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复习题(2013)资料
变质岩复习题
![变质岩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20da6051e79b896902264a.png)
三节变质岩习题一、名词解释:1。
变质岩2.变质作用3.变质重结晶作用4.变质结晶作用5。
变质反应6.交代作用7。
变质分异作用8.复变质9.前进变质10.退变质11.正变质岩与副变质岩12.变形与碎裂作用13。
连续反应14.不连续反应15。
共生组合16.共生分析17。
变质相18。
等物理系列19.等化学系列20.不稳定矿物21。
稳定矿物22.特征矿物23.贯通矿物24。
变质岩石结构25。
变质岩石构造26。
变余结构27.变余构造28.变质标型结构29。
角岩结构30.包含变晶结构31.残缕结构32。
筛状变晶33.后成合晶结构34.糜棱结构35。
碎裂结晶36。
接触变质作用37.接触变质岩38。
渗透作用39。
扩散作用40.交代结晶作用41.惰性组分42.活性组分43。
开放系统44。
封闭系统45。
柯尔任斯基相律46。
戈尔斯密特相律47。
气液变质作用48。
脆性变形49。
韧性变形50.亚颗粒51。
动态重结晶52。
叠加结构53.等变线54。
批示矿物带55.变质相系56.变晶结构57。
变晶系58。
斑点构造59。
板状构造60.千枚状构造61。
片状构造62.区域变质作用63。
混合岩化作用64。
混合岩的基体和脉体二、选择题1。
复变质岩是由()形成的变质岩。
(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2。
正变质岩是由()形成的变质岩。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3.副变质岩是由( )形成的变质岩.(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4.影响重结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1)压力 (2)温度(3)具化学活性的流体5。
影响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1)压力(2)温度 (3)具化学活性的流体6。
前进变质是由于()引起的变质作用。
(1)温度升高 (2)压力升高(3)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成分改变7。
高压型变质岩是()的变质岩。
(1)高温高压(2)低温高压(3)地温梯度低地区8。
低压型变质岩的地温梯度是( )。
(1)>30C/Km (2)20-30C/Km (3)平均10C/Km9.红柱石角岩属于( )变质岩。
变质岩岩石学复习题
![变质岩岩石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340f92be1e650e53ea990d.png)
变质岩岩石学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红对黑错)1、变斑晶比变基质中的矿物形成要早。
2、接触变质晕内近侵入体处岩石变质程度较低,而远离侵入体处变质程度较高。
3、变粒岩与片麻岩的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方面的差异。
4、绿泥石片岩、绢云石英片岩及滑石片岩均属绿片岩相。
5、交代变质过程中,原岩既有矿物成分的变化,也有化学成分的变化,因此是封闭体系。
6、特征变质矿物就是稳定的温压条件范围较宽的变质矿物。
7、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比岩浆岩的要宽。
8、变质反应均是吸热反应。
9、特征变质矿物一定是新生矿物。
10、在等化学变质作用中,岩石的化学成分基本不变。
11、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基本是在固态下发生变化的。
12、斑状变晶结构中,变斑晶是最早结晶的。
13、角闪岩相的变质岩都含角闪石。
14、混合岩化作用中流体相起了很大的作用。
15、影响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物化因素是温度和负荷压力。
16、包含变晶结构是变晶结构的一种。
17、板岩、千枚岩、片岩的变质程度依次递减。
18、变质作用是一种内生地质作用,发生于一定的地壳深度和固态转变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
19、定向构造是由片状、纤状或柱状矿物定向排列所构成。
20、负荷压力的增大有利于生成分子体积小、密度大的变质矿物。
21、只出现于变质岩中而岩浆岩中极少见的矿物,称为特征变质矿物。
22、变粒岩与片麻岩的主要区别不在于结构方面,而是矿物组成和构造的不同。
23、绢云千枚岩、绿泥石片岩、阳起石片岩、蛇纹石大理岩均可属绿片岩相。
24、变质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主要受原岩成分的控制,而与变质条件关系不大。
25、糜棱岩和碎裂岩都是具定向组构的动力变质岩,但其碎基的比例不同。
26、混合花岗岩与岩浆成因花岗岩的区别标志之一是前者没有完整的形态和明显的接触界面。
错吧27、一个变质相大致相当于一个等物理系列。
28、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进行的。
29、碎裂岩是原岩经强烈的塑(韧)性变形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变质岩30、蓝片岩相变质作用是高压变质作用。
变质岩试题
![变质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71ac6f27d3240c8447ef0a.png)
岩浆岩与变质岩考试资料1.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少数岩石可由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
)2.岩浆: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岩浆期后矿物:在岩浆基本凝固之后,由于受到后期气体挥发分或热液的影响,使原生矿物、成岩矿物遭受蚀变和交代而形成的新矿物,成为岩浆期后矿物或次生蚀变产物。
4.酸度:岩浆岩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含量。
5.利特曼指数:岩浆岩中碱质的碱性程度的组合指数。
6.等物理系列:指在同一变质条件下(温度和压力范围相同)形成的所有变质岩岩石。
7.等化学系列: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变质岩岩石。
8.特征变质矿物:是进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它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很灵敏,所以常常成为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
9.斑状结构:表现为岩浆岩中由两类明显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在小颗粒或玻璃质中,大颗粒称为斑晶,小颗粒或玻璃质称为基质,其基质由微晶、隐晶质或玻璃质组成。
,10.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11.岩浆岩相:岩浆岩形成环境及在该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的总和,不同岩浆岩相的外貌和特征不同,其形成环境不同。
12.变质相: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化条件。
13.斑岩:浅成岩中具斑状结构且斑晶以碱性长石、副长石、石英为主的岩石。
14.玢岩:浅成岩中具斑状结构且斑晶以斜长石、暗色矿物为主的岩石。
15.辉绿结构:特征是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斜长石自形程度较高,且在较自形的板柱状斜长石所组成的近三角形间隙中充填由单个辉石的他形颗粒,此种结构反应斜长石结晶早,是基性浅成侵入岩的典型结构。
16.交织结构:特征是大量斜长石长条状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排列,其间夹有辉石或磁铁矿等粒状微晶,有时也含有少量隐晶质或玻璃质,多出现在向中性喷出岩过渡的种属中。
变质岩资料部分答案
![变质岩资料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fff9427d3240c8547ef7e.png)
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是指由于温度、压力、剪切应力、活动性流体参与等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或先前的变质岩)在基本为固态的情况下,相应出现岩石外貌(产状、结构构造等)和物质组成(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2、正变质岩:由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3、副变质岩: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4、麻粒岩:是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含有紫苏辉石等高温变质矿物组合的区域高级变质岩石。
是麻粒岩相的代表性岩石5、榴辉岩:是一种主要由绿辉石和含钙的铁镁铝榴石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石。
是超高压、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可以达到6 GPa(120-180km以上)。
6、TTG片麻岩(TTG岩系)7、孔兹岩;主要由矽线石、石榴子石、石英、长石组成的泥质变质岩习惯称为孔兹岩。
8、矽卡岩:属于接触—交代变质岩类.主要由石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符山石、方柱石、硅灰石等含钙高的硅酸盐矿物组合。
9、云英岩—酸性阶段形成的交代岩。
定义—-主要是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黑云母花岗岩受到气液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主要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石英>50%,白云母45—50%)。
10、变质作用:是指在地球内力作用下,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可有流体的参与)所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矿物的过程;12、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在变质条件下的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除H2O、CO2等挥发分外)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14、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圈范围规模巨大(体积大于数千立方米)的变质作用.其变质因素复杂,往往多个因素综合作用。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资料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7da859f01dc281e53af0a9.png)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参考1、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岩浆岩:地壳或上地幔深处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构造运动的驱使下,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地壳上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化而形成的岩石。
4、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石碎屑、玻屑、晶屑等沿构造裂隙上升,由火山通道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浆岩。
5、熔岩:火山喷发溢流出的熔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6、火山碎屑岩:火山爆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质从大气中降落下来而形成的岩石。
7、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将矿物划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N8、SiO2对岩浆岩矿物组合的影响:1)过饱和岩:SiO2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外,还有游离的SiO2结晶出来形成石英;2)饱和岩:SiO2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后没有剩余,不会出现石英;3)由于SiO2含量不足,会形成一些SiO2不饱和的矿物,如橄榄石。
9、里斯曼指数:表示岩浆岩中全碱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间关系的指数。
10、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的结晶程度、自形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
11、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12、按岩浆岩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将岩浆岩分为:全晶质结构(矿物晶体)、半晶质结构(矿物晶体+玻璃质)、玻璃质结构(玻璃质)。
13、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特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或玻璃质,少数情况可为微粒结构显晶质,粒度可为细粒、中粒甚至粗粒斑晶常是高温矿物,如高温石英、透长石低温稳定矿物成因斑晶早形成,基质晚形成,常见于浅成岩和喷出岩中斑晶和基质差不多同时形成,常见于浅成侵入岩和部分中深成侵入岩中N14、环带结构:与反应边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的矿物与反应生成的矿物同属一类矿物。
环带结构在中性斜长石中最发育。
变质岩复习资料
![变质岩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90ca84dd88d0d233d46a89.png)
试题1.热接触变质岩石是岩石的一种构造。
主要在受轻微热接触变质作用的泥质岩石中,由炭质、铁质或空晶石、堇青石、云母等矿物的雏晶,集中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点,不均匀分布于基本未重结晶的致密状泥质基质中。
热接触变质岩由热接触变质作用(也称热变质作用)形成。
它是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份作用下,使围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的。
2.接触变质晕的发育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岩体的规律大小规模大、热量多,则晕圈宽度大。
(2)岩体的侵入深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迅速,散热快,使底板围岩烧烤变质(称烘烤或高热变质作用)晕圈宽度窄。
中深条件下,热能散失慢,晕圈发育宽度大。
(3)岩体成分酸性岩因富含挥发份,易促进化学反应,因而晕圈发育。
(4)围岩的成分、结构和产状泥质岩和碳酸岩类易变化;石英长石质的岩石难以变化。
原岩结构细小疏松比结构致密的容易发生变质。
此外围岩的片理和层理与接触面垂直,在这方向上晕圈发育宽度也大。
(5)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面平缓则晕圈发育。
3.命名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一般采用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的方法。
岩石的基本名称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不同,有:1.具变余结构、构造的,在原岩名称前冠以“变质”二字和主要新生矿物的名称。
如二云母变质石英砂岩。
2.具变晶结构或变成构造的(1)具定向构造的:根据构造特征分别定名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2)不具定向构造的:角岩(hornfels),具角岩结构或显微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作散布状或其它非定向排列的热变质岩都可称为角岩。
大理岩(marble)。
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
石英岩(quartzite)。
石英含量>85%。
如含长石15-25%,则称长石石英岩。
以上的进一步命名根据矿物含量。
<5%的不参加命名;含量5-10%的,冠以含字;含量>10%的,直接参加命名。
含量较多的矿物名称放在后面,含量较少的放在前面。
例如夕线石红柱石云母片岩。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915ed18bd63186bcebbc6c.png)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
岩石、岩石学、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变质岩、糜棱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里特曼指数、石英岩、脉岩、煌斑岩、特征变质矿物、色率、科马提岩、辉绿结构、花岗结构、珍珠岩、
主要矿物—含量多,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次要矿物—含量较少<15%,是划分种属依据,;副矿物—很少<1%,对岩石定名不起作用,如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结构: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
混合岩化、特征变质矿物
二、熟悉
花岗岩的一般特征、三大岩类的主要区别、岩浆的主要成分、岩石的碱度,里特曼指数σ=(K2O+Na2O)2/(43-SiO2) (钙碱性岩σ<3.3碱性岩σ=3.3-9过碱性岩σ>9)、SiO2饱和度与矿物组合的关系,SiO2饱和度、Al2O3饱和度(按化学成分SiO2分为4大类,按碱质(Na2O+K2O)分为钙碱性、碱性)
火山岩及变质岩的主要构造及特点、侵入岩的主要结构举例
主要岩浆岩及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掌握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花岗岩、流纹岩、辉长岩、辉绿岩、正长岩
变质岩的分类;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是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碎裂岩、糜棱岩、麻粒岩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依据、煌斑岩、矽卡岩、。
2013年岩石学真题整理要点
![2013年岩石学真题整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5a3b124a7302768e9939c9.png)
岩石学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1.岩浆是由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2.基性岩浆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低,主要是由于前者SiO2含量低,岩浆温度也较高之故(√)3.超基性岩类的所有岩石都属于超镁铁岩石(×)4.安山岩是与闪长岩成分相当的喷出相岩石,因此其成分完全相同(×)5.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6.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要矿物成分构成的岩石称为碳酸岩(×)7.内源沉积岩包括铝质岩、铁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粘土质岩等(×)8.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基本是在保持固态状态下进行的(√)9.接触变质带的发育宽度与围岩性质和岩体空间形态有关(√)10.岩石变质后仍可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岩浆岩中按造岩矿物的含量可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等三类,三者在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为高温矿物,而后者基质为显晶质;斑晶为稳定矿物。
3.岩浆岩按SiO2百分含量分类为四大类,其含量及类型分别是:SiO2﹤45%,超基性岩;SiO245~53%,基性岩;SiO253~65%,中性岩和SiO2﹥65%,酸性岩。
4.与花岗岩成分相当的喷出岩是流纹岩,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深成侵入岩称辉长岩。
5.砂岩一般具有砂状结构,主要由石英和长石或岩屑组成。
6.陆源碎屑岩类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类为 1 砾岩、碎屑直径>2mm ;2 砂岩、碎屑直径 2-0.063mm ;3 粉砂岩、碎屑直径 0.063-0.004mm和 4 泥质岩、<0.004mm 。
7.变质作用因素中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粒间流体压力和应力。
8.糜棱岩是经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是韧性剪切带中常见的岩石。
变质岩石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变质岩石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9ebc26294dd88d1d26b26.png)
变质岩石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变质岩:变质岩石学:变质作用: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形及碎裂:机理:变质作用的类型:第二章变质反应变质反应:变质反应的类型:连续反应:第三章共生分析和变质相吉布斯相律:单变线:双变区:共生分析:Goldschmidt矿物相律: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矿物组合:共生组分判定标志:组分分析:过剩组分:有效独立组分:ACF图解:变质相:特征矿物:第四章变质岩的成分特征和化学类型简答题等化学变质作用:异化学变质作用:等化学系列:等物理系列:变质岩按化学类型划分: 不稳定矿物与稳定矿物:第五章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填空题:变质构造分为和(偏应力)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反映;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反映;变质岩结构构造则主要反映。
名词解释变质岩的结构:粒间结构:粒内结构:变晶:变晶结构:变形结构:变余结构:简答题论述变质岩结构的三大类型。
交代结构的类型与特点:变质岩的构造:判断矿物稳定平衡的结构标志:第六章接触变质岩名词解释:接触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岩:接触变质晕:简答题按变质温度,可将变质相划分为几个变质相:根据等化学系列将接触变质岩按原岩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几类:第七章交代作用和气-液变质岩简答题:裂隙溶液与间隙溶液:渗透作用:渗透速度与什么相关:扩散作用与影响因素:交代结晶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岩类矽卡岩:巴尔特“氧”法第八章区域变质岩名词解释:变质相:变质带:双变质带:简答题变质相系:区域变质岩分类:埋藏变质岩的一般特征:论述题论述造山变质岩的一般特征:第九章混合岩化作用于混合岩名词解析:混合岩:基体:脉体:简答题混合岩的构造混合岩的交代结构:混合岩的分类:混合片麻岩主要类型有:混合花岗岩第十章变质岩的研究方法变质岩的原岩恢复:原岩类型的划分地质温度计或地质压力计:。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1bce0d476eeaeaad1f3304d.png)
1.为什么自然界的岩石不仅仅是岩浆岩、沉积岩两大类?答: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球动力学事件使早先存在的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偏离其初始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这必然引起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调整或改造),以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2.如何正确理解变质作用的概念答: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3.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都是内生地质作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答:变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主要是一个升温过程,而岩浆作用主要是降温过程。
(变质反应重结晶)变质作用主要是在固态条件下的矿物转变,而岩浆作用则是在液态条件下的矿物晶出。
(变晶结构)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也不存在一条截然的界线。
(部分重熔)4.为什么说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答:○1温度升高可使原岩中一些矿物发生重结晶。
○2温度变化能引起原岩中矿物之间发生变质反应形成新矿物。
CaCO3(Cc)+SiO2 (Q)⇌ CaSiO3 (Wo)+CO2↑温度是变质反应中最重要的热力学平衡参数。
○3温度升高可为变质反应提供能量,并使岩石中流体的活动性增大,促进变质反应进行,使新矿物和新组构能以较快的速率和较大的规模形成。
○4温度持续升高可使原岩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其中长英质组分成为流体相,引起混合岩化作用。
○5温度升高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
5.负荷压力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发生变质反应的温度。
压力增高,多数情况下可使吸热反应的平衡温度升高。
如: CaCO3(Cc)+SiO2(Q)⇌ CaSiO3(Wo)+CO2↑压力由105Pa(1bar)增高到0.1GPa (1Kb)时,发生这一反应的温度将由470℃增到670℃。
变质岩复习题(2013)分解
![变质岩复习题(2013)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9ad071f01dc281e53af061.png)
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2、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4、麻粒岩;5、榴辉岩;6、TTG片麻岩(TTG 岩系);7、孔兹岩;8、矽卡岩;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变质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14、区域变质作用;15、冲击变质作用;16、动力变质作用;17、交代变质作用;18、接触-热变质作用;19、造山变质作用;20、洋底变质作用;21、混合岩化作用;22、热峰条件;23、P-T-t轨迹;24、等化学系列;25、等物理系列;26、变余结构;27、变晶结构;28、变晶系;29、反应结构;30、交代结构;31、碎裂结构;32、糜棱结构;33、筛状(变晶)结构;34、板状构造;35、千枚状构造;36、片状构造;37、片麻状构造;38、变质反应;39、晕长石;40、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41、固-固反应;42、变质带;43、成岩格子;44、共生分析;45、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t矿物相律;46、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7、矿物共生组合;48、ACF图解;49、变质相;50、变质相系二、填空题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的影响。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和。
3、交代作用是使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
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变质作用和变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和时间等。
6、温克勒(Winkler)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是、、、。
7、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为、、。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系列,变质程度为。
变质岩复习资料整理
![变质岩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cb4a246c85ec3a86c2c521.png)
变质岩石学各章重点:第一章:变质岩与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方式第二章:变质反应的类型;变质因素对变质反应的制约;脱水、脱碳酸反应;连续反应与不连续反应第三章:变质原理和成分—共生图解概念;ACF、AKF、AFM图;变质相第四章: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特征;等物理、化学系列区别,变质岩类型的划分第五章: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类型第六章:接触变质岩定义,形成物理化学条件;接触变质岩主要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接触变质晕定义,形成的影响因素第七章:交代作用;气液变质作用以及基本特征;主要气液变质岩;巴尔特“氧”法第九章:变质相、变质带、变质相系概念,区别;区域变质岩主要类型第十章:混合岩定义;脉体、基体定义;混合岩分类第十一章:原岩恢复第一章:绪论1、变质岩: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已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这一使岩石发生变化的地质过程就总称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在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变化,使已存的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从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产生重熔或重溶,形成部分流体相的各种作用的总和。
3、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温度是体系的热状态的直接标志。
热状态的改变是导致变质作用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范围:150℃-250 ℃~ 650℃-1100 ℃指示矿物: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叶腊石诱发热状态改变的原因:(1)地热增温(2)上地幔热流的运动(3)岩浆活动带来的热能(4)摩擦作用产生的热能(5)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热能的积累压力:1).静压力:(1)负荷压力(2)流体压力2).应力:(1)可更新应力(2)不可更新应力。
变质岩考试重点资料
![变质岩考试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02d681284ac850ad0242e3.png)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及早已形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2、变质作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使已经形成的岩石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或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3、固相线:岩石相平衡中的一个概念性术语。
指岩石开始发生局部熔融的p T X (压力温度组分)条件,或者指岩石结晶作用过程中残余岩浆最终消失之前一刹那的p T X条件。
液相线:指岩石熔融作用结束,即固体全部转换为液体那一瞬间的p T X条件,或者,反过来说,岩浆刚刚开始结晶作用的p T X条件。
在上述两种条件下,矿物的数量为无穷小。
(描述图)4、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新溶解、组分迁移,再结晶形成原矿物的方式。
5、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变质方式,一般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这种化学反应称为变质反应。
包括同质多象转变和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举例:Cc(方解石)+Q(石英)=Wo(硅灰石)+CO26、同质多像转变:化学组成相同的固体,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常会形成晶体结构不同的同质异构体。
7、交代作用:由于流体的迁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8、变质分异作用:就是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9、按照变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分为:前进变质:指由增温而引起的变质作用,其特征是以稳定的高温矿物组合代替较低温的矿物组合。
退变质:指低级变质叠加于原有的高级变质作用而引起的变质。
是低温矿物组合取代较高温的矿物组合的过程。
复变质:是多次不同温压条件的变质事件的叠加。
复习资料——变质岩
![复习资料——变质岩](https://img.taocdn.com/s3/m/33a81b71a26925c52cc5bf21.png)
变质岩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正变质岩、副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
动力变质作用:又称为碎裂变质作用,是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的作用下,主要使岩石发生破碎的一种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性的变质作用,是地壳活动带伴随强烈造山运动所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这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由地球内部热流升高而产生的深部热流和局部重熔熔浆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并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岩浆岩体边缘和围岩的接触带上,由于岩浆的高温和从岩浆中分出的溶液的影响二室岩石发生变质的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性的热水溶液和气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称气-液变质作用。
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熔使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洁净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变质方式称重结晶作用。
(主要表现为晶粒由小变大)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种化学反应通常称为变质反应。
(主要有矿物的同质多相转变和形成新矿物组合的反应)交代作用:因流体的运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的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总体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变质分异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岩石局部重熔除外)使原来均一的岩石发育出各种不同的矿物集合体而出现不均一的现象,这种作用统称为编制分异作用。
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岩石或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产生的塑性变形称为变形作用;碎裂作用主要产生于地壳的浅部,当岩石和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岩石和矿物便会发生破裂、碎开的变质作用方式。
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
变质岩岩石学参考复习题型
![变质岩岩石学参考复习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0eb6ef99d0d233d4b14e6936.png)
(10%)、石英(10%)组成
8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斜长石(55%)、黑云母(20%)、石英(10%)、
片麻状构造
钾长石(10%)、绿帘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10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显微 变斑晶:红柱石(15%)
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变基质:黑云母(30%),石英质(55%)
11
中-细粒鳞片变晶结构, 绿泥石(50%),绿帘石(35%),长石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 白云母(50%)、十字石斑晶(30%)、
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石英、长石少量
岩石名称
4
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 变斑晶蓝晶石;变基质斜长石(55%)、
造
石英、黑云母(20%)
5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斜长石(15%)、黑云母(25%)、白云母(15%)、
片状构造
石英(43%)、钾长石(2%)
造
(30%)、少量长石
四、判断题
1.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和原岩的化学成分。( ) 2.变质岩的成分完全取决于原岩的成分。( ) 3.变质岩都可以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 )
4.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都是交代作用引起的。( ) 5.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组分发生迁移主要是通过溶液来实现的。( ) 6.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塑性变形。( ) 7.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 ) 8.不同的原岩形成不同的变质岩。( ) 9.变质程度相等的变质岩属于等物理系列的岩石。( ) 10.等化学系列的岩石都处于同一变质相中。( ) 11.区域变质岩是温度、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分布于局部地区。
变质岩复习题(2013)--新版
![变质岩复习题(2013)--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14d00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72.png)
变质岩复习题(2013)--新版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2、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4、麻粒岩;5、榴辉岩;6、TTG片麻岩(TTG 岩系);7、孔兹岩;8、矽卡岩;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交代作用;13、区域变质作用;14、冲击变质作用;15、动力变质作用;16、交代变质作用;17、接触-热变质作用;18、造山变质作用;19、洋底变质作用;20、混合岩化作用;21、热峰条件;22、P-T-t轨迹;23、变余结构;24、变晶结构;25、碎裂结构;26、糜棱结构;27、筛状(变晶)结构;28、板状构造;29、千枚状构造;30、片状构造;31、片麻状构造;32、变质反应;33、晕长石;34、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35、固-固反应;36、变质带;37、成岩格子;38、共生分析;39、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t 矿物相律;40、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1、矿物共生组合;42、ACF图解;43、变质相;44、变质相系二、填空题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的影响。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和。
3、交代作用是使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
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变质作用和变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和时间等。
6、温克勒(Winkler)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是、、、。
7、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为、、。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系列,变质程度为。
11、某区域变质岩含蓝晶石8%;石榴子石10%;黑云母15%;斜长石(An=35)35%;石英25%;少量白云母(<5%)和副矿物。
变质岩复习资料_ed3
![变质岩复习资料_ed3](https://img.taocdn.com/s3/m/41ac5d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3.png)
变质岩复习资料_ed3变质岩复习资料1.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概念变质作用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原始条件发生改变,已形成的岩石(原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和调整,甚至局部发生部分熔融。
从原始岩石到形成新的岩石类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统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原有的岩石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的岩石。
2. 变质作用控制因素?温度的作用、来源、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范围温度、压力、流体温度的作用:a) 促进重结晶b) 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c) 导致一定程度的部分熔融温度的来源:a) 地热增温b) 放射性衰变c) 机械能转变d) 岩浆侵入或上地幔热流活动—般变质作用的温度范围为150~900℃(从成岩作用温度到部分熔融温度)3. 压力的分类及定义,压力对变质反应的影响,构造超压压力分为静压力和定向压力1) 静压力:A负荷压力:是指岩石在地壳一定深度所承受的上覆岩层的重力,是一种均向性的静压力作用:a) 使吸热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b) 产生高压矿物组合B流体压力: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系统常存在少量流体相,其所具内压称为流体压力P f=ΣPi作用:控制反应平衡,是控制脱水和脱碳酸盐化等变质反应的主要因素2) 定向压力/应力:(应力)当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其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力,称为应力。
(只在固态岩石中起作用) 三个基本类型:张性、压性、剪切作用: 影响结构、构造,增加变质反应和重结晶作用速度,但不影响平衡矿物对构造超压:是应力的垂直分压,作用相同于负荷压,即为超出正常负荷压的那部分静压力。
4. 流体的成分、含量及变化规律,来源和作用流体的成分:H2O, CO2, CH4, S, N2, HCl, HF...流体含量:一般总量不超过1-2%(气液变质作用中流体含量更丰富)变化规律:变质程度增加时,总体上流体是减小的,H2O/CO2比值减小来源:1) 继承原岩2) 岩浆侵入和地幔去气作用3) 大气降水进入地下再循环4) 原有含挥发矿物的分解作用:1) 控制反应2) 携带活动组分导致交代作用3) 提高反应速率4) 降低熔融温度5. 变质作用方式及含义,以及各种变质作用发生的控制因素1) 重结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矿物结晶作用称为重结晶作用,狭义的重结晶作用不包括新矿物的形成控制因素:a) 原岩的矿物组分及结构构造b) 变质条件(流体、温度和压力)2) 变质结晶作用(neocrystallization) 和变质反应(metamorphic reaction):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同时必有相应的原有矿物趋于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2、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4、麻粒岩;5、榴辉岩;6、TTG片麻岩(TTG 岩系);7、孔兹岩;8、矽卡岩;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变质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14、区域变质作用;15、冲击变质作用;16、动力变质作用;17、交代变质作用;18、接触-热变质作用;19、造山变质作用;20、洋底变质作用;21、混合岩化作用;22、热峰条件;23、P-T-t轨迹;24、等化学系列;25、等物理系列;26、变余结构;27、变晶结构;28、变晶系;29、反应结构;30、交代结构;31、碎裂结构;32、糜棱结构;33、筛状(变晶)结构;34、板状构造;35、千枚状构造;36、片状构造;37、片麻状构造;38、变质反应;39、晕长石;40、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41、固-固反应;42、变质带;43、成岩格子;44、共生分析;45、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t矿物相律;46、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7、矿物共生组合;48、ACF图解;49、变质相;50、变质相系二、填空题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的影响。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和。
3、交代作用是使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
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变质作用和变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和时间等。
6、温克勒(Winkler)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是、、、。
7、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为、、。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系列,变质程度为。
11、某区域变质岩含蓝晶石8%;石榴子石10%;黑云母15%;斜长石(An=35)35%;石英25%;少量白云母(<5%)和副矿物。
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构造为,岩石完整的名称是。
12、某区域变质岩含石榴子石8%;矽线石12%;黑云母12%;钾长石25%;斜长石15%;石英25%和少量钛铁矿。
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构造为,岩石的精确命名为。
13、混合岩是由和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14、变质作用根据产生的地质背景可分为:、、、、、、和混合岩化作用等类型。
15、榴辉岩是主要由和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
16、正变质岩的原岩是,副变质岩的原岩是。
17、变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为。
18、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蓝晶石(15%)+白云母(3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变质程度为。
19、看下图填写变质相的名称(请按序号):1 ;2 ;3 ;4 ;5 ;6 ;7 。
20、接触交代变质岩的代表岩石为;角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1、常见的局部变质作用类型包括、、和等四种类型。
22、五大常见的化学类型变质岩包括、、、、。
23、典型的巴罗(Barrow)递增变质带包括(从低级到高级):、、、、和六个变质带。
24、矽卡岩是在和钙镁质的围碉接触带附近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5、ACF图解中三个端元(顶点)表示的有效惰性组分是:A端为,C端为,F端为。
26、交代作用过程中,组分是主要通过和两种方式迁移的。
27、变质双带是包括一个变质带和一个变质带。
28、泥质和钙质变质岩的原岩为,镁质变质岩的原岩主要为。
29、下列变质岩的原岩是:蛇纹岩,硅灰石大理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绢云千枚岩,榴辉岩。
30、戈尔特斯密特矿物相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它说明变质作用过程中稳定平衡状态下共存的(P) 等于或少于体系中的(C)。
31、在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一定范围内,能稳定平衡共存于一开放系统的矿物相数等于或小于。
32、变质作用过程中,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小、大的矿物生成。
33、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由和组成的岩石。
34、榴辉岩是主要由和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一般没有矿物。
35、千糜岩是糜棱岩、超糜棱岩具构造的变种,是变质作用下形成的—种岩石。
36、高P/T变质地体特有的三个变质相是、和。
37、透长石相一般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相,它是在变质条件下形成的。
38、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和四种类型。
39、混合岩的成因可归纳为:、、和四种基本机制。
40、片沸石分解形成浊沸石或硬柱石是沉积岩的作用向作用转变过程的界限。
41、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矿物形成,在麻粒岩相中是矿物形式出现,而在榴辉岩相中以矿物稳定存在。
在中级接触变质岩中则常是。
42、不同原岩在相同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变质矿物组合,相同原岩在不同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变质矿物组合。
43、看下图填写各反应类型:①;②;③;④;⑤。
44、冲击变质作用是由而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它是在条件下发生的瞬间变质作用。
45、蓝闪石+硬柱石+硬玉+石英是典型的变质矿物组合。
46、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包括、和。
它们主要受两个(大的)方面因素的控制:、。
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括号中)1、属于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有(C)。
A、透辉石;B、角闪石;C、堇青石;D、紫苏辉石2、变质岩中矿物的自形程度越高说明:(C )A、形成越早;B、形成温度越高;C、结晶力越大。
3、富铝系列变质原岩在递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序列为(D )。
A、泥岩→大理岩→石英岩→花岗岩;B、板岩→石英岩→辉长岩→混合岩;C、绿泥片岩→阳起石片岩→斜长角闪岩→二辉麻粒岩;D、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片麻岩4、哪种多色性的角闪石形成温度高:( C )A、蓝绿-浅黄绿色;B、深绿-浅黄色;C、棕色-浅黄色。
5、斜长角闪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 BA、十字石+角闪石;B、普通角闪石+斜长石;C、绿辉石+石榴石;D、透辉石+紫苏辉石6、变质岩中容易形成斑晶的矿物是:(A )A、成核速率快,生长速率慢;B、成核速率慢,生长速率快;C、成核速率快,生长速率大。
7、变质岩的结构包括:( C )。
A、矿物含量;B、矿物颜色;C、矿物颗粒大小;D、矿物类型8、不能稳定存在于榴辉岩中的矿物是:( A )A、斜长石;B、多硅白云母;C、石英。
9、某变质岩含透辉石35%,石榴石45%,方解石15%,黄铜矿5%,岩石为自形-他形不等粒变晶结构,斑杂状构造,该岩石名称应是:(B )A、榴辉岩;B、透辉石榴大理岩;C、透辉石榴矽卡岩。
10、气液变质作用中的最主要变质作用方式是:(C )A、重结晶作用;B、变质结晶作用;C、交代作用。
11、下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属于高压(高P/T)变质相系的榴辉岩相变质程度有( D )。
A、十字石+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B、绿泥石+阳起石+方解石+钠长石;C、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D、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12、双变质带形成于:A、裂谷带;B、造山带;C、板块俯冲带。
(C )13、下列变质岩石中变质程度属于高级变质岩的有( C )A、硬绿泥石二云母片岩;B、石榴蓝晶白云母片岩;C、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D、十字石榴二云母片岩14、基性系列变质原岩在递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序列为( C )。
A、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片麻岩;B、板岩→石英岩→辉长岩→混合岩;C、绿泥片岩→阳起石片岩→斜长角闪岩→二辉麻粒岩;D、泥岩→大理岩→石英岩→花岗岩15、榴辉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 C )。
A、石榴石+角闪石;B、绿辉石+斜长石;C、绿辉石+石榴石;D、透辉石+紫苏辉石16、矽线石榴钾长片麻岩最可能形成于:A、绿片岩相;B、高角闪岩相;C、榴辉岩相。
(C )17、下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属于中压(中P/T)变质相系的角闪岩相变质程度有(A )。
A、十字石+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B、绿泥石+阳起石+方解石+钠长石;C、石榴石+紫苏辉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D、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18、下列哪条不是区分片岩和片麻岩的必要条件:( B )A、片柱状矿物与粒状矿物的相对含量;B、变质强弱;C、长石与石英的相对含量。
19、下列变质岩石中变质程度属于高级变质岩的有(B)A、硬绿泥石二云母片岩;B、石榴堇青矽线黑云钾长片麻岩;C、石榴蓝晶白云母片岩;D、十字石榴二云母片岩20、钙质矽卡岩的特征变质矿物是:A、红柱石;B、硅灰石;C、白云石。
( B )21、在相同变质条件和应力作用下:(B )中哪个最易发生韧性变形?A石英;B、黑云母;C、斜长石22、变质相系的概念是由:( A )A、都城秋穗(Miyashiro);B、巴罗(Barrow);C、艾斯科拉(Eskola)提出。
23、蓝片岩和绿片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A )A、特征变质矿物组合;B、颜色;C、结构构造。
24、白片岩形成于:A、高温高压;C、低温高压;C、高温中压。
( A )25、当一个变质岩在ACF三角图解中的投影靠近A端元,如A=68,C=7,F=25,则该岩石的原岩很可能是:( A )A、杂砂岩;B、玄武岩;C、泥灰岩。
26、复变质岩是由( C )形成的变质岩。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27、正变质岩是山( A )形成的变质岩。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28、副变质岩是由( B )形成的变质岩。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29、影响重结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
A、压力;B、温度;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30、影响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C )。
A、压力;B、温度;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31、前进变质是由于( A )引起的变质作用。
A、温度升高;B、压力降低;C、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成分32、高压型变质岩是( C )的变质岩。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地温梯度低地区33、低压型变质岩的地温梯度是( A )。
A、>30°C/Km;B、20-30°C/Km;C、平均10°C/Km34红柱石角岩属于( B )变质岩。
A、区域变质岩;B、接触-热变质岩;C、交代变质岩35、榴辉岩是( A )变质岩。
A、高压-超高压;B、超高温;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36、变质岩由片状矿物和柱、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构成面状所显示的岩石构成称为( C )构造。
A、片麻状;B、条带状;C、片状;D、粒状37、变质岩山由片状矿物和柱、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被粒状矿物隔断、呈断续的定向排列所显示的岩石构造称为( A )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