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这篇文章拟以传统节日习俗和相关诗文为据,力图发掘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得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谐教育、生命教育价值的结论。
标签:中国传统节日;德育价值
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估量的德育价值,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和清明节都蕴含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如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的产生其实并非源于纪念屈原。按照闻一多先生《端午考》一文的说法。端午节原为古代一个龙的节日,它的产生早于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时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当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地方知名历史人物的关怀时,端午节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在民间有纪念屈原、介子推、伍子胥、勾践、曹娥等种种传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纪念屈原说。《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金陵岁时记》、《襄阳风俗记》等古籍都记载了这一说法。这说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仅取代了人们对龙的原始性祈祷和恐惧,也代替了对其他历史人物的怀念与追忆。于是端午节也就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内容,变成一种爱国主义的文化。爱国诗人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所蕴含的这种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甚至不惜以身殉国的伟大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和阶级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在。
其次,卷帙浩繁的端午诗词多以悼念屈原为题材,忧国忧民为主题。唐代有杜甫的《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李隆基的《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韩愈的《湘中》:“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北宋梅尧臣《五月五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第一届诗人节活动在1941年5月30
日端午举行,于右任、老舍等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以《诗人节缘起》为题,载于当日重庆《薪华日报》,其中提到确立诗人节就是要效法屈原精神。可见,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端午诗词正是在当今这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在端午文化的熏陶下,在端午诗词的吟诵领悟中,这种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逐渐潜移默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有一个为人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从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发达、强固的角度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墓祭之风得到官方的肯定,因此每逢清明节来临,此风必然大盛。柳宗元《与许京兆书》中提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遂扫墓逐渐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最基本的仪式是扫墓,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在清明节悼念烈士、缅怀先烈,再现英烈感人事迹,感受先辈们为革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思,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优秀的革命传统。
二、和谐教育价值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庄子·齐物论》中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尽心上》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古人所设计的这种大同社会理想,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协调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强调天时与人时的协调。传统节日的设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各种具体的节日习俗也蕴含了和
谐的思想,如端午的龙舟竞渡、清明的踏青、重阳的登高等活动都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端午龙舟竞渡,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龙舟比赛,甚至万人空巷,这正是人们进行人际交流、密切人际关系的好时机。龙舟竞渡不仅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动作协调一致,又要奋力进取,争当第一。这些对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都不无好处。我们还可以从龙舟竞渡的诗文中感受这种和谐的主题。唐刘禹锡的《竞渡曲》:“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此曲非常逼真地描写了龙舟在鼓节声中奋然争先的场景。宋刘过的《沁园春·观竞渡》更是表现出龙舟竞渡的热闹非凡,“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清代朱昆田的《竞渡歌》则描写观众对龙舟竞渡的全心投入,“五月五日天气晴,空城倒巷奔伧。”诗文中所载热闹翻腾的竞渡场面。人们对龙舟竞渡的忘情陶醉都蕴含了深刻的和谐主题。另外,重阳登高,清明踏青、中秋赏月等习俗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形象体现,在此不再具体论述。
三、生命教育价值
在我国古代,人们关注生命,注重从外在的规范向人心灵深处探寻意义,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价值,有着生命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端午节、重阳节的习俗都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关怀和热爱情感,其习俗本身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教育主题。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体现着关爱生命,强身防病的意蕴。端午临近夏至,夏至是每年白天最长之日,这一天阳气最旺,阳极会伤人,需要避毒。《札记·月令》记载:“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这是大自然节律的节点,也应当是人生节律的节点。“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夏季到来,天气日益湿热,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在古时候,端午节时人们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酒消毒,插艾叶,挂菖蒲,采草药,兰汤洗浴,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包,等等习俗,这许多的民俗事象都是为了驱避邪恶毒害。所以,在过端午节时。切记不要失去这一防病祛灾,祈求健康,企盼吉祥,珍爱生命的文化意蕴。追求健康、消除邪恶毒害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因为生命是一切价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端午节习俗所蕴含的这种关爱生命的主题是现代价值的核心所在。
重阳登高习俗同样体现出对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自古以来对生命的敬畏感。重阳节的三大主要民俗事象即登高、赏菊和饮酒。关于节日由来的传说也众多,据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尽始于此。”吴自牧《梦梁录》卷五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尔。”这这些传说实际隐含了人们辟邪、消厄、逃避死亡的心理,表明了人们对个体生命的依恋和关爱。不管是登高望远还是饮菊花酒都表现了人们对生的眷恋,跃荡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在重阳这一特殊的节令,人们登高望远,在骋怀极目之际,将时空的错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