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负反馈电路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为达到下列目的,应分别引入哪种组态的负反馈。
1)减少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强带负载能力; 2)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稳定线性关系的输出电流; 3)将输入电流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压。
例: 1)减少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强带负载能力; 串联-电压负反馈
例:2)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稳定线性关系的输出电流; 并联-电流负反馈
2)当A 变化 10% 时的 Af ,以及 dAf /Af 。
解: 1) 1 + AF = 100,则 F = (100 – 1) / A = 0.099
2)
Af
A 1 AF
= 103 / 100 = 10
3) dAf 1 dA 1 ( 0.1) 0.1%
Af 1 AF A 100
此时的 Af =
(1)电压串联负反馈 — 例 1
Rif Rif
F uf R1 uo R1 Rf
Rif , Rof 0
Rif R2 ,
Rof
Af
1 F
uo uf
Auf
uo ui
Af
1
RL Rf
5.5.2 深度负反馈放大倍数分析
(1)电压串联负反馈 — 例2
uid 0
ui uf
Auf
uo ui
uo uf
F
深度负反馈: Rof
5.4.3 展宽通频带
无反馈时: fBW = fH fL fH
引入反馈后,
Af
A 1 AF
,
AHf
1
AH AHF
,A mf
Am , 1 AmF
ALf
AL 1 ALF
A(f) Af(f)
Am 0.707Am
fBW(
Amf
源自文库
0.707Amf
fBWf
O fLf fL
2. 根据对输入、输出电阻的要求选择反馈类型
欲提高输入电阻,采用串联反馈 欲降低输入电阻,采用并联反馈
要求高内阻输出,采用电流反馈; 要求低内阻输出,采用电压反馈。
5.4.6 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3. 根据信号源及负载确定反馈类型
信号源为恒压源,采用串联反馈; 信号源为恒流源,采用并联反馈; 要求负载能力强,采用电压反馈; 要求恒流输出,采用电流反馈。
或
i
f
0
id
2. 深度负反馈时集成运放电路的特点
xi
xid A
(1 + AF)xid xf
AFxid
F
Axid xo 当 1 AF 1 时:
1 AF AF
即:xi xf xid 0
串联负反馈:
ui uf uid 0
虚短
并联负反馈:
ii if 虚断
iid 0
5.5.2 深度负反馈放大倍数分析
例:3)将输入电流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压。 并联-电压负反馈
例:下图所示电路: 1)合理连线,使电路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少; 2)若Auf =10,则Rf 应取多少?
u 串联-电压负反馈:OCL电路不影响极性, i uo
按反相比例考虑
3. 消除自激的方法 — 相位补偿
在电路中加入 C,或 R、C 元件进行相位补偿, 改变电路的高频特性,从而破坏自激条件。
2. 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1》 电压负反馈 F 与 A 并联,使输出电阻减小。
A
Ro
F
Rof
Ro 1 AF
Rof A 为负载开路时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深度负反馈: Rof 0
《2》 电流负反馈 F 与 A 串联,使输出电阻增大
A
Rof (1 AF )R o
Ro Rof A 为负载短路时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Af
(1
dA f Af
)
10(1
0.1% )
负反馈以牺牲放大倍数为代价,
换取了放大倍数稳定性的提高。
5.4.2 改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1》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ii
ui
uid Ri A
Rif
ui ii
uid uf ii
uid AFuid ii
Rif uf AFuid F
第9讲 负反馈电路分析
教学内容: 5.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5 深度负反馈下放大倍数估算
第9讲 负反馈电路分析
教学重点: 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 深度负反馈下放大倍数估算
5.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4.1 提高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5.4.2 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5.4.3 减少失真和扩展通频带 5.4.4 减少非线性失真 5.4.5 负反馈对噪声、干扰和温漂的影响 5.4.6 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Rif (1 AF )R i 深度负反馈时: Rif
5.4.2 改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2》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ii iid
ui if
Ri A
Rif
AFiid
F
Rif
ui ii
uid iid i f
uid
iid AFi id
Rif
Ri 1 AF
深度负反馈: Rif 0
1
Rif
滞后补偿 电容滞后
相位补偿形式
RC 滞后
超前补偿:密勒效应补偿
R
电容滞后补偿
RC 滞后补偿
密勒效应补偿
5. 5 深度负反馈电路放大倍数的估算
5.5.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当 1 AF 1 时, A A 1
f 1 AF F
而
Af
X0 Xi
,
F Xf X0
X X X 所以
5.4.1 提高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由: Af
A 1 AF
求微分得: dAf
dA (1 AF )2
dAf 1 dA Af 1 AF A
Af 的相对变化量
A 的相对变化量
负反馈,1 AF 1 dA f dA Af A
结论:放大倍数稳定性提高
例 :已知A = 103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稳定性提高100 倍, 1)求 F、Af ;
fH fHf
可证明: fHf = (1 + AF) fH fLf = fL / (1 + AF)
fBWf = fHf fLf fHf
f
= (1 + AF) fBW
5.4.4 减少非线性失真
改善了波形失真
无负反馈
ui
A
加入 负反馈
略小
ui +
略大
uid
A
uf 略大 – uf
略小
F
大 uo
小
uo
接近正弦波
5.4.5 负反馈对噪声、干扰和温漂的影响
负反馈对噪声、干扰和温漂的影响的原理与 减少非线性失真的原理相同。
略小
略大
ui + uid
A
uo
uf 略大 – uf
略小
F
接近正弦波
5.4.6 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1. 欲稳定某个量,则引该量的负反馈
稳定直流,引直流反馈 稳定输出电压,引电压反馈 稳定交流,引交流反馈 稳定输出电流,引电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