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知识清单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梳理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梳理生物生态系统知识梳理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环境和相互作用这三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
生物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研究的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影响。
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少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生物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物圈和环境因子。
生物体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生物种群则是指同一物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全部个体。
生物群落是指不同物种的种群在同一生态位上共同生活、相互作用的群落。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层。
环境因子包括了生物所生活的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
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组成部分。
其中,生物群落包括了不同生物种群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作用,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了大气、水体、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表现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成。
食物链是指生物体之间以食物的形式相互联系的现象,它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层面。
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组成的复杂网络。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方面。
物质循环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元素的循环和传递,例如水循环、碳循环等。
能量流动则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层面传递到另一个层面的过程。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有很强的稳定性,它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负反馈机制是指生态系统内部根据环境变化产生的一系列自我调节措施。
例如,当资源过度利用导致资源减少时,种群数量会相应减少,从而减轻资源的流失。
另外,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物种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相互依赖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4.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过度的土地开发、大量的森林砍伐、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
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知识点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种群)和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点对于我们认识大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生态系统的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某一地区内不同物种的群体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单位。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可以相互依赖、共存,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
生物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等。
2.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要素。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水是维持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它参与了生物体的许多基本生活过程。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服务等。
1.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基本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降解等方式进行循环。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固定碳元素形成有机物质;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的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组织和能量;死亡的生物体通过分解作用被微生物降解成无机物质,再次进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
2. 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依赖于能量的流动。
能量从太阳辐射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一级一级地传递,最终以生物体的代谢消耗掉。
能量的流动是生物群落维持稳定状态的重要条件。
3. 生态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供水、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等。
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维持了地球的水循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起到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通过湿地的保护和河流的调节,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和防洪功能;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轻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高一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一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形成的一组个体,而群落则是指各种不同物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形成的生态系统。
在高一生物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点,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和梳理。
一、种群种群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它由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组成。
种群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种群增长率来描述,包括指数增长、对数增长和稳定增长等。
2. 种群的结构:种群的结构可以分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大小结构等。
年龄结构反映了不同年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性别结构反映了不同性别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而大小结构则反映了不同体型大小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
3. 种群的分布:种群的分布可以分为均匀分布、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是指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均匀,聚集分布是指个体在空间上呈团状分布,而随机分布则是指个体在空间上分布没有明显规律。
二、群落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物种间通过相互作用和依赖形成生态链和食物网。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1. 群落的组成:群落中的物种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植物;消费者是指依赖其他生物为食物来源的动物;分解者则是指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细菌和真菌等。
2.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可以通过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相对丰度等来描述。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数量,物种多样性则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种类和相对丰度,而物种相对丰度则是指群落中各个物种相对于总体的数量比例。
3. 群落的功能:群落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位分化。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动路径,包括光合作用和食物链等;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群落中的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生态位分化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对资源的利用和生存方式的适应。
(完整版)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稳定型:出生率≈ 死亡率→不变年龄组成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密度(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一种群的特征(5 年8 考)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注意事项调查程序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对象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曲线图柱形图(1)统计图均匀分布型: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杂草的分布(2)类型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4.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2)曲线图和柱形图{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1)针对“样方法”(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S”型曲线“J ”型曲线项目①须做到“随机”取样。
②须把握取样方法——长方形地块“等距取样,” 方形地块“五点取样。
”③需分别计数并最终求平均值。
④须把握如下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2) 针对标志重捕法N 初捕数 × N 再捕数①须牢记估算公式:N 总= N 再捕中标记数 ;②善于快速确认估算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由于再捕中标志者位于分母上——若初捕放归后某些原因致分母增大(如标志物影响其活动),则估算值偏小;反之,若某些原因致分母减小(如因初捕受惊吓,不易被再捕,因标志物致其更易被天敌捕食等),则估算值将偏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种群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种群特征增长型年龄组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b、调查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质变革曲线:①“J型增长”a、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第1章 种群和群落-【知识手册】高二生物必背知识清单(沪科2020版选择性必修2)_1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1章种群和群落种群:一个物种得以生存必须要在一定空间内拥有一定数量的个体。
这种分布在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一个种群的大小,指的是一定空间内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
如果采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的个体数量来表示种群的大小,则称为种群密度。
预估种群密度的方法:用样方法、样线法、标志重捕法等不同方法来估测它们的种群密度。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新生的个体数与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与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估计该种群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迁入、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计算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分析东滩越冬水鸟各物种数量变化的重要依据。
举例:1.人工孵化斑嘴鸭,增加出生率2.野外救助受伤或生病斑嘴鸭,降低死亡率3.野生斑嘴鸭经常活动的区域内增加海三棱蔗草数量,增加斑嘴鸭的迁入率4.减少人类活动,降低斑嘴鸭的迁出率种群数量增加的种群特征:出生率和迁入率种群数量下降的种群特征:死亡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量的占比。
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①大多数有性繁殖物种的性别比例都大致保持在1∶1。
蜜蜂是雄性多于雌性的。
②环境条件影响生物的性别比例:实例:性引诱剂杀灭某些农林业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它们的正常性别比例,从而有效抑制其种群规模,降低对农林业的破坏。
(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入死)。
(2)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预测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决定种群密度。
(3)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衰退型的种群又会如何?不一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所有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概念是生物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是通过生殖隔离与进化而与其他种群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
种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总和,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交配和繁殖。
2、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种群的个体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种群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可以通过繁殖将其后代代代传承下去。
3、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这可能受到食物、栖息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种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社区,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家们对不同种群在相同地域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群落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群落内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各种相互作用。
2、相互依赖。
群落内的不同物种通常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不同的关系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和动态性。
群落内的种群数量和种类组成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这种动态性使得群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种群和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资源利用和能量传递。
种群和群落之间通过资源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种群与群落的知识点背诵清单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的知识点背诵清单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最基本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大小)3.决定种群数量的特征:出生率死亡率4.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特征:迁入率迁出率(研究城市人口变化时不可忽视)5.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特征:性别比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6.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7.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8.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进行描述—检验修正9.“J”型增长曲线:成立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10.“J”型增长曲线公式:N t=N0λt ,增长率=,λ-111、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12、调查酵母菌食量变化的方法:血细胞板计数法13、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14群落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15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16、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17、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镶嵌分布)18、植物垂直结构的原因:光照19、动物垂直结构的原因:食物,栖息空间20、植物水平结构的原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温度,盐碱度21、土壤中小动物的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22、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23、采集小动物的方法: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24、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5、初生演替: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6、初生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7、初生演替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28、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体。
2.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同一生物种类个体的总体,它包括了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3. 群落的组成:群落通常由多种物种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竞争和合作等相互作用关系相连。
物种的组成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特定条件、资源可用性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种群的特征:种群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合、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
种群的数量可以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进行调节。
5. 群落和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而种群是群落中的基本单位。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模式会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而群落的生态位和资源利用也会影响种群的生存和繁殖。
6.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由物种的数量、种类、个体密度和空间分布等因素决定。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单优群落、多优群落和均匀群落等。
7. 群落的演替:群落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替。
演替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级群落会逐渐演替为中级群落,再逐渐演替为成熟群落。
8.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稳定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并且能够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
9. 群落的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生物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化境保护基础知识归纳
2014届高考生物考前复习基础知识归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点1:种群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理解:①“同种”“全部”“时间”“空间”②生态学: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的组成单位。
进化学: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
③种群通过种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2、种群的特征:(1)空间特征: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表现出领域性行为。
(2)遗传特征:①种群内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②种群内的个体间可进行有性生殖,种群内的可遗传变异为物种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3)数量特征:(必修3P60)内容: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①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必修3P61)a、常用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样方法:调查对象: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蚜虫、虫卵等)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本(包括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等)→计数(分别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多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一般选双子叶植物;计数时应注意:统计样方内个体数和样方相邻两边上个体数。
(记上不记下,及左不计右)c、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N1)→释放、重捕、计数(重捕数为N2,标记数为N0)→计算(N1/X= N0/ N2)注意:调查期间无大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且不易脱落。
②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必修3P63→图4-3)3、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波动、增长、下降、稳定(1)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2)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及应用:★:种群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
核心概念06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核心要点必背知识清单(记忆版)
种群和群落一、基础再现:(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2.种群密度就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包括逐个计数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
4.样方法调查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5.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耐心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6.迁人率或迁出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侵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7.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1.“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假设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t年后种群数量为:N t=N0入t,其中入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2.“S"型曲线是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3.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三)群落的结构特征与演替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区分群落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3.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丶互利共生和寄生。
5.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6.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中不同植物适于在分层下生长。
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不同的光照强度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7.立体农业是指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8.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9.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方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0.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无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
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种群密度)起直接决定作用。
③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
④性别比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5.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主要由光照决定,动物的分层由栖息空间和食物决定。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b、曲线中注意点:
(1)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
研究的意义: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生物生态环境和种群群落知识整理最新修正版
生物生态环境和种群群落知识整理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空间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 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三、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完整版)种群与群落和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填空,推荐文档
第四部分种群与群落一、种群1.种群是指2.种群具有、、、等特征。
3.种群密度是指,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随机取样,一般为1m2:(运动能力强的动物)N:M=n:m4.样方法取样的两种方法是和.5.出生率是指死亡率是指6.迁入率是指7.年龄组成增长型幼年老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数量增多稳定型幼年老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数量稳定衰退型幼年老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数量减小8.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根据性别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猩猩等(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猪等;(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等。
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造成了种群密度的改变8. 种群的空间特征:分布,分布,分布。
9.种群各特征间的关系:10. J 型曲线:(1)形成条件:。
不存在自然选择。
用达尔文的观点,是由于的特性。
种群数量呈增长,种群不变,是一个定值。
(2)种群数量增长公式:设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每年种群增长率不变,且次年均是前一年的倍。
则第t 年种群数量为:种群增长率= N -N N0-N0(> 1)1 0 ==-1N0 N011.S 型曲线:(1)曲线形成条件:。
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上升,各个体间因为食物、空间引起的加剧,种群增长率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
(2)K 值理解:○1 K:表示;可以认为是种群中生物数量的最大值,此时种群不再扩大,种群○2K/2:此时曲线斜率最大,最大,种群数量恢复到K 值所需时间不会增长。
最短。
○3 小于K/2:种群密度过低,很容易因为无法交配而种群灭绝,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K 值。
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K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
种群和群落和生态系统高考复习详细知识点
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种群密度(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3) 调查方法: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和标志重捕法出生率、死亡率(1)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入率、迁出率(1)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年龄组成(1)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3)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空间特征①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②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3、各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1)从年龄组成上看,幼年个体较多时,预示着将来种群密度要增大;而老年个体较多时,种群密度将会减小。
(2)从性别比例上看,因各种原因造成性别比例失调,必然导致生殖上的混乱,引起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
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就会使许多的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3)出生率、死亡率则是决定种群大小的最直接原因。
(4)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①年龄组成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②性别比例:♀>♂→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
PS:①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
②长期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种群都有一定的性别比例,假若因各种因素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引起种群数目改变。
高三生态知识点
高三生态知识点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对于我们了解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在高三生物课程中,生态知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组成、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和生存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生态学课程中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生物种群与群落生物种群是指同一物种个体在一定时期和地点内聚集在一起繁殖和生存的总体。
种群数量会受到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变化会导致生物种群的扩张、稳定或衰退。
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由不同种群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生物群体。
群落的构建需要考虑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在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合作以求共同生存,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第二部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从一个生物到另一个生物的传递过程。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描述能量流动的重要工具。
食物链是表示哺乳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的线性图表,而食物网则更加复杂,包含了多个食物链的关系。
物质循环是指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态系统中不断被转化和循环利用的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
这些循环保证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平衡。
第三部分: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人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垦和资源的过度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工业排放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改变过度消费的习惯。
其次,控制工业排放和污染物的使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能够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家园。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生物组织、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
以下是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物包括动植物等有机体,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水、空气等。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群落:群落是在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群生物个体。
3.种群:种群是同一物种在一个给定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种群之间会发生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
4.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种类、形态和遗传信息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了自然资源,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7.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它包括物种对资源利用的偏好、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等。
8.生态平衡和稳定性: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物种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利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
9.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污染等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破坏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10.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为保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3种群和群落一、必背术语——这是高考命题的源泉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
3.“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模型:N t=N0·λt)。
4.“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到平衡。
5.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6.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数量总处于波动中。
7.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8.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
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0.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1.初生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二、必明易误——这是考场失分的迷点1.判断有关种群叙述的正误(1)一个森林中所有的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2)调查蚜虫、跳蝻、蚯蚓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如果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后更难被捕捉,则所调查的种群密度较实际值偏大()(4)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一定增加()(5)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以及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都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6)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必定表现为“J”型增长()(7)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8)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将稳定不变()(9)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2.判断有关群落叙述的正误(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一座高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3)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4)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5)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三、必知特例——这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首选记住以下八个“不一定”四、必记规律(方法)——这是快速破题的法典1.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不同表示方法2.种群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
3.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曲线表示法4.捕食、竞争、互利共生数量关系的坐标图表示法(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如图①,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2)竞争:两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如图②。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如图③。
必明易误:1.(1)×;(2)×;(3)√;(4)×;(5)×;(6)×;(7)√;(8)×;(9)√ 2.(1)×;(2)×;(3)√;(4)×;(5)×Ⅲ—4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必背术语——这是高考命题的源泉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5.生产者为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6.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一级的消费者;食物链中无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7.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是载体,能量流动是动力,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8.太阳能经过生产者的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9.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为其同化量,去路有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释放。
1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11.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1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的现象。
14.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15.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学燃料的燃烧。
1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1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及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8.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20.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2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2.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名胜风景区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3.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二、必明易误——这是考场失分的迷点1.判断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叙述的正误(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3)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都是分解者,生产者都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4)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2.判断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叙述的正误(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2)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再固定,且食物链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3)兔吃草后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4)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就获得了兔子能量的10%~20%()(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6)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7)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8)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9)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10)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3.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负反馈调节只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3)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4)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5)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三、必知特例——这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首选记住以下十二个“不一定”四、必记规律(方法)——这是快速破题的法典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双向箭头A 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2)根据箭头指向判断各成分①A有三个指出,应为生产者;②D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③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
2.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三类变动情况分析法(1)处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
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
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的三种分析法解答能量流动问题时,首先要明确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路,从不同角度分析,能量流动的去路可有三种分类方式。
即: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能量都是守恒的,即输入=输出。
4.能量传递效率及相关计算法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0%~20%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或20%来解题。
(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2)关于“定值”的计算①同一食物链不同环节能量传递效率往往不完全相同,不涉及“最多”、“最少”,计算时不能按10%或20%,而需按具体数值计算,如在食物链A →B →C →D 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 %、b %、c %,若A 的能量为M ,则D 的能量为M ×a %×b %×c %。