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抗心绞痛药-ppt课件 76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抗心绞痛药最新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dbe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e.png)
• 临床上将影响耗氧量的主要因素简化为:
• 三项乘积: 收缩压X心率X左心室射血时间
• 或二项乘积: 收缩压X心率
作为粗略估计心肌耗氧量的指标。
4
5
• 从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见
–降低心肌耗氧量、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冠脉供血
是缓解心绞痛的主要治疗对策。
6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血小板 聚集和血栓形成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 重要因素
(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等物质生成与释放。
– 这些物质对心肌细胞均具有直接保护 作用。
15
– 硝酸甘油不仅
• 保护心肌, • 减轻缺血损伤, •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 改善左室重构,
– 还能增强
• 缺血心肌的电稳定性, • 提高室颤阈, • 消除折返, • 改善房室传导
• 是硝酸酯类的代表药,用于治疗心绞 痛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使用方便、 经济等优点,至今仍是防治心绞痛最常 用的药物。
•
9
【体内过程】
• 口服因受首关效应等的影响,生物利
用度仅为 8%,故临床上不口服用药。 • 因其脂溶性高舌下含服,1-2min起效,
疗效持续2O~3Omin,t1/2为2~4min。
• 抗血小板药、 • 抗血栓药,
也有助于心绞痛的防治。
7
第二节 硝酸酯类
• 本类药物均有硝酸多元酯结构,脂溶 • 性高,分子中的一O-NO2是发挥疗效的 • 关键结构。 • 本类药物中以硝酸甘油最常用。 • 此外还有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 戊四硝酯等
8
硝酸甘油 ( nitroglycerin)
• 三项乘积: 收缩压X心率X左心室射血时间
• 或二项乘积: 收缩压X心率
作为粗略估计心肌耗氧量的指标。
4
5
• 从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见
–降低心肌耗氧量、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冠脉供血
是缓解心绞痛的主要治疗对策。
6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血小板 聚集和血栓形成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 重要因素
(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等物质生成与释放。
– 这些物质对心肌细胞均具有直接保护 作用。
15
– 硝酸甘油不仅
• 保护心肌, • 减轻缺血损伤, •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 改善左室重构,
– 还能增强
• 缺血心肌的电稳定性, • 提高室颤阈, • 消除折返, • 改善房室传导
• 是硝酸酯类的代表药,用于治疗心绞 痛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使用方便、 经济等优点,至今仍是防治心绞痛最常 用的药物。
•
9
【体内过程】
• 口服因受首关效应等的影响,生物利
用度仅为 8%,故临床上不口服用药。 • 因其脂溶性高舌下含服,1-2min起效,
疗效持续2O~3Omin,t1/2为2~4min。
• 抗血小板药、 • 抗血栓药,
也有助于心绞痛的防治。
7
第二节 硝酸酯类
• 本类药物均有硝酸多元酯结构,脂溶 • 性高,分子中的一O-NO2是发挥疗效的 • 关键结构。 • 本类药物中以硝酸甘油最常用。 • 此外还有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 戊四硝酯等
8
硝酸甘油 ( nitroglycerin)
抗心绞痛药物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c04c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b.png)
Aspirin
舌下硝酸甘 油
抗心肌缺血 药
Aspirin 325mg嚼服后每 日75-160mg,
Aspirin and Cloligrel,
Heparin(APTT 1.5-2 倍于正常值) 抗心肌缺血药 高危-介入治疗 低危-药物治疗
钙拮抗剂 硝酸酯类
Aspirin
大量可加重心绞 痛
31
控制其它危险因素
抽烟 肥胖 久坐工作生活
绝对戒烟 <120%理想体重 每天30-60分钟的中强 度活动,如行走、骑 车,每周3-4次。
32
LDL,CHO ,TG,HDL的ATP III的分类
LDL <100 100-129 130-159 160-189 ≥ 190
CHO <200 200-239 ≥ 240
75mg-325mg/d
少量,大量?
8
硝酸酯类
急性期应用 效果判定根据
耐药消除与用药剂量、时间成正比。 联合用药
9
硝酸酯类
EDRF(NO) 鸟苷酸环化酶激活 cGMP 浓度升高 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
动粥、DM、HBP EDRF 冠脉血管张 力增加、痉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硝酸酯类一方面直接扩张血管,另一方面 与细胞内巯基共同作用产生NO
LDL目 标值 (mg/dl)
<100
开始生活 方式治疗 的LDL值 (mg/dl)
≥100
2个以上的危 险因素
(10年风险 ≤20%)
<130
≥130
考虑药物治疗的 LDL值(mg/dl)
≥130 (120-129;药物选
择)
10年风险10%20%:≥130
10年风险<10%: ≥160
抗心绞痛药精品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0f50f3482fb4daa48d4b23.png)
概 述
二、心肌供氧与需氧的关系
冠脉血流
血 流
灌 注
侧 支 循
量压 环
O2 supply
O2 demand
心肌缺血
心肌收缩力 心率
心室壁张力
室 内 压
室 内 容 积
LV Dysfunction
胸痛
Arrhythmias
6
第一节 概 述
三、心 绞 痛 的 分 类
①劳累性心绞痛(angina of effort ) ②自发性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at rest) ③混合性心绞痛 (mixed pattern of angina)
10
思考题
1、简述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地平 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2、简述抗心绞痛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11
第二节 硝 酸 酯 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小剂量: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 心肌耗 大剂量:舒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 氧量
2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
【药理作用】 3 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室
顺应性
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流量—降低心室内压 扩张动脉—降低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内膜灌注压
第二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1
大纲要求
了解:心绞痛发病与心肌供需平衡的关系。 掌握:硝酸酯类、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
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联 合用药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心肌供氧与需氧的关系
冠脉血流
血 流
灌 注
侧 支 循
量压 环
O2 supply
O2 demand
心肌缺血
心肌收缩力 心率
心室壁张力
室 内 压
室 内 容 积
LV Dysfunction
胸痛
Arrhythmias
6
第一节 概 述
三、心 绞 痛 的 分 类
①劳累性心绞痛(angina of effort ) ②自发性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at rest) ③混合性心绞痛 (mixed pattern of angina)
10
思考题
1、简述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地平 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2、简述抗心绞痛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11
第二节 硝 酸 酯 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小剂量: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 心肌耗 大剂量:舒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 氧量
2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
【药理作用】 3 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室
顺应性
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流量—降低心室内压 扩张动脉—降低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内膜灌注压
第二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1
大纲要求
了解:心绞痛发病与心肌供需平衡的关系。 掌握:硝酸酯类、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
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联 合用药及主要不良反应。
第二十章-抗心绞痛药PPT课件
![第二十章-抗心绞痛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c975ec376baf1ffc4faddf.png)
一侧管壁明显增厚,向腔内突出呈 月牙状,管腔明显狭窄,不规则。
概述
冠状动脉的近端为主动脉根部,远端 深入心肌(可分为壁外段和壁内段, 前者输送血液,后者血氧交换)
舒张期供血,是冠状动脉血流的重要特点
心绞痛的发生机制
O2供
O2 耗
供O2↓,需O2↑ 供O2↓ 冠A粥样硬化狭窄 冠A痉挛
冠A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需O2↑
心肌收缩力↑ 心率↑ (运动、
情绪改变)
心室容积↑
影响心肌供氧、耗氧的因素
冠脉血流量 冠脉灌注压
O2供
O2 耗
冠脉灌注时 间
每分射血时间= 每搏射血时间×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张力
室
室
内
内
压
容
积
病因及病理机制
冠 脉 痉 挛
冠脉 粥样 硬化
冠心
心
脉肌
肌
狭供
心肌
耗
窄氧
缺血缺氧
氧
↓
量
↑
3.改善心肌代谢:降低细胞内Ca 2+浓度,保护 线粒体功能,促进脂代谢转化为糖代谢,纠正心 肌代谢紊乱。
影响心肌供氧和耗氧的主要因素及药物的作用
影响因素
药物作用
冠脉血流量
供氧 氧的摄取率 扩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脉,增加供血
耗氧
心室壁张力 心率 心肌收缩力
扩张外周血管,↓心脏负荷 抑制心脏,减慢心率 减弱心肌收缩力
冠脉 无氧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组 血栓 胺、k+等聚积,刺激神经末梢
传入中枢
心室壁 张力↑
心肌 收缩力↑
心率↑
心绞痛
临床估计心肌耗氧量的指标
抗心绞痛药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702f45901020206409c9f.png)
2021/3/7
CHENLI
6
硝酸甘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松 弛 血 管 平
舒量张血容管→
回心血量↓ 前负荷↓
→
室壁肌 张力↓
(治疗量)
舒张阻
后负荷↓
→
心肌收缩
力相对↓
耗 氧
力血管
(高剂量)
血压↓→反射性心率↑
→耗氧
滑
肌 舒张冠脉 冠脉血流量↑
和侧枝
2021/3/7
血液重新分布C→HENL缺血I 血流区量↑
CHENLI
8
2021/3/7
CHENLI
9
Blood
Nitroglycerin
2021/3/7
血管扩张
PK [Ca2+] ↓肌
PKP 球蛋白脱 磷酸
硝酸甘油舒张血管的机制
CHENLI
10
舒张血管机制
硝酸甘油扩血管物质EDRF 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释 放激活GCcGMP↑激活 依赖cGMP 的蛋白激酶肌 球蛋白去磷酸化松弛血管 平滑肌
2021/3/7
CHENLI
2
心绞痛分类
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初发型、恶化型 (不稳定型)。
自发性心绞痛:卧位型、变异型、急性冠 脉功能不全、梗死后型。
混合性心绞痛:劳累性+自发性。
2021/3/7
CHENLI
3
心绞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及 抗心绞痛药的主要作用环节
供氧
1.平衡失调
耗氧
动、静脉氧压差
对伴哮喘或慢支病人,宜用选择性β1受 体阻断药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2021/3/7
总 耗
氧 减 心绞痛 少 预防心绞痛
急性心梗
抗心绞痛药(AntianginalDrugs)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AntianginalDrugs)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67a0310029bd64793e2c4d.png)
9
血管狭窄
10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内皮细胞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脂核
外膜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11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斑块破裂、血栓形 成并扩展进入管腔
lipi脂d c核ore
血栓
→
外膜
1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体)
13
冠脉造影
血管狭窄
14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
22
一、硝酸酯类
CH2—O-NO2 ︱ CH—O-NO2 ︱ CH2—O-NO2
O2NO
H O
O2NO
H O
O H
ONO2
O H
ONO2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Isosorbide Dinitrate
Isosorbide Momonitrate
心绞痛持续发作如不及 时治疗则可能发展为心 肌梗死
6
心肌缺血缺氧是引起心绞痛发作的直接原因
供氧
耗氧
心绞痛
心肌需氧与供氧的平衡失调,致心肌暂时 性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聚积心肌组织,刺 激心肌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引起疼痛
7
表1 影响心肌耗氧量及供氧量的因素
影响心肌耗氧量 的因素
影响心肌供氧量 的因素
输送血管 阻力血管
28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输送血管
给硝酸甘油后
阻力血管
B
A
B
非缺血区
缺血区
A
29
血管狭窄
10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内皮细胞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脂核
外膜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11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斑块破裂、血栓形 成并扩展进入管腔
lipi脂d c核ore
血栓
→
外膜
1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实体)
13
冠脉造影
血管狭窄
14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
22
一、硝酸酯类
CH2—O-NO2 ︱ CH—O-NO2 ︱ CH2—O-NO2
O2NO
H O
O2NO
H O
O H
ONO2
O H
ONO2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Isosorbide Dinitrate
Isosorbide Momonitrate
心绞痛持续发作如不及 时治疗则可能发展为心 肌梗死
6
心肌缺血缺氧是引起心绞痛发作的直接原因
供氧
耗氧
心绞痛
心肌需氧与供氧的平衡失调,致心肌暂时 性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聚积心肌组织,刺 激心肌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引起疼痛
7
表1 影响心肌耗氧量及供氧量的因素
影响心肌耗氧量 的因素
影响心肌供氧量 的因素
输送血管 阻力血管
28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输送血管
给硝酸甘油后
阻力血管
B
A
B
非缺血区
缺血区
A
29
抗心绞痛药 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60f75dcc22bcd127ff0c59.png)
ppt课件
23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isosorbide dinitrate
特点:长效硝酸酯类, 作用弱、慢、 久,预防发作。
ppt课件
24
二、-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3.改善心肌代谢:
ppt课件
25
1.降低心肌耗氧量
心肌收缩力, 心率, 血压心肌耗氧量 心室容积, 心室射血时间延长心肌耗氧量 总效应仍是心肌耗氧量 缓解心绞痛
ppt课件
26
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受体阻断非缺血区血管阻力 血液流向 已失代偿性扩张的缺血区缺血区血流量
.心率 心舒张期相对 心内膜区血流量
ppt课件
27
3.改善心肌代谢:
改善缺血区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氧 和血红蛋白的解离
ppt课件
28
【临床应用】
稳定性心绞痛: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不能耐受的患 者,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率快、高血压的患者;
ppt课件
病变冠状动脉横切面
7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稳定
临床表现不稳定
冠状动脉内斑块稳定
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
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
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
的基础上,由心脏负 荷增加而引起的心肌 暂时、急剧缺血缺氧 的临床综合征
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 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 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 重,较低的活动量就可
冠状动脉解剖图
ppt课件
5
心脏冠脉解剖特征:
1.冠脉有输送血管(大)、阻力血管(小)之分, 左、右冠脉存在侧支循环,但建立起来 较慢。
2.冠脉灌注在心舒张期: 冠脉在心脏的走向是由心外膜移行然后垂直穿 插心肌间隙供应心内膜, 心舒张期压力小,流 速增加。
抗心绞痛药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81af481eb91a37f1115ce2.png)
WHO分型
劳累性
初发型:病程在1个月以内 稳定型:病情稳定,且病程1各月以上 恶化型:有心绞痛史,近1月内突然出现频繁、持续久、疼痛重 的心绞痛,可发展为心梗
自发性
混合性:劳累性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
卧位型:卧位、安静状态下引起心绞痛发作 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同劳 力性心绞痛相比,其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 中间综合症:胸痛介于心绞痛和心梗之间, 较重,并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无心肌酶检 梗塞后综合症:急性心梗一个月后又反复发作心绞痛, 查改变。心电图常出现暂时的 ST 段压低或 T 波改 变异性心绞痛 变。它可单独发生或与劳力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22
血压过度下降, 硝酸甘油——不良反应 反射性交感兴奋, 增加心率、增强心肌 收缩力,耗氧量增加
治疗量
大剂量
超剂量
硝酸甘油 •扩张V,回心血量↓,心室内压↓ •扩张A,心室壁张力↓ •有利于血液从外膜流向心内膜 缺血区
19
释放NO 促进内源性PGI2 释放CGRP
保护心肌,减轻缺血损伤,缩小心梗范围, 改散左室重构等。
20
作用机制
CGRP ↑
硝酸甘油 NO GC PGI2
激活KATP通道 K+外流↑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 (isosorbide dinitrate)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戊四硝酯(pentaerythrityl tetranitrate)
11
【化学结构】硝酸多元酯,1846年合成,
1879年用于治疗心绞痛 。
舒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或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劳累性
初发型:病程在1个月以内 稳定型:病情稳定,且病程1各月以上 恶化型:有心绞痛史,近1月内突然出现频繁、持续久、疼痛重 的心绞痛,可发展为心梗
自发性
混合性:劳累性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
卧位型:卧位、安静状态下引起心绞痛发作 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同劳 力性心绞痛相比,其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 中间综合症:胸痛介于心绞痛和心梗之间, 较重,并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无心肌酶检 梗塞后综合症:急性心梗一个月后又反复发作心绞痛, 查改变。心电图常出现暂时的 ST 段压低或 T 波改 变异性心绞痛 变。它可单独发生或与劳力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22
血压过度下降, 硝酸甘油——不良反应 反射性交感兴奋, 增加心率、增强心肌 收缩力,耗氧量增加
治疗量
大剂量
超剂量
硝酸甘油 •扩张V,回心血量↓,心室内压↓ •扩张A,心室壁张力↓ •有利于血液从外膜流向心内膜 缺血区
19
释放NO 促进内源性PGI2 释放CGRP
保护心肌,减轻缺血损伤,缩小心梗范围, 改散左室重构等。
20
作用机制
CGRP ↑
硝酸甘油 NO GC PGI2
激活KATP通道 K+外流↑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 (isosorbide dinitrate)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戊四硝酯(pentaerythrityl tetranitrate)
11
【化学结构】硝酸多元酯,1846年合成,
1879年用于治疗心绞痛 。
舒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或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最新《抗心绞痛药》PPT课件
![最新《抗心绞痛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97036cf121dd36a22d8282.png)
诺贝尔在制造安全炸药时,曾把硝酸甘油作为主要原料之 一。当时他患有严重的心绞痛,医生让他服用含“硝酸甘 油”的药,却遭到他的激烈反对,因为他在实验过程中发 现,吸入硝酸甘油蒸气会引起剧烈的血管性头痛!因此在 弥留之际,他曾这样说:“医生给我开的药竟是硝酸甘油, 这难道不是对我一生巨大的讽刺吗?”其实这并非讽刺。 科学家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硝酸甘油能舒张血管平滑肌, 从而扩张血管。
三、钙拮抗剂
主要用于抗心绞痛的钙拮抗药有: • 硝苯地平(心痛定) • 维拉帕米(异搏定) • 地尔硫 (硫氮 酮)
[药理作用]
1.减少心肌耗氧量 阻滞Ca2+内流→心缩力降低,
血管扩张→ 心脏负荷↓→心肌耗氧量减少。 2.增加缺血区供血供氧 选择性扩张冠脉血管,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缺 血区的血液供应。 3.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
一、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药理作用]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1.减少心肌耗氧量 扩张小V→回心血量↓→心脏前负荷↓ 心肌耗 扩张小A→外周阻力↓→心脏后负荷↓ 氧量↓ 2.增加缺血区血流量 增加心肌供氧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输送血管
给硝酸甘油后
阻力血管
B
A
B
A
非缺血区 缺血区
对照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临床应用] (1)各型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 (3)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1)扩血管的反应,如:面部潮红、眩 晕、血管搏动性头痛等。
剂量过大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反射 性心率加快。颅压和眼压升高,故有颅内 压升高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耐受性 (4)停药综合征
D.缩短心脏射血时间
E.降低心肌耗氧量
三、钙拮抗剂
主要用于抗心绞痛的钙拮抗药有: • 硝苯地平(心痛定) • 维拉帕米(异搏定) • 地尔硫 (硫氮 酮)
[药理作用]
1.减少心肌耗氧量 阻滞Ca2+内流→心缩力降低,
血管扩张→ 心脏负荷↓→心肌耗氧量减少。 2.增加缺血区供血供氧 选择性扩张冠脉血管,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缺 血区的血液供应。 3.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
一、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药理作用]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1.减少心肌耗氧量 扩张小V→回心血量↓→心脏前负荷↓ 心肌耗 扩张小A→外周阻力↓→心脏后负荷↓ 氧量↓ 2.增加缺血区血流量 增加心肌供氧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输送血管
给硝酸甘油后
阻力血管
B
A
B
A
非缺血区 缺血区
对照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临床应用] (1)各型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 (3)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1)扩血管的反应,如:面部潮红、眩 晕、血管搏动性头痛等。
剂量过大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反射 性心率加快。颅压和眼压升高,故有颅内 压升高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耐受性 (4)停药综合征
D.缩短心脏射血时间
E.降低心肌耗氧量
抗心绞痛药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e85e065901020207409c4a.png)
一、 体内过程:
1. 口服有明显的首过效应, 其生物利用度仅8%
∴不宜口服给药;
2. 舌下含服起效快(1-2min),但持续短(30min),
常作急救用,静脉注射及皮肤贴剂应用,吸收好。
3.在肝脏代谢后活性降低,经肾排泄。
14
Actions:
直接松弛各种平滑肌,松弛血管平滑肌最 显著,所松弛的节段与剂量有关
扩张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
– 小静脉扩张—心脏前负荷↓ —心室壁张力↓ – 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 —心脏后负荷↓
抑制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11
Mechanism of antianginal drugs
3. 改善心肌代谢
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保护线粒体 功能,降低非酯化脂肪酸,促进脂代谢 转化为糖代谢,纠正心肌代谢紊乱。
剂量(μg/kg min-1) 0.5 5.0 20.0 舒 张(血管) V与大的冠A
外周血管
心肌阻力血管
低剂量则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15
松弛血管机制
Nitroglycerin ↓SH NO或SNO(亚硝巯基) ↓+ 鸟苷酸环化酶 ↓+
抑血小板 Ca2+内流↓ Ca2+外流↑ 激活蛋白激酶 CGMP↑ 血管平滑肌胞内Ca2+ ↓
12
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antianginal drugs
(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等。
(二)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三)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
13
◆ 硝酸酯和亚硝酸类
1. 口服有明显的首过效应, 其生物利用度仅8%
∴不宜口服给药;
2. 舌下含服起效快(1-2min),但持续短(30min),
常作急救用,静脉注射及皮肤贴剂应用,吸收好。
3.在肝脏代谢后活性降低,经肾排泄。
14
Actions:
直接松弛各种平滑肌,松弛血管平滑肌最 显著,所松弛的节段与剂量有关
扩张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
– 小静脉扩张—心脏前负荷↓ —心室壁张力↓ – 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 —心脏后负荷↓
抑制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11
Mechanism of antianginal drugs
3. 改善心肌代谢
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保护线粒体 功能,降低非酯化脂肪酸,促进脂代谢 转化为糖代谢,纠正心肌代谢紊乱。
剂量(μg/kg min-1) 0.5 5.0 20.0 舒 张(血管) V与大的冠A
外周血管
心肌阻力血管
低剂量则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15
松弛血管机制
Nitroglycerin ↓SH NO或SNO(亚硝巯基) ↓+ 鸟苷酸环化酶 ↓+
抑血小板 Ca2+内流↓ Ca2+外流↑ 激活蛋白激酶 CGMP↑ 血管平滑肌胞内Ca2+ ↓
12
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antianginal drugs
(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等。
(二)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三)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
13
◆ 硝酸酯和亚硝酸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治疗价值。
36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机制?
37
1.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
心室壁 压力↓
前负荷↓ 后负荷↓
心室壁 张力↓
心室容积↓
心肌射血 阻力↓
回心血量↓
扩张静脉 (容量血管)
↓ 耗氧↓
外周阻力↓
扩张小动脉 (阻力血管)
38
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流量
Why? ①选择性扩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和输送血管
47
3.快速耐受性
连续用药1-2周左右可产生,但停药1-2周后耐受性可消失。 机制:可能与体内-SH耗竭有关。
◈预防:
①采用小剂量间歇给药; ②补充-SH 供体,如:N-乙酰半胱氨酸或蛋氨酸; ③联合应用ACEI及利尿药。
48
4.其他:
硝酸甘油须避光、密闭保存,一般保存时间3-6个月。 如在含服时舌下无烧灼感,头不发胀,可能药物已失 效,应予更换。
45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1.血管舒张反应
搏动性头痛、面红、眼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反 射性心率加快(加重病情)。
注:
①不能立位给药; ②不宜卧位给药; ③宜坐位或半卧位给药;
46
2.高铁血红蛋白症
硝酸酯类是氧化剂,超大剂量时→Hb(Fe2+→Fe3+)→→ 携带O2的能力↓→病人出现紫绀、呕吐; ●必要时给予亚甲蓝(美蓝)静脉注射。
66
β受体阻断药与硝苯地平是否能合用?
67
β受体阻断药与硝苯地平合用
优点: ①协同降低耗氧量,提高疗效→协同作用 ②β受体阻断药可对抗钙通道阻滞药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 ③硝苯地平可抵消β受体阻断药的收缩血管作用。
68
【心绞痛的用药原则】
1、迅速救治急性发作,防止心肌梗死。 2、长期用药防治: 硝酸甘油:各型心绞痛 硝苯地平:各型心绞痛,变异型疗效好 普萘洛尔:主要用于稳定型,禁用于变异型 3、合理配伍,提高疗效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 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
51
二、β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 普萘洛尔 噻吗洛尔 美托洛尔 醋丁洛尔 吲哚洛尔 阿替洛尔
52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阻断心肌β受体,心率↓,心肌收缩力↓,耗氧量↓↓。
抑制心肌收缩力
心室容积↑ 射血时间↑
→综合来看,心肌耗氧是减少。
耗氧量↑
● β受体阻断药-缺点:心室容积↑,射血时间↑
53
而对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弱; ②开放侧支循环; ③阻力差,增加缺血区血供。
39
心肌局部缺血时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非缺血区
缺血区
给硝酸甘油后
非缺血区
缺血区
40
3.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
原因: 扩张静脉血管,↓回心血量,↓心室内压; 扩张动脉血管,↓室壁张力; →→→降低左心室充盈压→→→促使血流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
吸收
口服 因受“首关效应”的影响,生物利用度仅8%。 舌下含服 极易由口腔粘膜吸收,生物利用度达80%。 该药因脂溶性强,也可经皮肤吸收,慢且持久。
35
【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松弛各种平滑肌。 对血管平滑肌最为明显,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尤其是静脉。 对胃肠道、胆道、支气管和泌尿道等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弱。
28
29
30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抗心绞痛药作用方式
①舒张动、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心率↓→↓耗氧 ②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侧支循环→
冠脉供血↑→↑供氧。 ③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
31
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1.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 3.钙通道阻滞药:
②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
③梗死后心绞痛(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④中间综合症(intermediate syndrome)
3.混合型心绞痛
13
1、劳累型心绞痛
特点: ※ 劳累、激动诱发; ※ 心率↑,收缩力↑,心肌耗氧↑ ; ※ 休息或舌下含硝酯甘油后迅速消失。
内脏系统药物
第二十二章
抗心绞痛药
1
前瞻思考?
遇到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怎么办?
2
【内容提要】
讲授内容:
概述 抗心绞痛药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
3
【学习要点】
了解 影响心肌供氧和耗氧因素和心绞痛发生的机制。 掌握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
临床运用和不良反应(重点) 掌握 各类抗心绞痛药物合用的理论依据(难点)
长期使用可使血脂升高,血脂异常患者禁用。
57
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是否能合用?
58
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合用 ●优点:
协同降低耗氧量,提高疗效→协同作用。 β受体阻断药对抗硝酸酯类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硝酸酯类缩小β受体阻断药引起的心室容积增大、射血时间延长。
59
【小结】
影响心肌 心室壁 心室容积 心室压力 心率 心肌收 射血时间
49
【口 诀】
舌下含服取坐位,既能预防也应急。 剂量过大有征兆,头痛心悸血压低。 三片无效有问题,急性心梗要考虑。 随身携带防不测,药物失效及时替。
硝酸甘油
50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与硝酸甘油机制和作用相似,但作用较弱、较慢、较持久。 其代谢产物仍具有扩张血管和抗心绞痛作用。 个体差异大。 ●主要用于心绞痛的预防和心肌梗塞后心衰的长期治疗。
体力活动(最直接的原 因)、情绪激动、饱食、 受寒等。
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可放射 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消失。
18
稳定型心绞痛
19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定义 诱因 特点:
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 发病理改变。 (如:斑块内 出血,斑块纤维出现裂隙、 可因劳表力面负上荷有诱血发小,板但聚集或刺激 劳力负冠荷脉中痉止挛后)胸痛并 不缓解。
61
2.舒张冠状血管:
扩张输送血管,显著解除痉挛的作用,从而 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
增加侧枝循环,改善缺血区的供血和供氧。
62
3.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时: 胞内Ca2+积聚,特别是线粒体内Ca2+超负荷→从而失去氧化
磷酸化的能力→促使细胞死亡;
钙通道阻滞药: 通过阻滞细胞外Ca2+内流→减轻缺血心肌细胞的Ca2+超负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钙拮抗药
血压 心肌收缩力 心率 心脏体积 心室内压力 心内膜下供血 灌注时间 射血时间 总血管阻力 侧支血流
下降 增加 加快 缩小 降低 增加 缩短 缩短 降低 增加
下降 降低 减慢 增大 增加 增加 增加 延长 增加 增加
下降 降低 减慢(有反射性反应↑) (±) 降低 增加 增加 (±) 降低 增加
10
【第心一绞节痛发概病述机制】
心肌收缩力 心率
耗氧
心室壁张力
心室 内压
心室 容积
供氧
冠脉 口径
动静脉血氧 分压差
血液粘滞度
冠脉血流量
心动 周期
灌注 压
11
【心绞痛发病机制】
心肌供氧与心肌耗氧平衡失调 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 代谢产物聚积 刺激心肌自主神经
传入纤维末梢引起疼痛
12
【心绞痛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1979): 1.劳累性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of effort)
耗氧↓
43
【舒张血管作用机制】
硝酸酯 类药物
NO
血管舒张因子
激动鸟苷酸环化酶
GC
GTP
三磷酸鸟苷
CGMP
激活蛋白激酶PKG
舒张血管
Ca2+↓
44
【临床应用】
1.心绞痛 用于各型心绞痛发作,稳定型心绞痛及预防发作 (首选),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能提高疗效。 2.急性心肌梗塞 及早小剂量、短时间静脉注射给药。 3.心功能不全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要配合强心苷和利尿药。
①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②初发型心绞痛(recent onset angina pectoris) ③恶化型心绞痛(accelerated angina pectoris)
2.自发性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at rest) ①卧位型心绞痛(angina decubitus)
在安静时发作,可因卧床休息而缓解, 并伴有ST段抬高的一种特殊类型。
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包括室速、室颤)和猝死。
22
变 异 型 心 绞 痛
23
冠 状 动 脉 痉 挛 处
24
【心绞痛的治疗】
1.饮食治疗 2.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 4.手术治疗
25
冠状动脉扩张术
26
27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改善缺血区供血
阻断β受体,心率↓,舒张期↑, 冠脉灌注时间↑,有利于血液从心 外膜血管流向易缺血的心内膜。
开放侧支循环; 阻力差,增加缺血区血供。
54
3.改善心肌代谢
①抑制脂肪分解酶活性,减少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 ②促进氧从血红蛋白上解离下来,而增加全身组织包括心肌的供氧。
55
【临床应用】
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 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卧位心绞痛)。
在发作后3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少见。
36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机制?
37
1.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
心室壁 压力↓
前负荷↓ 后负荷↓
心室壁 张力↓
心室容积↓
心肌射血 阻力↓
回心血量↓
扩张静脉 (容量血管)
↓ 耗氧↓
外周阻力↓
扩张小动脉 (阻力血管)
38
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流量
Why? ①选择性扩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和输送血管
47
3.快速耐受性
连续用药1-2周左右可产生,但停药1-2周后耐受性可消失。 机制:可能与体内-SH耗竭有关。
◈预防:
①采用小剂量间歇给药; ②补充-SH 供体,如:N-乙酰半胱氨酸或蛋氨酸; ③联合应用ACEI及利尿药。
48
4.其他:
硝酸甘油须避光、密闭保存,一般保存时间3-6个月。 如在含服时舌下无烧灼感,头不发胀,可能药物已失 效,应予更换。
45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1.血管舒张反应
搏动性头痛、面红、眼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反 射性心率加快(加重病情)。
注:
①不能立位给药; ②不宜卧位给药; ③宜坐位或半卧位给药;
46
2.高铁血红蛋白症
硝酸酯类是氧化剂,超大剂量时→Hb(Fe2+→Fe3+)→→ 携带O2的能力↓→病人出现紫绀、呕吐; ●必要时给予亚甲蓝(美蓝)静脉注射。
66
β受体阻断药与硝苯地平是否能合用?
67
β受体阻断药与硝苯地平合用
优点: ①协同降低耗氧量,提高疗效→协同作用 ②β受体阻断药可对抗钙通道阻滞药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 ③硝苯地平可抵消β受体阻断药的收缩血管作用。
68
【心绞痛的用药原则】
1、迅速救治急性发作,防止心肌梗死。 2、长期用药防治: 硝酸甘油:各型心绞痛 硝苯地平:各型心绞痛,变异型疗效好 普萘洛尔:主要用于稳定型,禁用于变异型 3、合理配伍,提高疗效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 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
51
二、β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 普萘洛尔 噻吗洛尔 美托洛尔 醋丁洛尔 吲哚洛尔 阿替洛尔
52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阻断心肌β受体,心率↓,心肌收缩力↓,耗氧量↓↓。
抑制心肌收缩力
心室容积↑ 射血时间↑
→综合来看,心肌耗氧是减少。
耗氧量↑
● β受体阻断药-缺点:心室容积↑,射血时间↑
53
而对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弱; ②开放侧支循环; ③阻力差,增加缺血区血供。
39
心肌局部缺血时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非缺血区
缺血区
给硝酸甘油后
非缺血区
缺血区
40
3.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
原因: 扩张静脉血管,↓回心血量,↓心室内压; 扩张动脉血管,↓室壁张力; →→→降低左心室充盈压→→→促使血流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
吸收
口服 因受“首关效应”的影响,生物利用度仅8%。 舌下含服 极易由口腔粘膜吸收,生物利用度达80%。 该药因脂溶性强,也可经皮肤吸收,慢且持久。
35
【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松弛各种平滑肌。 对血管平滑肌最为明显,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尤其是静脉。 对胃肠道、胆道、支气管和泌尿道等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弱。
28
29
30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抗心绞痛药作用方式
①舒张动、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心率↓→↓耗氧 ②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侧支循环→
冠脉供血↑→↑供氧。 ③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
31
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1.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 3.钙通道阻滞药:
②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
③梗死后心绞痛(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④中间综合症(intermediate syndrome)
3.混合型心绞痛
13
1、劳累型心绞痛
特点: ※ 劳累、激动诱发; ※ 心率↑,收缩力↑,心肌耗氧↑ ; ※ 休息或舌下含硝酯甘油后迅速消失。
内脏系统药物
第二十二章
抗心绞痛药
1
前瞻思考?
遇到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怎么办?
2
【内容提要】
讲授内容:
概述 抗心绞痛药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
3
【学习要点】
了解 影响心肌供氧和耗氧因素和心绞痛发生的机制。 掌握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
临床运用和不良反应(重点) 掌握 各类抗心绞痛药物合用的理论依据(难点)
长期使用可使血脂升高,血脂异常患者禁用。
57
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是否能合用?
58
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合用 ●优点:
协同降低耗氧量,提高疗效→协同作用。 β受体阻断药对抗硝酸酯类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硝酸酯类缩小β受体阻断药引起的心室容积增大、射血时间延长。
59
【小结】
影响心肌 心室壁 心室容积 心室压力 心率 心肌收 射血时间
49
【口 诀】
舌下含服取坐位,既能预防也应急。 剂量过大有征兆,头痛心悸血压低。 三片无效有问题,急性心梗要考虑。 随身携带防不测,药物失效及时替。
硝酸甘油
50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与硝酸甘油机制和作用相似,但作用较弱、较慢、较持久。 其代谢产物仍具有扩张血管和抗心绞痛作用。 个体差异大。 ●主要用于心绞痛的预防和心肌梗塞后心衰的长期治疗。
体力活动(最直接的原 因)、情绪激动、饱食、 受寒等。
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可放射 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消失。
18
稳定型心绞痛
19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定义 诱因 特点:
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 发病理改变。 (如:斑块内 出血,斑块纤维出现裂隙、 可因劳表力面负上荷有诱血发小,板但聚集或刺激 劳力负冠荷脉中痉止挛后)胸痛并 不缓解。
61
2.舒张冠状血管:
扩张输送血管,显著解除痉挛的作用,从而 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
增加侧枝循环,改善缺血区的供血和供氧。
62
3.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时: 胞内Ca2+积聚,特别是线粒体内Ca2+超负荷→从而失去氧化
磷酸化的能力→促使细胞死亡;
钙通道阻滞药: 通过阻滞细胞外Ca2+内流→减轻缺血心肌细胞的Ca2+超负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钙拮抗药
血压 心肌收缩力 心率 心脏体积 心室内压力 心内膜下供血 灌注时间 射血时间 总血管阻力 侧支血流
下降 增加 加快 缩小 降低 增加 缩短 缩短 降低 增加
下降 降低 减慢 增大 增加 增加 增加 延长 增加 增加
下降 降低 减慢(有反射性反应↑) (±) 降低 增加 增加 (±) 降低 增加
10
【第心一绞节痛发概病述机制】
心肌收缩力 心率
耗氧
心室壁张力
心室 内压
心室 容积
供氧
冠脉 口径
动静脉血氧 分压差
血液粘滞度
冠脉血流量
心动 周期
灌注 压
11
【心绞痛发病机制】
心肌供氧与心肌耗氧平衡失调 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 代谢产物聚积 刺激心肌自主神经
传入纤维末梢引起疼痛
12
【心绞痛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1979): 1.劳累性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of effort)
耗氧↓
43
【舒张血管作用机制】
硝酸酯 类药物
NO
血管舒张因子
激动鸟苷酸环化酶
GC
GTP
三磷酸鸟苷
CGMP
激活蛋白激酶PKG
舒张血管
Ca2+↓
44
【临床应用】
1.心绞痛 用于各型心绞痛发作,稳定型心绞痛及预防发作 (首选),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能提高疗效。 2.急性心肌梗塞 及早小剂量、短时间静脉注射给药。 3.心功能不全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要配合强心苷和利尿药。
①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②初发型心绞痛(recent onset angina pectoris) ③恶化型心绞痛(accelerated angina pectoris)
2.自发性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at rest) ①卧位型心绞痛(angina decubitus)
在安静时发作,可因卧床休息而缓解, 并伴有ST段抬高的一种特殊类型。
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包括室速、室颤)和猝死。
22
变 异 型 心 绞 痛
23
冠 状 动 脉 痉 挛 处
24
【心绞痛的治疗】
1.饮食治疗 2.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 4.手术治疗
25
冠状动脉扩张术
26
27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改善缺血区供血
阻断β受体,心率↓,舒张期↑, 冠脉灌注时间↑,有利于血液从心 外膜血管流向易缺血的心内膜。
开放侧支循环; 阻力差,增加缺血区血供。
54
3.改善心肌代谢
①抑制脂肪分解酶活性,减少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 ②促进氧从血红蛋白上解离下来,而增加全身组织包括心肌的供氧。
55
【临床应用】
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 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卧位心绞痛)。
在发作后3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