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蛇串疮中医医疗护理方案ppt课件

蛇串疮中医医疗护理方案ppt课件
2024/1/25
02
建议患者穿着宽松、透 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摩 擦和刺激皮肤。
03
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避免熬夜、过 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
25
04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对病情的影响。
康复训练建议: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 、按摩、针灸等多种方法。
2024/1/25
10
03
CHAPTER
中医治疗方案及原则
2024/1/25
11
内治法: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将蛇串疮分 为风热型、湿热型、血瘀型等不同类 型。
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蛇串疮,采用相应的 中药组方,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治疗原则。
2024/1/25
3
蛇串疮定义及临床表现
2024/1/25
定义
蛇串疮,又称带状疱疹,是一种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 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
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 布,痛如火燎,常伴发热、头痛 等全身症状。
4
中医对蛇串疮的认识
病名
病机
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 ”等。
湿热毒邪蕴结肌肤,气血凝滞,经络 阻塞不通,导致疼痛剧烈,病程缠绵 。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清洗患处,避免细菌感染。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提高患者免疫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与患有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2024/1/25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口服中药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给予患者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外用药护理
对患处进行中药外敷或涂擦,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观察皮肤变化情况。
针灸护理
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 针灸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针灸后护理
针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观察患 者有无不适症状。
拔罐护理
拔罐治疗
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拔罐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拔罐后护理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推拿护理
推拿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治疗,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推拿后护理
推拿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04
日常护理建议
生活起居建议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直接吹风,防止感冒 。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 应的护理和指导,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等。
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劳累等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问诊评估
询问病情
询问患者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治疗经过等,了解病情发展 情况。
询问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以便 更好地制定护理方案。
切诊评估
脉象
脉象弦数、滑数,提示热毒内蕴或湿热内蕴。
皮肤触诊
皮肤触诊可感知疼痛程度、温度变化等,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
03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护理
0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 换内衣裤,床单、被褥 应平整、柔软。
03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 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蛇串疮的中医辨证施护

蛇串疮的中医辨证施护

1.2 治疗 方法 :给 予 无菌 针 灸 针 针刺 ,主 穴取 皮 损 周 嗣 阿是 穴 f约离 解 毒 之 品 ,如 :绿 豆 汤 ,忌 烟酒 、辛辣 、鱼 虾等 动 风 发物 之 品 。 室温 宜
疱疹 0.5~1寸处 )、疱 疹皮 损 相 应节 段 之夹 脊 穴 、支 沟 、阳 陵泉 ,配 穴 : 偏 凉 ,保持 环境 安静 ,便 于患 者舒 适放 松 ,创造 优 良的休 息 环境 。
者进 行 统计 分 析 。男 29例 ,女 17例;最大 年 龄 75岁 ,最小 26岁 ,平 均 3.1.3调护 方 法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汤 剂 宜凉 服 ,服 药 后注 意观 察 皮损 变 化 和服 药
51.5岁 。平 均住 院天 数 9.3天 。
后 反应 ,若 恶 心 、腹胀 、便 溏 即停 服 ,服 药后 嘱多 饮水 。宜食 清 热利 湿
腰 以上病 灶 取 曲池 、合 谷 、外关 ,腰 以下 病灶 取 三 阴交 、太 冲 、血海 ,以 3.2脾 虚 湿蕴 证
1.5~2寸 针 ,呈 25。角 朝疱 疹 方 向斜 刺 ,按 皮 损 范 围 ,在周 围进 4~8 3.2.1症 状 :皮 损颜 色 较 淡 ,疱 壁 松 弛 ,伴疼 痛 ,口不 渴 ,食 少 腹胀 ,大 针 ,略 加 捻转 提 插 ,有 轻 度 得 气感 即可 ,相 应 夹 脊 穴 ,斜 向脊 柱 深 刺 , 便 时溏 。舌苔 白或 白腻 ,脉沉 缓 或滑 。 使 针 感循 神 经 分 布线 路 传 导 ,余 穴均 施 提插 捻 转 泻法 ,留针 30分 钟 , 3.2.2治 则 以健 脾 除湿 为 主 。给予 除 湿 胃苓汤 加 减 ,白术 、厚 朴 、炒 苡 每 日 1次 ;予 梅 花针 沿疱 疹 团边 缘正 常皮 肤 行密 集扣 刺 ,中等 刺激 ,以 仁 、陈皮 、茯 苓 、板 蓝根 、延胡 索 、车前 子 、泽泻 、生 甘草 等 。 局部 微 渗 咀为 度隔 日 1次 ;阿 昔 洛 韦乳 膏 涂擦 疱 疹 团 每 日4次 ,皮肤 3.2.3调 护方 法 :皮肤 多松弛 ,多伴 有 周围皮 肤红 肿 ,多烦躁 、焦 虑 。应 痒感 严 重 时 予外 用 炉 甘 石 洗 剂涂 擦 患 处 ;情 绪 焦 虑 者 每晚 睡 前 口服 安 慰体 贴患 者 ,耐心 向患者 解释 病情 ,教会 患者 排解 不 良情 绪方 法 ,如

蛇缠腰(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蛇缠腰(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蛇缠腰(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本身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引发的皮肤疾病,该病会侵犯神经,引发四周神经的疼痛。

且这类疼痛比较剧烈,一般很难忍受,会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就该病临床多选择的是阿昔洛韦药物治疗,但是疗效较差,很难实现短期治愈,使得患者痛苦不堪。

接下来,将探讨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案1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常引发多种并发症,易合并细菌感染,侵犯神经部位不同,可诱发角膜炎、结膜炎、耳聋、面神经麻痹,侵犯内脏神经。

作为常见皮肤疾病的一种,其皮疹部痛感剧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睡眠质量。

带状疱疹病症(Herpes zoster)以神经痛为主要症状,在患者皮疹消退之后,一般会留存持续1月以上的局部皮肤疼痛,被称之为PHN,这类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不佳。

文献研究表明,PHN发生过程与预后过程,炎性因子失衡是重要因素。

作为一种前炎性因子,IL一6可迅速的提升神经元的兴奋度,诱发维持疼痛。

IL一10本身是TH2细胞分泌出来的抑制性调节因子,可有效抑制前炎性因子的释放,减少痛觉,避免出现翻转神经作用。

有的人可能会先出现乏力、发热、头疼等感冒症状(也可能没有这些),再发疱疹。

发作部位一开始会感到瘙痒、灼热、刺痛等;皮肤上会出现红斑。

紧接着,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来了;之后一簇簇水疱出现,分布密集,痛感强烈。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选定”了一个区(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可能),皮疹通常就只会累及那半侧皮区,一般不会越过身体中线蔓延开去。

但一些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也有可能侵犯角膜、内脏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等。

就蛇缠腰(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应当遵循今早治疗,科学用药的原则,以便更好的管控病情。

结合笔者多年的门诊经验,认为带状皮疹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①典型症状,带状疱疹本身是由水痘-带状疱疹引发的病毒性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

儿童群体对该病病毒无任何的免疫系统,一旦感染,将会引发水痘病症。

部分患者感染之后,或可出现带病毒不发作群体。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

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

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1)好发于中老年人。

(2)发病前常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如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等,或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或有感冒、劳累等。

(3)皮疹最好发于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但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4)皮疹特点:典型者为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绿豆大小,疱壁较厚,疱液清澈,多数簇集水疱常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水疱之间皮肤正常。

皮疹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不典型者可仅为红斑或丘疹,重者可出现血疱或坏死性损害。

(5)自觉症状:有明显的神经痛,可在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发生,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部分老年患者皮疹消退后可留下顽固性神经痛,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6)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常水肿显著,并多伴有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7)发生于耳的带状疱疹常伴有面瘫、耳鸣、耳聋等,称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Hunt综合征)。

(8)带状疱疹伴发全身水痘样疹者称泛发性带状疱疹。

(二)证候诊断1.肝经郁热证主症:①皮损鲜红;②疱壁紧张;③灼热刺痛。

次症:①口苦咽干;②烦躁易怒;③大便干或小便黄。

舌脉: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符合主症及次症中1条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脾虚湿蕴证主症:①皮损颜色较淡;②疱壁松弛。

蛇串疮中医护理问题与措施

蛇串疮中医护理问题与措施

蛇串疮中医护理问题与措施哎呀,今天咱们聊聊蛇串疮,这可是个不太好受的小问题。

听名字就知道,蛇串疮可不是个让人觉得舒心的词儿。

别看这名字听起来像个怪兽,其实它是中医里一个常见的皮肤病,搞不好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咱们说说这个病是啥样的吧,得了蛇串疮,皮肤上就像被一条条小蛇咬过似的,红肿、疼痛,真让人难受得不行,简直是“掉进了万丈深渊”。

你想啊,这要是夏天,穿短裤短袖的,朋友们一看,肯定会问:“这位朋友,您这是打了几场架?”心里那种“羞愧难当”的感觉,真是让人无奈。

说到护理嘛,首先得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千万别让它沾上污垢。

洗澡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用太热的水,也别使劲搓,轻轻一冲就好,毕竟皮肤这东西,咱得对它温柔以待。

药膏这东西嘛,适当涂抹是必须的,有的朋友可能觉得麻烦,偏偏就想着“等它自己好”,可这可不行啊,时间拖得越久,病情越复杂,真是“自掘坟墓”呢。

说到药膏,很多朋友可能喜欢随便用,看到别人用啥就跟着来。

可你可别大意,找个靠谱的中医师开个方子,别自己瞎折腾,免得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那中医嘛,一般会用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像是金银花、连翘之类的,听着就觉得清爽是不是?其实这些中药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白衣天使”,默默地保护着我们,赶走那些“讨厌鬼”。

除了药物,饮食也得注意。

哎呀,这可不是让你节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样能增强咱们的免疫力,抵挡那些小病小痛。

对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可得忍住,想想那些辣椒,简直是给你再添一把火,让病情更加“火上浇油”。

所以说,饮食这块儿,咱可不能马虎。

再说说心态,得保持积极乐观,别让情绪影响了身体。

你想,心情一差,免疫力就下降,病情又要“乘虚而入”,就像过年时的红包,谁都想来抢一份,对不对?所以啊,多看看喜剧片,听听轻松的音乐,跟朋友聊聊天,让快乐充盈心头,真是“百病皆可去”。

心情好了,病也能好得快。

注意休息,别熬夜。

你要是熬夜,皮肤就跟熬了整夜的豆浆一样,浑浑噩噩的,没精神。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应用到更多皮肤病领域,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03
完善护理规范
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
疗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未恢复
患者皮损未减少,甚至增多。
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评估
1 2
显著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 和工作。
部分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 扰。
3
未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未改善,甚至下降。
06
总结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护理总结
促进疾病恢复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方法,能够促进带状疱 疹的恢复,减轻疼痛和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病史,但 其具体发病情况不详。
02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评估
01
02
03
04
体温
监测患者的体温,观察是否有 发热现象。
脉搏
检查患者的脉搏,了解心率变 化。
呼吸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注意是 否有呼吸困难或急促现象。
血压
测量患者的血压,了解血压变 化情况。
疼痛评估
疼痛部位
确认患者疼痛的部位,如腰部、 腹部、颈部等。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 状疱疹查(蛇串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护理评估 • 中医护理方案 • 西医护理方案 • 护理效果评估与反馈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三
02
年龄:62岁
03
性别:男
04
住院号:123456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舌质淡,苔白或白腻。

(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

舌质暗有瘀斑,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神门、内分泌等穴。

3.遵医嘱中药涂擦。

3.遵医嘱穴位贴敷。

4.遵医嘱走罐。

5.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光疗等,以减轻疼痛。

(二)丘疹及水疱1.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张度等。

2.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

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3.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

4.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

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2~3小时滴眼药水1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

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

5.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神门、内分泌等穴。

7.遵医嘱中药涂擦。

8.遵医嘱穴位贴敷。

9.遵医嘱走罐。

10.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光疗等,以减轻疼痛。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2.注射给药3.外用中药(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2.走罐。

3.中药涂擦4.穴位贴敷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穿宽松、棉质衣物,以避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

2.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损。

3.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蛇串疮中医护理方案

蛇串疮中医护理方案

蛇串疮中医护理方案篇一:19个中医护理方案附件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蛇盘疮中医治疗方法

蛇盘疮中医治疗方法

蛇盘疮中医治疗方法
蛇盘疮是一种中医称之为“红腰痢”的疾病,所以中医治疗方法对蛇盘疮有一定效果。

中医治疗蛇盘疮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温热理气:中医认为蛇盘疮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疾病,所以首先需要温热理气。

可以通过服用温热的中药来调理,如人参、仙灵脾等。

2. 活血化瘀:蛇盘疮伴有疼痛和肿胀,中医认为这与血液瘀滞有关,所以通过活血化瘀可以减轻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红花等。

3. 贴敷疗法:中医认为蛇盘疮的症状与寒湿有关,可以使用温热的药物贴敷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大黄、川芎等。

4.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蛇盘疮也有一定效果。

通过针刺和热灸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患者有蛇盘疮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找到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查房前应了解患者病情和护理情 况
查房后应及时总结和反馈护理问 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查房时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查房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 安全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保证 充足的睡眠。
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预防 水痘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和感染,同时注意饮 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目的:通过护理查房,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意义: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加强医护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确定查房时间和地点 确定查房人员和分工 制定查房计划和流程 进行查房并记录患者情况
生活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带状 疱疹。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带状疱疹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 过度劳累。
积极治疗:如果已经患有带状疱疹,要积极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康 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 情等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20XX
YOUR LOGO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20XX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带状疱疹是一种 由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引起的皮肤 病
症状包括疼痛、 水疱、红斑等, 通常沿神经分布
病程通常持续数 周到数月不等
疼痛是带状疱疹 最显著的症状, 尤其是老年人和 身体虚弱的人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主诉
左侧腰部及腹部疼痛,伴水疱形成2周。
病史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疼痛剧烈 ,难以忍受。3天后,疼痛部位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迅速演变为水疱,疱液澄清,周 围绕以红晕。患者曾自行涂抹止痛药膏,但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无药物过敏史。
改进措施
加强护士对带状疱疹护理知识 的培训,提高护理技能水平。
在查房过程中增加心理疏导环 节,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高 治疗效果。
定期开展护理查房活动,加强 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 整体护理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护理查房效果
01
本次护理查房对带状疱疹患者的 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及时发现 并处理了潜在问题。
02
通过查房,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 通与协作,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
护理查房不足
在查房过程中,部分护士对带状疱疹 的护理知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 培训。
查房过程中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影响了治疗效果 。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 疱疹查(蛇串疮)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病例介绍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 • 健康宣教与随访计划 • 总结与反思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年龄:65岁
职业:退休
婚姻状况: 已婚
性别:男
家庭住址: XX市XX区 XX路XX号
病情概述
心理状况评估
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情绪是否稳定, 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心理应对方式
了解患者面对疾病的心理 应对方式,如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等。

带状疱疹中西医护理

带状疱疹中西医护理
带状疱疹的中西医护理
概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单侧周 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 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
水疱
中医概念
• 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火毒,兼受邪毒蕴蒸肌肤 所致,是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 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因每多缠 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本病又称之为火带疮、 蛇丹、蜘蛛疮等。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2.对于肝经郁热证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如:菠萝、苦瓜、西 瓜、黄瓜等。
3.对于脾虚湿蕴证者,宜进键脾利湿之品,如:冬瓜、扁豆、绿 豆汤、薏米等。
4.对于气滞血瘀证者,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如:丝瓜 汤、陈皮、洋白菜等。
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知识 ◆饮食指导 ◆安全防护:生活指导
用药指导 红光照射指导
注意事项:皮损范围大可分批做湿敷,面积不超 过全身面积的1/3,胸部一般不做湿敷,面部、 会阴的湿敷液与用具要分开使用。
红外线治疗仪的使用
接通电源,选择工作状态:每个部位照射30分钟, 将仪器头部直接面对患处,照射距离10-20厘米, 以患处感觉温和舒适为宜;涉及眼部照射时嘱患者 闭眼或遮挡眼部,照射完毕,关闭电源开关,拔下 电源插头。
治疗
局部治疗:干燥、消炎
1.水疱未破—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 2.破溃后—3%硼酸溶液湿敷,或中药溶液湿敷 3.合并眼部损害—外用阿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滴眼液
治疗
物理治疗: 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射,以缓解其疼 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
湿敷
将湿敷液倒入治疗碗内至1/3处,戴手套,折纱布 6-8层浸没于湿敷液中,取出,双手稍用力将其 拧至不滴水为宜,展开紧贴皮损部位放置,面积 略超过皮损1-2厘米,每15-2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 ,总湿敷时间1-2小时。

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在蛇串疮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在蛇串疮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在蛇串疮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在蛇串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蛇串疮患者,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采取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

之后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对蛇串疮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关键词:中药外敷疗法;中医护理方案;蛇串疮;应用效果;分析蛇串疮(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1]。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健康[2]。

故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地将中药外敷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在蛇串疮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蛇串疮患者,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男女比例为29:31例,患者年龄最大88岁,最小23岁,其均值为(50.12±5.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可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1.生活指导:患者因疼痛不适而性情急躁,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使其情绪稳定避免生气、暴怒,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室温最好偏凉。

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

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
2 0 1 4 年9 月第 9 期
运 绻 ; 溪攒 一
治疗 的重要性。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治疗 的依从性 1 . 3 . 3 营养支持 : 每个患儿人院时 即利用 S T A P工具进行营养评分 , 对于分 值 3 讨 论 大于等于 4分者 , 及时予 以干预, 饮食宜少量多餐 , 避免饱餐加重心肺负担。病情 重 肺 炎是/ ] , J L 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 大多见 于婴幼儿 , 四季均可发病 , 但 以冬春季 经 口进 食困难者予鼻饲喂养甚 至静脉高 营养 , 保证 患儿 身体 消耗及 生长发 育所 需 节或气候多变时发病多见 。本病可原发 , 也常可继 发于上呼 吸道感染 , 支气管炎 营养 。 及麻疹 、 百 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 , 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咳嗽伴有 白色泡沫黏痰 , 还 1 . 3 . 4 病情观察 : 肺炎患儿多伴有呼吸 困难 、 气促、 高热、 烦 躁不安 、 出汗等表 有呼吸困难 、 鼻翼煽动 、 缺氧发绀 、 肺部 哕音等 l 。/ ] , J L 易发 生肺炎 是 由于 呼吸道 现, 应注意观察患儿神志 、 体温 、 心率 、 呼吸的变化 , 每日 监测 4 — 6次 , 特 殊时随时测 系统 的生理解 剖特 点 , 如气管 、 支气 管管道狭窄 , 黏液分泌少 , 纤 毛运动差 , 肺 弹力组 量 。如患儿哭 闹不 安 , 面色苍 白, 呼吸 、 心率加 快、 呕吐等 , 提示 病情严 重 , 立即给予 织发音差 , 血管丰富易于充血 , 间质发 育旺盛, 肺泡数少 , 肺含气 量少 , 易被黏膜所 阻 吸痰 、 吸氧 、 镇静等处 理。饮食 宜少量多餐 , 避免饱餐加重 心肺负担 。详 细记录每 日 塞发生肺炎 。重症肺 炎由于发病 急 、 变化快 、 病情 发展迅 速 , 目前仍是威胁我 国农 村 出入量 , 特别是小便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 液体应均匀输入 , 避 免输 液过快引起 儿童健康 的一种常见病 , 病情更加严重 , 是儿童健康的最大杀 手一 5。对重症肺 炎患 心衰 。观察有无腹胀 、 抽搐 , 及 时发现中毒性肠麻 痹中毒 性脑病 等并发 症。并保持 儿在常规药物 治疗基础上 , 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 可有效 控制患儿病情 , 提升药 物治疗 皮肤清洁干燥 , 随时更换衣服 。 效果 , 减少并发症 , 缩短 患儿住院时间 , 有利于重症肺炎患儿早 日康复 。 1 3 5 保 持呼吸道通畅 : 正常3 , J L 支气管管腔较成人 狭窄 、 黏膜较柔弱 、 血运 参考文献 丰富 、 纤毛运动及咳嗽反射较差 , 在有 炎症时支气 管黏膜充 血 , 分 泌物增 多 , 容 易造 [ 1 ] 汪小蓉 , 陈妙 华, 刘 小玲, 等. 氧 气雾化 间歇 吸入法运用 于心力衰竭合 并肺 部 成小儿支气管阻塞及整个 呼吸道狭 窄 , 影响 通气量。取半 卧位 , 定时 氧气驱动 雾化 感 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J ] . 中华现代 护理, 2 0 0 9 , ?1 5 ( 3 ) : 2 0 6— 2 0 7 药物吸人 , 不定 时翻身拍背 , 如清晨起床 时、 喂奶 前 、 雾化吸人 前后 , 促进痰 液排 除。 [ 2 ] 陈秀芹 , 庞淑敏 沐舒坦 与细辛脑 联合雾 化吸入 用于小儿 重症肺 炎的疗效 观 必要时吸出呼吸道 内痰液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 除呼吸道 分泌物 时 , 患 儿头颈 部适 察及 护理 [ J ] . 护理研 究, 2 0 0 9 , 2 3 ( 1 ) : 4 3 — 4 4 度后仰 , 防止舌后坠。由于积痰引起 的呼 吸道阻 塞是 造成加 重呼 吸衰竭 的重 要原 [ 3 ] 曾秋萍 , 秦 汉屏 肺部物理疗法在新 生儿肺炎 中的护理 3 8例[ J ] 实用 护理杂 因, 因此保持 呼吸道通常对改善通气功能有 主导作用 , 可纠正 缺氧和 二氧化碳 的潴 志, 2 0 1 2 , 2 8 ( 1 ) : 3 7 暨。严重者做好气管插管和器官切开 的准备 。 [ 4 ] 李 尚娣 , 高永芳 , 陈海 英, 等. 压缩 雾化吸入普米 克令舒和 喘乐 宁佐治 喘憨 性 1 4 统计学分析 : 应用 S P S S 1 8 . 0统计学 软件进 行数据处 理。计量 资料 以 ±s 肺炎 的观察及 护理 [ J ] . 现代护理 , 2 0 0 5 , 1 1 ( 5 ) : 3 8 3 . 表示 , 组间 比较采 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进行 比较 , P< 0 0 5 表示差异 具有 [ 5 ] 刘 昌花. 临床 护理 路径在 小儿肺 炎中的应用 [ J ]齐鲁 护理杂志 , 2 0 1 1 , l 7 ( 3 1 ) 7 9 — 1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 比较 :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 间、 呼吸音恢 复至正 常时间、 血常规恢复至正 常时间、 胸片恢 复至正常 时间及住 院天数 均明显短 于对 照组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详见表 1 。 表 1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 比较 ( ±s ) (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舌质淡,苔白或白腻。

(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

舌质暗有瘀斑,苔白。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神经痛期取阿是穴。

4.遵医嘱拔火罐(刺血)。

5.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二)丘疹及水疱
1.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张度等。

2.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

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3.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

4.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

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2〜3小时滴眼药水1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

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

5.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

6.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等。

7.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 拔火罐。

(1 )刺血拔罐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其他详见附录2。

3. 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穿宽松、棉质衣物,以避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

2.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损。

3.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二)饮食
指导
1.肝经郁热证:宜食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西瓜、冬瓜、黄瓜、橙子、苦瓜、绿豆,忌食腥发之品。

2.脾虚湿蕴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山药、扁豆、大枣、红薯、苡米,忌食生冷之品。

3.气滞血瘀证:宜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柑橘、木耳、油菜、黑豆,忌食甜食及易胀气食品。

(三)情志调理
1. 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

使患者愉快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向患者讲解引起本病疼痛的原因、疾病的病程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

3.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广播等放松,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五、护理效果评价附: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口否口症候诊断:肝经郁热证口脾虚湿蕴证口气滞血瘀证口其他:
4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职称: 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____________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