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府概论课件.ppt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概论PPT课件
![电子政务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701e614b73f242336c5f53.png)
❖集成电路芯片上所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 番。
❖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 半。
❖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
22
Internet发展的奇迹
Internet
用户(万)
WWW PC CATV TV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4 6 10 13 .
电子政务
王印红 中国海洋大学 top100.wang@
.
1
.
2
网络改变生活
❖ 1.“YOU”就是那个影响世界的人 ❖ 2.今天,你百Google度了吗? ❖ 3.还有什么不能“Show” ❖ 4.和你聊天的不是狗,是机器人 ❖ 5.把电视机扔进垃圾回收站 ❖ 6.不要把网币不当钱
.
106 105 104 103
PX•
(2010,
P4 • 1000M)
(2000, 40M) 80486
80386• •(1989, 1M) (19788,028960•00) (1985, 270000)
102
101
0
1960 1970 1980 . 1990 2000 2010
20
.
21
信息时代的三大定律之一:摩尔定律
.
18
1.3电子政务产生的社会背景
❖ 1.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的技术 平台和支撑环境。
.
19
微处理器技术发展
微处理器技术惊人的发展,为信息处 理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计算机逐 渐演化成更加个性化的、易于应用的、
能够处理复杂事务的设备
❖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 半。
❖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
22
Internet发展的奇迹
Internet
用户(万)
WWW PC CATV TV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4 6 10 13 .
电子政务
王印红 中国海洋大学 top100.wang@
.
1
.
2
网络改变生活
❖ 1.“YOU”就是那个影响世界的人 ❖ 2.今天,你百Google度了吗? ❖ 3.还有什么不能“Show” ❖ 4.和你聊天的不是狗,是机器人 ❖ 5.把电视机扔进垃圾回收站 ❖ 6.不要把网币不当钱
.
106 105 104 103
PX•
(2010,
P4 • 1000M)
(2000, 40M) 80486
80386• •(1989, 1M) (19788,028960•00) (1985, 270000)
102
101
0
1960 1970 1980 . 1990 2000 2010
20
.
21
信息时代的三大定律之一:摩尔定律
.
18
1.3电子政务产生的社会背景
❖ 1.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的技术 平台和支撑环境。
.
19
微处理器技术发展
微处理器技术惊人的发展,为信息处 理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计算机逐 渐演化成更加个性化的、易于应用的、
能够处理复杂事务的设备
《电子政务概述》课件
![《电子政务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d236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7.png)
2 数据隐私
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公民 个人信息是电子政务发展 时需重视的问题。
3 不平衡发展
在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的 背景下,电子政务在不同 地区和领域的发展存在差 异。
结语
电子政务的发展给政府和公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推动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实现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和更民主的治理方式。
《电子政务概述》PPT课 件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政府的工作流程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政府 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事务处理与决策支持的方式。
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政府的工作流程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政府 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事务处理与决策支持的方式。它的特 点包括高效便捷、透明开放、互动参与、智能化等。
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推动政务公开和促进民众参与政务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子政务, 政府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响应公民诉求,实现有效的治理和民主监督。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Hale Waihona Puke 120世纪90年代后期
2
政府网站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表现形式,
为公民提供政务信息和在线服务。
3
21 世纪中期
4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新的
机遇。
20世纪90年代前期
开始出现政府各部门使用信息技术提高 办公效率的尝试。
21 世纪初期
电子政务服务逐渐多元化,涵盖教育、 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
电子政务的组成要素
硬件基础设施
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等。
软件系统平台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
电子政府的理论基础培训课件(共53张PPT)
![电子政府的理论基础培训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bd213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5.png)
新公共效劳:效劳,而不是掌舵一书中对新公共效劳 理论的讲述为权威。 1.提出了新公共效劳的五项:
培训专用
3.2.1 新公共效劳理论简述
〔1〕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 新公共效劳的一块基石。〞
——新公共效劳:效劳,而不是掌舵
公共利益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并保护少数。〞
公共行政: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培训专用
〔2〕新公共管理从私营 企业管理方法中汲取营 养。比方说私营部门的 组织形式能灵活适应环 境,而不是韦伯僵化的 科层制;政府要对产出 和结果的重视,而不是 只管投入,不重产出; 政府在人事管理上也可 以实现合同雇佣制和绩 效工资制,而不是永久 任职的公务员人事制度 等等。
3.1 新公共管理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简述
总之,新公共管理是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根底,主张在政 府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企业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 制,重视公共效劳的产出,强调公务人员对社会公众的 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 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 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观点:
企业家〞式的政府。
这是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 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对 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 。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 提供效劳。
培训专用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2 电子政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关系
电子政府是政府管理理论开展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必然 的政府形态,电子政府的建设就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践行, 具体的实施过程是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
培训专用
3.2.1 新公共效劳理论简述
〔1〕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 新公共效劳的一块基石。〞
——新公共效劳:效劳,而不是掌舵
公共利益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并保护少数。〞
公共行政: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培训专用
〔2〕新公共管理从私营 企业管理方法中汲取营 养。比方说私营部门的 组织形式能灵活适应环 境,而不是韦伯僵化的 科层制;政府要对产出 和结果的重视,而不是 只管投入,不重产出; 政府在人事管理上也可 以实现合同雇佣制和绩 效工资制,而不是永久 任职的公务员人事制度 等等。
3.1 新公共管理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简述
总之,新公共管理是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根底,主张在政 府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企业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 制,重视公共效劳的产出,强调公务人员对社会公众的 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 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 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观点:
企业家〞式的政府。
这是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 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对 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 。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 提供效劳。
培训专用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2 电子政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关系
电子政府是政府管理理论开展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必然 的政府形态,电子政府的建设就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践行, 具体的实施过程是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
电子政务概述PPT课件(64页)
![电子政务概述PPT课件(64页)](https://img.taocdn.com/s3/m/cf9d292759eef8c75ebfb33c.png)
电子政务建设的 背景和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 电子政务建设的 战略地位
电子政务实践意义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发展动力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应用模式及价值取向
内容及功能 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相关概念——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 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 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 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国家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
电子政务建设的 背景和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 电子政务建设的 战略地位
电子政务实践意义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发展动力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应用模式及价值取向
内容及功能 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 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人员素质等诸方面进行优化、改造的过程。政府信息化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电子政务也可以分为 广义电子政务和狭义电子政务。
武汉大学出版社; [6] 钱毅,政务数据库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 侯卫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电子工业
出版社; [9] 王琰,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第2章 中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第3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第4章 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 第5章 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 第6章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 第7章 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 第8章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第9章 电子政务的现代信息技术 第10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第11章 电子政务标准 第1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第13章 电子政务监理、审计与评价 第14章 电子政务的相关法律 第15章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未来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论ppt课件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34edfc5022aaea998f0fa1.png)
4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一些电子政务实例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 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 重庆市政府网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网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第1章 电子政务 概论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讨论话题
信息技术对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哪些影响?
你所了解的政府信息化的情况有哪些?
3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本课程特点与学习要求
课程体系较新,发展不够成熟;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课堂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 听课与自学相结合.
11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的概念
政府信息化 G 2G
G G 2E 电子商务 B 2B B G 2B
电子政务
G 2C
电子社区 C 2C C
企业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 网络基础设施
家庭信息化
12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电子政务(E-Government,国内也有译
作“电子政府”)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
21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
5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6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7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8
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论
学习目标
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以及几 个电子政务的经典案例 掌握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以及在 政务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重点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概论(ppt-30)
![电子政务概论(ppt-30)](https://img.taocdn.com/s3/m/3a77b51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3.png)
v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 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v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 2001- 2005年规划纲要》。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 状
• 2001年12月25日,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化领导小 组会议上,“信息化从政府信息化开始”成为会议决议之一,“电子政务” 计划以较明晰的政府行为方式确定下来。
v 电子政务不只是将服务放到网上,主要在于,政府能跨越 各部门间的限制,超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协 同办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最大化公开,提供民众完 整而便利的服务。就是要全心全e为人民服务。
电子政务的立体模型
根据国际上流行的 电子政务架构,电子 政务的功能通过以下 四个领域的业务应用 实现:
• 以前,在我国对“电子政务”的理解通常是“政府上网”。引自 《环球时报》的定义:“电子政务”的实质就是政府上网,“就
是在网上实现政府的一些职能工作,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 务。具体说就是:一方面利用网络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和 共享信息,另一方面推动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建立网上站 点,实现政务公开,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 2005年10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试开通,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
v 2006年3月19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正式印发,《总体框架》 基于17号文件,完善和发展17号文件,推动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碰到的 主要问题,用于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可,促进 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的巨大作用
• 美国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认为电子政务的开展能使政府 工作运作更加顺畅,并能够节约成本。
v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 2001- 2005年规划纲要》。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 状
• 2001年12月25日,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化领导小 组会议上,“信息化从政府信息化开始”成为会议决议之一,“电子政务” 计划以较明晰的政府行为方式确定下来。
v 电子政务不只是将服务放到网上,主要在于,政府能跨越 各部门间的限制,超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协 同办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最大化公开,提供民众完 整而便利的服务。就是要全心全e为人民服务。
电子政务的立体模型
根据国际上流行的 电子政务架构,电子 政务的功能通过以下 四个领域的业务应用 实现:
• 以前,在我国对“电子政务”的理解通常是“政府上网”。引自 《环球时报》的定义:“电子政务”的实质就是政府上网,“就
是在网上实现政府的一些职能工作,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 务。具体说就是:一方面利用网络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和 共享信息,另一方面推动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建立网上站 点,实现政务公开,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 2005年10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试开通,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
v 2006年3月19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正式印发,《总体框架》 基于17号文件,完善和发展17号文件,推动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碰到的 主要问题,用于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可,促进 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的巨大作用
• 美国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认为电子政务的开展能使政府 工作运作更加顺畅,并能够节约成本。
电子政务课件学习(ppt 34页)
![电子政务课件学习(ppt 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a3038433687e21ae45a9b5.png)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9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电子商 务一般是指以网上数字的处理和传输为 基础的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商业交易。这 里的网络既可以是开放的网络如互联网, 也可以是能够通过网关联接到开放网的 网络,所传输的数据包括文件、声音和 图像。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概论
李国辉
第一章 电子政务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第三节 电子商务的分类与特征 第四节 电子商务系统 第五节 电子商务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第六节 电子商务人才结构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2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过程 认识电子商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掌握电子商务的定义 认识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 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和特征 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模型及系统架构 认识电子商务对当今社会的产生的影响 认识电子商务人才结构,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7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1、国际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定义 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认为,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 式进行货物和服务的生产、销售、买卖和传递。 这一定义奠定了审查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的 基础,也就是继承关贸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的多边贸易 体系框架。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3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产生
基于电子通讯工具的初期电子商务 基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电子商务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PPT课件 (2)
![《电子政务》PPT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0a10604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5.png)
根据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中国电子政务的 实践,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
政府对市民间的G to C模式 政府对企业间的G to B模式 政府与雇员间的G to E模式 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间的G to G模式。
一、G to C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C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 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 民提供各种服务。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 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 机构共同的责任。
对政府来说,G to B电子政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 下几种:
政府电子化采购 电子税务系统 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电子外经贸管理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G to E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E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 员)(Employee)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E。
《电子政务》PPT课件 (2)
电子政务
政府:
·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处理者和用 户
·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决定着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政府行政业务,建立 电子政务系统: ·可以增强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 ·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 ·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精简、廉洁、高效、 有竞争力的政府。
同时,信息技术也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占有量,从 而削弱了传统政府的优势地位,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 战,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参与管 理成为一种需求和可能。
另一方面是政府内在改革的需要,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主要集中在政 府职能和政府组织机构的优化,公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政府管理成本的 降低方面。而互联网络用户的广域性、信息交换的实时性、互动性、低 成本性正好符合政府的改革需要,特别是政府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实现 政府在组织机构和职能上的柔性,使得互联网络能够成为政府提升效率、 完善服务、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平台。 同时政府借助互联网络将原有的政府信息数字化后以“无纸化”或“少 纸化”的形式来开展业务,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
政府对市民间的G to C模式 政府对企业间的G to B模式 政府与雇员间的G to E模式 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间的G to G模式。
一、G to C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C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 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 民提供各种服务。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 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 机构共同的责任。
对政府来说,G to B电子政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 下几种:
政府电子化采购 电子税务系统 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电子外经贸管理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G to E 电子政务模式
G to E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 员)(Employee)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E。
《电子政务》PPT课件 (2)
电子政务
政府:
·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处理者和用 户
·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决定着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政府行政业务,建立 电子政务系统: ·可以增强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 ·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 ·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精简、廉洁、高效、 有竞争力的政府。
同时,信息技术也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占有量,从 而削弱了传统政府的优势地位,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 战,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参与管 理成为一种需求和可能。
另一方面是政府内在改革的需要,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主要集中在政 府职能和政府组织机构的优化,公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政府管理成本的 降低方面。而互联网络用户的广域性、信息交换的实时性、互动性、低 成本性正好符合政府的改革需要,特别是政府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实现 政府在组织机构和职能上的柔性,使得互联网络能够成为政府提升效率、 完善服务、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平台。 同时政府借助互联网络将原有的政府信息数字化后以“无纸化”或“少 纸化”的形式来开展业务,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
电子政务概论PPT教学课件
![电子政务概论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92f03577232f60dccca15a.png)
1999年中国PC的总销量为500万台,销售 额为60亿美元。
2004年PC销售增为1500万台,销售额160 亿美元,美国国内2000年电脑销售量为 2000万台。
2020/12/11
6
网络普及率:5年差距拉达21倍
1995年底,美国网民数量为600多万人。 2000年7月,美国西维伦斯商业情报公司 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上网人数已达到 1.37亿人,占总人口的50%。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6
2020/12/11
7
1995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为8万人。2000 年7月为1690万。但另一权威资讯机构 IDC的数字是1999年底为240万,2000年 底才达到900万。综合两家数据取中间值, 中国2000年网民的实际数量为1000万左 右。
按以上数据,1995年底中美网民绝对数 量相差592万人,2000年中则相差1.27亿 人,差额扩大了21倍多。
13
(2)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了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及其计算机 辅助指挥系统,通过与公安部门共享图 像信息、开发应急指挥软件及预案库等, 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提高了应付突发 事件的指挥能力。
2020/12/11
14
(3)统一组织社区政务管理软件的开 发工作
2020/12/11
15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2020/12/11
12
该系统可根据办公人员的不同职责和工 作内容提供相应的工作界面。全区127个 处级单位和大部分党委工作部门已利用 此系统网上办公。区政府的10多个主要 部门,都建设了内部的局域网,并相应 地开发了一批应用软件,建立了业务数 据库,在办公业务 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 了进展。
2004年PC销售增为1500万台,销售额160 亿美元,美国国内2000年电脑销售量为 2000万台。
2020/12/11
6
网络普及率:5年差距拉达21倍
1995年底,美国网民数量为600多万人。 2000年7月,美国西维伦斯商业情报公司 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上网人数已达到 1.37亿人,占总人口的50%。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6
2020/12/11
7
1995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为8万人。2000 年7月为1690万。但另一权威资讯机构 IDC的数字是1999年底为240万,2000年 底才达到900万。综合两家数据取中间值, 中国2000年网民的实际数量为1000万左 右。
按以上数据,1995年底中美网民绝对数 量相差592万人,2000年中则相差1.27亿 人,差额扩大了21倍多。
13
(2)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了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及其计算机 辅助指挥系统,通过与公安部门共享图 像信息、开发应急指挥软件及预案库等, 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提高了应付突发 事件的指挥能力。
2020/12/11
14
(3)统一组织社区政务管理软件的开 发工作
2020/12/11
15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2020/12/11
12
该系统可根据办公人员的不同职责和工 作内容提供相应的工作界面。全区127个 处级单位和大部分党委工作部门已利用 此系统网上办公。区政府的10多个主要 部门,都建设了内部的局域网,并相应 地开发了一批应用软件,建立了业务数 据库,在办公业务 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 了进展。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理论-PPT精品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理论-PPT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72956755901020206409c44.png)
15
G to E 模式
G to E是政府公务员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办 公以及同事间交流开展协作工作的形式。G2E 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培训、人员考核评估系统、 政务管理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16
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规范政务, 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 增强回应公众呼声和社会需求能力,提升政府管理水 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 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整合决策依据,实现决策支持 实施信息发布,提供丰富信息 加强沟通互动,有利服务公众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国家信息化建设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4
电子政务的概念(续)
现阶段电子政务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 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 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 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 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 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G to 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 G to C的功能就 是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为民众提供服务。
G to C模式具体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
政府政策信息发布 公众服务信息发布 电子税收 社会保险 教育培训 就业服务 办理证照 电子医疗服务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下表详细对比了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
版权所有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7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续2)
事务处理方式等 政府部门存在的形式 政务办公的方式 政府组织结构 网络型扁平化结构 政府生效方式 政务处理程序 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电子政务概论》课件
![《电子政务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2c2c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8.png)
法律法规滞后
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 规支持,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存 在滞后现象。
05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提供了高效、 灵活和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 了IT成本。
云计算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和业务协同提供了平台,促进了部门 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电子政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 府部门间数据互通,提高信息利
用效率。
透明度提升
电子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增加政府 透明度,便于公民监督与参与。
决策支持
电子政务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为政 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质 量。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个性化服务
电子政务能够根据公民需求提供 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服务便捷性
案例内容
具体分析所选国家或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等方面的特 点和优势。
借鉴意义
总结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借 鉴和参考,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层
总结词
提供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接口
详细描述
服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与公众互动的界面,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 的便捷化、个性化。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总结词
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支撑,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 ,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
城市管理智能化包括智能交通、智能 环保、智能安防等多个方面,通过智 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政治理念
实现对社会的更加有效的管理
/
6
<=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对 新的有利
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 ,而社会如此 大规模地由一种极易受到普遍故障、错误、 破坏和犯罪企图影响的技术控制,一旦出 现问题,社会秩序就会被搞乱,政治秩序 与政治稳定会受到影响。
/
2
一、面临的挑战
各行业办公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经贸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 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对政治生活的冲击
向现实行政管理过程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
3
1.传统的国界概念和国家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我们现实的政治生活的观念发生变化 国家的独立与主权的观念——信息主权 领土完整的观念(信息疆域)
/
7
<=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对 新的课题
“按照现代政治学的分析,政治稳定的程度与 政治文化的性质和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也 与大众传媒的导向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人们对 政治系统优越性的正面认识、对政府行为的赞赏, 有利于政治稳定;对于政治系统的缺陷和弊端的 反面认识乃至夸大、对政府政治决策的憎恶、对 政治生活的冷漠,往往无益于政治稳定。所以, 社会的政治秩序与网络秩序密切相关。
/
12
理论创新需求
1. 科学技术革命催生了行政管理学 2. 多学科理论方法引入发展了行政管理学 3. 信息技术应用改善了政府管理体系
/
13
谢谢
14
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少数人的民主 过分自由传输——对信息自由的伤害——引发民主政治危机 对策:平静的心态+宽容的理性+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制度)+素质能力
/
5
3.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 对新的课题
积极影响: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 更加迅速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 以更加迅捷的方式传播政治信息和宣传有利于
信息强国与信息弱国
/
4
2.信息技术使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等价交换、自由竞争 政治上:要求平等和自由 实现形式:民主 政治上的灾难性后果:
信 息 公 开 ——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问题——“电子民主”的“瓶颈” 时时在线政府——难能做到深思熟虑的判断、及时妥当的处理、调查出 大众的真实意愿
/
8
4.信息技术为公民监督政府提供了有 力的技术手段
互联网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力量,给 予公民保护民主和监督政府的权力,使信息时代里 的公民的力量比以往强大得多。
把志趣相投者发动和组织起来也相对容易和便 利,以致再没有规模太小、太涣散的事情存在。
公众舆论的力量变得强大 网民的集合优势和能力足以监督网上政府的一 切行为,力量也强大到足以破坏政府在网上营造的 一切。
/
9
二、 行政管理何去何从
国家战略安排 理论创新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10
国家战略安排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的方针 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信息化
--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地位
/
11
电子政务——新的行政管理实践
电子政府概论
1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电子政府概论》,张锐昕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参考书:
1.《电子政府》,<日>白井 均 等著,陈云等译校,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编著,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教程》,张锐昕主编,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5年3月版。
实现对社会的更加有效的管理
/
6
<=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对 新的有利
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 ,而社会如此 大规模地由一种极易受到普遍故障、错误、 破坏和犯罪企图影响的技术控制,一旦出 现问题,社会秩序就会被搞乱,政治秩序 与政治稳定会受到影响。
/
2
一、面临的挑战
各行业办公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经贸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 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对政治生活的冲击
向现实行政管理过程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
3
1.传统的国界概念和国家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我们现实的政治生活的观念发生变化 国家的独立与主权的观念——信息主权 领土完整的观念(信息疆域)
/
7
<=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对 新的课题
“按照现代政治学的分析,政治稳定的程度与 政治文化的性质和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也 与大众传媒的导向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人们对 政治系统优越性的正面认识、对政府行为的赞赏, 有利于政治稳定;对于政治系统的缺陷和弊端的 反面认识乃至夸大、对政府政治决策的憎恶、对 政治生活的冷漠,往往无益于政治稳定。所以, 社会的政治秩序与网络秩序密切相关。
/
12
理论创新需求
1. 科学技术革命催生了行政管理学 2. 多学科理论方法引入发展了行政管理学 3. 信息技术应用改善了政府管理体系
/
13
谢谢
14
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少数人的民主 过分自由传输——对信息自由的伤害——引发民主政治危机 对策:平静的心态+宽容的理性+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制度)+素质能力
/
5
3.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 对新的课题
积极影响: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 更加迅速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 以更加迅捷的方式传播政治信息和宣传有利于
信息强国与信息弱国
/
4
2.信息技术使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等价交换、自由竞争 政治上:要求平等和自由 实现形式:民主 政治上的灾难性后果:
信 息 公 开 ——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问题——“电子民主”的“瓶颈” 时时在线政府——难能做到深思熟虑的判断、及时妥当的处理、调查出 大众的真实意愿
/
8
4.信息技术为公民监督政府提供了有 力的技术手段
互联网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力量,给 予公民保护民主和监督政府的权力,使信息时代里 的公民的力量比以往强大得多。
把志趣相投者发动和组织起来也相对容易和便 利,以致再没有规模太小、太涣散的事情存在。
公众舆论的力量变得强大 网民的集合优势和能力足以监督网上政府的一 切行为,力量也强大到足以破坏政府在网上营造的 一切。
/
9
二、 行政管理何去何从
国家战略安排 理论创新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10
国家战略安排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的方针 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信息化
--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地位
/
11
电子政务——新的行政管理实践
电子政府概论
1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电子政府概论》,张锐昕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参考书:
1.《电子政府》,<日>白井 均 等著,陈云等译校,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编著,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教程》,张锐昕主编,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5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