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报告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实验项目 “氨的催化氧化” 实验设计与研究 实验日期 星期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姓 名 学号 同组人 台号 实验目的:(1)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的设计,进一步培养根据化学原理和客观条件自行设计和安装实验装置的能力。
(2)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本实验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强化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探讨本实验成功的条件、关键和技术操作。
(4)增强绿色环保知识。
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原理;了解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改进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二氧化氮的红棕色现象,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颜色之美;通过对二氧化氮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倡导绿色化学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验原理:一、实验中主要的反应:4NH 3+5O 2 4NO +6H 2O +Q2NO +O 2 2NO 2+Q 3NO 2+H 2O 2HNO 3+NO +QNH 3+HNO 3 NH 4NO 3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反应:4NH 3+4O 2 2N 2O +6H 2O4NH 3+3O 2 2N 2+6H 2O实验设计(或改进)思路:1、为使氨气和氧气能够同时参与反应,使用双连打气球往氨水溶液中鼓气。
2、为确保反应气体充分地与催化剂接触以提高转化率,考虑到催化剂活性温度较高需要加热,本实验采用耐高温的双通管盛装催化剂,也能增强气体的流通性。
3、为了更好地观察生成NO 2的红棕色,在选用实验仪器时应尽量使用直径较大的容器(如平底烧瓶),也可以对收集装置加白色背衬。
4、本实验将产生有毒性气体,为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使用NaOH 溶液对反应产物进行尾气处理。
5、当观察到催化剂前端明显红热、洗气瓶里有棕红色气体生成时,表明实验成功。
胺的氧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胺的氧化实验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氧化剂的选择及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 观察氧化反应的产物,分析产物结构及性质。
二、实验原理胺是一种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碱性。
在酸性条件下,胺可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相应的氧化产物。
本实验采用过氧化氢(H2O2)作为氧化剂,将胺氧化成醛或酮。
反应方程式如下:R-NH2 + H2O2 → R-CHO + H2OR-NH2 + 2H2O2 → R-CO-CH3 + H2O其中,R代表烷基或芳基。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胺(如苯胺、甲胺等)、过氧化氢(H2O2)、稀硫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氯仿、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冷凝管、滴定管、分液漏斗、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器、旋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反应溶液:取一定量的胺,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其成为酸性溶液。
2. 氧化反应:将酸性溶液加入装有磁力搅拌器的烧杯中,缓慢滴加过氧化氢,控制滴加速度,观察反应现象。
3. 分离产物: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使氧化产物与水层分离。
4. 提取产物:将分离出的有机层用无水乙醇萃取,去除水层,得到氧化产物。
5. 分析产物:使用旋光仪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氧化产物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化反应现象:在酸性条件下,胺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气泡,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深。
2. 产物分析:通过旋光仪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确定氧化产物的含量。
3. 氧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过氧化氢的用量与氧化产物的含量呈正相关。
过量过氧化氢会导致氧化过度,产生副产物。
4. 酸性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但过高的酸性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胺的氧化反应,得到了相应的氧化产物。
氨的催化氧化
探究得因素及水平如下:氨水得浓度V(氨水):V(水) 加热时间催化剂种类实验指标1:13min Cr2O31催化剂就是否有明显红热现象2、就是否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3、玻璃管内就是否有小水滴2:3 Fe2O 34:5 Fe2O 3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设计依据:(1)反应得原理:该反应就是氨气、氧气与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得气体与固体之间得反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而来设计整个实验:a)反应物得制备: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故可以利用其性质来制备氨气;②经查阅资料可知,氨气在空气中得爆炸极限就是15、5%~27%,在纯氧中得爆炸极限就是13、5%~79%,含氧量越高,极限范围扩大,越容易爆炸,故我们在此尽量不用纯氧来进行实验,而就是采用一个双联打气球,通过不断得挤压来鼓入空气;③优点: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在鼓入得过程中还可以增加氨气得逸出速度。
b)反应条件:①反应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普通得酒精灯满足不了要求,故我们在此采用得就是铜质三芯酒精灯;②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得作用下进行,为了使气态得氨气与氧气与固态得催化剂充分接触,我们把催化剂装在硬质玻璃管内。
③优点:硬质玻璃管常用来进行气体与固体得反应,与普通试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比普通试管更耐高温;第二,两端开口更有利于气体得流通。
c)生成物:①NO2就是红棕色有刺鼻气味得气体,同时就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因此应该用碱液进行吸收,②同时由于气体得流通速度比较快,故可能有一部分氨气没有反应就直接逸出,又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故碱液中得得水就是可以对氨气进行吸收得。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们可以选用NaOH溶液来对尾气进行处理。
实验研究得主要内容:1)“氨得催化氧化”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
2)“氨得催化氧化”最佳条件得探究。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仪器:双联打气球、洗气瓶(3个)、铁架台、50mL 量筒、250ml 烧杯、电子秤、三芯酒精灯、胶管、玻璃棒、硬质玻璃管,直角导管,玻璃棉、铁丝;药品:浓氨水(25%~28%)、蒸馏水、NaOH (1mo l/L )、F e2O3、CuO 、(NH 4)2C r2O 7 实验内容:(一)实验操作步骤:(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1)氨水浓度得影响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8—10cm 得Cr 2O 3作为催化剂,保证催化剂得加热时间不变(3min ),分别取50mL 不同比例得氨水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效果,对比探索氨催化氧化中选用氨水浓度得最佳比例。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氨的催化氧化和喷泉实验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氨的催化氧化和喷泉实验化学系2011级化学2班罗晗 10111550218一、实验方程式、装置:1、氨的催化氧化:2、氨与氧气发生的其他反应:(1)(2)(3)3、重铬酸铵制备氧化铬催化剂:4、一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5、圆底烧瓶中产生白烟:6、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7、氨的喷泉实验装置:二、实验注意事项:1、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首先应该在石棉网上加热铬酸铵固体,使得橘红色的重铬酸铵固体受热分解成为墨绿色的氧化铬,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
在这个步骤中,用酒精灯加热,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火星四射,固体飞溅,可以用于实验室模拟“火山喷发”情景。
2、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和喷泉实验均是涉及到气体反应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务必要检验装置气密性,防止由于装置漏气而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或实验现象的观察。
3、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盛装氧化铬是要用玻璃纤维作为支持物来固定氧化铬的位置,氧化铬不能平摊在管中,而是应该堆满管的直径,且长度约为1cm,因为这样可以增大氧化铬催化剂与氨气、氧气的接触面积,让其反应更加充分,防止氨气和氧气还未反应即从管的上端直接逸出,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现象的观察。
4、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一共有三个检验实验成功的标志,即:氧化铬催化剂处出现火星,圆底烧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以及烧杯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而,为了能够充分观察到氧化铬催化剂处出现明亮的火星,在装入氧化铬是不能将其夯得太实,应该让其稍微疏松一些,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一定要等到氧化铬催化剂处出现了火星才开始鼓入氧气,因为只有氧化铬催化剂被加热到一定的程度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才开始进行,此时才鼓入空气,可以防止由于太早鼓入空气,使得浓氨水太早挥发,氨气进入反应管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6、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使用双连球鼓入空气时,应该控制进气速度,以盛放石蕊试液的烧杯中有一个一个的气泡冒出为宜,若鼓入空气的速度太快,则会造成反应不完全,浪费实验试剂;若鼓入空气的速度太慢,又会使反应速率太慢,迟迟不能观察到反应现象。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氨的催化氧化和喷泉实验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氨的催化氧化和喷泉实验引言氨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它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农业肥料和制造化学品等。
氨的产生和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因此研究氨的分解和催化氧化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氨的催化氧化$4NH_{3}+3O_{2}\rightarrow 2N_{2}+6H_{2}O$氨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4:3,气体反应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通常采用铂催化剂。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水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0.5%铂黑,摇晃均匀使其沉淀在瓶底。
2. 将一定量氨气通过导管通入滴定管中,然后将氨气缓缓加入烧瓶中,并在烧瓶口处接上气瓶和压力计,以控制气体的流量和压力。
3. 启动电炉,将烧瓶放入调节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压力计和气瓶控制气体的流量和压力,实时记录反应时间和温度。
4. 反应结束后,关闭电炉和气体流量,取出烧瓶,用冷水淋凉,然后将反应混合液进行滴定,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量和反应率。
实验结果:将10mL氨气通入反应瓶中,与经过预处理的空气混合并在200℃下反应,反应时间为40min,得到的产物混合物可以滴定出10.65mL硝酸银标准溶液,反应率为92.7%。
研究了氨气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通过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和恰当的反应温度和时间控制可以获得较高的反应率,这种反应技术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二:氨的喷泉实验氨气可以通过喷泉实验来展现其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喷泉实验的反应式为: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将氨气通过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来释放出来,反应中产生气体的冲击力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声音效果。
1. 将一小勺氯化铵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溶解。
2. 将少量氢氧化钠放入漏斗中,缓缓滴加到烧杯中,同时搅拌均匀。
3. 立即将气相反应瓶放到烧杯口上,捏住瓶子底部,保持瓶体高于烧杯,让氨气从顶部喷出,并形成雪山状的液态氨。
4. 持续观察喷泉实验过程,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氨催化氧化实验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刘桂林.氨的催化催化氧化实验探讨.枣庄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4期(总第8期):第81—83页
舒元梯程桢臣.化学实验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本实验最佳的氨水浓度和催化剂种类。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装置
(2)不同催化剂对实验效果影响的探讨(说明,先用Gr2O3作
催化剂在氨水浓度分别为3:2和1:1条件先反应,得出1:1
效果较好,故下面均以氨水浓度为1:1进行探究)
(1)氨水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的探讨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项目氨催化氧化实验研究实验时间星期二上午√下午晚上
姓名方胜敏学号222009316011185同组人李媛(142)
实验目的:1.学习改进(或设计)化学实验装置的方法;
2.探究本实验成功的条件。
实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条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态度及环保意识。
催化剂
NO2
Gr2O3
1:1
5min
出现红热火星
出现红棕色
Fe2O3
5min
颜色变黑
出先微红
MnO2
5min
无变化
无明显现象
结论
经过试验,在相同条件下,Gr2O3催化效果较好
问题讨论:
(1)实验中偶尔会出现白烟,可能是过量的氨气与生成的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铵;
(2)实验中有时为了弥补氧气的不足可以将集气瓶塞适当提起使氧气进入;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报告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研究氨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氨氧化是氨与氧气在高温下催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过程,反应式如下:4NH3+5O2→4NO+6H2O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所需实验溶液、试剂、催化剂准备好;2.实验前操作:将氨溶液与催化剂加入反应瓶中,并将氧气通入瓶中;3.反应操作: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氧气,收集生成的氮气和水,并测定其量;4.反应后操作:离心沉淀,收集沉淀物并加以分析。
实验材料:氨水、催化剂、氧气、反应瓶、离心机、量筒、烧杯等。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数据测量,记录了反应过程中氮气和水的生成量,并对沉淀物进行了分析。
实验讨论:1.对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一些催化剂对氨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2.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实验,发现温度和氧气浓度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3.分析了氮气和水的生成量与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种类的关系,推测了反应机理。
实验结论: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氨氧化反应可以通过适当的催化剂催化加速;2.温度和氧气浓度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3.反应生成的氮气和水的量与时间和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不足:1.实验中可能存在催化剂的选择不合适,导致反应效果不理想;2.实验中未对反应的具体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仅通过反应观察进行了初步推断。
进一步研究方向:1.深入研究氨氧化反应的机理,探索反应中的中间产物和反应路径;2.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提高氨氧化反应的催化效率;3.研究氨氧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并进行相关工程化设计。
总结: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氨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揭示氨氧化反应的机理,为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技术。
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氨的催化氧化
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氨的催化氧化本实验旨在通过催化氧化氨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氨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并让学生探索不同催化剂对氨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中,氨可以被氧气氧化为氮气和水蒸气,反应式为:2NH3 + 3O2 → 2N2 + 3H2O。
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常压下可以自发反应,但反应速度非常缓慢。
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使用一些催化剂来促进反应进行。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铜、铅等金属。
实验操作实验材料:氧气气瓶、氢气气瓶、氨水、漏斗、玻璃棒、铜粉、铂黑粉、活性炭粉、滤纸。
实验步骤:1、将50mL的氨水加入100mL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5%的氨水溶液。
2、将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催化剂,使用漏斗加入氧气气体并观察反应情况。
3、试验结束后,使用滤纸过滤反应液,观察产生的残渣。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可以记录反应开始时的气体体积和颜色、反应中的气体体积和颜色、反应结束时的气体体积和颜色。
同时,也可以观察产生的残渣颜色和有无催化剂残留等。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氨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2、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有不同的影响;3、探究不同因素下反应的变化,如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必须戴手套、护目镜、实验栏杆等防护措施,注意安全;2、氧气气瓶不得倾斜、碰撞或者擅自拆装;3、使用催化剂要注意不要呼吸进去。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氨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氨的催化氧化和喷泉实验
化学教学论实验报告——氨的催化氧化和喷泉实验化学系2011级化学2班罗晗 10111550218一、实验方程式、装置:1、氨的催化氧化:2、氨与氧气发生的其他反应:(1)(2)(3)3、重铬酸铵制备氧化铬催化剂:4、一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5、圆底烧瓶中产生白烟:6、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7、氨的喷泉实验装置:二、实验注意事项:1、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首先应该在石棉网上加热铬酸铵固体,使得橘红色的重铬酸铵固体受热分解成为墨绿色的氧化铬,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
在这个步骤中,用酒精灯加热,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火星四射,固体飞溅,可以用于实验室模拟“火山喷发”情景。
2、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和喷泉实验均是涉及到气体反应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务必要检验装置气密性,防止由于装置漏气而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或实验现象的观察。
3、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盛装氧化铬是要用玻璃纤维作为支持物来固定氧化铬的位置,氧化铬不能平摊在管中,而是应该堆满管的直径,且长度约为1cm,因为这样可以增大氧化铬催化剂与氨气、氧气的接触面积,让其反应更加充分,防止氨气和氧气还未反应即从管的上端直接逸出,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现象的观察。
4、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一共有三个检验实验成功的标志,即:氧化铬催化剂处出现火星,圆底烧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以及烧杯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而,为了能够充分观察到氧化铬催化剂处出现明亮的火星,在装入氧化铬是不能将其夯得太实,应该让其稍微疏松一些,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一定要等到氧化铬催化剂处出现了火星才开始鼓入氧气,因为只有氧化铬催化剂被加热到一定的程度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才开始进行,此时才鼓入空气,可以防止由于太早鼓入空气,使得浓氨水太早挥发,氨气进入反应管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6、在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中,使用双连球鼓入空气时,应该控制进气速度,以盛放石蕊试液的烧杯中有一个一个的气泡冒出为宜,若鼓入空气的速度太快,则会造成反应不完全,浪费实验试剂;若鼓入空气的速度太慢,又会使反应速率太慢,迟迟不能观察到反应现象。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日期2016.9.23 星期五上午□ 下午■晚上■1、实验简单的操作步骤:2、实验装置图:竝%球虱木溥液三苗CT NiQH?&液(1) 以“ V 浓氨水(25%): V 水=1:1 “为初设比例,配置实验所需用的氨水,氨水体积控制为50ml 。
用C 2O 3作催化剂,探究不同氨水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实验记录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氨水浓度下的实验现象比较(催化剂:Cr 2O 3) 氨水浓度 (V 浓氨水(25%): V 水)实验现象 白烟 红棕色气体 水 催化剂的红热程度 1:1—— + + ++ 2:3++ + + + 3:2+ +++ ++ +++ 6:5 + ++ ++ ++(注:符号“ +”表示该实验现象出现,符号“-”表示该实验现象未出现,符号的多少表 示该实验现象显著的程度)(2) 以最佳比例“ V 浓氨水(25%): V 水=3:2”配置实验所需氨水,氨水体积控制为 50ml 。
探究不同催化剂(Cr 2O 3、F&O 3、CuO )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实验记录如表 2所示。
表2不同催化剂下的实验现象比较(V 浓氨水(25%): V 水 =3:2)4、 实验的结论(1) 催化剂相同的情况下,采用“ V 浓氨水(25%): V 水=3:2”的氨水比例产生的实验效果最 佳,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最多,催化剂的红热程度最大。
(2) 氨水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 Cr 2O 3作催化剂产生的实验效果最佳,生成的红棕色 气体最多,催化剂的红热程度最大。
综上:氨的催化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V 浓氨水(25%): V 水=3:2”的氨水浓度,催化剂 米用三氧化二镉。
5、 注意事项(1)防污染:氨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同时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有毒,应 尽量避免吸入和排放到空气中,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并用碱进行中和吸收。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报告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
2.了解催化剂对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3.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氨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方法。
实验原理:
氨氧化反应是指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和水。
氨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反应,通常用于制备硝酸等工业化学品。
催化氨氧化反应主要是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降低反应温度和能耗。
实验材料与设备:
1.氨氧化反应装置;
2.催化剂;
3.氨气源;
4.氧气源;
5.实验室玻璃仪器。
实验步骤:
1.将氨氧化反应装置连接好,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2.将氨气和氧气以一定的流量通入氨氧化反应装置中;
3.调节反应装置的温度和压力,开始氨氧化反应;
4.定期取样分析反应产物,记录实验数据;
5.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氨氧化反应有明显影响,不同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
2.反应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氨氧化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适当的调节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3.反应时间对氨氧化反应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来实现反应条件的优化。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掌握了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和影响因素,了解了催化剂对氨氧化反应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化反应条件的建议。
这将有助于提高氨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李,张.氨氧化反应实验研究[J].化工环保,2024(12):68-70.。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实验日期:2016年9月23日下午至晚上姓名:学号同组人:台号:2台3组【教学目标】本实验原理位于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材没有提供具体实验要求和步骤,通过本实验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以及仪器的选择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案的设计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催化剂4NH+5Q 4NO+6H 2O+Q△2NO+O3NO+HO =HNO 3+NO+QNH+HNO —NH 4NO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催化剂NH+4Q 2N 2O+6HO△ ~催化剂4NH+3O N2+6HO△:■、实验药品:浓氨水(25% -28%)、重铬酸铵、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氢氧化钠等【实验方案设计思路】2+Q【实验装置及药品】1. 鼓气速率过快则可能产生白烟,氨气转化率低。
鼓气过慢则可能使气体密度过低,反应热量低致使反应停止,也可能是一氧化氮分解为氮气和氧气。
2. 氨水浓度过大尽管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烟(硝酸铵)。
氨水浓度过小时带入过多水分影响催化剂活性,红热现象不明显,红棕色不明显。
3. 鼓气速率不同,单位体积空气能带出的氨气的量基本不变。
4. 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要进行预热,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烧杯再撤酒精灯5. 一氧化氮氧化和二氧化氮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应。
【实验内容】 一、实验步骤:1 •用重铬酸铵制备氧化铬催化剂。
2 .用氧化铬作催化剂,在不同浓度氨水(总体积 50ml ,浓氨水与水的体积比分别是1:1,3:2,2:3)下进行操作。
3.以最佳浓氨水与水体积比,使用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催化剂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记录 氨水:水催化剂现象 分析催化剂红热红棕色白烟1:1 Cr 2O 3+++ +++ +催化剂颜色 变暗时以适 中速度鼓气,催化剂红热 明显,洗气瓶 中红棕色气 体产生,有少 量白烟产生3:2 62O 3 ++++本次没有掌 握好鼓气的 时机,并且鼓反应物产主 装置•考虑純氧和氮汽反应容易发生爆炸”同时氨气具有痒发性,因此通过打汽球汩 行鼓气将氨气和空气混合「可以在玻璃管进气口放少童棉花用于除去混合气 体中的水 •注意拿握鼓气的时机和频率,在催比剂变色时加快鼓气同时放置催化剂被吹 走反应装置「崔化剂使用之前应该炒制除水「装填应该松紧适度"不留缝隔 •出气口放置玻璃棉和谍丝防止催化剂被吹走 •考虑反应所需温度比较高,本实验采用三芯酒精灯产物处理装置♦主成物中有水产主'因吐可以增加除水装置.例如无水氯化钙•为了便气怵颜色更容易观察,采用直径比较大的器皿 •尾气中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用氢氧化钠洛叛吸收结论:使用三氧化二铬作催化剂,氨水和水的体积比为1:1为反应最佳条件。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 实验日期:2016年9月23日下午至晚上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台号:2台3组 【教学目标】本实验原理位于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材没有提供具体实验要求和步骤,通过本实验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以及仪器的选择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案的设计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 4NH 3+5O 2 4NO+6H 2O+Q2NO+O 2 NO 2+Q 3NO 2+H 2O HNO 3+NO+Q NH 3+HNO 3 NH 4NO 3 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NH 3+4O 2 2N 2O+6H 2O4NH 3+3O 2 N 2+6H 2O 【实验装置及药品】 一、实验装置二、实验药品:浓氨水(25%-28%)、重铬酸铵、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氢氧化钠等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催化剂△ 催化剂△催化剂1.鼓气速率过快则可能产生白烟,氨气转化率低。
鼓气过慢则可能使气体密度过低,反应热量低致使反应停止,也可能是一氧化氮分解为氮气和氧气。
2.氨水浓度过大尽管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烟(硝酸铵)。
氨水浓度过小时带入过多水分影响催化剂活性,红热现象不明显,红棕色不明显。
3.鼓气速率不同,单位体积空气能带出的氨气的量基本不变。
4.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要进行预热,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烧杯再撤酒精灯5.一氧化氮氧化和二氧化氮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应。
【实验内容】一、实验步骤:1.用重铬酸铵制备氧化铬催化剂。
2.用氧化铬作催化剂,在不同浓度氨水(总体积50ml,浓氨水与水的体积比分别是1:1,3:2,2:3)下进行操作。
3.以最佳浓氨水与水体积比,使用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催化剂进行实验。
二、实验现象记录三、问题与讨论1.白烟的产生白烟的产生是由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氨气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可能是由于鼓气过早或者过快、氨水浓度太大造成的。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 实验日期:2016年9月23日下午至晚上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台号:2台3组 【教学目标】本实验原理位于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材没有提供具体实验要求和步骤,通过本实验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以及仪器的选择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案的设计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 4NH 3+5O 2 4NO+6H 2O+Q2NO+O 2 NO 2+Q 3NO 2+H 2O HNO 3+NO+Q NH 3+HNO 3 NH 4NO 3 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NH 3+4O 2 2N 2O+6H 2O4NH 3+3O 2 N 2+6H 2O 【实验装置及药品】 一、实验装置二、实验药品:浓氨水(25%-28%)、重铬酸铵、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氢氧化钠等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催化剂△ 催化剂△催化剂1.鼓气速率过快则可能产生白烟,氨气转化率低。
鼓气过慢则可能使气体密度过低,反应热量低致使反应停止,也可能是一氧化氮分解为氮气和氧气。
2.氨水浓度过大尽管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烟(硝酸铵)。
氨水浓度过小时带入过多水分影响催化剂活性,红热现象不明显,红棕色不明显。
3.鼓气速率不同,单位体积空气能带出的氨气的量基本不变。
4.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要进行预热,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烧杯再撤酒精灯5.一氧化氮氧化和二氧化氮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应。
【实验内容】一、实验步骤:1.用重铬酸铵制备氧化铬催化剂。
2.用氧化铬作催化剂,在不同浓度氨水(总体积50ml,浓氨水与水的体积比分别是1:1,3:2,2:3)下进行操作。
3.以最佳浓氨水与水体积比,使用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催化剂进行实验。
二、实验现象记录三、问题与讨论1.白烟的产生白烟的产生是由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氨气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可能是由于鼓气过早或者过快、氨水浓度太大造成的。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
2、熟悉实验装置的搭建和操作流程。
3、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和判断反应的进程及产物。
二、实验原理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4NH₃+ 5O₂=催化剂,加热= 4NO + 6H₂O在催化剂(如铂丝)的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一氧化氮不稳定,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NO + O₂= 2NO₂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三、实验用品1、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锥形瓶、玻璃导管、橡皮管、止水夹、水槽。
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
2、药品浓氨水、氯化铵固体、碱石灰、铂丝。
四、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氨气发生装置、干燥装置、催化氧化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组成。
1、氨气发生装置:由大试管、氯化铵固体和浓氨水组成。
氯化铵固体与浓氨水混合产生氨气。
2、干燥装置: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于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3、催化氧化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置铂丝作为催化剂,用酒精灯加热。
4、尾气处理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氨气和生成的氮氧化物。
五、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止水夹,向锥形瓶中加水,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内水柱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氨气在大试管中加入氯化铵固体,然后缓慢滴加浓氨水,产生氨气。
3、干燥氨气氨气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进行干燥。
4、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将干燥后的氨气通入加热的装有铂丝的玻璃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5、尾气处理反应后的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处理。
六、实验现象1、铂丝保持红热状态,说明反应放热。
2、玻璃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表明生成了二氧化氮。
七、实验注意事项1、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2、加热时要先预热玻璃管,然后再集中加热,防止玻璃管炸裂。
3、铂丝在使用前要进行灼烧处理,以除去表面的杂质。
八、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氨的催化氧化反应顺利进行。
实验三氨的催化氧化
实验三氨的催化氧化第一篇:实验三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四氨的催化氧化1.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
(2)掌握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成功的关键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改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3)研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实验的教学方法。
2.实验步骤(1)结合中学化学实验室现有条件,设计几种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的简易演示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2)制备所选用的催化剂。
(3)根据所选方案,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要求既能看到催化剂保持红热,又能看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生成,且不出现白烟。
(烟是固体小颗粒,烟是气体小液滴。
NH4NO3是烟,浓氨水和浓盐酸形成雾。
)3.提示与思考(1)本实验中你将如何获得氨气和氧气?说明理由。
(2)如何制备催化剂?(3)请你分析,氨水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氨气能否全部被氧化?如果有未被氧化的氨气,是否需要除去?应怎样除去?(4)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观察到了异常现象?请你分析这些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5)请总结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和操作技术。
4.实验教学设计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讲授“氨的催化氧化”。
第二篇:催化氧化脱硫醇工艺注意事项催化氧化脱硫醇工艺注意事项1.工艺简述催化氧化脱硫醇(脱臭)是将液化石油气、催化汽油或航空煤油用磺化酞菁钴(或聚酞菁钴)碱液为催化剂,用抽提和氧化方法将其中的硫醇转化为无臭味、腐蚀性小的二硫化物的工艺过程。
能提高石油产品的抗氧化性,改善使用性能和减少燃烧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催化氧化脱硫醇是一种精制石油产品的工艺,根据精制对象和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分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工艺流程。
液态烃脱硫醇采用抽提一步流程,经催化剂碱液抽提水洗后就送出装置。
溶于碱液中的硫醇以硫醇钠状态存在,并进一步与空气氧化生成二硫化物,在分离器中与碱液分离。
汽油脱硫醇采用抽提和氧化二步流程。
经催化剂碱液抽提后的汽油进入氧化塔,把残余硫醇氧化成二硫化物,去除其恶臭味。
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
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演示“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实验的操作技能。
2.了解该实验不同的几套装置,提高对实验装置的选择、评估及改进等能力。
3.提高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用品
锥形瓶、圆底烧瓶、双孔附导管橡皮塞两个、气唧、反应管、烧杯、石棉、重铬酸铵、氨水、石蕊试液。
(三)实验原理
(NH 4)2Cr 2O 7 Cr 2O
3 + N 2↑ +4H 2O
4NH 3+5O 2 4NO+6H 2O
2NO+O 2 2NO 2
3NO 2+6H 2O 2HNO 3+ NO
(四)实验装置
加热 加热 催化剂 氨催化氧化制硝酸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分析
1.圆底烧瓶中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
2.圆底烧瓶中出现白烟,白烟为硝酸铵。
3.小烧杯内颜色变化,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产生硝酸,使石蕊变色。
(七)注意事项
1.反应前必须检查气密性。
2.取用的重铬酸铵要适量,若量过多,加热分解时会飞溅。
3.鼓气速度要不能过快,否则氨气来不及反应就直接加入圆底烧瓶,造成实验失败。
氨的催化氧化
探究的因素及水平如下: 氨水的浓度V(氨水):V(水) 加热时间催化剂种类实验指标1:13min Cr2O31催化剂是否有明显红热现象ﻫ2、是否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ﻫ3、玻璃管内是否有小水滴2:3Fe2O34:5Fe2O3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设计依据:(1)反应的原理: 该反应是氨气、氧气和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气体和固体之间的反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而来设计整个实验:a)反应物的制备: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故能够利用其性质来制备氨气;②经查阅资料可知,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15。
5%~27%,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是13、5%~79%,含氧量越高,极限范围扩大,越容易爆炸,故我们在此尽量不用纯氧来进行实验,而是采纳一个双联打气球,通过不断的挤压来鼓入空气;③优点: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在鼓入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加氨气的逸出速度。
b)反应条件:①反应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普通的酒精灯满足不了要求,故我们在此采纳的是铜质三芯酒精灯;②反应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为了使气态的氨气和氧气与固态的催化剂充分接触,我们把催化剂装在硬质玻璃管内、③优点:硬质玻璃管常用来进行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和普通试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比普通试管更耐高温;第二,两端开口更有利于气体的流通。
c)生成物:①NO2是红棕色有刺鼻气味的气体,同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因此应该用碱液进行吸收, ②同时由于气体的流通速度比较快,故估计有一部分氨气没有反应就直截了当逸出,又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故碱液中的的水是能够对氨气进行吸收的。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们能够选用N aOH 溶液来对尾气进行处理。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1)“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
2)“氨的催化氧化”最佳条件的探究。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仪器:双联打气球、洗气瓶(3个)、铁架台、50mL 量筒、250ml 烧杯、电子秤、三芯酒精灯、胶管、玻璃棒、硬质玻璃管,直角导管,玻璃棉、铁丝;药品:浓氨水(25%~28%)、蒸馏水、Na OH (1m ol/L)、Fe 2O3、CuO 、(NH 4)2C r2O 7 实验内容:(一)实验操作步骤:(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1)氨水浓度的影响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8—10c m的Cr 2O 3作为催化剂,保证催化剂的加热时间不变(3min),分别取50m L不同比例的氨水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效果,对比探究氨催化氧化中选用氨水浓度的最佳比例、数据记录如下:制备催化剂 催化剂的填装搭建实验装置配置50ml 一定浓度的氨水点燃三芯酒精灯,进行实验加热3min 后缓慢鼓气,当看到有火星时,加快鼓气速度,加快鼓气速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生成硝酸铵(即有白烟产生) 。
1、 实验中主要的反应:
催化剂
4NH3 +5O2
4NO+6H 2O+Q
2NO+O2=2 NO2+Q 3NO2 +H2O=2HNO 3+NO+Q NH3+HNO 3=NH 4NO3 2、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反应:
催化剂
4NH3+4O2
2NO2+6H2O
4NH3+3O2 催化剂 2N2+6H2O
欢迎下载
-4-
—
问题与讨论: 1、 当 V 浓氨水 (25%):V 水=2:3 时,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中产生了较多白烟。原因分析:可能
是由于氨水浓度过小,较多的氨气进入了收集装置,氨气溶于水形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 应又生出硝酸铵,故产生大量的白烟。 2、 当 V 浓氨水 (25%):V 水=3:2 时,生成的红棕色气体 (即 NO2)和水最多,催化剂的红热程度最大, 但产生了少量白烟。原因分析:此时氨气和氧气适量,反应较完全,实验效果良好。但可 能由于鼓气过早、过快,使多余的氨气进入收集装置,故有白烟生成(即硝酸铵)。 3、 当 V 浓氨水 (25%):V 水=1:1 时,催化剂表面的红热现象明显,但收集装置中的红棕色却不太明 显。原因分析: (1)实验过程中有水生成,二氧化氮易溶于水生成硝酸,从而不利于集气瓶 中红棕色的观察。故可在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2) 可能是氨水浓度过 低或鼓气速率不当。 4、 当用 Fe2O3 和 CuO 做催化剂时,尾气吸收装置中均有白烟生产。原因分析:可能是鼓气时 机不当,导致过多氨气进入氢氧化钠溶液,形成硝酸铵。 参考文献: [1] 刘秀娟 ,王歌云 . 探索性实验教学设计 :氨的催化氧化 [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28-30. [2] 张婉佳 ,李燕红 ,曾庆旺 . 氨催化氧化演示实验的探究 [J]. 化学教育 ,2012,10:62-64. [3] 陈世文 .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J]. 教学仪器与实验 ,1996,06:9-10.
附录: 1、最佳反应条件( V 浓氨水: V 水 =3:2,催化剂 Cr 2O 3)下的实验现象图: (1)催化剂表面的红热现象明显:
欢迎下载
-5-
—
(2)有大量的水生成:
(3)红棕色明显
欢迎下载
-6-
—
2、 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图
欢迎下载
-7-
3、 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 : (1) 氨水的浓度:若氨水浓度过大,实验过程中会产生白烟;若氨水浓度过小,催化剂 的红热现象不明显,收集装置中呈现的红棕色不明显。 (2) 氧气的量:若氧气不足,催化剂的红热程度即使再大也看不到红棕色气体的产生。 (3) 催化剂的种类( Cr2O3、 Fe2O3、CuO)和用量 (4) 反应的温度 (5) 导管插入氨水的深度 (6) 鼓气的时机和频率
氨水浓度
实验现象
(V 浓氨水 (25%):V 水)
白烟
红棕色气体
水 催化剂的红热程度
1:1
—
+
+
++
2:3
++
+
+
+
3:2
+
+++
++
+++
6:5
+
++
++
++
(注:符号“ +”表示该实验现象出现,符号“ -”表示该实验现象未出现,符号的多少表
示该实验现象显著的程度 )
(2) 以最佳比例“ V 浓氨水 (25%): V 水=3:2”配置实验所需氨水,氨水体积控制为 50ml。探
(4) 收集装置:本实验生成的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 尾气处理装置:本实验的反应物有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且生成的二氧化氮
是有毒的其他,故要用 NaOH 溶液吸收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根据实验原理,本实验的条件中影响本实验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氨气的量、氧气的量、催化剂的种类, 本次实验我将探究氨气的量与催化剂的浓度这两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项目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 实验日期 2016.9.23 星期 五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姓 名 ** 学号
同组人
台号 大 三台 3 号
实验目的:
实验教学目标:
1、 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的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巩固氨催化氧化的反应原理, 初步
欢迎下载
-2-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 1、 实验简单的操作步骤:
制催化剂
装管 ( 催化剂 )
配置氨水
预热
—
取研碎的重络酸铵一药匙集中堆放于干净、 干燥的烧杯 (250ml)中,用一根玻 璃棒在酒精灯上烧烫后插入重络酸铵使与接触的重络酸铵分解,由于重络酸 铵分解要放出大量的热,利用反应热使周围的重络酸铵也分解,最后得到疏 松的颗粒状 Cr2 O3 催化剂 (呈墨绿色 )。 首先在玻璃管出气口端塞入适量的玻璃棉, 然后放入 U 型铁丝进行固定, 最 后用纸槽或药匙往玻璃管中装入 Cr 2O3 催化剂。 ( 注意:须填满玻璃管直径, 催化剂的量达 8cm 长度为宜。 )
4、在本实验中,我们准备探究氨水的浓度和催化剂的种类对氨催化氧化实验效果的影响。 5、控制条件:
氨水体积均取 50ml。控制温度、氧气的量(鼓气频率)为不变量,分别探究一定催化剂 条件下,氨水的浓度(氨气的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氨水的最佳浓度后再在一定氨水浓度 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 2、“氨的催化氧化”最佳条件探究。
进一步培养根据化学原理和客观条 件自行设计和安装实验装置的能力。
掌握氨催化氧化的实验方法, 了解工业法制硝酸 的基础。
2、 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本实验的探究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让学
程进一步强化收集和处理信息、 分析
生进一步巩固氨的氧化性质, 学会氨催化氧化的
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高实验操作技
(2) 发生装置:本实验是气体和气体的反应,采用吹气法。选用不同浓度的氨水提供反 应所需的 NH3,通过打气球提供 O2。初设一定浓度的氨水进行实验, 再根据实验现 象调整氨水的浓度,选择最佳的氨水浓度以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3) 反应装置: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Cr2O3 的催化效果较好, 因此首先选择 Cr2O3 作催化 剂,为了达到较好的催化效果,实验中采用玻璃管装催化剂,可避免试管只有一个 出口而影响气体回流以及降低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另外催化剂温度需要达到 700℃,因此采用三芯灯对玻璃管加热。为了防止催化剂被气体吹走,应在出气口 端放一定量的玻璃棉,并用 U 形铁丝进行固定。
以“ V 浓氨水 (25%) : V 水=1:1 ”为基准,再根据实验现象探索效果最好的比
例值
在鼓气之前,先对玻璃管预热 3min 左右。
检测反应温度
鼓气
2、 实验装置图:
使用三芯灯进行加热,通过观察催化剂表面是否出现红热现象判断是否达到 反应所需温度
当鼓气一两次后催化剂表面出现红热现象, 则加快鼓气频率 (若实验成功, 一 般在一分钟以内就能看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
5、 注意事项 (1) 防污染:氨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同时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有毒,应 尽量避免吸入和排放到空气中,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并用碱进行中和吸收。 (2) 防爆炸: 在装催化剂时, 不能填塞过紧, 以防气体不能通过玻璃管, 管内气压过大, 易引发炸裂。氨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15.5%-27%,尽量不能用纯氧进行实验,否 则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 防烫伤:实验过程需要高温,要防止烫伤。 (4) 整个装置要求气密性好,且所有仪器实验前必须进行干燥。注意对仪器进行编号。 (5) 控制鼓气的时机和频率,防止催化剂在鼓气时被吹跑。 (6) 注意催化剂的填装:催化剂在玻璃管内应充满 2-3cm(三氧化二镉 8cm)的长度, 不能留有缝隙,且松紧适度,不能过松或过紧。三氧化二镉要进行回收。 (7) 一定不能盲目地做实验,若实验未出现预期的现象,要仔细从原理上进行分析,找 出问题,重新探究。 (8) 应适当增加洗气装置,以除去反应气体带入的水蒸气、未参加反应的少量氨气和反 应产生的水蒸气。
实验方法,领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能。 3、 探讨本实验成功的条件、 关键和操作
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 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想, 增强学生的绿色 环保意识。
4、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实验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氨被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极易被空气 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若氨过量则会与生成的硝酸反
究不同催化剂( Cr2O3、 Fe2O3、CuO)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记录如表 2 所示。
表 2 不同催化剂下的实验现象比较 (V 浓氨水 (25%): V 水=3:2)
催化剂
白烟
实验现象
红棕色气体 水
催化剂的红热程度
+
Cr2O3
+
+++
+++
+
Fe2O3
+
+
+
+
CuO
++
+
+
++
4、 实验的结论 (1) 催化剂相同的情况下,采用“ V 浓氨水 (25%):V 水=3:2”的氨水比例产生的实验效果最 佳,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最多,催化剂的红热程度最大。 (2) 氨水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 Cr2O3 作催化剂产生的实验效果最佳,生成的红棕色 气体最多,催化剂的红热程度最大。 综上:氨的催化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 “V 浓氨水 (25%): V 水=3:2”的氨水浓度,催化剂 采用三氧化二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