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检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课文内容第1课《船的历史》(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

(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等缺点。

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1)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3)竹筏。

第3课《用沉的材料造船》(1)的材料可以造船。

(2)的橡皮泥、的铝箔,做成船的,受到的,在水面上。

(3)船的稳定性与其有关。

改进船的形状、结构可以增加船的。

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1)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与船只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第5课《给船装上动力》(1)船可以通过行进的方向。

(2)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第6课《设计我们的小船》(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等过程。

第7课《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设计过程:二、典型练习1.既可以靠人力、水力,又可以靠风力前行的船只是()。

A.摇橹木船B.独木舟C.竹筏D.帆船2.下面四种形状的船首,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A.尖形船首B.方形船首C.梯形船首3.制作竹筏模型的步骤应该是()。

A.小组讨论——画设计图——寻找材料制作B. 寻找竹竿等材料——制作竹筏模型C. 画设计图——制作竹筏模型D. 寻找材料制作——小组讨论——画模型图4.测试竹筏载重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让水浸湿螺母B.在竹筏一端放置螺母C.轻轻地放置螺母D.均匀地放置螺母5.下列做法中能让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的是()。

A.切掉二分之一B.切掉四分之一C.做成空心的船型D.增加橡皮泥的重量6.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改变了( )。

A.钢铁的体积B.钢铁的重量C.钢铁的颜色D.水的盐分7.观察下面的铝箔船,()的选项正确。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热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热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检测卷一、填空题。

(第2题2分,第3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_____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________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________,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当物体受冷以后,微粒运动速度________,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

2.木头、铝、塑料和铁四种材料中,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良导体;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

3.铜、钢、铝传热性能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2分,共24分)4.冷水袋放人热水中,冷水袋先下沉再上浮。

()5.安装室外电线时,冬天应拉得松些,夏天应拉得紧些。

()6.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需要用试管夹,而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7.摸上去手感冷的物体导热性能比较好,手感不冷的物体导热性能比较差。

()8.我们的身体在感觉寒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9.热水壶内胆有两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是为了保温时防止空气对流。

()10.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牛奶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水管遇冷收缩引起的。

()12.相同温度的水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不锈钢杯中的水温度下降得快。

()13.人们用铁做锅,是因为铁是热的良导体。

()14.电饭锅全部都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15.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30分)16.房间里暖气片的热量传递,主要靠( )传热。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17.冬天,用玻璃杯冲开水,很容易使玻璃杯爆裂,是因为()。

A. 玻璃杯质量差,容易裂开B. 玻璃杯在低温时处在收缩状态,突然受热,马上裂开C. 开水冲在玻璃杯的外壁上使玻璃杯爆裂18.把压瘪的乒兵球漫人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含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含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水银是一种液体,它在受热时体积会________,受冷时体积会________,我们把水银体积的这种变化叫________。

实验室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我们在一杯冷水里放人一装满红色热水的开口瓶子,过了一会儿,你会发现________3.产于广西的荔枝每年夏季成熟,易变质不易贮运。

近年来,人们采用把荔枝和冰块一起放在有塑料泡沫板制成的箱内贮运。

用这种方法,经过几天的运输箱内的冰块仍然不化,荔枝也保持新鲜。

由此可以说明塑料泡沫板是一种传热性能________的材料。

生活中我们还发现有的材料传热性能很好如________等。

4.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

5.我们做菜用的锅的锅柄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做的,因为这样的物体不容易________,比较安全。

6.利用________原理可以将不小心踩瘪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将踩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我们会看到乒乓球重新鼓胀,主要是因为________中的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中的________,从而使其发生上述变化,但有的乒乓球经过上述处理仍没有明显变化,猜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7.家里的热水瓶通常是用________来做盖子的,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可以使热水冷却得慢一些。

8.热传递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二、判断题9.空气和水受热要膨胀,木头受热不会膨胀。

()10.我们通过跑步也可以获得热量。

()11.液体大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气体和固体也大都有这样的特点。

()12.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可能会重新鼓起来。

()13.保温杯内液体的温度始终要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

()14.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15.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能力测试卷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能力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能力测试卷(时间:40分钟,卷面:100分)姓名:班级:一、快乐选择(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在答题卡里。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2 3 4 5 6 7 8 9 10(下)第二单元能力测试卷1C B A B B B A B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A B B C A C C A1、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是因为()2、在钢条受热膨胀的实验中,钢条受热后会推倒一端的阻挡物。

(√)3、冬天在室外手持铁棒比拿木棒感觉更冷,这是因为铁能更快地从手上吸走热量。

(√)4、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你会看到热的传递方向是从边缘向中心扩散。

(ⅹ)5、冬天,突然往冷玻璃杯子里倒开水,杯子容易破裂,这是由于受热膨胀不匀引起的。

(√)6、在铺设铁路时,铁轨之间的接头处留有一定缝隙,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膨胀而扭曲。

(√)7、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ⅹ)8、水和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ⅹ)9、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

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10、保温杯是从保温瓶发展过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我们经常在保温杯的杯壁上涂上一层水银。

(√)三、智慧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我们在观察比较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时发现:用眼看,热水冒热气,冷水不冒热气;用手触摸,热水是热的,冷水是冷的;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热水里扩散得快,冷水里扩散得慢;分别放入一块同样大小的冰糖,热水里溶解得快,冷水里溶解得慢。

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单位摄氏度,符号℃,通常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测量人体体温的是体温计,其原理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水受热此后,()会增大,而()不变。

A、轻重B、大小C、体积D、重量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相关:当物体吸热升温此后,微粒加速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了。

A、增大B、减小C、膨胀D、缩短3、()的这类奇异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 ( )。

所说的铅实际上是铅和()的合金,当熔解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结时,因为()热缩冷胀,字的笔划会十分清楚,并且持久耐用。

A、铜 B 、铋C、钢D、锑4、热老是从较()的一端传向较()的一端。

A、粗B、热C、细D、冷5、热传达主要经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经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

():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许从物体的一部分传达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二、多项选择题。

1、大多的()都拥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减小的性质。

A、液体B、固体C、气体D、物体2、有 ( )能够使我们的身体能热起来A、运动B、吃食品C、取暖器取暖D、晒太阳E、烤火F、加穿衣3、大部分的金属会热胀冷缩,但是有两种金属就独出心裁,它们是热缩冷张。

这两种金属就是()。

A、铜B、锑C、钢D、铋4、()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 、钢B、木头C、塑料D、铁三、填空题。

1、()是一种能量的形式,()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达,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达,直到二者温度同样。

2、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的变化,这能够经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经过必定的装置和实验被察看到。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减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类变化叫做()。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船的研究(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船的研究(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船的研究(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越来越大,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B.用力越来越小,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少C.用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水量多少无关2.给小船安装风力推进装置时,带风轮的电动小马达应安装在()。

A.船头B.船尾C.船的中部3.用手将一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在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越往下压用力越大,这说明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

A.越大B.越小C.不变4.下列材料在水中一定会下沉的是()。

A.橡皮泥B.铝箔C.实心铁块D.气球5.给船体分仓有利于装载货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防止货物滑动导致船受力不均匀B.防止船侧翻C.以上都对6.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缺点是()。

A.稳定性差B.容易浸水C.载重量小7.小科用三块面积相同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多B.装载的物体越重,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C.装载的物体越轻,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8.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的船的形状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椭圆形D.纺锤形9.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小船保持一定方向,可以给它装上船舵试试B.相比风帆,电动风轮或蒸汽装置可以持续提供动力C.制订方案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形状、材料、载重量、稳定性等等D.设计时只要考虑小船的性能,不用考虑成本因素10.我们用橡皮泥或者铝箔片,造一艘有一定承载能力的船,下面()不适合用来表示船的承载能力。

A.相同的铁垫圈B.大小不同的铁块C.相同的玻璃珠11.用铝箔制作小船,船舷高度相同,船底底面积(),船的载重量越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6分)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就2.人们最初使用独木舟,利用了木头的特性。

但是,独木舟在运输货物时有、等缺点。

3.通过测试发现,竹筏的防水性较。

(填“好”或“差”)4.制作中的、的选择必须遵照设计图纸进行,若有材料报废,也应该计入小船的中。

5.船在行驶中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6.潜艇靠调节自身的和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

7.在画船的设计图时,要标注和8.船的载重量与船只有关,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型,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6分)1.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 )2.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

( )3.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船都是用电和燃油做动力的。

( )4.将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做成船,船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 )5.在船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把船造的尽量大,装的货物也能更多一些。

( )6.合理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 )7.古代的船都是用木头制造的,现代的船都是用钢铁制造的。

( )8.用同样多的同种材料制作小船,小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小。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1.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会下沉,捏成小船的形状后能浮在水面上。

从沉到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

A. 没有变化B.增大了C.减小了2.在交流小船的设计方案时,别的小组的同学给出了一些建议,下列处理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对别组的建议置之不理B.直接按照别组的建议进行修改设计方案C. 讨论建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用垫圈测量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确定载重数量应该是( )A. 船下沉时的垫圈数量B.感觉船快要下沉时的垫圈数量C. 船下沉时的垫圈数量减去14.下面( )可以在水下行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二)(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6分)1. 自从有了,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2.为了更好地完成造船任务,我们要先做好。

3.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我们可以把船。

4.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

5.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

钢铁制造的船不但,而且载重量也。

6.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独木舟就是来自天然的浮的材料----,这是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的证据。

7. 可以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20分)1.船的外形、结构和性能之间不存在关联。

( )2. 水越多,物体越容易浮;水越少,物体越容易沉。

( )3. 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 )4. 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 )5.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

( )6.为了使轮船能运载更多的货物,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增大船的体积。

( )7.给小船安装蒸汽推进装置后,需要先在管内注满水,然后将小船放入水中,最后再点火,让它自己行驶起来。

( )8.为了造出一艘理想的船,在使用材料时可以不考虑成本。

( )9.现代的船只所用的动力都是一样的。

( )10.把铝箔放入水中,铝箔下沉,即使改变它的形状,它也不会漂浮在水面上(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1.我们制作的小船在测试中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应该( )。

A. 直接废弃B.重新制作C. 找出问题,改进小船2.想让船只运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我们需要( )。

A. 增加船的体积B.换一个更大的容器C. 动力的持续供应3.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小船,体积越大,载重量( )。

A. 越大B.越小C. 不变4.与竹筏相比,摇橹木船的优点是(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9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

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下沉),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浮在水面)。

3. 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液体)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4. 物体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还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5.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排开的水量)。

6 . 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盐水比清水(重)。

7. 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上浮),比较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下沉),比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8. 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减少重量)、(增加体积)、(改变液体的性质)和借助外力。

9. 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不变。

10.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11. 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

12.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

13.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不良导体)。

14. 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沉);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浮),这说明热水比冷水(轻)。

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15..水、空气、铜和钢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

16.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教科版(含解析) (1)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教科版(含解析) (1)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二)一、填空题1.水银是一种液体,它在受热时体积会________,受冷时体积会________,我们把水银体积的这种变化叫________。

实验室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我们在一杯冷水里放人一装满红色热水的开口瓶子,过了一会儿,你会发现________3.产于广西的荔枝每年夏季成熟,易变质不易贮运。

近年来,人们采用把荔枝和冰块一起放在有塑料泡沫板制成的箱内贮运。

用这种方法,经过几天的运输箱内的冰块仍然不化,荔枝也保持新鲜。

由此可以说明塑料泡沫板是一种传热性能________的材料。

生活中我们还发现有的材料传热性能很好如________等。

4.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

5.我们做菜用的锅的锅柄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做的,因为这样的物体不容易________,比较安全。

6.利用________原理可以将不小心踩瘪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将踩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我们会看到乒乓球重新鼓胀,主要是因为________中的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中的________,从而使其发生上述变化,但有的乒乓球经过上述处理仍没有明显变化,猜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7.家里的热水瓶通常是用________来做盖子的,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可以使热水冷却得慢一些。

8.热传递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二、判断题9.空气和水受热要膨胀,木头受热不会膨胀。

()10.我们通过跑步也可以获得热量。

()11.液体大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气体和固体也大都有这样的特点。

()12.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可能会重新鼓起来。

()13.保温杯内液体的温度始终要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

()14.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15.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热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热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检测卷一、填空题。

(第2题2分,第3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_____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________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________,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当物体受冷以后,微粒运动速度________,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

2.木头、铝、塑料和铁四种材料中,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良导体;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

3.铜、钢、铝传热性能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2分,共24分)4.冷水袋放人热水中,冷水袋先下沉再上浮。

()5.安装室外电线时,冬天应拉得松些,夏天应拉得紧些。

()6.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需要用试管夹,而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7.摸上去手感冷的物体导热性能比较好,手感不冷的物体导热性能比较差。

()8.我们的身体在感觉寒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9.热水壶内胆有两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是为了保温时防止空气对流。

()10.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牛奶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水管遇冷收缩引起的。

()12.相同温度的水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不锈钢杯中的水温度下降得快。

()13.人们用铁做锅,是因为铁是热的良导体。

()14.电饭锅全部都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15.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30分)16.房间里暖气片的热量传递,主要靠( )传热。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17.冬天,用玻璃杯冲开水,很容易使玻璃杯爆裂,是因为()。

A. 玻璃杯质量差,容易裂开B. 玻璃杯在低温时处在收缩状态,突然受热,马上裂开C. 开水冲在玻璃杯的外壁上使玻璃杯爆裂18.把压瘪的乒兵球漫人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D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D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1. (2分)家里的热水瓶通常是用________来做盖子的,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可以使热水冷却得慢一些。

2. (2分)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________,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________。

3. (2分)如下图,给烧瓶加热后,上面小玻璃管中的水位会怎样变化呢?请你画一画。

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4. (4分)利用________原理可以将不小心踩瘪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将踩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我们会看到乒乓球重新鼓胀,主要是因为________中的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中的________,从而使其发生上述变化,但有的乒乓球经过上述处理仍没有明显变化,猜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 (1分)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热胀冷缩的速度要比液体、固体________。

6. (2分)冬天天冷时,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身体热量;刚装满的热水袋是鼓鼓的,过一段时间就有些瘪了,这是因为________。

7. (3分)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了。

8. (3分)热传递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9. (1分)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________。

10. (2分)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一种测量工具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11. (2分)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完整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计分:一、我会填。

(每格2分,共38分)1、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

2、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热总是从较()的一端向较()的一端传递。

3、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收缩了。

4、热传递主要是通过()、()、和()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太阳的热是通过()传到地球上的。

5、冰遇到火会很快地融化,说明有()传递过去。

6、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等。

二、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不同的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2、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3、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4、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5、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为了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9、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20分)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A、大小B、体积C、重量2、下列物质中,()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A、空气B、水C、铜球3、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银和水银B、铁和铝C、锑和铋4、下列材料中,()最容易传热。

A、玻璃B、铝合金C、陶瓷5、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综合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综合测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轻的物体一定会浮,重的物体一定会沉。

()2.重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要使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形状。

()4.各种船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是船内都有很大的空间。

()5.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6.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改变了它的体积。

()7.古代的船都是木材做的,现代的船都是钢铁做的。

()8.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9.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一定小于自身重力()10.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一定会下沉,小的一定会上浮。

()11.不管怎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12.造一艘船,只要考虑它的体积大小就可以。

()13.浮的材料能造船,沉的材料不能造船。

()14.用相同形状和大小的铝箔制成不同底面积的船,其载重量相同。

()15.“蛟龙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16.在研究不同船首的阻力大小时,要改变的条件是船首的大小。

()17.把帆船做成双体船是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

()18.鱼呈流线型,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船。

()19.制作小船之前,我们需要制订合理的制作步骤并明确小组分工。

()20.在水中称一样重的两个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称也一样重。

()二、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1.下列方法可以减小船在水中所受阻力的是()A.将船首改为尖形B.增加货物的质量C.加宽船的底部2.在制作竹筏时,下列对竹竿的处理正确的是()A.截取两端没有节的竹竿B.截取一端有节一端没有节的竹竿C.截取两端都有节的竹竿3.成成用橡皮泥做了一艘小船,以下措施能让船更加稳定的是()A.缩小船底面积,把船舷加高B.把船底面积增大C.增加船上重物的质量4.五(2)班同学去参加“小小工程师”比赛,要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6. 船舵 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只航行。 ⁠
7. 沉 的材料和 浮 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


改变船的 载重量 和 稳定性 。


8.船由 船舱 、 船舵 、 龙骨 等多个系统组成,它们具有不



同的作用。
9.一个产品的完成一般会经历 问题 — 设计 — 制作 — 测
A
B
C
(1)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铝箔制作出A、B、C三只不同形状的 小船,承载垫圈数量最多的是 A (填“A”“B”或“C”)船。

(2分) (2)请分析上述判断其中的原因。(4分) A船的体积大,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载重量就大。故A船承 载垫圈的数量最多。
(3)小组学生在往铝箔船中放入弹珠时,发现因为弹珠会滚动,导致 船容易侧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用文字或画图说明)(4分) 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A.圆形
B.方形
C.尖形
4.一根竹竿可以浮在水面上,若把几根竹竿捆绑在一起放入水中,则 会( B )。
A.下沉
B.浮在水面 C.一会儿沉,一会儿浮
5.按右图所示的设计做成铝箔船的体积是( B )立方厘米。
A.128 B.256 C.64
6.分别用边长12厘米的铝箔做成三只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载重量最 大的是( A )。
A.自身质量
B.体积
C.颜色
10.潜艇在水下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B )。
A.逐渐变大
B.不变
C.逐渐变小
11.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 B )它受
到的重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附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杭州市西湖区期末】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下列关于船的动力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风力→人力→蒸汽→柴油B.人力→风力→蒸汽→柴油C.人力→风力→柴油→蒸汽2.下列船只中,以风力作为动力的是()。

A.帆船B.轮船C.乌篷船3.【金华市婺城区期末】下图中三种形状的船的制作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相同,()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最快。

A.B.C.4.下列关于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潜艇是依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B.潜艇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是为了伪装成鱼,防止被海洋动物攻击C.测试小船时,船总是向左偏,我们可以把船舵往右调5.对独木舟进行负载测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置钩码时要轻放B.需要测试多个大小不同的独木舟C.放置钩码时不用考虑钩码的位置6.下面三艘同样大小的船,()船所装载的货物最重。

A.B.C.7.【温州市瓯海区期末】龙舟最初从单木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你认为龙形船的优点有()。

A.载重量小B.稳定性不强C.船体材料易得8.下列方法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是()。

A.增大船的体积B.增加水槽中的水的质量C.将木头做的船改为铁做的船9.在独木舟上放置多个重物,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A.B.C.10.典典想用多根吸管做一个筏子,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A.先用泡沫塑料将吸管的两端堵住,然后再组装成筏子B.先用细沙把吸管装满,然后再组装成筏子C.先将吸管的两端折叠并固定紧,然后再组装成筏子11.橡皮泥和铝箔放在水中是下沉的,但是把它们做成船时,都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A.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B.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减小了C.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的体积变小了12.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我们会把船的底部设计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热》 检测卷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热》 检测卷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检测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1.木头、铝、塑料和铁四种材料中,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良导体;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

2.________是一种能量的形式,________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3.水在________时,是________的,但是在________却会出现________的反常现象。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________着。

5.热总是从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6.水受热以后,________会增大,而________不变。

7.自身运动可以加快________,促进能量转换,从而使身体热起来。

8.保温瓶镀银可以________保温效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9.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但若碰坏了右图所示的小尖角,保温能力就要差很多。

那么热水瓶内胆有较好的保温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内胆的材料是玻璃,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B.内胆是双层的,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充满了导热能力很差的空气C.内胆是双层的,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10.把压瘪的乒兵球漫人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A.液体的热胀玲缩B.气体的热胀冷缩C.固体的热胀冷缩11.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

A.为了美观B.节省材料C.防止热胀冷缩对铁桥的破坏12.在下图的C处加热,关于A、B、D三处蜡油熔化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先D再B B.先B再A C.先B再D13.如图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中微粒分布的状态,请向哪个环境中该物体的温度较高()。

A.甲图B.乙图C.甲、乙两图一样高14.冬天,我国北方房间里的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

A.上方B.下方C.中间15.相同体积的芋头、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1.热经过直接接触,从温度________的地方向着温度 ________的地方传达,我们称这种传达热的方式为________。

2.简单传热的物体叫热的 ________,不简单传热的物体叫热的________。

3.经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________。

4.常有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金属中某些会热缩冷胀,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

6.常有的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 ________,物体就 ________了。

7.常温的水受热时体积 ________,受冷时体积 ________,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________。

二、判断题8.热量都是沉着易导热的部分向不简单导热的部分传达。

()9.在太阳下或取暖器、炉子旁,人会感觉热,这是由热传导所引起的。

()10.水受热会对流,而空气受热不会对流。

()11.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热传导的本领都很强。

()12.空气也能传热。

()13.盖上茶杯的盖有利于保持茶水的温度。

()14.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经常吸热快,散热也快。

()15.米饭、土豆、番薯等食品能给我们人体带来热量()。

16. “保温”不但能减缓物体的温度的变化,还能够保持原来的温度。

()17.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18.水是热的不良导体,铁是热的良导体。

()19.经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0.大多数金属受冷时体积减小,受热时体积膨胀。

()21.若是两杯水的重量同样,那么它们的体积也必然同样。

()22.平时情况下,摸上去手感冷的物体的导热性能比较好;摸上去手感不冷的物体的导热性能比较差。

()23.对同一根铁丝进行测量,夏天测量时,铁丝的长度会长一些。

()三、选择题24.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裹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3分)
1. (2分)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________,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________。

2. (3分)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________。

3. (2分)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

4. (2分)家里的热水瓶通常是用________来做盖子的,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可以使热水冷却得慢一些。

5. (1分)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 (4分)像下图这样的金属保温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我知道金属是热的________(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吸热________(填"快"或"慢"),散热________(填"快"或"慢")。

那么它能保温的原理是________
7. (3分)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了。

8. (2分)冬天天冷时,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身体热量;刚装满的热水袋是鼓鼓的,过一段时间就有些瘪了,这是因为________。

9. (1分)把一小袋冷的水,放在加热的水里,它会________。

10. (3分)热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________的地方向着温度________的地方传递,我们称这种传递热的方式为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分)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12. (2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水量无关。

13. (2分)我们通过跑步也可以获得热量。

14. (2分)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5. (2分)保温杯内液体的温度始终要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

16. (2分)夏天我们的身体通过运动会变热,而冬天不会。

17. (2分)衣服也可以给我们提供热量,所以我们衣服穿得多了就感觉到热。

18. (2分)铁锅锅柄上的胶木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9. (2分)滴漏中的水位不会影响滴漏滴水的速度。

20. (2分)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可能会重新鼓起来。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21. (2分)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叫()。

A . 对流
B . 热辐射
C . 热传递
22. (2分)水在()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A . 4℃以上
B . 4℃以下
C . 5℃
23. (2分)五月份学校组织“保冰大赛”,比谁能让相同的冰块最慢熔化。

下列最不可能得冠军的是()。

A . 小兰把冰块装进塑料瓶中
B . 小红把冰块裹在棉花里
C . 小明把冰块捂在手里
24. (2分)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裹起来。

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融化得()。

A . 快一些
B . 慢一些
C . 一样快
25. (2分)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 . 轻巧美观
B . 降低成本
C . 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26. (2分)在做冷水和热水实验时,将装满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在热水盆里时,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们看到小塑料袋先是沉下去,过一会儿,会浮起来。

这是因为()。

A . 小塑料袋里的冷水变成了热水重量增加了
B . 小塑料袋里的冷水变成了热水体积增加了
C . 热水盆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后体积缩小了
D . 热水盆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后重量增加了
27. (2分)冷水加热后,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

A . 体积不变重量较轻
B . 重量不变体积较大
C . 体积增大重量较轻
28. (2分)水是一种特殊的液体,除了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外,还具有()的性质。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冷胀热缩
29. (2分)太阳的热是通过()方式传播到地面上来的。

A . 辐射
B . 对流
C . 传导
30. (2分)下列做法中,不能给我们身体增加热量的是()。

A . 晒太阳
B . 吃热的食物
C . 多穿些衣服
四、科学探究题。

(共4题;共36分)
31. (15分)根据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开始温度10分钟后温度20分钟后温度1号杯:无盖的杯子95℃65℃50℃2号杯:杯子外包毛巾无盖95℃73℃62℃
3号杯:杯子外包毛巾加盖95℃81℃74℃
4号杯: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盖95℃85℃80℃注:以上几个杯子的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

(1)保温效果最好的是()号杯,保温效果最差的是()号杯。

(2)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盖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号杯和()号杯;
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号杯和()号
杯;如果要研究不同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号杯和()
号杯。

(3)分析该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2点)
32. (4分)从上图可知,同学们为了研究各种材料和物质的保温性能差异,分别选取了上述几种材料:石棉、棉花、木屑和沙子。

并将相同的实验装置(用带温度计的塞子塞紧装有热水的试管)分别放置在各种材料和物质之中(注: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开始实验时热水的温度相同,为80。

C,除盛放各种材料和物质的容器,放置的量一样以外,控制影响水温的其他因素也保持不变)。

(1)30分钟后,水温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由此可知________
(2)60分钟后,如果8的温度最高,由此可知________
(3)如果十天以后再来观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3. (15分)小明与小红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哪个更好,两人进行了如下实验: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裹装有热水的密封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然后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水温的变化情况。

(1)为确保实验的科学性,你认为在本项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哪些条件相同?
(2)按照实验计划,小明和小红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烧瓶中的水温,数据如下: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发现哪些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3)除了像上述这样,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热水降温的快慢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34. (2分)小红在两个同样的烧瓶中灌满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1、2两种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

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她想用这种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表中给出了在不同时刻t(单位:分)测得的两个烧瓶中水温T1、T2的几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T1/℃807264595551454137343026 T2/℃806556484338322826242222(1)两种材料,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________。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________。

五、简答题。

(共3题;共20分)
35. (10分)下图的烧杯里装有半杯水,烧瓶里没有水。

(1)加热烧瓶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如果停止对右图中的烧瓶加热,让它慢慢冷却,并放人冰水中,又会发生什么现
象?为什么?
36. (5分)观察下面两幅图,试着画出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黑点为加热点)。

37. (5分)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四、科学探究题。

(共4题;共36分)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34-1、
34-2、
五、简答题。

(共3题;共20分)
35-1、
35-2、
36-1、
37-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