐渐消失D. 全球化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出现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
A.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B.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C. 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合作项目D. 外商对本国经济的投资5. 现代化的指标主要包括()。
A. 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B. 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C. 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D. 社会制度和民族特色6.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日内瓦?A.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B. 国际清算银行(BIS)C. 国际劳工组织(ILO)D. 世界卫生组织(WHO)7. 经济增长率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变化率B.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差C. 年平均工资与年平均消费水平之差D. 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8.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德国9. 联合国最高机构是()。
A. 安全理事会B. 联合国大会C. 联合国秘书处D. 联合国国际法院10.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A. 世界银行集团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亚洲开发银行D. 国际清算银行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国际贸易与投资等。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09a18c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d.png)
1、所谓“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时代。
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创造的名词,他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中用以描述20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社会中所产生的新社会结构,他认为这种结构将导致美国、日本、苏联以及西欧在21世纪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式。
贝尔所谓后工业社会的“轴原理”是说“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
从经济方面来说其标志是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职业方面来说,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是创造新的“知识技术”。
而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特征。
对此,也许我们可以解释:由于技术变革,而把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工人阶级的作为社会变革的历史代理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这种取代正如历史发展一样是不可逆转的,后工业化必将来临。
2、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
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时140年,包含了两个半长波周期,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平均长度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波动。
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等,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和资本积累有密切关系。
第一长波周期,由1785年的谷底至1843年谷底。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波周期始自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1年)的波谷,并在1812年英美战争中进入长波浪顶,然后是战争后的“和睦时代”,从而进入第二期高原的稳定状态。
第二长波周期,由1843年谷底至1896年谷底。
第二个长波周期伴随着美国南北战争而引发物价飚升并至1864年的浪顶,随后在内战结束的“重建”时期进入第二期高原的稳定状态。
第三长波周期,由1896年谷底至1945年谷底。
第三个长波周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物价急升引致1920年进入浪顶,而战后的20年代步入稳定时期,这一隐定状态曾有效地支撑了股票市场达致1929年的牛市高峰,但这一时期最终被崩盘、大萧条和直至1942年的通货膨胀所取代。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1c156cdd88d0d232d46aea.png)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 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该理论被称为()理论。
A. 协议分工B. 垄断优势C. 比较优势D. 产品生命周期3.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理论。
A. 议协分工B. 技术差异C. 产品差异D. 自然资源禀赋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创立了()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 垄断优势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国际生产折衷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A. 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 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6. 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逐步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理论。
A. 雁形模式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产品差异7. 反对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增加供给才能摆脱“停滞膨胀”学派,是()。
A. 后凯恩斯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应学派8.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长约50至60年的长期波动,这种长期波动被称为()周期。
A. 基钦B. 朱格拉C. 康德拉季耶夫D. 库兹涅茨9.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10.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世界经济概论个人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个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3f3a086d0d233d4b14e6970.png)
第一题1.(1)易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为求相互间的收支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
又称多角贸易。
其产生往往是由于两国间彼此供应的商品不对路或价格不相当,以致进出口不能平衡,外汇收支发生困难,需要第三国或更多的国家参加协议,建立三国或多国贸易,以使彼此间的进出口达到基本平衡。
例如有甲、乙、丙三国,甲对乙出超1000万美元,乙对丙出超1000万美元,丙对甲出超1000万美元。
(2)多边支付体系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贸易往来越来越多但却存在调节机制不同、货币兑换程度不同、美元为最主要的外汇储备、国家结算存在差异、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等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便出现了多边支付体系。
2.因为世界市场的发展与世界货币的形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在世界市场充分发展以后,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才能充分地展开。
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度。
它也是世界多边贸易和支付体系发挥作用的货币制度。
在这个制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意识给世界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价值提供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并能使各国货币间的比价保持稳定;二是给世界市场上各国的商品价格提供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从而使各国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一致,把各国的价格结构联系在一起。
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英国政府在1816年颁布了铸币条例,发行金币,规定1盎司黄金为3镑17先令10.5便士,银币则处于辅币地位。
1819年又颁布条例,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
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
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
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
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一不定性选择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B 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 垂直型国际分工D 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A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 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 仰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 扩大了资本积累C 增加了就业D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 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 劳动力短缺C 经济发展加快D 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A 、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 、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D 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A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B 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C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D 军火贸易不断增长8、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A 独资经营B 国有经营C 合资经营D 合作经营E 合作开发10 跨国公司的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A 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B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C 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D 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二名词解释1.科技革命:2.跨国公司:3.区域经济一体化:4.经济全球化:5.重商主义:三、简答题1.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及作用?2.发展中国家如何金融国际化?3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
4简述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源。
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6简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主权强化的表现。
7简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
四、论述题1.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作用答案一不定项选择1AB 2ABCD 3ABCD 4ABD 5ABD 6 ABC 7 ABCD 8 ACD 9 ABD 10ACD二名词解释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
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3.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5.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7.重商主义::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
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三、简答题1.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及作用?转移定价又称调拨价格、转让价格或内部价格,是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技术、资金和劳务交易时所采用的一种内部价格,旨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价格是由跨国公司的少数最高决策者根据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需要而人为地制定的,带有强烈的计划性,它既不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制约,也不是按正常的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来定价,而是基于跨国公司整体利益和子公司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一种价格。
转移定价是企业国际化、公司交易内部化的产物,是国际上惯常使用的一种避税避险的方法。
作用:1.逃避税收,是整个公司纳税最小化。
2.避免或减少各种经济及政治风险。
3.实行经营资源的全球调整,支持之公司争夺市场,加强竞争能力。
4.在合资经营条件下,保证本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
2.发展中国家如何金融国际化?(1)发展中国家如何融入金融国际化:从国家层面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应该谨慎对待资本开放,加速国内银行业的改革,促进国内金融体系的发展。
尚未开放资本账户的国家没有直接受到国际投机的冲击,随着国际资本市场日益一体化,这些国家早晚要面临放松资本管制、开放资本账户的压力。
在开放资本账户以前应该首先解决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问题,而银行不良贷款的出现又往往是政府对企业的隐含担保问题所致,所以应该同时加快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已经实行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来说,应该着重加强短期资本流入的管理,如果资本流入规模过大,可以对其实施无息的存款准备金(URR)和最短持有期限(MHP)应该通过加强审慎监管尽量减少双重错配通过发展健全有流动性的国内资本市场,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双重错配问题。
从区域层面来说,各国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1)宏观政策协调通过建立区域性监管体系,共同开发早期预警体系,加强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督(2)区域最终贷款人。
区域性贷款人应该是对全球最终贷款人的补充(3)区域汇率联动机制。
即可消除内部汇率波动,又能够保证区域内货币与区域外货币的自由调节,兼得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之利。
从全球层面来看,应该推进对IMF的改革,建立更合理的金融体系首先,允许各国政府有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资本开放的最佳时机与最佳次序,其次,应该改革IMF 的议事程序,增加议事程序的民主性,消除非经济因素对IMF的干扰,最后,通过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监督对冲基金和跨国银行的交易,减少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投机因素3.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
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组织之一,它在帮助成员国解决短期国际收支失衡及债务危机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
它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汇率监督与政策协调;(2)储备资产的创造和管理;(3)向成员国提供贷款。
4.简述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源。
答:(1)历史因素的影响;(2)科技革命的影响;(3)经济体制、战略和政策的影响;(4)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因素的影响;(5)环境、资源和人口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
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答:(1)履行管理与监督职能,确保执行WTO协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2)执行谈判论坛职能,提供贸易谈判场所和程序;(3)承担解决争端职能,维护贸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4)实施政策审议职能,提高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和合规性;(5)发挥合作与协调职能,保证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6.简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主权强化的表现。
答:(1)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和推动者,也是经济全球化规则和制度的制定者;(2)政府拥有强大的政治能力和经济实力,在选择经济制度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3)政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是本国经济利益的最重要的维护者;(4)政府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核心主权的重要体现,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抵御国际危机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5)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乃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和有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从属和相对不利的地位。
7.简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
答: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和推进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种格局产生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平等等问题,表现在:(1)决策参与权的不平等;(2)利益分配的不平等;(3)成本分担的不平等;(4)国家地位的不平等等方面。
四、论述题1.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世界石油问题世界经济危机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性通货问题全球性通货问题包括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已成为今天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1)管理当局要准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治理决心(2)治理通货的手段要非常及时(3)要多种政策手段并用,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世界贫富差距问题世界贫富差距问题以不同方式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当前,世界贫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稳定因素。
措施:世界性问题应靠各国政府共同努力(1)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发达国家有义务和责任更多地援助发展中国家(4)发展中国家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身努力上(5)国际组织应在全球减贫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首先,全球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其次,使商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大大降低,最后,经济全球化使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充分扩散2、推动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加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要求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3、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卷入了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4、加快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不但有利于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夕阳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且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更多机会选择先进和适用的技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5、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真正实现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