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曲线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上人口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演化过程。 正是城市化推动了人口转变过程。将城市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初期阶段→人口转变的高平稳阶段 加速阶段→人口转变的前扩张阶段 减速阶段→人口转变的后扩张阶段 后期阶段即饱和阶段→人口转变的低平稳阶段
产业发展过程
产业发展是人口增长及其空间集聚城市化的系统支撑, 人口转变阶段与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也存在对应关系。反 映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关系长期推移规律的是所谓配第克拉克法则。该法则揭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的增加 值和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三产业间转移:先是第一次产 业的比重最高然后第二次产业的比重最高最后是第三次产 业的比重最高。 根据配第-克拉克法则产业结构的演变大体上也可以划 分为四个阶段:
人口转变模型
人口转变模型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增长划分为四个阶 段: • 第一个阶段是高平稳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缓慢 变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大 约在40‰左右变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数值稍有不同有些 国家出生率高达60‰。 • 第二个阶段为前扩张阶段:高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的人 口快速增长阶段。此时出生率高达35~40‰左右死亡率逐 步下降接近10‰左右。 • 第三个阶段为后扩张阶段:低死亡率和出生率逐步下降的人 口增长快速阶段:死亡率在10‰以下出生率逐步由35‰左右 下降到10‰以下。 • 第四个阶段为低平稳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人口缓慢 变化阶段。由于医疗和保健技术的提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 亡率都很低大约在5~10‰之间变动
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 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
陈彦光
目的及意义百度文库
人口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早年由于医疗、保健技术低下加之食品限制、营养 不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随着农业生产 力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开始快速起 来。尤其是工业化开始以后,科学技术发展人口死 亡率快速降低从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迅猛增 长,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过程出现。因此现 代意义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后果,没有工业化 就没有城市化。早期的城市化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要 动力,城市化后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动力源泉, 信息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导致乡村人口转 换为城市人口,而信息化加强乡村生活方式转换为 城市生活方式。
人口转变过程的提前对我国产业化 和城市化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城乡不对称现 象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的控制远比农村严格。 城市人口出生率低于农村人口出生率城市 化的进程和格局因此而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格局失衡影响我国人口结 构从而影响劳动力的结构我国的产业化不 可避免地受到消极影响。各种影响叠加的 后果是人口、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对应关系 的失调
我国产业发展阶段
中国产业发展阶段借助有关经济学理论可以分析中国 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及其所暗示的阶段。从建国初期 至今我国的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持续下降。1952年第一产 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占GDP的50﹪以上2008年下降到 不足12﹪了。第三产业波动变化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后 才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则是明确的波动上升 198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减缓但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三次 产业中占据无可争议的优势地位。2002年前后我国第二产 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短暂拉近距离此后二者距 离再次拉大。加上一些经济分析方法最后得出我国现在处 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人口转变、城市化曲线和产业结构 演变的对应关系
我国人口转变阶段
研究我国人口转变、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对应关系对 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建国初期—1970年前后 我国人口增长大概属于第二阶段 (高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阶段) 1970—目前 我国人口增长开始步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出 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比较稳定的变化于6~8‰之间)
我国城市化进程
从1949年至今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从10﹪左右上升到 今天的40﹪以上。根据城市化水平的一般划分城市人口比 重25﹪以下为第一阶段,大于25进入第二阶段2。从曲线形 态看来今天我国的城市化过程都处于第二阶段。根据国家统 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5.68﹪。 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统计数据突然提升是从2000年第 五次人口普查以后开始的。国家统计局原先公布的2000年 的城镇人口比重为31.39﹪。同年五普数据显示的2000年11 月城市化水平为36.09﹪。2000年末城镇人口比重统计值因 此调整到36.22﹪。人们通常认为2000年之前的统计数据不 准确五普数据显示的结果才是符合实际的。因此后来公布的 人口统计数据对1990~2000年之间的城镇人口比重进行了 修改。其实五普的城镇人口数据也有一些不真实的成分 综 合各方数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后期—城市化加速 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农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和第 三产业比重低但第二产业有上升趋势 第二阶段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二 产业由缓慢到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 第三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 比重由饱和到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的阶段 第四阶段信息化阶段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缓慢下 降、渐趋稳定第三产业逐步进入饱和图。 上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在理论上也应该与人口转 变的阶段大体一致
分析 结论
当前我国人口增长过程属于第三阶段—高出生率、低 死亡率的后扩张阶段。但是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产业结构 演变,大都处于第二阶段的后期或者第三阶段前期。城市 化处于加速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二产 业上升的工业主导阶段。这样一来,我们的城市化和产业 结构演变步伐就与人口发展的步调不尽一致。人口将提前 进入老龄化阶段,但是城市化和产业发展水平都跟不上步 伐,这会为今后城乡人口带来很多问题。为了对应上述人 口转变与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一致的问题个人能更好的创 建和谐社会,今后的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 来的劳动问题、基础设施问题、老年人口娱乐活动的赡养 问题,而老年赡养又涉及社会道德问题,建设乡村敬老院 应该是未来很多地区必须考虑的一种社会福利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改变 以及医疗保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出生率逐步下降, 很多家庭不希望养育太多的子女。这样人口转变过程、城市 化过程和产业化过程三者之间就形成一定的互动和对应关系 三者。 我国由于人口快速膨胀不得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由于 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转变过程提前,城市化进程也受到一定程 度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转变之间就可 能发生步伐失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深入探讨上述三种社会经济过程的对应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 双重意义。本文基于人口转变模型、城市化曲线和产业结构 演变理论研究人口增长、城乡人口迁移和产业结构替代的互 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前人发展的理论和模型。根据这些理论和 模型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有关结论对我国未来的人口政策、 城市规划以及社会经济管理方针都可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