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一)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


入学塾就读的学生叫做“学童”,年龄多在5至 13岁之间。先识字,识至千字,开始学《三字 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有直接教读 四书的,一般先读《大学》,次《中庸》,再次 《论语》,最后《孟子》。教读方法,是学童立 于教师案旁,教师先读,学童随之而读,读到十 数遍,让学童回到座位上自读,然后到教师面前 背诵,直到倒背如流,才教新课。直到能熟读相 当多的篇目,教师才逐句给学生讲解。另一项, 就是学书法。学塾极严,多体罚。
四、书院
书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官办的图书收藏机构。 从宋代开始,书院成为私人讲学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 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 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 宋代四大书院: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长沙的岳麓书院 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 登封的嵩阳书院
倪宽带经而锄 师从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 阳生、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
教育内容 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师博士专攻一经。 《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
学方式 一是大班上课,二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 生。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故主要靠自学。

太学生除所学专经外,可兼习他经。东汉时 鼓励通材,通经愈多将来职位愈高,所以不 少人能博通“五经”。 有的学生还研究自然科学,如张衡、崔瑗。
主持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崇尚气节批判诈伪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把矛头指向专权的宦官头子魏忠贤从而吸引很多人士前来听讲影响极大被宦官们视为眼中钉诬为东林党人罗织罪名矫旨镇压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起源
三代“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 ----《孟子》 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 ——黄绍箕《鲜庵遗集 》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14
五、宋元时期的家庭教育
尽管在社会发展上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 期,但在家庭教育上却是繁荣时期,特别是宋代。 范仲淹、司马光的家教,袁采、叶梦得的家教,欧 阳修、三苏的家教,包拯、岳飞的家教等。辽金元 时间短暂,家教成果少,但也出现了完颜雍、元好 问、耶律楚材等的少数民族家教。
赵匡胤的家教
“人要是奢侈到这个地步,想不亡国都不可 能呢。” “你忘了我们在洛阳夹马营的日子了 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李毓秀:《弟子规》 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篇”第 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 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22
The end, thank you!
谢谢!
23
张汤之父的因材施教
郑玄,杨震,司马谈,马援的家教,以及贾谊 的胎教思想,另外还有女教思想:《女诫》《女 训》。 8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教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
曹操:唯才是举,《戒子植》,《内诫令》。 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颜之推的家教思想《颜氏家训》
“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3
孝、尊、礼、诚的教育,坐立行卧、饮食 交往等行为习惯的培养。 “将上堂、声必扬”
“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不闻则不入。” “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 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
4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庭教育
宗法制破坏,封建家长制形成
孔子的教育思想:
13
唐代的教子文
刘禹锡《口兵戒》,柳宗元《送表弟吕让将仕进序》: “志存焉,学不至焉,不可也;学存焉,辞不至焉,不可也; 辞存焉,时不至焉,不可也。”

第五章章--古代教育

第五章章--古代教育

(1) (2) (3) (4) (5) (6)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 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
岳麓书院
西安书院136所。南宋书 院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在教学上形 成了鲜明的特色,对后来的书院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一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二是教学实行“开放”政策,学生可不受 学派的限制,允许学生中途易师。 三是建立“讲会”制度,不同学派的学 者可以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使不同的 思想出现在同一书院的讲坛上,体现了一定 的(争鸣)精神。
第六章
中国古代教育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传说时代 ——简单的、口耳相传的生产或生活教育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很 早就有了“尊师重教”的传统。 《孟子· 滕文公》有“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 育活动,重视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三代之前的传说时代,就已经有了教育的起 源。
毛泽东就读过的私塾
入学塾就读的学生叫做“学童”,年龄多在5至 13岁之间。先识字,识至千字,开始学《三 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有直 接教读四书的,一般先读《大学》,次《中 庸》,再次《论语》,最后《孟子》。教读 方法,是学童立于教师案旁,教师先读,学 童随之而读,读到十数遍,让学童回到座位 上自读,然后到教师面前背诵,直到倒背如 流,才教新课。直到能熟读相当多的篇目, 教师才逐句给学生讲解。另一项,就是学书 法。学塾极严,多体罚。

古代教育思想
(一)、伦理本位 1.古代教育家重视人文思想的传授和 道德伦理的教化功能,主张以教育为手 段,把完善的德性通过人的自觉和自我 完善推广到民众,以造就理想的社会。 教育的目的: 一是培养英才 二是社会教化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夏商周时期,开始设专门的教育机构,如国学和乡学,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孔子等大师广收门徒,推动了教育的普及。汉代太学作为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古老高等学校齐名,同时私学也发达,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时兴时废,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选士制度增添了九品中正制,然而后期该制度被世族豪门操控。唐代教育繁荣,建立了完备的学制体系。整个演变过程中,重视道德培养、忽视才能技能训练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而各个时期的教育机构和选士制度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中国古代教育1

中国古代教育1

讲学的精神,因而能和社会上新兴的 学术思潮、文化思潮保持密切的联系。 因此,私学能与官学并为中国古代教 育的两大系统。
书院
书院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玄宗时期的“丽山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 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时期的 庐山国学,即白鹿洞书院前身
北宋初年,讲学之风兴起。著名书院有:
•夏朝 国家设立 “序”
西序(小学)---平民 左学-- “国老” “学” 右学-- “庶老”
•商代 学校形式
“瞽宗”

大学
辟雍
泮宫 《礼记. 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 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 诸侯曰泮宫”。
国学 小学
乡学(庠、序、校、塾等) •教育内容 大学--礼,乐,射,书
小学--六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特征
1、强调教育对经济、政治的促进作用 2、重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作用 3、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 4、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体现 5、师生关系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特征
1、突出教育的重要性 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重视道德教育 4、注意启发学生主体的自觉性 5、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 有机结合

辽金两国的教育 中央设立国子监 地方设州学、县学 并举行科举考试 推崇儒释道思想 创设女真国子学,地方还设立女真学府及京外医 在宫廷还设立宫廷学校


元朝教育
在中央设立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 三类学校 地方除设立普通官学外,还设立培养专门人才 的医学,蒙古学,阴阳学 农村还设立社学 学习和考试《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为主,讲解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古今教育全方位对比
各抒己见!
下课啦!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一)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一)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一)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1. 引言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一直被重视且被视为孩子发展的基础。

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 学前教育的原则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遵循以下原则:2.1 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包括兴趣、能力和天赋等方面。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将他们归入一个模板中。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特长和弱点,并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2.2 以德为先,培养良好品德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

家长应该传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诚信、友善和尊重等品德。

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3 培养独立能力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通过锻炼独立能力,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 学前教育的方法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3.1 以游戏为主导的教育游戏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利用各种游戏来教育孩子。

这些游戏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智力和创造力,又能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2 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

家长会向孩子传授中国古代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传统习俗等。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孩子可以拓宽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培养自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3 培养艺术素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家长会鼓励孩子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艺术的表达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4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强调教学相长。《礼 记· 学记》中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 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 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叫“教学相长” 韩愈继承与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 的思想,进而提出了“相互为师”的观点。 他一方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 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的思想。他教人要向有专长的人学 习,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
•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孔子的学生颜渊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表 明孔子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学习。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过 程比作流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前进,但在遇到坎坷 时必须一个个的等水盈满才能继续前进,“源泉 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 子还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比喻人受教育的时候, 一方面要尽心耕耘,绝不可放任自流,另一方面 又切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后代的教育家普遍 认识到,知识的累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
• 由博返约是强调教学中正确处理广博与专 精的关系。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 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孟子提出学 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 由博返约。荀子认为缺乏广博的知识,就 失去了专精的基础,而没有专精的功夫就 会散乱无章,一无所得。王夫之认为,广 与专、博与约不可偏废,由博返约,以约 驭博,教学效果才可以提高。
• • • •
二、选士制度 周——选士做官(“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客卿制(战国四公子) 汉代——察举(四科:贤良方正、秀才、孝廉、 明经)征辟:由皇帝和官府直接征招有才能的人 做官。“任子制” • 魏曹丕——“九品中正制” • 隋——隋文帝开皇七年废九品中正制,公开考试 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 • 唐——延续并发展隋,科目大体分常科(秀才、 明经、明史、明字、明算、进士等等。)、制科。

中国教育史1

中国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心理起源说——(美)孟禄劳动起源说——(俄罗斯的教育研究者对恩格斯马克思想总结所提出)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明产生,仅是不成然的维形二是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

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下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原始社会的教有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或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第四,教育的手段局服于言传身教。

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始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来进行的。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正: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授,女的劳动倒重于采集、科植、家务、纺织。

第六,教育还没有支口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长者为师,知识经验的传授,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超了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

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中国古代教育介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介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介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事业。

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以揭示中国教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一、古代教育制度1.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早在唐代就开始形成,并在宋代达到鼎盛。

科举主要分为进士科和举人科。

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合格者可以成为朝廷的高级官员。

而举人科则是作为进士科的选拔预备考试,合格者可以成为地方官员。

2. 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培养官员和教育精英的重要场所。

在国子监中,教授孔子经典和儒家思想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儒家经典,以及模拟考试来准备科举考试。

3. 私塾除了国子监外,私塾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通常由知识渊博的教师创办,并吸引学生来学习各类文化科目。

这些私塾通常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古代教育思想1. 儒家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中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

儒家教育强调道德伦理和人的修养,提倡仁爱、中庸和礼制。

儒家教育主张培养一个有德行的“君子”,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

2. 佛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佛教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心灵的觉悟,弘扬慈悲、舍得和禅定。

佛教教育在唐代盛行,尤其是对于士人和文人,佛教的哲学和思想对他们的心灵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3. 道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以道家哲学为基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修炼身心、追求永恒和道德自由。

道家教育注重个体身心的平衡与修养,通过修炼养性达到心灵的自由自在。

总结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为培养政治精英提供了机会,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大思想流派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一)(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一)(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一)(《周易》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也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源地。

其辩证思想十分重视蒙古族教育未成年人的优良传统,其蒙古族教育思想极其丰富。

继承这一宝贵遗产,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教育,尤其是道德修养教育大有裨益。

《周易》中的蒙卦反映了古代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思想。

易经]蒙古占卜:孟:恒强盗我求孟桐,孟桐求我咬之初,屡渎,渎,不告李珍蒙卦(愚昧无知):富贵之德(大智慧谋愚)这不是我向富有品味的孩子们寻求建议,而是他们向我寻求建议。

当你第一次占卜时,你可以从神那里得到一个通知。

重复的占卜亵渎了神,你无法从神那里得到指示。

(因此,向他人寻求建议也是如此。

真诚)启蒙是培养人的道德操守,是一项神圣的成就。

为什么在天地初开的蒙昧时代有那么多人失败?因为这个国家的素质不够高,思想不够开放,思想不够开放。

要改变一个人,只有通过改变他的知识结构,他才能启发他的思想。

让他的山一样的头流出春天一样的智慧。

这是孟瓜的占卜符号山脚下有水,水代表智慧和敏感。

水没有自己的形状。

水跟随事物的形状,并把附着的形状当作自己的形状。

水流入河流和河流带,流入深坑和湖泊,上升成云,落到地面变成雨。

杯子、罐子和碗仍然是满的。

例如,人类,不管他们的美丽或丑陋,可能有智慧。

某处有美丽的风景。

必须依靠山川。

世界上有崇高理想的人必须聪明。

如何激发无知?有很多方法。

办学是一种学校,私立学校也是一种学校吗?社会教育,如办报、出版书籍、听音乐和看电视,是一种教育,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

有不同的方法,目的是提高人。

古人非常重视生命的最初和谨慎的开始,主张在隐藏婴幼儿的智慧时发挥积极的影响,发展他们的智慧,促进儿童成为更好的成年人。

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产前教育?原创?古人认为胎教是什么?小心开始?教育,是吗?教学的起源?因此,非常重视根据刘翔的烈士传记,早在3000年前,周王室就非常重视胎教。

此后,汉代贾谊的《新书》、戴德的《大代李记》、王充的《论衡》等著作以及许多家训,发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延续至20世纪初。

古代中国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国子监教育和进士科举制度。

每个阶段都对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独特面貌。

一、家庭教育在古代中国社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

父母和家庭长辈对孩子进行教导,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家族传统的传承以及基础知识的授予。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传统价值观的灌输和人格修养的培养,重视孩子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要形式,约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兴起。

私塾是由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士人创办的,为儿童和年轻人提供文学、历史、诗词等方面的教育。

学生通常是父母或长辈推荐,私塾教育主要注重经典文化的传授和传统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们通过逐字逐句地背诵经典著作,强化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思考和辩证的能力。

私塾教育注重师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师者与徒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学的核心。

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则要尊师重道,对老师毕恭毕敬。

私塾教育是繁荣的,但只对士人阶层和地主阶层的子弟开放,其他阶层的孩子较难接受这种教育。

三、国子监教育国子监教育是唐朝初期建立的一种官办教育制度,在唐至清朝期间一直存在并发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官学教育系统,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

国子监的学制分为初学、终生两个阶段,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时也同时接受科学、法律、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

国子监实行等级制度,只有特定的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晋级,进一步接受更高水平的知识。

在唐朝,国子监学生依次分为弟子、生员、貢生和进士四个等级,进士科举制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进士科举制度进士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之一,历时近一千三百年。

进士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乡试,考试内容主要是经史子集中的重要著作和诗词赋文,通过之后就能参加进一步的会试和殿试。

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获得进士的资格,并且享受到相应的荣誉和待遇。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2010-12-09 | hm198 | 转藏(100)一、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

进行教育活动,要遵循每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原始社会的教育局限于年轻一代,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现在普遍提倡终身教育,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也很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得不断学习。

中国古人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学不了”,这是符合客观情况的实话。

除道德修养之外,主要应学习的是专业技能,一个人不可能把什么都学会,有一项能安身立命和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就不错了。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教育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年龄和教育程度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学、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按专业有不同学科门类的教育;按教育环境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特殊教育和研究单位教育等。

二、中国古代很重视教育①办学形式。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

由于我们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

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都十分重视教育。

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即设有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负责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命夔“典乐”,即负责对人民进行音乐和诗歌教育。

由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悠久优良传统,所以四五千年来,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不仅能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而且其内涵也较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更加充实而光辉。

西周时不仅有国学,还有乡学;不仅有大学,还有小学;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散文教育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一)中国教育史知识点中国教育史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始于先秦时期,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了解中国教育史,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中国教育史的主要知识点。

1.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官学和私学两种。

官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教育机构,私学则是由人们自行创办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育机构。

官学和私学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如官学注重经典阅读和文言文写作,而私学则注重实用技能的传授。

2. 秦汉时期的教育变革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取消私塾、统一教科书和文字,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等。

这些措施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教育改革,实行师生制度以及科举制度。

3. 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

它始于唐朝,发展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

科举制度基于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的重要性,具有挑选人才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现代教育的发展在近代中国,出现了西式学校,大力推广现代教育。

最早是清朝时期的各种洋务活动,其后中国政府也开始大力兴办教育。

1898年,光绪帝下诏指示创办“官立学堂”,这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前身。

1912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等一系列高等教育机构。

5. 新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首先是中小学的普及,随后是职业教育的开展和高等学校网络的建设。

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其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史是一个历经千年的底蕴丰厚、变革不息的历史。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中国教育史,从中吸取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课件

《中国古代教育》课件

重视学术
中国古代教育重视学术研究, 尤其是儒家经典的研究,形成
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强化记忆
中国古代教育注重记忆训练, 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经典和文献

推崇科举
中国古代教育推崇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使得
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02
中国古代的学校和教育制度
太学和国子监
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创立于汉武帝时期。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培 养官员和学者,学生通过考试合格后可进入仕途。太学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 、考试制度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国子监
国子监是隋唐以后设立的中央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太学和其他官办学校。 国子监的学生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始于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通过考试者可以获得官职。科举制 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古代教育概述 • 中国古代的学校和教育制度 •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 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 中国古代教育的评价和影响
01
中国古代教育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
中国古代教育起源于夏、商、周 时期,最早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 育。
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从家 庭教育走向学校教育,从官学到 私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 系。
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教育理念
古代教育注重德才兼备、人文素 养等,对中国现代教育理念产生
了积极影响。
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一生产劳动的教育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1有关婚姻家庭的教育2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3原始民俗活动中的教育歌舞和神话故事二生活方式的教育二生活方式的教育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1自然崇拜中的教育2图腾崇拜中的教育3鬼魂崇拜中的教育4祖先崇拜的教育5生殖崇拜三原始宗教艺术的教育三原始宗教艺术的教育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原始社会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得人们尤其重视体格训练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征战使军事训练成为基本的教育内四体格和军事训练四体格和军事训练三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一教育性质
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 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强调礼乐之教
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 化
二、学校产生的前提
(二)推动因素
1、文字教学的需要
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 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 造了有利的条件
2、新的教育需要
掌握文字和由文字保存下来 的社会经验,就更加需要专 门的指导和学习
二、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使得人们尤 其重视体格训练,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部落 之间的征战使军事训练成为基本的教育内
容。
三、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性质:社会性、公共性、无阶
级性
(二)教育内容:经验
(三)教育手段:口耳相传、模仿
(四)教育组织形式:无专门场所和专职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教育,始终是同 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二)生活方式的教育
1、有关婚姻、家庭的教育 2、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3、原始民俗活动中的教育(歌舞和神话
故事)
二、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三)原始宗教艺术的教育
1、自然崇拜中的教育 2、图腾崇拜中的教育 3、鬼魂崇拜中的教育 4、祖先崇拜的教育 5、生殖崇拜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1)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1)
9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 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礼” 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 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 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 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 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 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 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 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 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 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 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 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 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 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 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 因此,他在对待经济制度的 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 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3
PART 1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萌芽 西周的教育制度 六艺教育
4
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建立
1 教育的起源和原始的教育
• • • • •
生产劳动的教育 生活方式的教育 原始宗教的教育 原始艺术的教育 体格和军事训练
2 学校的萌芽 • 学校产生的条件 • 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 机构,教育活动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14
孟子思想对当今的影响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
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 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是这样,但是这样的理念毕竟是有
利于国家的发展,好的建议终究会被采纳。而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CHINA ANCIENT EDUCATION 中国古代教育Ⅰ.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Ⅱ.Academy书院Ⅲ.Primary educators of ancient 古代主要教育家Ⅰ.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The provenance of education. 中国教育的起源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史The provenance of education in China中国教育的起源China have a long history.200 million years ago, ancient humans labored, lived and multiplied on this land. So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roduction tools to become the first lesson of primitive humans.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200万年以前原始人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繁衍因此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就成了人类教育的第一课.What is the education?Education is an activity that the primitive want to adapt the social life and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ive and labor,And along with the humanity to carry on develops is changing.教育是原始人适应当时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活动,并且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进行而发展变化着。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 古代教育家早就认识到教育问题实质是社 会问题。 • 孔子从“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 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义”的教 育。 • 《礼记· 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2、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道德教育 的同时,也注重知识的教育。 • 孔子首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肯定人生来性情非常接近,人的差别是后 天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 孔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 货》 • “未知,焉得仁?”《公冶长》 • 董仲舒:“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 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春秋繁露》
• 5、设国子学 :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设国子学 (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 设分科大学 刘宋设四大学馆: 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意义: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 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 影响。
宋文帝
• 6、隋唐时期的教育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隋代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后改“国监”) ,内设 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 事业成为独立部门。 唐朝设置国子监,国子监既是唐代中央官学的行政 管理机构,也是最高的国立大学;地方官学包括 府、州、县学校。唐代官学制度的特点:多种形 式办学;教师管理完善;学生管理上有升学、退 学、考试、作息等规定。
4)宋代书院的特点: ①、自由风气浓重:教学上实行自由讲学 、 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 ②、教学条件(场所、设备)逐渐规模化 。 ③、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人员(山长以 及职事人员)、管理制度(学规)等等。 ④、师生之间有着极强的 和谐精神。
5)宋代书院教育制度的意义: 书院教育制度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官学的 特征,弥补了官学教育急功近利、常常流 于形式的弊病: ①书院本身学术自由的风气,极大促进 了宋代理学的发展; ②构成对官学教育的挑战,从而促进了官 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
[解答] 书院最早萌芽于唐朝,出现并兴盛于宋代。
1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答案:B
[解答] 对于《师说》,应注意其中的基本思想及其与当代的联系。
17. 主持熙宁兴学的是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
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解答] 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主张人性善。
30. “六学二馆”是 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朝
B.宋朝
C.唐朝
D.西汉
答案:C
[解答] “六学二馆”是唐朝中央官学的简称,应记住。
31. 创立“升舍”制度的朝代是
A.元代
B.宋代
3. 王阳明在儿童教育上提倡的原则是
A.“随人分限所及”
B.反对“小大人”
C.反对体罚儿童
D.主张和谐教育
答案:A
[解答] 提倡“随人分限所及”,反对对儿童的迫害,应量力而行。
4. 传说五帝时代已有的大学称
A.辟雍
B.泮宫
C.成均
D.瞽宗
答案:C
[解答] 传说五帝时代已有的大学称成均。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学记》
答案:A
[解答] 《大学》是奠定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学的纲领性著作,最为著名的是“三纲领、八条目”。
12. 西周教育的最大特点是
A.学在官府
B.以人伦为主要内容
C.官师合一
D.政教合一
答案:A
[解答] 西周教育最大特点是学在官府或官守学业,具体表现为官师合一、政教合一。
27. 《春秋繁露》的作者是
A.荀子
B.王阳明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
[解答] 董仲舒的著作。人物的著作应记住。
28. 我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教师是
A.官吏
B.士
C.卜筮者
D.祖先
答案:B
[解答] 士同西方的“智者”一样是古代的职业化教师。
29. 在人性论上,最早提出“性恶论”,并在以后得以发扬的是
A.王安石
B.蔡京
C.范仲淹
D.胡瑷
答案:A
[解答] 各个人物领导的兴学要记住。王安石领导了熙宁兴学。
18. 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A.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书院
B.岳麓、应天府、嵩阳、茅山书院
C.岳麓、白鹿洞、石鼓、应天府书院
D.嵩阳、茅山、丽泽、象山书院
答案:A
[解答] 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书院。
13. 以主动、创造闻名,并以“强说人”姿态出现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B
[解答] 这是墨家的典型特点。
14. 诸子百家众多,“三教九流”并存,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
A.儒、法
B.道、法
C.儒、墨
D.道、墨
答案:C
[解答] 儒、墨为显学,相对立。
15.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
C.唐代
D.明代
9. “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
A.礼
B.乐
C.诗
D.书
答案:A
[解答] “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礼。
10.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
A.文字的诞生
B.学校的出现
C.教师的出现
D.专门的教学内容
答案:B
[解答] 学校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
11. 提出“三纲领、八条目”,奠定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学的纲领性著作是
23. 提出“立五经博士”这一决策的统治者是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答案:A
[解答] 汉武帝最早设置“五经博士”,标志“太学”建立。
24. 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不包括
A.官学
B.骑士学校
C.私学
D.书院
答案:B
[解答] 骑士学校是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形式。
21. 对声名德望取士和门第取士的扬弃的最为公平的取士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普选制
答案:C
[解答] 科举制是对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扬弃。
22. 奠定我国近代洋务教育的启蒙思想家是
A.颜元
B.王夫之
C.魏源
D.黄宗羲
答案:A
[解答] 颜元实学思想对洋务派影响很深,倡导培养经世致用的实学人才。
5.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答案:A
[解答]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6. 标志着西周“学在官府”瓦解的是
A.官师分离
B.政教分离
C.私学兴起
D.官学消失
答案:C
[解答] 私学兴起,官学统治地位开始瓦解,学在官府被打破。
7. 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墨、儒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是在
2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大教学论》
答案:C
[解答] 《学记》是经常考查的。
26. 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其理论基础是
A.人性善
B.人性恶
C.“人皆可以成舜禹”
D.“性相近,习相远”
答案:D
[解答]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人性的看法,其后一分为二,即善、恶。
19.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答案:A
[解答] 出自《学记》。
20.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B
[解答] 董仲舒的代表作《对贤良策》。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答案:D
[解答]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儒、墨两家成为显学。
8. 明代以后,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牵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遏制的是
A.四书五经
B.八股文
C.神学
D.六艺
答案:B
[解答] 明朝实行八股文,加强思想钳制,考生应注意这种考试方式。
中国古代教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答案:C
[解答] 西周时期,就出现我国最早的学校形态“庠”、“序”。
2. 清代的国子监生实行
A.积分法
B.五等黜法
C.历事制度
D.二等黜法
答案:C
[解答] 考查清代监生的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