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分析化学
第一章 绪论(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 1/33页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什么是分析化学?
What
Why
为什么要学习分析化学
?
如何学习分析化学?
How
《 第一章 绪论 》
- 2/33页 -
目录
CATALOG
0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及其特点
02 分析化学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实验性强 :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
涉及化学、生物、电学、光学、计 算机等,体现能力与素质。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 第一章 绪论 》
特点
- 7/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1991年IUPAC国际分析科学会议主席E.NIKI 教授所说,21世纪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 在能源与资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环 境科学四大领域的进步,而取得这些领域进步 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分析科学。
《 第一章 绪论 》
- 30/35页 -
教学要求和成绩评价
掌握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掌握
分析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培养
《 第一章 绪论 》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 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 31/35页 -
习题
1、分析化学的英文名称是( )
A
A、analytical chemistry
医药卫生
临床检验:血液、尿液等指标的检测。
《 第一章 绪论 》
- 14/35页 -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实验一般认识与基本操作要求

1.1 实验室规则
(1) 课前应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内容、方法和基本原理。
(2) 实验时应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节约试剂。
(3) 实验室中应穿实验工作服,严禁抽烟、吃食物。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 安静,不要大声谈笑。
(4) 实验中要认真操作,听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和一起及试剂的规格和 用量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将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及时并如实地记在报告本上。根据 原始记录,认真地分析问题、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1%的硼酸冲洗,最后用水洗。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 急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三)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1.中毒的预防
(1)有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不许乱放。剧毒药 品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提出必须遵守的 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有效的 处理,不得乱丢。
(2)接触有毒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 应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或伤口。
递减称量法的操作
用滤纸条取出称量瓶,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 用瓶盖轻击瓶口使试样缓缓落入接收器中。当估计 试样接近所需量(0.3g或约三分之一)时,继续用 瓶盖轻击瓶口,同时将瓶身缓缓竖直,用瓶盖向内 轻刮瓶口使粘于瓶口的试样落入瓶中,盖好瓶盖。 将称量瓶放入天平,显示的质量减少量即为试样质 量。
固定质量称量法要求称量精度在0.1mg以内。 如称取0.5000g石英砂,则允许质量的范围是 0.4990g~0.5010g。超出这个范围的样品均不 合格。 若加入量超出,则需重称试样,已用 试样必须弃去,不能放回到试剂瓶中。 操作 中不能将试剂撒落到容器以外的地方。称好的 试剂必须定量的转入接收器中,不能有遗漏。
2024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03 实验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30%,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02
基本原理与方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误差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
概念、评价方法及提高措施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色谱法技术及应用
气相色谱法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待测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分 析,如气相色谱仪测量挥发性有机物。
薄层色谱法
在薄层板上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扫描仪 测量各种化合物。
液相色谱法
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 等作用将待测物质分离和分析,如液相色谱仪测量高沸点、 热不稳定和极性化合物。
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果评价与报告撰写
1 2 3
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目的和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处理、图 表绘制和结果解释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报告撰写 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以便于 交流和发表。
样品制备
根据分析方法的要求,对 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 粉碎、筛分、干燥等,以 便于后续的分析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0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
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操作
02
按照实验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不
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精)

2018/9/26
2. 教学改革与CAI课件介绍
建立您自己的资料室! 拥有您自己的实验中心! 让实验室走进课堂! 将分析仪器搬上讲台!
2018/9/26
3.课件主要功能及作用
(1)仪器分类与演示介绍功能
熟悉仪器,便于学习
(2)智能化仿真模拟功能
熟悉实验操作,做好实验预习
(3) 仪器原理、结构、流程及微观过程展 示功能
深入理解基本原理,
(4)联机帮助功能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5)测试评价功能
随时自测,方便灵活
2018/9/26
4. 分析化学系列教学软件集
(1)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2)分析化学多媒体素材库
(3)分析化学多媒体资源库
(4)化学分析虚拟实验室
(5)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6)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7)分析化学虚拟考场 (8)分析化学网络课程
三、分析化学教学软
件介绍
2018/9/26
一、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1. 取样
具有代表性
2.试样的预处理
分解、消除干扰
3. 测定
方法的选择 4.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计算结果、获得数据的可信程度,分析报告
2018/9/26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 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 掌握有机分子结构解析的基本知识 •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具备 数据评价能力 • 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选择分析方法、拟订 实验方案的能力 •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系列教学软件集1分析化学电子教案2分析化学多媒体素材库3分析化学多媒体资源库4化学分析虚拟实验室5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6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7分析化学虚拟考场8分析化学网络课程大连理工大学analab工作室20111230内容选择内容选择内容选择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细致的拟定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分析技术和仪器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分析化学基础1.1 分析化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 精密天平的使用和误差分析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2.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2.1 样品制备和前处理2.2 化学平衡与反应动力学2.3 分离与富集技术3. 分析方法与仪器3.1 光谱分析技术3.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1.2 红外光谱分析3.1.3 质谱分析技术3.2 色谱分析技术3.2.1 气相色谱法3.2.2 液相色谱法3.2.3 离子色谱法3.3 电化学分析技术3.3.1 电解池和电解过程 3.3.2 电极和电流分析法3.3.3 电位滴定法4.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4.1 实验设计和指导原则4.2 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4.3 分析报告撰写要点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与学习1.1 讲授分析化学基础理论1.2 示例分析过程和实例分析1.3 提供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目2. 实验教学2.1 实验操作的演示与指导2.2 学生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2.3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评定3. 课堂讨论与互动3.1 学生发表课上或课后作业的讲解与探讨 3.2 学生提问和教师解答3.3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六、考核与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参与讨论等)占总评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
3. 成绩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学术报告撰写能力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课程设计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要求分析化学是化学本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化学分析部分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各种分析化学方法与技能,了解现代分析化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同时,针对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的课程设计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
本次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课程设计要求参照相关标准和教学大纲,选定一个有代表性的化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技能,了解和运用不同的分析化学方法和仪器。
二、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 样品的制备选择适当的化学样品,通过纯化、稀释和标准化等步骤,制备出适合于定量分析的样品。
2. 样品的测定根据课程设计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合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样品的测定方法可以包括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度分析、显微镜分析等。
在样品测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电位计、色谱仪、荧光分析仪等,还需要掌握化学计量学和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
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样品的浓度、质量等相关参数,可以采用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安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危险品的处理和操作,尽可能避免切割、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2. 仪器操作不同的仪器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不同,需要学生在实验前先掌握好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排除实验误差,并按照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四、实验效果分析通过本次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
同时,实验过程也可以检验学生对于分析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第6版)整套教学课件

绪论
第1章 绪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发展 ♣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 ---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的分 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化学学科中的信息科学, 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科学技术的眼睛。
按测定原理或分析方法分类
化学分析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
测
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
定
原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
理
仪器分析
质为基础;物理和物理化学 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法、电
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
法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1. 灵敏度低 适合于高含量或常量(>1%) 2. 准确度高
实际工作中,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并无明 显的界限,当对其产生的原因尚未知时,往往当 作偶然误差对待,进行统计处理。
三、误差的分类及减免方法
减免误差的方法
1)系统误差的减免
对照试验:纠正方法误差
标准试样 测定试样 同条件下平行试验,找出校正值
空白试验:纠正试剂、器皿带入的系统误差
不加入试样 测定试样
同条件下试验,找出校正值
析除外)
5. 仪器价格昂贵、维修困难、
维护要求高 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是互为补充的,而且前者又是后
者的基础。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按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
分 (无机化合物)
析
对
象
有机分析
(有机化合物)
元素、离子、原子团 化合物组成 各组分含量
元素分析; 官能团分析 结构分析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定位《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卫生职业教育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药物分析的一门重要技术,是培养学生有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在前、后续课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修完该课程,学生再修完相关专业课程即可参加“高级分析工”的执业资格考试,对学生的入岗工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职业分析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构建由实践情境构成,工作过程为中心,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各环节的评价和调控;以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牢固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培养出学生利用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试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分析测试技术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严格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化学分析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2)熟悉各类误差的来源、性质、规律性及减小方法。
(3)掌握各种滴定分析方法的原理、条件及其具体应用。
分析化学定量分析步骤

熔融法和半熔法
熔融法:利用碱性或酸性熔剂与试样在高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 使待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
常用碱性熔剂有Na2CO3、NaOH、Na2O2、Na2B4O7和 它们的混合物,用于酸性物质如硅酸盐、酸性炉渣等的分解。
酸性熔剂有K2S2O7和KHSO4,用于碱性或中性物质的分解, 如金红石(TiO2)、刚玉(Al2O3)、Fe2O3等。
的量器有:
A.容量瓶; B.移液管;C.滴定管; D.量筒。 2. 简答题
(1)下列物质可否用相同浓度的酸碱标准溶液
直接准确滴定?如果可以,有几个pH突跃?
为什么?
A.0.1mol·L-1 一氯乙酸CH2ClCOO(K103);
答:可以,一个pH突跃,因为cKa >10-8。
cNaOH
mK.H.P1000 204.2VNaOH
例如: 金红石(TiO2) TiO2 + K2S2O7= Ti(S2O7)2+ K2SO4
锡石的分解:
2SnO2+2Na2CO3 +9S =NaSnS3+3SO2+2CO2 半熔法(烧结法):将试样和熔剂在低于熔剂熔点的温度下进行
反应。
特点:把熔剂用量限制在最低和严格控制分解时的温度,所得产 物易溶于无机酸或水的疏松的烧结块。
注意:溶解Ge(Ⅳ)、As(Ⅲ)、Sn(Ⅳ)、Se(Ⅳ)、Te(Ⅳ)和Hg(Ⅱ)等 氯化物的挥发损失。
硝酸(HNO3):HNO3具有强氧化性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 属及合金(除Pt、Au等)。但Fe, Al, Cr等会被 “钝化” 而难以继续溶解,为了溶去氧化物薄膜,必须加入非氧化 性的酸如HCl才能达到目的。
例如:用球胆采集一氧化碳气体
用注射器采集总烃气样。 高度 :距地面50~180cm的高度,使所采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时安排:136教时课程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物质化学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重要课程,担负着鉴定物质组成成分、测定其相对含量的两个任务。
一.设计思路及目标:以掌握分析基本类型及操作为目标,以分析操作过程的学习为主线。
1.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2.准确树立“量”的概念。
3.学会对各种物质的测定方法。
4.正确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理论参考课时实验参考课时1 绪论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2.分析化学的分类3.分析化学的进展概况4.分析化学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简介1.了解分析化学的对象、任务及它所包括的重要分支,明确其重要性。
2.了解分析化学的分类、联系和区别3.对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有概括性的了解理论:2教时2 定量分析概述1.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3.减少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4.分析数据的处理1.了解误差的概念、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2.运用误差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3.明确有效数字的定义及运算规则理论:6教时实验:4教时1.天平的使用2教时2.移液管、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4.掌握天平的使用滴定管校正。
2学时3 滴定分析概述1.滴定分析的过程2.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3.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滴定分析计算1.了解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分类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的各种方法及有关计算3.掌握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理论:8教时实验:6学时标淮溶液的配制1.直接法22.间接法23.标定24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1.温度和湿度系数的概念2.酸碱质子理论3.酸碱平衡有关浓度的计算4.缓冲溶液1.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概念2.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PH值的计算方法3.通过实验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配制方法及其应用理论:8教时实验:6学时1.缓冲液配制。
分析化学计划书

分析化学计划书1. 引言分析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研究和应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在物质检验、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分析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以提高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2. 学习目标在本计划中,我们将设定以下学习目标:•掌握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学会使用分析化学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对分析结果进行准确、可靠解释和分析的能力;•熟悉分析化学的前沿研究和应用领域。
3. 学习计划为了完成上述学习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3.1 学习基础知识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酸碱理论等。
我们将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讲座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学习这些基础知识。
3.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化学是一个实验性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
我们将参加实验课程和实验室实践,学习使用各种分析化学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我们将逐渐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
3.3 学习仪器原理和应用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各种仪器和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将深入学习分析化学仪器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例如,我们将学习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常用仪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等光谱技术的应用。
3.4 培养分析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分析化学要求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解释和分析。
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我们将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习如何正确处理数据、制定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我们还将学习相关的数学和统计知识,以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5 跟踪前沿研究和应用分析化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我们需要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
我们将参加学术会议、阅读科技期刊和跟踪科学新闻,从而了解分析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最新应用。
大学分析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绪论[1]
![大学分析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绪论[1]](https://img.taocdn.com/s3/m/4a7204d716fc700aba68fc1b.png)
作业每周二交,随机抽查,批改1/3。
学习方法:
预习、听讲、复习总结(查阅资料和文献)、 做作业;课外讨论学习。
1.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2. 以教材为主线,课堂讲课内容为重点,阅读相关 的资料和文献,扩大知识面。
3.实验是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实验基础技能 训练。
2021/3/7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二、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1.由分析对象来看
无机物分析
有机 物分析
2.由分析对象的数量级来看
常量
微量
痕量
生物活性物质
分子水平
3.由分析自动化程度来看
手工操作 仪器 自动
全自动
智能化仪器
No Image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取样与制样 分析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试样的干燥 试样分解
一定温度下干燥试样,除去湿存水 用溶解或熔融法制备试液
社,2005. (3)分析化学(第4版、第5版 ),武汉大学等
, 高 教 出 版 社 , 2000 、
2006 (4)分析化学(第5版)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主
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
(5)21 2021/3/7 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3出
成绩评定:
期末考占70%,平时30%(作业、课堂作业、 学习态度等)。
13
三、分析化学的特点
1.分析化学中突出“量”的概 念
2.分析试样是一个获取信息、 降低3.系实统验的性不强确定性的过程
4.综合性强 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具有很强的 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
2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 、按分析任务分类 二、 按分析对象分类 三、 按分析原理和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药学>专业(中专)<药物制剂>专业(中专)<医药商品经营>专业(中专)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科学。
本课程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1、明确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和原理,正确掌握分析天平的称量技术。
3、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表征,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4、熟悉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沉淀平衡和质子理论。
掌握这些理论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5、掌握各种分析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正确掌握分析操作。
6、了解仪器分析在分析工作中的意义,熟练常用的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分析仪器的使用。
7、具有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分析方法的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绪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与作用,分析化学的分类及其发展史。
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 , 将分析化学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懂得样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2、分析方法的分类。
3、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4、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三、教学建议:结合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药物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来讲述绪论。
第二章分析天平与称量一、教学要求:1、了解各类分析天平的构造原理,熟悉使用分析天平的性能和注意事项。
2、掌握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了解其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3、了解灵敏度、稳定性、示值变动性和不等臂性的概念。
4、熟悉实验室规则。
二、教学内容:1、分析天平的分类,原理和构造。
分析化学实验(一)

分析化学实验(一)引言:分析化学实验(一)是化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实验的内容和相关要点。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 学习常用的分析仪器和仪器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安全1. 着装合理:佩戴实验室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禁止个人行为动作,如吃东西、喝水等。
3. 注意化学品风险:了解每种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注意正确储存和处置。
三、实验仪器与操作1. 电子天平的使用: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称量操作,避免误差。
2. 恒温器的调试:学会调控恒温器的温度,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 滴定管的使用:正确使用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注意滴定剂的选择和用量。
四、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1. 样品制备:了解样品的准备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污染和误差。
2.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步骤,注意时间控制和操作顺序。
3.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条件、观察现象、计量数值等。
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制曲线图或计算平均值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以表格、图形等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比较。
2.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解读实验现象和原理。
3. 结论提出: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
总结:通过分析化学实验(一)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同时,注意实验安全和仪器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化学分析的分类、步骤。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4.理解定量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滴定分析和称量分析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5.了解各种滴定法常见的应用实例。
6.培养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定量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二、课程内容
3.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场地与设备
授课教室按容纳50名学生配置,并配有黑板、讲台、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师资要求
任课老师应具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
①提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②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物、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规律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④加强分析基本计算的训练。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案-衢州学院

二、移液管: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的量器。
移液管中间有膨大部分的称胖肚移液管,常用的规格有5 mL、10 mL、25 mL、50 mL。
吸量管是具有分刻度的直形玻璃管,常用的规格有1 mL、2 mL、5 mL、10 mL。
容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洗净,故移液管在使用之前必须先进行洗涤,即吸取少量洗涤液于移液管中、横放并转动移液管进行洗涤。
移取溶液时,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管的柄端,将其下端插入溶液中1-2cm,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内空气压出,然后将洗耳球的尖端接在移液管顶口,慢慢松开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见图2-3)。
当液面升到刻度线以上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把移液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然后略松食指使液体缓缓地流出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刻用食指压紧管口。
然后取出移液管,把准备承接溶液的容器稍倾斜,将移液管垂直地放入容器中,管尖紧靠容器内壁,松开食指让溶液自然地沿器壁流下,溶液流完后再停靠约15秒,取出移液管。
三、容量瓶:容量瓶是一种颈梨形平底玻璃瓶,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颈上有标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当液体充满到标线时,液体体积恰好与瓶上所注明的体积相等。
容量瓶一般用来配制标准溶液或试样液以及稀释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体积。
通常有25 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规格。
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然后洗净容量瓶。
若用固体配制溶液,先将准确称取的固体物质置小烧杯中溶解,再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转移时要使玻璃棒的下端靠近瓶颈内壁,使溶液沿玻璃棒及瓶颈内壁流下,溶液全部流完后,将烧杯玻璃棒用蒸馏水洗涤三次,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2/3容积处,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继续加蒸馏水,加至近标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为止,盖紧瓶塞,将容量瓶倒转,并振荡数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若把浓溶液定量稀释,则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入容量瓶中,按上述方法稀释至标线,摇匀即可。
分析化学(第四版_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第一章 绪论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分析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定量分析:测量各组成的含量 结构分析: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构象
2.按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鉴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分析和结构鉴定
3.按方法原理分类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
科学技术
分析化学的作用 例如:
在工业上,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条件的控制、成品的检测; 在农业上,土壤普查、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
其他如资源勘探、环境监测、海洋调查、新型武器和新型材料的研制以
及医药、食品的质量检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都要用到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眼睛”,用于发现
4.按试样用量或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试样用量
常量分析
常量组分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微量组分分析 痕量组分分析 超痕量组分分析
被测组分含量
根据试样用量划分的分析方法
方法
固体试样质量(g)
液体试样体积(mL)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0.1
0.01~0.1 0.0001~ 0.01 < 0.0001
>10
1~10 0.01~1 <0.01
根据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用量划分的分析方法
常量组分 微量组分 痕量组分 超痕量组分
>1% 0.01~1% 0.0001~0.01% <0.0001%
5.按生产部门的要求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智能化仿真模拟功能
熟悉实验操作,做好实验预习
(3)仪器原理、结构、流程及微观过程展 示功能
深入理解基本原理,
(4)联机帮助功能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5)测试评价功能
随时自测,方便灵活
2020/5/31Fra bibliotek4. 分析化学系列教学软件集
(1)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2)分析化学多媒体素材库 (3)分析化学多媒体资源库 (4)化学分析虚拟实验室 (5)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6)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7)分析化学虚拟考场 (8)分析化学网络课程
2020/5/31
大连理工大学 Analab工作室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作用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进展 第三节 其他
2020/5/31
结束
数据评价能力 ❖ 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选择分析方法、拟订
实验方案的能力 ❖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5/31
2. 教学改革与CAI课件介绍
建立您自己的资料室! 拥有您自己的实验中心! 让实验室走进课堂! 将分析仪器搬上讲台!
2020/5/31
3.课件主要功能及作用
(1)仪器分类与演示介绍功能
一、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1. 取样
具有代表性
2.试样的预处理
分解、消除干扰
3. 测定
方法的选择 4.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计算结果、获得数据的可信程度,分析报告
2020/5/31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 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 掌握有机分子结构解析的基本知识 ❖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