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第二讲

合集下载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当高分子、溶剂和温度都确定时,体系发生相分 离与否同分子量有关
确定q 温度的另一种方法
q 2 1 2 RT 1 1 2 RT 1 2 T 2
E 1
在相分离的临界状态
q 1 1 1 1C 1 1 2 x 2x TC
2 GM 0 体系为均相 2 2
0
G M/ RT
当1 > 1C 或 T < TC时, 为 右图曲线。

a
2
b ”
1.0
2 a 2 G M 0 2 b 2 2
体系处于亚稳态, 可能分相
a 2 b
2 GM 0 2 2
溶解:高分子均匀分散到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 分散的均相体系。

溶解与聚集态结构有关
•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溶剂、一定量的非晶态高聚物
溶胀
溶解
非晶态高聚物分子堆砌较松散,分子间力较小,溶胀后较易溶解。
– 交联聚合物由于交联键存在,溶胀到一定程度 后就不再胀大(达到溶胀平衡),不能发生溶 解;
主要包括: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高分子—溶 剂体系的混合热、混合熵、混合自由能);动力学性质 研究(扩散、粘度、沉降);以及高分子分子量及分子 量分布、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和尺寸、高分子的相互 作用等方面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对高分子链结构及性能的认 识。
第一节 聚合物的溶液
• 3.1.1溶解过程的特点
在很小的任一体积元 V中, 链段是均匀分布的, 链段 与溶剂分子的混合自由能为:
GM kT N1 ln 1 1 N12
GM 2 1 RT ln 1 2 12 n1 T , P ,n2 1 2 RT 1 2 1E 2

高分子物理课件 高分子的溶液理论

高分子物理课件 高分子的溶液理论
1.特点 ① 热力学稳定相态,分子链排列紧密、规整,
分子间作用力大,所以溶解要比非晶聚合 物困难得多。 ② 溶解有两个过程:首先吸热,分子链开始 运动,晶格被破坏。然后被破坏晶格的聚 合物与溶剂发生作用,同非晶聚合物一样, 先发生溶胀,再溶解。
2. 非极性结晶聚合物的溶解(要加热) (1)这类聚合物一般是由加聚反应生成的,如
Clausius 公式克拉佩龙Clapeyron方程 (热力
学第二定律在两相平衡中的应用)计算:
• ①先求得
dP dT
T(VHgHV(VVl摩) 尔蒸发VVH热glV — — —)— — —摩 溶 溶尔 剂 剂蒸 气 气发 化 化热后前得得体体积积
• ②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换算成
E HV P(Vg Vl )
Fi Fi
2
i
V
i M0
V——重复单元的摩尔体积 M0——重复单元的分子量 Ρ——密度
由聚合物的各种基团的摩尔相互作用常数E来 计算。 ( E查表得到)
2
E ' V~2
E '
M0
• 在选择溶剂时还可采用混合溶剂,效果很好 • 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 M A A B B
A ——A溶剂的体积分数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聚物的溶解
1-1 溶解过程 1-2 溶剂的选择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
2-1 理想溶液热力学 2-2 高分子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2-3 高分子溶液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一.重要性 高分子溶液是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均要碰到的问题 生产实践中: ①浓溶液——油漆,涂料,胶粘剂,纺丝液,制备 复合材料用到的树脂溶液(电影胶片片基),高聚 物/增塑剂浓溶液等。 ②稀溶液——分子量测定及分子量分级(分布)用 到的稀溶液。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溶解过程 非交联聚合物 混合初期:单向扩散,溶胀 混合后期:双向扩散,溶解
线形聚合物, 先溶胀,后溶解 结晶聚合物, 先熔融,后溶解
相对摩尔质量大, 溶解度小 提高温度, 可增加其溶解度 交联度越大, 溶解度越小
6
1
Osmotic method---渗透压法 Light scattering method---光散射法 Viscosimetry---粘度法 Electron microscope---电子显微镜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boiling-point elevation (ebulliometry)---沸点的升高 freezing-point depression (cryoscopy)---冰点的降低 osmotic pressure (osmometry)---渗透压法 Relative viscosity---相对粘度 Specific viscosity---增比粘度 Viscosity number or reduced viscosity---比浓粘度 Logrithmic viscosity number---比浓对数粘度
13
②稀溶液——分子量测定及分子量分级(分布)用到的稀溶液。 稀溶液多用于理论研究 浓溶液多偏重于应用 工业上,高分子溶液“稀”与“浓”的概念无绝对的界限,需视溶 质、溶剂及溶质分子量而定。一般把 5%作为标准,C<5%为稀溶 14 液,C>5%为浓溶液。
HOW to study polymer solution?
Gibbs free energy Enthalpy 焓 自由能
G=H-TS ∆GM = ∆H M − T∆S M
Entropy 熵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课件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课件

1
2
1
2
1 1 1+2 2 2=1 2 1+2 1 2
1
2
1
2
始态
终态
混合过程:0.5 [1—1] + 0.5 [2—2] = [1—2]
式中符号1表示溶剂分子,符号2表示高分子的一 个链段,符号[1—1] 、[2—2] 、[1—2]分别表示相邻 的一对溶剂分子,相邻的一对链段和相邻的一个溶剂 与链段对。
第一节 高聚物的溶解
一、高聚物溶液过程的特点
溶解:溶质分子通过分子扩散与溶剂分子均匀混合成 为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
由于高聚物结构的复杂性,它的溶解要比小分子的溶 解缓慢而复杂得多,高聚物的溶解一般需要几小时、 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高聚物的溶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⑴溶胀: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高聚物体积 膨胀。
生成一对[1—2]时能量的变化: 式中ε11、ε22、ε12分别表示他们的结合能 如果溶液中形成了P12 对 [1—2] 分子,混合时没有体 积的变化,则高分子溶液混合热△HM
(3-19)
式中c1称为Huggins 参数,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 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c1kT表示当一个溶剂分子放到 高聚物中去时引起的能量变化。
(3-10)
(3-11)
(3-12)
式中,p1和p10分别表示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和纯溶剂 在相同温度下的蒸气压;N是分子数目,X是摩尔分 数,下标1和2分别指溶剂和溶质,k是波尔兹曼常数
高分子溶液与理想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的偏差:
⑴ 溶剂分子之间、高分子重复单元之间以及溶剂与高 分子重复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不可能相等,所以混 合热△HiM≠0 ;
DFM = DHM – T DSM

高分子物理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物理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晶同组分的溶液已不太合理,更 不用说用它来处理高分子溶液了,在此理论中又假定高分子 结构单元与溶剂分子具有相同的晶格形式,就更显牵强了。 2、在计算时,并没有考虑到(2-2)、(1-1)、(1-2)之 间有着不同的相互作用。也没有考虑到高分子在溶解前后由 于所处环境不同而引起的高分子构象的改变。 3、高分子结构单元均匀分布的假设只是在浓溶液中才比较 合理,而在稀溶液中高分子结构单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Polymer Solutions)
什么是高分子溶液?
是指聚合物以分子分子状态分散溶剂中所形成的均 相体系。 溶液只有一相,包含一种以上成分,可以是气体、 液体和固体。 高分子溶液可用作粘合剂、涂料等,研究单个高 分子的行为都是在稀溶液中进行的。
传统上 广义上
高分子+溶剂 高分子+高分子
溶胀分为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
无限溶胀是指聚合物能无限制地吸收溶剂 分子直至形成均相地溶液,即为溶解; 有限溶胀是指聚合物吸收溶剂到一定程度 后,不管与溶剂接触时间多场,溶剂吸入 量不再增加,聚合物地体系也不再增大, 高分子链段不能挣脱其他链段地束缚,不 能很好地让溶剂扩散,体系始终保持两相 状态。
2、粘度大
S解取向高分子
S解取向高分子
Z 1 = kN 2 [ln x + ( x 1) ln ] e
代入(*)式整理可求得
S M = k[ N1 ln φ1 + N 2 ln φ2 ]
φ ---体积分数
N1 φ1 = N1 + xN 2
而理想溶液:
i M
= R[n1 ln φ1 + n2 ln φ2 ]
χ1 ∝ W12
W12 表示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流体力学性质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和沉降等; 和沉降等; 光学和电学性质 高分子溶液的光散射,折光指数,透明性; 高分子溶液的光散射,折光指数,透明性; 偶极矩,介电常数等。 偶极矩,介电常数等。
本章学习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包括: 本章学习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包括: 1.高分子的溶解过程及特点; 1.高分子的溶解过程及特点; 高分子的溶解过程及特点 2.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及溶剂选择原则? 2.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及溶剂选择原则? 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及溶剂选择原则 3.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理论(Flory-Hugins晶格模型理论, 3.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理论(Flory-Hugins晶格模型理论, 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理论 晶格模型理论 Flory-Krigbaum稀溶液理论); Flory-Krigbaum稀溶液理论); 稀溶液理论 4.Huggins参数的物理意义? θ状态 状态( 温度、 溶剂) 4.Huggins参数的物理意义? θ状态(θ温度、θ溶剂)及A2的 参数的物理意义 具体涵意。 具体涵意。
非极性结晶聚合物的溶解(要加热) (2) 非极性结晶聚合物的溶解(要加热) 这类一般是由加聚反应生成的, HDPE,IPP等 这类一般是由加聚反应生成的,如HDPE,IPP等,它们的溶 解过程:往往是加热到接近其熔点时,晶格被破坏, 解过程:往往是加热到接近其熔点时,晶格被破坏,再与 溶剂作用。 溶剂作用。 所以非极性结晶聚合物要用高沸点的溶剂溶解。 所以非极性结晶聚合物要用高沸点的溶剂溶解。
不能选到溶解硫化橡胶的溶剂--交联聚合物,只溶胀, 不能选到溶解硫化橡胶的溶剂--交联聚合物,只溶胀,不溶解 选到溶解硫化橡胶的溶剂--交联聚合物
二、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讲解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讲解
第二个链节:
N-xj
N xj 1 Z ( ) N
Z-配位数
N xj 2 ( Z 1) ( ) N
第三个链节:
第四个链节:
( Z 1) (
N xj 3 ) N
W j 1 Z ( Z 1)
x2
N xj 1 N xj x 1 ( N xj)( )( ) N N
θ状态 溶解过程的自发趋势更强
良溶剂
不良溶剂
3.3 高分子溶液的相平衡
3.3.1 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Solution
Pure solvent
Semipermeable membrane
渗透压等于单位体积溶剂的化学位,即:
1 1 v1 V1
V1与v1分别为溶剂的偏摩尔体积与摩尔体积。 由于为稀溶液,所以近似相等。
E 内聚能密度 V
E为一个分子的气化能,是该分子从纯态解 离必须破坏的其相邻分子相互作用的能量。 V为分子的体积
内聚能密度可表示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溶度参数为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
E V
所以:
(J/cm3)1/2
△Hm=φ 1φ 2[δ 1-δ 2]2Vm
|δ1-δ2|<1.7,大概可以溶解;
分子量50000的聚乙烯,50000 cm3 /mol
内聚能: 13,100,000 J/mol
C-C键能:83kcal/mol = 346,940 J/mol
分子间力远远大于键能,故大分子不能气化
溶度参数的测定方法
溶剂的溶度参数可以通过溶剂的蒸发热直接测定
聚合物不可气化,故采用相对方法
(1) 特性粘度法:
N1 xN2 S M k[ N1 ln N 2 ln ] N N

热力学之高分子溶液

热力学之高分子溶液
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 平衡、稳定体系,服从相律
胶体溶液 胶 团 10-10~10-8m
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平衡、不稳定体系
真溶液 低 分 子 <10-10m
扩散快,可以透过半透膜 平衡、稳定体系,服从相律
有,但偏高 Tyndall 效应较弱 有 很大
无规律 Tyndall 效应明显 无 小
有,正常 无 Tyndall 效应 有 很小
非交联聚合物
混合初期:单向扩散,溶胀 混合后期:双向扩散,溶解
先溶胀,后溶解
网状交联聚合物 达到溶胀平衡后分子扩散即告停止
只溶胀,不溶解
结晶聚合物: 先溶胀无定形区,在晶体熔点附近的
温度使晶体解体后溶解
先熔融,后溶解
3.1.2 热力学分析
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就是高分子与溶剂相互混 合的过程
GM H M T SM
链段间只有刚球排斥,无额外吸引或排斥,仅
由自避行走造成线团膨胀
理想链:无规行走
真实链:自避行走
“自避”的后果是部分体积被排除行走的范围
之外,称作 排除体积
+
无扰链线团体积 + 分子链体积
=
= 无热溶剂线团体积
排除体积 >>分子链自身体积
良溶剂:链段/链段作用弱于链段/溶剂作用
刚球作用再加上链段间的排斥作用
0.10 0.08 0.06 0.04
A
A:聚异丁烯 B:聚苯乙烯
0.02
14
16
18
20
22
, MPa1/2
(2) 溶胀平衡法:乙烯
聚氨酯/聚苯乙烯IPN
2
Q (mL/g)
1.5 1 0.5 0 14 16 18 20 22 24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如:PE,PP非晶部分与溶剂相互作用小,放出的热
量少,不足以使结晶部分发生相变,因而这类高聚
物需要升温才能溶解(通常要升温到熔点附近)。
例如:PP 在十氢萘中要升温到接近135℃(接近熔点)才 能很好的溶解。 对于非晶高聚物,溶解度与分子量有关。对于晶态聚合 物,溶解度不仅依赖于M,更重要的是与结晶度有关。
该原则适用于极性高分子
3’、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
1 <1/2的原则
1
越小于1/2,则溶剂越优良。 1 =V1/RT(δ1-δ2)2
详细分析 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胀和溶解实质上是溶 剂化的作用,即高分子链与溶剂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溶剂分子使高分子链分离而溶 胀,直至溶解。 溶剂化作用要求高聚物和溶剂在分子结构 上一个是电子接受体(electrophile)(亲电 体),而另一个是电子给予体(nucleophile) (亲核体)。两者相互作用而使聚合物溶 于溶剂中。
应用溶剂化原则来处理高聚物问题时,可得到如下 结论: ①含有大量亲电子基团的高分子物,将能溶于含有 给电子基团的溶剂中。 例如:硝酸纤维素含有亲电子基团-NO2,可溶于丙 酮,丁酮等给电子基团溶剂。 ②高聚物中存在有以上所说的亲电子或给电子序列 中的后几个基团时,由于这些基团的亲电子性或给 电子性较弱,溶解此类高聚物时就不需要很强的溶 剂化作用。 例如:PVC可溶于环己酮,THF中。
高聚物和溶剂,组成和结构相似则可互溶 PAN(强极性) 可溶于DMF(二甲 基甲酰胺) PVC, 可溶于环己酮 例如 PS, 可溶于乙苯、丁酮 非极性 生胶可溶于 汽油,甲苯,苯等
极性
思考
1、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哪种是耐油的? 2、PVAc水解制备PVA,要使PVA可溶于水,水解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
(4)由上述三种混合熵的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解:由题意,浓度 c=1%可知
W2 = 1% W1 + W2

W1 = 99% W1 + W2
设此溶液为 0.1kg,相当于高分子 0.001kg,溶剂 0.099kg,则 摩尔数
n1 = W1 / M 1 = 0.099 / 0.1 = 0.99
x1 =
0.99 = 0.99 , 0.99 + 0.01
x 2 = 0.01
'' ΔS m = − R(n1 ln x1 + n2 ln x2 )
= −8.31(0.99 ln 0.99 + 0.01ln 0.01)
= 0.465( J ⋅ K −1 )
(4)由计算结果可见:
' '' 4 ΔS m (理想) < ΔS(高分子) < ΔS( m m 10 个小分子)
= RT
∂ ⎡ n1 n2 ⎤ + n2 ln ⎢n1 ln ⎥ ∂n1 ⎣ n1 + n2 n1 + n2 ⎦ n1 = RT ln x1 n1 + n2
= RT ln
= RT ln(1 − x2 ) ≈ RTx2
则此时
Δμ1 = Δμ1i
8
Huggins 参数 χ1 的物理意义如何?在一定温度下 χ1 值与溶剂性质(良溶剂、不良溶剂、非溶剂)
9 一种聚合物溶液由分子量 M2=106 的溶质(聚合度 x=104)和分子量 M1=102 的溶剂组成,构成溶 液的浓度为 1%(重量百分数) ,试计算: (1)此聚合物溶液的混合熵 ΔS m (高分子) ; ; (2)依照理想溶液计算的混合熵 ΔS m (理想)

第三章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第三章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第三章高分子的溶液性质§1 引言•为什么研究?高分子溶液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经常接触的对象;•研究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将加强我们对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规律的认识。

•对指导生产和发展高分子的基本理论有重要意义。

高聚物溶液从广义上包括稀溶液(1%)、浓溶液(纺丝液、油漆等)、冻胶、凝胶、增塑高分子、共混高分子等粘合剂涂料溶液纺丝增塑共混一、对高分子溶液性质研究的二个方面:(1)在应用上,主要用高分子浓溶液(15%以上),对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于:高分子溶液的流变性能和成型工艺的关系;(2)在基本理论上,主要用稀溶液(1%或5%以下),研究着重于:●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高分子链段间及链段与溶剂分子间);●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与尺寸;●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溶解过程体系的焓、熵和体积变化(高分子-溶剂体系的混和热、混合熵、混合自有能),溶液渗透压等;●高分子溶液的流体力学性质(高分子溶液的沉降、扩散、粘度)●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二、高分子溶液性质的特点(1)溶液性质受浓度的影响(动态接触浓度C s,接触浓度C*, C s< C*);(2)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一般比小分子纯溶剂要大的多;(3)高分子溶液是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真溶液;(4)高聚物的溶解、沉淀是热力学可逆过程;(5)高分子溶液是分子分散的,可以用热力学函数来描述的稳定体系;(6)高分子溶液的行为与理想溶液有很大偏差;(7)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有分子量依赖性,而分子量有多分散性,因而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2 高聚物的溶解过程一、溶解过程(1)溶解过程的复杂性:高聚物的溶解存在热力学复杂和动力学缓慢两个特点。

●分子量大且具有多分散性,导致溶解速度缓慢;●分子的形状有线形、支化和交联;●高分子的聚集态又有非晶态和晶态之分。

(2)非晶态聚合物的溶解:分子堆砌松弛,分子间相互作用弱,溶剂分子易于渗入内部溶胀和溶解●具有先溶胀后溶解的特有现象(溶剂化由表及里的过程,因分子量大且分子链纠缠,溶剂小分子很快进入大分子使链段运动,但整链运动需要很长的时间);●有限溶胀,在交联结构或不良溶剂下,则只溶胀到一定程度。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_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_高分子溶液
过量化学位 超额化学位
1i RT ln X1 RT ln 1 X 2 RTX 2
1 2 1 1 RT ( 1 ) 2 2
E i 1
表示高分子溶液与理想(小分子)溶液相比多出的部分,反 映了高分子溶液的非理想状态,称溶剂的“超额化学位变化”
1 2 1 RT [ln 1 (1 ) 2 1 2 ] x 1 1 2 RT [ 2 ( 1 ) 2 ]
高分子物理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广义上的溶解
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 剂)中的过程。
溶解是指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或离子吸引并结合的过程

What ?
Why ? How ?


What is
研究
polymer solution?
高分子溶液是研究单个高分子链结构的最佳方法。 应用研究如高分子溶液的流变性能与成型工艺的关系等。
与理想溶液的△GM作比较,主要差别为:
1、以体积分数代替了摩尔分数(分子量高的影响)。 2、增加了含有1的第三项-反映了△HM ≠0对△GM的影响
溶剂的化学位变化
GM RT n1 ln 1 n2 ln 2 1n12
溶剂的 化学位 变化
(GM ) 1 2 1 RT [ln (1 ) 1 2 1 2] x n1 T , P ,n2
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SM
N1个溶剂小分子和N2个高分子占的总格子数 N N1 xN2
计算N1个溶剂分子和N2个高分子链在(N1+xN2)个格子中的排列方式总数
混合排列方式数Ω与熵S
S k ln
S M S solution S disorientation S solvent

第3章高分子溶液

第3章高分子溶液
(1)、对于极性的结晶高聚物如PA、PET等, 分子间有强的相互作用力,在适当的极性溶剂中在 常温下就可以溶解。这是因为结晶高聚物中含有部 分非晶相成分,当它与溶剂相接触时,溶剂与非晶 相部分强烈的相互作用,产生放热效应,使结晶部 分晶格被破坏,同时受溶剂化作用而溶解。如:
聚酰胺(PA)在常温下溶于苯酚、甲酚中; 聚酯(PET)可以溶解于间甲酚等中。
电子接受体(亲电子体)
—C— O
电子给予体(亲核体)
—CH2—C—H+·······O= CL
不同的亲电,亲核试剂具有不同的亲核亲电能力。 常见的一些亲电基团的强弱次序:
—SO2OH >—COOH > —C6H5 > —C6H4OH > = CHCN > —CHNO2 > —CH2CL > —CHCL
因此,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首先是高聚物 接触溶剂时,表面上的分子链段先被溶剂化,但 由于高分子链很长,还有一部分聚集在内的链段 尚未被溶剂化,不能溶出,直到整个分子链被溶 剂化,才能溶解于溶剂中。在溶剂化过程,溶剂 分子由于高分子链段的运动,不断地扩散到高分 子溶质的内部,使内部的链段也逐步溶剂化,从 而使得高分子产生胀大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 称为溶胀。溶胀后的高分子随着溶剂分子不断向
第三节: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Thermodynamics of Polymer Solution)
3.3.1 理想溶液的热力学理论 3.3.2 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 3.3.3 Flory温度的提出 3.3.4 排除体积效应(excluded volume effect)
第二节:高聚物的溶解
3.2.1高聚物的溶解过程
由于高聚物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分子量 大而且具有多分散性,分子的形状有线型、 支化和交联的不同,此外,高聚物的聚集态 又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因此高分子的溶解 过程要比小分子复杂得多。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2讲课文档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2讲课文档

溶液,在宏观上看热力学性质遵从理想溶液,
但是微观状态仍然是非理想的,因为混合热和
混合熵均不为零,只是两者的效应刚好抵消,
所以

1E 0
这一条件称为θ条件或θ状态。此时用的溶剂
V
溶度参数δ: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
第7页,共75页。
Hildebrand溶度公式
适用于:非极性聚合物的溶液体系
H M V M 1 2 ( E 1 / V 1 ) 1 / 2 ( E 2 / V 2 ) 1 / 2
体积分数
P1 18-H 表3-M 2 /V 1 2 (12 )2
严格地定义溶度参数:
极性部分的ω + 非极性部分的Ω, P—分子的极性分数,
ω2 = Pδ2
Ω2 = dδ2
第11页,共75页。
为什么聚丙烯腈不能溶于乙醇、苯酚等δ相近的溶剂中?
聚丙烯腈 (极性很强δ= 12.7 ~ 15.4 ),不能溶于δ相 近的乙醇、甲醇、苯酚、乙二醇等溶剂中,因为 这些溶剂的极性较弱,只有极性分数在0.682 ~ 0.924的 DMF、二甲基乙酰胺、乙腈、DMSO等溶剂 中。
第24页,共75页。
第25页,共75页。
3.2 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
溶液的熵值:
S溶 k N 2x 1 l n Z N 1 lN n! lN n2 ! ln N X2! N
其中:N=N1+XN2 式的中数,量N1,N2——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高分子 N——格子数 Z——晶格的配位数
X——链段数
第26页,共75页。
混合后溶液的熵
利用Stirling公式 lnA!=AlnA-A 近似计算得:
S 溶 液 k N 1 lN n 1 N 1 X 2 N N 2 lN n 1 N 2 X 2 N N 2 X 1 lZ n e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lory-Krigbaum理论可得出如下结论: 理论可得出如下结论: 理论可得出如下结论 排斥体积 ~ 由溶液混合自由能导出 kT [ N 2 + u ( N 2 ) 2 ] = RT [ c + Nu c 2 ] V 2 V M 2M 2 渗透压Π 渗透压Π ∏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 = RT [ A1 + A2 c + ⋅ ⋅ ⋅] c 系 ~ υ2 θ Nu 对比上式可得 A = ψ (1 − ) F ( X )Leabharlann 稀溶液向亚浓溶液过度示意图
(a)稀溶液 (b)发生交叠 (c)亚浓溶液 图3-5 稀溶液向亚浓溶液过渡 (a)稀溶液 (b)发生交叠 (c)亚浓溶液
M C* = ~ Nυ 2
~ N为Avogadro常数, υ 2 表示高分子在溶液中的体积,M 为高分子的分子量
c ∝M

−0 . 8
∝M
−4 / 5
混合热不仅包括式 ∆H = RTχ 1n1φ 2 所表 示的那部分正值,还要包括由于体积变 化所引起的那部分负值。 混合熵除了 ∆S M = − R (n1 ln φ1 + n2 ln φ 2 ) 所表示的以外也要包括由于体积变化所 引起的那部分熵的减少。
3.7 高分子亚浓溶液
一、临界交叠浓度C* 临界交叠浓度
E 1 E 1
T
E = θ时,∆ H 1和∆1S1效应相互抵消,∆µ1E 1
θ=
θ ∆ µ = RT Ψ 1 − 1 φ 22 ∆H1E κ1T T
E 1
∆S
=
ψ
=0
此时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理想溶液无差距,可用理想溶液处理
θ溶液是种假理想溶液,K 1 = Ψ1 ≠ 0
∆µ1E = 0 但必须清楚,在θ温度时 温度时,只是 在 温度时
Mixing Enthalpy
∆H M = P −2 ∆ε1−2 1
P1−2 = ( Z − 2) xϕ1 N 2 = ( Z − 2) N1ϕ 2

( Z − 2)∆ε 1−2 χ1 = kT
相互作用参数(因子) Huggins parameter
则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热: 则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热:
∆H M = χ1kTN1ϕ 2
而已,偏摩尔过量焓 ∆ H E 和偏摩尔过量熵 E ∆ S 都不是理想值,只是两者效应刚好抵 消。 E θ条件 θ条件 条件:通过选择溶剂和温度使 ∆µ1 = 0 的 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条件, 或称θ状态 状态。θ状态下所用的溶剂为θ溶剂 溶剂, 状态 溶剂 所处温度为θ温度 温度。溶剂不同,θ温度也不相 温度 同。 如PS用十氢萘作溶剂,其θ温度为31℃ , 用环己烷作溶剂,其θ温度为35℃ 。
亚浓溶液:在稀溶液中,高分子线团互相分离, 亚浓溶液:在稀溶液中,高分子线团互相分离,溶液 中的链段分布不均一,当浓度增大到某种程度后, 中的链段分布不均一,当浓度增大到某种程度后, 高分子线团互相穿插交叠, 高分子线团互相穿插交叠,整个溶液中的链段分布 趋于均一,这种溶液称为亚浓溶液。 趋于均一,这种溶液称为亚浓溶液。 临界交叠浓度C* :稀溶液与亚浓溶液之间,若溶液 稀溶液与亚浓溶液之间, 临界交叠浓度 浓度由稀向浓逐渐增大,孤立的高分子线团则逐渐 浓度由稀向浓逐渐增大, 靠近,靠近到开始成为线团密堆积时的浓度, 靠近,靠近到开始成为线团密堆积时的浓度,称为 临界交叠浓度, 表示。 临界交叠浓度,用C* 表示。
A2 = 2M
2
2
u = 2ψ 1 (1 − ) m 2 F ( X ) T V1
θ υ
w2
~ V1
1
T
当T=θ时,A2=0,u=0 θ ,
Flory等通过两个分子相互接近时自由能 的变化来推导排斥体积u,在良溶剂中, T>θ,u>0,而排斥体积u的大小反应了溶 剂与高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弱,溶剂越良u 越大,溶剂越不良u越小,在θ溶剂中, 即T= θ时,u=0,此时高分子链的相互 作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抵消。当T< θ时, u<0,高分子链段之间相互吸引,排斥体 积为负值;如果温度再变低,高分子将 从溶液中析出。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
第二讲
上节内容 复习
3.2.2、混合热和相互作用参数( Mixing 、
Enthalpy and Huggins parameter)
设 “1”为溶剂1个分子 ”为溶剂 个分子 “2”为高分子1个 ”为高分子 个 链段 1 生成一对[1-2]时能量变 ∆ε 1− 2 = ε 1− 2 − (ε 1−1 + ε 2− 2 ) 2 化(Interaction energy) 假设形成了P1-2 对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
2 2 1/ 2
α称为扩张因子(expansion factor)
Flory-Huggins和Flory-Krigbaum理论中 都有严重缺点: 都没有考虑到高聚物与溶剂混合时会有 体积的变化,因为纯溶剂中的自由体积 比高聚物中的自由体积要大些,混合过 程相当于汽化的溶剂分子冷凝到凝聚的 高聚物中,所以混合过程体积的变化是 负的。由于体积缩小而使高分子链段与 溶剂分子之间的距离更接近,也使体积 的能量降低而更稳定。也就是说,由于 混合时体积缩小而有热量放出,而且距 离接近后构象熵也减小。
∂(∆GM ) 2 ∆µ2 = = RT ϕ2 −(x −1)ϕ1 + χ1ϕ1 ] [ln ∂n2 T,P,n
1
高分子溶液的化学位
ϕ 2 << 1
稀的溶液
∂(∆GM ) 1 2 ∆µ1 = = RT[lnϕ1 + (1 − )ϕ2 + χ1ϕ2 ] x ∂n1 T ,P,n2
chemical potential and θ- state )
1 2 ∆µ = RT ( χ 1 − )ϕ 2 2
E 1
1 χ1 = 2
∆µ = 0
E 1
1 ∆µ 1 = RT [ − ϕ 2 ] x
Similar to ideal solution
θ Condition - θ 状态
Flory 温度(θ温度) 温度( 温度)
∆H M = χ1RTn1ϕ2
混合自由能( 混合自由能 Gibbs free energy of polymer
solution)
∆GM = ∆H M − T∆S M
∆S M = − R[n1 ln ϕ 1 + n2 ln ϕ 2 ]
∆GM = χ1RTnϕ2 + RT[n1 lnϕ1 + n2 lnϕ2 ] 1
这种条件称为θ条件, 通过选择溶剂和温度使 ∆µ1E = 0 ,这种条件称为θ条件, θ 状态下所用溶剂为θ溶剂, 状态下所处的温度称为θ 状态下所用溶剂为θ溶剂, θ状态下所处的温度称为θ温度
三、Flory-Krigbaum 稀溶液理论
Flory-Krigbaum 稀溶液理论基本假定: 稀溶液理论基本假定: 1)整个高分子溶液可以看作是被溶剂化了的 高分子链段云一朵朵地分散在纯溶剂中。 高分子链段云一朵朵地分散在纯溶剂中。链 段在溶液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段在溶液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分子链内链段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 2)在分子链内链段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其 中心密度最大, 中心密度最大,向四周密度递减 每个高分子链段云都有一个排斥体积, 3)每个高分子链段云都有一个排斥体积,链 段间相互贯穿的几率非常小。 段间相互贯穿的几率非常小。
∆ H 1E = RTK1φ 22
∆ S = RΨ φ
E 1
E 1
2 1 2
1 2 ∆µ = RT (K 1 − Ψ1 )φ = RT χ 1 − φ 2 2
2 2
1 χ 1 − = K 1 − Ψ1 2
引入一参数θ
θ K 1 − Ψ1 = Ψ1 − 1 T
∆H κ1T = θ= ∆S ψ1
说明分子量越大C*越小
T>θ时,由于溶剂化作用,P(olymer)S(olution)作用增大,使卷曲的高分子链 伸展。温度愈高,溶剂化作用愈强。因 此高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与均方旋转半 径 由θ状态下的h02 和S 02 扩大为T状态下的h 2 和S 2
h S α ≡ ≡ h2 S 2 0 0
i 1
过量(excess)化学位:
1 2 ∆µ = RT χ1 − φ2 2
E 1
χ1=1/2时,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条 时 件。 χ1<1/2时,∆µ1E<0,使溶解过程的自发趋 时 , 势更强, 势更强,此时的溶剂称为该高聚物的良溶 剂。 Flory认为,当高分子溶解在良溶剂中时, 认为, 认为 当高分子溶解在良溶剂中时, 高分子链段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能远大于高 分子链段之间的作用能, 分子链段之间的作用能,使高分子链在溶 液中扩张,很多构象不能实现。 液中扩张,很多构象不能实现。
因此除了由于相互作用能不等所引起的溶 液性质的非理想部分外,还有构象数减少 所引起的溶液性质的非理想部分。即溶液 的过量化学位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其一, 由于相互作用能不等引起,其二由于构象 数的减少引起,因此过量化学位可分为两 部分,并引入熵参数Ψ1和热参数K1
∆µ1E = ∆ H 1E − T∆ S1E
3.2.3、化学位 化学位
Chemical potential of solvent
Chemical potential
∂(∆GM ) 1 2 = RT[lnϕ1 + (1− )ϕ2 + χ1ϕ2 ] ∆µ1 = x ∂n1 T,P,n2
Chemical potential of solute
θ状态(条件)、 θ温度、 θ溶剂 状态(条件)、 温度、
∆µ
E 1
θ 2 = RT Ψ 1 − 1 φ 2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