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
城市化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城市化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和经济的聚集,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这一过程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并分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措施和挑战。
一、城市化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活动逐渐增长,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城市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城市化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进入。
人口的增加和消费的增长带动了城市的服务业和零售业的发展,而资本的集聚则推动了制造业和金融业的繁荣。
因此,城市化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城市化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减少,而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一转型既是城市化过程中市场需求的变化所导致的,也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所迫切需要的。
城市化使城市成为信息交流、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集聚的中心,因此,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城市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后,城市化提出了对城市产业结构的新要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的产业结构需要更加合理和高效,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城市化要求城市产业将重心转向绿色环保、创新驱动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措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
首先,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和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引导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型,促进城市产业的结构升级。
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首先,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指人口的结构与产业的结构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并通过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劳动力等特征,而产业结构则指各个行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在研究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学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变。
例如,人口红利期间,劳动力充裕,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会导致劳动力的减少,从而需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和教育水平要求也会有所调整,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就业和教育结构。
例如,产业升级可能会对低技能劳动者造成冲击,从而需要提供转岗培训和再就业机会。
第三,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相互作用,可以相互促进和制约,共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会影响到各地的产业布局和就业机会;而产业的发展也会吸引人口的流入和定居,从而改变人口的结构。
最后,研究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如何实现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包括加强人口的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人口的创业和创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等。
总之,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在研究中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关系。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深入挖掘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实现协调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以促进可持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_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周婧苑(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610100)【摘 要】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的重大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时期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呈现出人口老龄化、性别失衡、人口流动等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有着深远而长期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规模;结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人口问题一、我国的人口规模变化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我国人口规模的变化人口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总量。
1973年以来人们对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人们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开始大幅下降,1975年为2.313%,到1984年进而下降到1.081%。
1985年以后,人口增长出现反弹。
198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1%,到1987年回升到1.616%以后几年虽然有所下降,但都保持在1.04%以上。
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和育龄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过高,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48亿。
(二)、我国人口规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1、土地资源不堪重负,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已经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能持续稳定供给的人口数量。
对照我国人口总量以及土地资源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土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粮食问题日益凸显,粮食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
我国的人口在突破13亿之后还在不断增加,而耕地数量却在不断地无可挽回的减少,粮食生产压力巨大。
2、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我国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9年,中国总劳动人口为7.51亿,占世界总量的26%,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200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1400多万人,比2005增加100万人。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人口流动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人口流动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人口流动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城市人口的流动。
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影响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分布。
随着传统产业的萎缩,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这些新兴产业往往聚集在一些特定的城市或者城市群中,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
例如,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带动了杭州、北京等一些城市的急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寻找就业机会。
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人口流动,使得城市的人口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规划。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口的流入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变化。
这进一步促使了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例如,随着城市人口流入,服务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服务业的兴起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同时,人口的流动也为城市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发展。
这种互动作用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城市人口流动紧密相连。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人口流动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为城市人口流动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进入。
而城市人口流动则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需求和创新机会,推动了城市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这种相互作用促使了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变革。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口的流入导致了城市的人口密集和资源竞争的加剧。
一些大城市由于人口过多,导致了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问题的产生。
其次,人口的流动也使得原居民的就业机会受到了冲击。
一些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流行,使得原有就业岗位的需求减少,部分原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城市规划、就业政策等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摘要】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本文从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产业转型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以促进人口的城镇化进程,而人口城镇化也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也会对产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为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促进、转型、调整、区域差异、关系、发展方向、政策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所拥有的产业种类和每个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例的组合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流动和城镇化过程。
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对于加深我们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促进城市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转型。
传统产业逐渐减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种结构性变化对人口城镇化形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化的方向和路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人口城镇化是现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则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也有助于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政策建议。
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对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关系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城市化带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同时,城市化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是指经济体系中不同产业之间相对的发展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整个经济体系的调整与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快速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
首先,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作用显著。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中,互联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态势。
随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城市化进程紧密融合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
其次,城市化带动了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在重要节点上得以实现,特别是新兴产业聚集于一些发展创新的科技园区。
城市化还带动了分散式、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提高了产业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从极度地区和以人为本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出发,积极推行适合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
第三,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人口素质和产业创新之间的互动。
都市化与旧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它提供更广泛、更多变、更多样化的思考、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提升了人们的素质水平,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增强产业竞争力。
最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也存在一些挑战。
城市化的不足之一是财政收支不平衡,加重了经济与社会矛盾。
修建城市所需巨额投资,成为城市旧区改造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难题。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研究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这一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人口结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
一、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口老龄化率已达到18.7%。
这不仅对于社会保障和养老金体系产生了挑战,也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阻碍。
首先,老年人的退休意愿和投资习惯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更加谨慎,投资风险意识相对较低,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度也相对较低。
其次,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和消费需求相对较高,而这些领域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产业升级需求。
因此,政府应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金体系,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投资意愿,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城乡人口结构差异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城乡人口结构差异也是中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城市人口普遍受到较高的教育程度和技术专业性的影响,其创造力和新兴产业的接纳度较高。
而农村人口相对于城市人口来说较为固步自封,其对于传统产业的依附性也较为高。
这种城乡人口结构差异助长了一种“两种中国”现象的出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也产生了障碍。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资助力度,提升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和技术专业性,拓展农村人口对于新兴产业的接纳度。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让城乡人口结构差异得到更好的整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青少年人口结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青少年人口结构变化却带来了发展机遇。
青少年人口对于新技术、新产业的接纳度相对较高,在两种中国现象中也被视为发展机遇的重点。
工作心得: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
工作心得: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一、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视角:1978-2016(一)第一产业制度变革为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准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19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困扰中国经济的第一产业不能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现象得以根本改观。
中国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解放了大量困在土地上的劳动力。
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明晰唤醒了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
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增长3.3%;2015年底,第一产业就业人口2亿1919万人。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则从1978年的超过70%降到2015年的28.3%左右。
乡镇企业发生于农村地区的第二产业革命。
1980年代以来,一批乡镇企业的诞生和崛起,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就业转移。
一大批农民从田间地头成为产业工人。
乡镇企业创造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一批早期的乡镇企业成为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成为多种所有制体系下的中坚力量。
2013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85310亿元,同比年同期增长8.53%;从业人员1664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达到21.62%;其中,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755万人。
大部分县域中乡镇企业在地区增加值和工商税收中的比重都达到60%左右,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
(二)开放政策红利:出口带动沿海地区工业快速发展合资企业使中国第二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促进沿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廉价劳动力和完善的产业链使中国的加工制造业获得全球竞争力。
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等三资企业的引入对提升中国企中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发展趋势与政策应对段炳德业的管理能力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0年至2015年,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就业人员从64万人增加到2790(1344+1446)万人,2015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0万亿元。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城市化率是一个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表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据统计,全球城市化率从1950年的30%增长到现在的50%,预计未来将继续上升。
城市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城市化率逐渐增加时,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产业结构转型的正确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使其经济持续发展;而错误的转型方向,将阻碍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
其推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发展优势。
首先,城市有比农村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城市中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水平较高,能够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完善,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以及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也更为稳定。
其次,城市拥有较为集中的经济活动,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机会。
生产和服务业的经济活动多数集中于城市,因而工作机会较为丰富。
而农村由于经济形态的单一,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对于发展的需求。
第三,城市发展的创新能力较高。
城市中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是由于城市中知识和技术的密集集聚,市场需求量大,更能推动创新和发展。
城市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随着城市化率的逐渐提高,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越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就越大。
城市化率越高,与之对应的是城市的户籍人口的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对服务业的需求。
服务业则是城市化的结果,随城市化率的提高,服务业也会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城市的房地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包括建筑业、咨询公司和其他房地产相关的服务的增加。
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以新兴服务业的比重最为显著。
本质上,新兴产业与传统服务业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仅涉及到服务,还涉及到科技和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产业的突破,城市中的新兴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分析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分析城市化水平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我国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两大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城市化与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标签:城市化第三产业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业部门转移。
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几乎同步进行。
一、城市化与第一产业的互动关系1.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
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必需的消费品。
由于进城后的人口一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他们仍然需要消费产品,且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因而城市化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这部分农产品是要由农业提供的。
因此,农业通过所能提供的食物商品和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口规模。
而农业提供商品性食物的数量,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
所以,农业发展水平就通过所能提供的商品食物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规模和程度。
2.城市化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就日益同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相背离,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
城市化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使土地利用日益集中,农业生产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加上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的发展,使农业的生产力大为提高。
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刺激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化与第二产业的互动关系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
在工业化的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阶段,工业化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关分析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关分析内容摘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关键词:聊城市城市化产业结构相关分析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进是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要领域(戴永安等,2010)。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20世纪60年代,以钱纳里为代表的学者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进行了分析,钱纳里(1989)等人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常态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状况平均的城市化水平。
库兹涅茨在其名著《现代经济增长》中,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将发生变化: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和就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在就业中所占比重经过一定程度上升之后则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服务部门在就业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谢文惠,2008)。
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5`和东经116°16`-116°32`之间,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
聊城市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
它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摘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之间相互影响。
城镇化发展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增加消费与投资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提升城镇功能和满足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两大重要命题,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城镇化现状、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诺瑟姆研究了各个国家城镇化进程经历的阶段和轨迹,概括出了生长理论曲线,即逻辑斯谛曲线。
他将城镇化进程分成了三个时期:初期、中期和后期。
按照国家统计的数字,中国城镇化率接近30%的年份是1995年,从逻辑斯谛曲线表述分析,中国从1995年便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至1996年发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的确超常,这与逻辑斯谛曲线比较吻合。
(二)中国城镇数量及规模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受压抑的中国城镇化发展逐渐被释放出活力,在近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发展迅猛,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和城市带。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城镇化模式以分散化的小城镇为主。
这种小城镇发展模式有其历史原因:首先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却严格分离,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是当时的最佳选项。
(三)中国城镇化的二元性从各国城镇化的发展研究来看,城镇化就是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开始推进的。
正是二元结构的存在,以消除二元结构不平衡的城镇化才会出现,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极强的助推力。
可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困难和阻碍亦来自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城镇双重所有体制、双重公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双重分配体制分别造成了在价值规律支配下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城乡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双向对流机制、等价交换机制、收入差引力机制等城市化过程的基本的运行机制的失灵或扭曲。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当代中国的人口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首先,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通过产业转型、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导致了人口转变的加速。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育观念逐渐转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减少了生育欲望,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和服务业人口。
社会的分工更加细化和多样化,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次,政策调整对人口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和调整相关政策,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
例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出生率产生了明显影响。
由于人们对生育率的限制,中国的出生率大幅下降,形成了人口出生率极低的情况。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政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此外,政府还推动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加速了人口转变。
最后,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人口转变的重要表现。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老龄化和人口流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老年人口增加,老年支出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负担。
与此同时,人口流动也造成了结构的变化。
城乡人口的转移、人口的密集区域变动等,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差异。
这也为社会管理、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调整是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因,人口的结构变化则是其重要表现。
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
第一阶段农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和第 三产业比重低但第二产业有上升趋势 第二阶段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二 产业由缓慢到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 第三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 比重由饱和到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的阶段 第四阶段信息化阶段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缓慢下 降、渐趋稳定第三产业逐步进入饱和图。 上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在理论上也应该与人口转 变的阶段大体一致
我国产业发展阶段
中国产业发展阶段借助有关经济学理论可以分析中国 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及其所暗示的阶段。从建国初期 至今我国的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持续下降。1952年第一产 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占GDP的50﹪以上2008年下降到 不足12﹪了。第三产业波动变化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后 才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则是明确的波动上升 198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减缓但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三次 产业中占据无可争议的优势地位。2002年前后我国第二产 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短暂拉近距离此后二者距 离再次拉大。加上一些经济分析方法最后得出我国现在处 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陈彦光
目的及意义
人口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早年由于医疗、保健技术低下加之食品限制、营养 不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随着农业生产 力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开始快速起 来。尤其是工业化开始以后,科学技术发展人口死 亡率快速降低从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迅猛增 长,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过程出现。因此现 代意义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后果,没有工业化 就没有城市化。早期的城市化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要 动力,城市化后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动力源泉, 信息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导致乡村人口转 换为城市人口,而信息化加强乡村生活方式转换为 城市生活方式。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本研究在对贵州省毕节地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法,选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探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伴随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既表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又表现出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产生消费拉动、空间聚集、空间支撑的有效响应。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1966),H.钱纳里(Chenery.1975)等人较早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化关系等问题。
上述研究,对于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研究较为单一,多侧重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缺乏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推进城镇化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也是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省内典型的岩溶山区,岩溶地貌面积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23.3%,目前仍有158.14×105 hm2流失面积需要治理。
该区域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伴随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毕节地区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与贵州省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一个逐步发展中的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始是毕节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由于城镇化过于滞后工业化也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对于岩溶区域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某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双向的互动关系。
研究毕节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探讨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之间的运行关系,研究岩溶贫困山区尤其是西南贫困山区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协调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相互促进,成为岩溶区域产业转型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现阶段毕节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以为相似背景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就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市化;对策建议一、引言城市化水平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我国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两大主要问题。
伴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推进,人口和经济活动呈现出了向城市加速的聚集趋势,城市的人口与经济比重日益提高。
依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后,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带来了城市中空间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方面的巨大变革。
这一变革将引领城市快速发展,直到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
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这一变革的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和进程[1]。
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城市化两者就存在着互动关系。
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提高城市化质量的基础,同时,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又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2]。
(一)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城市化以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以产业结构的转换为动力。
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
城市化进程在社会生活、人口、经济、空间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变化,它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需求,因而也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促使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提升。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充沛的劳动要素,因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聚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
由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运输费用;以及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固定交易费用;人口集聚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缩减而降低内生交易费用。
正是由于城市经济的相对集中,带来了交易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组织形态的变革,使更多企业聚集在城市周边,进而形成产业聚集。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中国的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从1949年到2024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非常低。
当时,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
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较小。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工业化。
这期间,许多大型的工业企业和城市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兴建,城市的规模快速扩张。
这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的速度大大增加。
同时,工业成为了经济的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停滞。
由于政治动荡以及经济的混乱,城市化进程几乎停滞,工业产值下降。
同时,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技术精英被迫下放到农村劳动,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随着1978年的开放政策的引入,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和城市化政策,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地区等。
城市化进程再次加速,特别是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中心。
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传统的重工业逐渐减少,而轻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相互促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21世纪初,中国继续推动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随着内陆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经济逐渐朝着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在2024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的支持。
到2024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产业结构继续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
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及城市贫困问题等。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研究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研究作者:顾天竹刘浩姜鸿运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03期摘要:在国内城镇化发展速度减缓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转移与劳动力非农就业对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构成性功能,在产业结构视角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积极作用。
利用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梳理了我国1978年至2018年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时序变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非农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提出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需以城市为主导,创造低技能劳动服务就业机会,吸引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促进包容性就业增长的发展趋势,为现阶段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低技能服务;非农就业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20)03-0057-10一、引言自1995年起,中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间的增长速度很快;之后,则会进入缓慢发展甚至停滞阶段。
[1]目前,国内城镇化发展正处于瓶颈期。
一方面,城镇化对国内人口结构、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趋势等均产生深远影响。
2014年后,农村16~19岁人口(最主要的新增进城人口)开始减少,而40岁以上的返乡人口还在继续增长。
虽然当前城乡人口结构仍保持平衡,但未来城市将面临严重的劳动力资源匮乏。
另一方面,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规模经营和提升农民职业发展前景,最终需要依靠农民数量的减少;否则社会支付给农业和农民的产出比例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最终必然会使农民的相对收入下降。
[2]由于劳动成本上升、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等原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在2012年之后逐年下降,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年减少,开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3]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模式早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由第二、三产业构成的混合型产业结构更具竞争力。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问题。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期构建一个全面了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关系的框架。
首先,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转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密度增加,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因此,城市化不仅带来了对基础设施、住房等方面的需求增长,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逐渐减弱,而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不断壮大。
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得城市成为了创新和技术的中心,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不断涌现,而传统产业则逐渐衰退。
城市中的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成为了经济的主导力量。
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对于提高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并非一帆风顺。
城市化的推动会导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从而对产业结构转型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城市化引发的土地开发和建筑活动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同时,过于迅速的城市化也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加剧。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以确保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良性互动,需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和质量。
其次,应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农村产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
总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维系的过程。
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关系研究
回归,有效提高数据交 易 市 场 的 活 跃 性 和 可 信 任 性,增 强 平 台公信力。
本文是对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定价机制和交易模式方
[注]基金项目:本项目成果受 “2019 年 度 上 海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训 练 计 划 示 范 校 ”建 设 经 费 资 助
四 、结 语 及 展 望
[5]刘朝阳 .大 数 据 定 价 问 题 分 析 [J].情 报、信 息 与 共 享,
针 对 大 数 据 交 易 中 定 价 难 的 问 题 ,我 们 基 于 前 人 的 研 究 成 果 ,提 出 了 一 个 新 的 效 用 激 励 定 价 方 案 ——— 引 入 区 块 链 技 术追踪数据交易;引入 时 间 戳 保 障 数 据 的 不 可 篡 改;引 入 智 能合约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引入期望值 EU 对分类数 据的动态效用进行相应评估;引入通证激励机制 促 进数据交 易 ;引 入 一 整 套 信 用 评 分 系 统 降 低 违 约 风 险 。 并 通 过 以 上 各 机制的协同作用,促进大数据更好的流通和数据 价 值合理的
产经济
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关系研究
洪 扬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研究基于我国1990年~2017年的时序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 VAR 模型对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 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互 促 共 进 效 应;短 期 内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与人口城镇化互为彼此的格兰杰原因,且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长 期 内 城 镇 化 是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的 格 兰 杰 原 因 ,而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并 非 城 镇 化 的 格 兰 杰 原 因 ,且 城 镇 化 对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的 作 用 强 度 相 对 更 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改变 以及医疗保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出生率逐步下降, 很多家庭不希望养育太多的子女。这样人口转变过程、城市 化过程和产业化过程三者之间就形成一定的互动和对应关系 三者。 我国由于人口快速膨胀不得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由于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转变过程提前,城市化进程也受到一定程 度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转变之间就可 能发生步伐失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深入探讨上述三种社会经济过程的对应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 双重意义。本文基于人口转变模型、城市化曲线和产业结构 演变理论研究人口增长、城乡人口迁移和产业结构替代的互 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前人发展的理论和模型。根据这些理论和 模型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有关结论对我国未来的人口政策、 城市规划以及社会经济管理方针都可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一阶段农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和第 三产业比重低但第二产业有上升趋势 第二阶段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二 产业由缓慢到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 第三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 比重由饱和到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的阶段 第四阶段信息化阶段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缓慢下 降、渐趋稳定第三产业逐步进入饱和图。 上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在理论上也应该与人口转 变的阶段大体一致
我国城市化进程
从1949年至今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从10﹪左右上升到 今天的40﹪以上。根据城市化水平的一般划分城市人口比 重25﹪以下为第一阶段,大于25进入第二阶段2。从曲线形 态看来今天我国的城市化过程都处于第二阶段。根据国家统 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5.68﹪。 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统计数据突然提升是从2000年第 五次人口普查以后开始的。国家统计局原先公布的2000年 的城镇人口比重为31.39﹪。同年五普数据显示的2000年11 月城市化水平为36.09﹪。2000年末城镇人口比重统计值因 此调整到36.22﹪。人们通常认为2000年之前的统计数据不 准确五普数据显示的结果才是符合实际的。因此后来公布的 人口统计数据对1990~2000年之间的城镇人口比重进行了 修改。其实五普的城镇人口数据也有一些不真实的成分 综 合各方数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后期—城市化加速 发展时期
我国产业发展阶段
中国产业发展阶段借助有关经济学理论可以分析中国 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及其所暗示的阶段。从建国初期 至今我国的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持续下降。1952年第一产 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占GDP的50﹪以上2008年下降到 不足12﹪了。第三产业波动变化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后 才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则是明确的波动上升 198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减缓但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三次 产业中占据无可争议的优势地位。2002年前后我国第二产 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短暂拉近距离此后二者距 离再次拉大。加上一些经济分析方法最后得出我国现在处 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 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
陈彦光
目的及意义
人口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早年由于医疗、保健技术低下加之食品限制、营养 不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随着农业生产 力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开始快速起 来。尤其是工业化开始以后,科学技术发展人口死 亡率快速降低从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迅猛增 长,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过程出现。因此现 代意义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后果,没有工业化 就没有城市化。早期的城市化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要 动力,城市化后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动力源泉, 信息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导致乡村人口转 换为城市人口,而信息化加强乡村生活方式转换为 城市生活方式。
城市化曲线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上人口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演化过程。 正是城市化推动了人口转变过程。将城市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阶段→人口转变的高平稳阶段 加速阶段→人口转变的前扩张阶段 减速阶段→人口转变的后扩张阶段 后期阶段即饱和阶段→人口转变的低平稳阶段
产业发展过程
产业发展是人口增长及其空间集聚城市化的系统支撑, 人口转变阶段与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也存在对应关系。反 映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关系长期推移规律的是所谓配第克拉克法则。该法则揭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的增加 值和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三产业间转移:先是第一次产 业的比重最高然后第二次产业的比重最高最后是第三次产 业的比重最高。 根据配第-克拉克法则产业结构的演变大体上也可以划 分为四个阶段:
人口转变模型
人口转变模型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增长划分为四个阶 段: • 第一个阶段是高平稳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缓慢 变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大 约在40‰左右变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数值稍有不同有些 国家出生率高达60‰。 • 第二个阶段为前扩张阶段:高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的人 口快速增长阶段。此时出生率高达35~40‰左右死亡率逐 步下降接近10‰左右。 • 第三个阶段为后扩张阶段:低死亡率和出生率逐步下降的人 口增长快速阶段:死亡率在10‰以下出生率逐步由35‰左右 下降到10‰以下。 • 第四个阶段为低平稳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人口缓慢 变化阶段。由于医疗和保健技术的提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 亡率都很低大约在5~10‰之间变动
分析 结论
当前我国人口增长过程属于第三阶段—高出生率、低 死亡率的后扩张阶段。但是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产业结构 演变,大都处于第二阶段的后期或者第三阶段前期。城市 化处于加速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二产 业上升的工业主导阶段。这样一来,我们的城市化和产业 结构演变步伐就与人口发展的步调不尽一致。人口将提前 进入老龄化阶段,但是城市化和产业发展水平都跟不上步 伐,这会为今后城乡人口带来很多问题。为了对应上述人 口转变与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一致的问题个人能更好的创 建和谐社会,今后的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 来的劳动问题、基础设施问题、老年人口娱乐活动的赡养 问题,而老年赡养又涉及社会道德问题,建设乡村敬老院 应该是未来很多地区必须考虑的一种社会福利措施。
人口转变、城市化曲线和产业结构 演变的对应关系
我国人口转变阶段
研究我国人口转变、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对应关系对 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建国初期—1970年前后 我国人口增长大概属于第二阶段 (高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阶段) 1970—目前 我国人口增长开始步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出 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比较稳定的变化于6~8‰之间)
人口转变过程的提前对我国产业化 和城市化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城乡不对称现 象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的控制远比农村严格。 城市人口出生率低于农村人口出生率城市 化的进程和格局因此而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格局失衡影响我国人口结 构从而影响劳动力的结构我国的产业化不 可避免地受到消极影响。各种影响叠加的 后果是人口、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对应关系 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