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精编版

合集下载

浅析日常交际用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浅析日常交际用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2 中西文化中交际用语的差异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称谓语的差异
称谓语是交际双方对彼此的称呼,是一场交际的开始,得体的称谓不仅能促进双方的情感,更能推动交际的发展。由于背景文化差异的存在,各民族对称谓的定义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差别。不同的称谓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和角色,不同的场合需要使用不同的称呼,为了在交际中能够正确的称呼对方,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们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要去了解称谓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也在日常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国与国之间谈判沟通时更为突出。跨文化交际是与有着异样文化的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由于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又受制于本族文化习惯性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往往会使交际双方无法沟通,出现交际障碍等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语言,语言和文化又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就要求交际双方要事先进行沟通,提前了解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语用习惯上的不同。唯有了解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摸清不同的语言表达,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减少沟通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2.1.2 社交称谓
中国的家庭关系中有父子、长幼之分,同样在社交中也存在君臣、尊卑之别。在社交中,中国人为了表示自己对职位高的人的尊重,往往采用“姓+职位”的模式进行称呼,如张某是教育局的局长,别人一般都会尊称其为“张局长”;李某是某公司的经理,则称其为“李经理”。而对于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则称呼其为“小李”或“老张”等,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两者的关系。在西方,“姓+职位”如“Manager Huang”,“Teacher Li”这种称呼形式是不符合用语习惯的,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博士称“Doctor”,州长或市长称“Governor”和“Major”等等。社交中往往也只以一条标准为准则,即平等与亲切,所以不管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对方,同样也会让对方比较自在。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中西礼貌用语对比分析在不同文化中,礼貌用语是人们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和西方语言中的礼貌用语有许多不同之处,反映了这两种文化对礼貌和人际关系的不同理解和重视程度。

下面对中西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称呼方式。

在中文中,人们常用“先生”、“小姐”、“阿姨”、“师傅”等称呼方式,这种称呼方式较为尊重和礼貌。

而在西方语言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使用名字来称呼对方,例如“John”、“Mary”等。

这反映了中西方在对待他人称呼方面的不同习惯和文化观念。

第二,问候语。

在中文中,人们常用“你好”、“您好”等问候语来打招呼并表示尊重。

而在西方语言中,人们常用“Hello”、“Hi”等简短的问候语,这种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和随意,不太关注对方的身份和地位。

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对问候的不同态度和方式。

道歉和感谢。

在中文中,道歉和感谢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人们常用“对不起”、“谢谢”等表达自己的道歉和感谢之情。

而在西方语言中,人们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I'm sorry”、“Thank you”等。

但西方社会对于道歉和感谢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如中文社会。

这可能与中西方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台风的不同态度有关。

第四,告别语。

在中文中,人们常用“再见”、“回头见”等告别语来表示离开和期待再次见面。

而在西方语言中,人们常用“Goodbye”、“See you”等简短的告别语。

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中西方人们对待离别和见面的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西礼貌用语在称呼方式、问候语、道歉和感谢以及告别语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在礼貌习惯、人际关系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了解和尊重他人的礼貌用语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好关系。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问候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从中西方问候语的背景介绍、文化差异、重要性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背景介绍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和习俗传统。

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问候语在表达方式和蕴含意义上有所不同。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的是礼仪和等级观念。

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强调的是个性自由和平等观念。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问候语的使用。

文化差异表达方式:中西方问候语的表达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人习惯于用一些笼统的问候语,如“你好”、“最近怎么样?”等,以示关心。

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具体的问候语,如“How are you doing?”、“How was your day?”等,以示。

使用场合:中西方问候语在使用场合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正式场合和日常交往中都会使用问候语,而在西方,正式场合通常使用正式的敬语,日常交往中则使用较为随意的问候语。

蕴含意义:中西方问候语的蕴含意义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的问候语“你好”除了表示基本的问候外,还包含着关心、尊重和礼貌的意义。

而西方人的问候语“How are you?”则更多地表示寒暄和打招呼,不包含过多的情感色彩。

重要性阐述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互了解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问候语是展现文化特征最直接的方式。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避免误解和冲突。

问候语也是交流技巧的体现,正确的问候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友好关系。

职场规范也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问候语的使用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社交能力。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以说明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重要性。

小王是一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初到英国,他发现英国同学见面时总是用“How are you?”进行问候,而他习惯用“你好”来打招呼。

中西方文化差异模板

中西方文化差异模板

中西方文化差异模板如下:
1.问候语的差异:在中国,老百姓见面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
“干吗去?”等。

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
简单问候。

2.隐私观念的差异: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
婚姻状况,甚至收入。

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3.时间观的差异:在西方国家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
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

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

4.餐饮习俗的差异:在西方,主人会提前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
前答复。

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然后转移到谈话的主题上。

在中国,人们会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

中美语言交际差异例子

中美语言交际差异例子

中美语言交际差异例子《中美语言交际差异:那些有趣又闹心的事儿》在中美跨文化交流的大舞台上,语言交际差异就像一场充满意外惊喜(和惊吓)的冒险。

且听我一一道来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吧。

先说说问候这块。

咱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吃了吗?”这在咱中国就是一普普通通的问候语,就像“你好”一样随意。

可是,把这个用到美国人身上,那可就有意思了。

有一回,我碰到一个美国朋友,顺口就来了句“吃了吗?”这哥们儿一脸懵,愣了一下然后特别正经地回答我:“还没呢,不过我已经计划好待会儿吃个汉堡。

您这是要请我吃饭吗?”我的天,我当时就特别尴尬,赶紧解释这只是个问候。

要是美国人问候啊,通常就是“Hello”或者“How are you today?”简单直白。

再讲讲对赞美的回应。

在美国,如果有人夸你“Your dress is so beautiful!(你的裙子真漂亮)”那标准回答就是“Thank you!(谢谢)”脸上还得带点自信和小傲娇。

要是在中国呢,要是别人夸你衣服好看,你可能会说:“哪里哪里,这就是个普通衣服,很便宜的。

”有一次,我穿了新衣服去参加中美朋友的聚会。

美国朋友夸我衣服帅,我下意识地谦虚起来,说了类似“一般般,没什么特别的。

”结果这美国朋友赶忙说:“不不不,它真的很棒。

”弄得我是有点哭笑不得,而中国朋友们就完全明白我只是在谦虚。

还有关于表达观点的直率程度。

美国人那可真叫一个直接。

我记得在一个小组讨论会上,一美国同学直接就对我的方案提出一串意见。

什么“Your idea is a little bit too complex(你的想法有点太复杂了)”“I think it doesn't meet the practical need(我觉得它不符合实际需求)”那话如机关枪一样就扫过来了,当时给我心里堵了一下。

在中国,如果我们不同意一个方案,可能会比较委婉,比如说“这个方案啊,确实有很多新颖的地方,不过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再考虑考虑其他方向,可能会更周全一点。

最新 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的表现及研究-精品

最新 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的表现及研究-精品

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的表现及研究【摘要】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与传播的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与知识的程度将影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运用的能力,本文从语言与传统习俗,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环境角度出发分析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及表现。

【关键词】日常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差异一、引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越发自信地“走出去”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

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别。

由于文化有其各自孕育的土壤,历史渊源,宗教信仰,文化环境的发展和社会认知状况。

各自的文明和文化反映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

正是这种不同和差异才使得在中西方文化交际者无法在交际中正确地认识彼此,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即文化鸿沟,甚至阻碍中西方进行正常沟通和理解。

二、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中的差异任何地域或者国家都拥有不同的习惯,它们随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社会状态而孕育变化发展,因而在语言表达上发挥着各自文化习惯和作用影响。

本文就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方面中所存在的的差异为主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称谓语的差异在中西方日常交际中,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差别就表现在称谓用语上。

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截然相反。

中国人起名的顺序是先姓后名,西方人则是先名后姓。

因而为表示两个人关系亲密,中国人习惯性地用他们后方的“名”来称呼对方们,而这个称呼顺序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不合适的。

另外,汉语中还有许多表示尊称和谦称的词语,以表谦逊含蓄之意。

如汉语中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而称别人的的妻子为“贤内助”,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

而西方人则更直白简短的称呼为My wife/My son;在中国的影响下,称呼某人时偏向表示个人身份和地位,往往会要求在姓的后面加上其社会职位或头衔等,如“毛主席”、“杨经理”、“刘医生”等称呼。

中西方日常会话

中西方日常会话

greetings
• 2 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doing?”[2] 在寒暄问候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注意有些话题。西方人不喜欢谈 及自己的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 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所以中国 人要特别留意。天气的状况是西方人寒暄 最频繁的话题。如“It’s sunny。”或“what a bad day, isn't it?”或者直接发表赞扬。因 为赞扬是人生最美好的添加剂。
中西方日常会话中的语言对比
1问ngs
• 1 中国式礼貌问候比起西方式的要随意些,基 本上遵循贬己尊人准则。而西方人却有自己一 套的寒暄技巧。中国成年人见面寒暄通常是: “最近忙什么呢? 家里可好啊? 孩子怎么 样? ”这些都不可直接译为“what are you busy in? How about your kids?”如果直译,会显 得很突兀,西方人也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会引 起困惑和误解。不了解中方文化习俗的外国人 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相反,他们会认为对方在探究自己的隐私, 引起不快, 所以西方人对这种寒暄反应极有 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

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

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在表达方式、语气、礼节、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探析。

首先,在表达方式上,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文表达方式通常较为直接,例如,“你吃饭了吗?”;而在英语中,通常会使用“how about”或“have you had your meal”等方式进行表达。

此外,在英语中,人们常常使用讽刺或幽默的方式表达,而这在中文中则较为少见。

其次,语气方面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也有所不同。

中文交际用语常常显得热情友好,例如“请问一下……”,“麻烦你了”,“请多关照”等;而英文中则更加注重礼貌,使用较多的是“would you mind”或“excuse me”的表达方式。

另外,在中文中,人们常常使用感叹句、祝福语等方式来表达情感,而在英文中则较少使用。

再者,礼节方面也是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一个重要差异。

在中文中,人们常常会用称谓加名字的方式称呼对方,例如“李先生”,“王女士”;而在英语中,人们更多地使用尊称称呼对方,如“Mr. Li”,“Ms. Wang”。

此外,在询问对方问题时,中文中通常会先问好,再进入正题,这体现了中文的尊重和礼貌。

而英文中则更直接,通常会直接问问题,比如“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e weekend?”。

最后,由于中英文国家的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用语中的习惯有所不同。

比如,在中文中,人们常常会用“你吃饭了吗?”来问候对方;而在英文中,则常常用“How are you?”来表示问候。

另外,英国人在问候时通常会握手或者鞠躬,而中国人更多地习惯于轻握对方手臂或者拱手作揖。

综上所述,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在表达方式、语气、礼节、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沟通效果。

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学习和理解这些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日常交际用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日常交际用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日常交际用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1.称谓用语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

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

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称呼问题上,中国文化一直认为年幼的必须尊敬年老的,这可能与我们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有关。

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我们常常说老王、王老、老爷爷、老奶奶等等,因为“老”字在中国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

但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在论文范文非常正式的场合下称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认识的人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这样,他们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的表示,尤其是年长者,如果你在他们的姓之前加上“old”,他们往往会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暗示着你认为他们身体虚弱,风烛残年,失去活力,他们更希望你称呼他们的名字。

七、八岁的孩子称呼自已的爷爷、奶奶“Tom,Susan”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亲切的,可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

这将会被视为没有教养,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尊称的词很多,早些时候最通用的是同志、师傅等等,不论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在西方文化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先生”、“女士”、“小姐”等国际通用称谓语使用逐渐频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对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

2.礼貌用语不懂英语习俗的人也知道在需要表达感激之情时需要说“Thank you”。

但他们却不知道许多其它场合也该说声“Thank you”。

例如,晚会上,一位美国人用这样的话来赞美一位中国女性:“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她可能立即回复到:“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而这样的答复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他会认为女士认为自己缺乏审美能力,无法鉴别漂亮裙子和普通裙子。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1)打电话。

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

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

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哦。

(2)社交礼节。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英语国家和中国也有着许多的差异。

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说“你吃了没有?”或者“到哪去啊?”等之类的问候语和客套话,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常用“Hello”,“Hi。

”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的差异,在见到外国朋友时用“Have you eaten?”(你吃了么?),“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

“ 打招呼就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尴尬。

(3)习俗。

英国有句俚语,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在习俗方面差异也很大。

如,当外国人向你赠送礼物时,你不当面打开,他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礼物;到外国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国的餐桌礼仪,别人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食物。

饮食习俗方面,到英美人家做客,菜要太多,吃不完留在碟子里是不礼貌的,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it’s delicious!”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

另外,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喝什么时,你若过于客气,就可能吃不饱,因为在英美两国,一再问人家要不要食物,或是强塞食物给客人也是不礼貌的,在英美国家里,主人请客人吃喝什么,客人从来都很干脆,想要就说要,不想要,就说:“No,thank you.”在这方面,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的,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不饿;直到主人一请再请,客人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

中西方词汇差异举例

中西方词汇差异举例

中西方词汇差异举例中西方词汇差异一直是跨文化沟通中的一大难题。

相信大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以下是一些中西方词汇差异举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跨文化交流中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1. 礼貌用语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用语存在显著的差别。

在中国,“您好”、“谢谢”等词汇是在日常交往中十分常见的礼貌用语,而在西方,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则是“please”、“thank you”等。

因此,若在国外使用中文礼貌用语,可能会让对方感到有点奇怪。

2. 餐饮在中西方餐饮上的词汇差异也十分明显。

比如,中餐中常用的词汇如“炒饭”、“炸鸡”等,在西餐中就不常见,因为西方饮食文化中一般不采用这种烹饪方式和食材。

另外,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通常会说“慢慢吃”或“多吃点”,而在西方这种说法可能会被视为失礼。

3. 社交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的社交方式也存在词汇差异。

比如,中文中常用的词汇如“哥们儿”、“兄弟”等,在西方语境中则常用“mate”、“buddy”等词汇进行称呼。

此外,在西方,表达心情时如果使用中文通常会变得太过直白或表达不到位。

4. 形容词在描述人的时候,中英文的词汇差异也很大。

在中文中,常用的形容词有“认真”、“有耐心”、“有担当”等,而在英文中则常用“efficient”、“decisive”、“patient”等形容词来描述这些特质。

因此,在商务交际中如果想要准确地表达自己或别人的特质,需要有相应的英文词汇。

总之,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词汇差异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学会跨文化沟通,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并逐渐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特点和习惯,从而让我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顺利和有效。

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人际间交流。

正确地运用语言可以增进人们之间感情、发展友谊、相互尊重和促进人际关系。

语言行为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拿日常生活来讲,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日常英语和汉语,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并且可以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中西方呼唤语之间的差异呼唤语主要是用来向他人打招呼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它们是日常对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普通名词(主要是姓名)、有关职业、称号等专业术语。

英语发展并使用于与中国地理、历史及其它文化特征相异的英语国家中。

中国由于数千年的封建制度,每个家庭亲属的观念特别强烈,汉语中的称谓分得特别详细。

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伯母、叔父、、姑妈、姑父、舅父、舅母、姨父、姨母等等。

而西方人在家庭亲属之远远没有中国人的规范讲究,在英语里,家庭成员的称呼比汉语简化得多。

例如:不管是爷爷还是姥爷,都称为“grandpa”,奶奶和姥姥都称为“grandma”。

而与父母同辈的男性一律称作“uncle”,与父母同辈的女性一律称作“aunt”,姐姐都称作“sister”,哥哥统一称之为“brother”,第二代中无论男女都互称“cousin”,侄子、外甥称作“nephew”,侄女、外甥女称作“niece”。

另外,对于亲属之外的长辈,中国人也一般是用尊称的。

在称呼方面,英语名字前可以带一个称呼。

常用的有Mr(成年男性)、Mrs(已婚女性)、Miss (未婚女性)、Ms(未知婚姻状况的女性)。

而且,这多出现在一些正式场合。

在一般的非正式场合下,西方人多直呼其名,以显示称呼人与被称呼人之间的熟悉程度。

他们认为,尽管使用称呼显得尊敬人,但同时也会使称呼人与被称呼人之间显得疏远。

在中国,用来称呼对方的词有很多,如:部长、局长、处长、校长、主任、老师、教授、工程师、经理等,同志、师傅用来称呼陌生人或与名字一起使用称呼熟识的人。

【精编范文】中西问候语的差异-推荐word版 (7页)

【精编范文】中西问候语的差异-推荐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西问候语的差异篇一:中西方问候语的比较中西方问候语的比较作者:佚名时间:201X/2/28 18:53:59中西方问候语的比较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程塬钦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了解了中西方交谈时候用语的差异,就不会因为不必要的误解,产生尴尬。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对比问候语“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是不会相汇的!”至少,英国短篇小说家吉普林是如此认为。

东方当然是指中国,西方不言而喻,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中国,这个有着5000多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历史上出现很多思想派别,尤其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广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思想较中国更为开放。

当“保守”的中国人与“开放”的西方人交流的时候,一个问题不可避免,那就是该怎么使用问候语。

事实上,当今东方人与西方人时常碰面。

当他们会面时,自然而然地必须找出一种合适的问候方式。

唉,这就麻烦了!在某个文化里可能恰到好处的事,到另一个文化里,就可能过分踰矩。

因此,最佳的做法就是遵守这个耳熟能详的行事准则:入境随俗。

问候语,我们都知道,又叫见面语、招呼语,它短小简单,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重要交际口语。

语言又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的全息影像,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再者,问候语亦是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0种语言,是不是表达意思的方式和标准都是一样的呢?本文就中国和西方世界的问候语,分为三类做一个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称谓的差异。

中国人认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

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中国的使用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Sir)”和“夫人(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中西方日常语言习惯之对比

中西方日常语言习惯之对比

中西方日常语言习惯之对比中西方日常语言习惯之对比一、问候语问候是建立社会关系的必要手段。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人们表达问候时所使用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

中国人遇到西方人时,习惯用中国式的问候语“您吃了吗?”这常令西方人感到困惑。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句问候语通常被理解为对方邀请他共进早餐、午餐或者晚餐;如果此问候语发生在未婚男女之间,则表示男性对女性发出约会的请求。

实际上,汉语中的这种问候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如同西方人见面时常说的\day, isn’t? \一样,而他们并非真的关心当天的天气。

二、交谈话题许多中国人希望通过与西方人交谈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由于自己对西方人的交谈话题不甚了解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

在交谈中,我们常常以\等话题开始,但对于他们的回答又经常不给予应有的关注,结果就使双方的交谈成为了一种单方面的活动。

和西方人交谈不能勉强进行,而应该自然发生。

其实,我们与西方人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如:Hobbies,Holidays,Jobs等,我们可以从这些话题人手,与其进行交谈。

在西方文化中,Money, Health, Family等话题被视为隐私,我们应谨慎待之。

与西方人交谈时应避免出现\或\pay for your new car? \之类的问题。

为表示关心,我们习惯对病人说\plenty of water\或\on more clothes\。

但在西方文化中,“Put on more clothes\之类的话带有“保护”和“母爱”的含义,对于一个独立的西方人来说,这句关心的话语会让他们感到不快。

我们可以用\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Look after yourself.Have you been to the doctor? \等语句来表示对他的关心。

在谈及家庭的话题时,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我们应避免\/wife with you?\,\\等问题的出现。

论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的比较

论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的比较

论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的比较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是学科界和社会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交往沟通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交际习惯和套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交往沟通的差异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务交往和文化传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交际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的社会交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交际方式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礼节:在中西方文化中,礼节的标准不同。

在中国,尊重长辈、尊敬上司是非常重要的礼仪,而在西方社会,个人权利更加凸显,领导者也会像平等的朋友一样被对待。

因此,在跟人交际时,西方人可以相对直接地表达意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关系。

2、身体语言:中西方文化在身体语言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眼神接触、握手等交际方式;而在中国文化中,身体语言只是一个附属品,不会像西方那样得到很多的关注。

此外,当一个中国人在与他人面对面说话时,他们总是以低下的头,以示尊重和谦虚;而西方人则喜欢直视对方的眼睛以示其诚实和自信。

3、语言间隔: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注重个人隐私与个性化,因此,他们习惯留出一定的间隔来划定自己的领地。

这种间隔常常表现为身体上的距离。

而在中国,大家更注重亲近和关系,所以说话时会更近,甚至可能接触到他人的身体。

二、语言的使用差异中西方文化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语言的使用差异方面,中西方文化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语言在人们的交往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注重自由表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的表述更强调精准和逻辑性。

而在中国社会中,语言多强调他人感受和礼节,重在表达欢迎、感谢、道歉等情感。

2、口语习惯:在中西方交往中,口语习惯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在语言交流时喜欢使用比喻、典故进行阐述,以及汉字的多义性来表达感情;而西方人则会使用较为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文化背景清晰度:在中西方文化的交往中,文化背景的清晰度差异也很明显。

中西日常交际差异

中西日常交际差异

中西日常交际差异一、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 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 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

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如: 问对方: "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 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 的邀请。

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她) 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 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 。

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 noon /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ow do you do?(您好! )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 )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二、称呼在中国, 初学英语的人最早学会并使用的一句英语“Good morning, teacher! ”(老师好! ) 这是不符合西方语言习惯的。

英语中teacher, 只是一个职业名称而不做称呼语。

这正如中国“工人”只是职业名称而不是称呼语一样。

我们不是“张工人”、“王工人”, 而要说“张师傅”、“王师傅”在英语国家中小学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前加Mr.、Mrs、Miss。

在大学如何称呼, 取决于学术职称及得过什么学位, 对于教授、副教授。

中西方沟通的差异

中西方沟通的差异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称 呼
1、表达家庭关系上的差异:
中国:亲属间称呼语大都能把身份、辈分、亲 疏关系表现出来,如爷爷、表叔、堂兄、表弟等。
西方:在内容没有汉语称呼的复杂,亲属称谓 语也很难一下就看出其具体的关系,如兄弟只是 兄弟的意思,既可指弟弟也可指哥哥。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称 呼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习语
中:
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吃闭门羹;看破红尘;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Turn the other cheek : 受暴力、侮辱(上帝在 布道时讲如果有人打你 的左脸,你把右脸也递 出来)
The widow’s cruse : 寡妇的坛子(比喻取之 不尽的财源)
1.3 肢体语言的差异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送别语
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 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 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 步”,主人最后要说:“走 好”、“慢走”、“有空再来 啊”等。
而英国人则习惯微微一笑并 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 “Good—bye”、“See you later”或“Take care”。
而显得关系生分。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致谢
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 还是上下级之间,前后 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 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 “Thank you。”而这 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
不表示多大的谢意。
西方: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致谢
所以,和老外相 处,千万不要吝 啬“谢谢”两个 字。“谢”少了 可能会让老外觉 得你羞涩而且不 懂礼貌。
1.1 中西方沟通的差异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Top1: 问 候 语
1.2 口头语言的差异 --问候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指导老师:赵子璇[摘要]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差异一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

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

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

“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

”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

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Mr. 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Mr. 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

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

其称呼注重敬意。

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

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

”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

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

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

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

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

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等称呼。

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

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

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Major,等等。

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

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

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

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因此,回答“吃了” 或“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

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

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

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

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

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

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

”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

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

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

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

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

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

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

”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

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

”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

”(“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

”(“You wi 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 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

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

”)、“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 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

”)或者说:“I’ll hav e to go . 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

就如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 We enjoyed theevening very much. 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

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

多谢了。

”)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 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

和你聊天非常愉快。

”)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

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

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

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

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

如果用“Stayhere.”、“Don’t come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

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

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

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 (“为什么我要慢走?”)。

外国人把“Go slowly.” 、“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

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

”)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

”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

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