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碰撞横梁总成参考-设计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碰撞横梁总成参考-设计参考

目录

1.适用范围-----------------------------------------------------------------------------------04

2.引用标准------------------------------------------------------04

3.前碰撞横梁的制造工艺-------------------------------------------04

4.车型结构实例及实车结构尺寸参考---------------------------------05

5.前碰撞横梁的设计------------------------------------------------22

6.吸能盒设计------------------------------------------------------24

7.材料及料厚推荐--------------------------------------------------25

8.结束语----------------------------------------------------------25

前碰撞横梁总成参考-设计参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前碰撞横梁设计的设计流程、材料选取、结构参数以及前碰撞横梁的设计质量检查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前碰撞横梁的设计开发工作。

2 引用标准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汽车设计规范、工艺规范、试验规范编制工作指南

3前碰撞横梁的制造工艺

1.冲焊工艺:冲压焊接工艺适应性强,开发周期短,成本较高,

形状多变,不要求断面一致,可以在以后的使用中根据实际状态设变,但性能提高主要靠材料牌号的升级和料厚的增加,其与吸能结构可以点焊连接,后期改动的设变成本低。如下图:

2.辊压成型:辊压成型若是单一车型使用则成本很高,但现在基本上

是多个车型共用,多车型共用时,这种结构成本最低,但一般要求断面一致,变断面辊压技术目前尚未投入量产,辊压对大量生产的零件成本极低,但辊压断面一旦确定,调整范围有限,一旦形状改变,只能新开。辊压结构只能熔焊连接,导致焊接、冲压较难,断面定型后无法更改。

3.挤出成型:型材挤出的前碰撞横梁,在目前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优

势明显,其断面结构可以实现前两者无法实现的形状,成本很低,只比辊压成本略高,但比冲压焊接结构成本低得多,但该工艺主要是铝合金,所以其连接方式只能是总装螺接,或则吸能盒也需改为相同材质才可熔焊联接,后期改动的设变成本低,只需改动挤出模具。如下图:

4.车型结构实例及实车结构尺寸参考

弦高不超过60mm为宜。

下面对几款五星车的前防撞横梁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设计要点:

A.某款A级车

上图即是前舱总成,其前端构件模块化总装:

前端构件总成与车体总装,其安装点在上图红圈内,放大后如下图:

前端构件通过红色螺栓左右

各2处(M6)与车体联接,

这是预装,然后左右各4处

M10螺栓紧固,同时联接上

前防撞梁。

前端构件预紧

其前碰撞横梁最后总装,这样的结构拆装方便,易于拆换,但其前碰撞横梁到冷却模块距离不足70mm ,将导致即是是低速碰撞,冷却系统也会损坏,但对于A 级小车,此处难以实现70mm 的空间要求,但一般要求是70mm ,可以有效保护冷却模块不在低速碰撞中受损。

左右各上下4颗M10紧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